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5/02/04
天数/9天
人均费用/45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冬季
在台湾的八天七夜已经结束了,回家热热闹闹过完年才静下心提起笔来。这趟台湾之旅起点是杭州,终点却是家。从学校出发经厦门到金门到台湾岛再回家,从铁路换轮渡再坐飞机,地图上3412公里的跨越,相机里1039张照片。
曾经在语文课本里读到余光中隔一湾浅浅海峡在那头的乡愁,台湾在我们脑海里只是一个模糊而又遥不可及的存在。而如今这片土地已被我们真实的用脚走过。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不禁庆幸我们是如此幸运的一代,有了飞机和高铁这样的交通工具,即使有山海的阻隔,再远的距离也变得如此便捷。
这次台湾之行加上我一共四人,(1)其中一位是我现在的室友:颗颗。(2)另外两位是在学校论坛上发帖凑到一起的:彬哥和海妖。
因为大家的时间和行程之前并没有完全定在一起,因此我们都是分头奔向台湾,定在旅途中间会合,不过颗颗和我是一起出发的。用大家在高雄首次会合的话说,哥四个能凑在一起,就是缘分啊。
说明:上面写的人均费用4500元左右是我个人排除购物部分的,背包旅行惯了,我们沿路基本都是住青旅或家庭旅舍的铺位,再加上机票提前较早预订,因此总的花费并不高。
正文开始前先放三张接片,让大家感受一下吧:
+1
+1
中正纪念堂广场
+1
小三通经过金门的线路和便宜的机票价格让我在最初进入台湾岛的路线计划里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虽然从杭州到厦门还要辗转5个多小时的动车,而且还多了一个在厦门停留的晚上,但想想去趟台湾还能顺便到美丽的厦门大学晃荡一圈这样的事也没什么好拒绝的。
2月4号凌晨5点半,天还黑着,为了赶杭州开往厦门最早一班的动车。我和室友颗颗天没亮就起床出发去杭州东。要想给旅途留足够的时间,能牺牲的只有睡眠了。
也许是车次太早又没到春运高峰,这一班的动车从头坐到尾我们始终感觉跟包车一样,整个车厢里空空荡荡的。中午我和颗颗下了车,坐着厦门实至名归的快速公交直奔住处而去。好不容易找到预订的旅舍,25元一晚的住宿果然一点没能超出我的期望呀,不过凑合还能住。赶时间,放下包我和颗颗就直奔海边去了。天气阴阴的,时不时的还飘一阵小雨。
公交车沿着环岛线从东向西开,经过黄厝的时候就能看到海了,不过我们还是在如今已小有名气的曾厝垵下了车,到地儿了才发现,嗬,人可真不少,还说算是淡季呢。感觉一个地方一旦名声大起来,商业化和各种景区化包装就不期而至,眼前的街道和人潮也让我个人之前通过佟妍那首《曾厝垵的海》建立起来的好感瞬间崩溃。
+1
厦门快速公交车票
+1
快速公交车道
+1
曾厝垵海边
下午在曾厝垵随便看了下,我和颗颗旋即选择先去厦门大学,交通工具是两条腿,没想到地图上标的不足3公里远的厦门大学我们足足走了快1个小时才找到可以进去的门,去学校的路上阴天开始飘雨,雨滴慢慢变大,我俩都没带伞,为了保护身上的电子设备我们抱着各自的包姿势特狼狈。颗颗开玩笑说,厦大厦大,一来果然雨“下大”。在厦大的芙蓉餐厅3楼吃了饭,然后去逛了有名的芙蓉隧道,里面果然各种文艺。
从隧道另一端钻出来天色已黑,走回曾厝垵逛了下,仍然没什么感觉。不管怎样,旅游景点还是在向经济看齐,连曾厝垵都已经这样,不知道鼓浪屿上又是如何了。不过能在夜晚坐在曾厝垵隔马路对面的沙滩上听听海声也是惬意的,毕竟可以远离平日学校里那种规律的生活,去感受另一座城市不一样的风情。
+1
厦大芙蓉隧道
+1
厦门海边
今天一天原本主题是赶路,不过在这赶路的戏份里又增加了金门半日游,因为我们金门飞高雄的飞机订得是在下午3点半出发。于是平白多出了小半天时间在岛上,事实证明这一决定还是挺明智的,金门岛虽然不大,但也够我们逛的了。
