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7
- 评论6
- 赞3
+1
出发日期/2015/01/19
天数/5天
如果这条街没有鞋匠,我就打赤脚,站到太阳下看太阳
我想到,在白天出生的孩子,一定是出于故意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海子《夏天的太阳》
如果“停电”和“灰尘”是一个城市的印记,相信没有谁会对这座城市产生很多的好感。
但加德满都是一个例外,就像尼泊尔诗人德库塔的诗句:“你是我崇拜的一座寺庙,我们生来就是要承受悲伤,生来就要遭受折磨才能走向纯洁。”
贫穷,在这里也是可以快乐的,与其说它落后,不如说是一种选择。
走在加德满都的街头,会莫名感到一种熟悉和亲切,仿佛穿越回自己年少的时光,回到那座生我养我的小城,能依循着记忆找到往日的巷弄,听到妈妈喊我回家的呼唤,见到儿时无忧无虑的伙伴......。
这种平和知足的归宿感,只有在曾经的少年时代感受过。
也许,这就是我离开加德满都时依依不舍、回头留恋的原因所在。
用一组人像作为自己此行游记的开篇,是希望大家能从各色神态里对尼泊尔这个神的国度有个最初的印象。
这个女孩我是在猴庙遇见的,她怯生生、远远地跟在一群乞讨的孩子后面,清澈的眼神让我把她和其他的孩子截然分开,尽管心里也是知道她若即若离跟着我的目的一般无二。
在博卡拉老城,这个路边玩耍的女孩吸引了我。面对镜头,她羞涩冲我一笑,挥着手看着我的车离开。
博大哈佛塔的转经筒旁,身边是川流不息的转经人流,这个孩子旁若无人、一个人玩耍的神态让我按下快门。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边晒太阳的两个孩子。面对陌生人,他们眼里的那种天真、纯净真让人受不了。
这几个孩子其实是国内ZJ省一个摄影旅游团出钱请的模特。遗憾的是,在我蹭拍的同时,有两个团员因为争抢拍摄机位发生了口角,俨若在国内争气斗狠。我不由脸红了一把,灰溜溜立马逃开。
巴德岗杜巴广场边一家小店的店主。看见我在拍她,我们的导游和我打趣,让我拍好点,带回国去征婚,给她找个婆家。没想到她竟然听懂了,回了我们一句“高富帅”!直接把我晕倒。
博卡拉费瓦湖畔的小姑娘,稚气地问候我们“NAMASTER”(尼泊尔语“你好”)
卖棉花糖的小男孩。
当年,俺就是这样带小我六岁的弟弟。一种做哥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和我家的小橘子一样,放学要奖励一袋零食才肯回家。
哈哈,60后有没有“鸳梦重温”的快乐!
一群小伙伴翘首遥望,看什么好玩的东东呢?其实就是天上飞翔的滑翔伞。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吧!
我是先注意到他们身上背着的弹棉花工具如此熟悉亲切,才发现他们稚气未脱的脸。这么小的年纪就出来讨生活,放下相机,我不免有一丝难过不安。
博卡拉老城街头流动的蔬菜小贩。
巴德岗陶器广场拉坯的陶器技工,忙碌之余不忘给游客一个灿烂的笑容。
面具作坊的雕刻师傅。
纳加阔特路边小摊上,一瓶当地啤酒坐上一下午的老外。
据说尼泊尔有世界上最好的手鼓,可惜实在是不好携带,留点小小的遗憾啦!
博大哈佛塔旁,就着酥油灯驱寒的孩子。
原以为,尼泊尔人皮肤黝黑,不产美女,其实面目清秀的不少,颜值并不低哦!
在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本来我很想和她们合个影的,没想到竟然要出钱,极大伤害了哥那颗爱美的心!
手里拿苹果、身上背名牌,这样的打扮、这样的POSE,非中国美眉莫属!
