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5
- 收藏27
- 评论21
- 赞13
+1
出发日期/2017/05/01
天数/4天
农历新年神龙架赏雪回来,一直忙这忙那,没有心思计划下一场旅行。连续第三个年头的闺密之旅难道要泡汤了,直到大吉的提议,没多想就答应了。行程机票住宿都是大吉一手包办。只是在空余时间对这个六朝古都稍微认识了一下。应该是有史以来最没准备的一次自由行了。
大吉对行程向来执着,来到这个历史厚重的文艺之地对很多景点都舍弃不得,四天的行程注定是要开启要暴走模式了。幸好航班的时间还算好,早去晚归,也算是足四日了。早上七点十五的飞机,也算是这些年较为难得的准点国内航班。两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9点多就顺利到达南京禄口机场。
大概是工作日的缘故,机场人不多,宽敞明亮,很舒服。
在南京真的无处不在地体验到文化的底蕴。走过机场走廊,一副副经典神话故事场景再现眼前。原来吴承恩来自江苏啊
来跟美女合照一张露个脸。
初来步到,一切都感觉新鲜,到处都想拍。
从机场到市区可以选择机场快线也可以选择地铁。时间大概都是1个半小时。但比起大巴快线,地铁的时间还是比较稳定。南京的地铁网络还是相当发达的。所有著名景点基本都可以到达。考虑到往后几天都需要地铁公交出行,果断办了一张公交卡。工本费25,每次充值50,乘坐公交地铁可以享受相应折扣。办之前只是想着免去找换零钱的麻烦。卡拿到手后真的兴幸办了一张,因为正值樱花季,卡片图案正是樱花盛开下的鸡鸣寺,制作精美很值得收藏留念。
机场乘坐S1号线到终点南京南站全程大概40分钟。南京南站换乘地铁一号线到鼓楼站再换成四号线一站到云南站。同样人不多,好大一部分还是在路面行驶的,沿途风景也不错。
路两旁零散地点缀着油菜花。虽然我们每次都不是专程去看油菜花,但总能不期而遇。
出站的一刻彻底被价钱惊呆了,坐了一个半小时才6.6元。跟机程差不多的时间,南京的交通费用真心便宜啊。
云南路站,离南京师范大学较近,她前身就是金陵女子学校,地铁风格毫无悬念地体现着民国学院风。
这条天目路更是聚集了很多受保护的民国风建筑。难怪大吉一看就爱上了。
我们很快就找到民宿。之前大吉一直跟我说民宿是一栋独立的别墅,第一眼所见,没有别墅的感觉,门口很朴实,主人不在,短信告知了我们密码,我们便自助进门了。
很先进的密码锁🔒,按提示输入正确的密码打开盒子,门口钥匙就在里面。
进入民宿,推开朴实的大门,顿时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
从小花园到小吧台……
再到客厅……
客厅的小摆设……
侧花园……
厨房……
摆放井然有序的餐具……
民国味的皮箱……
再到二楼的房间,无不充满了民国文艺风。民宿一共只四个房间,我们的房间由于坐向比较好,空间也比较大价格也是四间里面最贵。难怪大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订好了😁。268一晚。引用大吉的话不是环境配套最好的,不是最最热门的位置,也不是性价比最高的,不过就是对味了,很对味,其实交通也很方便。步行到刚开通的四号线也就10分钟以内。房间没有洗手间,不过很干净。民宿只接待女生,所以顿时有种住进女生宿舍的感觉。
巧合地今次与大吉带了姊妹款摄影器材,收拾一下行装出门已经12点多了。
饿到不行的我们先到附近的不知名小食店解决温饱问题。三月份的南京气温还低于10度,出门时我们一直后悔没带手套。南京虽然是大城市,交通餐饮消费却很便宜。这一大碗的茄子🍆肉丝捞面才13块。料很足,面很有嚼劲味道也不错。
馄饨皮很薄。一碗下去终于有点饱暖的感觉。顺便问路店家,师范大学就在附近。这次出门实在没做太多的准备,路线都是百度地图实时搜索的。方便是挺方的就是有时定位不太准确,必要时还是路在口边比较靠谱。
路边小区遇到了南京看到的第一课樱花树,看来正当时,一阵风吹来,花瓣随风散落,好美。虽然只有几棵樱花树,我们已经拍得难离难舍,再这样下去今天的计划的路线肯定完成不了。
走过大概两个街区便来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充满历史感的校门。
