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
- 收藏17
- 评论1
- 赞19
+1
出发日期/2013/08/07
天数/6天
据报道这个夏天北半球热浪滚滚,多地破纪录的高温,我国江南华南火炉频现。而南半球的冬天则异常的寒冷,由于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地球北南都出现极端天气。而此时的东非大草原,凉风轻拂,草低牛羊,一派春秋和煦的景象。
肯尼亚地处东非大草原北端,频临印度洋,赤道线从中南部穿过,属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温在13-26°间,无春夏秋冬,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现在的 6-9正是肯尼亚的旱季,凉风送爽,草原披金,在国内连续酷暑高温的红色警告声中,不妨远渡重洋,去肯尼亚消夏避暑看动物。
现今各大旅行社纷纷开辟了东非旅游线路,豪华团有3-5万10-12天的行程,普通团仅有1900多人民币的10天旅程。但住的酒店都不错,餐饮也很卫生。英语好的也可以自由行,行前做好行程攻略就可。我是参加的一个摄影团,住过的城市和酒店大致是这样的:
【首都内罗毕】:
【安博赛利】:
【那瓦沙】:
【马赛马拉】:
内罗毕黄昏街景
女孩年轻时高挑妖艳,她们的假发大都来自中国产。
悠悠地前往凯伦故居,重温奥斯卡电影《走出非洲》的作者非洲爱情的发生地。
下榻内罗毕Safari Club Hotel酒店的中国人占大半,大堂有免费wifi。
内罗毕Safari Club Hotel五星酒店的甜品和水果做得非常精致
夜晚总是有原汁原味的非洲歌舞,鼓声跳跃,夜色生香。
安博塞利Ambo Ol tukai Lodge国家公园酒店在一片草原包围中,绿树成荫。
泳池边休闲纳凉体验轻松慢生活
餐厅古朴典雅,大堂有免费wifi。
房间的窗口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成群的大象从眼前走过
清晨总是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
玲珑的黑长尾猴经常会来敲击你的窗棂,让人兴奋。
大象喜欢在傍晚的时候调情,近在咫尺。
而乞力马扎罗山尖弥留的雪,在渐暗的黄昏泛着霞光,犹如惊鸿一蹩。
经过有“地球伤痕”之称的“东非大裂谷”,Navisha Sawela Lodge酒店修建在肯尼亚最美的淡水湖—“纳瓦沙湖”畔,标五星。去那瓦沙湖观飞禽仅10分钟车程。
肯尼亚的酒店大都类似于国内的高级度假村,客房两套一栋,原生态木结构,前后都有很大的草坪,开阔清幽。大堂免费wifi。
有钱的黑人也入住,结婚后的女人大都开始发福。
每个酒店都有碧波盈盈的泳池,入客都可以免费游戏。
由于频临那瓦沙湖,常常有“埃及圣鹭”造访清翠的花园。
夜晚更添妖娆。
前往马赛马拉的途中绿波万倾,早熟的麦穗和抽青麦苗交织拼色,油画一样的悦目。
赤道线标志前可以两脚横跨南北两半球,体验纵横世界的快感。
沿途许多休息驿站留下了国人的足迹,在异国他乡很是亲切。
各种土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妹子们挑得不亦乐乎
马赛马拉的早晨神秘瑰丽
肯尼亚签证较为方便,随旅游团和自由行都可以,如果从国内飞机票较贵,若从韩国转机较便宜,但时间较长,亲们斟酌了。
1、每年的7、8月是肯尼亚的旱季,大批的野生动物从坦桑尼亚往肯尼亚迁徙,场面蔚为壮观,是观赏非洲野生动物的最佳时机;
2、肯尼亚保护动物的立法非常严格,全体国民动保意识很强,游客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旅游规定,注意安全,不要挑衅动物或向动物丢弃食物,在野生动物保护区未经许可,严禁下车。更不要购买象牙制品回国。
3、肯尼亚属非洲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全年最高气温为摄氏22-26℃,最低为10-14℃。夏季国内40°高温时,去赤道肯尼亚度假消暑尤为适宜。
4、肯尼亚实行英式教育,全国通行英语,吃西餐,会英语的妹妹有福了。不过在首都等大城市现在有许多中餐馆,内罗毕有唐人街,也不必担心吃不惯。
5、肯尼亚签证较为方便,随旅游团和自由行都可以,如果从国内飞机票较贵,若从韩国转机较便宜,但时间较长,亲们斟酌了。
6、每一个国家公园的酒店都很棒,盖在绿树成荫的草甸或湖边,像乡间度假邨。他们标榜的五星相当于国内的四星,价格在动物大迁徙的旺季与国内同级的差不多。
7、乘坐热气球在马赛马拉收费每人480美元,儿童减半。飞行时间大约1小时,很安全的。
