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8/08/29
天数/6天
人均费用/2000元
人物/独自一人
和C最近几年总是难碰面,把之前的碎片找出来整理,看到那年写的《藏地鸡毛》 ,想起了那群可爱的援藏教师,突然又有点感慨万千,算是补个作业吧。
从前 车马很慢 书信很远 也许你给我托过梦吧
当我坐上去拉萨的火车 掰着手指头冥想 却始终不能清晰梦的方向
你一定不是曾经的岩羊
在锅庄的声色里 全然忘却夜未央的苍凉
可是我在采蘑菇的小径 轻轻找到童年的一道光
有蒲公英的飞扬 波斯菊的芬芳 你们认真又投入的模样
可是我在过林卡的草丛 轻松嗅到童年的一缕香
有蜘蛛网的猖狂 月季花的绽放 你们轻言细语沐浴阳光
可是我在朗姆厅的晚上 轻易看到夜空的一群星
有第三极的高冷 藏地歌舞的热烈
因为一群有趣的你们
于是所有的慢时光 都是解放 为新的飞翔
8月底,熬过了苦夏,买了张广州到拉萨的火车票,踏上了漫漫的路途。火车近50个小时,因为还遇上了修路、晚点,现在只记得到西宁要换火车、签一个高原提示的纸张。
第一天在火车上,大家都是各自静默,人不算多,望望窗外,吃吃泡面,觉得日色格外缓慢,尤其到陕西之前,萧瑟无比。
第二天中午到了甘肃境内,窗外才有了点颜色,开始有大片的红土。周围的人经过了一天一夜的相处,开始热络起来,各车厢发出了各种聊天。
对面的大姐说就是西北人,年轻的时候能和同学在火车站过夜,勇。下面的小姑娘说是在日喀则做志愿者的,工资不高,娱乐也不多,但是不觉艰苦。问到我,我说我去探望援藏的同学,她们的关注点跟我想象的有点偏,以致于隔着的几节车厢有个大叔跑过来问我,说他们那有个想援藏的,有什么渠道没有.....我说我同学是官方组织的,(⊙o⊙)…
吃泡面和火腿过于频繁,大家晚上开始互相送吃的了,后来停站的时候,看见卖水果的基本是蜂拥而上,我也买了点苹果。
西宁换车之后,到格尔木是凌晨三点多,这次和格尔木无缘吧,黑乎乎的,走出去什么都看不见。火车上吃的开始贵起来了,十块还是十五块的早餐就一个小馒头一碗粥,三十五的盒饭也没多少菜,餐车的炒青菜也要五十一盘。最后大家结伴去餐车炒菜吃。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第三天下午3点半到了那曲,下车想尝试一下会不会高反,走了十几米,华丽丽的头疼了。回到车里赶紧冲了一杯阿咖酚散,喝完躺了不到十分钟,生龙活虎,同车厢的人惊到了,我说幸好我带了这个神奇的备用品,跟他们狠狠的推荐了一把,一毛钱一小袋,比红景天管用。
4点半终于要出站了,拿了行李和大家告别,等C来接我。
拉萨城比我想象的要灰,路上也堵,我甚至来不及放行李,就被带去吃饭了。一大桌子川菜,我嗡嗡嗡的还没回过魂,就看见一群热情的笑脸。我当时有一种错觉,他们这些援藏青年是不是日子太过平淡,把我当成了个闯入的萌宠,所以特别优待。
吃完还分不清谁是谁的时候,我带着我的行李箱被带去了KTV.......网上不是铺天盖地的说到西藏不要马上活动吗?C说他们已经提前准备了氧气瓶。KTV的装修有点金碧辉煌,我立马拍了一张发出去,说不止布达拉宫里面,拉萨的KTV都是金子啊,对面信了。青年们的歌艺还是不错的,仿佛观摩一场迎新晚会,我很慢慢的挪动,新奇的伺机观察,气氛十分融洽。
月上树梢的时候,回到了C的宿舍,三楼,可是跟爬大山一样的费力。洗头洗澡之后,躺下还心有戚戚焉,生怕要用上氧气瓶。
+1
布达拉宫需要提前预约,而我又不信教,所以没有特意去。
早上太阳不算猛烈,C带我从药王山旁边上去,正好可以拍到布达拉宫的外景,还有一些人专门带着50块的纸币去拍。
之后从宗角禄康公园,侧面看了一下布达拉宫、白塔、转经筒。公园很安静,转经筒也没什么人在,静静的在湖边吹吹风,看着藏民跳锅庄,有滋有味。