呆坐在杜巴广场的台阶上无所事事,晒着太阳,一天就这样幸福地过去了。
看见这位皮肤白皙的美眉,真有种把她身边那位哥哥赶走的冲动。
本来是拍一群迎面而来的学生哥,回放的时候,才发现无意间拍了一个美女。
不要以为尼泊尔很落后,各类手机自拍、照相在尼泊尔的街头随处可见。
哥承认,是中间这个美眉吸引了我,一连拍了十多张,留下她倩影的同时还留下了她的伊妹儿
在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待了一下午,见过最霸气侧漏的就是这位大叔,没有之一。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他手里拿的是爱派。
当地的三轮车夫不单要踩车运货,还得当背伕。
人间有我用坏的时光;天下有你乱放的歌唱。
我知道你在牧羊,不知道你在哪座山上;
知道你在世上,不知道你在哪条路上。
你把我的轮回摆的不是地方,我与你何时重遇在人世上……
晃晃悠悠中,从尼泊尔回来已经大半年了。还没等我从加德满都的阳光中清醒过来,一场地震就残忍地摧毁了一切。有人说,我是幸运的,至少在杜巴广场变成废墟前,能惊叹于它的华丽和精美,而我又是难过的,正因为曾亲眼目睹,所以无法接受残垣断壁后的悲凉。
博卡拉是此次尼泊尔之行的最后一站,我曾有过放弃结尾的念头,希望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但我还是一点一滴、断断续续敲下自己的记忆,算是给满目疮痍的尼泊尔一丝丝安慰,感谢她给了我生命里一段美妙的时光。
站在萨郎科山顶鸟瞰,山脚下的博卡拉镇和费瓦湖尽收眼底。
如果没有鱼尾峰,我不知道博卡拉的魅力还剩多少。坐在萨朗科山腰的观景台,看着对面近在咫尺的鱼尾峰,仿佛能听见锐利如刃的山岩把山风撕裂的呼啸。无所畏惧的三角翼盘旋在峰顶,犹如展翅的山鹰。
壮美圣洁、连绵耸立的安娜普纳尔雪峰。很多到博卡拉的人,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围绕安娜普纳尔雪峰徒步,3天,4天,7天,甚至2周,都可以将你融入到蓝天,雪山,草地当中。随着海拔800米到3200米,一路上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身心与大自然的交融。
2015新年的朝霞,云层悄无声息中被染得通红。
突然,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从云层中跳出来,引来一片欢呼声。
夕阳蔓延过鱼尾峰的山腰
很快,便给鱼尾峰涂抹上一层华丽灿烂的光彩。
白雪皑皑的安娜普纳尔雪峰像娇羞的新娘笼上曼妙的轻纱,美艳动人。
我是在梦里,在梦的迷幻里沉醉。
此情此景,我希望耳边回响的是保罗.西蒙的那首《山鹰之歌》,我的灵魂俯瞰着大地
电影《等风来》中,最后滑翔伞起飞的场景就是在拍的。只有等低垂的风旗开始飘扬,才能像小鸟一样冲向蓝天,去拥抱大地母亲的怀抱。哈哈,时光倒转20年,我也许会试试这勇敢者的游戏。
在博卡拉蓝天上翱翔有三种方式:滑翔伞、直升机、动力伞。这直升机无疑是那些胆小的土豪们的首选。
三角翼动力伞,另一种勇敢者的游戏。
坐在博卡拉湖边,晒晒太阳,看看书。这份闲情逸致,更贴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
一瓶啤酒、两三好友,湖畔的露天酒吧永远是高朋满座。
