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8
- 收藏29
- 评论0
- 赞18
+1
出发日期/2014/01/12
天数/12天
人物/情侣
玩法/购物
对于伦敦再说就算唠叨了。 不过这是我的伦敦开篇呢,再唠叨也得写几句。
伦敦是四大世界级大都会之一,另外三个是东京,巴黎和纽约。伦敦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的种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同时,伦敦还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等。
第一次在伦敦坐地铁,第一站就是西敏寺站。刚一出站就被大本钟“压扁了”。这是在伦敦拍的第一张照片。尽管一般般,可还是要保留。西敏寺站是英国国会所在地。而我的目的地并不针对任何特定场所,只是闲逛泰晤士河两岸。那天的天气好得出奇,不像是阴雨绵绵的伦敦,倒像是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微风习习,阳光刺眼。
从西敏寺桥上看国会大厦。
这水唷,怎么蓝得像大海?
这淡绿色的桥就是西敏寺桥了。(南侧)
拱形的Country Hall 门前搭起了“舞台”,变身水族馆。
水族馆旁边是“伦敦地牢”
都是因为国会大厦太雄伟,从西敏寺桥北侧再拍一张。
街头艺人
为什么要拍这个公共厕所呢?因为它里面挂了好多女王像。
西敏寺桥往北是 Golden Jubilee Bridges(金色庆典桥)。看到 Bridge后面加了个 s,所以是两座桥。
突然想起上海的外滩,两者之间还是有点象。只是和上海比,伦敦“原版”的气势就显现出来了。从西敏寺桥到塔桥,长度是外滩的好几倍,当然数量也是好几倍。四个字“原版-拷贝”。
但外滩也仅仅是略逊一筹,从建筑的统一和谐来讲,外滩的轮廓线更有韵律。高低起伏如乐章。如果能把南外滩和北外滩设计好,建设好,那就不是“原版拷贝”这四个字了,得换成“青出于蓝”这四个字。
啊,泰晤士河两岸不全是绅士的。也有这种嘻哈玩意儿。
河水这个蓝呢,怎么这么蓝呢?
“金色典礼”之后是“滑铁卢桥”。说“滑铁卢桥”大家也许不熟悉,说《魂断蓝桥》大家就知道了。它就是费雯丽主演的影片《魂断蓝桥》中的那座“蓝桥”。跟电影中的浪漫剧情不同,大桥很难看。一会儿转到对岸我带你上桥去瞅瞅。
看呢,泰晤士河居然有沙滩呢!!
滑铁卢桥之后是 Blackfriars bridge 修道士桥
这座不是公共桥梁。我猜是铁路桥。
远远望见“圣彼得大教堂”。
这座装饰艺术建筑之前好像是电力厂,如今是泰德现代美术馆。没进去,今天的任务只是浏览两岸风光。各个击破留待以后。
造型奇特如鱼骨的 Millennium Bridge 千禧桥。有部 《007》电影坏蛋把它炸塌了。
莎士比亚剧场在河南岸,千禧桥东面
这次我坐地铁在 Tower Hill 下车,出站后有一片小绿地,我跟着人群跨过小桥,桥下面是类似罗马古城墙的遗迹。
伦敦塔就在地铁站对面,过桥便是。它是建在泰晤士河北岸的一群古建筑,以前是皇家监狱,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伦敦塔边草地上的软雕塑“狮子”。距离远看不清,好像是铁丝编。
塔桥是伦敦的象征,由于靠近伦敦塔而得名塔桥。两个桥塔高约60米。桥塔之间有上下两层,下层供行人和车辆通过,上层为步行道。塔桥于1894年开通,是泰晤士河口的第一座桥。
大桥下面有很多人,上千个吧。不知道他们在干嘛。
登桥欣赏泰晤士河两岸的风光。
塔桥的设计巧妙,兼顾车辆行人和水上航运两方面。当有大型船只通过时,两片各重1000吨的桥面可在1分钟内打开,等船只通过后落下,恢复路面通行。这里显示的就是桥的南北两桥面,我一只脚踏在南桥,一只脚踏在北桥。
拍一张带有桥缝的照片,缝隙下是河水。虽然桥面上汽车往来繁忙,但桥面的震荡不是太厉害。
两个坐在桥边的小孩子,对着空气在挥手。哪儿不能坐尼?
