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4/12/30
天数/11天
人均费用/11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游轮 滑雪
北欧,
一个书中读到千万遍却之前从未去过的地方。
这里有安徒生的童话;
圣诞老人的传说;
维京海盗的辉煌;
村上春树笔下的挪威森林;
这里有冰川造就的欧洲最后的原始景色;
有地球上最幸福的人间天堂;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分布着众多森林湖泊;
有发达的现代文明,孕育了当今世界最优秀的设计师;
北欧有太多的元素都需要亲身来体会。
而我要行走北欧的原由则是早在2012年的一次聚餐上,听一位朋友讲过他在北欧穿七条裤子还冻的不行,而且还没有看到极光的悲惨故事。然而这个故事对我并没有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相反,却使我暗暗萌生了北欧追逐极光之旅的念头,因为我个人觉得这种跋山涉水、在地球之北因偶然才能欣赏到的东西才是最神秘、最美、最值得回味的东西,正如唐僧西天取经,如若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那还有什么故事。2013年冬便想踏上北极之旅,无奈由于各种原因拖到了2014,就是这样阴差阳错的晚去了一年,此行也心满意足的看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极光,很震撼但也让我不禁感慨看极光并没有那么难嘛!
先上几张代表性的照片,再慢慢逐城细说~~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Day 1 2014年12月30日 Düsseldorf -Stockholm Ryanair (飞)
Day 2 2014年12月31日 Stockholm 72小时地铁公交票
Day 3 2015年1月1日 Stockholm- Kiruna Norwegian (飞)
Day 4 2015年1月2日 Kiruna- Abisiko 火车
Day 5 2015年1月3日 Abisiko 步行
Day 6 2015年1月4日 Abisiko-Narvik-Tromso 火车+大巴
Day 7 2015年1月5日 Tromso 24小时公交天票
Day 8 2015年1月6日 Tromso-Oslo Norwegian (飞)
Day 9 2015年1月7日 Oslo-Copenhagen SAS (飞)
Day 10 2015年1月8日 Copenhapen-Helsinki Norwegian (飞)
Day 11 2015年1月9日 Helsinki-Düsseldorf SAS (飞)
这次行程我们主要靠飞,来往北欧四国的航班主要有挪威航空(Norwegian)和北欧航空(SAS),很多时候票价浮动较大,行程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可以依据票价调整。
搜索某时间段某区间最便宜航班的强大引擎:www.skyscanner.com
其他交通方式会在每个城市后的“兔子干货”里提及。
衣物:
上身:从外到内,带帽子冲锋衣(防风挡雨雪);抓绒衣(保暖);羽绒马甲(轻薄保暖);含羊绒线毛衣(贴身,不要穿纯棉贴身衣物,出汗后不易排出且会使身体迅速变凉)。
下身:行军裤或厚点的宽松牛仔裤(防风);抓绒裤(保暖);含羊绒线裤(贴身)。
其他配饰:手套两双,线手套拍照专用可随时揣兜里,厚手套从事雪地活动专用,如滑雪(狗拉雪橇或雪地摩托团用不到自己的手套,报的团会提供这些);帽子;围巾;长筒袜子(多带几双);户外活动专用厚袜子(非常有用,在外拍极光总是寒从脚起,很有必要穿两双袜子);墨镜(若是极夜期间则非必须,因为整天都没有太阳);户外鞋(高筒的最好,有的地方雪很厚)。
+1
+1
拍照设备:单反相机或微单(拍极光必备,卡片机、手机很难拍摄到极光,尤其是比较弱的时候,我用的也是基础设备,只有一个套机狗头,Nikon D7000+18-105镜头,(广角镜头拍极光较好);三脚架(必备);相机包(必备,保护相机、相机保暖);遥控快门(非必备,但最好有,自拍,拍极光、星空、夜景长曝光防抖);小手电(非必须,最好有);上网终端(几乎必备,其作用在赶上风雪交加的大极夜比较明显)。
货币:北欧四国仅芬兰用欧元,其他三国各有自己的克朗(丹麦克朗 kr > 挪威克朗 NOK > 瑞典克朗 SEK),如要兑换瑞典克朗现金(可在Forex bank换汇,汇率较高,Forex Bank在斯德哥尔摩有很多)、信用卡(我的是德国的欧币master card,只要能刷卡的地方都能用,自助机器上买票等一般都需要输入四位密码、人工刷卡一般只需要签字和出示本人证件)。
其他:拖鞋和洗漱用品(必须,牙膏、洗面奶等都必须都小于100 ml,不然机场会被没收);床单(非必须、仅在Abisiko Turistation STF 青旅需要,也可以租用);学生证(没必要办国际学生证,能买学生票的地方,没有一个售票员查看我们的学生证,可能我们本身看着就像学生);食物(非必须,不建议带食物,稍微带点巧克力高能食品也可以)。
再次在杜塞尔多夫韦策机场起飞,再次选择了瑞安航空,阴郁的天气为此行蒙上了一层疑虑,因为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看极光,如果北边这几天也是这么密云压境,那无疑看到极光的愿望就要泡汤了。
+1
+1
冲破乌云见青天,你说有没有人在飞机上看到过极光呢?估计有的话也只有飞行员吧
+1
云层之上霞光满天
+1
到达斯京天已是黑透了,但是还是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斯京的夜景,挎上相机,直奔老城。夜晚的斯京老城特别寂静,巷道里行人寥寥。虽然天色已晚,但我感觉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冷。
+1
路灯也是蛮别致的
+1
+1
+1
远眺老城所在的小岛,远方左侧那个绿顶的是斯德哥尔摩大教堂,一直以为右侧这个尖顶哥特式的教堂才能冠以这个城市的名字,结果我错了,这里看的是年代不是华丽。
+1
+1
+1
+1
面对厅里众多观众,设计师为了让从台阶上走下的女士能趾高气扬不怯场,还给目光停留设计了图标,传说从爱莎台阶走下来时,只要目光盯着对面墙上的这个星标,便能让人看上去特别仪态得体。这个我估计是导游自己编出的段子吧。。。
+1
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结束后,瑞典国王和王后都要在蓝厅举行隆重盛大的宴会,向诺贝尔奖获得者表示祝贺。厅内可安排1300位宾客就餐,参加宴会的有瑞典国王、王后、议长和首相,诺贝尔奖获得主的夫人也应邀出席,规模宏大。
+1
结婚登记厅,每周六有十对新人在这里公证结婚,提前多久能预约上那就不好说了。任何国籍都可申请,而且免费。
+1
斯京的议会大厅,每个话筒上贴有现值议员的名字,对面上方是公众旁听席,可容纳约200人。
+1
特别具有北欧维京时代的建筑风格的穿行木架房顶。据导游解说上面涂成蓝色调是意味着抬头在室内也能看到蓝天的意思,这尼玛也太掩耳盗铃了吧。
+1
+1
瑞典王子尤金和其画作,我端着相机慢慢脱离了导游包围圈,心里不由得感叹这王子童心未泯啊,作品尽显幼儿园大班小盆友蜡笔风格派画风。。。
+1
+1
+1
百拱厅墙壁上的音乐钟,夏令时每天12时和18时,音乐钟会转动表演传说中圣乔治和龙的故事。
+1
你来到金厅会觉得有个词创造的真是贴切,那就是金碧辉煌。四壁由近两万块约为一厘米见方的金色和各种彩色玻璃的小块镶成一幅幅壁画。整个大厅用掉金粉十公斤,大气无比。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后的舞会便在这里举行。
+1
镇厅之宝--梅拉伦女王像--斯京的守护神,看您这几缕飘逸的头发,我觉得还是水妖这一称呼更配您。
+1
+1
这么宏伟大气的金厅,这么千秋万代的工程,竟然也有显而易见的瑕疵,这幅壁画导游讲了两个瑕疵,第一个瑕疵显而易见且十分低级,那就是上方那个骑马的人没有头,这绝不是创意,而是壁画创作着创作着发现没空间放头了。。。第二个便是这个象征瑞典的城堡的尖顶数目不对,应该是三个还是几个来着,结果少整了一个。
+1
瑞典皇宫的一个长廊下看外面的飘动的云朵,风云变幻更让人感受到这个三百多年建筑的历史沧桑,当然建于十七世纪的建筑在欧洲尚算不上古老。
+1
+1
70余座桥梁将14个岛屿和一个半岛联成斯京
+1
+1
这个同样处于老城的教堂外表看起来比斯德哥尔摩大教堂华丽,一度错误的认为这座就是所谓的斯德哥尔摩大教堂。
+1
本来打算去景点介绍上的一个玻璃球状的SkyView来俯瞰斯京城,但是在公交车上意外的发现这么一个高空桥,随立马奔下公交,沿阶梯而上,老城与湖尽收眼底,景色一片大好,这个地方不但比那个玻璃球离市中心近,更难得的是这个高空观望桥是免费开放的。
+1
+1
斜阳打在斯京城
+1
是霞光给城市披上了彩衣,还是城市的色彩伴着斜阳绚丽了天空?
