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4
- 收藏129
- 评论15
- 赞36
+1
出发日期/2018/10/03
天数/4天
人均费用/1000元
人物/亲子
玩法/第一次 摄影 国庆
泉州 是写在我旅行小本本上的其中一个暂未抵达城市。国庆适逢有几天假期,是个适合和家人一同出游的地方。作为海上 丝绸之路 的起点,老城晃荡加上文艺范的小海岛,嗯走起吧~
◎ 泉州 :源和1916文创园、西街、裴巷-小西埕、开元寺、天主教堂(粉色)、东街-钟楼
主题:老巷拾遗,古早味
◎ 惠安 -小岞:小岞美术馆、风车岛(日落到山顶,日出在半山腰的海边)
到达 泉州
① 广州 南站 泉州 站 直达车只有一趟 约5h ②到 深圳 北转车 到 泉州 (车次可选比较多)
到达小岞
◆ 泉州 出发:建议自驾前往, 泉州 市区到小岞大概需要40-50分钟车程。 泉州 客运中心站也有到小岞的往返班车,票价19元,发车时间不定,车程约1.5小时。
◆ 惠安 出发:在 惠安 东门车站可以坐惠岞专线,车费9元/人,上车投币。 惠安 出发班次为最早6:30和最晚18:40,小岞出发班次为6:20和18:00。
其他
泉州 市区内可选择公共单车or共享单车,或者打车、步行等出行方式。
乘坐班车到达小岞镇上后,一般选择电动三轮车到风车岛、美术馆(十块钱一个人到风车岛,最好留下师傅的名片,想要叫车的时候直接联系)
住在 泉州
在 泉州 住的是【众山小】青旅,感觉挺不错的。在源和1916文创园里(居然是一个4A景区…)。在小岞遇到的一个 泉州 阿姨,说西街上也有一家青旅,跟众山小一个老板的,也很不错,下次可以去试试看~
青旅里有各种啤酒
青旅里傲娇的猫
住在小岞风车岛:
很多都是自驾或者从 泉州 坐车来的一天游,加上还没完全开发,来玩的人一般不住宿。在小岞的住宿可选比较少,在风车岛上的更少(听说一般不挂在网上,只能通过电话预约),为了看日出,我找了好一阵子,终于通过看蚂蜂窝的评论找到一家在岛上的【天海客栈】客栈老板!加了微信,很佛系就留信息转账留了一个房间。(想住岛上的朋友们可问我拿客栈老板的微信~)
风车岛
风车岛
乘坐高铁晚上到达 泉州 站后,在出站口看到这个到各处的预估打车表,觉得还蛮贴心的…
路上逛的时候发现一个适合练习一下慢门的地方
总是不记得这个艺术馆叫什么名字…
涂门街上有很多吃的~
到达源和1916文创园,去找入宿的地方。文创园内很多有意思的小店和地方可以拍照~有点类似“紫泥堂”,也是旧厂房区改建而成的一大片文创街区。
晚上灯光下的美丽异木棉
第二天早上出去转悠
这好像是 泉州 的一个小特色商品,就是叫什么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发现这边的旧建筑屋檐上喜欢放各种装饰,有种雕梁画栋的古式奢华…
角脊上放的不是各种瑞兽,而是各种人物画雕…感觉好像是第一次见,比较有意思
出租车上看,有种莫名的安逸…
路上遇到一只一直吐舌头的喵
研究了一下,东街和西街这两个著名景点是连在一起的,东街走到头就是西街。所以决定从东街走起,首先就是东街的地标建筑——钟楼。这个钟楼也和 中国 古代晨钟暮鼓的那种敲钟的钟楼不一样~
钟楼
东街上的建筑是比较西式化的,地标建筑钟楼(虽然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交通灯…)。与东街相比,西街上的建筑则是中式化,开元寺也在西街上。
钟楼
觉得这个钟楼长得好像一个机器人…居然觉得有点萌
钟楼
钟楼
路上会有古城旅游线的小“公交车”
