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62
- 评论0
- 赞30
+1
出发日期/2019/05/05
天数/6天
继天津北京后今年第二次跟着sunny姐说走就走。👏
不刻意地追求旅行的意义,不刻意地挑选时间地点。依然是随心随缘,不曾刻意寻觅,却总与美好不期而遇。😌
正如3月的新疆之行,有缘结识了聪明能干又会照顾人的赵姐,想不到这么快又能在长安相见。😏
早晨8点多,带上书,带着自制的小饼干和匆忙赶制的攻略进京赶考去啦。💪
sunny姐说这一卷好像经书,大概要去西天取经。🤓
可不是嘛,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下一站正好想着敦煌。😏
放下行李第一站 西安碑林博物馆。
攻略上看到说碑林好好地看可以看4个小时,最好有专业的讲解员带着。
但我们到达已经是下午4点左右,😥参观时间上还是很仓促,有点小遗憾。
sunny姐说我们也写书法的当然要来碑林啦。虽然写的不咋滴,看还是要看的好的东西。只是鉴赏能力也还不够,下次有机会希望能跟着书法老师再来了。😏
西安碑林博物馆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感叹一下西安的门票真是贵啊。😂(表白北京的门票价)
据说前两天西安刚下过暴雨,雨后空气清新,走在青石小路上,满目葱茏,一片清亮。碑林整体的建筑风格也清雅古朴,让人感觉宁静而不沉闷,漫步其中特别舒服。
石台孝经
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书写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与孔子的交谈语录。
第一室
集中陈列唐开成二年(837)刊刻完成的十二部儒家经典,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史称《开成石经》。清康熙三年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
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
碑林共有七个石碑陈列室。
第二室主要陈列唐代名碑,有褚遂良《同州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等。
第三室陈列历代各种书体的珍贵碑石。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碑》、隶书有《曹全碑》等。
第四室陈列宋元明清碑石。除了有苏轼、祝允明等宋明时期名家诗文书迹刻石外,还有宋至清代的石刻图画。
第五室主要陈列清代的碑石。其中多为记述修庙、记功、拨田、赡学、浚渠、葺城及官箴、格言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史的参考资料。
第六室大部分为清代人写的诗词歌赋,其中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写的《秣陵旅舍送会稽章生诗》以及清圣祖玄烨临米带的《赐吴赫书》、林则徐书《游华山诗》等,都是难得的珍贵碑石。
第七室陈列《陕西本淳化阁贴》,荟莘了历代帝王、名臣、名书法家字迹,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多。
看到了在做拓片的工作人员,价格不菲。😳
被拴马桩吸引了眼球,形态各异的动物栩栩如生。😜
走出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步行街就是常说的“书院门”。
只不过天色渐晚,还下着零星的小雨,路边三三两两的小摊也都开始收摊。
篆刻的小摊,价格还算公道。可自带玉石,刻字一字10元。
当然技艺不知,若真带了好的玉石,也怕刻得不好。
正巧路过一家老师提到过的店,国根笔庄。
没有上城墙,沿着护城河在城墙下散步。
😊第一次来西安,就对这儿的印象特别好。仅作为一个旅行者的直观感受就是,西安真是个非常干净的城市。
想来是西安人整体的素质比较高吧。不单是雨后清新的味道让人心生欢喜,看着路面一尘不染,干净程度完全不亚于日本,平凡的一草一木也让人心情舒畅。
第二天准备用一整天的时间逛完华清宫、兵马俑、秦始皇陵。
时间紧凑,舟车劳顿也要早早得起床。
虽然朋友推荐了各种好吃的,早晨都还没营业。路边海鲜市场的小哥竟然推荐我们去吃沙县小吃,😂哈哈来了西安不管怎么还是吃当地特色吧。