+1
另一侧能看到湖对面的动物园岛
+1
被称为北欧海盗号的维京号游轮静静地停靠在岸边
+1
我怎么觉得天气冷的时候天会显得格外的蓝,比如深秋,比如海拔高的地方,有什么科学依据没有?
+1
斯堪森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动物园岛上的户外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于1891年由亚瑟·哈兹里乌斯成立,旨在展示瑞典各地在工业前的生活。馆区内包含从瑞典全国的约160间房屋和农家庭院,还有斯堪的纳维亚特有动物品种。“斯堪森”得名自卡尔十四世·约翰建造给儿子奥斯卡一世作玩乐的堡垒(Skans)---维基百科。
+1
整个skansen的沙盘模型,左侧小红房聚集的地方展现19世纪市镇的完整面貌,市镇内的鞋匠、银工匠、面包师和玻璃工匠穿着传统服饰示范传统工作。其余部分多为各种斯堪的纳维亚动物的圈舍,这里虽不像专门的动物园,但也能看到狼、猞猁、棕熊、老鹰、欧洲野牛之类的危险动物,也能看到驯鹿、北欧夜莺、红狐、野生天鹅、水獭、海狮、野猪、绵阳等温顺的动物。非常适合老人孩子来游玩。
+1
斯堪森公园入口
+1
大家有没有看到那个倒挂在树上的萌物,那个真不是装饰玩具,是真的动物,其实走进店内,你的鼻子就会告诉你此内必有活物,因为粪便的味道和外面清新的空气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但如要近观,还要留下买路钱捏。其实在门口该看到的基本都可以看到了,这可能是整个公园里唯一额外收票的地方。
+1
+1
瑞典传统木房之一
+1
晚上要有跨年音乐会,正在彩排,只要有节日,skansen基本上都会有活动。
+1
公园内部一隅
+1
两只狼,看上去很平静,但是看它那眼神还是感觉很狡猾,有点像蒲松龄描述的“目似瞑,意暇甚”。
+1
看上去像只肥硕的家猫,其实是山猫,又名猞猁
+1
这匹马的眼睛、眉毛和嘴巴看上去还是有点萌啊
+1
虽然我是一只羊,但也雄赳赳,气昂昂,眼睛故意不看镜头,这Pose就是为上镜摆的吧
+1
Reindeer-驯鹿,绝对瑞典北部人民的好朋友,肉用来吃,皮拿来用,鹿角还能做成装饰品。
+1
公园再一隅,高悬的是月亮,其实天色已昏,拍出白天的感觉迷惑观众实属不该
+1
出来skansen天已经黑透了,市中心的装饰俨然一派圣诞、新年的感觉
+1
今晚要在斯京跨年了,晚饭本来有很多候选,比如韩国烤肉、还有看到的灯箱广告里的牛排等等,结果坐公交辗转去了几个地方发现饭店都关门了,在回宾馆路上无意间发现一家中餐馆尚在营业,顿时感觉还是我们中国人民勤劳,解决温饱问题后回宾馆小睡一会,准备零点去湖边看跨年烟花。
+1
晚上十一点,坐地铁来到市中心,辗转走到湖边,地铁站和大街上已经很是拥挤,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还算可以的位置,旁边还是一对帅哥美女
+1
我把相机顶在头上当脚架,勉强照下了上面帅哥美女瞭望的方向,也是燃放烟花的地方,夜晚湖面本来就雾气蒙蒙,一燃放烟花,雾气和烟缠绵在空气里,极大降低了能见度
+1
+1
看大街上的人可以说基本上整个城市的人都倾巢出动,但烟花却特别寥寥,看到更多的是身边的居民燃放的零星烟花,感觉大家大晚上的出来更多的是享受和朋友、家人们一起庆祝新年到来的氛围,烟花不烟花都是次要的,回去路上几个老太太给我她们自己做的海鲜三明治,并用瑞典语跟我说新年快乐“gott nytt år” 看得出来她们很高兴,其实走在路上听到好几次陌生人向陌生人庆贺新年,但是还是没有信心正确发音,所以只能用英语回她们 Happy new year!了。
+1
冲出人群已经接近凌晨一点了,本想直接回宾馆休息,但是一想还没有看到音乐厅的夜景呐,便特意下车来到音乐厅,这时自然商贩们早已撤离,门前广场也很是空旷,但还是有个遗留的白色车厢,可能是一心想着赶紧回去睡觉,竟忘了照张空白的音乐厅夜景,只能上张带人的了,面部已黑化处理,虽然照了不少“到此一游”这类照片,但还是要避免抛出来因为自己都觉得傻啊。
+1
每天看地铁这几个北欧孩子挂像好多次,不论是长相还是表情,都让人感觉很冷血。
+1
+1
+1
斯京的地铁站本身就是艺术,有待大家更多的发现了。
交通:
#Skavsta机场<-->市中心
Skavsta 机场离斯京很远,约106公里,是Ryanair的主机场,到斯京有多种方式,看网上有人建议先坐 坐local bus到7公里外的Nyköping C火车站,然后换火车去斯德哥尔摩, 这样是有可能节省一点点花费,但是费时费力。我还是建议大家选择机场大巴,在官网上单程票是139SEK,购票日后三个月内都有效并且可以转让,到了机场或者在大巴车上买的话每张票都要贵20SEK。机场大巴官网: http://www.flygbussarna.se/en
#市中心<-->Arlanda机场
最经济的方式:从市中心T-centralen乘地上J线小火车到Märsta station,然后换乘583巴士到机场,此种方式可以全程使用天票,周票,月票。包含所有交通的城市卡可以在机场到达的information买到。巴士和轻轨的时刻可查询:www.sl.se。
机场大巴 Flygbussarna:机场大巴在中心车站T-central对面,到机场单程需时40分钟,官网购票费用105SEK。http://www.flygbussarna.se/en
快线列车:斯京中心车站T-centralen出发,20分钟左右到阿兰达机场航展楼地下层,在机场有两站,Arlanda South/Södra和Arlanda North/Norra。成人票单程280SEK;站台上的售票机上可以购票买票,上车买票需要多支付50SEK的额外费用。
#市内交通(公交、电车、地铁、渡船):
24 小时票 115SEK
72 小时票 230SEK
7 天票 300SEK