猜猜那个螺丝状的建筑是什么名堂?答案一会儿揭晓。
从对岸观看白塔,它和周围的两圈城墙构成了伦敦塔主体。
河上停泊的贝尔法斯特舰,很长,可以参观。河水碧蓝,感觉像是海水(其实和黄浦江一样是淡黄色)。
穿过伦敦桥(泰晤士河东面第2座桥
伦敦上空的飞机还是挺忙的。
从伦敦桥走到圣保罗大教堂。
教堂高111米,其穹顶是世界最大的穹顶之一。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婚礼和前首相丘吉尔的葬礼都在此举行。1666年伦敦大火把原来中世纪的圣保罗化为灰烬,英国建筑师克里斯多夫-雷恩接受重任重建,教堂于1697年投入使用。
园内奇怪的雕塑。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那些叫人发狂的顶级商业街和百货大楼 — 牛津街Oxford St,摄政街Regent St,邦德街Bond St以及骑士桥Knightbridge一带的哈罗兹Harrods(哈罗德)百货。
1-这是步行地图。右上角 Tottenham Stn - 托特能站,在牛津街东段
2-往西走到摄政街。你可以逛逛北面一小段,或直接左拐往南行,大多数店铺在南端。
3-Piccadilly Circus 皮卡迪利广场繁华热闹,观光购物两相宜。
4-然后沿着 Piccadilly 皮卡迪利往西走到 Old Bond St,老邦德街。 这条路 Piccadilly 后面没有后缀,它既不跟“路”,也不跟“街”,就叫"皮卡迪利"
5-沿着老邦德街往北就是新邦德街。
6-新邦德街走到底,咱们就又回到牛津街了。往左走一点点就是”牛津街站“,坐地铁到”骑士桥站“。(左下角那个红点点,需换线)
这是牛津街。很难说清楚牛津街的定位,它似乎混合着不同的档次,高中低都有。
这里就是牛津街和摄政街的交界
摄政街周边小街,画廊
我不是苹果的fans, 拍这张照片是因为喜欢它门楣上的金色马赛克拼画。
英俊的督铎式建筑,是一家著名的奢侈品百货店 Liberty London。以其花卉印花面料而出名。
这个就是 Libety的镇店之宝, Libety 印花布。假如它现在还仅仅局限于印花布那它就不会有今天了,现在它已经变成一种时尚符号。
一月,打折力度相当强。很多名牌3-5折。
这两幢巨大的弧形建筑是摄政街的招牌。
Piccadilly Circus 皮卡迪利广场就像是纽约的时代广场。精彩纷呈,不容错过。(以下13张照片)
爱神像下总是有那么多约会地恋人
Piccadilly , 就是 Piccadilly ,后面不跟 Street 或Road , 就是 皮卡迪利(以及周边小街)。
一些具有“旧时代”气息的商店。
走过一段匹克戴利,就能看到老邦德街,我被它旁边的拱廊所吸引,所以走过去看了看。
皇家美术学院。
这家设在拱廊内的化妆品店布置得真土豪。
擦鞋匠
言归正传,邦德街到了。街上挂的每一面小旗都是一段商业传奇。没身份没地位在这条街上是无立锥之地的。
香奈儿在老邦德街就像是旧上海的“烟纸店”
苏世比拍卖行 - 专门拍卖咱古董的。您要是有钱没地儿花,可以来这里拍些瓷器名画。
难道是今年的流行色?
维多利亚的秘密(贴2张)
好了,又回到属于咱们贫下中农的牛津街了。
Selfridge 是牛津街上的老牌百货公司,进去转了圈,见不少国内的朋友在里面购物。不好意思拍照,免得别人以为是国内媒体派来盯梢的。影响别人购物很不好。
离开牛津街坐地铁到骑士桥(需换地铁线)。 出站看见这幢大楼门口挂着英国和欧盟的旗帜,中间是香港的旗帜,什么道理?没细究。(之后发现是文华大酒店,难怪)
难道是今年的流行色?
从伦敦出发去剑桥的方法有很多,我选则了铁路。
地铁坐到国王十字站,这就是国王十字火车站。网上订票16英镑。订票后在乘坐当日取票。车站有自助取票机,你把订票时使用的那张信用卡(必须是同一张卡)塞进去,按提示取出,然后按入订票时所取得的编码,不一会儿车票就打印出来了,你拿了票过闸就行了。
这是国王十字车站。没想象那么漂亮。
但是车站旁的 King's cross St Pancras 却美得出人意料。趁时间还早,我穿过马路去看了一番。她前面是一家星级酒店,背后是火车站。
酒店内部透着高贵气质。
这是背后的车站。
有个巨大的雕塑,表现情人离别时的情景,许多情侣在雕像下模仿。
雕像基座有一圈浮雕,这个浮雕特前卫,那女子已经在用 i Phone 了。
浮雕另一段更惊人,一群人手拿红宝书在喊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看时间不早了,赶快回休息厅。
休息厅里有个景点吸引了很多人,那是《哈利波特》中的 9又3/4站台。一个小女生推着行李冲进去了。
“唉,那个光头佬要不要一起进去啊?来吧来吧。”
“唰”一下,我就穿过了 9又3/4站台,不过我要去的不是魔法学校,是多少学生和家长(特别是家长)梦寐以求的世界顶级学府 - 剑桥大学。
上车
原来的阳光不见了,列车行驶在一片浓雾中。周围的景色很怪异,不是孤零零的一座教堂,就是孤零零的一棵树。难道真的是进入了魔法界?