师范大学的前身正是金陵女子学校。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校园不算大,的确很有复古味。
身为外语系的人看到外国语学院倍感亲切。
亭台楼阁有有种置身公园的感觉 ,这里的学生真幸福啊。
园区不算大逛一圈大概也就大半个小时,感受一下便出发下一站南京大学。
不知名的小花正吐着绿芽。
这周共享单车拉起价格战,全国免费一周,本想来南京也可以享受一下也好为打后几天的暴走省下脚骨力。无奈大吉不熟车性,没踩几百米,计划被迫夭折。
不过南京的共享经济发展得比广州成熟,各种牌子,电动的,汽车的都有。停放管理也比广州完善,值得借鉴学习。
步行可以更好地观赏路边的景致。
地图上显示南京大学与师范大学相临近,顶顶大名的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也再附近。但如果两处都去肯定不够时间,取舍了一下还是先去南大。
正在寻路的过程中却偶遇上了鸡鸣汤包,毫无抵抗地又开吃了。
汤包的皮很薄,为了保持完好,夹起的时候必须小心用力不能过大。然后咬上一小口,鲜甜的汤汁慢慢渗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小心烫伤哦。
地图加不断问路,绕了个大圈,最后还是从南大的宿舍区进去了。没走正门总没有到了校园的感觉,但总算偶遇了一片二月兰。又是一轮狂拍。
这张有点密集恐惧症了。
穿过宿舍区,终于到了正门。
垂丝海棠
南京大学的金陵苑內樱花也开得正盛。不知为何,对金陵这名有种莫名的喜欢。
一看这座楼就知道来头不少。回来查书才知道,这座叫做行政楼,金陵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9年,中部塔楼由明代城墙砖砌成。五层四方,攀满了藤萝,顶部冠以十字脊顶。
古旧的砖墙与樱花这两者的搭配,感觉很相称。
又发现了一片二月兰,这里已经这么漂亮,传说中理工大学的一定更壮观吧
远拍近拍各不同。
以此路口为界一边是去东南大学,一边去鸡鸣寺。我们决定先去东南大学。
来之前只知道东南大学是《致青春》的拍摄场地之一,回来才知道东南大学的名气远远不止这些。尤其是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估计这里会更火了。
但比起这些曾经的拍摄场地,东南大学的前身显得更有份量。
正式步入校道。
著名经典的喷水池一景。
池水为何可以这么蓝,估计天气好的情况下会更漂亮。
校园內随意溜达,发现美景。继续是垂丝海棠,挺喜欢这种小花,含蓄内敛。
樱花还是长得底而密的好看,发现一处美景,又忍不住停下了步伐。
南京的樱花总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秀而不媚。
大吉换了相机之后,只能拿手机自拍我们都不是自拍神人,没几张满意的,都是大头怪
这个场景,相信近期看人民的名义的人都会感觉很熟悉😄。其实是学校的图书馆。
拍起照 来也很有感觉。
其实我已习惯了把大吉当模特,感觉她的气质与这里挺搭的,只是有时观点角度各有不同,互拍独照时总感觉不够满意,那我们互摆照片就对了。
等大吉拍照的时间闲来无事随手拍露珠。
天色不早了,随便逛了一圈出发下一站鸡鸣寺。
正席下班高峰,鸡鸣寺显得车水马龙。
难怪大家赏樱都往这里来,的确漂亮。
配上古建筑更相称。
被樱花环绕的鸡鸣寺。可惜天色已暗。
黄墙映衬下的古鸡鸣寺别具一格。
为了避开下班地铁高峰,同时感觉有点视觉疲劳。打算先去解决晚餐,明日再战。
其实除了视觉疲劳,体力也是差不多了,三所大学+鸡鸣寺今天的暴走计划基本完成。地铁到新街口站的德基广场。下班时间的地铁人流明显多了很多。其实新街口一带吃的选择很多。只是我们又累又饿,直奔德基广场的大牌档。还没到已经在电梯听到有人谈论大牌档如何难等位。与预期的一样,六点多一点,大牌档门口已经人头涌动。拿了号,但却是个绝望的数字。但温饱问题必须马上解决,双腿又不听使唤,实在不想再走了。情急之下找到了楼下一家宽窄巷子,边吃边等。没想到来趟南京连成都小吃也吃上了。清汤抄手,红糖粑粑,椰汁南瓜饼……吃完正好赶上了大牌档的等位。
大牌档的环境真的很有特色。
每天18:00——21:00 还有专业人员现场评弹表演。虽然不懂欣赏,感受一下气氛还是不错的。