以上公交票为一张纸卡片,内有磁性线圈,不要折,折了后再刷卡会吱吱响。
斯德哥尔摩卡包含交通和很多景点门票,价格在官网首页就有显示,如果玩的比较充分性价比较高,不然的话还是建议选择上面的公交票:stockholm.com/en/Stockholmcard/">http://www.visitstockholm.com/en/Stockholmcard/
#跨市交通:T-centralen站有很多自动售卖火车票的机器,火车官网 http://www.sj.se/,如果大家要从Abisko坐火车去Narvik的话一定事先在斯京或基律纳这些大点的地方把这一段的火车票买出来,因为Abisko STF火车站没有售票机,人工售票员一般也不上班,但一上火车就会有列车员查票。
+1
左侧为斯京地图,右上为火车票,火车票采用实名制,右下为公交72小时票,不记名
+1
市中心地铁站有很多这种商店,上面的公交小时票就在这种商店里面买,公交票从刷卡使用时开始计时。
+1
斯京卡包含的各景点门票信息
住宿:
建议在booking上订:www.booking.com
也可以去http://www.ibis.com/官网。我们这次本来在ibis官网订的绿枕头ibis Styles Stockholm Odenplan,地理位置不错,附近就有地铁站和超市,官网上和booking上价格相同,但在官网上订显示包含早餐,所以我们就在官网上订了,结果被ibis给我们转到另一家三星级宾馆Hotel Norrtull,虽然Hotel Norrtull 位于1座收入遗产名录的红砖建筑中而且早餐也不错,但是附近没有地铁站,所以我们对此不是很满意。
其他:
#免费的观景悬空桥坐车到Slussen站,很多地铁公交经过这里;
#市政厅每天10:00-15:00每小时整点可以进入,英文讲解包含在门票里,门票随季节变动,具体信息及其他比如预约婚姻登记、租借市政厅等更多信息请参看:stockholm.se/the-city-hall/">http://international.stockholm.se/the-city-hall/
#斯堪森公园门票也是随季节变动,具体请参看官方主页:http://www.skansen.se/
#其他我没有去过的景点信息都能在这个官方网页搜索到:stockholm.com/">http://www.visitstockholm.com/
+1
到市中心后,找到宾馆放下行李,在附近一个快餐店填了下肚子,便去参加之前报的雪地摩托团了
+1
这个旅行公司的总部在基律纳市中心,导游核实身份后去地下室换好装备,装备还是很给力,不用担心会冻着,大家都换好装备后,导游便开车载我们去郊区的雪地摩托营地(距市中心约25分钟车程),如果在总部忘带了头套等装备,在这个营地还可以补给,导游把雪地摩托从营地里一辆一辆开出来一字排开,然后教我们如何驾驶雪地摩托,如果想要亲自驾驶摩托的话,要签一份合同,合同里的条目有损坏须赔偿,须有驾照等等(虽有要求,但不查看驾照,雪地摩托就像电动车只有油门和刹车,特别容易驾驶,没有驾照如果能确定不出事故也是可以签下合同驾驶的,干在后面坐着的话就不划算了)。如果选择不驾驶,导游会安排找人载着你,一辆摩托两个人,两个人可以轮换着驾驶。
+1
一路上是翻山越岭,跨湖跨河,中间导游会安排熄火停几次休息、拍照、检查大家是否都还OK等等,中间有一次在湖面上停留时,由于我掏出相机拍照的原因,等休息结束开始出发时,我还没有装好相机,眼看着前面的车队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是车队里的倒数第二辆,最后面一辆是拉着我们晚餐的小导游,等一切收拾完毕,就剩我和后面的小导游了,于是启动发动机,正好地处湖面,地势较平,右手油门按到底,一路猛追,很快就追上了大部队真正的雪地驰骋了一把。
+1
我们晚餐的地方是雪地里的一个萨米人小木屋,木屋很小,一圈座位围着一个小木桌,在木桌中间生火加热饭菜,方式特别原始,但大家要的就是这种返璞归真。烧茶时导游还出去看了几次,告诉我们外面已经开始下雪,今晚极光肯定没戏了,大家安心吃饭吧。其实我也没有在基律纳看到极光的期望。
+1
热好的用当地的一种什么莓制作的茶,还有一锅导游事先做好的驯鹿肉土豆饭,饭后还会有块小蛋糕吃、喝杯茶或咖啡。个人感觉驯鹿肉还不错,肉很多,其他的喝的都特别一般,虽然不环保,但我还是觉得如果用一次性餐具会更干净一些。另外需要说的是小木屋不是在行程中间,吃完饭返程到摩托营地仅需要二十分钟,所以吃饭的时候也基本上就是是雪地摩托骑行的尾声了。
+1
+1
+1
+1
去往火车站的路,网上说周一至周五有免费Shuttle Bus往返于火车站和市中心的Bus Station,或者去Kiruna机场。但我没有发现啊,这个有待大家发现证实。不过也正是走往火车站的这30分钟路程,让我更好的感受到了它雪城的称号。基律纳并没有后面要去的特罗姆瑟靠北,但由于基律纳相对来说地处内陆,温度比靠近海洋的北边城市还低,积雪也更多,虽然我们来的这几天温度在零下十度左右,但这里冬天的的气温是经常在零下三十度上下徘徊的。要说的是这里地处拉普兰地区腹地,虽然纬度高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大部分地区,但温度并不比那些极寒地区低很多,这里还是能受到流经挪威海和北冰洋的暖流的影响,所以温度还是不及同样纬度的加拿大北部地区那么低,这也是为什么拉普兰到处都是密布的森林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1
+1
当地居民的除雪设备
+1
每家前面都有两个小小的邮筒
+1
放眼望去都是雪
+1
在雪地里玩耍的小朋友,从长相来看,三个帽子一致的应该是一家兄弟。
+1
其实每家的房屋都整的很漂亮,加上白茫茫的雪地,可以称之为北极村吧
+1
火车站附近的滑雪场
+1
这个应该也是除雪设备吧
+1
去往滑雪场的山路,算是雾凇么?