随意进了一家遍地都有的潼关肉夹馍,其实也并不正宗,闲聊两句原来老板是浙江人。😂
喜欢有嚼劲的手杆面,但这需要时间来制作,早上一般都不供应。
西安这边早餐的面食大都是臊子面,作为西北地区特色传统面食,历史悠久,做法简单,能快速出餐。配菜丰富,据说也非常注重配色,考究点会有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臊子汤更是臊子面的灵魂,要汤多面少,面汤油光红润,汤味酸辣。
再看我们这一碗就比较普通了,配菜是切小粒的土豆、胡萝卜、芹菜,面条细长白薄,较为爽口,但个人更偏爱有嚼劲的口感。
肉夹馍还是不错的,潼关的潼关肉夹馍的确与白吉馍不同,是开了酥的馍,外表焦黄,条纹清晰,内部一圈圈呈层状,皮酥里嫩,特别鲜香。
吃饱喝足开始一天的行程。
看攻略上说一定要来西安火车站坐国营游5,果然一路上都是招揽客人的各种大巴,据说价格比游5贵,一路上招揽客人,自然时间上也会浪费不少。
在游5上还有免费的专业讲解提示。和先前攻略上看到的一样,都是推荐先去华清宫,再去兵马俑。从兵马俑直接返程就还能有座位。😏
单程到华清宫的票价为6元。
根本不用再网上提前买票,网络购票还要去特定的地点换票,与下车地点不在一个人,而售价并没有出入,直接买票也很方便。
华清宫始建于唐初,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自然景色宜人,其温泉水更有荡邪去疾的功效。😌
在这里夜间会有《长恨歌》的演出,看过的小伙伴说非常震撼,无与伦比。可惜返程就成为问题了,准备搭游5往返的只能放弃晚上的演出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盟誓台
为纪念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夕盟誓而修建。盟誓台正中为连理树,在长久的生长过程中紧紧相依互融而合二为一,相传为李隆基与杨玉环亲手所栽。
虽然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但如今的连理树上依然挂满了上千块许愿牌,也是寄托了大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吧。
《长恨歌》
杨贵妃除了爱荔枝也爱石榴,喜欢穿石榴裙,“拜倒在石榴裙下”说的也便是杨贵妃。喜欢吃石榴果,华清宫里便到处都是石榴树,在荷花池南岸还留着一棵体态龙钟的古石榴树,名为“贵妃手植榴”。盘根错节,花朵饱满。据说古长安城还因此曾出现“榴花遍近郊,城垣栽石榴”的盛景。
石榴自古也就是一个吉祥之果,中国传统文化把石榴视为吉祥物,石榴籽更是代表了家门子孙兴旺。
汉白玉的贵妃出浴祼像
华清池唐御汤遗址共有包括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太子汤、尚食汤等五组汤池。
海棠汤
俗称贵妃池,又名芙蓉池,池内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是唐明皇作为爱情的礼物赐给杨贵妃的。
汤池是上下两层台式结构的,池中有专供杨贵妃沐浴用的长条石,上刻有“杨”字。
池中间还有一进水口,出土时有一汉白玉雕刻的底座,底座上接莲花喷头,下接陶水管与总水源相通,温泉水从莲花喷头四散喷出,水雾四起,飞珠走玉,是中国最早的淋浴设备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出了海棠汤,紧挨着的就是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为唐玄宗沐浴汤殿,汤池呈长方形,两层台式,青石砌就,形制华丽,规模宏伟。也是华清宫遗址中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的汤池。
尚食汤
另外遗址中还有星辰汤,池壁似山河,蔚为壮观。为唐太宗李世民沐浴所用,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得此名。
尚食汤,“尚”有赏赐之意,为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侍官员与厨子的沐浴汤池。二层台式,全用青石砌成,由一石梁分割成东西两池,品级不同的官员分开沐浴。其汤水为皇帝沐浴用水引至此,有沐浴皇恩之意。另外尚食局的人的双手是要给皇上做饭的,绝对不可以碰到任何污秽之物。
