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10
- 评论4
- 赞7
+1
出发日期/2017/06/24
天数/10天
人均费用/13000元
人物/独自一人
玩法/摄影 美食 人文 温泉
作为一个会提前一年开始计划旅行的强迫症患者,这次去保加利亚之行完全是意外中的意外。6月15号去大使馆交了签证申请,22号拿到签证晚上买的25号飞的签证。中间完全是无缝衔接。虽然中途很多因为准备不充分造成的乌龙事件,但回家修完了这张在大飞碟拍下的照片觉得一切还是是值得哒
~~布兹卢德扎~~快带我回家!!!
种草专区
一般来保加利亚多是欧洲几国游的附属品,相信很少有人会把保加利亚作为唯一的目的地。提起保加利亚,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保加利亚玫瑰。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色雷斯文明的发源地,我们熟悉的斯巴达克斯就诗一名色雷斯角斗士。而且保加利亚位于东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位于欧亚非大陆的交叉口,多个文明和宗教在这里碰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所以除了每年6月的玫瑰花节,这里更吸引我的是色雷斯时期的古墓、古罗马时期的剧场、拜占庭时期的壁画,东正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以及绝对不可错过的的著名的社会主义纪念碑,布兹卢德扎。可谓是废墟爱好者的天堂。
被遗忘的外星建筑
隐藏山中的千年修道院
复杂多样的宗教相关
中古世纪的骑士精神
漫山遍野的向日葵花田
随处可见的Serdica遗迹
色彩斑斓的涂鸦和悠闲的人们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温暖的阳光和街边悠闲的咖啡厅
令人玩味的艺术展
毛骨悚然的地下古墓
峭壁上的城池
索非亚位于保加利亚的西部,原名Serdika, 14世纪后,改名为索菲亚,以象征智慧的索菲亚女神命名。是保加利亚的首都,曾经分别被古希腊、古罗马、奥斯曼土耳其和苏维埃政权占领或控制过,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整个城市并不大,各个景点之间完全可以靠走路到达,我在谷歌地图上标记了所有想要去的地方,大概两天的时间可以逛个遍。
这次住的Sofia Hotel Balkan, 是SPG旗下Luxury Collection Hotel品牌的酒店。位于索菲亚的中心地段,步行到各个景点都不超过30分钟,地理位置非常方便。但几大酒店集团比较起来,我觉得SPG往往是最不讨喜的,酒店普遍比较老旧,酒店内消费偏贵,对高级别会员优惠力度也不够吸引。而这次住的这家酒店完全印证了我之前的想法,所以在此就不做推荐啦。
早晨出门找地方换钱,无意中路过一个教堂,回去一查竟然也有些名堂。
St Nedelya Cathedral
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由中间圆形的拱顶和周围一个小拱顶及一个钟楼组成。1925年毁于战火,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之后重建的教堂。教堂内部精美的木质雕花是由俄国设计师Ivan Travnitski设计雕刻的。
路过门口的时候刚好一只鸽子停在那里,观望着里面正在进行着的弥撒。
虽然酒店内设比较沉重,但位置绝对逆天,出门就诗拉格大厦和Serdika地铁站,索非亚一半的景点都在这附近,当然这个问题我在订酒店之初并没有发现,只是逛了几天下来在各大景点打完卡总会兜兜转转回到酒店门口。
地铁站在修建之初不小心挖到了古代Serdica城镇街道遗址,因而不得不保护起来,地铁站也因此得名。想到之后在古墓里遇到的一个芝加哥来的小哥讲的段子,说他老婆是希腊人,她们那里想要修个什么东西都特别难,随随便便那么一挖就挖到个遗迹,然后就要围起来请专家来鉴定,少说也要个三五年不能动工,所以很多人如果不幸挖到这些遗迹,就会偷偷把它填回去,在旁边再挖一个。我想当时索非亚政府决定修地铁的时候应该是没想到地下会挖出这么多东西吧
Church of St Petka Samardjiiska
属于早期的保加利亚式教堂,建在罗马宗教遗迹之上,教堂内部还可以看到遗迹的部分残留。教堂本身不大,但内部的墙壁上却有3层不同时期的壁画,分别绘于15世纪、17世纪和19世纪晚期。特别是前两层壁画,非常珍贵。
地铁站旁的古Serdica遗迹。
地铁站旁边有一条玻璃长廊,兜售各种街头艺人的画作。想说终于箱子比较空可以淘点艺术品回去啦,结果逛了一圈实在都不是我的菜,回想起当时在朝鲜看中的一幅画当时要价400块没舍得买,还是有点后悔的,真心是很难见到看着有眼缘的画呢。
远处的Banya Bashi Mosque清真寺。
Banya Bashi Mosque班亚巴什清真寺,是索非亚唯一一个仍在使用的清真。清真寺建于1576年,当时正是奥斯曼军事扩张的鼎盛时期。作为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省份的首府,索非亚曾经有超过30 座清真寺,但在1880年后,大部分的清真寺要么被拆毁,要么被改建成教堂,如今就只剩下班亚巴什清真寺。对面就是索非亚著名的中央矿泉浴室。