+1
+1
给我们耐心调试滑雪装备的瑞典小哥,很抱歉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扣上滑雪鞋,站起来登记自己姓名的时候一不小心踩到了桌下那条小黑狗的前爪,小狗顿时一声哀嚎,我也感觉特别抱歉,因为我个人特别喜欢狗,所以赶紧抚摸它那只被踩的前爪,狗狗好像也明白我不是故意的,伸出舌头舔我像我示好,仿佛在说原谅我了,罪过,罪过。
这种滑雪鞋是固定脚腕的,以免崴脚,穿上之后脚腕不能动,特别笨重,当然扣到雪橇上滑起那速度,那方向对我这个第一次滑雪的人来说真是刹不住,也控不住,只能摔,摔得我乱七八糟,后来那个负责看管滑行杆的小哥都看不下去了。。。此处还是省略500字吧。对于那些会滑雪的人来说,从越高的地方滑下来,路程就越长,滑的就越爽,如果第一次滑雪,千万不要贪心坐着滑行杆上到山顶,不然下来的时候摔一两次,你就会后悔骑虎难下,望着山下你更会有咫尺天涯的赶脚,这绝对是我摔出来的良心经验。
交通:
机场<-->市中心:机场大巴,票价100SEK,只收瑞典克朗,人多的话叫出租车比较便宜,墙上挂着的电话是可以免费叫出租车的。
火车站<-->市中心:1.8Km 的距离,步行约30分钟,脚力不好的建议打出租车。
网上有朋友说周一至周五有免费Shuttle Bus往返于火车站和市中心,甚至是去机场,反正我是没有看到这类Bus,我们整个飞机的人坐机场大巴到市中心都是要买票的。所以免费的Bus这一说有待证实。
住宿:
我们住的是在Booking上订的Hotell Kebne, 在市中心,免费自助早餐很棒,推荐给大家,晚上10点后前台没人!地址: Konduktörsgatan 7, 981 34 Kiruna 。
另外一家比较出名的青旅:yellow house http://www.yellowhouse.nu
其他:
Tourist Centre:kirunalapland.se/en/ ">http://www.kirunalapland.se/en/ ;
雪地摩托团旅行公司:www.kirunaguidetur.com
官网上有各种团,尽量避开新年和圣诞期间,价格会普遍高300SEK左右。
冰酒店官网:www.icehotel.com
冰酒店只有冬季去有。
去冰酒店的公交是501路,在 http://www.ltnbd.se/ ;网站点击Tidtabeller标签能查看基律纳周边最新季度的所有线路的公交时刻。
基律纳滑雪场:在Luossavaara 山上,租雪橇和鞋等装备200SEK/人,适合于技术较好的人山势较高的雪场需要付场地费140SEK/人,旁边的训练雪场免费,推荐这个。位置就在火车站附近,很远就能看到山上的雪道灯,上山时沿着雪地摩托划出的路便能到达滑雪场缴费处,当然也能开车上去。基律纳的人民特别热情,附近一个居民竟然给我们带路带了特别远,我都不好意思了,在市中心也有两个当地人看我们看地图便主动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
阿比斯库地处国家自然公园,有两个火车站,从基律纳开往阿比斯库的火车先经停阿比斯库村(Abisko Östra),然后到阿比斯库天文站(Abisko Turiststation - STF),列车员会用特别清晰的英语报站。
+1
第一天住在阿比斯库村子里面,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村子,除了三家宾馆一个超市外,估计也没有几户村民,所以天空没有灯光污染,是个看极光的绝佳地方。入住宾馆时,前台告诉我们由于天气原因,已经有几天没有看到极光了,今天的天气也不容乐观,雾蒙蒙一片,即使有极光发生,像这种能见度很差的天气也是很难看到的,不过既然都来了,总也要碰下运气,吃完自己做的晚饭,拿上相机去湖边踩了下点,这是去往湖边的小路。
此时湖边一个人也没有,貌似大家都认定了这种天气是不可能看到极光的,随便拍了两张,便返回宾馆,期待着午夜时雾能消散,再来湖边守极光。
+1
晚上11点左右,推开宾馆大门,虽然还是有点雾气,但天上一轮圆月还是清晰可见,感觉今天有戏,于是叫上在基律纳遇到一块来阿比斯库且入住同一家宾馆的一个哥们背上器材再次向湖边进发,刚走到不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听到小路前面有人在喊叫,随行的哥们拍我让我向天上看,只见一道肉眼清晰可见的绿色光带在云层中忽隐忽现,急速变换,当时那种兴奋无语言表,这就是极光,此行看到的第一眼极光,也是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极光。我们两个只顾着看,来不及支三脚架生怕错过了这转瞬即逝的极光。的确,绿色的条带在云层中间舞动了约一分多钟后,便消失了。
我们向前走了几步,赶上前面的一拨人,发现是一个中国四人的家庭,聊着天迅速就地支起三脚架,以免极光再次出现而又错过拍摄,大家便开始交流这两天的经历,那个中国家庭说昨天他们就在阿比斯库了,结果下雪什么也没看到,刚才看到的极光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阿比斯库离基律纳并不远,想想昨天在基律纳骑摩托的时候也飘雪了,看来阿比斯库也一样。
这时我赶紧电话跟我同行的另一个哥们,他问询赶来后,我们告诉他刚才看到了很强烈的极光,由于我们都表现的特别兴奋,他不免对错失刚才的机会感到遗憾,便往天上背对着月亮的天空拍,结果,他还真拍下了一道淡淡的绿光,就是上面这张照片,这说明肉眼看不到的弱极光是可以被相机长曝光扑捉到的,而且这还让我们感觉到,欧若拉女神就盘旋在我们头顶,我们肯定还会有再睹其芳容的机会。
+1
等了约10分钟,没有再等来强烈的极光,我们商定再往前走一走,到视野更开阔的湖边去等。移动着脚架到了湖边,由于刚才相机意外地扑捉到了肉眼不可见的极光,所以这期间也没让相机闲着,快门弹起便按下,期待能扑捉到欧若拉的影子。远处的雪山,也是天文站所在的那个山头。
+1
山与冰湖无缝连接
+1
终于,欧若拉女神像一个在云层后面跟我们躲猫猫的小盆友,在我们迟迟找不到她的时候,她也耐不住寂寞弯头偷偷瞅下我们,而她这一瞅,立刻现了原形,立马被我扑捉在相机,这张照片命名为“乌云背后的欧若拉之眼”是不是很形象。
+1
这时湖边已经列好了几排相机,而欧若拉女神也特别给面子,不出来则以,一出来便是舞动在整个天际,只要有云层夹缝的地方都有可能看到她游走的身影。
+1
欧若拉的每一次现身都引来湖边一阵惊呼,就像一个娇羞的美人,在云层这件衣服下的遮挡下跳跃着,时亮时暗,时隐时现,每一秒都展现给我们一个不同的形态。变幻莫测是在阿比斯库看到的极光给我的最深印象。
+1
在拍到很多张极光之后,感觉要趁着有极光拍几张有意境的片子,因此,有了这张在满天极光的冰湖边翘着二郎腿思考大自然的博大和人类的渺小的造型,咋说是不是也有点文艺呢?
