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4
- 收藏288
- 评论34
- 赞217
+1
出发日期/2015/09/13
天数/6天
玩法/美食
就在孕周满五个月的当天,我踏上了飞往马尔代夫的航班,开启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基本以纯度假为目的的旅行。
马尔代夫,这是一个多么矛盾的国家啊:这里有世界上最奢华的酒店,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里的度假村成天歌舞升平,而整个国家却全面禁酒;这里是阳光沙滩比基尼的代名词,而当地妇女却依旧需要全副武装。
马尔代夫于我,从来不是一个优选的目的地,我不是海岛控,没有海岛情结,在同一个地方耗上几天,对于年假只有五天、大小节假日通常要值班、每年都要掰脚趾头算假期的我来说,简直是暴殄假期。然而,当怀孕的事实摆在眼前时,我突然想到,如果此时不去,可能将来都不会选择马尔代夫作为自己的旅行目的地了,那么,何不趁着这个不宜奔波的时光,到这个国人眼中的蜜月度假胜地来看一看呢。
所以这篇游记,不是一篇蜜月游记,也不是一篇探索游记,它可以算是我孕期的一次记录。人一闲就有好多想法,在岛上躺着的日子,我产生了把这个记录完整写下的想法,至于最后写成什么样,写写看吧。
只在度假岛上呆几天,完全不能够了解这个国家的真实面貌,所以,能在马累住一晚,对我来说,是额外赠送的美好。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马尔代夫是一岛一酒店。所以选岛基本上是每一个即将去马尔代夫的人必须要经历的一步。我极其怕麻烦,面对一堆资料,作为一个非海岛控,感觉有种硬要完成功课的痛苦,丝毫没有之前旅行之前做功课的愉悦。
然而当我稍微了解了一下之后,发现如果不是有特定酒店情结,或者要求非常高的人,所谓选岛,无非就是几大因素:房间、海底、上岛方式。
房间
马尔代夫酒店的房间,基本就三种:沙屋、水屋、半沙半水屋。沙屋是建在沙滩边,出门就是沙滩;水屋是建在海面上,出门就能入水,水屋会比沙屋贵,也更干净、私密。
海底
说海底而不是海水,是因为我在酒店刷微博时看了很多其它岛游客的微博,发现马尔代夫的海和沙滩,无论是哪个岛,绝对都不差,绝不会出现一个岛是马尔代夫水平,另一个岛是南戴河水平的情况。但是海底的水平不一,有的岛附近珊瑚少,潜水会稍微逊色。
上岛方式
所有到马尔代夫的航班都停留在马累机场,然后再从马累分别到各个酒店岛,通常的方式有三种:内陆飞机、快艇、水上飞机。水上飞机很快,也比较有意思,但是最贵。
去马尔代夫,一般人会选择自由行套餐,即包机票和酒店的套餐。这样的话,确定了以上的三点因素之后,便可以去寻找套餐了。比如我,对于房间的要求并不高,不一定非要超级奢华的或者世界知名连锁酒店品牌的,但是我希望是有沙有水,特别是水屋;希望海底比较丰富;希望是水飞,预算也别太高,这样根据关键词来看,就筛选出了萨芙莉这个岛屿。
还有一个考虑因素是往返航班的运营公司,基本上我看套餐中直飞的是美佳航空较多,海航的也有,但是少,转机的就是斯里兰卡航空,在科伦坡转机,价格最便宜。对美佳印象一般,而海航属于可遇不可求,本来不太想选择转机的,但是看了下时间,转机时间只有1个小时,而且行李是直挂马累,所以觉得也还好。事实上,马尔代夫实在没啥买的,在科伦坡中转时买点斯里兰卡红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我选择的这个套餐,往返含税机票+4晚萨芙莉水屋+1晚马累酒店+包三餐(FB不是AI)+水飞上岛+赠送半天船屋活动=9999/人。完全符合我的预算。
因为怀孕,所以出行时间就被限制在8月-10月孕中期这三个月,8月时间比较紧张,再加上也是暑假可能会人多,10月价格比9月每人贵1000多,所以选择了9月。
这个季节是马尔代夫的淡季,因为风暴和降水频繁,所以房价为一年中最低。但是以我对海岛的经验来看,所谓的降水,也绝不会持续一整天,基本不会影响出行。
所以我们的行程是
Day 1 2015.9.13 北京-科伦坡-马累-萨芙莉岛(熟悉岛上环境)
Day 2 2015.9.14 萨芙莉岛(浮潜+拍孕照)
Day 3 2015.9.15 萨芙莉岛(疾风骤雨频繁的一天,浮潜+发呆)
Day 4 2015.9.16 萨芙莉岛(船屋去居民岛半日+自拍婚纱照+浮潜+水下孕照)
Day 5 2015.9.17 萨芙莉岛-马累(浮潜+离岛+马累闲逛)
Day 6 2015.9.18 马累-科伦坡-北京(回家)
对于我来说,来到马尔代夫,主要目的是休息,次要目的是拍点孕照,bonus是去马累或居民岛体验民生。整个行程下来,感觉一点也不累,休息得挺好,照片虽然拍得很业余但是也留下了特殊时期的珍贵影像。马累和居民岛的行程,也让这个原本有点纯消磨时间的旅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萨芙莉位于阿里环礁,和著名的W度假岛很近,属于一个区域。水飞的话25分钟可以到达。
它算是相对较新的岛屿,2013年开业,和老牌度假岛安嘎嘎(Angaga)是一个集团开发的。之前网上查,有说四星,有说五星(当然马尔代夫五星不算高,基本六星以上才是豪华岛),通过我的实际体验,觉得也就是四星。房间是那种竹制的家具,看起来清新古朴,也没有游泳池,但是马尔代夫的酒店再普通也还是会住得挺好的,只不过没有那种奢华的感觉。
然而相对房间的一般,萨芙莉的沙滩和海底都是A级,特别是海底,围绕着小岛的一圈都是珊瑚,可以随时跳下海去浮潜。
选择马尔代夫,一方面也是看上了它的自由浮潜。相比之前去东南亚等地,去浮潜还得参加活动,开着船跑一小时到达一个水域再进行浮潜,潜完再拉回去,这种下了水屋楼梯就可以潜的体验实在是太过方便。每次浮潜时我都安慰自己——去东南亚潜一次就得几百块,我这下一次水就省几百块,每天都下水,1000多块钱省出来啦!