大牌档的价格还是比较可以接受的,盐水鸭小份也才二十多块,只可惜刚刚已经吃了点东西,其实很多东西都想试试,眼阔肚窄也只能挑几样特色的试试。盐水鸭不错,天王鸭肉汤包不过不失,桂花糖芋苗之前很期待,吃起来也算中规中矩。银耳羹很清润。最后还是吃不完打包了。大概今天早出门太早,饭后已经无力再逛了,直奔住处,老天真是给足了面子,前脚踏入民宿门口,后脚下起了大雨,哇啦啦地下了一整夜
早知道南京文化底蕴厚重,来前也到图书馆借了基本相关书籍,还特意带来了,只可惜每晚回来已经没有精力再看书了。
雨真的下了一整夜,直到清晨才渐停,民国女生宿舍里开始有动静了,除了使用厕所稍微要排排队,其余感觉真还不错。对面房间的美眉是个长租户,临走出门还招呼我们煮了稀饭让我们下去吃。正当我和大吉谈论之际又被楼下同来自广东的美眉相认,好不热闹。
昨晚打包的东西配上邻居美眉的紫米粥,太美味了。
本来打算今日早点出门,磨磨蹭蹭还是到9点多,就当避开上班高峰吧。
昨晚没逛够的鸡鸣寺今日继续逛。
在这里又重遇了楼下的房客,缘分啊。赶紧互相合照一下。
樱花树下走过一队可爱又帅气的执勤人员。
小摊档正忙着赶路准备一天忙碌的开始……
对比起来粉,白两种樱花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鸡鸣寺无论出现在哪个角度都是很相称。哪怕就是朦胧的背景。
很完整的花球。
今天的光线角度都比昨天要好,但还是阴天。
人在景中,景在手中
连寺内的方丈也出来赏樱。
来这里的游客都不忘挑一张美美的樱花明信片,盖上印章寄给亲朋好友,分享这里的美丽。
今天走到了马路的另一边看鸡鸣寺又是另一番景象。
鸡鸣寺路走到尽头来到了明城墙的遗址,这一段俗称台城城墙。
明城墙下感受历史的印记。
此处向东五十米在1991年6月的暴雨中坍塌,同年8进行抢险性维修。1994年用原城砖砌筑。
城墙与花。
点点落樱很漂亮。
因为要找洗手间,无意中发现拍鸡鸣寺绝好的位置
穿过解放门来到了玄武湖。玄武湖很大,本来没有立入行程中,既然来了就走几步看看,到此一游
玄武湖也在举行樱花节,其实南京赏樱的地方很多,时间有限,只能选择性观看。本来今天打算只是顺道再去一次鸡鸣寺补补昨天没逛完的,没想到一逛就是一个上午。要赶紧撤了。
幸好南京的地铁网络真的方便,所有的著名景点基本都有地铁到达,每个地铁站还各具特色,下面的金陵十二钗,视觉很震撼,可惜实在没办法把十二美女都拍下。
各地铁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景点。
二号线大行宫站出来马上能感受到中心地段的热闹。
这一路上不乏各种博物馆纪念馆。
很有趣的吧台。
已是午饭十分,先解决午餐。不知名的鸭血粉丝,味道还可以吧。
外加隔壁的大大鸡排,虽然不是当地名食大吉说来到外地特别想吃些香口不健康的食品放纵一下,香香酥酥很不错。
去总统府的路上发现了儿时的回忆,饭后甜品果断买。
午饭时才想起昨晚太累了,忘记预订今天总统府和博物馆的门票,现场买票40,网络预订37,有点小贵,不过要好好了解南京的民国历史,这里还是值得来的。看到这长长的外墙就知道总统府快到了。幸好排队买票的人也不多。
这样大众的景点免不了游人如织,特别是旅行团。
租了个讲解器,按上面的指引路线走。这一段懒得拿相机,都是拿手机拍的。总统府主要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中轴线)主要有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
想象一下,这中轴线上无数名人走过这里,留下了印记。
会议室。
接待室。
蒋介石的办公室。
隐藏在总统府里的先锋书店,地方很小。昨天错过了没去,这里的规模应该跟五台山相距甚远吧。
南京有名的雨花石。
纹理很漂亮。
逛完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来到了东花园。总统府果然是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
又是一张角度互拍。
随处一框就是一副绝美的风景画。
苏杭这边的园林逛起来真的有种让人很舒心的感觉。
竹林。
