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辑安游  博物馆(下)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莫斯科旅游攻略   >  五一 辑安游 博物馆(下)

五一 辑安游 博物馆(下)

五一 辑安游 博物馆(下)

  • 出发日期/2022/07/22

  • 天数/1

前言

第2天

正厅

正厅展出了整幅好太王碑文拓片,一至四面均完整清晰。还展出好太王碑不同时期的照片、拓本照片以及中外研究成果。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高句丽王像

莫斯科图片

(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

好太王碑拓片,一至四面完整清晰,民国年间的拓本。好太王碑拓本全部为汉字,说明高句丽没有自己的文字,也充分反映其臣属于中原的关系。展出好太王碑不同时期照片、拓本照片及中外研究成果。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金戈铁马(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

         史书记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存世期间曾多次与周边政权发生战争,据好太王碑记载,仅在好太王在位执政二十二年中就发生过八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莫斯科图片

(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金饰品(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

马鞍的发展经历由简到繁过程,最初的马鞍并不是现在的“高桥型”,而是简单的鞍垫,目前现有证据的最早马鞍是战国时匈奴人用皮革制成的,中间填塞羊毛加厚鞍垫,呈长方形,横向分庫两半,左右下片较厚,用三条带子将其固定,人坐在马上更稳,更易于操作。

莫斯科图片

马饰(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鞍

莫斯科图片

兵马俑马鞍(网上图片)

        秦代历史较短,马鞍仍停留在战国时期水平,此时的马鞍仍是低鞍型。前后鞍桥、马蹬尚未出现。

 

莫斯科图片

西汉时马鞍(网上图片)

莫斯科图片

汉代马鞍(内蒙呼伦贝尔博物馆)(网上图片)

       文献最早记载的马鞍是《太平御览》引《六韬》:“车骑之将,军马不具,鞍勒不备者,诛”。由此可见。战国后期马具(除马蹬外)已基本完善。

       西汉末年,已出现鞍桥,鞍桥出现初期,并不是有坡度的鞍桥,而是鞍的两端直立,但较低平的鞍桥。并在东汉时期广泛流传。经过改进曲鞍桥方便上下,也增加了骑手的舒适度。这种改进使得唐朝的乘骑风尚兴起,不仅男子喜欢骑马,一些 贵族妇女在出游时也选择骑马。唐代著名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描绘了女子骑马出游的画面。自东晋至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装置比较完善的马甲“甲装具装”,又称“具装铠”,因此高桥鞍至晋代得以广泛流行。从目前已知的考古发现及史料为马鞍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标志是高桥鞍的流行和马蹬的出现。从此,骑兵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出现战争舞台。

莫斯科图片
莫斯科图片

马蹬(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就有铁马镫的替代物--布马镫,从西汉壁画中可见一斑,西方人在经过东方游牧民族入侵后逐渐装备马镫,从而诞生了新的社会阶级--中世纪的骑士贵族阶级。秦汉之际,更加灵活机动的骑兵逐渐取代了战车。至唐朝,骑兵成为主战兵种,用于大规模作战。唐王朝正是凭借强大的骑兵一举击败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等周边游牧民族,创造了农业民族大规模战胜游牧民族的战争奇迹。马镫大多使用铁制成,为的是使马镫更牢固,不被脱落。

        据漠北出土壁画等文物,匈奴人可能为最早使用马镫的民族。马镫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始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战斗力,并可能依此击败欧洲人。西晋时有单蹬,东晋十六国时有双镫。

         马镫又被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为“中国靴子”,马镫包括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由骑者踏脚的部分,即镫环;二是将马镫悬挂在马鞍两侧的镫柄或镫穿。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三世纪中叶到四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四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目前发现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三世纪中叶到四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一九六五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古代各国军队,如波斯人、亚述人、埃及人、罗马人、巴比伦人以及希腊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使用马镫;甚至亚力山大大帝率军横跨整个中亚时,他的骑士们的双腿也是横跨于马鞍两旁,双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马镫发明以后,这种麻烦就迎刃而解了。有关古代马镫的起源和发明,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有人认为,大约到公元三世纪时,中国冶炼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开始制造铜或铁制的马镫。发明马镫的构思很可能是从登山时偶尔利用皮绳打成环再踩环而上的经验中得到启发而发明了马镫。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汉代使用的金属马镫,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单镫,出现于江南的雕塑品上,也就是前已举出的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的骑俑。所以“大约到公元三世纪时,中国冶炼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开始制造铜或铁制的马镫”的说法是无依据的猜想。

