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驾:热辣与清纯------双城一山的川渝印象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重庆旅游攻略   >  我的自驾:热辣与清纯------双城一山的川渝印象

我的自驾:热辣与清纯------双城一山的川渝印象

我的自驾:热辣与清纯------双城一山的川渝印象

  • 出发日期/2025/02/01

  • 天数/1

  • 人物/独自一人

  • 玩法/自驾 寒假 

前言

2025年寒假,在家实在无聊,临时起意要再去成都重庆转转。立刻开始候补高铁票,蚌埠-合肥,合肥再到重庆,两段高铁票都后补成功了,说走就走。晚上抵达位于重庆观音桥的酒店。

第一天

说说这次旅行

蚌埠-合肥-重庆

第二天

观音桥步行街

    踏入观音桥步行街,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世界。这里,是重庆繁华的缩影,是时尚与传统交织的舞台。沿着街道前行,来到了观音桥好吃街。

观音桥步行街图片
观音桥步行街图片

这里简直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先来了一份糯叽叽的苕皮,外焦里嫩,里面包着酸萝卜、葱葱,一口下去,满满的满足。

观音桥步行街图片
观音桥步行街图片

又买了一份丁家坡洋芋,狼牙土豆加上香菜、折耳根、酸萝卜碎,辣味十足,过瘾极了。还有爷爷的臭豆腐,每一块都酥脆,一点点爆汁,和佐料一起吃,香得上头。观音桥,热闹非凡,充满了烟火气,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观音桥步行街图片

    成都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之前去过多次,非常喜欢这里。成都既有悠闲惬意的慢生活,又有繁华时尚的都市气息。怀着之前对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我再次踏上了探索成都的旅程,而重游人民公园、宽窄巷子和春熙路,成为了我此次旅行中最难忘的记忆。

成都图片
成都图片

人民公园

    刚走进公园,就被眼前热闹而悠闲的景象所吸引。老人们有的在打太极,一招一式都透着沉稳与从容;有的在跳着欢快的广场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还有的围坐在一起,悠闲地喝茶聊天,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我径直走向鹤鸣茶社,找了个空位坐下。不一会儿,服务员就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盖碗茶,茶香袅袅,瞬间弥漫在空气中。环顾四周,人们或是轻声交谈,或是静静地看着报纸,享受着这美好的清晨时光。在这里,没有生活的匆忙与压力,只有最纯粹的悠闲与自在。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人民公园图片
宽窄巷子

    离开人民公园后,我步行前往宽窄巷子。一路上,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充满了生活气息。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很快,宽窄巷子的入口便出现在眼前,青黛砖瓦的建筑,古色古香的街道,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这里的店铺大多保留着传统的川西建筑风格,木质的门窗、精美的雕花,无不展现着古老的韵味。漫步在宽巷子里,一家家特色小店映入眼帘,有售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如蜀绣、竹编等;也有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和书店。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从宽巷子出来后,我来到了窄巷子。窄巷子相较于宽巷子,更加幽静一些,但却不失热闹。这里的酒吧、餐厅和特色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宽窄巷子图片
春熙路

    逛完宽窄巷子,已经是傍晚时分。我乘坐地铁前往春熙路,准备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一出地铁站,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高楼大厦林立,霓虹灯闪烁,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处都是繁华的商业气息。在商场的外墙上,一只巨大的熊猫雕塑十分引人注目,它正趴在墙上,仿佛要努力地爬上这座高楼,样子十分憨态可掬。许多游客都在这里拍照留念。太古里是一个集购物、餐饮、文化和艺术于一体的商业街区,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有川西传统的青瓦坡屋顶和雕花门窗,又有现代时尚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漫步在太古里的街道上,一家家独具特色的店铺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有高端的时尚品牌店,也有充满创意的设计师品牌店;有精致的咖啡馆和餐厅,也有充满艺术氛围的画廊和工作室。这里不仅是购物的天堂,更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地方。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成都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它既有古老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的时尚气息;既有悠闲惬意的慢生活,又有繁华热闹的都市节奏。在这座城市里,人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春熙路图片

     人民公园、宽窄巷子和春熙路,它们就像成都的三张名片,分别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悠闲、古朴和繁华。我相信,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去发现。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春熙路图片