萨芙莉的浮潜区域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水屋日出房的楼梯不远处。住日出房的会比较方便,住日落房的可以从水屋下面游过去,也不是很远。据说这个珊瑚区更外侧就是海沟(很深),我大着肚子不太敢用力过去,所以没有体验到。缺点是这个区域的水流是朝外打的,也就是朝着深海的方向,所以风浪太大的时候要小心。
另一个区域是餐厅附近和半沙半水屋附近的海域,可以从酒吧(餐厅)左侧的沙滩下水,这里沙滩离较近,水流是打向岸边的,相对会更安全舒适。缺点是离水屋较远,如果是稍微羞涩的人,还需要带着衣服毛巾、包什么的过来,不像水屋那边,可以直接从水里进到房间。
我去的9月,每天上午和傍晚是落潮,水很浅,最深也就是齐腰,可以走到珊瑚区域,节省体力,但是因为水浅,浮潜的时候总担心会刮到珊瑚上。白天和下午水位会上涨半米左右。
这个完完全全因人而异。有人快生了还每天跑五公里,有人稍微一动就出血,这个没办法一概而论。但是,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身体完全没问题,就没必要惧这怕那,毕竟怀孕不是生病,更不是残废,完全可以在身体承受的范围内让自己过得更丰富多彩。
当然,孕期不适合太过于奔波,比如我选择马尔代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往海边一躺总不会太过于劳累吧。所以目的地的选择上,还是需要做出一些取舍,那些过于颠簸的行程(如自驾去烂路或者乘坐快艇等)、高强度运动行程(如登山等)以及过于刺激的娱乐项目(如香蕉船啥的)就不要尝试了。
孕期坐飞机:这个我完全没有担心,有人说有辐射,这个社会啥都有辐射,还能靠光合作用生活啦?科普说孕期就连医学需要的X光片都可以拍,其辐射远达不到致畸的剂量,坐飞机能有啥不行呢?医生建议,孕前三个月不稳定尽量不要坐,孕后期三个月一般是航空公司不接收,而稳定的孕中期,只要自己身体没问题,完全可以坐飞机。
孕期潜水:孕期是鼓励孕妇游泳的,而浮潜是漂在水上的,和游泳类似,我认为完全可以。医生也说,因为宝宝有羊水保护,浮潜的水压还不如妈妈睡觉翻身时对宝宝的压力大。而深潜就另说了,因为水下压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深潜孕妇不适合。
孕期旅行饮食:这个也叫事儿?你不会挑自己能吃的吃啊?
自由行套餐是9999元/人。除此之外,现金真花不了多少,我走之前换了500刀,结果还剩424刀。。。。
因为我选择的是FB套餐,也就是包三餐,但只有早餐有饮料,平时除了每人每天放在房间里的一瓶水以外,午餐和晚餐都没有免费饮料。所以在岛上的花费,基本就是买水喝。
餐厅里的饮料价格都在3-5刀左右,但是除此之外每买一样东西基本都要再交22%的税。我们住了四天,买了三次水,最后结账才花了15刀。。。
而马累,因为特别小,道路特别窄,所以出门步行是最好的方式。稍微好一点的餐厅都接受美元和刷卡,打车基本上是到哪都两刀。
所以在马尔代夫,你不用带很多现金,也没啥买的,100刀以内的美元基本都够了,尽量多换一些1刀两刀的零钱,用着也方便。
最后算下来,除了那人均1万的套餐费用,额外花的也就是几百块钱,所以人均费用1万出头吧。
材料
马尔代夫因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世界上几乎任何一本护照都实行落地签,所以只需要一本护照,你就可以说走就走啦,签证不用提前办。
装备
防晒一定要带,而且只能保证你不晒伤,不晒黑基本不可能。
防晒我用的是安耐晒和近江兄弟,虽然黑了,不过我没有晒伤。
我老公在我威逼利诱下抹了一次,之后他总是嫌麻烦不用防晒,结果现在已成黑人,在家晃的时候总觉得家里有个陌生人。。。
如果想拍照,带自己喜欢的衣服。
最重要的装备我认为是潜水装备,我就是吃了这个亏啊,因为觉得自己大着肚子穿潜水服不方便,所以就没有买,只买了迪卡侬的浮潜三宝。然而在水里,没穿潜水服来到珊瑚区,简直有种和珊瑚肉搏的感觉,分分钟有划伤的危险。岛上倒是有租的,10刀一天,可是我一个孕妇,每次也不能潜太久,所以就没有租啦。下次再去海岛,一定会将潜水装备准备齐全。
水屋有免费救生衣,质量一般,但是可以用。沙屋没有,如果要租,7刀一天。
保险
作为度假胜地,马尔代夫的安全性基本可以放心。但是作为一个孕妇,而且是一个想潜水的孕妇,虽然提前给自己科普过,但还是有点担心,为了能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安慰就买了保险。选的是美亚的乐悠游,除了意外医疗外,对浮潜、游泳等运动也有保障。
通讯&wifi
以前出国总喜欢买当地手机号,现在更喜欢租赁wifi。反正现在都用微信,和家里联系很少有人再打电话啦。我的wifi设备是在淘宝租的,搜索“马尔代夫 wifi”等关键词即可,我选的是23一天的,在你自己出发的机场航站楼取和还,提前付租金,现场交押金。机场现场也可以租赁,但是比淘宝上贵,要40一天。
水下相机
因为老看人家说gopro,我就租了一个这个,想看看好不好用、适不适合自己、需不需要买了拔草。结果,作为一个小白,实在是有点范二,只租了一个裸机,啥配件都没租。而实际上,gopro如果想用的好,还是要依赖配件,所以当我拿到自取的gopro裸机时简直震惊了,那么小一个玩意,怎么在海底用啊哈哈哈~~后来我发现gopro防水主要依靠那个防水壳,下回想租一个适合自己相机的防水壳再试试。
gopro也是在淘宝租的,因为不是在机场取和还,所以要提前拿到、错后一天还,最后总共租了8天,共230块。押金3000可刷信用卡预授权。
9月13日,是我盼了两个月的假期。在刚刚经历了阅兵加班之后,怀孕期间除日常产检并没有请过一天假的我,终于迎来了自己难得的假期。
两天之前我去医院例行产检,没有什么比带着一切正常的诊断证明出发更让人高兴的了。
整理了两个箱子的行李,其实没有多少。婚纱就占了半个箱子。相机就带了一个微单(索尼NEX-5T配16-50套头)和一个单反(佳能EOS450D配50 1.8镜头),结果发现微单确实方便,但成像效果确实有限。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微单还可以,但一旦光线弱,即便是RAW格式后期也会很多噪点。还有不少是淘宝租的Gopro以及我的iphone 6+拍的。
斯航的机票。转机是不用取行李的。
斯里兰卡航空还是寰宇一家成员,之前一直想去斯里兰卡,也想过选择斯航的航班,不过比较贵,所以当时想订马航的机票,结果也没去成。
斯航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个安全提示动画,做的非常生动。
多媒体系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旅途的枯燥,里面有一些中文电影(如重返二十岁、我的早更女友、战狼),还有一些动画及好莱坞电影有中文字幕。
但是斯航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座位之间太窄,我172的身高腿会很挤,孙工186直接只能大劈叉了。
经济舱还有菜单,还写得显得这么高级。
一端上来就傻了,这不干炒牛河么~!之前谁说斯航飞机餐好吃的来的????!!!
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个人,她想去斯里兰卡,想着国庆机票不会打折,于是她提前一年就买好了第一程的机票,做了功课,把包车啥的都联系好,就等着回头促销再买第二程刀科伦坡的机票。结果转过年,咔!到科伦坡的航线取消了!!为了不耽误行程,无奈只好换了另一个目的地,但就在去往这个目的地临出发的前三天,咔!到科伦坡的航线又恢复了!后来,她终于下定决定再去兰卡,又做了一遍功课,把包车啥的都联系好,就在下手订机票那天,咔,她怀孕了!终于,今天,她踏上了斯里兰卡的土地!!虽然是特么转机,但还是内牛满面啊!!
