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5/03/15
天数/1天
人物/情侣
+1
+1
寺院正中矗立着“天下银杏第一树”,高24.7米,粗15.7米,树龄近4000年,遮阴覆盖面积900平方米,盛夏时节每天需要吸收2吨左右的水分。我们来时嫩叶初长,这要是等到秋天树叶黄了就太美了!(顺便打听了一下,一般十一月初树叶就开始变黄了)
+1
龙盘虎踞,气势磅礴,虽历尽沧桑,仍生机盎然
+1
+1
定林寺整个院落面南背北,分前中后三院,现在有树的是前院
+1
十六王子造像碑
+1
+1
鲁有谚语:“泰山神多,莒州庙全”, 中间为筋骨爷爷,左为咳嗽爷爷,右为疙瘩爷爷。据说,叩拜三位爷爷能百病去除,永保安康。
+1
泰山行宫。殿内供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
+1
菩萨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千手观音,两边分别是善财童子和小龙女塑像。
+1
国内书法大家蒋维崧、武中奇、启功、赵朴初等都有笔迹留于石碑上,而学术大师和政坛要员也来这里拜刘勰。
+1
+1
+1
钟楼
+1
里面悬挂的这口铜钟重一千二百余斤。
+1
亘古一人。东配殿又名关帝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伽兰(护法神)红脸关公(又名关羽、关云长),两边供奉的分别是关平、王甫、周仓、赵勒 。
+1
+1
+1
+1
正中为刘勰像(是根据王小古的画像想象),楹联写到:积一生学识述道论人绎理严正缜密,释千古文心索真扬善审美博大精深。两边是著名文学史教授陆侃如撰写,蒋维崧手书的“刘勰生平”和“刘勰年表”。
+1
+1
+1
院内垂槐罩地,青桐参天
+1
+1
100余年的梧桐树
+1
+1
十王殿又名地藏王祠,中间供奉的是地藏王,次者是十殿阎君,下面是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日夜游神,紫面判官,孟婆。
+1
+1
+1
院内还有同根并茂的银杏树四株,大逾三围,名曰“公孙树”,为唐代所植,树龄1300年,树高20米,周粗6.8米。
+1
+1
+1
馆内展出了中国地图、龙山(龙凤戏珠)、花果山、十二生肖、千里马、老寿星、日月屏风、小孔雀开屏、大孔雀开屏等几十件根雕作品。展出了以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具有八千年树龄的檀根王为代表的50余件根雕艺术品,龙凤呈祥、龙凤戏珠、花果山、千里马是由具有8000年树龄的古檀根雕刻而成。因馆内禁止拍照,从网上找了几张照片。
+1
龙凤戏珠:整个根是由一块檀香木构成的,它和千里马、花果山、龙凤呈祥都是一棵树的树根。称为 “天下第一根”。
+1
千里马
+1
中国地图不是非常完整,南沙群岛不在其中。全图是由一块根构成的,这种树叫“龙眼树”,这种树根的特点是沿着地面平直生长的,海南岛则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所为。
寻根馆前的广场
+1
+1
+1
紫藤花开
+1
在攀登浮来山的山路两边,座落着500尊罗汉像。这500尊与真人大小的罗汉像,个个形态各异,或站或座,或说或笑,面部、神情栩栩如生。
+1
是全国最大的室外五百罗汉群塑像群
+1
下棋围观
+1
开怀大笑
+1
或倚或卧
+1
或立或坐
+1
佛来峰顶有个观音阁
+1
+1
登顶后极目远望
+1
半山处是千年古观朝阳观,始建于唐朝,因傍依常年不竭的龙泉,佛家初建称龙泉寺,由于此处风水极佳成为佛道两家相争的宝地,为观为寺曾三易其名,四易僧道。在清末道家强盛,更名为朝阳观至今。相传高道张三丰曾在此传功、炼丹,朝阳观香火盛极一时。
朝阳观在清光绪年间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后因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虽香火不断,但院墙大部无存,屋漏倒塌。香港的莒县籍人士陈常晏先生二OO二年十一月投资一百多万修复朝阳观,修复后的朝阳观为清式建筑,两进院落。
+1
山门
山门内左右两位威武的神将塑像分别是青龙神——孟章神君和白虎神——监兵神君,职责是守卫道观山门,如同寺庙山门中的“哼哈二将”。
+1
+1
+1
玉皇殿:该殿为观内正殿,也称玉皇大帝殿。
+1
清光绪十七年(1891)石碑
如不想登山,汽车可直接开到朝阳观下,参观完后沿公路可继续环山游览。
我们参观完后就沿公路返回前山了。
救生泉。据莒志记载:清朝咸丰年间,捻军过莒,官兵追杀,附近乡民入山避难,当时因人多泉少造成渴灾,危难之际蒙略知勘识水位者指导,掘地尺许而得此旺水甘泉,渴患幸免,寺僧为感谢山灵,立木碑曰“救生泉”,乱后更之以碑。救生泉之名由此而得。同治癸酉、甲戌年间(约1873年前后)莒西旱灾、蝗灾相继,气候反常,甲戌四月,瘟疫流行蔓延,得病者高烧头疼、呕吐,至口鼻出血而亡,当时定林寺住持宏济,精于医术,率群僧广集柴胡、连翘、双花等草药捣烂装袋,系绳沉泉浸泡,广传乡民饮之以防病。数日后,凡饮此水者得防病、治病双重功效。灾后有民歌传颂道:连翘柴胡配双花,泡入泉涧治瘟痧。救生泉水再救生,慈航普渡济万家。直到现在,浮来山域乡民,还在传承乃至使用着上述验方。
+1
+1
浮来山地质构造独特,有完整的地质学震旦纪土门群岩层剖面、距今6亿年前地震形成的“碳酸盐泥晶细脉”、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中的三叶虫化石、喀斯特地貌景观怪石峪,这些经过地球漫长演变形成的地质自然遗产,成为解读地球沧桑的“万卷书”。该景区是山东省第四个地质公园,也是日照市第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1
+1
大片怪石,刻满摩崖
