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之乡,心在自由飞翔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丹寨旅游攻略   >  鸟笼之乡,心在自由飞翔

鸟笼之乡,心在自由飞翔

鸟笼之乡,心在自由飞翔

  • 出发日期/2020/08/29

  • 天数/2

  • 人均费用/1500

  • 人物/情侣

默认段落

丹寨图片

季节入秋,人们的目光从磅礴的海边转向山野秘境之中,而贵州丹寨万达锦华温泉酒店便是大家目光停留的地方。

丹寨图片

对酒店的选址,万达向来独具慧眼,一直苛求周边的环境,丹寨万达锦华温泉酒店更是如此。

丹寨图片

就像有的人,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这是一家位于丹寨万达旅游小镇东湖湖岸,依偎着湖光山色的园林生态酒店,周边景点围绕,“鸟笼之乡”卡拉村、“古法造纸村”石桥村、龙泉山景区、高要梯田景区都近在10至30分钟车程内。

丹寨图片

酒店不但依山傍水,沐浴深氧,更自带温泉、无边际水池,完全不用担心不够玩,只怕你精力不够多。

丹寨图片

生而自带光环的万达,处处诠释顶奢的东方美学,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而来,环山抱水,画面感十足,颜值逆天。

丹寨图片

它生得够仙,恍如走入深山老林,有一种世外桃源的即视感,酒店的巧妙心思,从这里开始便流露几分。

丹寨图片

过了酒店牌楼,穿过一个小园林才能到达前台,整个酒店错落有致的建在湖边,与湖光山色无缝对接~

丹寨图片
丹寨图片

酒店内外栽种不少竹子,意境清幽。

丹寨图片

停车场搞得跟小公园似的,停车的地方也这么美,我想开车来。

丹寨图片

别人家的酒店只是一栋楼,而万达锦华却是一组建筑群,有大堂、客房北区、客房南区、丹红小院、丹绿小院、丹调图书馆等6栋,还有云沁温泉中心,每栋之间有长廊相连,回廊将秋色揽入眼帘,雅致中带着随性,优秀!

丹寨图片

设计师巧妙地将酒店每个功能建筑安排进周遭800亩山水画卷中,四周为山、中间有水,一年四季花开叶落,有山有水有花,几乎没人,非常值得走走看看。

丹寨图片

隔着湖看酒店,颇有几分电影《影》中的孤冷美感,大山深处有这么好个酒店简直是惊喜,这就是万达该有的样子。

丹寨图片

打开门窗就是碧水青山,远处的山脉此起彼伏绵延不绝,入目之境流连忘返,一经开业,圈粉无数。

丹寨图片

凡来过万达锦华,都会对它的环境和园林赞誉有佳!

丹寨图片

酒店没有围墙,有的是大面积的草坪,还有我叫不出名字的花木,风格以苗族建筑元素为主,建筑与山水相融,呈现出一派人类文明与粗旷大自然相遇的舒服感。外景是园林化的生态布局,为典型的南方桃花源式景观,内饰设计感十足,蕴含东方人居智慧,秀外慧中,藏风纳气,细节考究,处处惊艳。真香!

丹寨图片

酒店层高6楼,不算高,但是相当的“长”和“复杂”,如果自驾的话,直接开车在酒店大堂门口,就可办理入住。

丹寨图片

一直以为大堂是在一楼,其实是在酒店的三楼。前台的两侧各有一条回廊,分别通往南、北两区的客房,每个区的客房很长。

丹寨图片

走进大堂,抬头看到它很挑高,木制穹顶精雕细琢,能工巧匠们的手艺在这儿得到尽情发挥。

丹寨图片

丹寨蜡染素有“东方第一染”的美誉,空中有苗族蜡染布高垂而下,令人爱不释手。这是酒店珍藏的一个特色蜡染布匹,据说价值连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丹寨图片

大堂的吊灯很特别,由鸟笼加古法造纸而成,丹寨县不仅是“中国蜡染艺术之乡”,还是“中国鸟笼之乡”、“中国古法造纸之乡”、“中国锦鸡文化之乡”、“中国芒筒芦笙之乡”。

丹寨图片

细心的房客发现大堂里每一个角都融入了苗绣、苗银等诸多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民族风十足,我看到的不是大堂,而是在欣赏少数民族艺术。

丹寨图片

大堂摆放的沙发座椅全都是中式全手工的实木沙发,为了防止硌人,酒店还细心地放着有苗族图案的蜡染靠枕,柔软舒适,在这里既可以等候、休憩,眺望窗外的园林美景,也可以享受精美的咖啡、茶饮、下午茶、甜点等,是休憩商谈的理想场所。

丹寨图片

穿过大堂,来到后方,摆着多组藤椅,有水可看,有风可吹。

丹寨图片

亮点是私藏着一个观景平台,是最受大家喜爱的打卡点,打眼望去,湖水泛着最纯粹的蓝,随便一拍就是大片。

晚饭后我们又来到这里,无意中发现它正对着落日的方向,是观赏晚霞的好位置。

丹寨图片

大堂看似在一楼,我住北区101房,服务员告诉我从北区坐电梯下去,那我岂不是住在地下室,当我坐电梯下了两层后,发现自己仍在地面上,感觉来到重庆了,翻看几年前的照片,这里曾是一片梯田。

丹寨图片

苗族同胞编制鸟笼很有年头了,至少有四百年历史。世代聚居在卡拉村的苗族人,天生就会做鸟笼,他们以楠竹、金竹、雷竹为原材料编制鸟笼,鸟笼坚固耐用不变形,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远销新加坡、日本以及欧美等地。

丹寨图片

处处有鸟笼,溜鸟人的至爱。

丹寨图片

芒筒芦笙是苗族的传统乐器,相传芦笙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西南夷时为安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用当地水竹制成了多簧气鸣乐器,到了宋代(公元970年前后),丹寨苗族祖先“嘎由”利用当地楠竹和水竹制成了一种重低音共鸣乐器,取名为“莽筒”,这即是后来的“芒筒”,与芦笙一同演奏,“芒筒芦笙”合奏便广为流传了。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21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5
    南宁一贵州春节五日之行
    南宁一贵州春节五日之行
  • 1
    青秀山水间 度假到丹寨
    青秀山水间 度假到丹寨
  • 3
    避暑消夏 度假丹寨
    避暑消夏 度假丹寨
  • 3
    云上丹寨,爱上这个依...
    云上丹寨,爱上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
  • 2
    到丹寨过苗年,做一次...
    到丹寨过苗年,做一次小镇青年!
  • 1
    云上丹寨:让非遗在时...
    云上丹寨:让非遗在时尚中闪光
  • 1
    悠悠小镇(丹寨)
    悠悠小镇(丹寨)
  • 8
    留在贵州的8日时光|...
    留在贵州的8日时光|一座山、一座城、十座寨(人文和风光、航拍和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