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16
- 评论3
- 赞10
+1
出发日期/2015/07/06
天数/10天
人物/家庭
玩法/自驾 美食 古镇
参观兵马俑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博物馆的展览,一些来自宁夏、内蒙古等地的文物,对一些动物形的文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虎、鹰、鹿、羊甚至还有刺猬、驴、野猪都在文物上或写实、或抽象的表达的出来。
虎咬鹿形金饰牌--战国,在博物馆的光线照耀下,可真是金光灿灿啊,可怜的小鹿
银虎--战国晚期,哎,这样的光线下,银虎变金虎了,战国时的老虎长着样子啊
包金卧羊带具--战国
虎形银饰牌--战国 老虎是饰牌里用得最多的
银虎饰牌--战国
虎噬鹿形青铜饰牌--战国,如果不是看说明,还以为是一只长着獠牙的马
立虎形金饰牌--战国,很繁琐但是精美的花纹
伫立怪兽纹青铜鎏金饰牌--战国 何为怪兽,长着马头的老虎
刺猬形银饰件--战国 这刺猬!科幻片的怪虫
虎头形银节约--战国晚期,这老虎有点可爱
虎咬马纹青铜饰牌(战国晚期--西汉初期)
青铜车辕饰--战国
青铜卧鹿--战国
银卧鹿--战国
圆雕立驴青铜竿头饰--战国,驴子出来了
圆雕立牛青铜车饰--东周,看起来古时候的车饰直接可以秒杀现在的那些车装饰
圆雕马青铜竿头饰--战国
圆雕盘角羊头形车辕饰--战国,车辕都搞的这么洋气
圆雕青铜奔鹿--战国,到底看起来没奔跑啊
圆雕青铜羚羊--战国
圆雕青铜卧鹿--战国
圆雕卧式青铜有(无)角鹿--战国
圆雕鹰头(形)青铜竿头饰(杖首)--战国,愤怒的小鸟
圆雕伫立羚羊青铜竿头饰--战国
野猪形青铜饰件--战国,野猪也来了
用时:基本上半天
费用:从西安出发几百元差不多
拍摄器材:佳能伊克萨斯,三星S4
袁家村地图
对于这个村子仰慕已久,虽然其大部分的建筑都是现代所仿,它的魅力在于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关中小吃,基本上在这里,关中的小吃是可以尝个遍的,也能见到许多小时候玩的物什,或者是遇见小时候的味道,当然几十年来,我们的味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许在顿顿鸡鸭鱼肉下,我们已经丧失了小时候那种纯粹的味蕾,罢了罢了,就当是一回怀旧食旅吧。
驾车前往,从西安上福银高速,在西张堡下高速,然后顺着路标行驶约15分钟,就可达到,其实这个地方可以放在西安西线游里面,因为袁家村基本上就在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之下,如有体力可一体观之,而我当时去时由于媳妇有孕在身,只是在袁家村逗留。
初进袁家村
袁家村一条不长的小街道,两边是各种土特产以及小吃
一个小祠堂?小庙
多少要装扮的有些年份啊
五星红旗是必须有的,话说国庆不过过去1个月而已
小街醋坊门前一排醋坛子
醋坛子......民间酿醋工艺,这跟小时候外婆做醋是同一个手艺,因此可能在七八时年代这门手艺还广泛存在,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酿醋已经快完全取代这种土方法了,不过这醋买的是比较贵的,可以理解,费时费力
继续这条小街道,遗憾的是我莫名其妙的周六出行,那那都是人啊.
买葫芦的小铺子,看这铺子弄的有点老,吓的只是看看,没敢问价钱
这种木版年画已然深深的存在在记忆里了,小时候几分钱一份,如今已经升格为民间艺术,一张开口要价百元以上,想我在河南买的朱仙镇年画,装裱好也不过40,罢了罢了
织布
现场织布表演
蓝天下枝头红彤彤的柿子
这是菜籽油坊,好吧,虽然可能好点,但价格稍贵
说了醋,说了油,这下说酒了,还是买了两瓶,女儿红呈深红色,度数低点40多度,另一瓶普通白酒度数高点50多度,回来尝了下,最起码尝到了粮食的香味,价格也不贵,几十块钱,2014春节已享用,跟醋油比起来,酒还性价比蛮高的..
袁家村的辣子,不知道好不好,总之来了,就带几瓶回去吧。
既然是吃货的福地,光有粮油醋酒还不行啊,得有硬货啊,下面这些基本上涵盖了关中的所有小吃,如果还缺几样,那一定是我没拍全啦......其实味道也就那样了,尝个新鲜,另外,可能来到一个满是吃的地方,遇见一群老的、少的、胖的、瘦的吃货,不是吃货的人也能给带的口水直流,味道嘛,不是首先考虑的,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氛围啦......
肘子,原谅我没吃这些硬货,只怪我刚进村口,就大吃特吃,到这里时已然吃不动了..