就算你什么都不想干,就这么坐在湖边的躺椅上发呆,也是一种生活享受。
碧波荡漾的湖水,倒映着雪山。划着小船在湖面上荡起双奖,不尝试一把,你都不好意思说来过博卡拉。
跨年夜的博卡拉狂欢是当地的传统项目,从下午开始,街上就出现了载歌载舞的人群。
孩子们的笑脸给新年的到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如果没有雪山和湖水,博卡拉和咱们的某个西部县城一般无二。
自拍杆在手,走几步就要臭美一下,然后低头摆弄手机。哈哈,不用问,十有八九咱天朝的美眉。
街头跟着卖琴大叔学琴的尼泊尔小姑娘,虽然一天成不了帕格尼尼,神态倒是很认真。
卖氢气球的大叔。只是那两个大气罐子有点吓人。
入夜后,白日还算通畅的湖边大道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仿佛从地底冒出的人流一下把每个角落都填满。路边高台上,主持人在嗨曲中卖力地和台下观众互动,恨不得把人流变成火山爆发的岩浆。
玩到情绪高涨处,当地的男女小青年搭起了“小火车”,领头的挥舞手中的外套,全场一起喊着整齐的口号。场面着实有些让人担心失控。原本抱着掺乎一把的心态,被上十万人聚集的狂热打消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么混乱拥挤的博卡拉没事,几千里以外的上海外滩正发生着挤踏造成群死群伤的惨案。
当地人手工织就的羊毛围巾和帽子。
博卡拉当地设备简陋的游乐场。
卖迎新年舞会门票的尼泊尔小鲜肉
一部电影《等风来》,给职场男女输灌了一大碗心灵鸡汤,也给博卡拉带来了无数天朝游客
自从宋江浔阳楼上开创了题字的先河,各种龙飞凤舞的签名便成为天朝游客到此一游最好的留念。
尼泊尔也不乏刀工不错的大厨
作为一个一直很努力吃喝的吃货,每到一地,我绝不放过每一个品尝当地美食的机会。
油炸鸡腿和火腿肠。
油汪汪、滋滋作响的烤肉。
机械化操作的烤乳猪
看一眼,就流口水的烤鸡翅和肉串。
哈哈,领教咱天朝游客的厉害了吧。
博卡拉珠宝店里最受欢迎的似乎永远都是中国游客,这么煽情的话只说给咱们听。
看到这样排山倒海的排比句,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你还好意思不掏钱包?
咱是穷了点,但再穷不能穷教育,校车咱还得有!
打扮得五颜六色的卡车。
点燃一堆垃圾,小伙伴们围坐着烤火,可以开心半天。
一块简陋的水泥板,几块砖头,就是乒乓球台,这样的快乐,哥小时候也有过。
坐在街边墙头上闲聊的尼泊尔帅哥。
玩画片,不是咱们年幼时的专利。
博卡拉老城,一条街仿佛隔断了一个世纪。
孔雀窗口露出的慈祥笑脸,给破旧的老城带来一丝丝生气。
路边烤火的小妹。哈哈,棉袜配人字拖,绝配。
建筑工地上,用竹篓背石头的妇女。
竹制的日常器具
除了集市摆摊,老城的街头不时可以遇见这种背着菜篓沿街叫卖的菜贩。
废弃的酒瓶也许是他一家主要的生活来源。
放学途中的尼泊尔中学生,颜值可不低哦!
踢毽子的小男孩。
随着山区越近,空气变得通透纯净,我暗自庆幸将纳加阔特作为尼泊尔跨年之旅的首站,至少对混乱、喧嚣、窒息的加德满都有一天的适应期。
毕竟,在我心里,尼泊尔是一个等风来摇响风铃的国度!
加德满都Kathmandu国际机场不大,这堵用几种文字写着“欢迎”字样的影壁多少还有点国际范。
暮色中,酒店屋檐下这串低垂的风铃让我想起电影《等风来》里那句经典的台词:不要着急和害怕,所有的准备都只是为了静静地等风来!