多少次在兰卡游记里看到的科伦坡机场,原来这不是蓝色大棚……
下了灰机孙工看到这个都快哭啦,赶紧进去来一根~
全是斯航的大灰机。
科伦坡机场不大,所以转机不需要走很久。我越来越喜欢小机场了,现在国内的机场一个比一个大,动不动就得预留三四个小时的转机时间,稍微晚点就特么找不到入口了啊~
也就等待了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我就踏上了科伦坡至马累的航班。
这个航班也是大飞机,但是机上娱乐系统和北京到科伦坡的不一样,游戏会多一些。我惊讶地发现了我曾经最爱的小游戏之一,于是快乐地玩了全程。
当然,飞机餐也不一样,越来越南亚风了,实在不好吃。
红茶还不错哦~
到达马累机场。马累机场就更小了,只有一条跑道,入境稍微排了一下,但也很顺利。
到了马累就可以打开之前租的神器了。我在淘宝租的,23一天,在北京的机场取和还,押金在机场交,500。网上租和在机场现租是一样的,只不过价格会便宜将近一半。
这个神器,马累用完全没有问题,3G。在岛上会有间歇性跳到2G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重启一般就好了。
缺点是电池续航能力弱,最多4小时,在房间内我们就一直插着电源,在外面一直插着移动电源。
入了马尔代夫的境之后,按照当时订的套餐的出团通知书上的要求,找到15号柜台(就是萨芙莉的接待柜台),小黑在预定本上找到你的名字之后,就会给你下一步指示。通常情况下,在这里会遇到很多入住同一家酒店的中国人,而且接下来的几天甚至是回程的航班上,
一个小插曲:在酒店的预订单和水飞的机票上,我和孙工的名字都被写错了。从拼写上来看,应该是小黑们在沟通的时候,不了解中国人拼音的形式,只是通过发音来进行拼写。不过这不影响行程。关键的北京往返马尔代夫的机票名字没错就行。
待小黑把同一拨去萨芙莉的人集齐之后,就会带领我们到水飞的柜台,换取登机牌,托运行李。这是我们的水飞机票,只有去程的,回程没有。名字都拼错了。
第一次见水上飞机,还没有直观的概念,以为只是飞的比较低,可以看到海面而已。
其实它真正的特别之处在于“水空两栖”,它不是在地面上降落的,而是降落在水上,既可以在空中飞,又可以在水上行驶。这样的“两栖”也就决定了它可以在任意岛屿附近停留,而不必要求岛屿专门开辟出一个机场或者跑道。
然后,再登上一辆小巴,拉着一车人先后经过水飞的ABC三个Terminal。每到一个Terminal,司机就会举起对应的牌子,我们去的是C。
在这里,有一个中国工作人员,她告诉我们登机时间,并让我们去旁边休息,到时间会有广播通知。
登上飞机,选择了靠窗的位置。
水飞的体验没有想象得好,因为它几乎没有空调,非常热,而且噪音非常大。好在马累到萨芙莉飞行时间是25分钟左右,稍微熬熬就过去了。
飞行员也会象征性地通告一下安全注意事项。他们的穿着还比较正经,一看就是飞行员的服饰。
只是。。。。怎么一开起飞机来就光着脚了呢。。。。。。。
飞机在海面上行驶了几分钟之后,即将起飞。
从空中,可以看到散落在印度洋上的这一颗颗珍珠。
我坐的是靠左的方向,是在去的时候才可以看到萨芙莉岛,回的时候可以看到马累岛。
去的时候不太确定这是萨芙莉,回来一看照片确定了,因为在水屋的尽头,有一个独立的小岛,这个就是萨芙莉的标志。
出于噪音和污染的考虑,飞机不会停留在离岛太近的地方。我们的飞机停留在距离度假村大约几百米的地方,然后会有一艘快艇再接上我们直达度假村。快艇大约行驶3分钟。
一上岛,先每人发了一杯welcome drink,酸甜的果汁,一解水飞的又热又渴。
之后,会有一个在岛上工作的中国女孩,收集我们的信息,并帮我们办理入住。
之后,会有一个在岛上工作的中国女孩,收集我们的信息,并帮我们办理入住。
比较惨的是,我们到达岛上的时间是当地时间早上10点多,而我们的房间因为当天才被上一波客人退房,要到13点才可以入住。女孩说你们可以先去吃饭。。。结果餐厅12点半才开餐。。。
这段时间,可以做的,要么是去岛上转转,要么是在大厅休息。
我一个经历了一宿飞行的孕妇,选择了后者。
在大厅等候的时候,观察了一下,这里有个图书馆,里面很多书,不过很少有人看,在里面的多是在乘凉的,因为有空调。
这些是娱乐项目,不过图片大多是去居民岛的图片。在餐厅旁边沙屋附近,有一个潜水中心,可以去那里参加深潜等项目,还有一个香港教练,可以提供中文服务。
一个小商店,可以买到打火机、明信片、泳衣、纪念品等。
明信片是1刀两张,邮票是1.5刀一张,一张带邮票的明信片是2刀。如果只买1张邮票,他不会找钱,而是让你去再挑一张明信片。
写好买好邮票,就可以拿到前台,他们会帮你寄。
在马累机场有个post shop也可以寄明信片,价格一样。
由于离12点半时间还太久,于是我休息了一会之后,就去熟悉岛屿情况了。
这就是一上岛先看到的萨芙莉的岛名石碑,到此一游个先。肚子很显了吧~~
第一眼看到的水屋。
话说,在没有来到马尔代夫之前,我认为东南亚的海就已经可以了。
到了之后发现,自己实在是太没见识。
不知道之后再去其它高逼格海岛,会不会觉得今天也如此没有见识。
这里的海,我入门级的微单拍摄不出来,实际上看起来和图片还不太一样,我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就好像玻璃一样,能够一眼望到海底的沙滩和小鱼群,感觉纯净水也没有它清澈透明。
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水屋通道,就和之前想象的一样高逼格。
水屋通道和spa馆走廊连起的图形就像个心形,简直是婚纱照必杀器。
晒晒我的肚子~
海水就像一块蓝绿色的宝石。
这是位于大厅另一方向的酒吧和餐厅。
左边是酒吧,右边是餐厅。
酒吧可以点酒水和饮料,以及各种三明治等。
餐厅是一天三餐,自助餐,看起来内容还挺丰富,实际上每天花样也不会变太多,天天吃也是会厌烦。
上图我拍摄时所站的位置,就是前面说的浮潜下海的地方。
通向餐厅的栈桥。
这个就是岛的入口,以及船屋。
莲花。
而萨芙莉的绿植,走在其中就好像走在花园里一样。
有人在这里举办过婚礼,看了下,老外是真不在乎带4的日子哈~
花园~
这是一个公共游泳池。旁边可以点酒水喝。
一般老外以及带小孩的家庭比较喜欢来这里,特别是老外。中国人都去浮潜啦。
餐后,终于拿到了房间的钥匙。
我们的房间是日落房,相对于日出房,并不是太好。
