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9
- 收藏846
- 评论45
- 赞409
+1
出发日期/2015/02/19
天数/6天
人物/家庭
玩法/美食 徒步
购物和美食是许多人香港之行永恒的主题。而对于这个风韵独特的城市,在最时尚、最现代的外衣下,骨子里却有一份固执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寻访那些在摩天大楼的缝隙里顽强生存的唐楼、老街和他们的居民,发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香港,去离岛体验新年的传统习俗和乡土文化的“活着的博物馆”,都完全符合咩崽俩不走寻常路的一贯风格。
此行的目的,在于发现个不一样的香港,为避开人群,感受原汁原味的本土民风,合理安排时间、线路设计很重要。
先说说春节香港的放假情况和几个特色节目:
1、春节开放时间︰农历年初一至三(2015年2月19至21日)为公众假期,大部分政府部门、银行及公共服务会暂停;公共交通则如常运作。大部分旅游景点和主题公园照常开放;主要旅游区的商店及餐厅一般也会照常营业。露天市场及小商店等则会在年初一、二休息,初三开始恢复营业。
2、年宵花巿:农历腊月二十五至正月初一(2015年2月13至19日),全港15个公园及游乐场,包括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及旺角花墟公园,免费入场。
3、花车巡游汇演:农历正月初一(2015年2月19日),晚8:00至9:45,从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广场出发,沿广东道、海防道、弥敦道及梳士巴利道前行,以香港喜来登酒店为终点。最后一辆约于晚上10:30到达终点)。观众席设于香港文化中心广场,票价每位港币$480 / $450 / $300;或在巡游路线两旁街道免费欣赏。售票处在尖沙咀天星码头“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客咨询中心”入场券由2月7日(周六)起公开发售,每人每次限购四张,售完即止。
4、新年烟花汇演:农历正月初二(2015年2月20日),晚8:00,全程23分钟,维港两岸,由北角至上环港澳码头均可观看,现场较燦烂,夠震憾,有气氛;记得带收音机听配乐!!
Day1(除夕):6:30罗湖过关,住九龙,上午乘BIGBUS“九龙线”环游九龙,下午黄大仙、志莲净苑,晚上年宵花市。
Day2(初一):乘“天星小轮”去中环,“香港大学——山顶缆车站”徒步;乘小巴2号上太平山,缆车人巨多;乘15路下山,湾仔皇后大道东徒步;晚上看花车巡演(可惜逛庙街错过了-_-!)。
Day3(初二):乘“港岛线”到筲箕湾转城巴9路去石澳村;赤柱(浅水湾、深水湾)——香港仔,乘船上南丫岛。晚上南丫岛乘船回维港正好看烟花。
Day4(初三):乘“东涌线”到东涌转轮渡去大澳,下午大澳乘屿巴回东涌,转E21路经“青衣大桥”去深水埗。
Day5(初四):乘“观塘线”到彩虹,转小巴去西贡,游白沙湾码头、西贡码头,下午购物,带手信。
Day6(初五):退房回家。
(Tips:在香港BUS站,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定位周边即可。要注意的是,GPS定位经常误差个5-10米,加网络延迟,搞得经常在几条街来回转悠浪费体力,个人经验是,看卫星实景图,根据周边建筑外形自己人工定位。)
早上6:30赶第一波从罗湖过关,电子通行证很快,20分钟搞定。
港岛和油尖旺是许多人的“第一眼香港”。为了交通方便和逛夜市,住宿选在佐敦庙街附近的民宿,信价比高,至少提前1个半月预定,僧多粥少。旅馆房间很小,但干净卫生,关键是“持牌旅馆”,安全有保障。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到庙街。