当然不是了。
剑桥火车站 - 很失望呀,破破烂烂的像极了国内的3流城镇,土勒巴叽的,房子也很难看。
剑桥历史悠久,但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它才渐渐为人所知。这里保留了大量中世纪建筑以及许多剧场,博物馆,使得整座城市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参观的第一座学院是 Downing College 唐宁学院。学校不大,所以不收门票。
今年的英格兰,气候妖怪,一月隆冬似阳春。春花遍野。
城中的商业街。
大名鼎鼎的“国王学院”。胖嘟嘟的亨利八世站在墙壁上
国王学院门口挂着牌子“关闭”。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看到可以自由出入的学生不由心生妒意:这就是”天之骄子“哦。
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教堂。
“国王学院”正门不开,其实2点之后可以从北门进入。那时我不知道,后来瞎撞碰见的。
一口时钟。设计另类。
看到这样的牌子就知道是关闭的。其实除了5 - 6月考试期间对游客关闭,其它日子学院一般都开放。著名学院要收门票。
这是Corpus Christi College,既然关闭,就在门口拍两张照片。
数学桥
这是”国王大学“旁的 Gonville & Caius College
Gonville & Caius College 北面有条小路千万别错过了。它是 Trinity Lane ,两旁是 Trinity Collete - 圣三一学院。圣三一学院在剑桥大学里的31个学院中也是名列前茅。这里还有一棵因牛顿而出名的苹果树。
这是”国王学院“教堂的北面,我看到了有人排队,于是我也跟了进去。
国王学院是剑桥大学内最有名的学院之一。成立于1441年,由当时的国王亨利六世设立,故名。有网页提示该学院免费,其实不正确,它很贵,要 7.5 英镑的买路钱。
学院教堂我们之前看过他的东立面和南立面。这里展示的是内部。教堂长88米,支撑跨度12米。穹顶高24米。扇形拱顶完成于1513 - 1515年。此后安装26扇花窗用了30年。
穹顶很漂亮。
圣爱德华小教堂。
教堂外的草坪和四周的建筑。
威尔大楼位于南面
吉布斯大楼位于西面。
教堂在北面。
门楼在东面 - 图中的大门就是我之前看见的“天之骄子”们进进出出的地方。
奇怪的树,像是魔法变成的
如画的剑河景色。
教堂西立面
远远看见一群学生坐在桥上。因为太远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因为穷,上不起剑桥大学.....如今依然上不起,当然也考不进。
从地图上看,国王学院和圣三一学院是连在一起的。再往北就是圣约翰学院。“叹息桥”在圣约翰学院内。
你可以隔着河看见圣约翰学院,但是过不去。我不想付5英镑门票,又想看看“叹息桥”,怎么办呢?走后门,看见两个学生模样的人推开后面进去了,于是我也跟了进去。一把年纪不象学生,那又怎么样?省了5英镑呢。
Bridge of Sighs - 叹息桥 - 不是威尼斯的那座。
当年维多利亚女王参观时曾叹息道“这么别致,这么美丽.....” 不知道她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
无论如何也要留个影,用以证明我“进过高等学府”啦!!(表情很僵硬)
出校门,吃午饭
为菲律宾赈灾演唱的学生。
2个穿着老派服装买香肠的男人
剑桥市场也很有名,时间多余的话可以转转。带些纪念品回家。这里关于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纪念品特别多,原来威廉是 Duke of Cambridge剑桥公爵 , 凯特是 Duchess of Cambridge 剑桥公爵夫人。怪不得。不过听说他们刚刚效仿贝克汉姆成立了公司,以后要使用其肖像得先购买肖像权。
几个较小的学院,没记名字。
Pembroke College , 不错的一个学院。进去看看。
往东看见 Fizwilliam Museum,外墙在装修所以没拍照,里面展览的还是雕塑名画。没有久留,一闪走人。
看见夕阳西下,趁着离发车还有点时间,再去河边看看
剑桥游船叫 Punting - 撑蒿。早在1702年就已兴起。那是当天最后一班。撑船的像是两位年轻的大学生。而等候的有欧美模样的,也有几个亚洲模样的,没听见有人说中国话。
第一船(上下2张)
第二船(上下2张)
船舷离水很近。两首船碰一起时,船上的女生就尖叫起来:“撞翻它,撞翻它”。真搞不懂那些人,这么冷的冬天,大家撞翻掉水里有什么好玩的?
还有一位美女没上船,她的任务就是追着船拍照。辛苦了。
这是回去路上的最后一个学院。远远看见夕阳照在圆顶上呈粉红色,但等到走近阳光已经消失了。这个大概是Emmanuel College。
中餐馆
又是这个教堂,来的时候看见过。现在要说声“再见了,康桥,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徐志摩。那老兄也在这里念过书哦?!
