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又叫下堡,是张家口市区的发源地,是张家口的母体,是张垣大地历经580年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
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初建是一个单纯屯兵的军堡,是明代长城九边要冲宣府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在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誉而名冠北疆。随着明隆庆和议开边政策的实施,张家口被辟为蒙汉互市场所,出现了盛极一时的“茶马互市”,并逐渐发展成明清时期连接中、蒙、俄最大的商道—张库商道,也因其贸易集散地的重要地位著称北方陆路商埠。
张家口堡更因其具备完善的防御体系,而成就了许多豪商巨贾在此买房置地,开设店铺,发家致富,豪商私宅、民居、街市陆续形成。当时在张家口经营的44家国外洋行和42家国内钱庄、票号其中有半数以上就设置在张家口堡,堡东的武城街即因靠近武城而名,这是全国唯一一条以武城命名的街市,它是边关重镇商文化和武文化的结节。
现在的张家口堡仍完整保存着清末民初时形成的十街十巷建筑格局,共有明清时期古院落478处,经一系列的保护性开发,现已作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可游览的景点有文昌阁、玉皇阁、小北门、财神庙、抡才书院、定将军府、察哈尔省财政厅、李玉玺宅院、常万达宅院等。
|
|
免费开放。
公交
乘坐9路、10路等公交车,在【桥西区政府】下车,步行即到。
清代随着蒙俄贸易和万里茶道的全面开放,中外商贾集聚张家口并带来了繁荣。当时的张家口堡也随之从军事驻军城堡变成了繁荣的城镇。作为军堡的张家口堡在明朝末期的三百年里历经大小战争却从未失守过,因而以“武城”之名而誉满北疆。如今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堡内街区布局基本保持了历史原貌,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登上...
阅读全部张家口堡子里,是张家口最早的发源地。老建筑还有,值得一看,不过保存原貌不是很完整!到张家口打卡必到之处。中十字口还有一个貌似鼓楼一样的建筑挺古朴的!
就位于大名鼎鼎的历史文化名镇暖泉镇内,它是典型的“堡中堡”,古堡集古城堡与古戏楼、寺院、宅院于一体,规模虽小,但设计却十分巧妙,可称堡中精华,具有浓厚的明清民居建筑风格。
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中部,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是张垣大地历经近600多年历史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但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只能粗略的看上一看。
无奈之下,只得从桥东区再次返回桥西区,我也被搞昏了···
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
这里是曾经大境门边商业繁茂的见证者。
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曾经的经济昌盛,也可以体会岁月更替之后的痕迹。
进了古堡,便可见关帝庙。
关公的民间信仰可能从唐朝之前就开始了,在唐代他被封为“玉泉伽蓝”,到了明代则正式尊为“武圣”的称号。而古代的封建社会之所以把关羽树立起来,其实和树立孔子的目的...
阅读全部堡子里就是张家口堡的俗称,和张家口堡景区是同一个景点。堡子里建于明宣德年间,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是张家口市区的发源地。个人感觉是张家口市区最值得参观的景点。
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市区最早的城堡,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据史籍记载,堡子里建于明宣德年间,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据张家口市桥西区普查,堡子里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素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2013年成功获批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历史街区得到了较好的保存,让我们看到...
张家口的另一处代表,就是张家口堡,堡子里,这里的堡,念bu,三声。这里是张家口城市和文化的起源,是一处起源于明宣德年间的建筑群,现在的所在地仍然是张家口繁华的市中心。
但是对于游客来说,我们看见的,似乎只剩下已经凋敝的昔日辉煌。
房屋依然精致,小小的庙堂还有曾经香火昌盛的痕迹。
但是因为被埋没多年,疏于管制,很多精美的造像石雕已经损毁,房屋也是破败不堪,行走其中,感觉就是一处孤寡老...
阅读全部张家口堡子里保存完好,与张家口老街区商业溶合在一起,能够体会出当年的气息味道来,建议趁这次冬奥会的举办,加大对堡子里的保护与利用,塞北的风光对上海周边的游客还是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