+1
为了装作文艺青年,我也是豁出去了,零下十度,躺在雪地仰望天空的造型是不是让人很陶醉啊。。。
你说什么?这不是文艺,是装逼,好呗,随你咋说,反正这个躺在雪地的装逼的不是我,也不是为我摆拍的朋友。。。
实话讲我也不知道当晚这个在湖边一会坐着、一会躺着的人是像我们一样的游客还是当地人,因为如果是游客的话,他必定是一个淡定到几乎看破红尘的游客,连相机也不掏出来,又或者是一个真正的超凡脱俗的思考者,只为享受、用心灵记住这一刻,而不是庸俗的像我们一样借助相机来存留记忆,可是如果是游客,他从哪里搞来一张椅子?但如果是当地人,在凌晨冰天雪地零下10度看极光也有点不合理,因为极光对他们来说早就是见怪不怪的东西才对。不管怎么样,谢谢他给我这个庸俗的游客做了次特别好的模特。
+1
再拍了一个多小时后,感觉再无什么创意构图,而且极光也不是总出现,加上脚开始冻透,便心满意足的回宾馆了。说是回,但并没有收起脚架,还是生怕万一回去的路上邂逅更壮丽的欧诺拉,果然,回来的小路上又让我扑捉到一个大大的笑脸。
+1
加上些小树做前景,更有一番北极夜空的静谧并充满神秘的味道
+1
第二天沿着高速路走到了天文站,这是冰湖白天的样子。
+1
天文站就这一家旅店,可谓是一家独大,而且不到入住时间点,基本都不让入住,不过旅店很大,前台的厅里和走廊有很多铺着鹿皮的歇脚凳,还有壁炉可以取暖,当然室内根本不冷。
+1
这个旅店提供各种各样的住房,也可以租这种小木屋。
+1
旅店的餐厅,窗外就是冰湖美景。
+1
我们入住的时候,恰好宾馆的WIFI坏了,吃了晚饭,四处也没什么可逛的,只能先睡一觉等着晚上起来再守极光了。今晚的天气较之昨天,天空透亮了很多,没有雾而且云彩也相对较少,极光预测网站说今晚极光发生指数为5级,一切都表明今晚应该能看到比昨晚更为强烈的极光。
+1
虽然我们没有买到天文站的票,但是还是打算去天文站附近守,毕竟那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
+1
当天正赶上农历15,满月照的天空特别亮,对观测极光极为不利,但据昨天的经验来看,这并非完全正确,只要极光发生且足够强,在天空月亮的另一侧还是能够观测到的。
+1
去往天文站的小桥
+1
+1
天文站取景,小房子、树、冰湖、雪山、云彩、蓝天,该有的都有了,就是没有极光。。。
+1
我们守了两个小时左右,没有看到也没有拍到任何极光,所以原路返回,因为昨天已经看到了极光,所以今天并没有感到很失望,相反拍了拍夜景,看到了两颗流星,还是蛮高兴的,另外,还尝试着拍了拍星轨,由于是第一次拍星轨,参数没整对,长时间曝光的结果是过曝,片子出来都特别白,这个有待以后再尝试。
+1
第二天早晨,在旅店厨房自己做了早餐,吃完又在附近随便溜达了一圈。
+1
林海雪原
+1
户外运动的人们已经出发了,除了手杖外,他们都穿着一种大拖鞋似的雪地鞋,一路人马走过去,卡塔卡塔响,很有节奏感。回宾馆退房,打算坐火车去纳尔维克,结果火车晚点两个多小时,几乎直接把这一天的计划打乱了,详情见干货。
住宿:
阿比斯库共有四家宾馆,三家在村子里,一家在离村子两公里左右的天文站,网址如下:
#传说中的老爷爷,相传那是相当有料,有可以独自驾驶的狗拉雪橇,最具特色的是男女全裸的芬兰混蒸桑拿浴,所以这家最抢手,要提前很久预订,据说需要租用床单被套或者自己带。abisko.net/">http://www.abisko.net/。
#阿比斯库山区旅店Abisko Mountainlodge,这家提供5人小木屋,床单被套信息不详。abiskomountainlodge.se/">http://www.abiskomountainlodge.se/
#阿比斯库宾馆-Abisko Guesthouse,我们订的这家,更像是一个hostel,房间很小,但也干净温暖并可以免费使用床单被套。abiskoguesthouse.com/">http://www.abiskoguesthouse.com/。
#天文站的这家宾馆(Abisko turisitation,STF Mountain station Abisko)最大,更舒适现代化,像个度假中心,但不提供床单被套。这里有缆车到山顶极光观测站,附近有峡谷地貌,山湖围绕,推荐喜欢户外活动的朋友选择。而且也提供免费的男女混蒸桑拿,见最下面一行小字,每天8:00pm-9:00pm是男女混蒸时间,当然我没有去检查实施情况,不过肯定是没有老爷爷家有氛围。abisko.com/ ">http://www.visitabisko.com/ ;进网站点Accommodation标签选STF Mountain station Abisko。
从火车站Abisko Östra station站台下来后往右手边方向走去往老爷爷和Abisko Mountainlodge宾馆,往左手边方向去往Abisko Guesthouse宾馆。
+1
+1
+1
饮食:
阿比斯库是一个山区小村子,就一个Coop超市,不过里面东西很丰富,吃饭几乎只能在这里买了食材回宾馆厨房自己做。Abisko Mountainlodge 和 STF Mountain station Abisko两家宾馆有自己的餐厅,尤其是天文站这家,提供自助午餐和晚餐。每家宾馆都有厨房可用,想在天文站的这家宾馆自己做饭的话,切记一定要在离开Abisko村子的时候在Coop超市买好食材带过去,因为天文站附近没有超市,而且离村子较远。另外,如果入住天文站这家宾馆的话,建议宾馆餐厅提供的自助午餐,110SEK/人,每天不一样,我们在周六、周日吃了两次,主菜分别是鱼和羊肉,都特别赞(菜单见下面),餐厅还提供自助晚餐,价格就贵了些,235SEK/人,菜品也就更丰富些。
+1
+1
+1
我要说这不是一副油画大家也不会信啊,拍于市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 旁边的艺术博物馆。
+1
这是什么风格,艺术家们告诉我,我有点欣赏不了,就是感觉很另类。
+1
这张照片很能激发想象力
+1
极地海洋馆,建筑外形像多米诺骨牌
+1
这两个二货,从我进海洋馆就是这种表情,出来时还是这幅嘴脸,都说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莫非他们在熟睡。
+1
海豹表演,之前在国内看过,所以没有太多看点
+1
海洋馆里面的电影厅,播放一些介绍挪威极圈自然保护区和极光形成原理的相关短片。
+1
北极熊标本,馆内没有活的北极熊,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北极熊太难在馆里饲养了
+1
这座山的外形很好的诠释了我们的象形文字“山”
+1
再从桥对面走回来的时候,雪山上一轮铜盘似的大月亮正缓缓升起,而峡谷里小船划出的涟漪也是在缓缓地像两侧展开,这正是一天中忙碌的时刻,谁说白天不懂夜的黑,这里的人们就在黑夜过着白天的生活,而夏天极昼时又要在白天过着黑夜的生活,他们和挪威南部的人们用着一样的作息时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这里是断然行不通的。
+1
一道月光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明。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月亮,这里的月亮为什么这么大,北极地区地月距离较地球其他地方近些么?
