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18
- 评论5
- 赞19
+1
出发日期/2016/04/02
天数/2天
人均费用/500元
人物/亲子
玩法/古镇 美食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水乡,自古就享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这里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如诗如画。作为一个江南人士,这么多年虽然走过很多江南水乡城市,可还真没有留下太多水乡美丽的光影。
因此,今年春天,我给自己预约了一篇江南春景的游记,希望能记录下江南水乡最美的春景,在我心中最美的江南春景或是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杨柳依依的古镇,又或是清朗秀丽、曲径通幽、巧夺天工的江南园林,带着心中对最美江南春景的期待,跟着同程验客一起开启了这次太仓之旅!
南园,明代万历年间首辅王锡爵赏梅种菊处。清初,其孙大画家王时敏又加以拓建,邀请当时叠山大师张南垣主持营造,画师与匠师合作,使南园成为融造园与绘画于一体的历史名园,为清代以来太仓园林之首。
进园右手边我们首先来到一处红色的阁楼处,整体建筑为典型的江南庭院,以青砖白墙、阁楼斜顶、红柱花窗为特色,在这么一个阴雨天显得格外的古朴幽静。
进入大厅一位抚琴的雅士吸引了我们,后来听介绍才知道其为明代“虞山琴派”代表人物徐上瀛,徐上瀛除了琴艺高超之外,最大的贡献在于辑成了《大还阁琴谱》、《溪山琴况》、《万峰阁指法秘笺》等著作。
春雨绵绵,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着绿意,如果你问我这个季节什么最吸引我,我想回答:相对于姹紫嫣红的花卉,我更中意春天的那一抹绿色,永远是一派生机盎然,清新自然的景象。
无论是砖缝里冒出的小草还是修葺一新的盆栽,在青砖白墙的衬托下,是那么的刚劲而富有生命力,这就是我眼中春天的颜色,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气息。
穿过这些别致的庭院,我们来到了园中的人工湖畔,不得不感慨下雨天给了我们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春雨朦胧、烟雨飘飞,楼阁交错、小桥深幽,杨柳依依、群鸭嬉戏......宛如一幅幅如梦似幻、古色古香田园山水画。
园中最著名的知津桥是南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单孔拱形石桥,桥面离水面3.4米,远望之,如飞虹临水,亦美亦壮。桥东头一棵百年树龄的朴树更映衬得知津桥入画入诗。
雨一直下,小丫倒还是很淡然,撑起雨伞一个人在雨中悠闲自得,看着小丫一个人站在桥上,突然感觉她真的长大了。
走过知津桥,后面水塘里嬉水的一群鸭子把小丫吸引住了,刚好包里面有半块面包,小丫也是高兴的喂食起这群鸭子。此情此景,连小丫都即兴吟诗一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里面的所有元素今天都生动的展现在小丫眼前,现在想想这么一个雨天带小丫出来也蛮有教学意义的,哈哈!
包喂食结束,鸭子也游走了,小丫还是久久停留在河塘边,留下了孤单的身影。
园内被郁郁葱葱的绿植覆盖着,我们穿梭在这些幽深弯曲的小道上,春雨沙沙的打在我们的身上,感觉我们已经融入到这春意盎然的场景之中。
走过这九曲桥,我们来到绣雪堂,这里曾为南园主建筑之一。当年著名书画家松江的董其昌、陈继儒曾于明元启七年来南园雅集,在绣雪堂上饮酒弹琴,绘画吟诗。
这么富有诗意的阁楼也吸引了来此拍摄写真的一对母女,身着汉服的母女和整个环境融为一体,若伴着悠扬的古筝曲调,此情此景,仿若穿越千年。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亭榭廊槛、宛转其间,水石相映、玲珑多姿,真的很佩服江南园林的这些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设计,真的是风景美如画!
隔河而望的是园内有名的长廊,南园的长廊从南向北,起于寒碧舫,止于月波桥,又接通了大还阁,使这一群建筑连成一体,即便雨天,也可不湿脚走遍这群建筑。
雨后的花骨朵是如此的粉嫩,在雨水的抚摸下更加的清新靓丽,不施粉黛,只为等伊人静静地开放。
河边的沙摩亭,石柱之楹联,乃选自徐青藤之联语:“隔岸垂柳笑语,溪荷映水新妆。”坐在亭中,可见岸边垂柳依依,身后修竹丛丛,亭之两侧,或银杏挺拔,或灌木临水。
时间在这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不断流逝,雨雾仍然弥漫,我们开车去前往今天的第二站——太仓现代农业园。
进入园区,雨中清新的空气随风拂面,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景致印入眼帘,看着一排排整齐明亮的玻璃温室,我们的心已经迫不及待的飞进这绿色的农庄之中。不管怎么说雨天室内的场馆对我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起码不用淋雨了,哈哈!