从码头坐上公交我们来到金城镇上,一路已有不少繁体字映入眼帘。由于之前看过一些攻略,到金城镇我下了公交就到镇中心附近一家7-11问了下能不能寄存行李,店里阿姨扫了眼我们背的这种大包竟然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而且是免费的。。。她知道我们大陆游客身份以后推荐我们直接到街对面的旅游服务中心凭入台证借自行车,然后我们就去借了,竟然也可以,服务中心那个小哥态度超级好,微笑着带我们去地下室取车了。
知道什么是超出预期吗,就是我们本来希望的是只要是两个轮子的还可以蹬就行了然后人家就给了你一辆8成新的带变速和前避震的Giant,我当时心里那个激动啊,瞬间就有要逛遍全岛的冲动了。激动归激动,我和颗颗还是很理性的问了一下之前知道的几个地方的路线,接下来我们就上路了。
+1
金门客运码头
先骑到了莒光楼,问了下路人自行车我们就直接停在了下面,注意是没锁额,岛上风气还真是好。莒光楼上有许多关于金门岛历史文化包括胡琏将军的介绍。
参观完出来,看时间还早我们又去了水头聚落和翟山坑道。不知不觉我和颗颗就已经骑着自行车绕了金门岛西面这个半岛一小圈了。然后回到7-11取包,帮我们看包的阿姨看我们兴高采烈的蹬车归来,便问我们要不要买什么“战利品”,我和颗颗两人笑了笑也不好意思,一人买了杯巧克力牛奶正好补充下热量,正好还有第二杯半价的优惠。喝了这一杯我们两个人出来错过了一班开往机场的公交,下一班要2点40才有,3点半的飞机,这让我俩颇为紧张。然后我和颗颗就在犹豫要不要花300新台币打车去机场,好心疼,公交车只要24新台币的。咬咬牙,我和颗颗就屌丝的选择没打车。。。硬着头皮等公交了。
到机场的时候离航班起飞时间只有25分钟了,我们来到复兴柜台最面前想说明一下的,没想到这时候后面一个大叔拍了拍我肩,“请排队”语气算不上温和的提醒我。我解释道我们航班就要赶不上了,“那也要排队!”,他坚定了语气。然后我很无奈跟颗颗走到队伍尾端,还好这时候一位复兴航空工作人员听到了我们辩解,然后十分体谅的跟我们说,那你们先跟我来,我和颗颗这才松了一口气,十分庆幸,边跟刚才提醒我们的中年大叔道歉边走上前去拿出证件办理登机牌。这件小事至今给我印象十分深刻,台湾同胞的公共素质也始于此在我心中慢慢有了个轮廓。
上午匆匆看完打狗理事馆,我们四个在左营会合后一问垦丁快线四个人坐到恒春还没我们包一辆车过去(1300新台币)便宜,于是就果断选择包车了。我们找的包车师傅姓杨,因为常年吃槟榔的缘故,他的整个牙齿都已经黄了,不过快40的他心态却很年轻,说他特别喜欢五月天,一路在车上给我们放着五月天的歌。他很健谈,中午的时候带我们到路边一家7-11吃了便当,然后继续赶路,下午1点左右一直将我们送到了位于恒春古城的住处门口才离开。
我们在店主阿姨的安顿下,先放了行李,终于可以轻装了。这家叫33背包客栈的青旅一进去感觉就很赞,前一天订的时候在booking上看到评分也很高,店主阿姨让我们称呼她Lily。然后就给我们推荐了镇上各种好吃的还有租电动车的一家店。
天气阴阴的,不过还是时不时有阳光穿过云层洒下来。垦丁这边最厉害的就是落山风了,白天没关系,晚上冷,因此我们也不敢因为白天20度左右的温度而减太多衣服。晚上回程我们特意在路上找了家店吃海鲜,不过感觉价格稍微还是有点贵,我们四个人吃了1200NTD并没完全饱。
Tips:在垦丁景点和景点之间都隔得有很多距离,因此最好的游玩方式莫过于租一辆电瓶车,开到哪儿玩到哪儿了。不过如果你有机车驾照请无视,直接租机车吧,更划算。电瓶车600新台币租一天(这一天是指24h,中间电池没电了随时可以去店里免费更换,开始我们还对店家表示电池续航会不会不够的担忧,然后实际使用之后我们完全震惊了,每辆电瓶车上电池可以让电瓶车载两个成年人跑40公里)车上自带一块可以备用更换的,然后就可以跑80公里了,orz!)