总统府不同时期担任着不同的角色。早在明朝初年今天的总统府为当时德候府和汉王府。清军入关后这一带被辟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难怪这站地铁就叫大行宫站,可见在历史兴衰中这里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位置。
对于太平天国这一短暂的历史,只能慨叹他始终摆脱不了封建愚昧的思想,必然导致其走向灭亡。天王宫最后也失火夷为平地。
煦园也就是西花园,和东花园(复园)对称。
左龙
右凤,墙上精美的石雕依然保存良好。
煦园是晚清江南园林保存较好的一处。跟东园相比这里感觉更加古色古香。
穿过煦园来到了西面的临时大总统府遗址。天下起了雨,幸好今天的行程主要参观室内的,尽管有点不方便,但也算影响不大。
中共世纪合作。
墙壁上满满地记载着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自成立之日起分分秒秒马不停蹄的各大事迹,可惜临时政府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历史。
当时的文件往来。
总统府里认真逛起来还真要两三个小时。三点多赶紧往下一站——南京博物院。
地铁站离博物院还是有一段路,途径国民政府旧址。
博物院5点关门,4点停止领票。门票免费,只需要凭身份证在自动柜员机打印出票即可,十分方便。
我们领了票已经三点四十分了,必须抓紧时间。
雨势有点大,博物院的造型挺有气势的。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里面分为很多馆,民俗馆、民国馆,艺术馆,数字馆等等。在里面可以待上整整一天。一天的时间需要浓缩为一个多小时 只能挑重点看了。
博物院展示了南京各个朝代的文物,我们不是文物爱好者,对这些了解一下走马观花。
琢玉流程模型。
微缩模型做得惟妙惟肖。
清早朝出土的金凤冠,做工十分精美。
有两个展馆比较值得推荐,一是数字馆,另一个当然是民国馆。
数字管很有时代感,而且趣味性相当,融入了各种多媒体游戏等元素,让枯燥的历史平添几分生气。这个耶稣和佛祖的结合真的很有创意。
对民国馆的期待是来博物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比一地重现民国初期的风貌,真有点时空穿越的感觉。
这个昆曲茶馆据说每天固定时间会有表演,茶客只要花上几十块钱就能在这聊聊天,听听曲,很写意。
顿时又感觉到了夜上海。
逛得又累又渴,在小食店里买了米糕和酸梅汤充饥。逛到了闭馆的最后一刻,特展馆最终还是没来得及逛,被工作人员清场请出馆了。
原本以为雨天接下来的理工大学是去不了了,没想到老天实在太配合了,走出博物院雨时雨刚好也停了,查了下百度,刚好对面就有公交车过去,比坐地铁方便,事不宜迟,执着的大吉说理工的二月兰就算今天去不成,明天后天也是必须要挤时间去的。
这里过去只要几站路就到了,南京的公交车人也不多,路况还好。
进了理工大学校道上马上感受这股阳刚之气。
雨后的理工大学,十分寂静,只听见鸟叫虫鸣的声音。
平静的湖面倒影如镜。
有点水墨画的感觉
终于找到了传说中那大片的二月兰,可是真心有点失望了,是期望过高了吗。
稀稀拉拉的二月兰难道是没到盛花期,还是被昨晚的大雨洗礼过。
倒是这片杉木群有点气势。
看不到理想中的那片二月兰,只能安慰这是别样的二月兰,落得清净,。想必如果在全盛之际到来,必定领略不到。
天色越来越暗,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最后在地铁站附近遇上了回味鸭血粉丝,就把去狮子桥的念头彻底打消了。虽然中午才吃过血鸭粉丝,连锁店的出品还是略胜一筹,特别惊艳的是那个鲜虾汤包,比起昨天鸡鸣汤包更清甜适合我们的口味。
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还需要保存体力。我们宁可多坐几站,少转一线。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这四号线就像专为我们而设一样。
很能吸引眼球的地铁广告。
吸取昨天拖拉的教训,也深知今天要不少走的路,简单的早餐后比昨天早出门了。今天依然选择坐多两站的四号线转二号线,二号线这一段路都在路面的,可以看看沿途风光,心情舒畅。