太仓现代农业园景区位于美丽的娄城中东部,是一个蕴含“绿色、生态、科技、人文”理念、饱涵现代农业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特色农庄。我们首先来到的是现代农业展示馆。
现代农业展示馆是一个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玻璃温室馆。馆内以跌水假山、月湖茄林、天圆地方州桥、水榭平台长廊四个意境各有特色的主题区域,展示了多种高科技农业栽培技术,展出国内外新奇特植物300余种。
整个场馆给绿色包围着,让人眼睛分外的舒服,同时这里也是一个非常棒的科普教育基地,一进场馆,小丫就给这里品种繁多的绿植和农产品所吸引,很多也是我们未曾见过的,小丫认真看着介绍的铭牌,开始一段发现之旅!
馆内除了那些主题展区外,也有很多给绿植包围的休憩场所,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缕阳光,在这么绿意浓浓的环境下来份下午茶,好好享受这悠闲的午后时光。
园内展示了多种高科技农业栽培技术,虽然看不明白但还是觉得这种栽培技术应该蛮适合城市的,如果家里面有稍大一些的阳台和庭院,应该都可以尝试。
结束完现代现代农业展示馆的参观,我们朝着花卉园艺展示馆迈进,室外依旧阴雨绵绵~~~
花卉园艺展示馆是一个可控温观光玻璃温室馆。馆内有热带风情园、香花香草园、盆景园、沙生植物园、太仓名俗园等近20个小园,咫尺之间,展示各类花卉植物480余种
小丫也蛮喜欢这个园子,对一些美丽芳香的花卉和新奇的植物也是充满了好奇之心,或许这个院子里带给小丫的除了舒服更多是一份新奇。
沙生植物园带刺的植物,小丫怯生生的尝试着触碰这些尖尖的触角,简单而又快乐!
继续我们农业园的第三站——鹭园生态湿地馆,进园门口大面积的绿墙让人好心喜欢!喜欢拍照的姑娘们一般到此驻足久久不愿离去,非常清新和文艺。
鹭园生态湿地馆是一个室内人工生态湿地。馆内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有机结合的手法,模仿天然湿地,种植芦苇、香蒲、睡莲、红豆杉、菩提树等水生、陆生植物,放养海龟、珊瑚、锦鲤等观赏鱼类和鹦鹉,打造了一个植物、动物相互协调的极具乡野情趣的生态湿地景观。
这里花木繁盛、色彩绚烂,丰富的植物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活力,以前特别喜欢蓝色,现在绿色也已经成为我的最爱!
【景点信息】
地址:太仓市岳王东新港公路陆璜公路口南
门票价格:六个馆联票(除了以上介绍的三个场馆,还有恩钿月季公园、亲子园、百竹园):80元(其中12月至次年4月 70元) ,网络预订价:50元
开放时间:7:30-17:00
自驾车线路:
上海方向: S5沪嘉高速——G15沈海高速—转到S48苏昆太高速太仓港方向—岳王收费站—沙溪/浏河出口下—左转至陆璜线—右转进入新港公路—右转进入太仓现代农业园景区
苏州方向: S48苏昆太高速太仓港方向 —岳王收费站—沙溪/浏河出口下—左转至陆璜线—右转进入新港公路—右转进入园区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描写江南水乡最具特征性的词语,江南水乡一直也是已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让世界所认知。相对于已经过度开发的周庄、西塘等知名古镇的喧嚣和嘈杂,我更愿意去寻找那些更为原生态的古镇。这次太仓沙溪古镇之行,让我感受到一个更加淳朴和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
初识沙溪古镇已经夜幕降临,夜幕下的沙溪古镇分外宁静,濛濛春雨也让沙溪的夜更加迷人。虽然夜晚整体的灯光并不像很多知名古镇那么绚丽多姿,也没有沿岸而挂的大红灯笼,但点缀的也是恰到好处,朴实又不失古镇的那一份灵动。
古镇是免费对外开放的,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化,春雨中的古镇游人很少,分外宁静。这里的夜晚看似相貌平平,但相对于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的商业态古镇来说,这里更适合大家来此走走,放空下心情,享受夜晚那原汁原味古镇的韵味。
在雨里行走了整整一天,我们一家子也是很早就回到了住处。太仓沙溪雅圣酒店位置相当不错,在省道S359边上,离古镇步行10分钟左右,隔壁有个大卖场,购物方便。酒店房间整洁,设施齐全,小长假房价180-220元/间,性价比较高。
新的一天开始了,估计昨夜又是一夜的雨,早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新一天的清晨我们一家三口还是继续游走在沙溪古镇,已经习惯了在雨中漫步,继续感受这烟雨下的江南古镇。
沙溪古镇坐落在七浦塘两岸,塘北为主街,明清风格的建筑保留至今,在进入古街的入口左边有个手机大卖场,很好找。
母女两个行走在雨中,这种天气也不是很适合拍照,匆匆定格下母女两在古镇行走的背影,留下一片光影,留下一份回忆,不忘游记的初衷!