回到国王十字车站,华灯初上。
旅行到达第四站,将以伦敦为据点,并探访周边城市(绿线)。
坐船去格林尼治,超值。在去格林尼治的同时,也顺带游览了著名的泰晤士河。
格林尼治可游玩的地方很多,有国家海事博物馆,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它以本初子午线和格林尼治时间闻名于世。 格林尼治从15世纪起是王宫(普拉森舍宫,或称愉悦宫)所在地,是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等多位君主的出生地。王宫在英国内战中荒废,此后改建为皇家海军海员医院。1873年海军医院院址改为皇家海军学院,并且作为军事学院使用到1998年。
去格林尼治(Greenwich) 可以坐轻轨或船。推荐坐船可以欣赏泰晤士河两岸风光,只要不下雨就行。你可以在威斯敏斯特码头,伦敦眼码头或塔桥码头购票上船。我选在威斯敏斯特码头,15.5 英镑来回票还是能接受的。
这是我当天搭乘的游船,和轮渡差不多,只是上层有观景台,下层有空调和一个咖啡馆。
游船每35分钟一班。
船驶离码头。虽然早上的伦敦还有点凉,不过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坐在上层观景台。威斯敏斯特码头就在大本钟北面,很容易找到。
伦敦眼也可以上船。我这一路下行到格林尼治所介绍的景点回程也有。所以你要是嫌罗嗦就看单程好了。如果你不嫌烦,来回程都可以看,去时清晨有点点雾,黄昏时分金色的光线很美。
这是RAF纪念碑。纪念所有在皇家空军服役并作出贡献的人员。
查令十字火车站。大楼设计的原意是“列车驶出黑暗隧道的一刻”,不过从落成至今,还没能使任何人有此联想。
200年历史的Somerset House
伦敦男童学校。
千禧桥和圣保罗大教堂
莎士比亚圆形剧场
Southwark Bridge 和碎片大厦
早晨时分的潮位特别低。都露出了沙滩。
伦敦市中心的写字楼。之前误以为是金融区。
伦敦桥,很宽阔但很难看。
塔桥和贝尔法斯特舰。该舰在贝尔法斯特建造。与泰坦尼克号同一船坞。
格林尼治镇在17世纪成为流行度假地,开始有一批豪宅在此建造。18世纪乔治时代,在古镇中心以南的高地上开始有大规模的住房开发。20世纪有两艘名船作为古迹被长期保存于格林尼治的河岸边。1934年,在原皇家医院学院的校舍内开办了国立海事博物馆。
这里就是皇家海军学院。好莱坞电影《雷神Thor 2 》最后的决斗之战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你可能已经回想起来了。
国家海事博物馆。历史建筑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它也包含了皇家天文台和17 世纪女王的房子。在2012 年,女皇陛下正式批准“国家海事博物馆”。博物馆是文化、媒体和体育部主办的一个非部门公共机构。国家海事博物馆不收门票,(特殊展览收取入场费)。
前两个星期的“朴茨茅斯旧船坞博物馆”中介绍过Lord Nelson - 子爵尼尔森中将,胜战为他带来了大量财富,这里有介绍他的部分礼品。
他牺牲时穿的战衣。照片上显示衬里的棉质马甲上有大量血迹。
这里也有动手的项目。驾船。在“朴茨茅斯旧船坞博物馆”我试了驾驶直升机,今天我开船。选择了船进悉尼港。
格林尼治公园之前是狩猎园,是伦敦南东区最大的单一绿地,也是格林威治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是欣赏犬之岛和伦敦金融城(金丝雀码头)美丽风光的好去处。
皇家天文台。伦敦格林尼治(前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或RGO),其天文学和导航学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最出名的是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它坐落在格林尼治公园的一个小山坡上,俯瞰泰晤士河。
这一条细细的不锈钢线就是子午线。左侧为西半球,右侧为东半球。需购票入内,大家都是一脚踏东半球,一脚踏西半球。
拍照还要排队。我省时省钱,就在旁边看看得了。
假如您又想拍照又不愿花钱,园子外还有一条“平民子午线”- 免费的,还不需要排队。缺点是:没有不锈钢包裹,很简单。
在皇家天文台墙上的标准长度。
千禧园顶,像在香草冰淇淋上插着一根根威化棒。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是国王理查二世於1675年建造的一个综合性天文台,在8月10日安放了奠基石,同時国王也创建了皇家天文学家的职位。天文台座落於格林尼治公园俯瞰著泰晤士河的一座小山上。
在2005年2月,耗资1,500万英鎊的改建工程开始,以提供新的天象馆和另外的展示画廊与教育设施,有120個座位的彼得-哈里森天象馆已在2007年5月开放。我一点钟到的,下一场电影在2点。于是.....我就这样......朋友说我象铁锅上的蚂蚱。
现在,这个建築物是国家海事博物馆的一部分,是收藏天文和航海工具的博物館,包括著名的约翰-哈里森得獎的航海时钟H4和他之前的3个作品。还有就是格式各样的计时器,象个钟表博览会。
上书:45亿年 - 你所能摸到的最古老的物质。
有松鼠跑过来讨饼干。
正好有一块,你半块我半块。
西区富东区穷。
最喜欢这张照片。没理由。
皇家海军学院