+1
灯火通明的峡岸
+1
桥另一侧的极地教堂,开门时间很短,而且需要门票,需要门票才能参观的教堂的确很少见。可能是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吧,从外形看不像是一座教堂,里面和其他教堂无太大差异,有彩绘玻璃和管风琴。
+1
+1
跨海大桥连接了特罗姆瑟城市中心主岛和极地教堂一侧的山头
+1
为了尽可能完美的拍下正个特罗姆瑟夜景,我只能靠旁边的长椅架高脚架了
+1
就在这时候,极光悄然而至,远方的极光肉眼清晰可见
+1
身后的山上也有了,而且更强烈,山顶的信号塔正好可以看做是画出极光的魔法棒
+1
刚开始看这张片子我感觉可以像看火山喷发一样,把它看成是雪山喷发极光,不过后来我给其想了个更文艺点的名字“雪山与极光之吻”。在阿比斯库看到的极光就已经很满足了,而这里的极光之强烈超出了我的预期,多条极光带横贯整个天空,一时都不知道该拍那里。
+1
+1
为了拍照我也是蛮拼的,从我右手按下无线快门的那一刻,就注定我要在山顶凛冽寒风之中,众目睽睽之下保持这个姿势25秒,而更让我后悔的是初始动作手臂抬的太高,一不小心肚皮暴漏在了寒风之下,又担心片子会糊掉,所以手臂也不敢移动,任由寒风吹进,那滋味让我迅速决定即使片子糊掉也不来第二次了,要知道很多游客都裹着山顶提供的毛毯呢。。。
+1
这张就不像上张那样那么嘚瑟了
+1
从山上下来,坐公交去了特罗姆瑟市区看极光相对较好的位置,但还是有灯光污染,若要彻底避开灯光,真要报当地的极光团去附近岛上的村庄地带了
+1
这张能看出海边的风有多大,脚架站不住,必须手扶着
+1
一个伸向海里的栈道,天空上还有淡淡的绿,应该也是较弱的极光。
第二天早晨,又起了个大晚,差点误了10点的狗拉雪橇团,一路小跑到集合点,导游开着小面包车拉我们翻山越岭来到了另外一个岛上他们的狗狗基地。沿途绕着特罗姆瑟峡湾走,风景很赞。话说狗狗基地里的成员真不少,因为老板一天接待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团,大部分狗要轮流上岗,每条狗都有自己的名字,这张狗狗的名字叫Mark,它犹豫地看着我们团里面的蓝衣巨人,我猜它当时在想“可别让我拉这个巨人”。
+1
+1
雪橇犬是指借着挽具在雪或冰上,拉无轮载具行驶的犬只,常见的犬种有西伯利亚雪撬犬(Siberian husky),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犬种,它的别名想必大家很熟悉,就是哈士奇,导游告诉我们,他们养的基本都是杂交种,没有纯种的husky聪明,杂交几代后无论在智力还是生理上基本都不能再用来拉雪橇了。雪橇构造也很简单,驾驶的人再后面双脚踩在两个伸出的雪橇上,前面有手扶的地方,如欲左转弯,则右脚抬起,其实对我们这些一天划过多次雪橇的路段来说,转弯基本不由人控,狗狗们会自动在雪橇划出的小道上转弯,雪橇上可以坐人也可以放东西,看过《南极大冒险》这个电影的应该都很熟悉。我们报的这个团两人一个雪橇,可以轮换亲自驾驶,而不是像其他团一样,导游驾驶,团员都坐在雪橇里,当然游客亲自驾驶就难免总也会发生一些小事故,见下文。
+1
刚开始出发的时候,群狗狂吠,还有冒充狼嚎的,反正所有的狗都表现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当导游把雪橇从树桩上解开后,群狗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驰而去,刚开始一段是下坡,而且这段路是冰而不是雪,所以脚踩刹车基本效果不大,刚开始一定要脚站稳、手抓稳,万一脚从雪橇滑下来,你只能看着狗狗们离你而去,因为他们不像真正的哈士奇那么聪明,不会回头等你的。而途中上坡的时候,尤其是在行驶了一段时间,狗狗们也消耗了一部分体力后,它们拉着雪橇和人爬坡还是有点吃力的,这时候下来推一下,或者用脚给狗狗们助力一下。总体而言下坡和平路的时候,狗力之猛,超乎了我的想象,这个只有亲自试过才能感觉的来。
+1
行驶在茫茫雪山,前面两个狗是最重要的,不仅控制方向还控制着速度。一般由经验丰富,年轻力壮的来担任。
+1
在途中导游会让大家休息几次,这个时候前面坐着的人可以下雪橇照相,但后面驾驶雪橇的人双脚一定要一直踩在刹车上,这期间随队的猎犬会从队头跑到队尾,检查整个队伍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再跑到最前面的导游处,导游看大家都没什么故障,就接着前行。
+1
我们的队伍的五只雪橇犬,3个boys 在前,两个girls 在后,站稳排开,列队观望。
+1
回头是一片蓝色冰冷的峡湾,举目都是雪山,空气格外清新,狗狗们也特别给力,一切如梦幻一般。
+1
狗拉雪橇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加上这冰雪奇缘般的风景,的确如他们广告说的一般,一次便让人终身难忘。
+1
事故现场,我们后面的五条狗甩下从雪橇上滑下驾驶他们的主人,在欲把我们超车之时,由于离我们的狗队太近,绳子缠在一起,直接让我们的带头大狗脱缰而去,我一看带头大狗少了一只,赶紧踩死刹车,等着导游来处理,好在导游在前面拦住了我们的头狗,把它套了回来,后面的狗队的绳子也随之捋顺,便接着前行,但是过了不久,在一处群狗狂奔的下坡路上,雪橇一颠簸,我一下没踩稳,双脚都从雪橇上颠下来,我当时想的是千万不能撒手,因为我知道一旦撒手,穿着笨重的雪地靴根本追不上狗队,但是狗狂奔的速度根本不给我一秒调整身体再踩上雪橇的机会,最终还是在拖拉之下无奈的撒开手,看着狗拉着雪橇离我而去,我徒劳的挣扎着追赶,最后还是由前面的人将我们的狗队拦住。好在这次事故没有缠绳,很快就处理好了。有趣的是,当我们处理发生事故的狗的时候,后面几个雪橇的狗队又叫又嚎,我估计它们要么是在嘲笑,要么就是在抱怨这些事故狗们浪费他们完工的时间。
交通:
强烈建议在市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 那张免费地图,并简单咨询下景点和公交线路。
#特罗姆瑟机场<-->市中心 机场巴士 http://www.flybussen.no
建议穿过一个小停车场坐40路公交车,这样可以用公交天票。
#Narvik<-->特罗姆瑟 乘坐100路巴士,需4个小时。http://www.tromskortet.no/ ;进去点右侧BUSS,再点Regionale ruter,就能找到100路的最新时刻表。