话说这个味道确实不错的,只是遇见节假日时买的太快,老要排队
面皮类的,看看
洋芋搅团?这个在陇南吃过......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口感顺滑,颠覆了我对洋芋的认知
JIN糕,甜
瞧那身打扮就是陕北小吃了,只是这种小吃太顶饱,为了后续,看看吧
庆阳羊肉泡馍,这个从小都吃,味道是记忆中的味道,如老板不偷工减料的话,应是绝佳
爆米花......偶尔还能见到,只是我们的味蕾变化太快,已没有了孩提时的味道
同上
油炸蝎子,吃的话要有点勇气哈,5块一个好像,被我一口吞,甚至没尝来什么味道....
好像是类似豆腐脑类的东西,味道还不错
土鸡蛋....
不管老弱胖瘦,都有一颗吃货的心
或许这样绝对的发誓,引来了大量的顾客,队伍排的那是一个长,就餐环境就相对差啦,随便一个小板凳都是宝贝,不过在艰难的排队候,吃到了这家的粉汤羊血,味道嘛,就是调料味重,不能说好吃,也不能说不好吃,但遗憾的是我吃出了飞行物,立马掉进冰窟窿..
未尝..
这个也是小时候的吃食,现场尝了一下,味道还行,带回了一些,却没动过....
对于打扫吃货战场的店员而言,真是噩梦啊
当肚子已经圆滚滚的时候,可以找一个休息的地方了,露天茶馆是一个不错的去处,难得秋冬好阳光,柳叶抚面,秦腔雄浑,或者你可以掏几十块钱让那动作扎实的按摩师傅好好揉揉你紧绷的身体,当然更绝的还是能听到风箱大爷的绝妙演出......
民间牛人风箱大爷,能用风箱跟着歌曲打拍子,绝妙.....
动作扎实的按摩师傅,虽然还有几个穿白褂的婆姨,但还是这师傅受欢迎..
休息片刻,秦腔送上
一壶茶,两碟瓜子,放松心情吧...
秦腔吼起.....
自己评袁家村茶楼三绝:NO1,风箱大爷 NO2,按摩师傅 NO3,秦腔吼起
距西安30多公里的一个县城,开始知道这个地方,只是由于有亲戚的墓地在这里,每年都会听到他们说去三原上坟,埋皇帝的地方风水应该是不错的,当然这地方的阴宅开发特别有名。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此县城便形成了,已有1560多年历史,古时县名为“池阳”,古今名称一对比,立马显示出“三原”这名字的土气,也不知道"池阳"这么好听有味道的名字会被换掉。
作为西安咸阳周边的县城,多少都会有一两个拿的出手的历史古迹,作为有1560年历史的“池阳”,当然也有几个,大体总结一下,最有名的便是城隍庙,其它还有李靖故居、新老龙桥、周家大院等等。另外不可不提的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居所便在于此。
<自驾>:(此次出行为自驾)
1.沿包茂高速公路行驶10米,直行
2.继续沿包茂高速公路行驶30.0公里,从独李/三原出口离开稍向右转上
3.沿匝道行驶250米,在第2个出口左转
<公共交通>
西安城北客运站坐到三原的班车,很方便,不到一小时就能到。
油费,过路费,门票,吃饭等等,二三百元差不多吧,此次出行,拿的陕西旅游年卡,门票费用无
三原城隍庙--新老龙桥--于右任故居--李靖故居--周家大院
此次出行最遗憾的是唐十八陵中的端陵与庄陵未去......实在是太难找了...
1,三原游玩适合在西安和咸阳生活爱玩的人;
2,适合一些对历史古迹特别感兴趣的游客;
3,立志看遍中国皇陵的牛人;
4,书法爱好者;
5,出差顺便去玩的人;
6,其他各式各样有各种理由的人,我也就是突然空出一天,脑子冒出三原这个词,离得有近,便自驾去了
7,外地游客西安行安排不紧凑的话,觉得还是有点意思,可去转转,主要是城隍庙,应该是个不会让人失望的地方。
1,赵家千层饼,绝对推荐,好吃不贵,店址就在城隍庙门前,很好找;
2,那个名声在外的老黄家,可惜,没去,最后听别人说虽有名声,但服务、味道都很一般啦......下次有时间自己体验下。
推荐指数:★★
门票:免费
基本介绍:其实就是两座桥,一座旧的,明朝建的;一座新的,1985年建的,新的看起来气派,在旧桥上面,旧桥看起来不起眼,却历经400多年,流传下来很多故事,明清民国时,老龙桥两侧还商铺林立,桥上商贩多多,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不过历经文革后,便沉沦下来啦。
新龙桥,似乎只能行人和小车能通行......
驾车可以开到这里,城隍庙就在附近
新龙桥下是旧龙桥,如今旧龙桥的作用已经丧失殆尽......