纳加阔特(Nagarkot)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小到不看路边这个破旧的站牌就会轻易擦身而过。
站在酒店的阳台,抬眼就是喜马拉雅山脉横亘绵延的雪山。你会明白为什么无数的游客会涌来纳加阔特这个小镇住上一晚,会感叹”喜马拉雅山观景台“的美誉不是浪得虚名。因为这里是观赏雪山视角最广且最佳的地方,喜马拉雅雪山就像一条玉带横挂在空中。
有人说,我来尼泊尔是因为世界上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在这可以看到9座。有人说,晒着太阳,喝着咖啡,眺望雪山,可以放空所有的重负。而我则喜欢在凛冽的晨风中,看着雪山一点点染红,身心一点点变暖的幸福感。
酒店有一张标明对面雪山名称的长幅照片,我无意弄清它们的名字。那年在稻城亚丁没能一睹”日照金山“的遗憾,在这得偿所愿。
当朝霞把十三座巍峨的雪峰染成金色,迷蒙的晨雾弥漫于寂静的山水之间。
我们显然低估了纳加阔特的温差,白天一个个短袖、单衣地背对雪山摆POSE,晚上恨不得在被窝里烧一炉火。幸好,酒店准备了这种我儿时冬天里的御寒神器---橡胶热水袋,才得以安然入睡。
帕斯帕提那(Pashupatinath)作为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门票贼贵也就罢了,所有的主殿堂还不允许非印度教徒进入,这不是逗你玩吗?绕过神庙,站在河上小桥上是可以看见教徒火化仪式的,见过印度瓦纳拉西的火葬,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我并不想探个究竟,于是哥负责和验票员周旋,掩护小伙伴溜到河边满足一下重口味的好奇心。
帕斯帕提那神庙(Pashupatinath)前的广场。在寺庙附近的巴哥马蒂河畔,坐落着尼泊尔最大的火葬场阿里雅火葬台(Arya Ghat),所以很多游记里都习惯简称它“烧尸庙”。
加德满都河谷除了三大杜巴广场、博大哈佛塔和帕斯帕提那神庙外,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还有位于加德满都市西侧小山上的斯瓦扬布寺。它建于公元3世纪,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佛教寺庙、著名的佛教圣地。如果要心显虔诚,那就从东门进,从山脚拾级而上;纯属游玩的话,就跟哥坐车到西门,只要爬几十级台阶就能到山顶。搞不清东门西门没关系,一进门能看到这尊神像,那就恭喜您偷懒成功了!
该寺耸立在山顶的大佛塔造型奇特,建筑风格大致与浮图纳特塔相似,圆基直径20米,塔高10米。塔座四周各绘一双大眼,塔座以上的塔锥亦为13层阶梯,顶部为一尖形塔冠。塔锥表面皆由铜片镶嵌或金箔镶镀。其纯白的塔基,金黄的塔身,高耸的华盖与宝顶在阳光照耀下交映生晖,十分光彩夺目。
站在佛塔四周远眺,可以俯瞰加德满都全城风景,也是观看日出日落最好的去处
用老眼光看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用平板电脑下载经书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与时俱进嘛!