可能受近几年舆论导向的影响,我对伊斯兰教相关的东西还是心存敬畏,再加上又是我一个“萌”妹子,在清真寺门口徘徊了一阵还是没有进去。
中央温泉浴池所在的位置在罗马帝国时期就一直是浴池,后来的土耳其人也非常钟爱在这个地方洗澡。一个世纪以前,这里一直是个典型的土耳其浴池,后被改建成为城市公共浴池 。二战期间,这栋建筑曾被破坏,战后被修复,并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之一。公共浴池一直沿用到1986年后关闭,从2015年9月起,这里成为索非亚历史博物馆的所在地,全 馆分为8个展厅,展出了从公元前6世纪到1940年不同时期索非亚的 人文历史、文化等内容。
博物馆门票6列弗,如果要拍照要额外多交15列弗。门口有免费存包的柜子,因为天气太热,背的东西又重,索性就把相机都存在了里面,轻松上阵。
另外博物馆周一闭馆,第一次去扑了个空。保加利亚大部分博物馆均是周一闭馆,所以如果行程比较紧的话,尽量避开那一天,因为如果博物馆都不能近的话,索非亚的可逛性就大打折扣啦。
中央温泉旁边有一小片区域,全是这种温泉自流水,很多当地居民都会拿着大大小小的瓶子来这里取水,还有大叔拿着毛巾在旁边洗澡。伸手试了一下水还是满热的,少说也有四五十度。
地铁站和中央浴池之间是TZUM百货,这个百货也是拉格大厦的一部分。
想要躲到里面逛个街吹吹空调。结果没想到传说中的”百货公司“竟然比一个中国的四五线城市的小商场还要简陋。里面零星的几个客人穿梭在一些看起来像是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店铺中,很是衰败。
为了躲避直射的太阳,顺着楼梯下到了地下,联通着地铁站的另外一边,拉格大厦的正前方是一条长长的地下长廊,是古serdica露天博物馆。公元前29年,索非亚被罗马帝国占领,并取名为Ulpia Serdica,随后渐渐发展成为这一区域的行政中心。公元175年,色迪卡城四面围起了城墙,并有四座城门和暸望塔; 城墙内有许多公共建筑和住宅,并带有输水通道、铺设的马路街道等。同时这里还出土了许多古罗马时期的陶器等文物。遗迹中还能依稀的分辨出房屋店铺的布局,不难想象出当时的热闹场景,路过的时候恰巧还遇到有人在拍小电影,站在断壁残垣跳了一段街舞。
从地下通道出来往圣索菲亚教堂走的路是每天最痛苦的一段路,因为是大片的广场,没有一点树荫。路边的草地上成群的鸽子在觅食。好像教堂多的城市,往往都会多鸽子,他们悠闲的漫步于绿荫上,休憩在建筑旁,仿佛在告诉来来往往的游人,他们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
索非亚是一个特别多涂鸦的城市,与之相伴的是停坐在涂鸦旁,谈情说爱晒太阳的年轻人。所以真的都不用上班吗!
不管在什么地方,孩子们永远都是最无忧无虑的存在。因为要步行,就没有被长焦出来,又不想打扰他们,所以就远远的看着。
圣尼古拉二世俄罗斯教堂。
典型的俄式洋葱头金顶教堂,教堂所在位置原来是一座清真寺。1882年,俄国帮助保加利亚从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原来的清真寺被推倒,1914年建成了现在的俄罗斯教堂。为纪念当时俄国的沙皇尼古 拉二世,这座教堂被称为圣尼古拉二世教堂。教堂旁边原来是俄国 驻保加利亚的使馆。教堂建成之初一直是俄国外交人员和侨民的专 用教堂,教堂斜对面就是沙皇解放者纪念碑。个人觉得这座教堂在俄式教堂里不算是修的精致的,但在索非亚这个没有竞争对手的城市里还是可以占个一席之地的。
路上看到这个牌子,感觉很有趣,想说到底是什么店会用这个来做招揽。
结果走近一看,是个脱衣舞club旁边的一条街都是夜店,看来这个在索非亚算得上是合法的吧。
圣索非亚教堂
出了俄罗斯教堂再走不远就是圣索非亚教堂,这里是我个人觉得索非亚最值得看的一个景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堂的下面有一个对外开放的地下墓地(当然,毫无意外也是周一闭馆)对于盗墓小说狂热粉丝的我,简直没有不周二再来一趟的道理。
为什么教堂下会有个墓地呢?这就不得不从它很有意思的历史说起。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索非亚教堂,是经历的四次扩建,由四个教堂叠加而成的。所以下面的墓地并不是想象中的传教士死后放到教堂下面的地下室,而是因为这个教堂最初真的是建在一片墓地上面的。
起先保加利亚城内最高的山坡是一片大型的公共墓地,后来罗马人入侵想要在城市的最高点建造一座教堂,于是,它们就真的直接把教堂建在墓地上啦!想想也是real随意。随后的几次重建又都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完全建在墓地上的教堂。
整个保加利亚的景点介绍做的都不是很好,现场看的我云里雾里的,所以不得不到哪都买本参考书回去研读,但说实话它们的参考书也写的一般,要加上一点自己的想象力。
因为这片墓地只是普通人家的墓葬群,并非皇亲贵胄,所以棺材、墓碑的摆放也并没有很好的规划,很多就是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当然这作为中国人其实挺不能理解的,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教堂为什么会建在一片乱葬岗上呢,不是一个沐浴更衣选个风水宝地吗?