新龙桥桥面
从新龙桥两侧可下到旧龙桥,不过满路泥泞,偶有便便,哈哈,来的人不多啊
旧龙桥下,钓鱼的人,旧龙桥上有一些精美的石雕,但转的仓促,未仔细瞧瞧
推荐指数:★★★★★
门票:42元 有年票可以免费参观(不限次数)
基本介绍: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原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影壁
影壁北面是城隍庙应门,是一座十二米高的歇山牌坊,坊额上书“威灵昭应祠”。
进应门前行,便见木牌坊,额匾上书“陟降在兹”,意为升降在此决定
斗拱重叠
接着前行,便见石牌坊,额上石刻“明灵保障”,竖扁上刻“监视”二字,额坊上雕着“十八学士登赢洲”、“三顾茅庐”等典故,造形典雅,雕刻别致。
石牌坊上精美石狮子
石牌坊上精美石狮子
石牌坊北面是棂星门,门厅里的小趣味......
棂星门门厅的石鼓
穿过戏楼,来到中院,院内殿庑周环、曲屋连属、东西十八间廊房内有唐代出土文物和历代瓷器陈列展览。
棂星门从另一面看遍是戏楼
中院两边的钟鼓二楼上的琉璃装饰
城隍庙的第四道牌坊,也是全庙最大一座牌坊,上刻“明灵奠佑”,坊上斗拱重叠,奇巧精密,木雕满棱,有“八仙过海”、“圯桥纳覆”、“女娲补天”等典故,昂头上雕刻着58个童子,形制俊秀各异。
鼓楼下的铁?铜狮子
城隍殿前的石碑
牌坊后就是城隍殿,由拜殿和献殿组成
献殿内巍座着6米高的城隍神巨像和四大天王塑像,拜殿内陈列着20幅反映十殿阎君、十八层地狱庙藏画。
献殿内巍座着6米高的城隍神巨像和四大天王塑像,拜殿内陈列着20幅反映十殿阎君、十八层地狱庙藏画。
城隍殿后面影壁上精美绝伦的琉璃砖雕,直接看呆了......后面会有很多琉璃雕刻的神兽.....
被游客摸的很光的胖狮子
雕壁镂花,琉璃盖顶,别具一格
于右任...
城隍庙外的树正在灿烂的开花
脊兽
城隍庙外盘龙铁旗杆上的字
城隍庙外盘龙铁旗杆上
城隍庙外盘龙铁旗杆上
城隍庙外盘龙铁旗杆上
古建在绿树的掩映下更加迷人
推荐指数:★★★
门票:8元 (旅游年卡还是免费的)
基本介绍:原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现仅恢复了700多平方米,内有两个院落。西院是于养母房太夫人居住的厢房,青砖瓦舍,古朴雅致,现开设了两个展厅,于右任生平事迹展和当代名人字画展。北院是先生居住过的“三间老屋一株槐”院子,在他的回忆录《我的青年时期》一书中,开篇引用了他1937年的一首诗:“堂后枯槐更着花,堂前风静树荫斜。三间老屋今犹昔,愧对流亡说破家”。六百多年的古槐树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于右任故居虽没有华丽高大的建筑,却能让你感觉出一种古朴凝重。
路线:自城隍庙出来后,走过一条步行街,有个村子进去,大概不行15分钟,便可到达。
去于右任故居时路过的村子
去于右任故居时路过的村子
去于右任故居时路过的村子
去于右任故居时路过的村子
去于右任故居时路过的村子,民治中学校,于右任老先生创办的,它的对面是民治小学
民治小学校
进了故居大门,院子中央立有一尊于右任先生的全身铜像
于右任故居,书房
“堂后枯槐更着花,堂前风静树荫斜。三间老屋今犹昔,愧对流亡说破家” 于右任故居的那棵老槐树
“堂后枯槐更着花,堂前风静树荫斜。三间老屋今犹昔,愧对流亡说破家”
推荐指数:★★★★
门票:20元 (旅游年卡还是免费的)
基本介绍:因最初为唐卫国公李靖修建而得名,清康熙年间,李靖后人黄州知府李彦瑁出资对此园进行重修。历经沧桑,园归刘氏。清末时又烧毁过半,和尚明经质慧复修。园主人定名“半耕园”,意在敦促子孙修竹务花,“半耕半读”。并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陕西督学吴大篆书“半耕园”三字,刻石嵌于园门。该园占地面积48亩,接近半顷,故又称“半顷园”、“半耕园”,是渭北驰名的古代园林。该园又称“靖国公园”和“杨虎城花园”。
路线:距县城4公里,比较难找,我也是顺着导航去的.....
进门便是一片绿色......
园内石刻......
史可轩烈士的墓碑
史可轩烈士墓冢,是个牛人,早年就参加同盟会了
接着往里走,老觉得园子虽然绿意萌萌,但也有种衰败感......
小花一朵
读书堂
李靖手植怪柳
李靖手植怪柳,据传是李靖亲手栽植,因一年开花三次而又名三春柳,距今1300余年
园内建筑
找一高处,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但老觉得稍乱
古杨树,这么粗的,第一次见
园内假山......