8、肯尼亚大多数酒店大堂都有免费wifi,可以尽量不用收费较贵的短信和电话,你可以关闭手机的蜂窝数据,以免误上。
9、由于旱季,野外活动风沙较大,最好带上口罩,同时注意防蜜蜂叮咬。
东非肯尼亚只有一个淡水湖,当地称为纳瓦沙湖,位于首都内罗毕北边约90公里,坐落在大裂谷的范围之内。湖面海拔1900米,湖面面积约为260平方公 里,盛产鲈鱼和非洲鲫鱼。午后饱和的光线透过湖边遮天的树林,把当地人简单而轻松的捕鱼方式,描绘成了纳瓦沙一幅油画般的人文景观。
纳瓦沙湖是肯尼亚最美的湖泊,由大裂谷断层陷落而成,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3公里,最深处20米,湖边有大片纸莎草沼泽和水中树林,一片生机盎然。
纳瓦沙湖大量的水汽蒸发到大裂谷的上空,不易飘散,午后常常呈现梦幻一般的景象。
湖中间有一个弯弯的小岛名为“新月岛”,是一个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
湖面大量的水禽漫天飞舞,有时遮天蔽日,蔚为壮观,最多的要数白胸鸬鹚。
白胸鸬鹚生性活泼,是捕鱼能手。
鹈鹕则在水面观察鱼情,老练淡定。
只是有一群河马泡在水里蠢蠢欲动,暗藏杀机。今年4月份有一位来自上海的女孩就是在这个湖游览被河马袭击致死的。
但是真正的主角是纳瓦沙的当地渔民,他们常常在傍晚的浅水区的树林里聚集,选择河马不喜欢的水域,用简单而有趣的方式捕鱼。
他们把网撒在树林间的开阔带,自己蹲在倾斜的树干上静候,像一尊雕塑。
时不时地起身抛掷一些树枝驱赶鱼儿。
另两人在水里观察。
这位仁兄手里还抓着一条捕获的鲫鱼。
伺机出动
一位涉向渔网的深处
三人从不同方向驱赶鱼儿
开始收网
交换着捕鱼心得
有收获了
抓获许多条活蹦乱跳的非洲鲫鱼
他们把捕获的鲫鱼装在身后的布袋。
黄昏来临,斜阳将咖啡色的树干投在湖面,纳瓦沙又重归平静。
到肯尼亚的第三天,我们从南部的纳瓦沙出发,驱车3小时,前往纳库鲁国家公园观赏火烈鸟。
据向导介绍,纳库鲁湖是为保护禽类鸟建立的公园,海拔约2000米,占地面积188平方公里,聚集的火烈鸟有约200多万只,占世界火烈鸟总数的三分之一,被誉为“观鸟天堂”。纳库鲁湖处于火山带,湖水盐碱度较高,适宜作为火烈鸟主食的浮游生物生长,也正是这些水藻成就了火烈鸟艳若桃花的美丽。
车行约3小时,咕噜咕噜的叫声越来越响,进入纳库鲁湖滩,但见满天飞舞的粉红色扑面而来,震撼的场面就像赴一场世纪盛宴。
看,几百万只火烈鸟漫天飞舞,我们被包围在粉红色的海洋,仿佛沐浴在一个烂漫的童话世界:
你看,当地的人也不淡定了。
摄影师忙得不亦乐乎,也许这是他们遇见的最美的素材了。
同行的妹妹成了天真的孩子,在火火的鸟群中奔跑。
时而列队,时而轻舞,若天鹅般的圣洁,又如仙鹤般的优雅:
会摆很酷的posture
东非大草原主要指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的一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美丽的世界画廊。一年一度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令世界震撼,狂野消停时草原的日出同样让人魂牵梦绕,涤荡心灵。
要拍东非草原的日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克服时差和天不亮就起床外,还必须摸黑在没有路的原野上驱车一个多小时找到制高点,并且无法用三脚架只能躲在车 上拍摄,因为下车不能保证会不会被猛兽吃掉。可是,当天际泛黄,平顶树开始撑起巨伞,清晨的微风悄悄牵动变色的山岚,一轮透明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喷薄而 出时,所有的辛劳和焦虑都化为了兴奋与惊叹。在没有工业污染、人类活动稀疏、迁徙的野生动物尚未醒来的早晨,大自然的
迁徙季的黄昏来临,
狂野的东非大草原重归平静。
滚滚黄沙尚未消停,
斜阳已把天空绘成锦绣罗巾。
动物们各自聚集到它们的驿站,
隐约的身影猎过地平高原,
此刻,
慌草连天,
大地沉醉
非洲,这个人类的起源地之一,经过漫长的岁月,它的文明发展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古老的大陆上,鲜有现代工业的痕迹,随处都是原始先民和野生动物的自由世界。而东非大草原更被誉为是动物的王国,自然界的美丽画廊。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北连埃塞俄比亚、南苏丹,西接乌干达,南靠坦桑尼亚,东邻印度洋,赤道线从南部穿过,是东非大草原的主要国家。肯尼亚的马赛马拉野生 动物保护区,是东非最大的动物保护区,面积达1670平方千米,幅度辽阔。