第三天

桃坪羌寨

    第三天,拿到租车,开启四姑娘山自驾。经桃坪羌寨,游毕棚沟,龙王海,盘羊湖,金字塔雪山,燕子岩窝,傍晚逛灌县古城,宿都江堰。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踏入阿坝州的土地,桃坪羌寨与毕棚沟如同两张风格迥异的川西名片,一张镌刻着千年民族智慧,一张绘就着天地大美。今天算是人文与自然交织的旅程,让我在古老碉楼的烟火气与雪山海子的静谧中,读懂了川西高原的多面魅力。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天海没亮我就出发了,为的是避开早高峰成都城的拥堵。

桃坪羌寨图片

    清晨的桃坪羌寨笼罩在薄雾里,远远望去,错落有致的碉楼群宛如从大地生长而出。踏入寨门,青灰色的石墙、狭窄曲折的巷道瞬间将人拉入历史的褶皱。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羌族人的生存智慧——家家户户相连的“暗道”纵横交错,既能互通有无,又能在战时抵御外敌;高耸的碉楼曾是瞭望与防御的堡垒,如今依然威严地矗立在村寨中心,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穿梭在迷宫般的巷道中,指尖抚过粗糙的石墙,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温度。登上最高处的碉楼远眺,整个村寨尽收眼底,错落的屋顶、蜿蜒的巷道与远处的青山融为一体,恍若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桃坪羌寨图片
毕棚沟

    告别烟火缭绕的羌寨,驱车驶向三十公里外的毕棚沟,画风骤变——从古朴的人文画卷转入波澜壮阔的山水长歌。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景区入口处,龙王海的湖水泛着祖母绿的光泽,岸边的枫树已染上冰挂,随着涟漪轻轻晃动,宛如童话中的场景。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深入景区,磐羊湖如同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岸边的雪山与树木。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徒步至燕子岩窝,海拔攀升带来的凉意与眼前的壮美形成鲜明对比:脚下是布满青苔的冰川巨石,身旁是笔直入云的冷杉林,远处的女皇峰终年积雪,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毕棚沟图片

查看全部

    放置好行李,天还没有黑,索性就去灌县古城看看。上一次来都江堰还是31年前,物是人非了。

都江堰图片
都江堰图片
都江堰图片
都江堰图片
都江堰图片
都江堰图片
都江堰图片

    

灌县古城

    踏入灌县古城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光的回廊。这座依偎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城池,既沉淀着两千余年的历史厚重,又跳动着鲜活的人间烟火,每一块青石板、每一片黛瓦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岷江的水汽裹挟着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从宣化门进入,城门上斑驳的砖石见证着无数过往。沿着西街缓步而行,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侧是保留完好的明清风格建筑,木质的门窗、雕花的屋檐,处处透着古朴韵味。街边的茶馆早已坐满了当地人,盖碗茶氤氲的热气中,摆龙门阵的谈笑声此起彼伏,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川牌,时光在这里仿佛放慢了脚步。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行至南桥,这座横跨岷江内江的廊桥堪称古城的点睛之笔。桥身雕梁画栋,彩绘的飞檐在阳光下绚丽夺目,桥下江水奔腾不息,浪花拍打着古老的桥墩。倚着桥栏眺望,远处玉垒山云雾缭绕,近处鱼嘴分水堤将岷江一分为二,两千年前李冰父子的智慧结晶,至今仍滋养着这片土地。夜幕降临时,南桥化身璀璨星河,霓虹灯光倒映在江面,与流动的江水相映成趣,宛如梦幻画卷。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听闻都江堰的蓝眼泪如梦似幻,我怀揣着期待踏上这片土地,一心奔赴这场蓝色的约会,去探寻它的独特魅力。在余晖的映照下,桥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大家都在等待蓝眼泪的出现。天色渐暗,南桥的灯光率先亮起,暖黄与蓝紫交织,将桥身勾勒得格外迷人 。当真正的黑暗完全笼罩,岷江水面开始泛起幽蓝的光。起初,只是星星点点,像是谁不小心洒落的蓝色宝石。随着时间推移,蓝色荧光愈发明显,整个江面宛如被蓝色的轻纱覆盖 。水流波动,“蓝眼泪”闪烁跳跃,与南桥的霓虹灯光相互辉映,美到让人窒息。站在南桥正面桥墩处,我仰拍桥体全景与蓝眼泪水流,想要定格这震撼的画面,水纹与灯光交织出奇妙的层次感,仿佛能听到时光与江水一同流淌的声音 。从南桥沿着江边步道漫步,我平视江面,只见“蓝眼泪”像是有生命一般,欢快地流动着。途中,江风拂面,带着岷江独有的湿润气息,耳边是游客们的惊叹声和江水奔腾的轰鸣声,这一切构成了独特的乐章 。都江堰的蓝眼泪,这场由灯光与江水共同演绎的视觉盛宴,不仅是一场浪漫的邂逅,更是一次镌刻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旅程。它让我看到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魅力,也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片刻宁静与梦幻 。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灌县古城图片