绿树掩映
关中八景的缩影,其实也分不大清楚哪是哪
遍地石刻
唐代李靖(571-649),唐初军事家。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少有“文武才略”。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 常与他讨论兵法,曾称赞说:“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隋朝炀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郡丞。公元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靖在长安被俘,李渊欲杀之,在李世民说情下幸免一死,于是随李世民,在征讨王世充的战争中立下战功,被授为开府。
慈云寺碑
李靖故居大门
推荐指数:★★★
门票:20元 (旅游年卡还是免费的)
基本介绍:建于清乾隆末年(1787年—1797年),是时任清朝仪大夫刑部员外郎周梅村的府第,也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安吴寡妇的娘家。工程耗时数十年,共有十七个院落,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在孟店村形成一片建筑群,号称“孟店周”。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烧毁了十六院,现仅存一院。
路线:距县城4公里,比较难找,我也是顺着导航去的.....离李靖故居倒是不远
周家大院正厅堂陈列有房主人周梅村当年过五十大寿时热闹场景的泥塑,同时还有当时全国各地官商送的牌匾,可见出当年房主人生意兴隆,商号店铺遍及全国各地,显示了主人尊贵的身份和富甲一方的特殊地位。
走过宽阔的堂厅,便是“周家大院”的最后一进,后楼建造在青石叠铺的高台阶上,楼上悬挂巨幅匾额———怀古月轩,此匾已被列入中华名匾
马拉车
琳琅满目的牌匾楹联
东西廊房两侧各有别具一格的砖刻浮雕,有传说中的“唐尧放象”、“大禹牧牛”。
共咏蓬莱
精美的木雕
看不清楚这个石雕是什么意思啊
穿过廊房,便是大厅,厅房镶嵌十二扇格子门,门上雕有不同时代的典故图案,一个图案代表一出戏剧,如“岳母刺字”、“郭子仪大拜寿”等
可惜看不懂具体什么内容......
大禹牧牛
东西廊房两侧各有别具一格的砖刻浮雕,有传说中的“唐尧放象”、“大禹牧牛”
1,门票是微博活动时,陕西旅游局的赠票。另外,此次出行,带着爹妈一起,另购两张,含电梯费共244元,如果不坐电梯的话,门票一张是90元,话说是有点贵......年轻人可尝试下登山观溶洞,其实也没多高......
2,我从西安北郊出发,过路费75元,全程高速,路过号称“亚洲第一”的隧道......到溶洞后,停车费5元......
3,刚进景区,发现自己的变焦头坏了,幸亏带了个定焦小痰盂,拍了全程,所以失败的是没有大的场景,所以照片并不能看到溶洞里面的全貌,失败啊......
4,其实溶洞本身说白了就是各种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在灯光下,倒也显的耀眼,但更快乐的是,带着爹妈一起爬爬山,看看景的那种满足感......
5,下高速后,四处修路,路况实在很一般,可能再过几个月,也就好多了......
6,下高速后,看到一个柞水溶洞-风洞,看了很久,没进去,再看了会,看到了规模较大的佛爷洞......
7,进洞后,也不知那那是哪,只是在有佛教音乐的地方,知道这就是佛爷洞了......
8,秋天的秦岭,漫山红叶,煞是漂亮......
9,离开景区的时候,买了门口一个老奶奶的兰草,结果后面跟了一堆残疾人拿着兰草硬要买我,择路而逃......
秋天的秦岭,除了绿色便是红色
搭建在山体上的电梯,和谐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30元每人的电梯费只能呵呵了
佛爷洞下的广场,上面就是高速路,靠山吃山,靠洞也就吃洞了......
很长很长的滑滑梯,应该可以直接划到山下,30元每人,由于带着老人,便没有尝试......
1,好多年前曾经去过一次,当时住了大概一周时间,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东西似乎贵了很多......
2,以前去时坐班车没感觉,这次自驾,出溶洞后,照着指示牌行驶,说是30多公里,但似乎要超过40公里,而且都是盘山路,回来时,大车很多,冬天不易自驾......
3,在凤镇寄了明信片......
4,吃了顿饭,4人150元
古镇少不了猫
古镇街景
豆腐豆腐
豆豉
腊肉腊肉
这个菜名为“古镇大炒”
炒腊肉
“芹菜炒豆干”
泡椒魔芋
炸麻花
此次浐灞世园会之行,主要去两个地方,一个长安塔,一个萌宠馆,主要是带孩子看看动物......
长安塔
门票:应该和萌宠馆和自然馆等等有个60元的通票吧
我是带着旅游年票进入......
体验:1,长安塔作为浐灞的标志,在蓝天白云和绿色的掩映下,看起来很美......
2, 里面是博物馆,有些精品,但跟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相比不是一个级别的,另外,由于有几层透光,观感不是很好。
3,本来作为世博园最高的建筑,必是观景的好地方,也是拍世博园全景的最佳地点,但上面的门都紧锁着,想看或者拍全景是没门的,太伤心了.....
长安塔上拍世博园....由于玻璃相隔,总有一层雾气......