走在里面光线打的阴森森的,还真是有点毛骨悚然。当然这个毛骨悚然跟之前在老挝看到的那个奇怪的南瓜建筑还是略有不同的,这里透着一股子阴气。还好我最近上火,阳气比较旺。
为数不多的内部有装饰壁画的墓室。
第一期教堂里象征“天堂”的神台,已经被埋在了地下。第三期教堂是直接建在前两期之上的。
然后他们就在这个身体前面的一个墓室里放了一台电视机介绍整个工程的挖掘过程,就在一堆棺材中间,试想我当时的内心阴影有多大。
第二期教堂的马赛克地砖,很是精美。
逛的时候就一直在想,这些棺位都保留下来了,那里面的尸体呢?都哪里去了呢?不应该摆点骷髅什么的烘托一下气氛吗?
教堂旁边的无名英雄长明火,极具有苏维埃风格的存在。是我很喜欢拍的一个景点,感觉安静又神圣。而且长明火诶,总觉得有些什么就这样一直被延续了下来。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又被称为金顶教堂,是保加利亚主教的主座教堂,是索非亚规模最宏大的教堂,是乃至整个保加利亚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所有旅行团的必到景点,也是在索非亚唯一看的到旅行车的地方。
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索非亚教堂旁,入口上方的钟塔最高达53米, 侧面看过去,镀金圆顶最高处为45米。
教堂建于20世纪初,为纪念1877-1878年俄土战争中为帮助保加利亚从奥斯曼帝国统治中解放而牺牲的20万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的士兵。这座教堂以俄罗斯的王子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名字命名,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教堂,也是东正教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走进教堂,空旷的大厅上方到处是点着蜡烛的吊灯,气氛庄严肃穆。
里面每一个人都很虔诚的样子,不敢高声语,默默的祈祷,只有我纯粹是因为外面太热,赖在教堂的一个小角落不肯走,顺便默默的观察一下大家。我一直特别好奇为什么教堂里面总是非常的冬暖夏凉呢?
索非亚大学是保加利亚最大也是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成立于1888年10月1日,已有129年的历史,全称 “索非亚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大学”,有16个系,20000多名学生,是巴尔干地区重要的学术科研机构。
索非亚大学的主楼被当地人称作Rektorata,坐落在沙皇解放者大街15号,建筑为巴洛克风格,古典而气派,坐落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十字路口,楼的两翼分别与交叉的两条马路平行,气势恢宏;门口的 六个柱子周围布满华丽的雕花,在棕色的大门两旁各有一座青铜雕像,纪念对索非亚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格奥尔基耶夫兄弟。原则上主楼需要出示索非亚大学的学生卡才能进入,但建筑本身同样值得参观。6月底可能刚好学校放假,大门都是紧闭的。
学生宿舍旁贴传单的柱子,花花绿绿很是有一番味道。我小时候第一次在老爸从德国拍回的照片上见过这种柱子喜欢的不得了,觉得老外好有创意。
6月底的保加利亚简直热的没有人性,紫外线还特别强,每天都至少要被晒黑一个色号。实在热的不行,就随便进了一家餐厅,叫了点吃的。没想到味道竟然还不错。店名好像是叫MONIN,路过的话可以进去休息一下,就在鹰桥旁边。
鹰桥横跨在穿过索非亚城中的Perlovska河上,由捷克建筑师Václav Prošek及他的几个兄弟于1891年设计建成,桥的四角分别矗立着飞翔的老鹰雕像,象征着保护神,鹰桥也因此而得名。鹰桥所在的位置是索非亚城中心东南方向的入口,是城中几条主干道的交汇点。
这里是从酒店出发步行到达的最远的一个景点,大概要40分钟,但看到它的那一刻简直是被气冒烟了。就是一条繁忙的马路上立了四个有老鹰的柱子,这还能再坑一点吗!
为了不让自己这一路走的太亏,决定去旁边的瓦西尔·列夫斯基国家体育场公园捉下pokemon。somehow我就觉得欧洲人活的特别放松,像公园这种地方绝对是人满为患。两个熟识的老人,见面彼此打个招呼,脑海中突然闪现过“相约星期二”这本小说,虽然好像并想干
角落里荒废的乒乓球台,我觉得,乒乓球绝对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重要手段!