八廓街上人来人往。小巷子里找人给我编了彩辫子,在一些有图案的小店铺门口好奇寻找, 没有太特别的引我注意的磕长头的人。大昭寺又在涂墙,门口站着一排排人。
猛烈的日光似乎要穿透我的墨镜, C说去网红店玛吉阿朵吃饭歇脚吧。传说里仓央嘉措的故事引来了很多游客,店里面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在二楼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始点单,发现坐在窗边看八廓街街景倒是个很好的视角,就是人多了些些,要是找一个雨天,看一天街景也是极好的经历吧。听见隔壁桌的老大爷在跟老伴埋怨,这么个地方有什么好吃的,非要来跟风......印象里就是贵,也没有觉得很好吃,感觉藏餐跟印度菜很像,土豆都是泥糊糊状,有点影响我的观感。而且一壶奶茶要68块,两个人点了喝不完,而光明茶馆只要1块,学校的饭堂也是一壶几块钱。
C有推荐去寺庙看一场辩经或者布达拉宫看一场表演,但是我没有很想,下午逛了超市就坐公车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如果西藏有一个地方我非去不可,那一定是羊湖。
说羊湖是藏民的圣地,我其实就呆了十几分钟。C提前一天找了包车师傅,然后和两个同事一起,但是包车师傅都是那种急刹,刚开始就开的猛,然后中间会停一阵子,不出意外的我吐了。到羊湖的路口,因为司机不是藏民,还要求我们必须给司机买票120块。问如果去山南,只是经过羊湖呢?回复说经过也必须买票。我瞬间就觉得羊湖一点也不圣洁了,甚至脱口而出了一句“穷山恶水出刁民”。但终究来都来了,还是买了票,在路边拍了几张照片,海拔4000多,呼吸不是很畅快,还是没有真的走去湖边,也没有很遗恨。
时间还早,中午吃了一顿很好吃的川菜,下午去山南算路过了一下。山南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生活过的地方,据说是藏文化的源头,有很多寺庙和漂亮的湖。但我们去到一个在山顶的寺庙门口,说女士不可进入,又悻悻然退回来。路上有一些嶙峋的山体,没有草木,满目苍凉。在一个有很多蜀葵的地方,看到一个寺庙,没什么人,在门口有个卖奶疙瘩的老奶奶,慈祥的示意我们尝尝。
回程经过拉萨河,很多树木在开始变黄变红,路边还有骆驼,限速的路走得更是慢慢。
+1
+1
+1
+1
+1
+1
+1
有一天傍晚偶遇到C 同事摘完蘑菇回来。
C上课的日子,我常常十分慵懒的歪坐在她的阳台,看天上云卷云舒,看楼下人来人往。偶有学生经过,发现我之后还会故意大喊“老师好”,再匆匆拿着工具去搞卫生。有几天我恍然回忆起了我们一起实习那年的寒碜的学校宿舍。
一晃教师节快到了,学校里开始组织活动,青年们精神奕奕的准备了一场朗诵。有的拿出了藏服,在操场见得到绚丽的霞光,一片节日的欢腾。
又赶上一场采蘑菇。浩浩荡荡的青年们,带着树杈,塑料袋在草丛、树下、花丛、水边四处灵活的穿梭,我在波斯菊里自拍,找各种黄的紫的野花,间或去看看蘑菇队的收获。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Copyright ©2021 Qunar.com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542京ICP备05021087号京ICP证060856号营业执照信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2016-0110去哪儿网投诉、咨询热线电话95117举报、投诉邮箱: tousu@qunar.com全国旅游投诉热线: 12345