回程启航,同一条船,换了讲解员。东伦敦口音,我觉得很好听。为了照顾大家理解,解说的语速比较慢。
该位帅叔在船上工作了10年,天天解说自然好得无懈可击。那他天天如此会不会厌烦?其实在旅程结束后他们都会拿着小铁桶站在舷梯口讨小费。叮叮当当一天收入不得了啊。讲相同的故事会厌烦,但不会对钱感到厌烦。
千禧蛋糕
皇家海军学院远眺
此时光线绝佳,多拍了几张
天空飘来一朵云。
英国最老的酒吧 - 1620年
塔桥和碎片大厦
阳光
一辆敞篷旅游车驶过塔桥。
白塔
莎翁剧场
圣保罗大教堂
去时河水水位很低,此时已涨 7 米。这些个铜狮子可不是光看看的,当河水漫过狮子口时,泰晤士河口的水闸就要落下,以避免水漫伦敦。(跟黄浦江一样,泰晤士河也有高潮位,低潮位,两个城市真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伦敦的帝国气势更甚一筹)
《魂断蓝桥》中浪漫的“蓝桥”,现实中丑陋的“滑铁卢桥”
克里奥佩托拉之针
“金色庆典桥”之前我说是2座,这次从桥底下穿过发现是3座。
夕阳下的国会大厦。
最后一班船结束。帅叔今天又是叮叮当当赚得钵满盆满。这么能赚钱怪不得说了10年还在说
去过剑桥当然不能忘了牛津,所谓喝水不忘挖井人,据说当年剑桥大学就是由一部分牛津师生创建起来的。作为世界著名的大学城,我们将去那里探访这些带有神秘感的学院。牛津 - 了不起 - 她产生了来自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
清晨出门伦敦带点晨雾。作为雾都伦敦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伦敦常常晴空万里(即便是冬天),与雾都的称号相差甚远。
趁着时间还早,附近转转。街道干净,公寓也很漂亮。应该是中上阶级区域。
牛津车站离市中心不远,出站往东走十分钟已经很热闹了。旅游问讯处就在 Broad Street 上,可以买张地图,0.5 - 2 镑都有。
这是出问讯处后的第一家, Balliol College上书:牛津最老学院,就在问讯处马路对面,地段好所以收2镑买路钱。下面是我拍的几张学院照片,你觉得值不值2镑。觉得值下次你就进去看,不值的话拷贝一下我的照片就是了,我不收版权费。
上下两张是圣约翰学院。门口牌子写着关闭。虽然大门洞开我也只是站门口拍2张。尊重别人么。
这是 PITT RIVERS MUSEUM ,免费。进去看看。
是个小型自然与人博物馆。展品倒是不少,全挤在一块儿。博物馆正在布置所以有些乱。
KEBLE COLLEGE 很漂亮的一座红砖结构建筑学院。没看见大门。见一边门有学生进出我就跟进去了。那些学生也见多了访客,把我当空气。挺好的,我进来了。
绿色屋顶的是罗兹大厦 - 世界最负盛名的,世界级的“罗兹奖学金”机构。如何申请“Rhodes Scholarships - 罗兹奖学金”我这里就不介绍了。(想了解更多可以私下交谈,这里只说风花雪月)
WADHAM COLLEGE 开放。其实只要有捣蛋鬼轻轻一拨,把 Close 拨到 Open, 那大家都可以进去了。就这么简单。
每个学院都有教堂,已经是必需的了。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科学历史博物馆
除了建筑本身很优秀,电影《哈利波特》也为它扬名。参观大厅1英镑。参观图书馆需要讲解员带领,时间在2点。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在那里拍摄。我不想等,再说《哈利波特》只是锦上添花罢了,没有他牛津依然是牛津。
以下三张为圣玛丽教堂外部照
Radcliffe Camera Bodleian 拉德克利夫图书馆是牛津的标志之一。所以我把其中一张照片放在了首位。
看时间不早了,就出来找午饭。午饭就在牛津Market。又好又便宜
街景
Christ Church college 基督教堂学院 - 是牛津最好的学院之一,那也就是英国最好的。它也是世界上唯一 一个同时也是主教座堂的学院,基督教堂座堂是牛津教区的座堂。基督教堂学院成立于1546年。与姊妹学院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一样,它传统上被认为是所在大学最贵族化的学院。有13位英国首相出自基督教堂学院,与牛津大学其他45个学院的总数相等,并超过剑桥大学任何一个学院,(整个剑桥大学是15位)。谁与争锋?
参观者由此进入,门票 7 英镑。电影《哈利波特》有很多场景在这里拍摄。波特迷可以慢慢探索
主教教堂
看见这座教堂就知道是 Merton College。参观门票 3 英镑。
教堂有巨大的管风琴。
一个小男孩坐在管风琴前,音符从他的指间流出,美妙如天乐,技术娴熟与年龄不符。不得不佩服牛津的学生超人一等。教堂里就我一个观众,我很投入地欣赏他的演奏。
因为有音乐在先,所以整个参观过程仿佛有音乐在回绕,增添了许多快意。 3英镑 - 值
出大学,街景。
Magdalen College, Oxford 默德林学院
因为时间不早了,而且我也没特别在意去找大门,只是在High Street 上闲逛。落日余辉照在学院的建筑上也很好看 - 虽然学院内部更华美。
坐落在Hight Street 旁的塔楼是默德林学院的标志,也是牛津的标志之一。这时我发现在建筑的上部有一个个小雕塑,而且每个都不同。虽然我不会每个都去拍,但还是意思意思拍了两张,结果发现.....
结果发现中间这个雕塑,居然是“同志题材”。要知道学院是15世纪的产物。
是不是跟奥斯卡-王尔德曾是该学院的学生有关?