公园里的一个一个露天剧场,路过的时候刚好有人在看场地,可能是为什么活动做准备。
地面上留下粉笔画的小格子。忽然想起里小时候跳房子的游戏,好久没有看到用粉笔在地上画画的小朋友啦,现在大家都是在家里和父母抢ipad吧。有一种穿越回童年的恍惚感。总觉得保加利亚像极了朝鲜和中国中间的那个阶段。像是我长大的那个时期,总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难道说我有社会主义情结?看来是时候计划去下古巴啦
鹰桥的另外一边就是一片立着这个苏维埃纪念碑的广场。
广场的另外一边搭着一个联系滑板的台子。有点格格不入,却也不违和。
远远的看到这个keep walking 的牌子竟然是jonnie walker的广告~莫名被戳中萌点。
当时路过这个雕像觉得好分裂,就拍了下来。回来一查竟然是Stefan Stambolov纪念碑。
Stefan Stambolov是保加利亚独立后最杰出的一位总理,后来在中央军事俱乐部对面的花园被人暗杀。
他应该是相对于这个国家很重要的人吧。
强烈推荐这家日本餐厅,主营寿司及铁板烧,有铁板烧表演,食物精美,价格良心。这要放在dc估计天天都要排长队。
路过总统官邸,刚好遇到卫兵降旗换岗。就拿着长枪怼到了人家跟前,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拍完赶快开溜。
圣乔治教堂是索非亚最古老的纪念建筑。教堂建于公元4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索非亚是巴尔干半岛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君士坦丁大帝统一了罗马帝国后,基督教被定为法定宗教,在索非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座教堂起初被用于大众洗礼,内部有保留下来的5层壁画,绘制于 6-16世纪的不同时期。直到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了这一 地区,新的统治者将其改建成了一座清真寺。
进去的时候一个身穿教士服的小哥在门口扫地,抬头看我就顺便问了下他还开门们,小哥特别腼腆的点了点头,对他印象还满深刻,走的时候还跟我打招呼,跟大部分冷漠的保加利亚人比有点不同。
教堂被围在我们酒店和政府办公大楼中间,后面是一片废墟遗迹。
这种罗马遗迹,基督教堂和社会主义建筑的搭配竟然毫无违和感。
拉格大厦是保加利亚社会主义辉煌的象征,建于上个世纪 50年代,是三座典型的斯大林宏伟建筑的合称。它位于Serdika古城最中心的位置,类似于北京的天安门,当年意在成为索非亚新的地标性建筑。建成之初,大厦的顶部旗杆上矗立着 一个硕大的红色五角星,象征着共产主义。拉格大厦作为共产党的总部超过40多年,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大厦内有3公里的秘密走廊。1989年保加利亚实现民主化后,红色五角星被移除,换成了飘扬的保加利亚国旗。 三座建筑中,位于中间的是前共产党党部大楼 (现在是保加利亚国民议会的办公大楼) 面对议会大厦,左手边是TZUM百货公司和保加利亚总理府,右手边是保加利亚总统府。围绕着建筑群的黄色鹅卵石广场被称为Nezavisimost(独立)广场。
广场上有圣索非亚女神像,这里曾经矗立的是列宁雕像,1991年保加利亚实现民主制后,列宁像被推倒。索非亚女神身着黑色长袍,左手托着猫头鹰,代表智慧,右手的花环象征着荣誉,头上的皇冠则代表着权力。
国家考古博物馆的建筑原来是索非亚最大的清真寺,建成于1494年。后成为国家考古博物馆的办公地。
史前厅主要展示公元前160万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展品,包括在保加利亚境内的洞穴中的发现的早期人类工具、绘画、陶器和祭祀物品等。
博物馆最出名的展厅叫Vault Room,在博物馆的三楼,一个上锁的小铁门,旁边还有人专门看守,主要展示了古代色雷斯人的黄金和白银等宝物。中心展厅的展品包括古色雷斯、古希腊和古 罗马的多种考古发现。中世纪展厅则收藏了中世纪的书籍、画作、 金属制品和木制品以及其他具有时代特征的藏品。
可能是为了凸显Vault Room里面展品的重要性,专门给这个房间开了空调,所以我也不得不多逛上一会咯。
国家美术馆,
美术馆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保加利亚国王宫殿的西翼, 建筑本身就是现代和民族复兴艺术的代表作品。 馆藏约5万件保加利亚艺术品,还有大量的中世纪的绘画被收藏于此。
拍了几张有意思的展品,整体而言内容还是不算很丰富,很快就可以逛完,但上面这张照片真心好喜欢
每天出酒店门口都会遇到这个老奶奶,三十几度的天气披着厚厚的毯子坐在街边,身边落满了前来觅食的鸽子。
sofia city art gallery
索非亚城市艺术馆,成立于1952年,建筑前身是索非亚赌场,是索非亚艺术界举办各种展览沙龙的地方。跟索非亚艺术馆比起来展品要更加后现代一点。
几年前我特别喜欢逛MOMA之类的现代艺术馆,感觉可以在里面装逼装一天,现在真是年纪大了,人也庸俗了,一进去就按耐不住自己一颗吐槽的心啦
不过吐槽归吐槽,看着还是很有趣的,比如种在塑料袋里快要干死的草,和旁边不流水的水龙头,能给他编出十几种深刻含义,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但看着还是觉得好好笑啊。
Ivan Vazov National Theatre
漂亮的古典主义风格的红房子, 是保加利亚最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剧院,建成于1907年,以保加利亚文学泰斗伊万瓦佐夫的名字命名。剧院前面的喷泉花园是索非亚非常受欢迎的聚会场所,尤其是在夏天的傍晚,很多人喜欢在周围的露天咖啡馆或酒吧消磨时光。我们离开索非亚的前一晚就在剧院前的一间可以抽水烟的酒吧喝东西。酒吧差不多一百张桌子一直都是人满为患。
从国家剧院出来往Church of Sveti Sedmochislenitsi 走,路上会路过Slavyanska 和Tsar Shishman两条街,街上满是各种涂鸦和色彩斑斓的非主流小店。
小姑年看着一直对着墙拍,露出了鄙夷的眼神
索非亚的各种教堂真心事多到数不胜数,清真寺风格、保加利亚风格、俄罗斯风格、基督教东正教风格。作为宗教盲的我简直是看的各种云里雾里。而且这里的游客不多,所以教堂大多都是以实用性为主,大家进去多是各种祈祷跪拜,搞的我每次拿个大相机进去都特别不好意思。
Mausoleum of Prince Alexander I of Battenberg
保加利亚王子亚历山大一世的墓园,虽然里面摆着一个石棺,但其实真正的王子的遗体是存放在建筑下面的墓室里的。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这个自然历史博物馆我真的是三顾茅庐才成功混进去。其实倒没啥特别的都是一些动植物的标本,而且也并不是保加利亚特有的,只是因为连着两天去都不开门,明明5点下班,我不到4点过去都不让进,所以憋着口气第三天去了个大早。但真是太失策了,整整4层的博物馆,竟然没有空调!你门这样搞,标本到底要怎样保存吗。而且大部分的展品都没有英文介绍,看着有点痛苦。
当时对这个双头龟特别好奇,无奈一个字都看不懂
莫名被戳中萌点的兔子
Arena di Serdica
这个Arena di Serdica酒店就建在古竞技场遗迹上方,我发现保加利亚人好像特别喜欢在以前的建筑物之上再建东西。
竞技场可免费供游人参观,酒店大门进去左转穿过前台,坐电梯下负一楼即可。
话说,住在古代的竞技场上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呢?