明孝陵站一站牛郎织女的壁画,再次赞叹南京对传统文化的注重令游客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文化底蕴的厚重。
今天是周末,这样著名的景点难免有点人多,中山风景区套票包括美龄宫,明孝陵,音乐台,灵谷寺等景点。套票比较划算,不知道为什么前一天无法订到当天的网络门票。区间车10元一次,有点小贵,但这么大的地方不坐也不行,时间就是金钱,节省时间保存体力才是重要。我们比较幸运排到的是这种小火车,虽然只坐了短短一站到美龄宫。
绿色琉璃瓦砖墙高窗一看就很有感觉。难怪有“东方第一别墅”的美称。
美龄宫不仅大气,而且注重细节,据说房檐的琉璃瓦上雕着1000多只凤凰,是中国唯一一列。
航拍下的美龄宫,秋天被银杏树包围仿似项链上的蓝宝石。
美龄宫一共有三层,室内陈设均按原样布置。,底层为接待室,秘书办公室等。
宋美玲多才多艺,曾拜师张大千,里面陈列了不少她的佳作。
二楼会客室,起居室,布置奢华。
宋美龄蒋介石还是个基督教信徒,有自己的小教堂供平日拜读圣经礼拜之用。
很喜欢二楼的这个小平台,难得的合照,而且没有跑焦
大爱的落地高窗。
匆匆告别这座重檐山式宫殿式式建筑。
神功圣德碑楼,明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俗称四方城。里面的圣德碑详述明太祖朱元璋的丰功伟绩。
按照网上推荐的路线美龄宫出来步行到明孝陵博物馆。
华表,记载着南京各个历史时期。
明孝陵博物馆撑了个小团,这种如果地方没有导游解说就只能瞎看。
博物馆出来再步行大概10分钟从大金门进入明孝陵即可按顺序参观。其实我们也是毫无方向地随着人流走,明孝陵真不是一般的大。
穿过大金门,天桥上看风景,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虽然光着神却千姿百态而又整齐排列。
途中碰见卖梅花糕的小贩,二话不说买来尝尝。梅花糕除了做的模具像梅花形其余跟梅花扯不上半点关系,其实就是糯米掺了些红枣果仁,吃起来甜甜糯糯的。大吉说朋友介绍有一家做得非常地道好吃。只是外地人很难找到。
由于不是季节,红叶或者黄叶下的神道只能靠意淫了,我们转向了神道旁的中日友谊园。我们俩就是花痴,尽管昨天已经在鸡鸣寺花了半天时间赏花,到了这片樱园又毫无抵抗地开拍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明孝陵神道,与前朝神道有明显的不同,明之前的神道短而且直,而明孝陵神道蜿蜒曲折,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幕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似北斗七星。神道两旁一共有6种石兽,每种两对,两跪两立,夹道迎侍。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
忙着采蜜的小蜜蜂。
随手捡起了一朵落樱,捧在手上细看。
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景区内想找吃的不容易,幸亏昨天早备了些干粮,赏樱庭下赏樱野餐,很是写意。
中日友谊园当然少不了日系的元素。
进了花丛真的很难走出来,嘴里说快走,脚步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
这樱花园又成了我们在钟山景区里花时间最多的景点。
路过梅花山的入口,终于走出了樱园。
梅花花期已过,只剩下零星几棵。
走过御河桥终于来到了明孝陵的核心位置。
庄严的孝陵城门。
拾级而上。
郁郁葱葱的树林前立碑此山大明太祖之墓。游客也只能止步于这里。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建筑,但其他地宫至今从未被打开,具体位置也只是通过仪器探测而知的。
城楼下来跟红墙玩游戏, 各种摆拍。
刚好吹起了一点裙角,怎么感觉有点就义的气势
午后阳光出来了,假如今天碰上昨天的天气该怎么好啊,所以一直兴幸老天为我们安排的一切。
大吉的小清新碎花裙跟这里好配哦。