尼泊尔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博大哈佛塔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覆钵体半圆形佛塔。建筑形式跟斯瓦扬布拉特相似,但体积大了很多。塔高38米,周长100米。巨大的神眼俯视着加都河谷。三层八角形平台衬托出磅礴宏大的气势。
夕阳下的博大哈佛塔。
我们下榻的酒店离博大哈佛塔隔了一个花园,也就50米的距离,每天早晚我都喜欢在佛塔四周转转。佛塔有种说不出的魅力,绕着佛塔转圈,慢慢走着走着,心开始平静下来,时间也似乎越走越慢……
佛塔所在之处,鸽子的密度极大,也不怯生,不时和人们擦身而过,甚至飞到信徒的手边啄食。
博大哈周围是尼泊尔最大的藏民居住区,大多数居民都是1959年从西藏来的,当年尼泊尔为他们在此提供了居住地。其中后来这些人中有的去了印度、不丹,还有许多人则去了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大佛塔四周的祈祷轮前,络绎不绝的朝圣者一边念着经文一边转动朝圣轮,虔诚地祈祷着神灵的保佑。
一入夜,佛塔的四周散布着很多酥油灯摊,信徒们奉上灯油钱,敬献自己的虔诚,而这些守候在寒夜里的摊主则指望着这个营生来挣取自己微薄的收入。
点酥油灯的信徒中,不乏外国游客,不管是出于信仰还是好奇,他们点油灯时眼里的认真和虔诚一点也不亚于藏民信徒。
广场上悠闲的鸽子,等待善良的人们投食。晒晒太阳,看看鸽子在煨桑炉袅袅的轻烟里盘旋,感受周围虔诚的祈祷,我只想说一个字:超然物外。
在大佛塔两侧有藏传佛教寺庙和佛塔,不少的信教民众在此磕长头,或静坐默念经文
广场上投食喂鸽子的喇嘛。
卖鸽食---玉米粒的小姑娘。
佛塔前盘坐诵经、视若无人的老喇嘛。
清晨,排队上学的小喇嘛。
广场投食喂鸽子的老人。
依次排队,等待高僧用经书轻敲头顶赐福的信徒。
费力吹奏长号的喇嘛。
男女信徒在接受高僧的赐福后,恭敬地将手里的供品堆放在一角。
哈哈,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小时候学会的一句俗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酥油是供品,没想到腻子胶粉也是供品。信徒们买下一小盆腻子胶粉,面对佛塔磕头行礼,再倒入蓝色的大桶内,用以粉刷佛塔,完成一次对佛祖的敬献。
喇嘛们每日诵经的课本。
昏暗的路灯下,吉他、箱鼓、短笛,简单的几件乐器,加上不加任何修饰的歌声,就是平凡生活中最美的好声音,幸福就这么任性、简单!
就着手机的微光,坐在街头下国际象棋,这样的场景我在尼泊尔扫街时不止看到一次。腰缠万贯的您会下棋吗?上一次下棋是什么时候?
印度教不吃牛肉,所以,尼泊尔的肉食店卖的基本上是鸡肉。
肉食店老板怎么给鸡褪毛呢?有图有真相,可不会像咱们有些无良商家那样用沥青、松香。
“假如有一天尼泊尔一无所有了,只要还有巴德岗的杜巴广场,就值得你越过半个地球来瞻仰它。”----- E.A.POWELL
见过吴哥的惊艳、蒲甘的沧桑、泰姬的浪漫……
根本没想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杜巴广场历久经年的质感和味道给我的感觉会是这般鲜活、温暖。
杜巴广场的一天是从祭神开始的,女人的纱丽抹亮第一道晨曦,男人们额依神像喃喃自语,完后摇响一旁的铜铃,惊飞觅食的鸽群。王宫墙边,神塔脚下,小狗慵懒地打着哈欠,摆摊卖菜的妇女用我不懂的语言讨价还价,早起的店主捧着热腾腾的MASALA奶茶在门口发呆,结伴上学的孩子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五彩斑斓的三轮车偶尔掠过,用车铃奏响加德满都的晨曲。
随着阳光慢慢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空气里弥漫着油炸小吃让人欲罢不能的香气,各种神庙的台阶上聚集着依靠精雕细琢、精美绝伦的梁柱闲聊的男女,广场散落着各种肤色、惊叹不已的游客,石雕、神像、瑞兽……常人眼里的文物随你摸,由你坐,任你爬。在惊愕这份随意和任性的同时,你会发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活的市井画卷,在时间漫长的打磨中早已依存融合、浑然一体,衡量文物价值的标准被当地人用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所取代。