太子汤,唐太宗李世民令阎立德修星辰汤时,为皇太子修太子汤沐浴。
星辰汤后面有三眼温泉古源,几千年来,泉水源源不断,长流不息,据说这里流出的泉水矿物质含量特别高,沐浴后对皮肤非常好。
芙蓉殿
郭沫若题字华清池
都是赞颂华清池温泉水的碑文。
华清池温泉水温常年保持43℃,水质纯净,细腻柔滑,水中含有二氧化硅、氟离子等 10 多种矿物质,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吸引历代帝王沐浴游幸,更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
走进便是西安事变的旧址。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与12月12日在此发动兵谏。
玻璃窗、墙壁上的弹痕。👉
昭阳门是骊山的东大门,不乘坐索道的话,就由此向上爬骊山啦。
在日月亭歇脚的游客很多,正好是午餐时间,先补充体力,减轻背包的负担,准备爬骊山啦。💪🏃
兵谏亭
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正是在此将蒋介石抓获,以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山间空气清新,两边的枝叶花草上还有晶莹的雨珠,只是天空还飘着零星的雨,能见度不高。
17亿年?(๑❛ꆚ❛๑)
看着一路的指示牌,以为离烽火台也不算太远,仰望这么多台阶,那就爬吧,原来爬完这一段就是一个转弯,继续仰望这么多台阶,都爬到这里了,加油爬吧,结果又是一个转弯。sunny姐说我们这是要上天吗?哈哈哈
终于爬上烽火台,天气不好游客并不多。
登上了烽火台,只有我一个人呢,sunny姐已经坐着不动了。
烽火台上风特别大,天气好的话一定能拍出好照片啦。
赶时间抓紧时间下山。
上善湖,想不到在山上还有这样的湖。
老母殿自古以来就是骊山上一座著名的道教宫观,骊山老母即女娲,是我道教供奉的一位远古尊神。
走出华清宫正好看到一大波小学生来春游啊。😳
👫👫👫👫👫👫👫👫👫👫👫👫👫👫👫
回到早上下车的点继续等待游5,基本上5分钟就有一班。
坐上车吃点小饼干压压惊,和我们一样时间紧凑的话,多带点水和干粮啦。☺
秦兵马俑景区天天游客如织,不少游客一大早便坐车前来,也有许多跟团的游客逛完华清宫后,中午便赶去兵马俑。我们俩下午1点还刚从骊山下来,算是正好避开了高峰。
参观兵马俑最好提前做好功课,或者听专业讲解,只是拍照随便看看的话,一下就看完了。当然还有像我们这样到处蹭听的,哈哈。
回来以后再看了纪录片补习一下。🤓
最早发现的便是一号坑,也是规模最大最壮观的坑。一号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有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大约6000件,气势凌然,像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首先前三排士兵为先锋部队,中间是军队的主体排列着38路战车和步兵纵队,方阵最外围的士兵都面朝外,担任护翼和后卫,时刻注意敌人的动向。
三号坑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俑坑中的将领们面对面站着,似在商讨洽谈。而在古代战争中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拥有独立的指挥部是十分罕见的。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也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可见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很大程度也得益于其高超的战略战术。
二号坑是一个复合型的军阵,它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由骑兵、战车、步兵、弓弩兵混合编组。位于军阵最前排的是弓弩手,后面依次为骑兵部队,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前架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依次排列兵佣3个。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
