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5/06/28
天数/3天
玩法/美食
+1
+1
+1
+1
+1
+1
+1
+1
+1
+1
+1
(花间堂·庭院内)
行走在客栈里,就像走过苏州的寻常巷子人家,白墙,黑瓦,花窗,第一天入住的是阊门人家,我想这个名字的意义这大抵上是因为这房间,推开窗户,便能远远得望见老阊门。房间位于2楼,传统的木制结构结构粗线条的白墙,简约而不简单。木框架的床,两边用薄薄的纱做了间隔,使得这简约的床更富有情调。
+1
+1
+1
+1
+1
(阊门人家·窗外)
走进房间,你是否爱上了瓷器上凝固的蝴蝶,杯底上篆刻的印章,涂满了温情的本子和那拙朴又不失精致的家具?这是花间美学的生活展馆,会在你的体验中一点点释放情感。
泡一壶玫瑰花茶,插一株香薰,在朦胧的夜色中,泡个澡,粗盐轻轻按摩每一寸肌肤......
+1
+1
+1
+1
+1
+1
+1
+1
+1
【枕水人家】
这里的房型有很多种,枕水人家、阊门人家、水巷人家、里巷人家……听起来就像串门到了老苏州的巷子里。第二天换了个房型。枕水人家,多么诗意的名字,不用说,就是依水而卧,房间推门出去,便是靠河的一个阳台。华灯初上,河边品茗,何等快意。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孩子,第一天下了大雨,第二天,雨便停了,便给了我在河边品茶赏景的好机会。
精致的房间钥匙,这里所有的房间还都是传统的锁孔钥匙。
+1
+1
+1
+1
+1
+1
+1
(从房间内向外看,推门可见河水)
+1
山塘人家枕河而立,静静依偎在山塘桥边,在它的对面是山塘老街,街口,一座亭子护着一座碑,上面是乾隆帝的御书——“山塘寻貹”。想当年乾隆帝六下江南,每一次都必到山塘,并留下诸多诗句,“阊门西转历山塘”,“山塘策马揽山归”……
这是花间堂的礼品部,杯盘瓶盏、衣着配饰、书籍、文具、明信片……尤其喜爱这里的粗麻布衣服,棉麻质地,清晰的纹路,触碰肌肤,厚实的感觉。在此购买,简单方便,所得即所见。
+1
+1
+1
+1
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阅读?有多久没有提笔书写啦?或许是因为日常的琐事而每天太匆匆,或许是因为周而复始的生活而人日渐麻木。雨天,什么地方也不想去来,就把自己埋在花间堂,埋在抄写室,抄写一份心经,书写一份回忆,留下一份牵挂。
超写室就在河边,推门望河,不时有船经过,阵阵喇叭轰鸣声。
+1
+1
+1
(抄写室外看运河)
花间书苑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这里基本满足我所有的要求。有书,有茶,有沙发,有网络,有......还有很多其他,钢琴,棋盘,点心等等等等。逛街累了,回来便一头倒在书苑的沙发上,小哥贴心的宵夜已经备好,壶里的茶水已经烧好,自己可以随时享用,如此贴心的服务,我想也只有花间堂才有吧。
+1
+1
+1
+1
+1
+1
+1
都说棋如人生,小小棋盘之间,风云变幻,犹如人生。在这盘棋上,我是什么样的棋子,处在什么位置,输或者赢,我们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岁月似曲,轮回有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Copyright ©2021 Qunar.com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542京ICP备05021087号京ICP证060856号营业执照信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2016-0110去哪儿网投诉、咨询热线电话95117举报、投诉邮箱: tousu@qunar.com全国旅游投诉热线: 12345
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电话:010-59606977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邮箱:tousu@qunar.com
导航区
ALT+1
预订区
ALT+2
产品区
ALT+3
内容区
ALT+4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
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梦,“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烟雨江南,今年的梅雨时节有点长,淅淅沥沥下了很久,我是生于梅雨时节的小蟹子。有人说,生于这个时节的人,总会无端生出很多忧愁的情绪,难道只因是多雨时节?
6月的尾巴,一次苏州之旅,也算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从常州-苏州,沪宁线城市纽带上的两颗珍珠,便利的交通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在高铁上看完一篇文章,猛地抬头,苏州站已在前方了。
从花间堂至新民桥,这一段跟大多数景区无异,水乡的外貌加各种餐厅酒吧客栈工艺品店的集合体,是游客相对较为集中的地方。跟大多数水乡古镇一样,沿河饮品店,酒吧,座椅上游客闲聊的同时,自拍杆会随时出现在镜头里。发呆?在这里装文艺?这不是我的菜,不是我要寻的景,按照地图上的指示一路向虎丘的方向,经过新民桥,便是山塘街最接地气的菜市场,各种摊子摆在街道的两边,各种叫卖吆喝声不断。越往前,人越少,越发的幽静,曾几度怀疑这里还是不是山塘街,实在跟之前的游客区迥然,隔了一座桥,完全两片天地。如果说桥这边是夜夜笙歌,游人如织,那桥的那头则是七里山塘最生活的场面,最苏州的气息。
苏州的文艺之旅,从苏州文旅花间堂·山塘人家开始。这个最早诞生于云南丽江的花间堂,将高端精品酒店的服务理念与地方民居、民俗等人文特色完美融合,依托各处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精致的酒店服务。对于花间堂的最初印象,缘自阆中的别苑,十分貌美,苏州的花间堂,自然更不能错过。花间堂在苏州有两家分店,平江路上的苏州文旅花间堂·探花府,曾是苏州名门“贵潘”的府邸,一房难求。如果说,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的潘宅收藏的是苏州两千年的富贵雅,那么山塘人家则是将一城、一河、一街的繁华过往收入,山塘街的千年繁华尽收花间。
“七里山塘到虎丘”,据说山塘街并不是真的是七里路,而是山塘街一路到虎丘有大约七座较为著名的桥!为了看看这传说中的桥,于是固执的我,踩着一脚深一脚浅的雨水,走到了虎丘。对于历史上辉煌,无法亲历,如今只能循着这剩余的,去感知这历史火焰燃烧过后灰烬里的余温。
这是我记忆中的雨巷,是我记忆中的埠头,小时候奶奶家老街深巷中的童年记忆,一下子又出现了。有些巷子窄的只能通过一辆电动车,走在巷中,透过半掩的门向内看,寻常江南人家的院落,麻将声隐约传来,孩童站在自家门口,向外探出半个脑袋张望,悠闲的大爷慢悠悠哼唧着小曲!这是最真实的苏州城,一向不喜欢去大热的景点,而这些真实的苏州市井生活,才是我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