所谓日出日落,主要不是让你去看日出还是日落的,因为日出日落都挺美的,主要是区分朝向。
日出房好就好在,离珊瑚比较近,潜水方便。如果是日落房,还需要多游一段距离穿越两个房间之间的走廊,不过好在也不算太远。
房间大约45平米,所有的家具都是竹制的,看起来很原生态很清新古朴,但绝对不奢华。
从房间可以看到海。
茶几更是可以看到海。
每人每天有一瓶纯净水,茶和咖啡免费饮用,都是斯里兰卡著名的Dilmah牌子的,非常不错。最贴心的是有一个热水壶,可以烧开水泡茶。
建议还是烧纯净水,因为岛上的淡水是通过岛上的设备净化的海水,虽然已经淡化了,但是还是能喝出海水味道,用岛上自来水烧开泡的茶,基本都是海盐味。
自制海岩咖啡。。海岩红茶。。海岩果味红茶。。。海岩柠檬茶。。。。。。。blabla。。。
卫生间还比较现代风。卫生间有个小门,作用是从海里上来之后,先从外头绕到小门处进来,洗过澡再进屋,免得弄湿房间内的木地板。
露台上看隔壁房间。
水屋的私密性非常好,两个房间的露台互相看不到对方,因为有画面左边的这个格栅挡住。
一把遮阳伞,两个躺椅,躺在海边,逼格立马提升了。
从露台下去就是海水啦~~清澈见底,非常赞。
我们是日落房,所以日落就在画面右边出现。
其它房间。
每次抛弃三元出门玩,心里都有点愧疚。
孙工带着沾了一屁股三元毛的短裤来到了海岛,而我也没有忘记多哈机场买的小元元。
露台上太舒服啦。
来之前,想象着马尔代夫会很热,实际上,除了中午太阳下很晒之外,阴凉处绝对舒服啊。
5点多到6点左右,太阳就渐渐落山了。
在阳台上自拍几张合影剪影。
这是餐厅的环境。
比较崩溃的是,当天由于坐了一宿飞机,晚上7点躺在床上等着7点半开餐的时候,竟然俩人一起昏昏睡去,再一睁眼,就是第二天清晨啦,哈哈哈。
一早醒来,发现才5点,天还没有亮。
换算了一下时间,发现已经是北京时间的8点,该起床上班啦。
洗漱完毕,推开门走到露台上,才发现时差带来的惊喜——眼前竟然有一抹彩虹。
这个季节的麻袋,多雨,却也更容易看到彩虹,北京一年也就能见到一次还得拼人品,而在麻袋这四天,我天天都能看到彩虹。
上一张图不清楚,这张给彩虹来一个特写。
吹着晨风,装个小叉。
躺在躺椅上看书,抛开一切工作上的纷扰(出境游就这点好,别人想联系我也联系不到),实在是太惬意了。
吃过早饭,我们走到了水屋走廊的尽头,那里有个小岛,距离水屋很近。
岛上无人居住,孙工在最后一天上午,游到了小岛上,不过据说周围石头咯脚,不太适合光脚登岛。
水上飞机不时经过。
其实,即便是在离岛几百米的地方起降,水飞还是会产生一定噪音,所以每天最好的时光是日出日落前后,水飞已经停航的时间,安静、凉爽,惬意。
回房间收拾了一下,我们决定去浮潜。
我之前浮潜过,虽然有一定经验,但是因为大着肚子,心里还是有点忐忑;而孙工,这是第一次浮潜。所以我们没有打算去日出房那边,只是想现在家门口试验一下。
一点小经验是,从画面中看到的黑乎乎的地方,通常都是珊瑚,直奔那里潜就可以看到珊瑚和好多鱼了。
其实排除晒黑的原因,我觉得大晴天浮潜是最好的,因为这时水温温暖,海水在阳光的折射下更加清澈见底,水下照片也通常更清透。
后来有一天我们傍晚去浮潜,感觉水下照片就没有上午晴天的时候效果好。
孙工游到了房间的茶几下面,我在房间里给他拍照。
这是水上漂来的水母,好孤独。。。
第一批实验性的水下照片来了。
水下相机我租了一个Gopro,结果因为没经验,只租了一个裸机,没想到这玩意这么小啊,连自拍杆和漂浮棒都没有租,只好把它栓到了救生衣上,太屌丝了。。。
这是我们房间前方一个不大的小珊瑚群,因为是实验性的第一潜,所以这片不大也不算太美的珊瑚,就成了我们相机里第一批水下照片。
鱼不算多,但是因为好歹看到了珊瑚,还是很高兴。
孙工拉仇恨的大长腿。。。。
我的水下大肚孕妇照来了,当时还穿着救生衣,回来看照片发现,穿救生衣实在是显不出肚子,而且这个蓝色的比基尼也和海底太靠色了,所以第二次,我就换了玫红色的比基尼。
趁着刚潜完水,还没有洗澡换衣服,先来几张大肚泳衣照。
肚子还算小有规模了吧~
吹海风,晾头发。
一天下来,孙工的红丝袜。。。。。。。。。。。。
在岛上,我们几天的生活不外是——
上午趁凉快潜水;中午太晒就在屋里午睡或看书上网;下午三四点凉快了,或者去拍照,或者去溜达,或者继续去潜水。等日落后吃过饭,就可以躺在露台上看星星。
于是这一天,下午四点多,我换上了妈妈年轻时穿过的真丝青花瓷修身裙,勉强拉上拉链后,出门拍孕妇照。
没想到的是,这一天竟然是我在岛上天气最好的一天。第二天就开始下雨,第三天虽然晴但是刮风,第四天离岛时天都下白了……
好多小鱼。
下午时分的沙滩,其实正好是在阴面,即使太阳还没有落山,也不晒了。
有木有母性的光辉了,哈哈哈
不知道谁在沙滩上画了一颗心,感觉很应景啊。
这个就是沙屋,沙屋多是老外在住。
这几天观察岛上的老外和同胞,老外基本都住沙屋,每天生活就是晒晒晒游游游,各种晒,各种游泳,要不就是泳池边喝酒聊天,基本不潜水;同胞基本把水屋包了,每天就是潜潜潜照照照,各种浮潜,各种拍照。老外穿的是怎么短怎么来,比基尼热裤短裙,同胞就是潜水服长裙太阳帽丝巾,真是有意思~
这张尤其显大,惊着我了。
日落了,金色的阳光洒向海面,洒向水屋。
就这样,又结束了休闲的一天。
这一天的经历可以这么概括:从昨晚开始妖风四起,醒来风小赶紧去海沟浮潜,看到好多鱼(然而并没有带相机),刚回来就下雨了;然后晴了,躺着晒太阳,在房间里看书,某人睡了我就自拍;然后又特么下雨了;然后只能在房间里躺着看海;然后雨停了;然后又特么下雨了!!然后就天黑了,雨还没停…
醒来吃过早饭,看风小了,天气还不错,前一天也攒了经验,所以就决定去日出房那边浮潜。结果果然没让我失望,那成片的珊瑚啊,美不胜收,各种奇形怪状的鱼,虽然没有带相机记录下来。
孕妇体力不太好,所以潜了不久就回房间了,结果,刚一进屋就开始狂风骤雨,感谢肚子里的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雨很快停了,乌云还是盘旋在周围,从餐厅回房间的路上,发现乌云和海水辉映也是一景。
某人下午睡了,我睡不着,然而雨还是时不时要下的感觉,所以也不想外出。
于是支起三脚架,架上微单,连上app,用手机遥控自拍。
话说自拍出来的照片只能存jpg格式,而且又阴暗无比,后期再怎么调,噪点也还是狂多啊。
看照片惊觉自己已经黑出了新的高度(看腿)。
拍完几张照片,又开始狂风大作,雨倾盆而下。然而脑抽如我,直到这上岛第三天才发现,把房间的窗帘全拉开,房间就是一个全景无敌海景房啊!!