故意拍糊的一张照片,感觉马都飞起来啦。
从兵马俑到秦始皇陵有免费的接驳车。
到了秦始皇陵已经临近傍晚,观光车都停止了运营,眼看我俩体力都快耗尽,一条路还望不到边,只能互相安慰,这里可是风水宝地,走走多吸收点天地的灵气吧。
感叹下兵马俑秦始皇陵都造的大气非凡,与之一比我们的江南水乡确实有点小家子气了。
路边又是大片大片的石榴树呢,零星的蒲公英也是可爱的。🍃🍃
晚上回民街逛过,吃个晚饭。
😥挺不喜欢回民街那种人车同道的样子,不如就像南锣鼓巷那种步行街就步行街,下雨的天更是麻烦,道路虽然宽敞,人流量还是很大,大家都撑着伞原本已经有点不好走,路中间又是一排垃圾桶,前后还时不时来车,到处都是喇叭声,有点烦躁。
同名的店很多,如何分辨倒也没有去做攻略,随心得选了一家人不多的小店。
sunny姐说要把各种面都尝一尝。我们一碗biangbiang面,一碗裤带面,说实话,并没有吃出区别,看着连样子都是一样,上桌的时候还以为老板上错面了。😂味道没有很惊艳但也还算可以,比起早餐的臊子面更喜欢这样的手工面。
😏回去后还特意查了下,说裤带面就是像裤腰带一样,比较长,宽且粗壮的面,而biangbiang面是在裤带面的基础上,揪成大概15公分左右的长面片,口感同样是筋道,有嚼头。不过现在很多实体店里,为了节约时间成本,通常是裤带面替代,但严格来说,是要分成一截一截的才最正宗。原本就相似这也难怪在百度查biangbiang面和裤带面进入的都是同一个词条。
从回民街走回宾馆,看一眼晚上的钟楼鼓楼。
一大早再来回民街好好吃顿早饭,早晨的街道就十分清爽干净。8点左右营业的店还不多,随便走进一家却也有意外的收获。
羊肉泡馍+牛肉面+肉夹馍
肉夹馍的价格偏贵,但料非常足,满满的肉,一大口咬下去特别满足。😊
羊肉泡馍和牛肉面也都很好吃,sunny姐胃口小基本上都要我敞开了肚子吃,超满足啊。
下一站,跟着sunny姐拜访了孙超老师的书法工作室。🤓
在午饭前又赶去了大慈恩寺。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创建慈恩寺。玄奘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又是玄奘亲自督造,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塔上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
大慈恩寺牡丹园,雨后的花花草草更有灵气。
🍃🍃
玄奘三藏院
由西院光明堂、中院大遍觉堂和东院般若堂三部分组成,将玄奘大师的辉煌一生分成不同阶段向世人展示,分别为"参学求法"阶段与"译经弘法"阶段。
中午和赵姐她们的小聚餐,袁家村关中印象,从大雁塔可以步行到达。
吃的是西安当地的特色小吃,办卡充值消费,吃完退卡退钱。价格亲民,人气很旺,味道也都还不错。
特别强调这一碗驴蹄子面!
老板,说好的5分钟呢,我等得都没脾气啦。😭
原本大家各自拿着卡说去不同的摊位买好吃的再一起吃,等她们都已经摆满了一桌了,我还在孤独的等着这一碗面,凄凄凉凉。😰🍂
运气也是确实有点不好,轮到我时刚好前一批卖完,下一批重新做面切面,再要把所有的面整齐排列好,每一碗依据不同的要求浇上浇头再一起卖,做面的阿姨也慢条斯理,不大熟练。不夸张地说我半小时都耗在等这一碗面上。
但是!这碗面真的是我此次在西安吃到最好吃的一碗面!😍
就个人口感而言,比在新疆塔吉克族人家里吃到的那碗先做的拉面还好吃!面条筋道弹牙特别有嚼劲,香辣的浇头让人一口接着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导致我这个面食爱好者回家以后对普通的挂面完全提不起兴趣。
甑糕,枣香浓郁,软软糯糯甜甜的口感也是我的爱。😘
赵姐喜欢的锅贴,韭菜馅。不过对于我们从小吃着生煎锅贴小笼烧麦长大的而言就并不觉得稀奇了。🤔
走之前还备好明天的干粮。
八宝甑糕吐司
😳好扎实的一大块方砖啊,内陷夹有软糯的甑糕,所以不方便切开,吃完一整块还是有点甜腻的,不过一般人也不会像我这样强迫症开始吃就要一大块吃光吧。
下午的行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半日游
由于参观人数特别多,实行全预约制,需要在微信上提前预约,另外微信上也写明了其他注意事项,比如自拍杆不得带入必须寄存之类。
我们选择了30元一人的大唐遗宝票,可以多看一个展厅。