Church of St Paraskeva
教堂由Tornyov设计建造,运用了传统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很多独有的设计在其他地方已经很少见到了。如比如圆形穹顶下的凉台以及隐藏在中间的钟。穹顶上的波浪形与下面的窗户完美的融合。无奈教堂却隐藏在周围的居民楼当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震撼度。
索非亚犹太会堂(Софийска синагога)目前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会堂。如同19-20世纪所有欧洲和北美的犹太会堂一样,索非亚犹太会堂也推崇摩尔复兴主义风格、伊斯兰拱门、各种大小的圆顶和精心细致的花卉马赛克,还有重1.7吨的水晶吊灯,无不展示着犹太文化的黄金时代。会堂在二战时曾遭到严重的破坏,战后进行了大量的修复工作。但是随着很多犹太人移民回到以色列,在索非亚的犹太人越来越少,现在多是一些参观者。
教堂外面有铁门围着,要按门铃过安检才能参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犹太人的各种对立势力太多,怕有人恐怖袭击呢。
看着这个,有没有一下子丹布朗附体的感觉
门口一个很有趣的保险箱,或者是电表箱,满神秘的样子。
Catholic Cathedral of St Joseph
是索非亚为数不多的天主教堂,旁边就是serdica的西城门遗迹。教堂是2006年新建的,建在原天主教堂的遗址上,我说什么啦,保加利亚人就是很喜欢这么搞。
每每在有十字架的地方看到耶稣光的出现都超兴奋的!!!
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很美,而且里面空调温度开的特别人性化。
神父跟小哥站那聊了好久,特别配合躲在玻璃后面偷拍的我
索非亚中央市场
漂亮的建筑建于1911 年,当年就是索非亚城里最重要的交易中心。大楼主体呈文艺复兴风格,同时混有新拜占庭和新巴洛克风格的元素。正面主入口的门 上刻着索非亚城市徽章的图案,楼顶的钟楼三个罗马表盘。1988 年停业,翻新后于2000年复活节重新开业。这个外形如同博物馆的中央市场共有三层,一楼有售卖面包、奶酪、水 果、坚果和香肠、肉类等,二层卖服装、生活用品和首饰。地下一 层是一些快餐店。
二楼右手边是一个类似屈臣氏的美妆超市,刚好遇到雪美诗的面膜买一送一,又屯了一大包。
里拉修道院 (Rila Monastery)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修道院,也是保加利亚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去这里要单独拿出一天的时间,如果早一点出发可以顺道参观一下博雅那教堂,在绕路看一下里拉七湖,但我们时间有点紧张所以就只去了修道院。
修道院位于巴尔干半岛最高山峰里拉山中,海拔1147米,距离首都索非亚有117公里。山路崎岖,大约要开上2个小时才能到达。这座新拜占庭建筑始建于公元10世纪中期,它的历史直接关系到保加利亚的第一位隐士——圣伊万。他一生致力于禁食和祈祷,死后被东正教封为圣徒,所以他以前修道的地方和他的坟墓成为了圣地,并且成为了修道院。
修道院在中世纪保加利亚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保加利亚人们在里拉修道院里保留大量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使得保加利亚的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和流传,因此修道院也是保加利亚民族的象征。公元14世纪初期,里拉修道院毁于地震。后来修道院得到重建,并修筑了坚固的城堡。最近一次重建是在1834-1860 年间。
修道院在建筑、壁画和文化方面都是保加利亚人精美创作及精湛工艺的杰出代表。基本的建筑外观已成为19世纪早期巴尔干民族工艺的巅峰典范之一,对整个巴尔干地区内的建筑与美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83年,里拉修道院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修道院中的藏品包括保加利亚的第一架地球仪、手工艺品、木雕、修道院士使用过的各种武器、朝圣妇女供献的银带扣、历代主教权杖和织金法衣以及古代皇室器物等,弥足珍贵。修道院里还有藏书超过16000本的图书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他的保加利亚朝圣之旅期间,曾于2002年5月25日拜访当地。
里拉修道院也提供住宿,如果想体验隐归山林的感觉,在此圣地住 一晚也是不错的选择,住宿条件比较朴素,但沉浸在涓涓小溪、风吟鸟鸣的自然中,顿时就放空了一切尘世的烦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体验。住宿需打电话提前预定,价格在30列弗左右。
我一直有个疑问,所以只有旅游景点有水的地方,就一定要往里面扔钱吗
这只14-24mm的超广镜头总是会给我意想不到的光斑
修道院的背后就是一条小溪,因为在山里的原因非常凉爽。
从索非亚开车到Veliko大约三个小时的车程,之前在酒店门口的租车行订的车完全被坑,交了押金早晨去取车,租车店竟然都不开门,找路人帮忙找店主,沟通了一个多小时未果,一气之下之下只能打车去机场找车。却没想到,印象中保加利亚算不上什么旅游城市,但几乎所有的车行都没有空车,所以大家都是直接下飞机租车开去黑海吗?!