早上8点到旅馆,安顿好便出来,沿弥顿道步行去尖沙咀码头找BIGBUS九龙线的上车点。
九龙的清晨,弥敦道。
大名鼎鼎的重庆大厦!!受王家卫电影《重庆大厦》的影响,在游客眼中的重庆大厦神秘无比,当地人却避而远之,因为大厦确实有着响亮的恶名。2013年北京女大学生住在这,光天化日之下的不幸遭遇,建议独自旅行还是别去的好。大厦周边游荡的很多印度男子,不知道在说着什么,像是再做交易。咩崽俩进去不到2分钟,放眼望去全是亚非拉籍人事,还是赶紧抽身出来的好。
BIGBUS九龙线乘车点。
车上配有耳机和多国语言解说
天际100观景台,BIGBUS会路过它的地下室。
星光大道~~~Bruce Lee,喔~~哒~~~
这是香港非常有威望的一座寺院,位于九龙钻石山志莲道5号。寺院开放时间是9:00-16:30,庭院6:30-19:00,它是香港第一座大型仿唐木质建筑群。走进寺院不会看到寺庙常有的烟雾缭绕的场面,寺院规定殿堂内不允许燃香参拜,只需“心香一炷”就好。寺院为了能再现唐代建筑的精髓,建筑所用的材料非常讲究,原木主要来自加拿大,木头先运往日本在水中浸泡3年后加工,建筑由榫卯连接而成,不适用一个钉子。寺院屋顶瓦片全部来自日本奈良,用传统方法烧制。张国荣和梅艳芳过世后,骨灰都安放在志莲净苑内,永得安宁和清净。
相比志莲净苑的清净,黄大仙祠明显热闹和接地气的多,信众求签的供品从水果到鸡鸭,因有尽有。祠内解签的摊位还提供国粤双语解签,少数还能提供英文解签。
庙街天后宫
庙街,这简直就是香港市井生活的浮世绘!海鲜拍档、夜市摊点、麻将馆都是小CASE,街头卡拉OK,老太太们唱的粤语折子戏在我们旅馆都听的到。堂而皇之出售岛国电影碟片和玩具的小店,还有一大早7点就出来做生意的站街女,当年“男人街”的过往可见一斑
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果栏。
油麻地果栏是香港为数不多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的地方。果栏外观上特别怀旧,与建于“二战”前的唐楼连成一片。
女人街,是旺角最出名的步行街,这里还有好吃的发记甜品。
雪糕车
早7点,尖沙咀天星码头还没迎来游客之前,只有零星几个晨跑的老外。
乘天星小轮“尖沙咀—中环”线,到中环码头。天星小轮,被美国《国家地理》列为“人生50个必到景点”之一,美国旅游作家协会也将它评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轮游”之首。这些船身涂着绿白双色的小客轮颇有几分小清新的姿色,且价格低廉,其中“尖沙咀—中环”线更是观赏两岸风景的最佳方式之一。
打车前往香港大学东闸,开始一天的港岛徒步。线路“港大东门——般咸道——西边街——皇后大道西——荷里活道——摆花街(半山电梯)”,3公里,约1.5小时
英皇书院
高街有一座建于1892年的精神病院。二次大战时,香港沦陷,日军以此建筑物作为刑场,而位于医院前面的佐治五世公园则曾经是一个乱葬岗,因此在这里不时会有一些灵异传闻。战后继续成为精神病院,因为当时医术没有今天那么先进,精神病人通常都是进院“等死”的,使这座建筑物变得更为可怕。现时已改建为西营盘社区综合大楼。
西边街
太平山街,这里是上环最迷人的地方,这条有着许多小庙的太平山街不到200米就到了尽头,沿尽头处的居贤坊右拐路过卜公花园,顺着左前方的楼梯向上看就能发现香港医学博物馆。沿博物馆门前的小前行就到达楼梯街。
卜公花园
必烈者士街,很多教会的特色建筑。
楼梯街下来沿荷里活道继续向东就到了徒步的终点“摆花街”,为什么选这为终点?因为这里有大名鼎鼎的——半山电梯。