这张也是自拍。
下雨下雨下雨。。。。。。。。。。
滴着雨滴的房间茅草顶。
晚饭前还在下,天都下白了,去吃晚餐的路上也在下,吃完雨就停了。
在海岛上,从来不知道泥泞和尘土为何物,光脚绝对不会弄脏脚底,而房间里无论多久,都不会有尘土,这让来自中国雾都北京的我们,简直受宠若惊。
登岛的那天,中国女孩就告诉我们,连住四天,会赠送半天船屋。
而这船屋,并不是让你在船屋里呆半天,而是船屋会带着你去参加半天的出海项目,可以选择去浮潜,也可以选择去居民岛。我选择了后者。
为什么呢?因为,马尔代夫不就是自由浮潜吗,出了房间就能潜,为啥还要去出海浮潜呢。而居民岛,可能你有所不知,长久以来,马尔代夫的居民岛和度假岛是严禁互通的,2008年,马尔代夫首次由民主选举选出了总统,这使马尔代夫成为首个真正实现民族的伊斯兰国家,这一选举对游客带来的影响,就是可以到居民岛上一探究竟了,而居民岛也陆续开始有客栈运营,使得马尔代夫渐渐成为除了度假岛之外,可以穷游去探索的国家。
所以,当度假村赠送半天免费到居民岛的活动时,即便觉得可能就是被带着逛逛商店,还是毫不犹豫就报名了,这也是我除了马累之外,唯一能够接触当地人生活方式的地方。
当然,这半天船屋活动,也得看你报名的当天人能不能凑齐,好在当时还有三家人愿意去,凑齐了人,天气也好,于是这一天上午,中国女孩通知我们,可以按时出发啦。
由于前一天的雨实在下的有点让人懊恼,所以这一天我最担心的是天气。
好在半夜醒来看天空,可以看到星光闪闪,证明天气已经晴好了。
又看到了彩虹……
得知要去居民岛,赶紧换衣服。
居民岛的着装要求是,女士必须穿过膝盖的衣服,不得露出肩膀。男士没有太多要求。
出发时间是8点55,所以稍微晚一些去吃早饭,吃完可以直接出发。
天气好的时候,海水就是美啊
椰子树~
右边这个脚印我还以为是小狗狗的脚印呢!
每天的早餐,已经实在不知道想吃啥了……
餐厅是固定座位,第一次去的时候小黑会给你带到一张桌前,从此之后,你每天的三餐都在这张桌子。桌上会写你的房间号。
观察了一下,左边的区域大多是中国人,右边大多是外国人。靠近海边的桌子,早上会比较晒。
吃过早饭还有点时间,溜达的时候发现了岛主大人。
还有一只娇羞的鹦鹉,跳到了同行小哥的肩上不肯下来,直到登船的那一刻才被岛上小黑给弄下来。
这个就是船屋啦。
船屋里面只有一张双人床,一个卫生间,还有一个客厅。可是这不是专为你一家提供的,而是同行的所有人一起使用。所以那个床基本不会有人睡。
去程我是坐在了沙发上,虽然稳一些,但是由于马达声轰鸣,相较回程坐在甲板上,反而觉得甲板上更舒服。
而且最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去程时孙工也坐甲板,他竟然看到了海豚!!
出海咯~
一开始我是坐在甲板上的,船行驶了半小时之后,感觉有点晃,我就下去到房间了。
房间的床。
卫生间。
客厅。我是坐在沙发上拍的
出发前我都不知道要去的岛叫什么,直到下了船,小黑告诉我们,这里叫做Feridhoo。Feridhoo岛上大约有700个居民,据说,曾经有两个非洲黑奴被主人释放之后,就定居在这个岛上,现在岛上及周边居民岛还有一些家族的历史可以追踪到这两个黑奴的身上。
根本不用担心麻袋的海水漂不漂亮,就连居民岛的海水,都是如此摄人心魄。
小黑会带着我们按照他的路线绕岛一圈,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
小黑说小岛上总共有约700人。可能是太晒了,几乎见不到什么人。
当地的迪维希圈圈字看起来就像小蝌蚪。
这个小屋就是政府所在地,类似于村委会吧。
国货精品,格力空调。
彩色的房屋。
房屋的名字叫:Happy life
金色大椰子。
我猜这是淡水储藏桶。
不到马尔代夫,真的不知道资源的珍贵。
在马累街头的便利店,门前摆放的是一桶桶饮用纯净水,感觉市民最急需的物品就是淡水。而水果,除了木瓜、椰子、西瓜和菠萝,几乎没有其它品种,其它要想吃只能靠进口。
屋顶的草席铺在地上就是介个样纸。
无人的街道。。。。
这个是什么呢?难道是美好的梦想?
主要是想和马尔代夫的国旗合个影。
绕了一会,小黑先带我们进入一家便利店,里面有冰镇冷饮。
手写的圈圈字。
马尔代夫生产的可口可乐,是世界上唯一用海水制作的可口可乐。
不过喝起来几乎没有区别。
但是这个“唯一”、“海水”,这样充满噱头,怎能不尝尝呢。
我买了一瓶逼疯密集恐惧症的荔枝饮料。
以及一瓶印满了阿拉伯文的"红牛“,名字叫XL。
总共花费3刀。后来我们同去的几家人聊天,发现买两瓶的也是3刀,买3瓶的也是3刀,便利店小妹压根就算不明白,合着啥都3刀不如我买三瓶呢!!!