明孝陵出来坐电瓶车可到中山陵。游览钟山景区真是个体力考验。一到中山陵彻底被密集的人流吓倒了。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来南京了,追索上一次已经大学时期跟同学的华东五市跟团游。当时年少气盛还真是从博爱牌坊一直爬到顶上的纪念馆。
路两旁的雪松苍翠挺拔。
这次只走到了第二个平台,意思一下就好了。
中山陵对面的音乐台,虽然看头不大,但既然套票包含了就去看看呗。
大小朋友买上几块钱的鸟食就可以跟鸽子亲密接触。
突然鸽子们好想听到什么特殊指令一起振翅飞翔围绕音乐台转圈,场面震撼,顿时惊呆了,也没反应过来拍照。
音乐台小息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不去灵谷寺了。中山陵外的电瓶车可以直接送到地铁站口。坐上通敞的电瓶车上,冷飕飕的山风吹得我们秒变大妈。
地铁夫子庙站里展示的刘姥姥进观园。来一趟南京文学修养也提高了
来夫子庙的第一件事,吃吃吃,补充体力。蟹黄汤包大的二十一个,小贵。赤豆元宵好大一碗。
牛杂面,牛杂寥寥无几。
麻油干丝,其实就是豆皮丝,麻油挺香的,豆皮细细的到嘴里就化了,挺特别,可惜分量很少。
牛肉烧麦卖完了,只能点牛肉小笼包,不过不失。来到南京每天跟汤包结下不解之余。
一顿下来体力恢复两个点,开始游走于秦淮河两岸。
奇芳阁,南京著名的老字号清真茶社,在著名的小吃“秦淮八绝”中,奇芳阁就占了两个席位。大家都慕名而来,一席难求,转了几圈好不容易找了个座位,但想试的,很多都售罄了,出品也感觉有点名过于实。
吃饱继续逛等待入夜的秦淮河。夫子庙太商业化了,都围闭起来,进去也没意思。
华灯初上,人潮开始密集起来。
乌衣巷的成名完全是因为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后两句会更加家喻户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一首怀古。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夫子庙附近商铺林立,热闹非常。
秦淮河上古色古香的客栈,据说当年不少来赴考的书生借宿于此。
夜幕降临,通济桥上成为了最佳拍摄地。
走过两个街区来到了另一个商区,老门东。门东其实就是中华门以东,一个没那么拥挤嘈杂却比夫子庙更有老南京历史痕迹的古街。
我们还是直奔主题蒋有记锅贴。要想吃美食必需有耐性,锅贴必须先做现卖才会有焦脆的口感。
大吉在路上买的青团糕正好做个完美收官,一个肉松一个芝麻,味道各有千秋。
隔壁的小郑酥烧饼人气更旺,长长的队伍人一直没少过,也只能放弃了。老门东这边基本没有手信店,只能又折回夫子庙附近买。
秦淮河的日与夜,跟来时拍的互相辉映一下。
最后提车大包小包从去地铁站的途中,误打误撞搞错了方向却偶遇上瞻园,正好想拿起相机拍照留念一张,就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灯灭了,漆黑一片还没反应过来。我俩相视一笑,再看看表刚好9点整,闭园了,无奈又遗憾地离开了。
我是个睡不了懒觉的人,就算没事干生物钟都会七点多把我叫醒,何况这样明媚的早晨,赶紧拉开窗帘,让阳光洒进来。
正在对镜贴花黄的大吉,本来今天的行程是要分开走的,大吉要去大屠杀纪念馆,我感觉那里太沉重了,不想去。最后大吉还是决定跟我一起去浦口车站。
今天天气真的很好,蓝天白云,太阳出来感觉温暖多了,难怪这里是法国领馆旧址,真有点异国的感觉。
车站等车中。
到中山码头只能坐车,虽然要转车但还算方便,而且可以车游一下南京。
一下车大吉就喊饿先解决早饭问题,只见阿姨用纯熟的手势两三下就做好了一分卷饼,经济实惠,热乎乎地捧在手里坐渡轮去。
终于可以上船,通常地下载车二层载人。
等候渡轮中,找到大吉了吗?感觉这照片很有喜感,很多群众演员。
中山码头原为下关码头,后因孙中山灵柩在此登陆,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后改名为中山码头并沿用至今。
渡轮缓缓驶离码头,在平静的江面上画上一道漂亮的弧线。
远处隐隐可见的长江大桥。
浦口码头出来过对面马路就是浦口车站,这是到达浦口车站的最佳路线。