就在这两个翁种,居然出土了1000多件文物。包括有各类金银器、宝玉珍饰、贵重药物、中外钱币等文物。而这批宝物的主人是谁?又因何埋藏于地下?至今还不得而知。
小巧玲珑,特别精致,每个还各不相同。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是陕博的镇馆之宝之一,造型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制成,壶身两侧为两匹相互对应,奋手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舞马的故事也是令人印象深刻。
据说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时,都有舞马助兴。舞马披金戴银跟随音乐翩翩起舞,一曲结束之后,舞马会衔着地上乘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银壶上的舞马衔杯造型正是当时祝寿情景的真实再现。而安史之乱爆发后,宫廷舞马也散落民间,后来一些舞马被安禄山的部下田承嗣得到。有一天军中有宴乐,舞马听到后就开始跳舞,士兵以为是妖马,就将它们用鞭子活活抽死了。从此以后,舞马衔杯祝寿这种宫廷娱乐形式在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永远定格在这件银壶之上。
兽首牛角杯
也是陕博的镇馆之宝之一,堪称国宝中的国宝,是"64件永不许出境展出的国宝"之一。
又称为玛瑙牛角杯,牛嘴用纯金打造,杯身上眼、耳、鼻、角皆刻划细微精确,栩栩如生,为海内孤品,是著名的丝路文物。
三彩西瓜
也为探讨我国西瓜种植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从博物馆出来后再回大雁塔附近,在秦味志买了唐三味等一些特色陕西糕点。😋
等着夜幕降临,大雁塔北广场的音乐喷泉表演也即将开始。除了周二的白天,每天都有两场免费的表演,若想要一个好的视角可以提前占位子等候。若不想挤在人群里,也可以站在远处欣赏全景。
看完表演,以一顿饺子宴结束今天的行程。😋
我们日常对饺子倒是没有严格的区分,这边分成汤饺、捞饺和煎饺。煎饺以鸡蛋为底煎制,可自行搭配饺子汤,捞饺和汤饺为一干一湿,通常我们在称呼上就不将其区分了。
知青窑洞,赠送的景点,其实也没多大意思,就是一个吃午餐的落脚点,敲锣打鼓的演员都是拿着旅行社工资的。
壶口斗鼓
是陕西黄河沿岸的民族传统鼓舞艺术表演。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打击乐为一体,具有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刚烈等特点。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
人均30的团餐比我想象中好。
😏白馒头和黄馍馍都很香有嚼劲,搭配口感鲜辣的洋芋擦擦,我能吃好多好多。黄河鲤鱼也还不错,再尝一口甜甜的浊酒,心满意足。
强行被景区要求一人加30元换车再到壶口瀑布,旅行社对这么浪费时间的做法也很无奈。索性我们不去黄帝陵时间还算充裕。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由于黄河水携带很多泥沙,这里成为了世界上少见的金黄色瀑布,因此壶口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
黄河水一路咆哮至秦晋峡谷时,河面宽度由400多米骤然收缩为50米,倾泻于落差30米的石槽中,因其形似茶壶注水,因而得名壶口瀑布。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站在瀑布边,感觉可以合唱“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了。😎
摄影师赵姐😁
游玩壶口瀑布就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壶口距离西安市单程就有5小时的距离,来回10小时,大多数时间在车上也是备感劳顿的。
晚上继续一顿饺子宴,三鲜捞饺配卤猪脚,大小切的恰到好处,特喜欢这种软糯的口感。
早餐 酒店附近的一碗臊子面,比第一碗连锁店的料足,口感也更好。
几天没喝咖啡,随便什么咖啡了,赶紧一杯续命。
在走去大明宫的路上,看到了非常热闹的早市,赶紧去凑个热闹。