这个就是海水制造的可口可乐啦~~
离开小店,小黑带着我们继续绕,这是一家咖啡馆,可以喝咖啡,不过我们都没有喝。
怀孕尽量少喝咖啡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尤为残忍的是我这样的咖啡控,要严格自我约束,坚决不能开口儿,否则绝对hold不住~
马尔代夫的民主。
马尔代夫在2008年首次由民主选出了总统纳希德,这使麻袋成为首个真正实现民主的伊斯兰国家。2008年后,麻袋推行税制体系、建立医疗体制等,但和外国人最相关的,一是创建了国家轮渡交通网络,使得各个环礁岛屿之间可以有轮渡互通;二是取消了外国人到访居民岛以及在岛上建立客栈的限制。
2012年纳希德被迫辞职,但是麻袋相较于之前,已经变得更加民主和开放。就连远离麻袋的Feridhoo小岛,街头也贴着选举的海报。
看到这个,孙工说,来来来,给你和岛上最高等学府合个影。
每个居民岛上都有一所学校,但是只是初级教育,念到一定年级后,如果想要更高教育,则需要到大岛上去接受继续教育。
在又被小黑带着去了一个无趣的纪念品商店(我们什么都没买)之后,我们回到了码头。这里有一棵巨大的参天古树,当地小黑在树上吊起了很多吊椅,树大荫凉,是一个不错的休闲方式。
同行的朋友帮我们拍了一张难得的合影,后面还有一同纳凉的小黑们。
码头的海水也是如此清澈啊。
回房间洗好澡,差不多到了晚餐时间,来到餐厅,发现餐厅给准备了蜜月套餐。
这是一入住酒店就被告知的,如果天气好就在沙滩进行,如果天气不好,就在餐厅里。当天风大,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安排在了餐厅。
到了餐厅之后,发现我们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鲜花和赠饮。
落座后端上来的沙拉。
两份主菜可以选择鱼和牛排,我们一样选了一个,这是牛排。
这是鱼肉。
还点了个马尔代夫国民饮料:bitter lemon,稍微带点苦味的柠檬饮料,酸酸甜甜很解渴。
晚上回到房间,意识到这是在萨芙莉的最后一个晚上了,不舍得睡去。
坐在露台上看星星,想把它拍下来,可我的微单拍不出来,单反配的却是50定焦头,尽力了也只能拍出这个效果,回家一看,这莫不是银河?
在萨芙莉的最后一天,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舍。
刚来的时候还在想,在这么一个步行一圈最多20分钟的袖珍岛屿上呆四天,那简直是闲的蛋疼,时间怎么消磨呢?而转眼间,已经来到了第五天,就要离岛了,时光飞逝啊。
刚起床时又下了一场大雨。
但转瞬就停了,还再一次出现了彩虹。
去吃早饭的时候,看到了海里一片令人密集恐惧症发作的小鱼。
这些小鱼,不知道是不是大鱼的食物,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有大鱼追逐的时候,还会集体跳出水面,在阳光下呈现一片银光闪闪。
由于是最后一天了,所以格外珍惜在岛上的每一刻。
沙屋附近的小径,就像一个热带花园,都没有好好拍几张照片,所以这一天上午,我带着相机去餐厅吃饭,希望能拍下几张花园的照片留念。
朝阳洒在海面上,从树林往外看,一片波光闪闪,可惜照片拍不出。
最后一天早餐。
早餐的煎蛋十分受欢迎,需要排队。
每一个现做食品的掌勺小黑都特别爱和姑娘聊,搞得我每次去打饭都压力倍大,最后只能派孙工去了。
图中的华夫饼也是现做的,还可以。
回房间路上给红裙子拍了几张照片,发现这种没有腰身的裙子实在是不太上相。
头一天下午,会有小黑把离岛通知送到各个房间。
基本上,退房当天10点30分以后(也就是早餐停餐后),才可以去前台把这几天在岛上的花费结掉,提前结不行。但是,可以在12点退房的时候一并结账。
如果你选择10点30分去结账,那么10点半到12点退房前这段时间,你还是可以在房间里的。但是12点退房后到下午两点半离岛之前,就不能再进入房间了。
如果你不愿意在岛上晒着,可以选择去酒吧坐着,点一些咖啡或者酒水。由于退房当天的午餐酒店就不管了,而要到晚上才可以到马累,所以最好在酒吧里点个三明治之类的,填饱肚子。酒吧可以用美元现金,如果刷卡,则需要拿着酒吧开的小票去前台刷卡。
吃过早饭,到中午退房之前,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看天色不错,我和孙工决定最后一次浮潜,只有这样,才会觉得萨芙莉的价格又贵了几百块~
这一次,我们来到了水屋尽头的楼梯处,孙工的计划是登上不远处的无人岛当岛主。
而我,由于当时刚刚天晴,气温还比较低,出于孕妇的谨慎,并没有下水,而是坐在台阶上,给水中的孙工拍照。
可惜只带了一个gopro,木有长焦,只能远远记录到孙工已经成功登岛啦。
孙工回程时,我记录到了难得的一幕——一架水上飞机刚好从他头顶掠过。
接下来,我看天气也暖和了,就回房换了泳装,继续为萨芙莉掉粉的水下拍照时刻。
最后一张水中照。
时间差不多了,回房洗澡收拾行李,来和这个住了四晚的152号水屋告别。
也来和这两只一直在我们房间水屋楼梯上的小螃蟹告别。
最后一张在房间里的合影(我和小黑)。
退房结账之后(最后总共花了15.4刀),我们看时间还早,就去海边溜达溜达。
在半沙半水屋的屋前花园,我们又看到了岛主大人。
这就是半沙半水屋,我觉得还不错啊,入口是在沙滩,而另一侧则是直通海中的台阶。
来到海边,再一次阴雨密布,像是世界末日。
刚刚拍完上面的照片,就立刻下起了雨,我们只好迅速躲到水上运动中心避雨。
大雨伴着大风,把树都吹变了形。
这就是水上运动中心,可以提供深潜教练服务。此外还有香蕉船之类的娱乐项目可以自费参加。
等了十几分钟,雨终于小了,去酒吧路上发现岛主竟然还在原地。真是忧岛忧民啊,大雨天也不休息。
来到酒吧,花了10刀买了一份萨芙莉三明治,俩人吃都够了。
下午2点左右,我们来到大厅,等待离岛的水飞。
等待时,一路认识的小哥告诉我们,就在大厅附近的海滩边的海水里,总会有一只叫做Roody的小鲨鱼,我们前来寻找,可惜没有看到它。
离岛依旧需要坐三分钟的快艇到达水飞停靠点,再飞走。
结果离岛时刻到,天又下起了雨,又下白了天。离岛时、第二天到马累起飞时,天都下白了,这是有多不舍得让我回去上班啊。
好不容易雨小了,登上快艇,来到水飞点。
天气不算好,所以回程的水飞景色远不如来时。
20分钟后,可以看到马累岛了。
图中后面的是马累,前面的是马累西南方的Vigilli岛,在马累西南的码头可以坐船来这里,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到。
空中俯瞰马累岛,一座色彩斑斓但拥挤无比的城市。
水飞的终点也是马累机场岛。
马累机场并不在马累岛上,毕竟马累是一座只有1.5平方公里的小岛,却要容纳10万人在此居住,怎么可能有地方建机场呢?于是,在距离马累一两公里的地方,填海造出了一座机场岛。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加上疏解马累的人口交通压力,机场岛的东北方向,马尔代夫又建了一座新岛,就是我们熟悉的胡鲁马累岛。
马累海拔1米,胡鲁马累2米,这也是为了抵抗日渐高升的海平面,也许不久的将来,胡鲁马累即将成为新的马累吧。