    岷江的波涛声、古街的喧嚣声、小贩的吆喝声,共同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古城乐章。灌县古城,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城池,在这里,时光与烟火永恒交织。

灌县古城图片

查看全部

第四天

巴朗山

    又是天还没亮就出发四姑娘山,途径巴朗山。巴朗山简直就是云端驰骋,下雪的早晨,更是赋予了它的壮美与诗意。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向海拔4481米的垭口,这场自驾之旅不仅是对驾驶技术的考验,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随着海拔不断攀升,植被逐渐从茂密的阔叶林变成低矮的灌木丛,远处的雪峰也若隐若现。山路九曲十八弯,“之”字形的公路盘旋而上,一侧是陡峭的山壁,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每一次转弯都伴随着肾上腺素的飙升。但当车窗外的云海突然涌来时,所有的紧张都化作惊叹——白色的云雾如潮水般漫过公路,车辆仿佛在云端穿行,远处的四姑娘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抵达海拔4000米的云海观景台,我们迫不及待地停车驻足。站在观景台上,脚下是翻滚的云海,远处是连绵的雪山,头顶是触手可及的蓝天。风呼啸而过,带着高原特有的清冷,却吹不散内心的震撼。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继续向上行驶,路况逐渐变得复杂,部分路段还覆盖着白雪和暗冰,但这丝毫没有削减我的热情。终于,当“巴朗山垭口”的石碑出现在眼前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垭口处寒风凛冽,气温骤降至零下,但眼前的景色却美得令人窒息:360度环绕的雪山群峰巍峨耸立,云海在脚下翻涌,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雪山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自驾,不仅是一次征服海拔的旅程,更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心灵之旅。在这里,我看到了山川的壮丽,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也收获了一路的感动与惊喜。这段与云端亲密接触的经历,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人生中最难忘的篇章。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巴朗山图片
猫鼻梁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图片

    怀揣着对冰雪世界的向往,我踏上了这场冬日的朝圣之旅,在海拔四千米的雪域秘境中,邂逅了独属于冬季的浪漫与壮美。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抵达四姑娘山景区时,阳光正好穿透云层,洒在巍峨的雪峰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四姑娘山的壮丽身姿终于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乘坐景区观光车进入双桥沟,仿佛驶入了一个冰雪童话世界。公路两侧的松树挂满雾凇,晶莹剔透的冰晶在阳光下闪烁,宛如千万颗星星缀满枝头。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远处的布达拉峰、鹰嘴岩等标志性山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轮廓更加冷峻巍峨。斯古拉措湖早已冰封,湖面结着厚厚的冰层,冰下的湖水泛着幽蓝,与岸边的雪山、冰树相映成趣。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沿着栈道漫步,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这份远离喧嚣的宁静,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四姑娘山图片

查看全部

第五天

三星堆遗址

    探秘三星堆,穿越三千年的对话。三星堆,这座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遗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的西南角,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怀揣着对古蜀文明的无限好奇,我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探秘之旅。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渊源。一进入博物馆,我便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包围,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走进综合馆,就像踏入了一个古老的艺术殿堂,各种珍贵文物琳琅满目。首先吸引我目光的,是那尊高达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像。他高大威严,双手夸张地环抱,仿佛在进行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虽然历经千年岁月,他的面容依然清晰,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与庄重,让人不禁对古蜀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到惊叹。站在他的面前,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古蜀王国的繁荣与辉煌,听到了古蜀人虔诚的祈愿声。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继续向前走,便看到了金杖。这根金杖长1.42米,上面刻有精美的鱼、鸟和箭的图案,这些图案或许是古蜀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杖在古蜀文明中,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神权与王权的体现,承载着古蜀文明的辉煌与荣耀。它静静地躺在展柜中,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古蜀王者的威严与尊贵。