几经辗转终于组到了一辆巨贵无比还不知道牌子手动挡改自动挡的小破车,踏上了探索中部山区的路。
查特维茨城堡(Архитектурно- исторически резерват "Царевец" / Tsarevets Fortress)是大特尔诺沃的必到景点。坐落在大特尔诺沃东部的查特维茨山顶,杨特拉河环绕而过,易守难攻 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国家最高统治中心的理想地点。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时期,这里就是沙皇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城堡的主入口在西侧,由四道大门和塔楼保护,第一道门前方还有一座吊桥,复杂的防御系统确保了城堡的安全。城堡的主体由宫殿 建筑群和主教建筑群组成。宫殿占地2872平方米,内部装饰华美、戒备森严,殿内的沙皇宝座十分霸气。宫殿内还根据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房间。皇家教堂里存放了保加利亚圣徒圣佩特卡的遗 物,14世纪时,去世的国王也被埋在这里。主教建筑群包含了图书馆、档案室、工作区、主教和修士们的起居室等等,还有一个钟楼位于庭院的中间。城堡内的其他区域则分布着大大小小400多座建 筑。查特维茨城堡内的英文注释很少,主要是保加利亚语和德语。 如果需要导览,可以在购票处预订。
由于订错了酒店,晚上没有办法住在Veliko Tarnovo,查特维茨城堡便成为了我们在Veliko Tarnovo逛的唯一一个景点,尽管当天是保加利亚今年最热的一天,由于遇到了当地一个特别的活动庆祝活动,这里却成为了我此行最爱的一个景点。
整个Veliko Tarnovo地区有三座三头,当年每个山头上都有一个城邦,查特维茨城堡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上面这张照片是另外一座山头。
Veliko Tarnovo以一排排的红顶房子出名,很大明信片和宣传画上都可以看到。
查特维茨城堡比我想象中的大很多,建议至少预留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慢慢的逛。当面的街道,房屋地基都保存的比较完好,隐约还能想象出当时的场景,可不可以算是保加利亚的马丘比丘呢。
刚进去的时候看到有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在那边摆摊,觉得这里的小贩好敬业
古碉楼
查特维茨城堡的最高店是这座教堂,由于天气太热,我们在景点外的餐厅先吃了点东西喝了点冷饮降温,结果上去的时候教堂已经关门啦,所以还是应该趁早。
城镇一角复原图。
两边的山上呈现出这种奇怪的石头形状,不知道是认为还是天然呢。在保加利亚就是这个问题,很大东西看着都很好奇,很想了解,但无奈景点有没有英文介绍,旅游书上的有用资源也非常的少。
穿着复古服饰的人渐渐多起来,经过一个热心人提醒,才知道当地在举办一个活动,复原教堂中壁画上的故事,重现中世纪战争场面,邀请我们一起去观看。
虽说活动是自愿形式的,但他们的服装却是一点都不马虎。
这就是提醒我们去看节目的好心人,她冲我们走过来的时候还以为偷拍被发现要找我理论呢,然后她又不会讲英文,对着我们哇啦哇啦的半天都不明所以,后来她还从旁边拉来一个当地会讲英语的游人来给我们翻译,坚持让我们一定要去看她们的表演。现在想来真的觉得好感谢她啊,不然就这么跟这个盛大的表演擦肩而过啦
表演刚开始,先是国王王后大主教在那里挂啦呱啦的讲了一通,这个真心是一点都看不懂。
出来之后还有一点时间,就沿蜿蜒的街道走了一会。
一个古董店里陈列的各种徽章,可惜已经关门了,不然应该是可以淘到不少好东西。
布兹卢德扎纪念碑是一座魔幻未来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是保加利亚社会主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遗产,位于海拔1441米的布兹卢德扎 (Buzludzha,土耳其语意为冰川)山顶。这座外形酷似UFO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废墟之一,第一次看到它的照片的时候,就暗下决心这个地方我一定要来一下。