走着走着,经我妈提醒,发现一路上的骑楼,上面仍然保留着以前的痕迹,跟楼下的各式商店对比,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用植物杆子做的扫帚…
感觉每次步行在这种老城里,都觉得特别过瘾,好像在逐渐挖掘这个城市过去的痕迹和故事。
东街附近有一个天主教堂,很平民的一个教堂,里面写满了每周的安排。粉色的哥特式建筑,在一片拆迁中的民居中,显得有点 平和 。
教堂里的装饰很简单,在里面坐了一小会发呆。
出来的时候发现顶上的十字架在发光…
路边等我拍照的老母亲
路过一家蛮讲究的祠堂
泉州 这边的民居一般都用条纹红砖,老房子在老街巷里,显得很安逸。
不知不觉走到了西街。西街中间有一家旧物店,门面就显得风尘仆仆,写满了故事。
一个捏面人的大爷,也是不紧不慢,怡然自得的样子。
西街有个小巷子分支,叫【裴巷】。里面有一处叫【小西埕】的文创区,会时不时举行一些活动,在老城区的老巷子里搞文艺,感觉很有趣。
再往里走,是一家叫【大拾堂】的文创店,里面很多关于 泉州 (或者说是闽南地区)的小物件小产品,可以去转转,写写明信片。
每到一个地方,必带几张手绘的文创明信片和地图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已经成了一个旅行习惯。
在门口坐着歇息等我写明信片的老母亲
在西街可以看到开元寺里的其中一座塔。
之前以为开元寺是一座寺,其实不然,开元寺是一个景区(居然免门票),里面由东塔、西塔、大雄宝殿等组成。
老树盘根。听人说菩提树喜欢安静地自我抱团生长,也不会乱占地方,比较佛系。(这是不是菩提树我也不清楚,只是在开元寺里听到这个觉得蛮有意思的,菩提树和寺庙这个搭配,很妙)
觉得旁边两个一左一右的小人很萌……
麒麟墙
彩绘的细节很棒
园区里有讲解的人,走着走着可以跟着听一下。
见到一些跟僧人交流的,感觉开元寺是一股清流,没怎么看到像其他大寺庙那种让你买香烧香、添香油钱、解签之类的…
一张合照 嘻嘻
发现民房都喜欢弄一个横联
在小岞拍到的,路上的 惠安 女。衣服确实很有特色
在城市里的旅行,我一般是以吃为主,中间结合想去的地方,就一路晃荡着过去。在 泉州 转悠了两天,发现这里的食店都很喜欢把各种百年老店、中华名小吃之类的牌子挂在店里…认真看了一下,原来有一个协会的…感觉很有意思。
第一家老字号,点了壶仔饭、马鲛粳、炸鲨鱼、海蛎煎。
路边的卤味店
第二家老字号,好成财牛排馆,本来想要一个牛排套餐,不料想踩着营业点去避免排队却撞上部分食材还没到,暂无肉粽和咸饭供应,只好单点,点了牛肉粳面、牛肉丸和特色的牛排。
此牛排非彼牛排,像是一块咖喱味的牛腩,嗯,中式牛排。
牛肉丸的汤底有一股子中药味,闻着就感觉很养生,喝到了当归味
麻花~
第三家老字号,秉正堂石花膏。点了四果汤和石花膏混搭。
四果汤就是自选四种料搭配而成的糖水。石花膏是用某种海藻做成的类果冻,吃着还隐约能咀嚼出一股淡淡的海腥味……
第四家老字号:侯阿婆肉粽。要了肉燕汤和招牌肉粽。
因为 广东 也吃肉粽子,所以不觉得多惊艳,倒是酱汁里稍微有点腐乳味有点特别。
肉燕汤比较让我惊喜,并不是我妈所说的跟 广东 一样的“馄饨”,特地去网上查了一下,肉燕其实是“肉包肉”。普通人看那外皮和馄饨皮没太大差别,其实肉燕的皮是用猪瘦肉经过无数的敲打成泥状,混以地瓜粉,擀制成一张又大又薄的皮,而后再分割为无数小张肉燕皮,在包入荸荠和肥膘肉的馅,蒸熟就可以随时煮制食用。
第五家老字号:亚佛润饼皮,类似春饼,里面卷的是萝卜丝鸡蛋丝之类的…
满煎糕, 泉州 “松饼”,很喜欢甜甜软软的口感,果然是西街上才有的。离开了西街再想吃发现都没有店了……(本想去一家老店,结果下午两点就关门下班了)
花生汤。自从去 厦门 吃过一次就一直念念不忘,终于可以再吃个够…| ᐕ)୨ 花生汤里的花生特别绵软 入口即化 微甜 超喜欢!!
