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4
- 收藏36
- 评论0
- 赞17
+1
出发日期/2016/09/10
天数/2天
人均费用/1200元
人物/独自一人
玩法/短途周末
时间:夏季,周末两天。
费用:1200元
路线:济南—洛阳(龙梦石窟)—登封(少林寺)—郑州—开封(清明上河园)—济南
概况:济南到洛阳选择坐晚上的卧铺,目的是尽量不耽误白天的时间,第一次坐软卧,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不过已经比硬卧强多了,空间大一点、私密性好一点。坐的Z105车票285元,时间大约8个小时(晚上10:00到早上6:00),济南想去洛阳的朋友,如果不是特别讨厌在火车上休息的,可以选择这趟车。
先发个福利,洛阳火车站清晨拍到的,等候出发的美女礼仪们,看样子应该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笔挺的站姿,清一色的制服,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洛阳火车站出门后绕到广场另一侧,就是81路公交车,准备好零钱(1.5元)可以直达龙门石窟大门入口处,大约40分钟。
8:00就开始进入景区,门票100元,在老牌的5A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不是太贵。
从售票处进入景区,要走一段路程,大概十分钟左右吧,路边都是龙门石窟的宣传照片。
先简单科普下龙门石窟吧: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与敦煌莫高窟(很想去)、云冈石窟(2014年有幸去过)、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整个景区面积很大的,步行全程至少需要2个多小时,其实就是沿着伊河的两岸走一圈,精华部分都在北岸的西山石窟,南岸的东山石窟、香山寺及白居易墓园景色普通。
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观之一,石窟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它始凿于迁都前后。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
“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宾阳中洞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山体触手可及的小佛像被摸得锃亮。
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这得需要多大的功夫啊。
先介绍一下少林寺吧:少林寺位于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的入口,天气还不错。
没来得及在门口的德克士吃午饭就直奔景区。先花15元坐电瓶车到塔林,距离不远感觉没有要坐车,走上去也用不了15分钟。
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塔林塔林,现存从唐至今的各类塔256座,其中元塔47座,仅次明塔的存量。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据说现存塔仅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其余被历年来山水所冲毁。这里的47座元塔其建筑风格、砖石雕刻为研究元代的建筑艺术留下了宝贵实物。更可贵的是,儿乎每座塔都有塔铭留存,为研究少林寺的历史和元代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
塔林继续往前走,选择了嵩杨索道上山,票价50元(到三皇寨的少林索道是140元)。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西约四公里左右少室山阴的钵盂峰顶,创建于北宋后期,是二祖慧可的后代弟子为了纪念二祖在此苦心炼魔、求得正果而修建的。二祖庵座北向南,现存大殿一座,内供二祖慧可像一尊、称为二祖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该殿是明朝重修时建造。二祖庵地势平垣,古柏参天,环境清幽,风景宜人。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寺周还有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和法华禅师塔等古塔10余座。
山门为少林寺大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
少林寺出门,直接坐到郑州火车站的车,大约1.5个小时。郑州到开封的火车很密集,几乎每个小时都有,四五十分钟就能到。开封的宾馆就再鼓楼广场旁边,价格也超级赞,去哪儿定的62元一晚的单人间。放下东西,直奔鼓楼广场,慢慢的享受夜市的繁华。
第一楼也在鼓楼广场的附近,名气很大,本来想在这里常常开封灌汤包,没想到坐下半天也没有人点,好不容易叫人过来,说是灌汤包要等40分钟,无奈去鼓楼夜市吃吧。
鼓楼广场的夜市真实热闹,大大小小的摊位鳞次栉比,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挑选名气大和味道的小吃一一品尝吧。
人气最好的小虎炒凉粉,6元一份,大概要排队10分钟左右吧,位于鼓楼的西南角,很多人慕名而来。
上面是包子(15元)、炒凉粉(6元),下面是老陈黄焖鱼(20元),虽然是开封的名吃,但是味道不敢恭维,又咸又黏。
杏仁茶是由宫廷传入民间的一种风味小吃,甜甜的,有点像南方黑芝麻糊。它选用精制杏仁粉为主料,用龙凤铜制大壶烧制的沸水冲制,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干,枸杞子,樱桃,白糖等十余种佐料。
臭豆腐好像是中国名吃,哪里都有。
清晨,鼓楼广场的一缕阳光。喧嚣已去,平静复得。
打扫的还是很干净的。
开封大相国寺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创建寺院,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701年),僧人慧云来汴,托辞此处有灵气,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子,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
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相国寺又称"皇家寺"。北宋灭亡后,相国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现在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布局严谨,殿宇崇丽,高大宽敞,巍峨壮观,确不愧为久负盛名的古寺宝刹。
大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为清朝建筑,形式上重檐歇山,层层斗拱相迭,覆盖着黄绿琉璃瓦。殿与月台周围有白石栏杆相围。八角琉璃殿于中央高高耸起,四周游廊附围,顶盖琉璃瓦件,翼角皆悬持铃铎。殿内置木雕密宗四面千手干眼观世音巨像,高约七米,全身贴金,相传为一整株银杏树雕成,异常精美。钟楼内存清朝高约四米的巨钟一口,重万余斤,有"相国霜钟"之称,为开封八景之一。