3斤樱桃35元,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合算了。
sunny姐来露个脸😏
大明宫作为大唐帝国的王宫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点和对外传播的动力中心。
建筑面积约3.2平方千米,是法国凡尔赛宫的三倍,明清紫禁城的四倍,俄国克里姆林宫的十二倍。曾经是屹立于中国西北大地上的一个建筑奇迹,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现在面对空空荡荡的大明宫遗址公园,自知大明宫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远今人的想象所能企及。
看看地图,第一站大明宫遗址博物馆。
跟着专业的讲解人员,一同了解大明宫宏大的宫城规模、精巧的宫殿建筑以及博大精深的唐代历史文化。
看着地图听讲解员讲解大明宫的主要建筑。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龙首原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也称"外朝"。
宣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
紫宸殿,是三朝制中的内朝,即"常日听朝而视事"的地方,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
麟德殿,是皇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
此外唐朝的统治者崇尚道教,在大明宫内也有三清殿、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道教建筑。
连着几天的阴雨绵绵后,看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
大明宫建筑的缩略模型。
原来是只能站在平台上看,我和sunny姐两人傻傻的看到一面护栏没栏起来以为可以走进去,被保安喊了出来,看我们还算乖也没有责怪。😥
坐在观光车上,也能听师傅一边讲解一边看路两边的风景。
看了场《大明宫传奇》的影片。
大明宫的周边一圈都是博物馆美术馆,逐一看过来,比预期多花了很多的时间,饥肠辘辘的我只能靠精神食粮充饥。每一个点的距离又特别的远,sunny姐怕我饿晕在路上,樱桃大半都给我吃了。😂
扇面展
学书法,先要学做人。
紧随我们到来的有一群小朋友。原来都是小志愿者,每个小朋友根据朝代的不同,站在特定的区域,殷周甲骨、先秦小篆、汉代隶书、魏碑书刻等。每个小朋友口中都念念有词,背诵着讲解的内容,特别可爱。👏
刻瓦当的体验
下午三点回到回民街终于吃上了中饭,听推荐来了这一家,但说实话给我感觉一般,汤油量少口感偏咸。饸饹也不及袁家村关中印象的那碗。
下午到西仓花鸟市场,来个老西安市井生活体验。
深度体验一座城的烟火气息,必要深入它的市井小巷,穿梭其中,更深入了解一个不一样的西安。👻
这里是西安城里形成最早的市集,热闹非凡,一排排小摊售卖各式各样的小物件。细心地淘也许能收获什么精致的老物。
看到我那么惊奇的一路看看拍拍,不少人问我是不是摄影专业的学生哈哈。
一元一个包,太实惠了。
挤也挤不动,真是野。😳
特别喜欢这竹编茶漏
一个拐弯我就进了一条人都没有的小巷子,差点以为自己迷路了,索性地球是圆的啦,兜兜转转又是一片人声鼎沸。
西安都城隍庙是市内仅存的两座道观之一,修建于朱元璋时期明,600多年来,虽历经沧桑,但宏伟依旧。
史上最萌牌匾“你来了么”,😊与牌楼正面"都城隍庙"均选自颜真卿的真迹楷书。
一路暴走,去城墙下,我这一天是要5万步吗?😂💪
在永宁门城墙下的魏家凉皮稍作休息,点了一份特色凉皮一份醪糟芝麻汤圆。
这凉皮真是巨辣!巨辣!😤这时候醪糟如果是冰的就好了。
选择在傍晚登城墙,既能看到白天的景象,也能看到在城墙上俯瞰西安夜景。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为明代建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
其实并没有租自行车,租车小哥特别好心地让我骑骑看还认真的帮我拍了照。
天色渐渐暗去
夕阳无限好啊
亮起的灯光和分层的天空都特别好看
一轮下弦月
夜景之美自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