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羚羊、大象等食草野生动 物就会组成一支支迁徙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草料。这是一段3000公 里的漫长旅程,动物们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出发才能顺利完成使命,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猎豹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有大批的角马、斑马将死在路上,但同时也将有大批小生命在旅途中诞生。在迁徙途中,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狂野、惊险、悲壮、残忍的瞬间被也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这也是自然界最伟大的迁徙旅程,东非大草原上最壮丽的生命奇观。
中国中央电视台从2012年7月开始播报大迁徙,今年从7月29-8月10日,再一次专题全程直播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现在摄制组还在那边呢。
七月下旬,东非大草原的早晨比其他时间更加魅惑诱人。
滚滚红尘与飘荡的白云共生
各路追寻大迁徙的英雄齐聚肯尼亚。有航拍的、、、
有陆拍的、、、我们还发现了CCTV的拍摄车队。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赤道与南纬3度之间,与肯尼亚南部交界,是非洲最高的山脉,其中央火山锥呼鲁峰,海拔 5,892米,是非洲最高点,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山顶终年积雪,但是近年来冰川消融现象很厉害。7月20日傍晚我在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拍摄大象迁 徙,一群大象从雪山下走过,山顶的积雪只剩惊鸿一蹩了。
大象们的迁徙威武豪迈,狮子、猎豹很难奈何它们,除了大自然灾害,或许它们唯一的天敌是人类。
每年都有大量偷猎象牙者被抓获,象牙走私的需求大都在亚洲。
角马是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主力,它们拥有几百万只庞大的部队,团队意识强。
迁徙的角马奔跑起来像冲锋的战士,气吞山河。
外形硬朗,皮肤深褐,脖子下挂满鬃毛,在旱季的金色草原上驰骋,构成一幅天然的油画。
斑马的数量没有角马多,且胆小谨慎,它们往往会加入角马队伍,依靠大集体的力量迁徙。
但它们独特的斑纹会在单调的荒原上画出一道道靓丽的斑马线。
迁徙是食草动物们的壮举,它们从南部坦桑尼亚的赛仑盖蒂千里奔袭,要跨越和肯尼亚的交界的马拉河。“T”一边是坦桑尼亚,“K”一边是肯尼亚,边境就这么简单。
马拉河就像迁徙途中的一道天堑,河水深处漫过动物们的身躯,河里盘踞着饥饿的大型野生动物。
伪装得像石头的非洲鳄,猎物到来时会发出突然袭击,先用长而有力的尾巴将其扫如水中,进而用嘴将其拖入水下溺死。
凶悍的大口可以吞噬一只小角马
河马的大口像一道门,吼声如雷。
河马的大口像一道门,吼声如雷。
它们脖子较长,食肉动物不太容易够得着。
黑斑蹬羚也加入迁徙行列
黑面狷羚让你看不清它的脸
非洲独有的动物非洲大羚羊,长得和牛一样的壮,数量已很稀少。
肯尼亚是火烈鸟的的天堂,生活着有200万只火烈鸟,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迁徙是在碳酸湖间进行,以湖水变化的情况在纳库鲁湖和博高利亚湖间飞行,齐声叫唤,场面震撼。但有些会不幸缠挂在树上孤鸣而死。
食草动物的大迁徙,也是食肉动物捕猎的最佳时节,这头非洲雄狮在耐心地等待。
捕猎通常由勤奋的非洲母狮担当,黄昏中在寻找目标。后续我有一组该狮捕猎的片片。
或在坡地上遥望
这只猎豹在天亮前已经捕到一只角马,吃了大半。
这两只则隐蔽观察,伺机出动。
昏悄悄来临,东非大草原特有的平顶树在金黄的余晖中重归宁静,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又一天悲壮的迁徙结束了,天色开始暗淡下来,追寻了一天的野生动物后,我们返回马赛马拉Mara Simba Lodge乡村度假酒店,途中穿越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亘古不变的非洲大陆,一轮金日正挟着血红的云霞,在暮色低垂的云层里穿越,沉向辽远的地平线。停车凝望,天际就像一块渐变的滤镜,瞬间将镜头拉入喋血模式,一如这片草原的生灵,从来就是这般腥风血雨的传承,不息,壮丽!
