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24/11/17
天数/1天
+1
+1
忻州九原岗墓壁画的升天图包含了50多个神怪图像,其中有一批可以确定属于《山海经》,是目前发现最为完备和具有完整体系的北朝升天图像。
+1
升仙图中的挥麈羽人。
+1
神鸟衔两色吉祥草。
+1
风伯。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山海经》
+1
北齐,一个持续仅28年的朝代,在动荡中,胡风与汉俗交融,强悍与奢华并存,北方民族和域外文明多元杂糅,大同、晋阳强盛一时。多样的文化呈现着生机和活力。
+1
乐器、服饰,都夹杂着胡风汉风。
+1
+1
太原娄叡墓壁画,回归图。娄叡是鲜卑望族,与北齐皇帝高洋是亲姑表兄弟,地位极其显赫,其墓室壁画也最为精美。
+1
太原娄叡墓壁画,鞍马游骑图。
+1
与观众对视的马。
+1
娄叡墓的壁画中有200余匹马的图像,无一重复,栩栩如生,学术界基本认同壁画是由北齐著名的宫廷画家杨子华所作。
+1
门官图。壁画的凹凸晕染技法成熟。
+1
迎宾图,画中七人很显然是地位身份不同,神色姿态也就各异。
+1
北齐特有的飞鸟髻发型。
+1
朔州水泉梁墓壁画。
+1
+1
驳。其状如马,其音如鼓,其名曰驳,专食虎豹,可以御兵。——《山海经》
+1
雷公。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山海经》
+1
忻州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一棵开满花的树。
+1
+1
北齐流行的画风,“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线条简练流畅,矿物颜料色彩纯净稳重,与白灰壁面衬印,显得明快空灵。陈丹青盛赞其为线条的盛宴,认为北朝的线条飞扬灵动、率性而为,元气格外旺盛。
+1
徐显秀墓志。“一眼千年”展厅中,徐显秀的墓室壁画作地下原址保护,观众站在封土堆旁可以借助VR眼镜,一睹墓葬全貌,1400余年前北齐贵族的显赫威仪与奢华生活尽展眼前。武安王徐显秀历经北魏、东魏、北齐三个朝代,位高权重,享年七十岁,武平二年(公元571年)死于晋阳家中。
+1
徐显秀墓葬出土的俑,个头小小的,放在玻璃展柜里不起眼,但细看形神各具。
+1
+1
四年前来过的菜馆,没想到又打卡了。糖醋丸子、黄米凉糕是当地的特色菜品;小米土豆丝大概属于创新菜吧;豆角特别鲜嫩好吃;小小一杯酸奶得印上自家的logo,太细致了。
+1
秋色浓重,冷空气还将来临。
+1
+1
在太原博物馆。文化岛大平台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俗称:五个泡面桶。刚好有下午的免费讲解,人少,感觉很不错。
+1
兽面纹鼎,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1
云雷纹提梁卣,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盖内顶部和器内底铸有族徽标记。
+1
兽面纹策柄,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太像自拍杆了。
+1
纹样细致,十分精美。
+1
天鼋犬觥,商(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1
青铜器上常见的族徽。
+1
晋公盘,公元前770--前476。晋文公重耳送给女儿的出嫁礼物,洗手的器具。想来洗手之时,小动物都能动起来,也算相当贵重的玩具了。
+1
五彩斑斓之尊贵。
+1
兽面纹方彝。
+1
义尊。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与武王有关的文物很少,所以特别珍贵。
+1
很像手持电扇,西周时马车上的铃铛。
+1
我,西周。哲学问题”我是谁?”青铜博物馆里找到了,居然是一种兵器。我#*@%……
+1
刖(yue)人守囿(you)车,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可活动的部位达15处之多。
+1
人形铜灯,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1
雁鱼铜灯,西汉。灯具设计精巧,可以调节照明方向,还注重了环保,将燃烧形成的烟通过鱼和大雁的颈部,传导至贮有清水的大雁体内,降低烟污染。
+1
貘尊,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貘,自古就是神兽啊,也许三千年前山西还是温暖的地方吧。
+1
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系皇家赦建。明嘉靖时改称“镇国寺”,延用至今。寺庙经金、元、明、清多次重修、重建。