小肠粥。
泉州 好像也蛮喜欢用小肠来当食材~
海鲜汤粉
小海虾+当地的小啤酒 🍻
feeker旅行上说小岞是 中国 版的“ 直岛 ”,有美术馆、有海岛,还有市井味十足的渔市。来这个地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美术馆,其他就是因为没来过这边…想来转转。用我回答我妈的话就是 “玩到无野玩”…对于未知的目的地,可能是我很少有很大的幻想,所以每走一步都容易遇到“惊喜”吧。(ps 不代表没有做好计划安排噢 !我的旅行方式一般是确定大致路线和交通,定好住宿点,其他就是随便逛随心逛 )
也是红瓦片屋顶
美术馆的屋顶有一条 通道 ,是必打卡之地。可以从门口进去后直接上 天台 ,然后走到道路尽头下去,在下面的咖啡厅小憩片刻,开始慢慢逛里面的展厅
很有延伸感的一段小路,但是当时超级晒,等了好一会快要晒干了才拍到没什么人的照片
美术馆内很多角落都透出浓浓的设计感,和谐的框架结构和光影效果。
中间的会议厅设计得很赞,坐下去像是开圆桌会议又像一个T台,窗户映着外面,又是一道风景。
带着小朋友来看展的家长,很有耐心地讲解和交流,感觉十分舒服。
观察了一下,美术馆内很多取材都很有意思。像这个连接两个门口的,就是一个水泥墩拱。
地上的砖是鱼鳞片砖
看完美术馆就叫车到风车岛上预订好的民宿休息,等差不多时间出去看日落~
在小岞的行程安排是:从 惠安 坐惠岞专线班车到小岞,然后小岞一日。从镇上到美术馆,下午到风车岛,午休后去看日落。夜宿风车岛,第二天看 泉州 最东极日出。
传说中能看到 泉州 最东极第一缕阳光的风车岛,其实是一个渔港海岛,岛上有用来发电的风车,显得比较特别。因为位置比较偏,岛上现在的旅游业尚未开发成熟,比较原生态~
当天的日落时间是大概六点,五点从民宿出门,一路沿着山路上去,边走边拍,四十分钟左右到达山顶(最高处)。基本上把附近地形了解到,就能大概推算出明天看日出的地方。
老母亲眼中的在拍日落的我。
山的另一边,日落不经过,显得有点孤单
喜欢夕阳余晖下那抹温柔的颜色
看到了咸蛋黄,特别想吃咸鸭蛋…还要是流油的那种蛋黄
海面上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我和风车岛的日落~
此时是太阳落山后好一会,我们依然在最高处看着远方。发现星星点点的亮光,天上的是星星,地上的是灯火。觉得这一刻特别静谧安详。
山顶上还有不愿离去的人
下山的路,一片漆黑,播着歌一路往下走,感觉很过瘾。
第二天五点出门看日出。
我妈锁定了这个日出的方向,就在这里等日出。一路上看到不少人开着车往山顶走。
看到有一艘破败的小船,突然想到那部电影《一出好戏》。反正也是等,爬了上去,坐着吹着海风,感觉有点惬意。
老母亲的偷拍
很突然的,看到太阳出来了。像一个小姑娘,温温柔柔的。此时我妈在低头看海滩上的贝壳,我大吼一声“快看!!太阳!”
这是我第一次看完整的海上日出。眼看着太阳从海平线冒出来的时候,有种宛如新生的感觉,等待着,知道她会到来的并且看到她的那一刻,十分美好。情不自禁翘起嘴角,拥抱来自 泉州 最东极的第一缕阳光。
太阳很快又躲进云层里
此时,我走到了离海最近的地方。
想到一本摄影杂志里面一句话:“长时间曝光的美妙是个提醒:我们不能仅仅生活在此刻。”
2011年还是2012年,我读高二的时候,我妈带了我第一次远途旅行,到 厦门 。那时候还没通高铁,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记得那时候是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关于 厦门 的游记,然后和我妈一拍即合,她帮我想理由跟班主任请假,光明正大地翘课去旅游。
2018年的我已经是个可以说走就走的资深晃荡范,在我妈强烈要求了无数次后换成我带她出去玩。还是 福建 ,不过这次是 厦门 旁边的 泉州 ,感觉还不错,小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