长安塔上拍世博园,远处的黑色建筑应该是创意馆吧
世博园水景
世博园水景
世博园水景
世博园 萌宠馆
凭旅游年票进入
可以近距离的接触鹿、孔雀等动物,带小孩子感受下还是不错的......
鹿很可爱,但鹿角都被割了,血淋淋的
白孔雀
猴子~~~~
既然在城北活动,那么出发地就以城市运动公园为参照吧!
一,出游方式:
自驾
二,路线及公里数:
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出发地)----茂陵(46KM)---杨贵妃墓(24KM)---马嵬驿(3.4KM)
三,门票:
茂陵:80元,学生证半价,陕西旅游年票9折,65岁以上老人免票;
杨贵妃墓:40元,学生证半价,陕西旅游年票7折;
马嵬驿:无门票
一,茂陵参观记:
1,80元的门票确实有点坑;
2,茂陵博物馆依托霍去病墓而建,茂陵在周边不远,这么一来,两处各5元的停车费是不能免的了;
3,从西安去茂陵,上绕城高速,遇修路,导航算是失灵了,一路摸索到咸阳,顺着市区直接去的茂陵;
4,茂陵主要文物陈列就是进园子的两排平房,观感极差,另外不许拍照哦,其实2分钟就看完了;
5,茂陵能看的也就是那些抽象的石刻了,大家可以充分发挥一下想象力;
6,霍去病墓后面有一庙,有人保守,见人就叫拜,墓顶有一亭叫“揽胜亭”,但旁边被柏树遮的一面的卫青墓都看不到了。
7,茂陵陵山四周有遮挡,上不去的,进去也就看个土包,看歌墓碑,对了,毕沅同志在此也立碑了。
8,对了,进茂陵博物馆有水也有鱼,可买鱼食,1块钱,结果就给你半块馒头让你喂,笑死人了。
二,乘车方式
1,自驾:直接导航吧!
2,公共交通:西安城西客运站乘坐去兴平的汽车,到兴平汽车站下后,换乘兴平11路公交可到!
霍去病墓,"为冢像祁连山"。象征霍去病生前河西大捷,墓上石刻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大型石刻群。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非常悲哀,决定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连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勋。一道"为冢像祁连山"的圣旨,可就忙坏了茂陵工地的指挥官、设计师、工艺师、雕刻家以及各类能工巧匠。于是在一个月之内就造起了这座祁连山墓,又在一两年之内,创作出巨石群雕兽像,置于墓冢上下,这样从静态到生态就真像祁连山了。
不知谁给墓碑下放了三个桃子,说是像祁连山,但墓上松柏密布,基本也看不清到底如何像祁连山了。
“马踏匈奴”,这个大型石刻看起来确实很震撼,英姿飒爽的战马蹄下一个狼狈挣扎的匈奴人,算是歌颂了霍去病的丰功伟绩了......
"跃马"充分利用了石块的天然形状,惟妙惟肖的表现出了一匹骏马腾跃时的霎那动作。
“鎏金马”,1981年5月在平阳公主墓南,西吴乡豆马村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这件文物。高62厘米,长76厘米,通体铜铸鎏金,昂首,翘尾,四腿直立,体态矫健。头部造型甚为生动,粉鼻亮眼,两耳竖立。史书记载其为"金马",系以西汉时大宛国的汗血马为原型而精制的工艺品。
看看寒碜的茂陵博物馆--文物陈列室,观感实在太差,还不如直接放陕西历史博物馆算了!
院内园林倒还营造的可以,就是墙皮脱落严重......
各种漏窗,用点心,到还能拍几张照片
像飞翔的小孩
从文物陈列馆出来,就去了对面的武帝生平事迹陈列馆,很无聊的一个展馆,一二分钟看完,往前一小段,就能看到石刻长廊了,我觉的这才是茂陵博物馆的精华!
“卧马”,同上
上面的这些战马的石刻还算写实,接下来的这些就渐渐变的抽象起来了,得充分发挥想象力加上石刻解释才大约能看懂是什么东西!
“伏虎”,这件石刻也还算写实,刻画出了猛虎机警凶猛,随时准备捕获猎物的形象,全身刻有条纹,尾巴卷曲在身上,有着咄咄逼人的威猛气势!
“蟾”,这下得开始发挥想象力了,整块石头形似蛙体,头部简练概括,鼻孔异常富有深度感,口裂自然,嘴下两条线纹尤能表现皮层的质感,后半部由大块棱面来显示后肢,具有非同凡响的高度概括性,从侧面看去,不仅轮廓象蟾,而且姿态盎然,有欲跃入水前的动态。
“蛙”,体形抽象写意,整体艺术加工痕迹极少,状如天然原石,突出重点,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返朴归真、追求神似、大胆想象的艺术风格。
“蛙”,看看这块原石的头部,仔细辨别,确实有蛙的形象
“人与熊”,用大胆夸张的手法,缩小熊的比例,突出巨人硕大的头部和粗壮有力的身躯和四肢,再现了一位力士和一只恶熊搏斗的情景,显示了人决心征服自然界任何天敌猛兽的坚强意志。
对面也有一个石刻长廊,必须得看啊,想象力得继续发挥
汉代石刻着实粗犷,但又有那种原始的抽象美!