Narvik 是挪威的城市,北极圈内唯一的不冻港,有全世界最北的火车站,但只有开往瑞典基律纳的火车,所以从这里去特罗姆瑟要么选择飞机要么选择汽车,虽然从Narvik公交总站发往特罗姆瑟的100路巴士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站点会停靠一下,但是建议直接去公交总站乘坐100路,火车站到公交总站也就约800米的距离。走到某商场侧面,沿一个很长的下行台阶下来便是公交总站。100路公交一般会提前40分钟就进总站,进站时车上不显示100路,而且公交总站也没有100路的时刻表,你来到这里肯定会怀疑这里是不是100路停靠的公交站,实在不放心就找人问一下,但很多当地人其实也对100路不知情。因为是长途汽车,一天也就两三班,周末下午18:40还有一班发往特罗姆瑟的100路公交,一定要看好发车时间,计划好行程,很多打算直接去特罗姆瑟的游客都因各种原因滞留在Narvik,不得已还要在Narvik临时订宾馆留宿。全程票价375NOK,9人以上可以买团体票算下来每人220NOK左右,但是需要一个人刷卡买一张团体票出来。最好的办法是,向司机买一张当地的公交卡(公交卡面值150-400NOK左右,具体问下司机),持此公交卡买票半价,需要多少钱,往公交卡充多少钱就行了, 而且一张公交卡可以多人使用,如果从特罗姆瑟还乘100路返回Narvik的话,还能再次使用公交卡,那就太划算了,而且这个公交卡还可以在特罗姆瑟市内使用。建议没人的时候提前上大巴,才有时间买卡充值等等,大巴上有免费wifi和厕所,开往特罗姆瑟方向时坐左侧,风景较好,能看到峡湾雪山,车右侧是山体。
#特罗姆瑟市中心,步行或者公交24小时票(90NOK,刷卡时刻计时),不建议买次票,公交天票可以坐40路去机场。公交天票在Tourist Information对面的楼里面买,上车买的话比较贵。
+1
停在Narvik公交总站的100路大巴
+1
在Tourist Information所要的免费地图,在对面公交售票厅拿的100路巴士时刻表和买的公交天票。
+1
饮食+住宿:
我们选择的是THON hotels,这个有点类似于国内的7天,在北欧有很多连锁,特罗姆瑟市中心就有两家,自助早餐在楼下EGON饭店里,EGON也是北欧的一个连锁饭店,中午提供自助披萨和蔬菜沙拉,107NOK每人。
+1
艾玛厨房招牌
+1
艾玛厨房鹿肉肠
+1
艾玛厨房鱼肉泥和培根
特罗姆瑟有很多需要参加的活动,狗拉雪橇、极光团、出海看鲸、峡湾巡游等等,在这个网站能找到各种团 http://www.visittromso.no。
强烈推荐我们报的这个白天狗拉雪橇团,http://www.visittromso.no/en/Activities/Dog-tours/?TLp=336702&Daytime-Dog-Sledding-Arctic-Experience-Arctic-Adventure-Tours=
并不太建议提前预报极光团,因为赶上天气不好就是白花钱,自己乘缆车上山或去市中心主岛最西端也能看,当然没有极光团专业也没有极光团选的位置好,大家看自己情况决定。
Storsteinen Fjellheisen 缆车,各种票价及营运时间官网可查看 www.fjellheisen.no。
Tromsdalen Kirke北极教堂 票价及开门时间:www.ishavskatedralen.no。
Polaria极地水族馆 票价及开放时间:www.polaria.no。
Mark Brewery啤酒厂www.mack.no。
极光预测与拍摄:
极光强度预测网站:http://www.gi.alaska.edu/AuroraForecast
http://www.softservenews.com/Aurora.htm
天气预测网站:http://www.accuweather.com/en/world-weather
极光拍摄:能够长时间曝光的单反,微单都可以广角镜头最好。三脚架要灵活稳定,有无线快门最好,没有也完全没有问题。锂电池低温易凝固,我只有一块尼康电池,在零下的天气也没出现问题,零下十度以内续航两个小时没问题。
我用的具体参数如下:
M档手动对焦,对焦到无限远回来一点点(尼康18-105镜头对焦环顺时针转到头,感觉卡一下了就别转了,稍微回来一点点,因为极光毕竟也不是无限远的)
光圈没必要太大(F=3.5-8)
快门速度,15-30秒不等
ISO 也没必要太高 400-800
以上是我自己用的参数,未必最佳,结合具体情况自己调试。
+1
蔬菜水果店直接开在这种古老建筑里
+1
看着这种土黄色古建筑,上面被惊起的鸟应该是蝙蝠才能搭的上,而事实上这是一群海鸥。
+1
去往阿克什胡斯城堡
+1
城堡里的孤单卫兵
+1
阿克什胡斯城堡,免费开放都没有游客。
+1
门口两枚大炮,猜测这个建筑应该是司令部之类的。
+1
+1
+1
+1
正在和平奖中心接受教育的孩子们
+1
+1
+1
+1
+1
09年奥巴马领奖时发表演讲的现场
+1
+1
+1
+1
+1
+1
Aker Brygge 附近,这里是个商业中心,建筑都比较现代化
+1
+1
赤裸裸的卖萌
+1
+1
这个骑上去是不是会奔跑
+1
这个我猜是那啥,你猜呢?
+1
市中心的滑冰场,让我想到了白日焰火里的镜头
+1
火车站附近的大剧院
交通:Gardemon机场<-->市中心
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机场快轨Flytoget直接通往Oslo市中心的Central Station和National Theatre, 半个小时左右,单程价格 170 NOK,学生半价,85 NOK。可以在机场和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上(可以选择英语)直接购买,若是学生选择其他种类中的学生即可享受半价;也可在柜台购买,说明你是学生即可。列车上有列车员来回走动,却不查票,不要想着去逃票,因为下了列车,要刷票才能出来进机场。
住宿:Booking上订的 Oslo City Box,第一次住这种几乎是完全自助的宾馆,还是相当给力,一定要记住你的预订号码,凭这个在门口机器上取房卡。退房时直接把房卡扔进机器就行了,感觉这是未来宾馆发展的一个方向。退房后如果想暂存行李,可以自己将行李放到一楼存放室,回来取的时候按下门口的门铃,里面的工作人员会给你开门,不用打招呼自己取了行李离开就是,也不要担心这么着不安全,在工作人员给你开门的时候他就已经通过摄像头就已经看到你了。
+1
宾馆一楼休息厅里有自助贩卖机器等
+1
宾馆大厅的休息室
+1
机器吐出的房卡和wifi密码等
+1
自助机器
+1
饮食:大城市饮食其实不用介绍,到那儿都能找到吃的。
+1
这个应该是北欧比较多的连锁牛排快餐店,注意灯箱广告,同样的套餐,一般都是午餐便宜。
+1
牛排、薯片和芥末酱,79 NOK,玩累了能暂时垫下肚子。
由于天气原因,奥斯陆飞丹麦的飞机飞行过程中出奇的颠簸,我放在桌子上的眼睛都被颠倒了地上,广播也开始叽里呱啦的说,不用听都知道在讲什么。旁边的一位外国女人已双手合十开始祈祷,机舱里特别安静,感觉的到大家都很担心。不过好在飞机安全降落在哥本哈根机场。下飞机时一般是空乘在门口道别,这次是两位机场亲自在门口笑着跟大家一一道别。丹麦被世人评为最幸福的国度,其首都哥本哈根在2008年被《Monocle》杂志将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却没想到来这么美好的地方的飞机竟然让人感到如此惊悚。
+1
机场轻轨
+1
从机场到市中心火车站都是无人驾驶的,中间停靠很多站,这么长距离的无人驾驶还是不多见的。到宾馆,直接在附近买了个肯德基全家桶,按往常吃饱之后应该背上相机去看看城市夜景,但今天让那飞机整的实在没心情,还没有心神甫定,而且也比较累,天空还飘着细雨,所以索性直接睡下~~这行程太紧了,建议大家不要学我。
+1
+1
推门看看,里面貌似有舞会神马的,还有交响乐腻,门口貌似也没人管,很想进去参加啊