+1
白砂湾
+1
骑电瓶车的海妖
+1
回程的马路
游览完鹅銮鼻已经是中午了,这时我们肚子饿的也是咕咕叫,问了下路人,得知一路向后龙磐草原一段很长都再找不到吃的以后,于是就便在鹅銮鼻出大门左转不远的位置找了一家路边小铺(是真的那种路边棚摊)吃了碗牛肉面,120NT每碗,不过牛肉和面份量十足,吃过以后颗颗满足的抹了抹嘴说了句让我们喷面的话:感情我们那边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是从这儿出来的啊。
吃完面我们继续上路,一路到龙磐草原风景越发开阔起来,这样海岸边是石灰岩,因为海风大只生长着低矮的灌木和野草。两侧均可看到海的风光确实在大陆少有。离开的路上我在心里暗暗想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再来这片高地上搭起营帐,听涛声看星河,明天就要离开垦丁这片土地了,此刻的心中真有千般不舍。
+1
龙磐草原
+1
彬哥在龙磐草原
我们在通往佳乐水的路口选择了返程,路上还顺路去看过出火口,然后直接回到了恒春镇去车店还了车,时间稍微超过了24小时,不过店主根本啥也没说,还给我们推荐吃豆花和绿豆蒜的店。这时老天爷也非常给面子,天气特别好。先在旅馆客厅里坐了一会儿,尝到了Lily特意去买回来的好几种水果,然后在店里王叔的盛情邀请下品尝了金门高粱,虽是浅尝辄止,但一小口也让人回味。
从垦丁回到镇上,正赶上中心广场有街头义演(特别说一句我们住的青旅位置特别好,出门就是镇中心的一个小广场,隔壁就是著名的伙计鸭肉冬粉,马路对面就是警察局,所以治安也特别好)几支独立乐队在上面轮番演出。沐浴在这冬季让人微醺的阳光下,听着音乐,仿若孔子所说“三月不知肉味”啊。
贴亮个当时现场演出视频:
+1
在33背包客栈的店里
+1
恒春古城主街
+1
恒春古城街边
+1
街头演出
+1
义演中随歌声跳舞的小男孩
+1
我坐着看演出时身边突然经过一位台湾美女
+1
趴在我前面的狗
+1
恒春古城的一个小巷
+1
这一天可以算是个整趟旅程的小高潮,可惜彬哥因为时间原因选择参团一日游玩太鲁阁和清水断崖以及七星潭三个点,然后再赶当天晚上的火车去台北。而我们剩下仨本打算结束腐败之旅到giant甲租乙还自行车骑到台北,没想到这种租自行车方式需要提前一个月时间(至少提前一周)打电话预约。于是我们不得不选择了当天租自行车骑完当天回花莲还。台湾自行车真是非常便宜,我们租一天的租金是150NTD,也就是30元人民币。办好手续拿到自行车便开始了我们这次单天骑行一日游。一路阴云,还时不时飘着小雨,就在这样的天气下,骑起来也不怎么感觉冷,地理位置偏南的台湾冬天骑车就是爽啊。我们先来到了七星潭,游人不多,说是潭,其实已经是一处海湾,正面迎着太平洋。
Tips:关于自行车租赁
1、台湾giant提供甲租乙还服务,不过提供这项服务的自行车数量有限,需要提前一周以上时间预约,能提前一个月也好,价格是前三天1200NTD(这是最低),然后每三天以后每多一天增加240NTD好像。
2、听说台北一位叫蛙大的作家提供giant山地自行车以及驮包和修车工具帮助那些想要单车环岛的人,不过自行车应该是台北出发最后还要还到蛙大,15天只用支付1500NTD自行车清洁费就可以了。真的是很赞
3、台湾自行车价格比大陆便宜,还可以考虑直接到台湾买一辆自行车骑完直接带回大陆,这也是一个思路,仅供参考^_^。
+1
海妖的背影
+1
虽然给台北留的时间有两天还多,但是相对于这座台湾最大城市可游玩之处,时间却显得十分紧凑。一大早我们换到了群悦青年旅舍,因为觉得space inn房间没有窗户,整个房间里只有靠灯光照明,一直暗暗的。窄小的房间里面有很小的一个独立卫生间,不过还是没有窗户,好吧我们面对现实。原来台北市中心的住宿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今天白天海妖哥打算去新竹见个朋友,我和颗颗则出发去中正纪念堂,广场确实很壮观,人来人往,并且这个地方似乎并不怎么整治敏感,广场上没什么警卫,有一群大妈好像在排练舞蹈什么的。来这儿旅游团似乎也并不多,进到纪念堂里面,有换岗仪式,据说每一个小时一次,一次换岗表演时间就要15分钟。好吧,这频繁程度个感觉就像是专门给我这种闲的蛋疼的游客准备的。不过仪式也确实还不错,值得一看。