《重庆森林》里阿菲凝视663的悠长眼神,就顺着半山电梯绵延。这座从中环开始,蜿蜒上升至半山的公众电梯,将艳名在外的兰桂坊、威灵顿街、史丹利街、摩罗街等吃喝玩乐精品街区串联起来,可谓因有尽有。
旧衣回收箱。
摩罗街打车到花园道,本想乘缆车上山顶,一眼望去,保守估计排2小时队。。。大年初一居然这么多人,只好临时在附近的红棉路改乘小巴2号线走山顶道上山。小巴的线路就是穿梭于山顶各别墅接送菲佣,也算是让我们免费参观了下富豪们的庭院。
花园道旁边的红棉路,向下100米就是去山顶的小巴车站,10分钟不到就坐上了小巴~~
山顶停车场,巴士终点站。
山顶广场就是个商场,各种购物和美食。越滋味是网上推荐的一家吃地道越南菜的,摆盘很精致,不过真心不习惯越南菜的酸甜口味。
山顶观景台
观景台,远眺维港,风太大,草草看两眼赶紧逃离。
乘15路巴士,走司徒拔道下山,途中可以路过香港跑马地游乐场。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下车,对面是锡克庙,锡克教曾经也传入中国内地,但早在20世纪中后期基本消失,不过在香港还保存完好。
湾仔徒步的核心就是寻访最有名的南固台鬼屋,线路“皇后大道东 伊利沙伯体育馆——坚弥地街——庆云街——湾仔道——庄士敦道——春园街——皇后大道东——船街(南固台)——日街、月街、星街——太古广场三座”,3公里,约1.5小时。
港府大量兴建公共房屋之前,唐楼曾是大部分港人的家。如今,唐楼大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湾仔老城一隅仍然保留着三栋唐楼,他们因外观分别得名蓝屋、黄屋(庆云街)、和橙屋(景星街),如今的蓝屋已被规划为“香港故事馆”。
徒步真心的消耗体力,找个冰室吃个下午茶。
湾仔洪圣爷庙。
南固台,是香港鬼屋中最有名的一个。是位于香港岛湾仔船街55号的一所古老大宅,大宅的外墙以红砖建成,糅合中西建筑风格,现已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有传大宅在日军时期用作囚禁慰安妇的地方,现已荒废,并有不少闹鬼传言,被居民称为“鬼屋”。
曾是富商别墅,1945年富商死后,别墅逐渐荒废,后来这里频繁传出五花八门的鬼故事,比如黑影招手、鬼火成群、夜半麻将…..等等。最轰动的一次是2003年,有8名青年“捉鬼敢死队”到荒废多年的船街南固台探险,发现无脚白影。其中一位少女疑被鬼上身狂叫乱跑,变了男声加上力大无穷,要出动4位警员才可制伏她。后来直至政府插手,派有专人管理并配上门锁,“找鬼”热潮才逐渐平息。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也碰上几个寻找南固台的老外,都是不怕屎的人哇。
看这几个字感觉就阴森鬼气的......
太古广场三座下来就是叮叮车的站点。沿着嵌入地面狭长的轨道,漫无目的甘游车河,欣赏着两旁的别样风景,真是一种消磨时间的享受。当然还可以包车游玩(可查询香港电车,TEL:25487012;www.hktramways.com)
乘叮叮车穿行中环。
节假日期间,路边都有成群结队的菲佣席地而坐,她们身边摆着饮料和食物,聊天打牌。
叮叮车终点站,北角,真心的市井啊。
终于来到了觊觎很久的“一兰”拉面,位于铜锣湾谢斐道440号骆克大厦A座。这个品牌在东京很有名,很多明星也喜欢光顾,因为味道实在是太好了!特色在于自助服务。24小时营业,晚上十点还要排队。
里面的座位是一格一格的,填完了答题卡式的菜单,按铃叫伙计。全程日语,还看不到伙计的脸。面上来的之后伙计就放下竹帘,可以很隐私的享用这份美味啦。
是不是有种拉面之神的感觉。。。
媳妇要的九倍辣的拉面
一兰家特制的豆腐,花生味。一份俩个,餐前吃一个无糖的,尝个鲜,餐后再加糖浆吃一个爽爽口
今天行程终。
早起乘“港岛线”到筲箕湾转城巴9路去石澳村,车站很好找,一出地铁口就是。先在太兴茶室吃个早点,味道正宗的茶餐厅!经典的港式之作每一件都很地道!