7月份的东非大草原风轻云淡,草木金黄,茫茫高原一片萧瑟,而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却激荡正酣,给沉寂的荒原平添了一股生命的力量。
在皓月清朗的凌晨,坐上色彩斑斓的热气球,在太阳升起之前,向着心的方向,起航。
从几千米的高空,遥望月落日出,俯瞰万马奔腾,感受非洲大地荡气回肠的原始篇章,是看动物大迁徙最“嗨”的选项。
第6天约5点一个静谧的凌晨,吉普车从马赛马拉公园Mara Simba Lodge酒店出发半小时,来到草原深处的热气球出发地,工作人员点起的火焰照亮了我们期待的身影。
此时非洲的皓月还当空,微拂的晨风轻轻摆动气球方向。
热气球是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在气囊底部有供热空气加热用的大开口和吊篮,在吊篮中安装有简单的飞行仪表 、燃料罐和喷灯等设备。升空时,点燃喷灯,将空气加热后从气囊底部开口处充入气囊。空气加热后密度减小,气球开始升空。离开地面前要有很多人在把持吊篮的平稳,升空飞行后,控制喷灯的喷油量操纵气球的上升或下降。一般吊篮乘坐不超过16人。
在一片梦幻般的橘黄色中出发了
俯瞰送我们过来的车辆,沐浴在微微透明的晨曦中。
气球的唯一飞行动力是风
回首西面天际,依然睡眼惺忪。
浑圆的月儿在静静地关注着
此时太阳已悄悄地露脸,彩霞满天。回查照片拍摄时间是11:40分,按照当地时间是早晨6:40分。
很有爱的一个组合。
我们的心也向动物迁徙的方向飞去
尽管素昧平生,都会兴奋的和对面飞来的气球打招呼。
这个热气球的驾驶员是一位长得很帅的欧美人,他不断的用望远镜搜索着远方,指引我们发现动物的目光。
发现在荒草和平顶树间穿梭的动物了
东非草原标志性的平顶树
一群野生的斑马在晨曦中游弋
干涸的小河像是微缩了的非洲大裂谷
成群的斑马若似草原的彩带
激情的角马像是高原的心跳
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这个季节水草更丰美北方。
气球高度不够的时候,要点染喷灯,添加热气。
“漂浮”就是在空中跳跃起伏,瞬间悬浮,貌似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凌波微步, 近年来在80后的青年中玩“漂浮”拍照已渐潮流。可是在肯尼亚的马赛族人中,“漂浮”却是他们原始部落文化中的一部分,他们称其为“将巴”舞(音译)。
到肯尼亚后的第六天下午,我们去探访马赛马拉的土著马赛族部落。
他们总是身着鲜艳的披肩,随身携带一根圆木或长矛放牧。
马赛人主要从事游牧,牧场为公共所有,牲畜属于家族,按父系继承。马赛人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供吸吮鲜血之用。
妇女们喜欢用头顶搬运东西
妻子们目送男人外出放牧狩猎
每到举行古老仪式或者迎宾的时候,年轻男人们会聚集在平缓的坡地。
吹响用动物的角做成的号角
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披“束卡”,实际上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身上佩戴各种吉祥饰品。
在开始他们的“将巴”舞时,常常喜欢露出长长的粉色舌头。
目光瞄准跳跃的高度
在欢快的“将巴”将巴“声中轮番跳跃。
马赛人纤瘦高挑,他们跃起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很长,像”漂浮“。不知我们这些年流行的拍”漂浮“照,是不是得到他们的启发。
谁跳得高谁就最能获得女孩的亲睐,求偶时练就的本领。
“漂浮”时木棍还是不离手
忽然想,他们去练跳高肯定能拿冠军,再不行,就撑杆跳
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我高,我骄傲!”
我给他配上运动墨镜,像不像一个跑完全场的田径明星。我的身影在他的眼里晃动。
或许简单就是一种快乐
这是马赛人家园的入口
这是我们探访的一个家族族人的妻子们,有七位,生了几十个孩子。父亲认不完自己的孩子,只有母亲知道哪位是她生的。
马赛人女性穿“坎噶”,剃光头,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她们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马赛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渐加大饰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
马赛男人每娶一个妻子,就让妻子在他的领地里盖一座这样的土房,供其居住生子。娶一位妻子大约需要20头牛,因此,娶妻或者娶多少个妻是有钱马赛男人的事。
清纯的马赛少女在属于自己的屋前微笑
这些年游客多了,妻子们空了就在自家的院墙外摆些小摊,售卖她们自制的民族小饰品。
纯手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