古镇上有一家老字号的面馆,步行进入古镇差不多200米就可以找到,这么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还是吸引了很多食客来此用餐。
点了碗面馆推荐的特色奥鸭面,还有一碗爆鱼面,淡酱色的汤清澈见底,面洁白精细,几颗葱花碧绿,加上地道的浇头,纯正的江南味道。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坐在屋内,听着窗外的春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之间,花草树木之中,闭上眼睛,可以感受到这场春雨对大地的洗礼。
待雨稍微小一些,我们继续行走在古镇湿滑的石板路上,这爬满爬山虎的墙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沙溪古镇上有许多小吃,桂花糖年糕,甜甜糯糯的,还有最适合这个季节的青团,豆沙馅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给小丫来了两个青团,吃的可香了,对小丫来说这个雨天多犒劳下自己的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带着好心情我们一路来到古镇最有名的一座石桥——庵桥。沙溪古镇自西向东,一共有三座古桥很跨这条戚浦河,庵桥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刚才的美食的缘故,小丫来到庵桥的心情也特别好,虽然桥上来来玩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但还是很有耐心的配合我的拍摄。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都快没耐心,但小丫倒还是很淡然的停留在桥中央深深的凝视着远方,或许这烟雨江南给小丫也带来别样触动。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烟雨蒙蒙、韵味悠长,古时候一定迷恋了多少文人墨客,而现在对于我来说,用镜头留下这最美的瞬间,烟雨朦胧的古镇或许就是我心中所追寻江南最美的风景。
小丫在河边这回眸淡淡的一笑,也是那么甘醇而又甜美,当然在小桥流水、濛濛细雨环境下这一切更值得回忆。
水乡多桥,桥永远是每一个江南水乡古镇的灵魂,一座座石拱桥连接着这些古巷子,古韵犹存。
室的装饰也是别有一番味道,虽然没有太多浓妆艳抹的装饰,但胜在这幽静古朴和清新淡雅。
如果厌倦了知名古镇的嘈杂喧闹,浓妆艳抹,那不妨去看看沙溪,感受一下江南古镇原有的模样。
【景点信息】
地址:太仓市沙溪镇白云路
开放时间:全天免费,部分收费场馆联票50元/人,网络预订价45元/人
公交线路:123路、 204路、205路、301路
海方向:S5沪嘉高速——G15沈海高速——太仓市区出口下——四通路——左转至郑和路——右转至东亭路——往北直行沙溪镇牌坊——继续向北700米左右即到沙溪古镇
苏州方向:S48苏昆太高速——双凤出口下,往双凤方向——右转至新港路——左转进入太沙线——直行至沙溪镇牌坊——继续向北700米左右即到沙溪古镇。
金仓湖公园原本对于小丫来说是行程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站,来之前我还想象着一家三口环绕着金仓湖骑自行车,沐浴阳光,微风轻拂的场景,小丫一定会非常开心。可是这场春雨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节奏,不过我们还是冒雨来到了公园,或许小丫内心还是期望这场雨或许会休停一会。
太仓金仓湖公园是一座以自行车运动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运动公园。水域面积一千亩。8万平方米的疏朗草坪,是娱乐休闲亲近自然的最佳场所,去的时候导航导到了他们朝西的大门,可当天并没有开放,我们辗转到朝北门才进园。
一进公园,道路两侧桃花树整齐连绵,如果在最盛的季节来此一定是一片粉白色的花海。这个时候雨稍微小了些,在微风的吹拂下散发出阵阵清香,散落的花瓣洒满草坪,如脂如玉,晶莹透亮。这也是小女生最爱的颜色,小丫也不例外,冒着雨开始捡起地上的花瓣,只为给她妈妈来一场花瓣雨......