+1
峪中岩石上,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官员、寺僧及文人墨客的题咏多处
光绪丁未(1907)冬,定林寺住持题刻:郁郁涧底松,巗巗山里石。群僧信手栽,题名后人识。
+1
+1
这里的奇岩怪石为石灰岩结构,约形成于四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岩石之间为绛红色酸性粘土,经过亿万年的风雨浸蚀,碳酸钙溶解变形,形成千姿百态的岩石。
+1
+1
浮来峰顶有一南普陀寺,但“铁将军”把门。
+1
山顶新修的长城,感觉不伦不类的。
+1
Copyright ©2021 Qunar.com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542京ICP备05021087号京ICP证060856号营业执照信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2016-0110去哪儿网投诉、咨询热线电话95117举报、投诉邮箱: tousu@qunar.com全国旅游投诉热线: 12345
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电话:010-59606977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邮箱:tousu@qunar.com
导航区
ALT+1
预订区
ALT+2
产品区
ALT+3
内容区
ALT+4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
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莒(音:举)县是日照市的一个县,是成语“勿忘在莒”的古莒国,莒国在春秋战国时与齐鲁并雄。
莒县浮来山风景区位于莒县城西6公里处,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定林寺雄居于浮来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门额悬有“定林寺”巨匾,寺门有联:法汰东来传禅定 慧地北归校心经。
定林寺整个院落面南背北,分前中后三院,现在有树的是前院
国内书法大家蒋维崧、武中奇、启功、赵朴初等都有笔迹留于石碑上,而学术大师和政坛要员也来这里拜刘勰。
步出定林寺,此为华人寻根馆,展出世界最大的根雕。馆后即佛来峰。
馆内展出了中国地图、龙山(龙凤戏珠)、花果山、十二生肖、千里马、老寿星、日月屏风、小孔雀开屏、大孔雀开屏等几十件根雕作品。展出了以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具有八千年树龄的檀根王为代表的50余件根雕艺术品,龙凤呈祥、龙凤戏珠、花果山、千里马是由具有8000年树龄的古檀根雕刻而成。因馆内禁止拍照,从网上找了几张照片。
寻根馆前的广场
半山处是千年古观朝阳观,始建于唐朝,因傍依常年不竭的龙泉,佛家初建称龙泉寺,由于此处风水极佳成为佛道两家相争的宝地,为观为寺曾三易其名,四易僧道。在清末道家强盛,更名为朝阳观至今。相传高道张三丰曾在此传功、炼丹,朝阳观香火盛极一时。
朝阳观在清光绪年间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后因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虽香火不断,但院墙大部无存,屋漏倒塌。香港的莒县籍人士陈常晏先生二OO二年十一月投资一百多万修复朝阳观,修复后的朝阳观为清式建筑,两进院落。
山门内左右两位威武的神将塑像分别是青龙神——孟章神君和白虎神——监兵神君,职责是守卫道观山门,如同寺庙山门中的“哼哈二将”。
如不想登山,汽车可直接开到朝阳观下,参观完后沿公路可继续环山游览。
我们参观完后就沿公路返回前山了。
救生泉。据莒志记载:清朝咸丰年间,捻军过莒,官兵追杀,附近乡民入山避难,当时因人多泉少造成渴灾,危难之际蒙略知勘识水位者指导,掘地尺许而得此旺水甘泉,渴患幸免,寺僧为感谢山灵,立木碑曰“救生泉”,乱后更之以碑。救生泉之名由此而得。同治癸酉、甲戌年间(约1873年前后)莒西旱灾、蝗灾相继,气候反常,甲戌四月,瘟疫流行蔓延,得病者高烧头疼、呕吐,至口鼻出血而亡,当时定林寺住持宏济,精于医术,率群僧广集柴胡、连翘、双花等草药捣烂装袋,系绳沉泉浸泡,广传乡民饮之以防病。数日后,凡饮此水者得防病、治病双重功效。灾后有民歌传颂道:连翘柴胡配双花,泡入泉涧治瘟痧。救生泉水再救生,慈航普渡济万家。直到现在,浮来山域乡民,还在传承乃至使用着上述验方。
浮来山地质构造独特,有完整的地质学震旦纪土门群岩层剖面、距今6亿年前地震形成的“碳酸盐泥晶细脉”、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中的三叶虫化石、喀斯特地貌景观怪石峪,这些经过地球漫长演变形成的地质自然遗产,成为解读地球沧桑的“万卷书”。该景区是山东省第四个地质公园,也是日照市第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光绪丁未(1907)冬,定林寺住持题刻:郁郁涧底松,巗巗山里石。群僧信手栽,题名后人识。
这里的奇岩怪石为石灰岩结构,约形成于四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岩石之间为绛红色酸性粘土,经过亿万年的风雨浸蚀,碳酸钙溶解变形,形成千姿百态的岩石。
原路下山返回莒县县城。
来莒县必须得喝羊肉汤,在莒县最有名的当属任记全羊和世起全羊。
羊肉汤为20和30元的两种,是指碗里的肉和杂的多少,羊汤免费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