“卧牛”,这个大型石刻是比较写实的,成功地表现了牛的温良驯服,粗壮有力的特点。神情安祥宁静,显示出坚韧耐劳、质朴敦厚的性格,圆睁的眼睛,肥大的喘息的鼻和宽厚的嘴,使牛的形象更为真实而生动。
“卧象”,这是为数不多仔细看看能看出是啥的石刻,主要是象鼻子很明显,表现出睡眼惺松的憨态,鼻子斜搭在前足上,宁静中透出顽皮可爱的神情,头部轮廓采用圆雕的手法,刻划出了小象的温驯性格,栩栩如生。
“野猪”,刻划手法简洁,猪的双目锐利,尖嘴前伸,缩颈贴耳,显得顽劣而又机警,拱身伏地,形象非常逼真。
这个看起来就比较难了......
"怪兽吃羊",依石块自然形态就势刻划,怪兽的眼与嘴透露着凶残和贪婪,线条简练准确,用线雕勾勒出怪兽的前肢,用石面自然形状表现羊身上的肌肉,羊在怪兽中挣扎的痛苦表情,通过前蹄的用力和肌肉的抽搐,形象地再现出来,结构十分巧妙,形成紧张恐怖的气氛,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飞机飞过
继续看石刻吧!
“石人”,人的面相表情奇特,头部后仰,嘴大露齿,后掌置胸前,表示匈奴被西汉王朝击溃后垂头丧气,无可奈何的神态。
眼睛,嘴巴是能看出来的,就像小时候玩的那个"丁老汉"的形象!
“左司空”霍去病墓群雕中大部分作品为左司空属下雕刻!
园林小景
看完东石刻廊,顺着此门进入,步行约50米,又会看到封土堆,比霍去病的要小一些...
金日磾墓,原本是匈奴休(音xiū)屠(音chǔ)王的太子 。汉武帝元狩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统兵攻击匈奴西部。打了胜仗,斩杀,俘虏很多匈奴人。在连吃败仗的情况下,匈奴国王单于对西部休屠王与昆邪(音yé)王防守不利,屡战屡败,大为恼火,有加罪问斩的可能。休屠、昆邪二王得知,非常恐惧。于是就共商降汉。后来休屠王反悔,被昆邪王杀掉。休屠王之家属及部下均被昆邪王胁迫降汉。昆邪王得到封侯的奖赏。而休屠王的妻子阏(音yān)氏(音zhī)及两个儿子金日磾、金伦俱按俘虏处理,他们被遣送到黄门饲养马匹。
金日磾不仅马喂的好,而且还救或汉武帝,最后受封为秺(音dù)侯,最后去世后,朝廷赐给冢地,陪葬茂陵,举行了隆重的国葬,送葬动用了军车、武士,军士列阵一直摆到茂陵。谥号为“敬侯”。
墓两侧有很多小碑子,都是金氏子孙捐钱修墓的记录......
看完金日磾墓后,返回到霍去病墓,从后面上山到揽胜亭
在霍去病墓顶看茂陵
另一侧远处高楼林立,近处农家小院密集,但那些凸起的封土堆依旧醒目,这些都是茂陵的陪葬墓!
又有飞机飞过
开始往出走了,突然在园子里看见了一群“羊”
既然有个持鞭子的,那么一定就是苏牧了
有这么羊,那就是苏武牧羊咯
出霍去病墓,奔往茂陵......
茂陵离霍去病墓大概1公里吧,在这里得检一次票,也得再交一次停车费....
茂陵在汉代陵墓中最为高大、宏阔的帝陵,是“汉兴厚葬”的典型。造陵工期长达53年;耗资占到当时皇朝每年供赋的三分之一;陵高“违规超限”达46.5米,四周边长达千米,状如覆斗,被西方学者喻为“中国的金字塔”。
乾隆年间的毕沅同志对看陵立碑这件事可真是不遗余力啊!
这个应该是茂陵陪葬墓“李夫人墓”吧!
李夫人为汉武帝宠妃,中山(今河北)人。体形窈窕,擅长音乐,能歌善舞,其兄李延年,也是一位超群的音乐家,善歌舞。侍候武帝,曾以歌唱方式推荐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的大姐阳信长公主在侧,度其意,说与武帝。遂受皇帝召见,夫人从此得宠,生一子,封昌邑王。夫人红颜薄命,因病早逝。武帝怜其夭寿,非常惋惜,以皇后礼葬于茂陵西侧。后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尊重李夫人,从祀配食,享受祭祀,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李夫人墓,外形腰部有一环周两层台阶,当地人称其为“磨子陵”,亦名“英陵”
杨贵妃墓参观记:
1,40元门票还是比较贵的......
