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1
- 收藏69
- 评论39
- 赞40
+1
出发日期/2016/06/09
天数/3天
人均费用/1200元
人物/家庭
玩法/自驾 古镇
近郊三日,本来有三条线路可以选择:北上,天津盘山、承德避暑山庄;西进,河南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南下。扬州瘦西湖、镇江三山、淮安周恩来故里,最后还是在纠结中选择了风景秀丽的江苏。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好路线,主要是以园林景观、长江风景和淮扬菜特色餐饮为主,考虑到去的路上比较兴奋,回来的路上比较疲惫,就在最后一天选择淮安作为过渡,确保最后一天的形成较为舒缓。假期前一天下午5:00准时在济南南上高速,全程600公里,到达扬州已经凌晨12:00,去哪儿定的如家快捷瘦西湖店112元每间,房间很紧促,潮乎乎的,反正住的时间不长,凑合着住吧。
概况:4人自驾3天3夜,1350公里。
时间:2016年6月9日至11日(周四至周六)
花费:高速费600、油费600、吃饭1000(均是当地著名特色餐厅)、住宿1000(2次快捷1次星级)、门票1200、其他200,共计4600元,人均1200元左右。
略微睡睡懒觉,出发的时候已经快8:00。直接把导航定到了大名鼎鼎的“富春茶社”,在路口找地方停下车,还要步行十分钟才能到。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早饭时刻当然是已经人声鼎沸,但是还不用排队,远远没有广州陶陶居、银灯食府吃早茶那般的壮观。仔细观察,大部分都是外地人,不像广州吃早茶的还是以本地人居多。百年老店,号称诸多名人曾经到此就餐,服务态度一般般,口味也没觉得特别出众。4个人花了204大洋,确实有点贵。
普及一下:1885年始为富春花局,由茶座起家,扬州人陈霭亭创设,栽培四季花卉,创作各式盆景应市。1910年,其子陈步云继承父业。历经百年,形成了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取胜的特色。它是淮扬菜点的正宗代表。近年来“淮扬第一楼”融中国传统的古典亭楼建筑艺术和现代化装饰于一体,点缀以清新雅致的假山、喷泉。巴金、朱自清、冰心、林散之、吴作人、梅兰芳、赵丹等大家及文艺巨匠都留下了墨宝和赞语。
狮子头18元一位,魁龙珠6元一杯。富春茶社首先以茶出名。富春茶名为“魁龙珠”,由店家在本世纪20年代初自行窨制。它是用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加上富春花园自家种植的珠兰兑制而成。此茶取龙井之味、魁针之色、珠兰之香,以扬子江水泡沏,融苏、浙、皖三省名茶于一壶,浓郁而淳朴,其色清澈,其味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腻,令人神清气爽,疲劳顿清。再配上别具风味的富春点心与佳肴,难怪使众多远近客人流连忘返、心向往之了。
茶社采取“杂花式”供应方法,一笼罗列八种点心,每种两件,四咸四甜,味道各异,这样客人就可以一次尝到富春的各种主要点心,有蟹黄包(在上面图)、翡翠烧麦、千层油糕、小三丁包、青菜包等等。其中,三丁包被评为名特食品,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千层油糕、翡翠烧卖被誉为富春茶社“扬州双绝”。荠菜包、萝卜丝酥饼、蟹黄包、野鸭菜包菜等名点因季而异,应时迭出,味美多变;大煮干丝刀工精细、特美价廉。
从“富春茶社”出来,途径的“菜根香”也是淮扬菜著名餐厅之一。9:00吃完早饭出发,顺路第一个是个园。门票45元,网上预订40元,不过尽量不要在阿里旅行订票,从那边订票就相当于在淘宝买门票,要定也要和商家协商好再定,容易订票失败。在去哪儿、同程、携程还是最安全,价格略贵一点,都差不多八、九折左右。
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种竹观赏区,占地24000平方米,因主人爱竹,且竹叶形似"个"字,故名"个园"。个园由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1770-1836)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
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
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门外两边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山"主题,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好,短暂易逝,需要用心品赏加倍珍惜。
今天的行程主要是西津渡和镇江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按顺序一个个的来。西津渡轻车熟路了,先吃早饭,昨晚就看好的镇江锅盖面品鉴馆,虽然不是最出名的,但是也能数得着。四碗面100多大洋,味道还不错。还能现场观看做面的流程。
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宋代,这里是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兵蒜山抗御金兵南侵。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重要战事有数百次之多。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已有 300 多米。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宋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沿着古街一路往西走,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把我们带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古街上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的感觉。据老人们回忆,从观音洞下行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这短短的几百米长的街道上竟有各式店铺 150 多家。
解放前这里还专门设了一个警察分局,这些林林种种的店铺加上救生会和救火会,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那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那杉木的十板门,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
登云台山一览全景,登楼门票20元,网上预订12元。
这是一座元代建造的过街石塔。据专家考证,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主持建造。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个字,故称“昭关石塔”,也有人称之观音洞喇嘛塔或瓶塔。昭关石塔高约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
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所以我们从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礼佛,是对佛的顶礼膜拜。元代藏传佛教盛行,煞费苦心地建造了这么一座过街石塔,可见当权者用心之良苦。除镇江西津渡古街这座过街石塔外,元代还在北京南口、居庸关、卢沟桥等地建造有过街石塔。可惜现在居庸关石塔仅存塔基部分,南口和卢沟桥过街石塔早已不见踪影。
历史上镇江的江面是非常开阔的。老百姓有一句俗话说,“长江无风三尺浪”,一是说它的气势,二是指它潜藏的危险性。传说,有一天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脚踩祥云途经镇江,亲眼目睹了江面上船毁人亡的惨烈一幕,于是伸出援手,将挣扎在波涛中的遇难者救上了岸。人们感念于观世音菩萨的恩德,在昭关石塔旁的山体上凿成了观音洞,表达了人们祈祷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观音洞始建于宋朝,清咸丰九年(1859)重新作了修葺。观音洞的洞门外有一个三层的铜鼎,洞口上方有一块石额,上面刻有“观音洞”三个字,为宜兴陈任旸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