大相国寺天王殿,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修,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门楣殿额也为赵朴初居士所题。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其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该殿为清乾隆年所建,占地828平方米,由游廊殿、天井院和中心亭三部分组成。
罗汉殿中心耸立的八角亭中,供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尊像系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是乾隆年间一名民间的无名艺人用了58年心血完成的艺术杰作。像高3米多,重约2000公斤,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 "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大相国寺镇寺之宝。
最后一座高大的二层建筑是"藏经楼",藏经楼顾名思义是寺院保存、收藏佛教经典的地方 。大相国寺藏经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680余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5米,高20余米。藏经楼明间檐下悬挂篆书匾额,白底黑字,笔力遒劲,相传为清代书法大家孙星衍遗墨。
街边随手拍的开封各大景区的门票价格,作为参考吧。
延庆观,原名重阳观,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东北部,始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庆观,是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 ,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名观。
延庆观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院内建筑呈中、左、右三路分布格局,中路为二进院落,从南至北依次为穿心殿、玉皇阁、三清殿;左路有六十甲子殿、八仙醉酒殿廊等;右路是重阳殿。寺院坐北朝南,在建筑上保留了宋元时期汉文化同蒙古文化融合的显著特征。
玉皇阁第一层(下层)为正方形,四四方方,四平八稳。外部为四坡檐顶,在檐脊上方还雕有标志等级制度的五个走兽,分别是:龙、凤、狮、马、鱼。雕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它一方面是五行的象征,金木水火土,另外也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体现。第二层是一个八棱形的实体,这种从四方形向八棱形的突然转变,在古代建筑史上是十分少见的,在八棱形的四周用碧绿的琉璃瓦砌出了连续的山花,像一座座高大的山脉波澜起伏。在每个山尖上都有一个龙头,龙头朝里,在龙的背上插有一把箭柄,古人们认为鸱吻五行属水,将其放在房脊上可以起到镇除火灾的作用。其背上的剑,是为了起到装饰和加固房脊的作用。山面上砌出正脊吻兽、垂脊、扶风、悬鱼等,垂体结构为仿木的柱仿、斗拱、阑额等以承托上层平座。整个中层从外观来看内外互不相连高低相应浑然一体,并且每一层的装饰都互不遮挡。第三层是一个八角形的亭阁,亭子的正南门门楣上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玉皇阁三个大字。在亭子里面供奉着中国珍贵文物,汉白玉雕玉皇大帝,玉皇阁的二三层与底部之间是没有阶梯可供攀登,既体现了玉皇大帝不食人间烟火,超然世外的神仙地位,又使人觉得玉皇大帝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增添了一种神秘之感。
三清殿是道家最神圣的大殿,占地面积约53平方米,供奉的是三清三位尊神,中间玉清元始天尊手捧万事万物之灵气,像一个火红的太阳,表示生命初始,象征家中的孩子,所以给孩子许心愿就要拜它了,左手边的是太清道德天尊,手捧宝葫芦。谐音福禄双至,掌管的是家中的长辈,给父母许心愿就要拜它了,右手边的是上清灵宝天尊,手拿如意,事事如意,万事如意,是工作婚姻事业上的象征。
包公湖是河南省开封市城内湖,位于宋朝古城墙内,处于古城的西南角。整个湖泊呈现西北-东南走向,像一个斜躺的葫芦,中部偏西有跨越该湖的南北路——迎宾路,西南为包公湖南路。
开封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驰名中外。今日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
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五代时期,后梁太祖开平(907年)以汴州为都城,号称东都。汴州升为开封府,辖15县,浚仪、开封均为附廓县。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迁都洛阳,改开封府为汴州。
后晋高祖天福3年(938年),仍以开封为都,称东京,洛阳称西京。汴州复升为开封府。后汉建置一如后晋。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以汴州为东京。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陈桥兵变后,以开封为国都,称东京。开封府建置不变,辖16县(开封、祥符、尉氏、陈留、雍丘、封丘、中牟、阳武、延津、长垣、东明、扶沟、鄢陵、考城、太康、咸平),祥符(原浚仪县)、开封两县仍同为附郭县。
从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东京历经9个皇帝,历时167年。
金代,置行台尚书省于汴京,并设汴京路开封府,辖15县,路治、府治均设汴京。
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金改汴京为南京,将汴京路改称南京路,以南京(开封)为都19年。
元代,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省治开封。撤开封府,由南京路直辖郑、许、陈、钧、睢等5州21县及直属之17县,共38县。南京路治为开封。
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明代改汴梁路为开封府。置河南行中书省,后改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省治、府治、县治均设于祥符(今开封市)。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开封城池,将省治、府治、县治迁至祥符(今开封市)。
1913年,废府。
开封府题名记碑记载了二百余名开封府府尹的任职情况。其中,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在此任职。
在建筑形式上,开封府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它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九个展区:
1、以仪门、鸣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题的府衙文化区;
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题的包拯传说文化区;
3、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题的道教文化区;
4、以典狱房、牢狱为主题的刑狱文化区;
5、以桂籍堂、拱奎楼为主题的教育科举文化区;
6、以英武楼、校场为主题的游艺文化区;
7、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题的府尹人文文化区;
8、以宋太宗、宋真宗为主题的潜龙宫帝王文化区;
9、以范公阁、曲桥、明镜湖、弦月山为主题的休闲文化区。
在开封府,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精彩纷呈的“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榜前捉婿”、“演武场迎宾表演”、宋式舞蹈“荷韵”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
正在演节目,著名的负心汉陈世美案子。
开封的城建真是很一般,市中心竟然还有红顶子、蓝顶子。
开封府大印。
照壁,又称树屏、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其功能是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会馆照壁为一字形,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沿街东西走向,高8.6米,长16.5米,厚0.65米,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砖砌成,檐下全部以砖雕装饰,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照壁的背面也都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框,框内四角有四块夔龙石雕,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两边是阳雕的忠义仁勇四个字。
牌楼正对戏楼的门洞,牌楼的正面题写“大义参天”。会馆的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品德而建的。它位于中轴线之北部,拜殿之南面,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歇山顶。平面布局呈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故汴城人士称“鸡爪牌坊”。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牌楼中枢高耸,左右次楼略低。主楼上部檐坡绿琉璃瓦覆盖,正脊为牡丹花雕,中间置一方亭,两侧一狮一象,狮拥莲台,象驮宝瓶,形象逼真,瑰丽之至。正脊两端的鸱吻,剑把上东书“日”、西书“月”。“日”表示智慧,“月”表示善心 。牌坊四角楼下的走马板上,还分别绘制了“挂印封金”“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八幅关羽故事壁画。
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木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牌楼由三进殿宇组成。大殿木雕分三部分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七层,内容包括蝙蝠、云形透雕花纹、二龙戏珠、祥禽瑞兽、花草、图案等。第一层小蝙蝠,俗话说:“蝙蝠,蝙蝠地是福。”第二层为云形透雕花纹,第三层为二龙戏珠。第四层是祥禽瑞兽,如鹿、马、猴、羊、麒麟、大象、三羊开泰。第五层是花草组成的图案,如荔枝、柑桔、仙桃、松竹、梅、兰等。第六层更令人眼花缭乱。喜鹊闹梅、鸳鸯戏水、青蛙卧莲,还有蓉花、葵花、菊花、仙鹤等。第七层在宽约一尺的画面上刻着醒目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凤凰在牡丹花丛中振翅欲飞,苍龙腾云驾雾,呈现着一派龙腾凤舞、花枝斗艳的奇观。卷棚内额枋亦遍布彩画,中央有一座石案,制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面浮雕“八仙庆寿”,雕工精细。大殿灰瓦覆顶,绿瓦剪边;殿内朱柱矗立,柱础四布。
山陕甘会馆的建筑装饰常用的材料有椴木、杨木、梨木等。一般构图都以圆木周边宽度为限,大多木雕以人物、花卉、山水、楼台、亭阁、水禽、瑞兽等为题材的作品。会馆的木雕十分讲究刀法和风格,以及利用材料本身自然的特点去寻找材料内在的表现力,在表面的色泽、纹理、结构等微妙变化中相形度势、因材施艺、量形取材,加以斧凿,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韵味。中国有长期的木雕传统,发展到清代和古建筑一样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而,会馆的木雕艺术成就最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题材最丰。在中原地区首屈一指。
灌汤包子味道还是不错的,点了个啥啥啥菜来,自己看菜单吧,量大的惊人。
路过老店进来溜达一圈。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端,按清万寿宫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体,自南向北由午门(景区南大门)、玉带桥、嵩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龙亭大殿、宋代蜡像馆、东西垂花门和东西跨院、北宋东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门遗址、《五岳真形碑》方亭、北门、东便门等组成,另有植物造型园、盆景园、梅园、园林景观等。
龙亭公园建于六朝(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 后周和北宋及金朝)皇宫的遗址之上,以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龙亭大殿为主,由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照壁、朝房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组成。
龙亭大殿系宋代皇宫后御苑旧址的一部分,殿下高台乃明代周王府花园中的土山。龙亭大殿是公园内整个清代建筑群体中的主体,建于72级蹬道的平台之上。大殿坐北朝南,殿前是贯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龙盘绕的御道,云龙石雕上至今还留有赵匡胤当年的马蹄印。御道东西两侧各有上下蹬道和便道。龙亭大殿高26.7米,东西长19.10米,南北宽11.90米。殿内天花板上绘有青云彩纹团龙图案,殿外飞檐高翘,檐角皆挂风铃,风铃随风作响,美妙无比。龙亭大殿雄踞于高大的殿基之上,巍峨壮观。特别登上龙亭大殿,潘杨二湖,龙亭公园的秀丽景色,繁华的宋都御道,幽雅的古都风貌尽收眼底,使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