三星堆遗址图片

    在综合馆的另一侧,陈列着许多精美的玉器和陶器。这些玉器温润而泽,造型独特,每一件都蕴含着古蜀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而那些陶器则充满了生活气息,从它们的形状和纹饰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古蜀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其中,一件小巧的陶猪格外引人注目,它的造型憨态可掬,仿佛下一秒就会奔跑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古蜀人,在创造出如此神秘庄重的青铜器的同时,还能制作出这样充满趣味的小物件,展现出他们生活中轻松活泼的一面。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离开综合馆,我来到了青铜馆。这里简直是青铜器的世界,各种造型奇特、神秘诡异的青铜面具和人像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青铜纵目面具。它那突出的眼球、巨大的耳朵和神秘的表情,仿佛能洞察宇宙的奥秘,聆听远古的风声,因此被人们赋予了“千里眼”“顺风耳”的美誉。看着这张面具,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古蜀人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独特的形象?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信仰?这些问题如同谜团一般,激发着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在青铜馆的中央,矗立着一棵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这棵神树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枝上生出花朵、缀着果实,站着头顶羽冠的立鸟,一条神龙缘树而下,前足踏于神树的山形底座盘上。尽管树顶残缺,但它依然气势恢宏,仿佛能连接天地,通往神灵的世界。青铜神树与《山海经》中记载的“扶桑树”形象高度契合,让人不禁联想到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和对天地宇宙的独特认知。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古蜀文明与神话传说相互交织的见证,为我们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除了这些著名的文物,青铜馆内还有许多其他造型独特的青铜器,如青铜鸟、青铜兽面等。它们或小巧玲珑,或高大威猛,每一件都凝聚着古蜀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出古蜀文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漫步在青铜馆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青铜王国,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走出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三星堆的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蜀文明的大门;又像是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古蜀王国的兴衰荣辱。这次探秘之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更让我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三星堆,这个神秘而迷人的地方,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三星堆都将永远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索、追寻,续写古蜀文明的传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三星堆遗址图片

查看全部

第六天

返程的日子还想再去重庆逛逛,索性在重庆多住一晚。

嘉陵江江滩公园

    下午三点多,从地铁6号线大剧院站3-1口出站,往大剧院方向步行,穿过保定门,便来到了这片期待已久的嘉陵江江滩公园。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湿润的江风扑面而来,带着江水独特的气息,瞬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嘉陵江的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跳跃。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江底的石头清晰可见,它们被江水冲刷得圆润光滑,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沿着江边步道缓缓前行,江滩公园的美景如同一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矗立在江岸两侧,与巍峨的跨江大桥交相辉映,展现出重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千厮门大桥宛如一道巨大的彩虹横跨在嘉陵江的上空,轨道交通6号线在大桥的钢架结构中穿行而过,构成了一幅现代都市的独特景观。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走到“金沙火井”观景点,这里视野开阔,是欣赏江景和城市风光的绝佳位置。极目远眺,可以看到渝中半岛的高楼大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江面上,游船缓缓驶过,船身划过水面,泛起一道道涟漪,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动态画卷。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旁边的绿园公园则是一片宁静的绿洲,绿草如茵,树木成荫,非常适合休闲露营,享受惬意的时光。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嘉陵江江滩公园图片

查看全部

十八梯

    想着晚上再来江边看夜景,就转去了十八梯。踏入十八梯,仿佛踏入了一段被时光尘封的历史画卷。从较场口地铁站3号口出来,便直接进入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站在入口处,青石板路蜿蜒向下,两侧的建筑古色古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巴渝传统建筑之美。沿着石板路缓缓下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八梯大隧道。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这里曾是重庆人民躲避轰炸的防空洞,如今成为了记录那段悲壮历史的纪念馆。走进隧道,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生动地展现了重庆人民在抗战时期的坚韧与顽强。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继续前行,来到十八梯记忆馆,馆内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实物,详细介绍了十八梯从3000年前至今的历史变迁,让人对这片土地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途经“古井春风”,一口古井静静坐落于此,相传这里便是十八梯名称的由来。井口的石头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无比,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不远处的“黄葛挂月”,一棵古老的黄葛树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蔽着天空。走到“花街鸟语”处,繁花似锦,蝶舞蜂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也是美食的天堂。一路上,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每一口都充满了老重庆的味道。除了美食,这里还有许多特色的文创小店,店内摆满了各种具有重庆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川剧脸谱、巴渝剪纸等,让人爱不释手。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十八梯图片
白象居