于是我在把最先的那张远景照片(带塔楼的那张)裁剪放大 - 小不点居然也可以看得清楚。
这里很多学生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而不是宝马奥迪。虽然相信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家境都很好。你若是坐在宝马奥迪车里,谁知道里面是老头还是老太,你若骑在车上,一股青春英气不由自主扑面而来。
学院看多了,于是停下来看植物园。
天空飘来一朵云
下课后交谈的学生
The Queen's College 女王学院。虽然免费开放,但此刻兴趣少少,看一眼眼
查了一下地图,牛津有城墙。哈,我又来了兴趣。走,去找老城墙。
在牛津也有 The Bridge of Sighs 叹息桥 - 不是威尼斯的,也不是剑桥的叹息桥,是牛津“叹息桥”
为什么要“叹息”?因为桥下没有水。
在寻找城墙过程中,还发现了古老的 New College - 新学院。这也是《哈利波特》主要拍摄地。
学院关闭,但门口没人看管。不过我还是很守规矩,门口张望了一下,并没有擅自闯入。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居然会这么守规矩 - 太不象话了。
这就是牛津的老城墙。我拍了几张都不满意,主要是到了下班(放学)高峰,来往车辆很多,拍得不好。
这是英格兰第一家咖啡馆 - 1650 年。我是把原版照片放大后在玻璃上发现的。
象这样在冬天穿得如夏季的少年,英国看得多了,也不再感到奇怪。
这是商业街。下班时分还是挺热闹的
英国有一高一低一免费。一高是物价高,一低是工资低,一免费是博物馆。既然旅行到英国发现物价这么高,那么参观免费博物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
伦敦的博物馆可真不少,其中大英博物馆与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藏品极其丰富。人多就不用说了,中国人也不少。不知道大家在参观博物馆时是什么心态,反正各有各想法。我就是抱着到此一游的想法,顺带看看英国人到底从咱宫里盗走了多少宝贝。
《中国馆》是本文的重点,篇幅占到近一半
大英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汉斯-斯隆爵士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1000件, 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後,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成立並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活动攫取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还有大量文物、书籍。到了19世纪初,蒙塔古大楼已经显得不敷使用了。于是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1900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劃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
大中庭(Great Court)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2436块三角形的玻璃片组成的。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分馆:《埃及馆》是除开罗博物馆之外,收藏最多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馆。其珍贵程度可能更胜一筹。
上图:拉美西斯二世胸像 (公元前1250)
件件是宝。比如上图“罗塞塔石碑”。博物馆的墙上贴着“英国人是如何从法国人手中抢到这块石碑的过程”。这块石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破译了古埃及文。罗塞塔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但是由于这块石碑上面同时刻有一段话的三种文字版本,近代考古学者可以解读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就是说,若没有这块碑,许多埃及古代文献,壁画都还是个谜。
公元前1400年 的石雕。
阿孟霍特普三世红色花岗岩胸像(公元前 1350 年)
《南美馆》 - 因为靠近入口所以先进去看了
摩艾石像(复活节岛石像)多数是從一块整体大石头刻出來的,但有時候石像頭上會加一塊普卡奥(Pukau) 作帽子。全復活島上已知有超過六百尊摩艾石像 。
《亚洲馆》 - 泰国和印度
公元12世纪的印度铜像,印度神湿婆(Shiva) 以舞王的形象出现在火圈里跳舞。不要以为湿婆是女神,他是男的。Shiva发音“西瓦”,不知道谁天才,把一名男神西瓦翻译成“湿婆”,翻什么不行叫一个男人婆婆总是别扭。铜像脚下踩着象征无知的矮人Apasmara。
他长长的头发随着舞蹈飘散在两边,在他头发间伏着小小的恒河女神(Ganga, 传说从湿婆的头发上跌落到人间)。以及象征他野性的一面新月和曼陀罗花。一般照片Ganga的形象都不太清晰,所以我给来个近照。
铜像正面的图片大家一定早就看到过了。说不定有人说“照片来自网络”,那我调皮一下,拍个雕塑背影吧。嘻嘻
西亚馆》有许多Assyria(现伊拉克附近),两河流域的文物。
一对带翼的狮子捨杜是亚述文化中半人半兽的怪物。捨杜与另一只形狀相似的怪物拉马苏湊成一对,在亚述中经常会被置于入口的左右兩旁,守护寺庙或宮殿。
希腊馆
著名的维纳斯雕像 - 公元1世纪
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简称V&A,是位于伦敦的工艺美术、装置及应用艺术的博物馆,成立于1852年。1899年,维多利亚女王为博物馆的侧厅举行奠基礼时的时候,将博物馆正式更名为V&A,以纪念她的丈夫艾尔伯特。馆藏以欧洲展品居多,但也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伊斯兰艺术和设计的收藏。
昨天我们参观了大英博物馆,是不是V&A就没什么可看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必要再另外建立一个博物馆了。在我看来,V&A的珠宝和舞台艺术设计非常优秀,是你在大英博物馆看不到的。而且伦敦的(国立)博物馆都免费
朋友看了我之前写的《购物天堂》后花容失色,语无伦次地控诉道:全世界最著名的哈罗德百货 就给你这么三句两句带过去了?看掌!!!