+1
台北的地铁
+1
+1
中正纪念堂前的广场
+1
+1
蹭完食堂饭,顺路出来在台大校园里溜达,去象山的路很远,没有直达的交通,我和颗颗一定是当时中午吃得太多脑子太晕就一拍脑门决定了走到很远的地铁站然后再直接坐地铁去象山,而那是我计划里准备看101夜景的地方。
结果大马路上走到一半我就走不动了,这段时间每天睡眠都不够,再加上我前一天晚上休息得也不好,于是我们还是搜索了了最近的公交车坐过去。上了车才发现台北的公交车有时候是上车投币,有时候有是下车才投币,有的是上车投下车还要投的那种,直接把我们搞晕了。不过问了下司机师傅才知道这是为了坐不同站程而设计的购票方式。
在公交车上打了会儿盹就到象山了,下了车又要继续靠11路交通了,爬山的时候我彻底有点要崩溃了,象山上山的路有很多条,我们一不小心就走到了从台北的精神病院经过的那一条,还真是人品啊。怪不得一路上这边上山的人特别少,但也好,山路格外幽静。在半山腰的一块石凳上一坐下我就瘫倒不想起来了,躺在长椅上,嘴里跟颗颗发发牢骚。
歇了会儿还是坚持爬到了山顶,山顶的位置特别人性化的修了一处观景平台,视野瞬间开阔,上去发现已经有10几个等在那儿看台北夜景的人了,专业带脚架来摄影的还有好几个,这时才5点多,天上又是阴云,看不到夕阳。我随便拍了几张就跟旁边也是等夜景玩摄影的大哥聊起来了,据他说他是新竹人,经常有空就会赶高铁过来爬到象山顶拍101,拍完夜景再赶当天的高铁回去,想想还真是任性啊。看完美丽的夜景,我和颗颗已经快冻成狗了,但心底却都是心满意足的。
+1
黄昏的101
+1
在我前面摄影的小哥
+1
101夜景
今天第二站就是去故宫博物院,门票160NTD,我们有青壮卡于是又是半价。在里面逛了4个小时,我一路上有幸听得最多的就是颗颗的解说。全赖有颗颗这样熟读历史和对文物有兴趣(人家来自九朝古都洛阳,奏是有文化底蕴啊),才让我不至于在里面逛得一无所获。在书画展区有幸看到了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的真迹,件件都是顶级国宝啊,真是开眼了。
博物院里其实很多也是观光和跟团游客走马观花般。尽管人多,也还算很有序。里面有很多工作人员带着口罩,手里举着牌子到处站着提醒,上面写着请勿拍照,请勿高声,你做的不对的时候他们会把牌子举起来走到你跟前,即使他们不说话也会让你感觉到需要端正自己的行为了。
Tips:故宫博物院可以中途出来,只要出来的时候请工作人员手上盖个章,当天还能再进去,这一点真是太人性化了
中午在故宫出来对面的街边小店吃了25NTD一碗的卤肉饭,故宫门口坐着晒了阵太阳就跟赶来的海妖哥会合了,继续逛了一小阵我们出来开始乘车去位于新北的淡水鱼人码头。
+1
士林车站上, 从这个里下轻轨然后换乘公交车去故宫博物院
海妖哥是今天一早的飞机,起床就走了。然后我是下午5点的飞机,算算还有比较充足的大半天时间,今天我再没什么安排,颗颗还有买化妆品的任务,于是我们就出了门悠悠吃个早饭,漫无目的的溜达起来,反正两条腿走哪儿算哪儿,上午的台北,多数百货商场都没开业。走过一处街头,我们不知不觉就溜达到了这个叫中山堂的地方。台北很多公共建筑都是免费开放的,我们走进去,楼下一位头发半白的老太太从服务台出来说她是这里做义工,主动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建筑,一路上给我们讲这座公共建筑的历史与兴衰,包括里面的一些装饰画像的来历和寓意。通过和她聊天我们才知道她已经退休了,在这之前是台北的一名中学老师。在台湾像她们这样退休后到这些公共建筑和景点里担任长期甚至是定期义工的老人还有很多,退休后,他们依然坚持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方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也让自己的晚年过得恬静充实。
在中山堂里,正好还遇到了钟汉良的摄影展。。。很多女粉丝都来参观并且在签名薄上留下留言。不过关于对钟汉良摄影本身的点评却真的不多。。。
+1
光复厅
+1
中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