2, 除了看小小的衣冠冢,能做的就是花几分钟看看唐代妇女生活展,登后面高楼望远,哦,对了,旁边也有一堆露天堆放的石刻,还是可以欣赏欣赏。
3,参观用时40分钟;
4,近代雕刻的杨贵妃汉白玉像还是很美的......
入门楼,有一展厅,“唐代妇女生活展”
唐代妇女妆容
唐代妇女服饰,这个日本的和服有点像这个.......
唐代妇女的生活可谓是多姿多彩
唐代妇女生活场景
杨贵妃墓
应该是衣冠冢,至于杨贵妃当时是否真死,真身葬于何处,这就是个谜
手贱的人那里都有,人家墓上也不例外
贵妃墓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冢上白土香气宜人,滋润皮肤。游女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为了保护其墓,便用青砖砌成了园顶墓冢。
拓片这种事,再怎么杜绝,也有人会做的,有景区自己拓,也有人偷拓
毕沅同志立的这个杯,正在被拓片。
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边用洁白的汉白玉雕了一尊高近3.8米的贵妃站像。她表情凝重,目光向着坡下。3.8米暗示杨贵妃活了38岁。
贵妃汉白玉雕像后面是一雄伟的大殿,可登高望远,其后有一观音庙,庙里塑像仿照贵妃面容塑造
关中平原
贵妃雕像
顺着贵妃墓碑廊向前几十米,有一小院,里有石雕数件!
“柱础” 麒麟浮雕
“柱础” 猴子浮雕,猴的形象含着“封侯”的意思
“柱础” 龙浮雕
无头翁仲像
石马
翁仲
“柱础” 四不像
北魏“石虎” 马嵬黄山宫山门下的辟邪之物,因地形变迁而长期埋没于地下,故有“常从马嵬坡前过,不知石虎哪里卧”的记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土!
越看越像蛤蟆!
马嵬驿参观记:
1,离贵妃墓很近,开车大概五六分钟吧;
2,进入马嵬驿的路上,有很多停车场,都会招手叫你停,如果不是节假日,就直接开上去,上面也有很大的停车场,并且是免费的!
3,个人感觉马嵬驿跟礼泉袁家村相比,规模更大,氛围也比袁家村好;不过袁家村依托于西安西线游,周边有诸如昭陵、乾陵等地方。
4,马嵬驿也有很大的小吃街,关中名吃应有尽有,当然价格也是相当可以的,随随便便,百元也就没了;
5,也有一大片的客栈区,有住宿的地方;
6,各种关中的石雕、砖雕是一大看点,拴马桩随处可见,但已分不清是流传下来的古物,还是新雕做旧的;
7,马嵬驿有游乐园,但对这种没多大兴趣;
8,有马场
9,有珍禽园,就鸵鸟、鸽子、孔雀等,进去得买10块钱的鸟食。
10,马嵬驿有一片复原了关中的窑洞,有一片建筑里面是一些关中民俗,如农具、家具、剪纸等等的展览,感觉还不错。
11,还在建......
从停车场开始,走几部就能看见拴马桩
猴形拴马桩,最近刚看完《大圣归来》,一看见猴子,有莫名的亲近
猴母子拴马桩
狮形拴马桩
人物驯狮拴马桩
天王像
被摸的油光闪闪的石狮
龙龟,应该是驼石碑的
马嵬驿,石马和砖雕
八仙过海的砖雕
马车,车夫手里惦着银两,进门看到这个,有点招财猫的意思
抬花轿
马嵬驿的仿关中民居
这种麒麟形态的在四川见很多
窝窝头
重口味来了,炸蝉蛹,很多年前吃过一次,味道不错
更重口味了,炸知了
砖雕
有只麻雀停在了这只神兽头上
小庙,里面拜的是关羽
复制的马嵬驿的城楼
又见拴马桩
天气不是很热,来爬山吧......
出发还是晚了,走时已经9点半了,导航也不太给力,导了一条非高速,顺着二环一路向南龟速前进,到关中民俗博物院时已经快11点了......
一,出游方式
自驾
二,路线及公里数
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关中民俗博物院(绕城高速约46KM)---南五台(1KM)
三,门票
1,关中民俗博物院:120元,学生证半价,2015与旅游年票无合作
2,南五台:50元,学生票6折,2015旅游年票免费
四,拍摄器材
5D3,24-105MM,17-40MM,iphone6
只在关中民俗博物院待了大概三个多小时,放弃了里面民俗的参观,主要看了建筑和各种砖雕,太多了,大部分建筑的名字或历史都没记得住,砖雕就更不用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填填图片说明!
一,关中民俗博物院参观记:
1,门票是挺贵的,但看到数量巨大,精美绝伦的砖雕时,我觉的还算值吧!
2,检票员很骄傲带点蔑视的说“我们与旅游年票无合作”,其实我记得2014年还是合作的!
3,用心参观的话,得四小时吧,我把精力主要看了那些精美绝伦的砖雕了,一些民俗的展览都没太看!
4,一个私人企业家,能用这样的方式让那些可能会被拆毁、可能会湮没于时间中的关中古民居重现于此,绝对是功德一件,是值得人敬佩的!