浦口火车站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中国近代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朱自清的《背影》;孙中山灵柩低此举行迎灵仪式;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由于他完整地保留了百年老火车站的历史风貌,近年来逐渐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外景基地《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均在此取景。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
渡轮大概十五分钟一班,加上渡江时间也差不多要半个小时,今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傍晚还得赶飞机,时间必须掐得准。
渡轮上才发现相机模式昨晚拍过秦淮河夜景后没调回来,刚的照片……,所幸今日光线充足,好像也没大多影响。
正好路过一位父亲的背影。
浦口火车站现已是一个废弃的车站,多少有几分萧条的感觉。
大概因为慕名而来拍摄的人越来越多,站台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了。
铁门紧闭,还有些自愿者在看守。
唯有透过铁门有限地窥看一下。
乱入镜头的小黑。
荒废的候车室。
阳光正好。
火车站附近依旧保存了很多老南京的味道。
原路返回。
远处那座古楼从外形位置上判断应该就是阅江楼,他在南京的地位和作用与武汉的黄鹤楼有异曲同工之处。
坐车到五台山先锋书店完成本次南京的最后一站,本以为相机收好不再拍了,一下车却遇上惊喜。阳光下的樱花分外夺目,感觉心情也明亮了。
看大吉笑逐颜开的样子就知道,花瓣随风飘落的那瞬间心情的激动,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去托起那纷飞轻盈的花瓣。这是纯抓拍不摆拍。
散落在路边的小花瓣同样好看。
白如雪啊。
看到这个地库入口很多文艺青年都会激动万分,没错这就是文艺青年口中南京必到的潮圣地五台山先锋书店。
大吉马上埋头苦干写起明信片来,我没有那么深度的明信片情结,写几张盖了章就完事。
很有特色的书签。
我到处溜达感受下文艺气息就可以了。书店前排并没有摆放畅销书的架子,首先招呼我们的却是“思想者”雕塑。
留言板上贴满了各种机票车票以表达自己在这里留下的足迹,可惜没找到广州来的。
寄完明信片大吉像如稀重负完成使命一样。
标志性景点,据说先锋书店是由一个地下停车场改建的,独特的地形所致才会有这样长长的斜坡,而这又被设计者巧妙地运用得恰到好处,难怪这里有“江苏最美书店”“中国最美书店”“全球十佳最美书店”这些响当当的头衔
原来先锋书店的创始人是个基督教徒,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先锋书店都有十字架的原因。创始人的初衷是让书店成为一个人文学科书店,同时也是个宗教书店。在先锋书店,阅读就是宗教,这是读书爱好者们的天堂。
不管晴天阴天雨天这里总能聚集一批批好书之人,有人是为了图个清静,有人则是享受那份文艺,也有人只是喜欢捧本书静静发呆。
我更喜欢这里的二手书店,让图书可以找到它的新主人物尽其用。
收银台也是用数千本旧书累起来的,可见书店提倡的变废为宝思想无处不在。
我和大吉各自分开走,却在某个角落相遇了。会心地互拍了一下。
书店内还有一家艺术咖啡店,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坐聊聊天,看看书。
在这里吃了来南京最贵的一顿,人均60
不是时节,这次没去江宁爱情隧道,因为没有茂密的树林去了也是徒然。唯有拍个照留念。
回民宿拿行李准备去机场,竟然碰上多日没见的房东,撑了个午饭不说还借我们民国服装在屋里摆拍。
很喜欢这种光线的照片,明暗分明。
依旧是这里,来时拍了无数次的地方。
多少年没穿过旗袍了,有点意外,居然能撑得下
虽然离开校园多年,还是很有书生气嘛
时间掐得刚刚好,吃饱玩足,不慌不忙提上行李出发去机场,放心这是道具不是我们的箱子
机场快线上在此路过江宁,虽然看不到爱情隧道,金灿灿的油菜花当做补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