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灵台坐北向南,台体用土夯筑。历史上,灵台两次被毁,两次重建。1933年重修的灵台,青砖彻面,底宽12.3米,高12.3米,台体分两层,顶建八卦亭,内塑周文王像。传说在建成之时,从东面飞来两只丹顶鹤,连续三天绕台飞鸣,栖于文王庙的古柏之上,一时轰动县城,被视为吉祥之兆。
现在的灵台,坐北朝南,底宽18米,高33米。台体分为三层,顶层大殿内塑有周文王像,两边墙壁上绘有大型壁画,再现了当年文王伐密的壮阔场面;底部回廊为碑林,收录有古今政要名人的题辞、题匾260余幅。灵台历史悠久,文化深远,被誉为“神州祭灵第一台”。
灵台县因此而得名,并以商周文化遗存为主体的“文物大县”著称,被甘肃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5.0 分
这里很值得。大家去玩一玩,这里还不错,适合锻炼,也适合约会,欣赏风景也不错,现在桃花盛开得季节去欣赏桃花也不错哦,大家有空都去玩玩,
美美的,好看漂亮舒服放松攒劲很美美的,好看漂亮舒服放松攒劲很美美的,好看漂亮舒服放松攒劲很美美的,好看漂亮舒服放松攒劲很美美的,好看漂亮舒服放松攒劲很美美的,好看漂亮舒服放松攒劲很
周文王伐密凯旋归师途经此地,为了祭天昭德、与民同乐,遂修筑“灵台”,举行了祭天仪式,所以被称为“神州文王祭天第一台”。
甘肃古灵台,历史悠久,文化深远,被誉为“神州祭灵第一台“。灵台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为祭天昭德、与民同乐所筑。唐时,正式定为县名。原“灵台”坐北向南,台体用土夯筑。
古灵台顶层大殿内塑有周文王像,两边墙壁上绘有大型壁画,再现了当年文王伐密的壮阔场面;底部回廊为碑林,有各种碑帖,很有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