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电话:010-59606977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邮箱:tousu@qunar.com
导航区
ALT+1
预订区
ALT+2
产品区
ALT+3
内容区
ALT+4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
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和C最近几年总是难碰面,把之前的碎片找出来整理,看到那年写的《藏地鸡毛》 ,想起了那群可爱的援藏教师,突然又有点感慨万千,算是补个作业吧。
从前 车马很慢 书信很远 也许你给我托过梦吧
当我坐上去拉萨的火车 掰着手指头冥想 却始终不能清晰梦的方向
你一定不是曾经的岩羊
在锅庄的声色里 全然忘却夜未央的苍凉
可是我在采蘑菇的小径 轻轻找到童年的一道光
有蒲公英的飞扬 波斯菊的芬芳 你们认真又投入的模样
可是我在过林卡的草丛 轻松嗅到童年的一缕香
有蜘蛛网的猖狂 月季花的绽放 你们轻言细语沐浴阳光
可是我在朗姆厅的晚上 轻易看到夜空的一群星
有第三极的高冷 藏地歌舞的热烈
因为一群有趣的你们
于是所有的慢时光 都是解放 为新的飞翔
8月底,熬过了苦夏,买了张广州到拉萨的火车票,踏上了漫漫的路途。火车近50个小时,因为还遇上了修路、晚点,现在只记得到西宁要换火车、签一个高原提示的纸张。
第一天在火车上,大家都是各自静默,人不算多,望望窗外,吃吃泡面,觉得日色格外缓慢,尤其到陕西之前,萧瑟无比。
第二天中午到了甘肃境内,窗外才有了点颜色,开始有大片的红土。周围的人经过了一天一夜的相处,开始热络起来,各车厢发出了各种聊天。
对面的大姐说就是西北人,年轻的时候能和同学在火车站过夜,勇。下面的小姑娘说是在日喀则做志愿者的,工资不高,娱乐也不多,但是不觉艰苦。问到我,我说我去探望援藏的同学,她们的关注点跟我想象的有点偏,以致于隔着的几节车厢有个大叔跑过来问我,说他们那有个想援藏的,有什么渠道没有.....我说我同学是官方组织的,(⊙o⊙)…
吃泡面和火腿过于频繁,大家晚上开始互相送吃的了,后来停站的时候,看见卖水果的基本是蜂拥而上,我也买了点苹果。
西宁换车之后,到格尔木是凌晨三点多,这次和格尔木无缘吧,黑乎乎的,走出去什么都看不见。火车上吃的开始贵起来了,十块还是十五块的早餐就一个小馒头一碗粥,三十五的盒饭也没多少菜,餐车的炒青菜也要五十一盘。最后大家结伴去餐车炒菜吃。
第三天下午3点半到了那曲,下车想尝试一下会不会高反,走了十几米,华丽丽的头疼了。回到车里赶紧冲了一杯阿咖酚散,喝完躺了不到十分钟,生龙活虎,同车厢的人惊到了,我说幸好我带了这个神奇的备用品,跟他们狠狠的推荐了一把,一毛钱一小袋,比红景天管用。
4点半终于要出站了,拿了行李和大家告别,等C来接我。
拉萨城比我想象的要灰,路上也堵,我甚至来不及放行李,就被带去吃饭了。一大桌子川菜,我嗡嗡嗡的还没回过魂,就看见一群热情的笑脸。我当时有一种错觉,他们这些援藏青年是不是日子太过平淡,把我当成了个闯入的萌宠,所以特别优待。
吃完还分不清谁是谁的时候,我带着我的行李箱被带去了KTV.......网上不是铺天盖地的说到西藏不要马上活动吗?C说他们已经提前准备了氧气瓶。KTV的装修有点金碧辉煌,我立马拍了一张发出去,说不止布达拉宫里面,拉萨的KTV都是金子啊,对面信了。青年们的歌艺还是不错的,仿佛观摩一场迎新晚会,我很慢慢的挪动,新奇的伺机观察,气氛十分融洽。
月上树梢的时候,回到了C的宿舍,三楼,可是跟爬大山一样的费力。洗头洗澡之后,躺下还心有戚戚焉,生怕要用上氧气瓶。
布达拉宫需要提前预约,而我又不信教,所以没有特意去。
早上太阳不算猛烈,C带我从药王山旁边上去,正好可以拍到布达拉宫的外景,还有一些人专门带着50块的纸币去拍。
