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6
- 收藏48
- 评论13
- 赞10
+1
出发日期/2016/04/04
天数/2天
人均费用/800元
人物/独自一人
玩法/漫游
东线:月亮湾—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段莘水库—庆源
优点:在一条线上,交通方便
缺点:内容单一,都是以古村落为主
北线:丛溪漂流—思溪延村—清华镇彩虹桥—从清华镇分散开来;
1、浙源、虹关、理坑
2、大鄣山卧龙谷、黄村百柱宗祠、菊径、灵岩风景区、石城
3、长寿古里洪村、严田古樟
优点:北线的风景内容丰富,有古村、廊桥、山水自然风光等
缺点:景点分散,均需要在清华镇转乘车辆
西线:鸳鸯湖、林生生态茶园、赋春长溪、石城山、凤游山
优点:西线较冷门,游客少,可以避开拥堵的旅行团;
缺点:多数景点尚未完全开发,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跟不上
物品准备:婺源民宿较多,但没有洗漱用品,选择民宿的筒子们需要自带哟~
交通:婺源县交通并不发达,各个景点相距较远,如果人多建议包车游览,价格500—800元/天,一个人旅行可以选择摩托车,80—150元/天,旺季会相应涨价,或者和其他人拼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主要费用:通票:210元/人(5天);所有单景点:60元/人
通票包含景点:
东线: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
北线: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彩虹桥、严田古樟、石城、白术宗祠
西线:文公山、鸳鸯湖(船票另付30元/人)
非通票景点:
庆源村:20元/人;理坑:60元/人;洪村:60元/人
晓起—江岭—庆源—汪口—李坑—思溪延村
晓起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故里,始建于公元787年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天人合一的晓起堪称中国别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
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晓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前后天井,厅堂宽敞深进,大门口三级高阶和门楼精美的砖雕图案,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以及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象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
江岭南临晓起,东接溪头,地处婺源县最东北,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
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铺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顶望去,脚下大片的山谷内,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中间围拢着几个小小的村落,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夹杂在一片金黄之间,在婺源再没有比这更壮观而令人惊喜的了。
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
当我到达婺源的时候,油菜花已经谢了大半了,当地村民说,若是早一星期来到这里,便是最佳赏花季节
庆源村建于唐广德年间,现保存明清民居百余幢,因粉墙均以"三六九"规格的青砖砌筑,故有"屋塌砖在,祖业永存"之说。
村基布局呈双身船体形,全长1公里,两岸往来,有16座石板桥相通。
村内街道、小巷皆为石块铺成,每隔四五十步,有对衬的双阶下到溪畔;
村外有明代拱桥三座,一桥上建有社公庙,高低两层。水口处,数石突兀,大小如人之二三倍:旁有古松二,一松树能长出松柏两种叶子。村内多果树,梨、枣各达200余株;另有银杏一株依溪畔挺立,树龄迄今1200多年,高28米、胸径2.04米。远望庆源村,银杏树如鼓风而扬的船帆。
因一整天的暴雨,湿漉漉的来到村里,漫无目的的走着,沿着这条小径,边上水流湍急,眼见前方一座桥,好奇桥的对面是什么,身子仿佛被牵引着来到桥的那一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狭窄泥泞的小道,路面湿滑难走,本想回头的我还是继续往前走
渐渐地,眼前的景色开阔起来,此时的雨点也收敛了,我抬头望向天空,远方的山体冒出汩汩的仙气,宛如人间仙境,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湿漉漉的,太阳偷偷钻出云层,洒向这片金黄色的田地,将整个村落映衬得妙不可言
这里人烟稀少,仿佛世外桃源
思溪延村—彩虹桥—理坑—卧龙谷
思溪和延村实际是前后两个村落,由一条小河和一条路连接。这里历史上出过很多官员和商人,所以村子里有不少豪宅。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而1987年版的《聊斋》在此取景,真正使思溪延村名声大噪。另外这里也是连续剧《青花》的拍摄地。
前一日到达思溪延村已是晚上了,住下民宿,推开窗户,一片漆黑,唯有明月挂在床头,我便早早得睡下了
当天空添上一抹亮色,我从梦境中醒来,窗外静谧的景色使我早早起床采风了
村口的早餐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