+1
天王殿,为本寺山门,元代风格,店内两侧塑四大天王,这些护法神将,因其手执法器不同而分别暗喻为“风调雨顺”。
+1
+1
形制苍古,唐风犹存。
+1
万佛殿内11尊彩塑均为五代北汉原作。塑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二金刚和二供养人。
+1
胁侍菩萨项佩璎珞腕带环钏,体态俊美。
+1
布局与风格让我想起了南禅寺。
+1
殿内梁架上可以看到许多题记墨迹。
+1
+1
+1
三佛楼创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时保持了七尊彩塑52幅壁画的原貌。
+1
+1
渡海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显得特别自由自在,所以又称她为自在观音。
+1
钟楼悬挂着的金代皇统五年(1145年)的千年铸铁古钟。钟体铭文花饰,蒲牢悬钮,造型质朴。
+1
万佛殿东侧修葺中,殿前的一槐树,其造型独特,被称为龙槐,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主干已空,树叶依然郁郁葱葱。如今挂着吊针。
+1
+1
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檐下挂一竖匾,书“天竺胜境”四字。
+1
四大金刚为元代作品。黑色琉璃镶嵌的眼珠,灼灼目光逼人。
+1
+1
天王殿内,弥勒菩萨端庄肃穆,结跏居中而坐,不是后来演变的大肚弥勒形象。
+1
南墙倒坐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菩萨。
+1
天王殿内塑像都属于明代中期,未经后世修缮和彩绘,十分难得。
+1
罗汉堂中的观音。
+1
罗汉殿,内塑十八罗汉,据考证为宋代作品,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1
十八罗汉,有着不同的情绪和性格。
+1
释迦殿,是双林寺中轴线上的第二座大殿,殿内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左右有两尊胁侍菩萨分别为文殊、普贤。
+1
菩萨塑像面部丰满,眉清目秀,很像世俗少女。
+1
殿内四周以圆雕和浮雕,塑有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槃的故事,全殿 200 余尊人物形象。
+1
释迦殿内,以连环画结构讲诉释迦牟尼的故事
+1
释迦殿
+1
释迦殿内,人物与建筑、山水相互映衬,构思巧妙。
+1
千佛殿的韦驮像,明代彩塑的艺术杰作,是唯一一尊被载入《中国美术大全的》韦陀雕像。
+1
千佛殿,殿内四周为悬塑和壁塑,为明代彩塑,达 500 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
+1
+1
菩萨殿,殿内明代彩塑达 400 余尊。
+1
+1
大雄宝殿的胁侍菩萨。
+1
双林寺建筑,历遭一千数百年的风雨兵灾之患,现存庙宇已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了。
+1
+1
寺院围墙仿照城堡而筑,走上墙头,可以绕双林寺一周。
+1
屋顶长满茅草的房子。
+1
墙外银杏树全黄了。
+1
墙上看金刚。
+1
+1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
+1
+1
+1
+1
+1
+1
+1
南大街,商业氛围很浓,旅拍的商铺特别多,随处可见大少奶奶模样。
+1
+1
天元奎饭店。自家酿的醋不错,除了调味品醋还有保健醋。
+1
+1
剔尖。山西面食真的丰富。
+1
肯德基整得跟中国老字号似的。
+1
肯德基上校成了帐房先生模样,毫无违和感啊。
+1
+1
南大街、西大街店铺鳞次栉比。
+1
+1
眼下客流不多,不少饭店没有顾客。可能节假日会热闹人多。
+1
平遥城墙,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年),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
+1
王家大院分为东堡院的高家崖建筑群(视履堡)和西堡院的红门堡建筑群(恒贞堡)。视履堡以敦厚宅、凝瑞居为中心展开,其后院及花院、书房院环布北、东、西各处。
+1
恒贞堡则以东、西对称形式,从南向北各排四层院落,再配以若干偏院。
+1
围墙外的柿子红了。
+1
王家大院,晋中市灵石县,为灵石望族静升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
+1
视履堡和恒贞堡都是堡墙环绕的封闭型城堡式建筑群。
+1
兄长王汝聪居东宅敦厚宅,而弟弟王汝诚居西宅凝瑞居。在建造高家崖建筑群时,王汝诚的官位高于王汝聪,因此凝瑞居前院的建筑等级要稍高一等,体现了“内外有别”和“长幼有序”的设计原则。