一九五五~九六0年期间,在湖南长沙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墓葬中,出土的三件骑马青瓷俑随葬品,发现马鞍左前侧处作出三角状镫,这是目前青瓷中最早的马镫形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之右侧却没有装镫,乘马者的脚并没有踏在镫里,镫在足部的前上方,并且镫革很短,只有人腿部的一半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蹬。

 

莫斯科图片

马蹬(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

      在马镫发明之前,人对于马的操纵十分不便,古代人骑马是一桩苦差事,因为当马飞奔或腾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只好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紧地抓住马鬃才能防止从马上摔下来。一旦山路难走,双脚很难发力。骑手必须至少一手扶鞍鞯,即使发箭也只能一发,很难换剪枝,只能使用单手兵刃和轻型兵刃,双手刀、锤、斧等兵刃根本不能使用,这一时期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战。

马镫发明之后,加之长筒靴的普及,让骑手可以摆脱马匹对手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双手在骑行中的作用,可以双手持兵器弓箭,战斗力大大增强,而在同时,中原地区却没有普及马镫,因此匈奴骑兵战斗力十分惊人,对中原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

         除开作战之外,马镫的作用也很明显。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危险且极容易疲劳。

莫斯科图片

马蹬(辽宁省博物馆馆藏)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马镫,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早的马镫实物。

  《铜鎏金木芯马镫》。这副马镫出土于北燕冯素弗墓,是现在发现的、已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一副双马镫实物,木芯构成,而木芯则由一整根木条围成,表面用铜片进行包裹、固定。有了它,从此人马合一,马变得更加容易驾驭,士兵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所向披靡。马镫改变了中国骑兵史,甚至改变了欧洲骑兵的未来。只有极少的发明像它这样简单,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催化影响。前世传奇由关晓彤主演花木兰,今生故事由华天主讲,是首位代表中国出战奥运会马术三项赛的骑手,也是奥运会马术史上最年轻的选手。

       马镫的出现改变了骑兵的地位。在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作战效率低且危险系数大,一直都属于小众兵种,所有的骑射都在战车上进行。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战争都以车战为主。马镫的出现使得更多的人可以灵活自如地控制马匹,骑兵可以在马背上完成射箭、挥舞兵器、列阵等动作。马背上的骑兵相对于步兵有速度、力量及高度上的优势,一直作为主要突击力量,而步兵一般只能做防守,骑兵的地位大大提升。

莫斯科图片

(网上图片)(辑安博物馆)

        钗形、铲形铁镞及专用于冬季冰雪作战的钉履为高句丽独创,是现代登山鞋或短跑运动员钉子鞋始祖。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163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8
    「扎扎环球@俄罗斯」...
    「扎扎环球@俄罗斯」相遇圣彼得堡凉夏 走遍七彩莫斯科
  • 5
    和家人在一起的五一时光
    和家人在一起的五一时光
  • 11
    干货!俄罗斯自由行攻...
    干货!俄罗斯自由行攻略——莫斯科买票篇
  • 1
    水墨浸润的皖南,是学...
    水墨浸润的皖南,是学生时代里的魂牵梦绕
  • 2
    到古滇精品湿地赏风景...
    到古滇精品湿地赏风景、品美食、体验户外运动
  • 1
    五一辑安游 中原汉...
    五一辑安游    中原汉文化对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影响(二)
  • 1
    五一 辑安游 高句丽古...
    五一 辑安游 高句丽古墓壁画(六)
  • 1
    五一 辑安游 高句丽古...
    五一 辑安游 高句丽古墓壁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