+1
+1
市政厅墙上拐角处的石雕
+1
一个塑像馆,按红箭头指的方向进大厅参观是要收门票的,不过走廊这几个免费的就够我的艺术脑细胞消化的了,没必要进去看更多,累脑子啊。
+1
+1
这一涨潮或下大雨什么的,房子会不会淹掉。
+1
附近的一个金陀螺教堂,这不是俄罗斯之类的才有的么~
+1
+1
这些皇家卫兵据说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一个主角呢。
吉菲昂喷泉,英语中称之为Gefion Fountain,由吉菲昂女神和四条牛及套犁等一组铜塑组成。吉菲昂女神左手扶犁,右手执鞭,驾驭着四条铜牛拼力耕犁,四条铜牛躬身抵角、奋力拉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铜牛的鼻孔喷溅,凝成薄雾,犁后喷泉汹涌,形同垂瀑,台基周围随着道路的坡度,用花岗石随坡度延伸围成一泓水池,所有泉水汇集池内。水池内两边各有一条铜铸巨蟒盘缠,左右两股喷泉,直注铜牛。整个结构气势磅礴,景色蔚为壮观,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1959年,郭沫若访问丹麦时写的那首赞美哥本哈根的诗中的“四郎岛(即西兰岛)上话牛耕”“泉水喷云海水平”两句,描写的就是吉菲昂喷泉。可惜当天喷泉没有喷,不能一睹盛况。
+1
+1
吉菲昂是北欧神话中的一位女神,相传古代瑞典有个叫戈尔弗(Gylfe)的国王,答应吉菲昂女神可以从瑞典国土上挖出一块土地,但限时一昼夜,挖多少算多少。于是吉菲昂女神就把她的四个儿子化为四条牛,用犁从瑞典国土上挖了一大块土地,并把它移到海上,从此,瑞典的国土上留下了一个维纳恩湖(Vanern),而挖出来的土地就是现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Sjælland)。从地图上看,西兰岛的海岸线和维纳恩湖的形状确实十分相似。这就是传说中西兰岛的来历。神话中的吉菲昂女神一生未婚,但她却同大力神生下了四个儿子----度娘百科。
+1
+1
交通:机场<-->市中心,在自助售票机按提示买票即可,机器只接受信用卡(需要输入PIN码)、DDK零钱、有英文介面。哥本哈根交通分不同的区,只要买的票覆盖要去的区,一票通用,可选择地铁和火车。对于哥本哈根市中心景点,其实徒步都可到达。
在哥本哈根搭地铁跟公车,都跟ZONE有关,只要查明出发的车站名,以及想要前往的站名,看一下是否在同一区,单张票为DKK 24(2-zone区域使用),十次票为DKK 150。若在3-zone使用的单张票价 DKK 36, 十次票为DKK 200。
哥本哈根Metro官网 http://intl.m.dk/#!/
+1
在市里游客中心(很多景点都有的小亭子)里索要的免费地图,特别豪华给力,建筑都是按形状画的三维的,特别容易辨认,右侧为公交票。哥本哈根大城市,吃住都方便,不做介绍。
+1
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
+1
火车站显示都0:40了
+1
+1
+1
+1
+1
芬兰城堡内部
+1
+1
堡垒
+1
+1
交通:
#机场<-->市中心
机场到赫尔辛基市区之间大约需要40分钟,个人推荐乘坐615路公交车,沿途停靠站点
多,价格合适。单程价格为5欧元,往返市中心多个地点和赫尔辛基1、2号航站楼。如果停留不超过24小时建议买公交天票,票价12欧元,包含市中心往返机场不说,还包含市内公交、电车、渡船。
机场大巴 Finnair City Bus:单程价格为6.3欧元,往返市中心多个地点和赫尔辛基1、2号航站楼。
出租车:芬兰打车起步价为10欧元,根据车型和公司起步距离在1公里至3公里之间。从机场到市区的价格大约在40-50欧元之间。
#
市中心<-->芬兰城堡
芬兰城堡仅可坐船前往,坐船需要15-20分钟,沿途可看到一些小岛。渡船全年开放,水上巴士仅在五月至九月开放。市中心渡船的起点是露天市场东侧的总统府门前。回城渡船起点是Iso Mustasaari 岛上主码头。渡船是赫尔辛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部分,所有HSL票均可使用。水上巴士(JT-LINE)从露天市场的游轮码头出发。回程的水上巴士从芬兰城堡中心码头出发,并在国王大门停靠。船票可在船上购买或从露天市场的售票厅购买。HSL票不可用于水上巴士。
+1
左侧为芬兰城堡中文介绍,右侧为赫尔辛基地图,右下为公交天票。
在欧洲游玩一些城市之后的感觉就是“千篇一律”或者说“大差不差”,教堂、教堂、皇宫、皇宫,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城市历史人文的一部分,但看多了这些东西难免也会有视觉疲劳,离开喧嚣的城市,去看看大山大海、长河落日、沙漠飞瀑、南极北极这些壮丽的大自然应该是很多长期生活在城市“火柴盒”里的人儿更渴想的。
此次之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极光,所以在北边几个小城留的时间相对较多,在兔子干货里提供的信息也相对较多,至于南边的四大首都除了斯京,其他三城都是分别一天搞定,奥斯陆和赫尔辛基游览指数不高,因此不做推荐。如果北上看极光,最好可以选择从哥本哈根或者斯京起飞,最推荐的还是哥本哈根。
此行虽然看到了很强烈的极光,也可算是圆满,美中不足就是没有看到五彩的极光,这跟太阳粒子到达地球表面的高度有关,对撞上氮原子便是绿色,对撞上氧原子便是红色,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空气71%的成分都是氮气,所以多数看到的极光都是绿光,这些原理都是基律纳的雪地摩托导游告诉我的,正确不正确大家自己去查吧。我的感触是能看到极光真的不难,这么说有种让人感觉我是看到了才“饱汉不知饿汉饥”,好吧,我承认极光确实不是每天都有的,会有很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样在既定的短暂行程里没有看到的情况发生,换做我,若是没有看到也肯定会心存遗憾和不甘。但也不至于像网络上一些看到极光便高兴地描述成自己运气多么多么好赶上极光大爆发,大爆发听起来是很牛逼,就像是吃了顿豪华大餐,不可能天天有,但是家常便饭基本上还是有的,试问当地人有哪个人没见过极光?雀跃的只有我们这些“没见识”的游客们。当然真正的极光大爆发确实很壮观,比如最近的一次2015年3月18日的大爆发据说在荷兰和英国南部都能看到,简直能毁掉人的三观。总之个人感觉只要合适的时间去了合适的地方,运气好可能每天都会看到,运气不好,多呆几天,大不了多去几次总是会看到的。也曾想过一个问题,即若是2013年去的话在预定的短暂行程中会不会也和之前那位朋友一样连家常便饭也没吃上,郁郁而返?当然所有的假设都只能是臆想,发生了的冥冥之中都自有天意。旅行中的这些小缺憾也是自己旅行的一部分,有句话不是说缺月也是一种美么,如果不能欣赏这种残缺的美,那就不妨把这些小缺憾作为以后再去一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