胡鲁马累和机场之间有路连接,而机场和马累之间,只可以坐轮渡,10分钟左右。
去往马累的轮渡。
因为是订的旅行社机酒套餐,所以马累的酒店接送也是包的。下了水飞飞机,就可以看到举着自己马累酒店名字的牌子,和接人小黑确定自己的名字之后,他会带着你去坐轮渡,他买票。
这个就是机场轮渡,相当于我们的机场大巴。。。。。
踏上马累的那一刻,我突然有种回到人间的真实感,周围的车辆、人群、商店,甚至是女性,都是和我们居住的城市一样的,而这些在度假岛上,通通都没有。
从码头到酒店,接人小哥会分别打几辆车并付钱,让司机给送到酒店。而我们是最后两个人,就坐上了小哥的车,连带行李一起到了位于马累岛西南的蜂巢酒店。
这个酒店,我在booking上搜了一下,竟然要700人民币。而设施也不过是如家水平。
对于寸土寸金的马累来说,虽不算顶级,但也相当不错了。而且即便顶级酒店,房间也不宽敞。
酒店门前。
welcome drink是个大椰子
我见过最狭窄的电梯,只能容纳三个人并肩站立。
房间真就这么大,床比较硬,而且枕头巨高。
卫生间干湿分离。
因为水飞离岛时赶上暴风雨,所以到马累办完入住已经五点了,六点天黑,所以我们匆匆收拾好,换上适合马累的衣服(不能露肩膀,以及必须过膝),出门看看白天的马累。
留给白天的马累只有一个小时时间了,可对于这座首都城市来说,却足以让人用步行丈量大半个城。这座色彩斑斓的小首都,是我此次纯度假之旅中较为期待的一站,因为当在远离尘嚣的小岛上消磨了四天之后,脚踏上马累的一霎那,会有一种瞬间回到城市生活的穿越感——用寸土寸金已经不能形容这里的拥挤和噪杂,这里有我见过最狭窄的电梯,只能容纳三个人并肩站立;摩托车大军疾速穿梭在各条大街小巷中,当然所谓的大街会让你觉得北京任何一条胡同都宽阔无比,留给行人步行的最多只有勉强行走一个人的宽度;还有隐藏在一堆鞋店后面的国家足球场,对,国足没来我来了,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体育场周围局促成这样,入口距离对面鞋店不足两米远…每条小巷上都有至少一栋楼在施工,施工噪音和摩托车的马达声,还有大小清真寺中传来的祷告声,10万人挤在这个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不榨干每一寸土地又能怎样啊~
摩托车大军。
街头的穆斯林妇女。
马尔代夫是伊斯兰国家,在度假村里,除了那个中国女孩是工作人员外,其余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男性小黑,所以在马累见到女性的时候,才觉得完整了。
马尔代夫的房屋多是这种方形的、彩色的楼房,非常密集,但是色彩丰富。
试想一下,如果同样的拥挤,却满是灰蒙蒙的色彩,肯定不如现在这样好看。
色彩斑斓的小城。
从地图上看,这个城市有一两条主街,但当走到主街上时,发现所谓的主街,也只有双方向各一条车道,更不要提两边还要给摩托车留出行驶空间,行人只能在不足半米的便道上穿行,十分惊险。
糟糕的交通也许是马累最让人担忧的地方,除此之外,这里虽看起来不甚发达,但治安良好,经观察,也几乎人手一个iphone6....
步行也许是最适合马累的方式,因为摩托车太危险,汽车就太拥堵,也许还没有走着快呢。
我们的路线是从酒店,经主街(Majeedee Magu)到达国家博物馆,这就基本上是从马累的西边,穿过大半个岛屿,来到岛的中北部了。
这就是国家博物馆,看风格熟悉吗?对了,这是中国援建的。
说来也有意思,中国建造的现代建筑,我们总说没有特色,但是当把它放在国外某地,却能一眼就看出,这是中国援建的,具有明显的中国风格。
博物馆下午5点就关门了,没机会进去了。博物馆门前有一颗参天巨树。
不远处,是非常有历史的老星期五清真寺。
这个清真寺,是这个国家最古老的清真寺,据说是由珊瑚石建成的,上面还有各种装饰,并刻了古兰经经文。
非穆斯林进入需要经过伊斯兰事务部的许可,天色已暗,我们没有进去。
据说这个清真寺是在一座废弃的佛教庙宇的基础上修建的,所以没有朝向西北方向的麦加,而是朝向西方的夕阳,所以当信徒们祷告的时候,只好面向清真寺角落里摆放成一定角度的条纹地毯,才能向正确方向祷告。
围墙很矮,可以很轻易地隔着围墙对里面拍照。当时我看到里面的墓地,感觉不能拍照,然而当时遇到了一个小黑,他告诉我们可以拍照,我才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留下了它的一张照片。
这些墓碑,圆顶的是女性的,尖顶的是男性的。
在清真寺外,有一个参天巨柱,这就是清真寺的宣礼塔,看起来很新,实际上建于1675年。
老星期五清真寺的英文名是:Hukuru Miskiiy
在门口认真阅读LP的介绍时,一个小黑哥过来搭讪,主动给我们介绍,要我们去他的店看看。
他很热情,向我介绍了很多马尔代夫的景点,我们当时已经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地,他告诉我前面有他的店,我们可以去看看,还可以介绍我们去餐厅吃饭。
我说我们还不饿,不想吃饭呢。
于是他一路跟着我们,还掏出了一张写有中文的纸片说,你认识这个人吗?
我一看,我去,何炅何老师的亲笔。何老师在纸片上说,这家店货真价实。
我说何老师去过你的店?
他说是啊,他来我店买东西之后写的。
真的假的???
后来我们觉得实在盛情难却,就去了他的店,里面也是卖各种明信片(没有邮票)、冰箱贴之类的纪念品,我们啥也没看上就走了,没有遭到任何阻拦
如果不是刚才那个小黑告诉我们,我根本不知道,就在老清真寺对面的这个不甚起眼的建筑,竟然就是总统府。
这里最初是一座宫殿,1953年马尔代夫第一次宣告成立共和国时,这里成了总统府。
1994年,总统府迁到了别处,但是2009年,纳希德总统上台之后,这里再次成为总统府。
苏丹公园也在不远处。
从码头到酒店的路上我们就路过了这里,当时我和孙工说,你看都说马累拥挤,人家还有公共绿地呢。
结果当我们步行来到这里时,我才发现,我之前以为只是一块绿化带、甚至还不如我们小区绿化区域面积大的这个公共绿地,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丹公园。
怎么形容呢,百度上说:“这里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遍地鲜花和树木,是马累最漂亮的公共空间。”
而实际上呢?请看下面的图……
先过渡一下,有颗参天巨树,还是有点公园的感觉。
接下来不要震惊,哦,漏!这个马尔代夫“最漂亮的公共空间”,怎么装饰了这么多乡村假花????
图什么啊???
实在震惊啦,而且面积就这么大。
后来走过马累的大街小巷,觉得,能在这么寸土寸金的地方辟出一块绿地作为公共公园,也不容易啊。
不远处,是星期五大清真寺,就是新的星期五清真寺。
彼时,这个崭新的、地标式的建筑里正在进行祷告,播放着我等非信徒听不懂的经文。
天色将晚,街头依旧拥挤。
走着走着,又来一个小黑小哥,一路跟着我们,说去我家店看看吧,去我家亲戚开的餐厅尝尝吧。
我和他客气了几句,见他不依不饶。就站定脚步,认真地告诉他:
“我不饿,不想吃饭,我只想随便看看,以及,我不!买!东!西!”