+1
+1
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让人看麻了。
+1
+1
立柱基石的石雕工艺,好几层图样,极尽繁琐精制。
+1
放圣旨的盒子。王家由农及商,由商到官,清朝时期王家成为显赫官商。
+1
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
+1
+1
随处可见吉祥寓意的雕刻。明初,静升王氏的始祖:王实,初居静升村,为人佣耕,租人屋舍;后渐成自耕农,稍有积蓄,遂在静升张家巷(俗称张家槐树底)建造住宅。传说是卖豆腐,救了一个风水先生,得到指点修建住宅,果然风水极好啊。
+1
+1
王家大院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
+1
第二层的绣楼不能上,说是木地板不经踩。
+1
恒贞堡有三横一竖,这是一竖,长长的斜坡,有180米。
+1
登上院墙,视野开阔。
+1
城堡外面脏乱差的样子。
+1
王家大院依山而建,气派非凡。恒贞堡里四合院为基本单元,感觉空间压抑。
+1
到了出口处,回望这些建筑,王家的兴盛与败落,它们见证了。
+1
龙爪枣树
+1
+1
祆神楼,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平面为“凸”字形,凸出的部分是过街楼。较宽的部分是乐楼与戏台。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建造风格独特。脊顶琉璃雕像以及饰件还都有着浓郁的波斯风格。
+1
祆神楼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顺城关大街东侧,创建于北宋,清朝重建。入口处的大爷说不能上楼,工作人员会定期上楼搞卫生与查看。中午时分不要来,山西人的一大传统:午休。
+1
位于北边的三结义庙。祆神楼即是三结义庙的山门和乐楼。明朝嘉靖年间,祆神楼面临被毁的命运,介休县令王正宗将其改建为三结义庙,成就了中国唯一幸存的祆教建筑。祆神楼虽历代屡经维修或改建,但在维修改建中保持了原来的建筑结构。
+1
介休博物馆。这里中午不午休。直接到负一楼。
+1
+1
+1
网红的明代表情包。都是屋脊上的瑞兽们。这只眉头紧皱、瞪圆双眼、一脸呆萌的黄色琉璃神兽“獬豸”,高31,7厘米,曾参加2023年11月2日至5日举办的法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1
介休素有“琉璃艺术之乡”之称。
+1
+1
明代黄绿蓝釉琉璃鸱吻。高达两米、重达一吨,是洪山镇石屯村源神庙正殿屋顶脊饰。镇馆之宝。
+1
+1
+1
城隍庙献亭。
+1
+1
饭店里的菜,量真大。
+1
早上从介休坐高铁去太原。
+1
+1
+1
原为清代山西巡抚衙门大门,民国时期将单层悬山顶改建为重檐歇山顶二层门楼,铺红绿琉璃瓦。
+1
+1
民国时称一楼,原为山西巡抚衙门大堂,1932年拆除重建为二层砖木混合建筑。主体建筑中西合璧,外观为两层,前出抱厦,二层悬挂“泽润蒸黎”匾。
+1
晋商票号的账簿。
+1
渊谊堂。
+1
义方彝,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义尊”和“义方彝”均为西周早期青铜器,从同一墓坑被盗,两件珍贵青铜器上有相同的铭文,均为“隹十又三月丁亥,武王赐义贝三十朋,用作父乙宝尊彝”。意思是说,在丁亥这一天,周武王赏赐了义三十朋贝,义做了这件青铜器来纪念。三十朋的贝在当时来说,可谓是一大笔钱。
+1
义与周武王的关系十分密切。目前极少见的关于记载周武王的青铜器,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带提梁的方彝,被专家誉为“国之瑰宝”。
+1
尧、舜、禹的都城都集中在晋南地区。
+1
+1
+1
+1
戥子。小型杆秤,收纳后随身携带。
+1
有防伪技术的银票。
+1
+1
镖局随着明清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兴盛,山西人创办镖局时间上最早,数量上也最多。
+1
制茶机器。茶叶之路是清代初期由晋商主导开拓,横跨欧亚。
+1
御书楼是珍藏皇帝御旨、批文和重要文书资料的场所,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民国时为图书档案室,新中国成立后为省政府图书资料室。如今,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御书石刻,复建了御书楼及其院落
+1
梅山会议厅,于1918年至1919年建造,迄今逾百年。主体为中式结构,内部木质结构,外部西洋式砖石结构,仿卷棚顶,整个建筑中西合璧,浑然一体。“自省堂”由徐世昌题写。
+1
梅山会议厅内部。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