筲箕湾,太兴茶餐厅
新巴9路车站
乘巴士在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下车,香港仔海滨公园同时也是渡轮码头。上南丫岛的渡轮有两家公司经营。全记渡(TEL:29828225,www.ferry.com.hk)停南丫岛的索罟湾和模达湾,如果打算穿越南丫岛,可以从索罟湾码头穿越到榕树湾码头(或者反向),约3小时。另一家翠华船务(TEL:22722022;www.traway.com.hk)运营去榕树湾和蒲台岛的线路。时刻表见下图。
翠华船务,直接去榕树湾就乘她家的渡轮。
为了节省体力,原定的穿越南丫岛的行程改为直奔有香港丽江之称的——榕树湾码头。航程约半小时。
南丫岛地标之一,“三支香”。
周润发的南丫岛,也是嬉皮士和文青的南丫岛。这个村落虽然居住着南丫岛70%的居民,但其实还是一个小村,小到连汽车都没有,因为街道狭窄无法通行。从榕树湾码头沿路两边那些停放得密不透风的单车阵,就能看出这里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
榕树湾街
索罟湾码头的路在集市中间的路口,一不留心就会被错过,集市的顶端也有一条路蜿蜒伸向山里,可不到索罟湾码头哦,好心的村民还特地张贴了纸条,防止游客迷路。
据说这里的嬉皮族们常常要和开发商强加的租金上涨做斗争。
榕树湾曾是嬉皮老外的聚居地,摇滚乐队和画家的练习室,也是各种奇人和流浪猫狗的家。这里还有年轻厨师打理着西式素食餐馆“南岛书虫”,手工饰品设计师就地取材设计作品,在文艺小书店既可以交换二手书也可以喝咖啡……闲散慵懒才是这里的基调。
榕树湾村的顶端,再往前就进山了,游客止步哦。
36元一支的雪糕,真的有草莓和凤梨肉哦,现在想想有点小贵。
年轻的传教士,背影很飘逸~~。
榕树湾天后宫,它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门口的两尊表情古怪的石狮,据说是20世纪60年代古庙重建时候恰逢内地经历文革,岛民只好请专做西式雕像的工匠来雕刻,于是就造出了一对中西风格合璧的“混血儿”石狮。
沙埔旧村,迷路了,只好在村子里来回转悠。
单车出租。
沿这条路下去就是南丫大风车和索罟湾码头。
这里最有意思的风景就是人,每个让人驻足的小店铺后面都有一个有故事的小老板。西式素食餐馆“南岛书虫”,是南丫岛最著名的文艺青年聚集地,墙边或者有空位的角落都放着书,其中居然还意外发现介绍琼音卓玛的书,缘分呐~~
小店门面不大,绿色的卡座让人联想起港片《花样年华》里的怀旧气氛。小店功能很多,即是二手书店,又是咖啡馆,既提供西式素食也出售二手玩具和童装,还举办书展。当年海外留学回来的素食主义的妹纸,如今已成为干练热情的老板娘。
龙江菜馆的菜单,麻婆豆腐居然要88.......
榕树湾夜景,这也是醉了~~
榕树湾码头
晚饭后7点从榕树湾码头乘渡轮回中环维港,最晚一班到晚上23:30,20分钟一班,行程约30分钟。
早上乘“东涌线”去东涌。去大澳,可以从离岛的梅窝码头上岸,在转屿巴先去昂坪拜佛,再去大澳。也可以乘“东涌线”去东涌,转屿巴去大澳。但是最快,人最少的方式是,在东涌新发展码头乘坐渡轮去大澳,免去了再山上蜿蜒的时间,全程只要20分钟。
但问题就是,出了东涌地铁站,找新发展码头很不容易,要不是一个好心的大婶给我们带路,真心找不到啊。大概线路是“东涌站B或C出口出站——从东荟城里穿过——走过街天桥过8号干线——下天桥走惠东路到海边——再上过街天桥左拐下桥就看到了”。
渡轮是由屯门码头出发,经东涌到大澳的,基本上1小时一班,30分钟到大澳,座的人不多,带路大婶都说我俩真聪敏,会座渡轮去,好多游客都不知道,窃喜ing。
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
正在建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大澳村里的线路非常的简单,就是进村后左拐过蓝色铁制吊桥,逛大澳街市,走30米T字路口,左拐去是大澳警署,看完走右边继续在渔村中穿行,再过新基大桥右拐,一个环形路线,最后回到村口。
这个在大屿山版图里只占很小一块的渔村,乍一看确实不起眼,可是旅行者却不少。有些是冲着她的虾酱和海产来的,有些则是冲着她“香港威尼斯”和“贡多拉”来的。
一上岸,码头旁边就有小游艇(30元一位,20分钟)带你游览水上棚屋区,过新基大桥、旧大澳警署,然后在将军石附近停留,运气好就能看到中华白海豚。