小哥听了露出非常失望的表情,但是,令我感动的一幕出现了,他并没有扭头就走,而是向我继续热情地介绍,往前走是马尔代夫著名的鱼市,你们真应该去看看,但是现在天晚了,已经没有鱼了;往这边走,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地方,也就是清真寺(我们刚来的方向),blabla。。。
介绍完,小哥挥手和我们告别,留下我,充满愧疚地站在原地,在想,其实要不要去小哥的店里看看呢……
沿着谷歌地图走到海边的鱼市,果然啥也没有了。
这里更像是个货运码头或者物流基地,很多蓝领一样的男性工人在忙碌地搬运着东西。大货车挤在原本就拥挤的小巷里,让步行过去更加艰难。
天黑了,这样一个地方,哪怕在国内熟悉的城市,也是会让我感到恐惧的,然而令我意外的是,在这里,我一个外国女性,完全没有引起任何的骚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也是越走越心安呐。
鱼市对面是一个菜市场。
沿着鱼市附近的海边之路一直往东走,就是我们从机场过来时的码头了,途中还会路过共和国广场,周围密布着各种国家机关,但是天色已暗,而我的微单实在能力有限,就没有拍摄。
看到中间那个粉色的建筑了吗?知道是啥吗?
答案是:国家足球场。
对,国足没来,我先来了。
我从未见过一个如此局促的足球场,周围满是鞋店,大门入口就离旁边鞋店不足两米远。
是的,足球场……
想想我们的鸟巢,我们的圣·工体,我每天中午绕着工体外围走两圈,一天一万步不在话下啊。
好巧不巧的是,wifi神器居然没电了。翻包找了半天移动电源,塔玛,妹有带!
孙工已经绝望了,但我发现,谷歌地图在没有网络接入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定位的,于是,在附近看到地图上标注的XX restaurant,也不管它到底卖啥的了,飞奔而去
坐定发现环境还挺好,有空调,逼格高。
人少,邻桌是一桌中国人+一个老外,用英语和中文聊天,听了一会发现他们还真不是游客,应该是在这边出差的中国公司员工。
待我坐定我翻出LP,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被LP如此描述
“是岛上公认的首屈一指的高级餐厅,而且物有所值。”
妈呀,首屈一指。。。。高级。。。。
后来我发现,所谓的高级,只是体现在价格上,味道因为是泰餐,我始终吃不太惯。
比如这个,辣的,但是这种辣和川辣不同。
沙爹,撸串还得去新疆啊。
这个就更变态了。看着是一碗清新的海鲜汤,结果塔玛是巨辣无比,辣的直烧胃。
是我不懂得欣赏。。。。不知道环境在马累是不是算首屈一指的高级,但在北京,也就是人均100多的环境吧。
出门打车回酒店,惊讶地发现,司机的左后视镜(车是右舵)竟然是掰回状态。
这得是有多拥挤啊!
在马尔代夫的最后一夜睡得并不算太好,因为枕头太高,床太硬,睡不惯。
9点20的飞机,酒店通知我们6点半下楼用餐,6点45出发。
上了6点的闹钟,醒来推开窗去阳台上,从高处再看这个色彩斑斓的积木小城。
早餐是在酒店的大厅,非常局促,勉强能把我们这些住客都放下。
这里的早餐品种和度假岛上差不多,水果依旧是木瓜、西瓜和菠萝。
就算我爱吃,天天吃也吃不消啊。
打杯果汁吧,我去,还是木瓜!
吃过早饭,在等待司机来送我们去机场的空挡,走出酒店,在门口最后拍了几张在马累的留影。
这是一个角落,也是马累的缩影,因为无论是这里,还是哪里,马累呈现给大家的都是这样一幕:拥挤、狭窄、色彩斑斓。
顶着大雨,我们来到码头,登上轮渡,在风雨飘摇中,风雨无阻地回到马累国际机场。
离开马累时,天又下白了,这是不舍得我回去上班,我懂的。
马累机场很小,进门一直往里走,就可以看到这个小邮局,是买明信片寄明信片的最后机会。
价格是1.5刀一张含邮费。
机场里要走楼梯,还是第一次见。。。。。。。。。。。。。。
因为下雨,飞机延误了一个小时。只有一条跑道的机场,平时该怎么调度呢。
哦哦对了,图中这个,就是马累的唯一一条机场跑道。
从马累到科伦坡的飞机餐,实在是震惊了。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难吃的饭吗????
一块豆腐,配上一堆咸不拉几的咸菜……
但是这个酸奶,是真好喝啊!!!!
值机的时候我说我怀孕了,能否给安排靠近紧急出口的位置。
值机小哥说,我看看啊。
然后,飞往科伦坡的航班就被安排了,但是科伦坡飞北京的木有了。。。
不过,紧急出口附近宽敞是宽敞了,但是没有椅背的多媒体系统了。。。
因为马累起飞的航班晚点一小时,等到了科伦坡,发现到北京的航班已经开始了Final call,但是,我们还没买红茶呢!!
好在,我们已经熟悉了地形,直奔Dilmah红茶店,光速买了两包茶叶回来。刚进入候机室,就开始登机啦~哈哈,时间刚刚好!
飞往北京的航班,有种回家的亲切。
穿着艳丽服饰的斯航空姐,以及可以给设备充电的USB接口。
飞机的饮料可以选啤酒。
我不能喝酒,孙工要了啤酒。
空姐问他,是斯里兰卡啤酒还是嘉士伯?
孙工说,那必须得斯里兰卡啤酒啊!
于是,他得到了这个。
回京的航班,饮食也顺口多了,这个餐,在餐单上叫做咕姥鸡。
一路非常顺利,飞机甚至提前落地。
等了将近半小时的行李,等来的却是第一次使用、膜都没撕的新箱子,少了一个轮子的结果。
孙工说算了,我说不行,你去问问。
结果,机场赔了100块,总比没有强吧。
最逗的是,赔完100块之后,轮子自个儿被传送带送上来了。。。。。。。
然后回家,孙工又给安上了。。。。。。。。。。。。
平安到家之后,休息一天,就要去上班了。
最后晒一下此行的唯二购物。
后面的是斯里兰卡红茶,左边的是原味的,右边的橘子味的红茶。一盒120小包,12刀。
其实我想买的是柠檬味的,因为泡出来直接就是柠檬茶的味道,可惜当时店里只有柠檬味的绿茶,于是我只好选择了一种最接近的柠檬的橘子味。
前面的是斯里兰卡椰子油,预防妊娠纹的,也不知道好不好用,管它呢。
此刻,坐在办公室已经忙碌了三天,每次旅行回来,重新返回工作岗位,都有一种梦一样的感觉。
这次尤其是。
将来,等我娃出生,我会给他看照片,并且告诉他,在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带着你出国见世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