5,听说是将人家要拆的宅子买下来,然后每块砖都标号,然后运到南五台山下按标号重建,浩大的工程量!
6,现在只开放了大概10个院子吧,后面还有200多亩地亟待开发!
7,暑期有同学在进行夏令营,有人练舞....
8,原来老腔表演是单点的,我还以为定时表演呢!
9.吃饭什么的不太方便,自带食品哦!
10,拍照的话,带个广角头应该会更顺手一些!
11,又见到了大量的拴马桩,其实我是个拴马桩控!
12,那些砖雕用四个字形容:“叹为观止!”
二,乘车方式:
自驾:相信导航吧,选择那条红灯最少,用时最短上高速的路线!
公共交通:1,火车站坐500路,直达关中民俗博物院,票价3.5元,可能得2小时吧!
2,地铁2号线到韦曲南站,换乘4-04 到关中民俗博物院下(很节省时间哦)
赵家门楼后面的影壁,检票处就在赵家门楼
西京雄震门楼上精美的砖雕......
和赵家门楼正对着的一个牌坊
西京雄镇门楼后面的匾额上写的是“桃源人家”,此门楼雄伟厚实,应该兼具一些军事防御的功能,有它的保护,后面的村子想必就是“桃源人家”了
”梨园“,原址在陕西合阳,元代的建筑,明清有修葺
现在梨园里有陕西老腔的演出,需要游客点唱.....也是个休息的好地方。
梨园门楼精美的石雕和砖雕
梨园,戏台子
阎敬铭,清代陕西朝邑人,1882年任户部尚书,1884年授东阁大学士。为官四十余年,以善理财著称于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宅院原址位于陕西朝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两进两院式。分前房、东西偏院、二进门楼、东西厢房、上房。整个院落布局对称,宽敞宏伟。院内石雕、砖雕、木雕内容丰富,颇具气象。该宅院于上世纪50年代末因修三门峡水库被拆。1997年征购得房屋构件及砖石木雕,2004年依其族人提供的原貌照片复建。
一,南五台参观记:
1,离关中民俗博物院很近,1公里就可到景区售票处;
2,去时说是庙会期间不允许私家车上山,必须乘坐景区车才行,每人20元,这钱上山掏一次,下山如继续坐还得再掏一次,坑的很!
3,要说不允许私家车上山吧,但也上去了很多,大多在门口忽悠一会,打几个电话就上去了,坑的很!
4,景区车开的飞快,没觉的有多安全,坑的很!
5,平时私家车可上,除了每人50元的门票外,每车掏30元进山费就行!
6,坐景区车到小停车场下,有买吃的,凉皮,煎饼,都6块!
6,顺着台阶往上走,走到一个岔路口,会看到一个一排红字“捷径”,果断沿着这里走吧,虽然路差了点,但节省很多时间!
7,顺着捷径上山,第一个看的是兜率台,但南五台的解释里却并没有这个台!台上是密宗的寺庙!
8,看完兜率台下来,依次可看观音台、文殊台、清凉台,直到灵应台,可惜正在修,不能上去,强烈要求退20元门票,坑的很!
9,到灵应台出戛然而止,顺着台阶下山,路过好几个寺庙,有寺庙免费供应斋饭!
10,有很长的滑滑梯,30元每人,但老觉的危险!
11,下山至车行道,一个选择,坐车下山,步行下山?
12,选择了步行下山,11公里路,走了100多分钟,脚都走麻了,但看了很多有意思的地质构造!
13,下山途中,会有几个岔路口,分别通往,五马寺?圣寿寺,听闻这里有个圣寿塔,下次一定去看!
14,路上有很多下山的小道,很搞笑的是,每个小道旁都会有个禁止通行的牌子,说真的,没这牌子还真不知道这有小道,一挂这牌子,大家都知道这里有小道了!
15,自清凉台开始,相机没电,然后用手机拍了一会,也没电了,郁闷......
15,顺利下山,将近8点了,一路狂奔回家!
二,乘车方式:
1,自驾:出关中民俗博物院左转,然后一路往上大概1公里就到了售票处!
2,公共交通:
地铁2号线到韦曲南站,转4-04,直达!
坐车到停车场后,会看到很高的台阶,这是上台阶时首映眼帘的一景
上完台阶后,会出现岔路,一边是大道,一边是捷径,果断选择捷径哦
这是捷径的路,大多是走的人多了形成的路,树根也成了小路最好的材料
这是第一个能看全景的地方...
女神松
走到这里,看见对面的灵应台正在修葺,说实话,是很失落的....本来灵应台的照片应该是最出彩的
这是一个相对海拔低一点的平台上的小庙,很是简陋
接着上行
这个小窄道应该就是仙人桥了,由于植被茂盛,虽然桥比较窄,但心理感觉上并不觉得恐怖
上到了兜率台
兜率台上的寺庙是密宗寺庙
不知为何兜率台并未列在南五台的”五台“
兜率台上远观观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