    在重庆众多的打卡胜地中,白象居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终于开启了这场期待已久的白象居之旅。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从地铁小什字7号口出来,沿着导航指引,没走多久就看到了胖哥面庄,白象居就在附近。一进入白象居,我就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所震撼,24层的高楼没有电梯,却通过巧妙的设计,让1楼、10楼、15楼都有出入口,每个出口出去又都是马路,真不愧是山城“8D魔幻”建筑的经典“模板”。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沿着楼梯缓缓上行,首先来到了索道穿楼机位,这里可以近距离拍摄长江索道从头顶上方路过的画面,当索道轿厢缓缓滑过,与周围的老建筑相互映衬,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站在通道路上,以索道为背景,随便一拍都很出片,浓浓的复古氛围让人陶醉。继续往上走,来到了3单元的12层空中廊桥打卡点。这里视野极为开阔,不仅可以拍摄到江景,还能让东水门大桥完美地与自己同框,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与大桥的灯光相互辉映,此时拍上一张剪影照片,简直美轮美奂。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在白象居里穿梭,我还看到了居民们悠闲的生活场景。嬢嬢们在路边闲聊,述说着家长里短;居民们围在一起打牌,欢声笑语不断;露台上晾晒的衣物随风飘动,角落里堆放的杂物也显得格外亲切,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美好的瞬间,让人流连忘返。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白象居图片
千厮门大桥

    当暮色漫过嘉陵江面,霓虹灯次第点亮山城的轮廓,我又回到了千厮门大桥的步道,开启一场与重庆夜色的浪漫邂逅。这座横跨在江面上的钢铁长龙,白天是连接渝中区与江北嘴的交通要道,入夜后则化身成璀璨星河,将巴渝大地的绮丽夜色尽数揽入怀中。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桥身两侧的灯带已亮起,暖黄与深蓝交织的光影在钢架结构上流淌,与对岸洪崖洞的灯火遥相呼应。站在桥中央远眺,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朝天门码头灯火通明,游船拖着流光溢彩的尾迹穿梭江面,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步行至桥中段,洪崖洞的全貌在视野中铺展开来。吊脚楼建筑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灯火倒映在江面,金黄的轮廓与深蓝的江水碰撞,宛如《千与千寻》中的奇幻世界落入现实。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轻轨6号线从头顶的桥轨呼啸而过,车窗内闪烁的灯光与下方流动的霓虹交叠,形成独特的时空交错感。驻足于此,快门按下的瞬间,便能定格山城独有的“8D魔幻”景致。继续向江北嘴方向前行,桥上的游客愈发多了起来。年轻人举着自拍杆与夜景合影,情侣依偎着眺望远方,摄影爱好者架起三脚架,等待着最佳的光影时刻。耳边不时传来惊叹声与快门声,夹杂着江水拍岸的轻响,构成一曲生动的城市夜曲。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行至桥尾回望,整座大桥如同一条蜿蜒的光带,串联起渝中半岛的繁华与江北嘴的现代。对岸来福士广场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斑斓色彩,千厮门大桥的钢架结构在灯光勾勒下,宛如抽象派艺术家笔下的线条,硬朗与柔美奇妙交融。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夜幕渐深,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大桥。回望时,千厮门大桥依旧璀璨夺目,它不仅是重庆的交通枢纽,更是这座城市夜色的灵魂所在。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在这里,钢筋铁骨与璀璨灯火共舞,现代都市与千年巴渝文化碰撞,每一眼都是震撼,每一帧都值得珍藏。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千厮门大桥图片

第七天

返程到家。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2000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6
    在重庆,武隆度过国庆节
    在重庆,武隆度过国庆节
  • 3
    在重庆,带着表情包开...
    在重庆,带着表情包开脑洞
  • 7
    国庆&重庆~~
    国庆&重庆~~
  • 5
    十一 · 我从重庆即将...
    十一 · 我从重庆即将消失的老地方走过
  • 8
    山一城,水一城,山水...
    山一城,水一城,山水依然,诚难忘也!
  • 5
    半截野人#山城故事#
    半截野人#山城故事#
  • 6
    巴山 渝水 最美重庆
    巴山 渝水 最美重庆
  • 4
    重庆——非去不可
    重庆——非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