不知不觉雨又大起来了,给小丫套上雨衣,这样可以解放小丫的双手,更加自由的在雨中寻找她不一样的快乐。
我们来到了公园中的大草坪,金仓湖畔的疏朗草坪总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是目前太仓最大的草坪,天气好的话来此放个风筝应该是蛮好的。
原来这天气来此游玩的不止我们一家子,还是能看到一些游客带着小朋友来此,这个小男孩一个人撑着把大伞驻足在大草坪上久久不愿离去,或许这个氛围对他小小的内心世界也会带来一些不同的感触吧。
来到湖边曲折的木栈道,这里可以感受到烟波浩渺的金仓湖,虽然没有太多的景致,但下雨天烟雾蒙蒙的湖面有着另外一种味道,雨真的很大,这次太仓之行相机镜头也是饱经风雨的洗礼。
雨很大,我们也没有走太远,留点遗憾,下次有机会再带小丫来金仓湖好好感受这里的其他项目和体验。
对小丫来说没能完成环湖骑行的心愿多少有些失望,不过小朋友的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说变就变,沿路返回到大草坪再次看到这满眼的绿色,小丫的心情瞬间又开心起来,脱去自己的雨披在濛濛细雨中开心的奔跑起来,或许就像出门之前她说的“就算雨再大又能怎样”。小丫的开心也感染了我们,有小丫陪伴的旅行永远是那么精彩!
游记写到这里,这次太仓之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感触,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刚开始写游记的初衷又是什么,或许是时候回到初心,多留些时间陪伴下家人,多留些时间记录她们走过的的每一个足迹,对于小丫来说记录他成年后所不成记忆的那份童年应该是我写游记最大的动力所在!
【景点信息】
地址:新港路东亭路交汇口
开放时间:8:00—17:00
公交线路:101、205、204
上海方向:S5沪嘉高速——G15沈海高速——太仓市区出口下——四通路——左转至郑和路——右转至东亭路——往北至东亭路与新港路交界处即到
苏州方向:S48苏昆太高速——双凤出口下,往双凤方向——右转至新港路——行至新港路与东亭路交界处即到。
太仓之行的最后一站——太仓博物馆,每到一个城市到地方博物馆感受下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也是必不可少的。博物馆整体造型为“圆仓”型,它淡化了“粮仓”之型,取“容器”之神,融入了“有容乃大”的华夏民族底蕴,盛载了太仓源远流长的历史结晶与人文精髓。
不管是室外还是室内设计真个很棒,特别是室内中心大厅的设计很有气势,整座展示大厅是一个三层高的玻璃天井,巨大的形如竹编仓盖的装饰物高垂在正中,下方是“六国码头”的立体模拟景观。
“太仓”之名大约得自元朝末年,而其作为国家仓库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这座人烟稀少的滨海村落被吴王选中成为屯粮仓储之地,从此这一功能就没有改变过,后来之所以被冠以“太”字,是因为境内纵横河道的开拓,以及漕粮海运的盛行。
当时太仓从刘家港到南门张泾关长达三十里的范围内皆是长堤码头,商贾显贵云集,店铺旅肆林立,由太仓驶出的商船向北可达今日本韩国,向南可达今越南泰国,海运贸易盛极一时,“六国码头”、“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称也随着商业的推动传遍世界。
博物馆内设四个基本陈列:复社纪念堂、文物陈列馆、太仓历史名人馆、“四王”纪念馆。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这里的每一件展物,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小丫最喜欢博物馆二楼太仓历史文化陈列,在这里可以从远古时代的文物开始了解太仓的起源。
四楼的太仓革命历史成列馆,在这里用图片、文字、实物、雕塑等形式重现了太仓革命斗争历史和革命烈士英勇斗争的史迹。
结束完太仓博物馆的游览,我们的太仓之旅也将近尾声,在太仓博物馆我们感受到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和璀璨的文化。
【景点信息】
地址:太仓市上海东路100号,东临东亭南路,西临半泾路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
票务信息:免费开放。
清明时间来太仓不得不提这独一无二的“春之美味”——河豚,伴随着“河豚白吉撒籽撒勒海滩边”的歌谣,热气蒸腾、香气四溢的河豚鱼吸引了大批食客这个时间来太仓寻鲜,这个时节河豚鱼肉厚实、紧致、有弹性,没有刺骨,回味甘香。鱼皮胶质丰满,鲜嫩无比,是河豚不可多得的精华部分,但布满微小的硬刺,正宗的吃法是将鱼皮带刺的一面向内卷起,然后生吞入喉。
除了河豚,这个时节各类“江海湖”三鲜也能给大家的味蕾带来极致的享受。
在这还可以感受下肉松骨头这些地道的特色美食,“太仓肉松骨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鸿顺骨头锅里煮,武陵老街三里香”之美称。据介绍,肉松骨头之所以能香飘百年,除了配以纯天然调辅料、香料外,主要是因为精选原料,加工肉松骨头的原料主要来自鲜猪的筒骨、髌骨、肋骨。
海鲜面是太仓人餐桌上的常备主食,一碗海鲜面,一壶热黄酒,灯影里的觥筹交错,这就是太仓人家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烟雨太仓,朦胧如诗,风轻雨斜,云蒸雾罩,这或许就是我心中所追寻江南最美的风景,太仓你好,太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