纪念碑于1981年1月揭幕,1989年社会主义制度解体后被废弃至今。由于建筑物的屋顶严重受损,目前大楼的正门已对公众关闭。如果不加修缮,若干年后,这座保加利亚社会主义时期最辉煌的艺术作品将不复存在。
这里是1868年希普卡战役的主战场,在俄军的帮助下,保加利亚军将土耳其赶出了普列文; 这里也是1891年由贝尔巴托夫领导的社会民主党(保加利亚共产党前身)秘密组织社会活动的地方,这座建筑就是为了纪念这些重要的历史活动而建。
布兹卢德扎纪念碑由一个圆顶大厅和一个70米的高塔组成,塔上装饰有两个红色五角星,大小为6.50×12米。纪念碑内最大的大厅直径 42米,高14.5米,总面积达到550平方米。这里曾经是聚集万千民 众的雄伟演讲台,马赛克的装饰画描绘了保加利亚共产党为了实现 社会主义而战斗的历史,而墙上最显著的画像是著名的社会主义领 导人列宁和马克思。
兜兜转转的来到半山腰,从这个角度看还是有一点社会主义的感觉,经历了朝鲜之旅后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绝对的精神统一和盲目的领袖崇拜下才能造就出伟大的建筑呢。
虽然之前有做一点点研究,但真正走到它脚下的时候,还是被深深的震撼啦,背了一路的14-24mm的镜头就是为了来这拍上一张照片。可惜的是建筑的部分细节已经开始剥落,而且周围不知道为什么还堆满了草食动物的粪便。所有的入口都被封死,没能满足我溜进去一探究竟的愿望。
虽然还是大太阳晒着,但因为风大的原因山顶非常凉爽,如果其他季节来的话,怕是要提前备好御寒的衣物了。
离开了大飞碟就驱车往Plovdiv进发,路上经过卡赞勒克就顺道去了色雷斯古墓和玫瑰博物馆。
色雷斯古墓(Казанлъшка Тракийска гробница / Thracian Tomb)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意外发现的,是色雷斯大型墓葬群的一部分,也是保加利亚第一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墓葬的时代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古墓内包括一个狭长的通道、矩形前室和圆形埋葬室。墓室的墙上装饰有精美的壁画,描绘的是一对色雷斯夫妇进行仪式性的葬礼。原始的古墓除非有特殊安排,一般不开放,旅行者参观是其旁边的复制品。
讲真这个景点真心有点坑,我是冲着古墓两个字去的,但看的是复制品也就算了,这也太小了吧!整个墓里就只能容下一两个人,而且除了这幅壁画什么的都没得看,这样壁画看一眼就咬收6列弗!这要是在我大天朝,绝对的黑心景点啊!
这是原址,但不能入内参观。
玫瑰博物馆
卡赞勒克山谷犹豫地理原因,平均温度比周围地区偏高,因而特别适合玫瑰的生长!每年6月初当地还会举办规模盛大的玫瑰花节。保加利亚生产高品质的玫瑰,同时还提炼高纯度的玫瑰精油。第一次接触100%的纯玫瑰精油,竟然一点玫瑰的味道都没有。玫瑰精油因其独特的保湿美白抗老化的功效被广泛的用于化妆品当中。如果想深入的了解玫瑰精油的制作过程,可以去玫瑰博物馆参观。这里主要展出玫瑰园的农耕工具和制作、储存及运输玫瑰精油和玫瑰纯露的器具, 可以了解到玫瑰从种植到炼制成精油的整个过程。有一个用来盛玫瑰精油的容器非常奇特,最后一次使用是在1947年,但是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在里面闻到玫瑰的味道。在博物馆里你还可以买到地道的玫瑰制品,包括化妆品、玫瑰酱、玫瑰酒、精油等。
虽然没能看到玫瑰花盛开的样子,却偶遇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老实说不管什么花,只要种上它一大片都还算是挺美的。找到了一个可以停车的路旁拍照,一对欧洲夫妇停在了我们的车子后面,还想说原来她们也喜欢拍些花花草草,结果妹子下来蹲在地上不知道干啥,然后拔了三棵向日葵上了车!所以是要在车上嗑瓜子吗
Plovdiv进城啦~!