我也觉得自己过分,也对不起读者,为了改正错误,今天补上小品《哈罗德》(HARRODS)(哈罗兹)。
哈罗德百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奢侈品百货公司。哈洛德百货拥有超过330个销售部门,超过一百万平方呎的楼层地板面积,是世界最大的百货貨公司(与纽约梅西百货打平), 目前仍然是英国最大的百貨公司。
要去哈罗德很方便,搭地铁 Circle Line 在 “骑士桥”站下车,4号出口出站即可。如果忘记了看看站台指示牌也没问题,有标明Harrods。商店离车站约200米。
1985年公司由Fayed兄弟以6亿1500万英镑买下,保持了浓厚的英国风格。哈罗德的常客非富即贵,但在“哈罗德公子”多迪与戴安娜王妃去世之后,王室就再也没有在哈罗德消费过。
今年是农历马年,作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中国顾客,哈罗德这个全球奢侈品销售的领袖自然不敢怠慢。橱窗里清一色以马为主题,配以浓厚的东方元素。以下为部分橱窗布置。(玻璃的反光令我很难拍摄)
哈洛德百货的330个部门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包括服饰(男女裝、童裝、婴儿裝)、电器、珠宝、运动器材、结婚礼服、宠物和周边產品、玩具、餐饮、美容产品、礼品、文具、家居用品、家具,图书等等。
哈罗德享誉世界的还有它的埃及厅(好几层)。大家请欣赏埃及厅的内装修。
这是其中的一个箱包部,有两个讲普通话的女营业员在闲聊
这个狮身人面像我估计是老板 Mohamed Al Fayed 本人。鼻子很高。
自戴安娜王妃和多迪.法耶兹(Mohamed Al Fayed的儿子)去世后,Mohamed Al Fayed在百货店內设立两个纪念碑以纪念這对情侶。第一座纪念碑在1988年4约12日落成,上有:两人的照片、有黛安娜王妃唇印的酒杯、Dodi在去世前一天买的订婚戒指。(陈列在中间透明的金字塔内)
第二座纪念碑在2005年完成,设在第三道门旁带有埃及风格的手扶梯旁,是一座铜雕像,称做「无辜的受害者」(Innocent Victims),描绘两人在沙滩漫舞的情景,天空还有一群信天翁相伴,而信天翁代表的是「圣洁的灵魂」。
大量的埃及元素是哈罗德的亮点。以后说不定会有更多的中国元素。
自动扶梯底部装饰。
不用说,那一定也是老板自己的雕像啦。在最上层。
威斯敏斯特宫,又称国会大厦。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是英国国会(上下议院)的所在地 。西敏宫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西北角的钟楼是著名的大本钟所在地。
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尽管今天的宫殿基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历史遗迹,如威斯敏斯特厅可追溯至1097年。
1834年的火灾几乎将西敏宫完全烧毁。J.M.W 透纳 绘画作品《国会之焚》。
自然史博物馆(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位于南肯辛顿博览会路上的一家大型博物馆,与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比邻。该博物馆是由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赞助的。这座博物馆的入口位于克伦威尔路。
博物馆拥有的生物和地球科学标本約七千万件,包括五个主题:植物学,昆虫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和动物学。该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生物分类、鉴定和保存。由这个机构建馆已有百多年,许多藏品具有伟大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例如由达尔文所采集的标本。
这座博物馆的典藏珍品源自于大英博物馆。达尔文中心是最近新增的,有一部分设计为现代化设施以保存珍贵的典藏品。
该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昆虫馆
鸟禽馆
《地质馆》由电动扶梯带你往上,穿越地心进入地球内部。
有许多手动参与项目。
宝石类是我的最爱。这时我才发现宝石种类多到我无法记住。
巨大
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位于伦敦南肯辛顿,是英国国立科学与工业博览馆(National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的一部分,创建于1857年,保存并陈列有关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据有意义和对现代科技研究和探索也举有意义的实物。历史收藏展馆展出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以及应用方面的陈列品。各陈列馆还以计算机技术、空间研究和新进的科学发展等方面的展品为重点。实业收藏馆包括农业、运输业、电气工程、船舶工程和机械工程、喷气发动机、地球物理学、电信学和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展品。
它离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都很近,可以就近参观。因为我对科学不太内行,所以就不多做注解,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探访吧。
这是蒸汽机发明人詹姆士-瓦特的工作室,真实还原他当年的工作环境。
它就叫 Tate Britain。想知道它是什么就跟我一起去看看。
清晨的伦敦暖风阵阵。路上行人的脚步也是不紧不慢,似乎在享受着冬日的暖阳。阳光刺眼,不由得后悔出门忘了带太阳镜。
泰特不列颠(Tate Britain)位于伦敦米尔班克(Millbank),主要收藏公元1500年至今的美术品。原名国立英国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British Art)於1897年由亨利-泰特爵士建立,2000年改名泰特不列颠。
这幢楼不是“泰特不列颠”,这是 007詹姆斯-邦德上班的地方,英国特务集中营 - 军情五处 - MI5. 泰特不列颠就在它对岸。
枝头艺术
凭栏远眺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泰特不列颠 Tate Britain》。虽然英国的美术馆多如牛毛,但“泰特”依旧是我的心头好,推荐给大家。
好了,让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角 - J. M. W. Turner JMW-透纳。透纳是我打小就崇拜的艺术家。每年五月泰特不列颠有颁发“透纳奖”。这是透纳当年捐出来资助“破产艺术家的”,等透纳死后学院却把这笔钱设立了“透纳奖”。唉,人死了哪顾得上身后事。
这是他1817年的作品 “The Decline of the Carthaginian Empire - 迦太基帝国的堕落”。特纳认为曾经伟大帝国的兴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他的另一幅 - “迦太基的崛起”被挂在了国家美术馆。图中描绘的迦太基城可能在今天的突尼斯,多漂亮,令人神往。如果现实的突尼斯如画中描绘的这般梦幻......可惜!