站在冬日的杜巴广场,风很缓地流淌,如不是似有若无的风铃声飘来,我会怀疑时间是不是消失了一样,甚至觉得自己和这个现实世界没有太多交集,依凭着想像就能活下去。此刻,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忘却城市的喧嚣,把模糊遥远的记忆唤醒,感受儿时满天星光下的万籁寂静。
也许,正是这种想像之外的精致和奢华才是杜巴广场无穷魅力的所在。
巴德岗杜巴广场的门票。出发前,N多的攻略告诉我:凭咱天朝的护照买门票能优惠。在售票窗口,哥当着几个欧洲老外的面无比自豪掏出护照,还没等做出扬眉吐气的POSE,就遭售票大叔当头一棒,他看都不看一眼,嘴里无比清晰地用英语报出全额票价。我只能理解为这几年咱们来的土豪太多,把尼泊尔人民搞红眼了。(PS:现在景点门票只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国国民才能享受优惠待遇。)
湿婆神的化身---巴伊拉布神和他的老婆杜迦。据说,当年那位不幸的雕塑家完成这两尊神像后,就被国王马拉下令砍断了双手,防止他复制这两件杰作。我们好奇地想知道如何区分他们两口子,导游泄露了秘笈:手多的那个就是老婆。想想也对哦,淘宝上的老婆们都恨自己少长一只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听了汪峰那首《加德满都的风铃》而对尼泊尔动心,至少我在三个杜巴广场游荡时,是希望找到这首歌MV的场景地,由于时间匆忙,抱憾而归。回来后,请教大神才得知,我无意拍摄的这张巴德岗杜巴广场照片中的露天咖啡吧就是目标所在。对对看,像吗?
杜迦女神庙前石柱上是尼泊尔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布彭德拉.马拉的铜像,与加德满都和帕坦杜巴广场上的石柱像如出一辙。
作为王宫的主要入口,这座金碧辉煌的黄金门上的浮雕纹饰栩栩如生。
位于黄金门旁的55扇窗宫顾名思义,拥有55扇精美的木窗。相传每一扇窗内住着国王的嫔妃,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着国王路过时,一个个开窗邀宠。比起咱翻牌点灯来,多少还算有点“两情相悦”!
黄金门内最值得欣赏的是塔莱珠神庙入口的木雕,纤毫毕现、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严禁拍照。执行禁令的可不是稻草人般的管理员,而是荷枪实弹的士兵,还偏偏是忠于职守、毫不懈怠的那种,哈哈,我想表达什么意思,你懂得!这个内院唯一能拍还值得一拍的就是娜迦水池里的这个水龙头,鳄鱼正在吞噬一只山羊,羊头露在外面,水流从羊口倾泻而出。
我只能拍一张其他神庙里的木雕作品,帮助大家想象并体会一下强它十倍的木雕会是什么模样。
孔雀窗是尼泊尔木雕工艺的极致体现,各种小型的复制品成为游客们最好的旅游纪念品。如此精美复杂、立体感十足的雕刻艺术,用网络红人花同学的遣词风格来形容,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再来一张长焦拉近一点的。
巴德岗杜巴广场象庙的24根木柱上,每根都雕刻有一组大胆露骨惊世骇俗、需用艺术眼光欣赏的爱爱图。导游告诉我,尼泊尔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掌管雷电的天神是一位处女,她看到这些图雕会害羞,远远地躲开,神庙自然就避开了电闪雷劈。这是我听过最富想象力的一个传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尼泊尔的唐卡绘画由于继承了优秀的手工绘画传统,享有很高的声誉。巴德岗的大街小巷里散落着不少唐卡学校。且不说完成一幅精美传神需要花上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单是几十种纯天然的颜料本身就价值不菲,所以选购一幅货真价实的唐卡,得做好当土豪的准备。尼泊尔旅游市场上唐卡纪念品,用的大多数是化工颜料和普通画纸,有的甚至是印刷品,买几张带回来,也算是“到此一游”的见证。
巴德岗陶工广场,N个游客满怀期待想拜访的地方。广场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有的制陶工艺在这都可以参观到,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陶工们指导下亲自参与一把。
把黏土揉成细腻的胚料,完完全全是个力气活。
本来纳闷这些个空心密闭陶罐的用途,看到这位大婶用小刀在半干的陶罐上部划开一个小口,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陶罐是孩子们存硬币的零钱罐,您猜到了吗?