进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先觅食。位于普罗夫迪夫的这家波西米亚风格餐厅,当之无愧的当选此行用餐体验最佳餐厅。食材新鲜,烹饪技术一流,价格良心。必须推荐一下。
保加利亚的葡萄酒酿酒产业也算比较成熟,但多以价格较为亲民的佐餐酒为主。
时令鱼汤,超级鲜,鱼汤里面加了芹菜,感觉好搭啊。
黑海产的清口个头一般不大,但浓缩的都是精华,味道相当甜美。
因为对八抓鱼的吸盘嚼在嘴里的口感的迷之热爱,所以八抓鱼一般是我的必点菜品,但还是第一次吃到跟小番茄的搭配,很不错诶。
墨鱼面也好吃。
这座位于市中心步行街地下的古罗马竞技场遗址(The ancient Roman Stadium-Plovdiv)是以古希腊的德尔菲竞技场为原型而建造的罗马竞技场。据考证,该竞技场建于公元193到211年间。竞技场长240米、宽50米,可以容纳3万人。古时,这个罗马竞技场里曾举办多种体育运动,此外还有 角斗士和动物之间的搏斗等。如今地面上露出的只是竞技场北侧的 一小部分,是一个13层的观众席,而绝大部分还被埋在步行街及周边房屋的地下,如果进一步挖掘,不但技术上非常困难,还要耗费大量的成本,所以当地政府暂时也没有计划。
复原图
苏玛雅清真寺(Джумая джамия / Dzhumaya Mosque)位于市中心,古罗马竞技场旁边。这座清真寺建于1363-1364年奥斯曼土耳 其的苏丹穆拉德二世统治时期,将原来位于这里的教堂改建成现在 的清真寺。苏玛雅清真寺曾经是保加利亚的第一座清真寺,也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有9个圆顶和一个33米高、27米宽的祷告大厅。主立面的东北角有一个尖塔,清真寺内的墙上有18世纪 末到19世纪初的壁画。
清真寺的周围全都是路边餐厅,因为角度问题只能拍到清真寺的尖塔。
吃完饭在街上随便走上,虽然不大,普罗夫迪夫还是一座很可爱的小镇。
麦当劳的保加利亚特别版。之前在索非亚遇到一个芝加哥来的小哥跟我吐槽说这边的麦当劳是feel good,taste bad!而美国的是feel bad,taste good。看到啦这张广告不禁会心一笑。但讲真我后来自己也去试了一下,其实吃起来还不错诶,满符合中国人的口味的呢。
古罗马露天剧场(Roman Amphitheater Plovdiv) 遗址是保加利亚最著名的罗马时期遗产之 一,也是现在世界上保存状态最好的古罗马剧场之一。剧场建于公元2世纪图拉真皇帝在位时期。剧场用料讲究、工艺精湛,整个剧场 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依山砌成,由下至上有20排大理石座位,呈扇形包围着舞台。前方的舞台有三层,并刻有装饰的雕像。
剧场可以容纳7000人,街区的名字被刻在座位上,这样不同街区的 居民都有自己专属的区域。这个剧场被发现后,人们用了10年的时 间将覆盖在上面15米后的泥土清理干净,才让这个古罗马遗址重建天日。如今,这座剧场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戏剧、歌剧、演唱会等活动。
我们去的时候就刚好因为要举办演唱会而布置场馆,所以没能进去,只能在外面围观一下布置中的会场啦。
保加利亚对中国实行有条件免签,要求
1.离境后有效期3个月以上的护照
2.持有有效的克罗地亚、塞浦路斯、罗马尼亚、或者申根成员国c类签证,入境保加利亚时签证必须在有效期内。
保加利亚货币为列弗,与欧元挂钩,1欧元约等于1.96列弗,所以去保加利亚带欧元比带美元要划算一点。当然实际换的汇率一定会差小小。机场的汇率比较差,市区很多大银行都可以换钱,建议在索非亚换好充足的钱,一些小的城市可能很难换到。
酒店门口的银行,是我们换过的最好的汇率。
出租车司机一直以来都是我出去玩最不愿意打交道的一群人。每次都有吐不完的槽。感觉自己永远都在被坑。保加利亚的司机惯用的伎俩就是没有零钱,不管你给多少他们都会想要以此为借口不找零,所以上出租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至少有一张5块的零钱。从机场打车到市区大概13列弗左右,市区内打车都不会超过10列弗。请备好大把的零钱吧。
要不要给小费也会是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极其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保加利亚并没有一定要给小费的规定,出租车跟酒店都可以不给,但吃饭我还是会象征性的留一点,但也不会超过5%
有人好奇问封面照片是后期处理的嘛?
所以篇尾给大家留个彩蛋:大片到底都是如何炼成的。
duang~duang~duang~
没错原片其实是这个样子的,很震惊有没有~
第一步:广角拍的风景建筑照片最重要的就是天空,加上天空是不是完全就不一样啦。
第二步:因为选择了一张夜空照,所以一定要把前景光线压暗,不然后期的痕迹就太明显,ps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明知道是p的,却感觉跟真的一样,所以对光线的掌握很重要。
第三步:为了凸显UFO的科幻感,可以考虑给后期加上光线,这个我其实自己不是很满意,总觉得红色怪怪,但红色跟绿色是对比色,比较容易增加视觉冲击力,这个要多尝试,我试了十多种大片搞的自己有点审美疲劳最后还用了第一个尝试。
第四步:整体调整完了,最重要的就是细节,p掉墙上的涂鸦,调整局部颜色,增加指尖光点,大功告成。
很简单有没有~不过~这毕竟不是一个p图教程,所以写的比较粗略,只是解答一下大家的好奇,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具体分享咯。
在香港工作了3年,利用各种大小假期一共29次旅行,去了18个国家和一些国内的城市,2016年10月我辞职了去北京学习了半年的摄影,然后申请了去贵州的支教,我想说我要做一个牛逼的环球旅拍摄影师,但发现辞职去找诗和远方的这档子事原来并不适合我。原来我不仅有不旅游会死的病,竟然还有不工作会死的病。所以现在的我又回归了金融狗的日常,但同时也在着手摄影工作室的筹备,和继续我的“不辞职的环球旅行”计划。也许我做不到2年环游世界,但5年10年呢,看着行程地图,感觉已经完成了一小半了吧。
PS:最近在决定圣诞节的长途旅行计划,正在古巴、秘鲁和玻利维亚中纠结,你们更想看哪个地方的游记呢,留言告诉我哦。
努力跟拖延症做斗争的小九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