紫竹天葵+山楂,味道很不错~。
乘游船进棚屋区。
不知道之前是谁说的中华白海豚已经成为了“传说”,还是因为确实我们运气太好,看到海豚出水了好几次,可惜只抓拍到一张。
大澳渔村
很多香港人节假日会来大澳购买海产。
大澳的地标之一,大涌行人桥,一座铁制的吊桥,自从有了它,大澳的“横水渡”就逐渐成为历史。
大澳街市,大年初三很多店铺已经开门营业了。
大澳棚屋村落被一条河道分隔,河堤两旁都是有一两百年历史的棚屋。应为年代久远,很多浸泡在水中的木柱都爬满了牡蛎。密密匝匝的棚屋户户相连,部分通道更会穿越邻居的客厅或厨房,邻里之间自然是鸡犬相闻。这种开放式的社会关系也算是种奇葩吧。
大澳村的尾部,前面就是当年的盐田遗址。
石澳以前是鱼盐重镇,20世纪后期盐业式微,盐田逐渐荒废后变成片的红树林。大澳的红树林拥有香港一半以上的红树品种。在新基街附近就有盐田遗址,大澳车站附近的海滨长廊也有一大片。
石澳村里的住宿目前只有一家——“归田园居”(TEL:29857002),之前在网上本来是订了这家一晚,环境还不错,后来因为行程原因取消了。其他的民宿都不提供对外营业,想想也是,都是水边的板棚房,被政府视为“违规搭建”和“不符合卫生条件,”也做不了旅馆。村外有个宾馆,但是留宿的意义不大。
转一圈又走回到大澳村对岸的大澳道。
车站豆腐花之家,豆花的配糖橘红色味道很特别,还有配黑芝麻和杏仁糊的,味道也很好吃,12元一碗,比起内地山寨的什么满记20多元一碗的好吃多了。
大澳车站附近的大澳地图。午饭后在大澳车站乘巴士直接回东涌,顺便可以绕大屿山看看。原定的昂坪拜佛就不去了,因为人太多了……
回到东涌,看“昂坪360”缆车线,排队的人从缆车起点站,拍到了天桥上和马路上,太吓人了~~~
东涌游泳馆旁,乘E21经“青衣大桥”去深水埗。
马湾太阳馆
在深水埗下车,附近就是香港最出名的二手集市——鸭寮街,也是著名的电器街,这里的大多店铺已经将产品细化到极致,有分别卖遥控器、插线板的店铺,有专门卖二手胶片唱片的,还有二手相机、锅碗瓢盆、旧衣旧鞋,超乎想象。当然逛集市的也是亚非拉人民居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另一家赫赫有名的日本拉面馆,也在湾仔时代广场附近的霎西街18C地下。看到“魂”这个名字我已是十分喜欢,“魂”只供应四款拉面(魂、火魂、太极、青龙),其中“青龙”得晚上六点才有得吃,而且是限量供应。
我们去了年初三下去的,人家休息,初四又去,结果赶上周日,人家又休息。还是中午12点才营业,初五回家前去看来是赶不及了,一个拉面而已,要不要这么牛气啊~~~
NND,放两张人家拍的青龙和太极。
这些残念只好下次再来了,一张冷冰冰的门脸以示留念。
时代广场对面,名声在外的人民公社,禁书、奶粉.....
湾仔时代广场外巨大的忌廉哥像,萌死人了。
时代广场一楼的“一代醒狮”展馆
去西贡之前,先去深水埗的“添好运点心专门店”吃早餐,老婆垂涎已久的米其林推荐餐厅!!
米其林推荐餐厅!!老板是放弃四季酒店龙景轩点心部主厨一职,与拍档出来自立门户的麦桂培师傅(培哥),据说在旺角开第一家店的时候轰动全香港,排队排到隔壁店都要报警,很多明星都排不到座位。现在已经开了几家分店,这是在香港要以平民价格吃到好点心的好推荐,每个普通点心价格在15-20港币。位于深水埗的这一家规模最大,二楼还设有顶级点心贵宾室。特别推荐这里的马拉糕和叉烧包。
上午帮朋友带手信,顺便到时代广场的诚品书店逛逛。
乘“观塘线”在彩虹站下车,过天桥左转,在牛池湾乡街市旁就是去西贡码头小巴的起点站,半个小时带你杀到西贡码头。
贡码头有名的松记。
西贡码头,这里据说是新界最好玩的区域,这里有当年的麦理浩小径,还有香港最漂亮的沙滩——浪茄。不过这只能自驾前往,没有公交好像。
西贡码头还有很多小渡轮,40元左右一个人,带你到周边几个近点的离岛游玩,可以登岛,可以配讲解。但是要走更远的那几个地质公园,或者去浪茄,就要包船去了,而且要一两千港币。
对于不吃海鲜的咩崽,西贡码头感觉一般般。但是西贡码头再往西,乘小巴过马鞍山郊野公园,山另一边的白沙湾,简直就是从市井屌丝瞬间变成高富帅。
好在我们来的早,快到中午的时候居然进西贡的公路堵车,老长的队一眼看不到头。
这里有只对会员开放的白沙湾游艇俱乐部,远远看去一片私家游艇静静停泊在海湾里,这不就是电影里熟悉的场景么。码头上,还有几个闲散的年轻人在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