不用电,手工怎样提供拉胚的动力呢?这位大叔又给孤陋寡闻的我上了一课。
原以为加德满都的风铃都是金属材料做的,在这里我才知道,陶泥一样可以奏出风的声音。
稚趣十足的手工挂毯。
作为三个杜巴广场中面积最大、历史最久的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对于游客而言,不管喜不喜欢、感不感兴趣,都必须去溜达一圈,否则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到过尼泊尔。这里众多的寺庙、庭院、雕塑林立,这些不同时代的建筑,宛若历史的长卷,记录了尼泊尔历代王朝的兴衰。
站在广场,有如站在时光隧道的入口,各种惊艳和意想不到让人微微眩晕,这种穿越与回归的交织,让无数游客为之痴迷和沉醉。
坐在贾格纳神庙台阶上闲聊的尼泊尔妇女,她们艳丽的纱丽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尼泊尔的苦行僧,无比配合你的镜头,无比热情地与你合影,当然这份热情不是没有条件的,“MONEY,GIVE ME MONEY!”
看到游行队伍里吹着笛子的小伙,我更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
这是令人畏惧的黑巴伊拉布神石头浮雕像。黑巴伊拉布神是神力最大的神,也是湿婆神的化身之一。
不亲身体验,你绝对感受不到中国游客对尼泊尔旅游业的影响有多大。听到“帅哥、美女、老板、土豪、高富帅、中国大妈”这类称呼从尼泊尔人嘴里说出来,你千万不要惊讶,谁让咱钱多啊!一个无证导游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写满了天朝各省代表对这哥们不负责任的夸奖。
尼亚塔波拉神庙堪称巴德岗的地标建筑,它不仅代表着纽瓦丽建筑的最高水准,也是尼泊尔最高的寺庙,这令它在不太宽阔的场地里显得巍峨而磅礴。
巴德冈最有名的尼亚塔波拉餐厅,它的前身是座传统的宝塔式庙,后被地震毁坏重建改成了CAFE餐厅。走上餐厅三层,在靠近阳台的位置坐下,悠闲自在地俯瞰着广场上千年前的风景与千年后的人流,油生一种君临天下、淡看人生的感慨。
尼亚塔波拉神庙最有名的当属五层基座上各放置左右的五对巨大石刻,由下而上依次是金刚力士、大象、狮子、鹰和女神。金刚力士拥有常人十倍的力量,从它向上的雕刻均以十倍的神力递增着,直到庙内的吉祥天女。由此可见,这座最高的神庙居然在尼泊尔的数次大地震中均未受到大的损伤,实在是受了很多神力的叠加保护吧。
用这座精美的印度教神塔给巴德岗杜巴广场之旅画上句号,是最完美不过的了。
站在入口能隐约看到远方雪山的帕坦杜巴广场是加德满都谷地三个杜巴广场中最小的一个,可能是地处商业区的缘故,广场特别热闹。老人、孩子、妇女晒着太阳,干着自己的事,丝毫不受游客的干扰,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们家客厅,他们是这里理所当然的主人。
见多了纽瓦丽风格的神庙,多少有些审美疲劳。
不过,在坦帕杜巴广场想要不注意到这座风格迥异的印度教克利须那神庙恐怕很难。每年8月底到9月间的克利须那节,油灯会照亮整座神庙,人们将在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庆典仪式。
坐在石雕围栏上晒太阳、玩手机的尼泊尔学生美眉。
神气而悠闲的鸽子盘踞在神庙的一角。
克利须那神庙廊柱上精美的石刻。
神庙旁排队打水的妇女。
在喧闹嘈杂的路边全神贯注地读报,学习这么认真,你们的国王知道吗?
帕坦皇宫屋檐支柱上精美的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