之后从宗角禄康公园,侧面看了一下布达拉宫、白塔、转经筒。公园很安静,转经筒也没什么人在,静静的在湖边吹吹风,看着藏民跳锅庄,有滋有味。
八廓街上人来人往。小巷子里找人给我编了彩辫子,在一些有图案的小店铺门口好奇寻找, 没有太特别的引我注意的磕长头的人。大昭寺又在涂墙,门口站着一排排人。
猛烈的日光似乎要穿透我的墨镜, C说去网红店玛吉阿朵吃饭歇脚吧。传说里仓央嘉措的故事引来了很多游客,店里面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在二楼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始点单,发现坐在窗边看八廓街街景倒是个很好的视角,就是人多了些些,要是找一个雨天,看一天街景也是极好的经历吧。听见隔壁桌的老大爷在跟老伴埋怨,这么个地方有什么好吃的,非要来跟风......印象里就是贵,也没有觉得很好吃,感觉藏餐跟印度菜很像,土豆都是泥糊糊状,有点影响我的观感。而且一壶奶茶要68块,两个人点了喝不完,而光明茶馆只要1块,学校的饭堂也是一壶几块钱。
C有推荐去寺庙看一场辩经或者布达拉宫看一场表演,但是我没有很想,下午逛了超市就坐公车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如果西藏有一个地方我非去不可,那一定是羊湖。
说羊湖是藏民的圣地,我其实就呆了十几分钟。C提前一天找了包车师傅,然后和两个同事一起,但是包车师傅都是那种急刹,刚开始就开的猛,然后中间会停一阵子,不出意外的我吐了。到羊湖的路口,因为司机不是藏民,还要求我们必须给司机买票120块。问如果去山南,只是经过羊湖呢?回复说经过也必须买票。我瞬间就觉得羊湖一点也不圣洁了,甚至脱口而出了一句“穷山恶水出刁民”。但终究来都来了,还是买了票,在路边拍了几张照片,海拔4000多,呼吸不是很畅快,还是没有真的走去湖边,也没有很遗恨。
时间还早,中午吃了一顿很好吃的川菜,下午去山南算路过了一下。山南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生活过的地方,据说是藏文化的源头,有很多寺庙和漂亮的湖。但我们去到一个在山顶的寺庙门口,说女士不可进入,又悻悻然退回来。路上有一些嶙峋的山体,没有草木,满目苍凉。在一个有很多蜀葵的地方,看到一个寺庙,没什么人,在门口有个卖奶疙瘩的老奶奶,慈祥的示意我们尝尝。
回程经过拉萨河,很多树木在开始变黄变红,路边还有骆驼,限速的路走得更是慢慢。
有一天傍晚偶遇到C 同事摘完蘑菇回来。
C上课的日子,我常常十分慵懒的歪坐在她的阳台,看天上云卷云舒,看楼下人来人往。偶有学生经过,发现我之后还会故意大喊“老师好”,再匆匆拿着工具去搞卫生。有几天我恍然回忆起了我们一起实习那年的寒碜的学校宿舍。
一晃教师节快到了,学校里开始组织活动,青年们精神奕奕的准备了一场朗诵。有的拿出了藏服,在操场见得到绚丽的霞光,一片节日的欢腾。
又赶上一场采蘑菇。浩浩荡荡的青年们,带着树杈,塑料袋在草丛、树下、花丛、水边四处灵活的穿梭,我在波斯菊里自拍,找各种黄的紫的野花,间或去看看蘑菇队的收获。
本来是打算教师节过完就返程,机缘巧合,C的学校突然通知说放沐浴节的假三天,得以又参加了一次过林卡。
很多人知道雪顿节,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类似春游的意思。春天来了,各种花草春色,明媚动人。踏青、野餐、走亲访友,各种其乐融融。
学校选的过林卡的地方不远。已经搭好的帐篷,里面摆着手把肉、酸奶还有一些吃食。避开人群,帐篷四周很大朵而原始的玫瑰花、波斯菊、草地还有一些艳丽的小菊花,很是招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