这是透纳的作品“威尼斯”
十年后透纳的作品“威尼斯”。你可以看出透纳的风格变化巨大。他对19世纪后期的“印象派”有着巨大的影响。虽然他去世在印象派兴起之前。
在晚年,他将油画画得更为透明,用浅层颜色表现纯净的光线效果,在《风雨和速度-西部大铁路》中,几乎很难辨别出物体的轮廓,紧张的色调和瞬息的光影,使透纳不仅跻身于英国画家的前列,並对后来印象派画家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莫奈曾经相当仔细地研究过他的技法。透纳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泰特不列颠,不过最著名的代表作却在国家美术馆。
他的早期作品运用比较传统的技法,但到后期他将水彩画的技法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来,描绘出光线和大气的一瞬即逝的效果。据说他曾经把自己捆绑在风暴中船的桅杆上,以体验暴风雨的景象。
在这幅画的下面写着评论家的话:“威尼斯是为透纳的绘画而筑建的。”你想一个画家要是得到如此荣誉那还求什么呢?
在我参观格林尼治“国家海事博物馆”时,那里有“透纳与海”特别展览。透纳大部分与海有关的作品都给借出展览了。所以“海公公”透纳有关海的作品相对不多。
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也是我喜欢的另一位著名英国画家。其作品以粗犷,犀利,具强烈暴力与噩梦般的图像著称。中后期作品主体为在狭小空间内的玻璃或金属几何笼子里的抽象雄性肖像,背景通常为极平坦的平面。他的作品中有不少以“乔治”命名的画作。
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 来自网络
国家美术馆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北侧的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国家美术馆收集了从13世纪至19世纪、多达2300件的绘画作品。由于其收藏属于英国公众,因此美术馆免费向大众开放。
无论从收集面还是收集数量,质量,国家美术馆都要更胜“泰特不列颠”一筹,它也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圣地。不过国家美术馆不允许拍照,所以我只能奉献美术馆大楼和它在广场上的两个喷水池来作交代了。等待您的亲自光临。
朋友听说我要去“泰特现代美术馆”都十分担心,听说好多人出了美术馆直接被送入疯人院。我知道他们是好心,怕我一时定力不够乱了心脉暴毙而亡。其实他们多虑了。我虽不是艺术家,但西方现代艺术还是见识过一点的,什么毕加索,达利,培根.......
逛完圣保罗大教堂,我就跨越“千禧桥”到对岸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旁边是“莎士比亚圆形剧场” — 俗话说“艺术是相通的”。什么现代艺术吓死老百姓,简直一派胡言。
这个有着高高的烟囱的厂房就是“泰特现代”美术馆。以前是家发电厂,1981年关闭后就成了现在的美术馆。
走到对岸后还能回头看一眼大教堂。
桥下还有人扮变形金刚,很受孩子们欢迎。
这就是我今天要去的“泰特现代”,一楼有 Paul Klee 的特别展,因为要购票,所以我没去看,而是直奔二楼。这是我在伦敦的最后一篇有关“博物馆/美术馆”的游记,再要写的话(下周)将会在西班牙了。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副作品。两只鸟被钉在了墙上。背景是作者用炭笔画的房子。看的人很多,挤不进去。距离产生美,挤不进那就远远地欣赏。把两只鸟钉死在墙上,我怎么就想不到呢?看来大师的功力不可小窥
不愧是著名的现代艺术馆,人还真多。
这是达利的作品,同样里三层,外三层。我把相机举在头顶,然后从人缝肩缝里塞进去。咔嗒咔嗒拍两张算数。
看这个东西要排队,要透过一个小洞来欣赏。一个男孩子在看,女孩子问“看到什么啦?看到什么啦?”
男孩子:“不知道,看不清楚。什么都没有。”
女孩子:“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好兴奋呢,我也要看。”
其他人:“什么都看不到?太有意思了。”于是哗哗哗,几十个人排好队。
管理员:“大家照顾下后面的人,不要看太久了,要缩短时间.........”
我也排队,我也要做个懂艺术的人。
走过这里我不禁自言自语“房间装修怎么也不遮挡一下?”
刚说完就后悔了。果不其然,旁边有人瞪了我一眼,仿佛在说:“傻逼,这是艺术。”
我知道错了还不成?
于是我在经过这些无价之宝的时候,故意轻轻地说:“真漂亮,太美了。太美了。”
这个艺术品占地很大,想必创作起来很幸苦。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参观,小孩经过时嚷道:“便便,便便。”
做妈的顿时大惊失色:“不是便便,没有味道的。”
小孩:“没有味道的便便。”
女人一把抱起小孩冲出大门。
羞死人了,这么没艺术品味。艺术。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