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 旅生活】蟹逅相城,膏肥菊黄时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苏州旅游攻略   >  【心 · 旅生活】蟹逅相城,膏肥菊黄时

【心 · 旅生活】蟹逅相城,膏肥菊黄时

【心 · 旅生活】蟹逅相城,膏肥菊黄时

  • 出发日期/2016/10/15

  • 天数/2

  • 人物/三五好友

  • 玩法/古镇 摄影 美食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自打八月份开始关注旅行网站的活动开始,近来参加的活动便是不少。

这个学期,上学一个月半,大概能有个大半个月请假在外。

这一次去阳澄湖吃大闸蟹也是活动之一。

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验客,但这一次的美食之旅真的是安排的特别棒。

阳澄湖,这是每到这个季节都会不断被人们提起的地方,尤其是江沪浙一带的人们,大闸蟹肥妹的时候总会驱车而往。住上一日,在周边小逛逛,然后直奔主题,品尝这一季的阳澄湖大闸蟹。

我虽在苏州生活了好几年,可是却从没有在这一季来过一次阳澄湖。

印象中,阳澄湖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没有漂亮的风景,虽然有出名的大闸蟹,可那又怎样呢。在江南生活了二十多年,年年吃,早已没了新鲜感。似乎真的就是那种买了就吃,不买也不会想着的状况。

而这一次因为相城旅游局的贴心安排,我们走过了充满着从前气息的湘城老街,坐上了开往湖中蟹池的船,看了蟹笼,看了在往上横着爬的大闸蟹。

还有布置简约而又文艺的村上 湖舍民宿以及并未完全对外开放,全店唯我们“独尊”的静水流深社交厨房。

趁着时节还对,赶紧来江南走一遭吧。艳阳天去泛舟湖上,看看夏日过后留下来的残荷,阴雨天撑起把油纸伞走在青石板的老街上,烟雨中的江南,是多数文人墨客的所爱。

逛累了可以去阳澄湖边吃大闸蟹,而这里也不仅仅有这个,还有正宗的湖八鲜。

夜深了,来村上睡一觉,第二天又会是活力满满的一天。

旅行,是为了什么。

或许就是为了这一路走来的风景,和这各地风俗的美食吧。

会吃的人才懂生活。

预告片

关于自我介绍

在去哪儿网已经写了十几篇的游记,感谢有这么一个平台可以记录我所有的旅途生活。

不过毕竟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坐在电脑前,所以喜欢我的还是来微博找我玩吧。

直接搜索微博【左左xians】哦

美食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

现代农产园,是一个可以让城市人体验到耕种的地方。

自己承包菜园,然后有空了便可下来耕种耕种,带些新鲜蔬菜回去,这可比市面上卖的环保安全多了。

若是平时没空,农产园里也会有人帮忙打理,所以不用担心。

一般都是一家人认领一块,随时带着家里的小朋友下来,让小朋友体会一下古诗里所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

忙活了一上午累了,可以直接在这里吃饭,湖八鲜啊,这个季节的大闸蟹啊,都是可以品尝到的。

下午还可以去池边垂钓,带些鱼回去做晚饭。

这样的周末可是比宅在家里看电视睡觉有意思的多啦。

好啦,虽然这个农产园有很多项目可以体验啦。

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体会这些耗费时间的生活了。

还是先去吃饭喂饱自己比较重要啦。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饭前先让所有人的相机漏个面。

清一色佳能尼康索尼呀。

这样看来我的设备好LOW,毕竟是好老好老的型号啦。

拍完相机可以吃饭啦。

先上冷盘。

下面开始放图。

毕竟是美食之旅,基本两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吃吃吃。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这个咸鸭蛋腌制的好,蛋黄沙沙的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这个季节可适合吃螺丝了。

两天吃了两顿。

不过我嫌麻烦,就象征性的吃了两个。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鸡头米炒菱角。

这是苏州的一道特色时令菜,也就是这个季节才有。

鸡头米在这个季节上市,在菜市场啊之类的地方,你常常能看到门前一个小板凳,坐着一位老妇人,然后手速非常麻利的在拨着鸡头米。

新鲜的鸡头米价格不菲,现拨的都得100+一斤。

而且在外地是很难吃到的,至少我在南京就完全没有看到过,也不会说这是一道特色菜什么的。

至于菱角那就见得很多了,江南这里多产。不贵但是很好吃,以前在家时常常买来吃。

这两样合着青椒翻炒,保留了食材的原味,味道还是很棒的。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这便是相城特色的爊鹅,我倒是觉得味道类似于南京的盐水鸭。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雪菜烧河蚌。

这是一道河鲜。

河蚌就是产珍珠的。

我倒是很喜欢吃这个,就是有些寒,所以平日里也吃的少。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重头戏上场啦。

这是阳澄湖牌大闸蟹。

现在吃母蟹是正当时啊,黄多肉厚,实在是太好吃了。

确实吧,正宗的大闸蟹,准备生姜和醋完全是是为了祛寒的。

蟹因为很新鲜,肉质很细腻,而且有一些甜丝丝的滋味,这简直是赞到不行。

我这么一个爱吃醋的人,竟然都会完全不想蘸呀。

虽然中午只吃了一只,但是好满足的呢。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这只是我的啦。

特地挑了只母蟹。

现代农产园+阳澄湖牌大闸蟹图片

这是饭后散步时走进别人的菜园子。

有一家人带着孩子来收获。

地里还能多山芋,看上去就很不错的样子。

我和他们随意聊了聊,其实也就是周末来体验体验生活的。

菜园子不大,但是偶尔下来一趟,也总能带些吃的回去。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这是一家还未完全开放的家庭聚会式的餐厅。

在这里有最新鲜的食材,保证了菜品的鲜美。

在这里如果你愿意一展你的厨艺,你可以直接在饭厅里露一手。

当晚餐厅只接待了我们一行人。

两张长桌子坐着18位朋友。

特地用上的长桌子,在不方便吃菜时便可以“劳烦”身边的朋友了,这样一顿饭下来也就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了。

静水流深的设计同村上一样很文艺。

这一定是阳澄湖美人腿上最值得来的两处。

同是喜用黄色的暖光,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的外观。

因为是晚上,打了灯光,所以格外漂亮。

在院前有小水塘,可以很好的倒映下这里的面貌。

等我们进去后,就是一片生气的模样。

笑的闹得,跑的跳的。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先放些菜品给你们瞧瞧。

其实有不少算是湖边的时令。

例如上图的茭白,特别嫩,真的能吃出茭白的味道,不像平日里菜场买的都吃不出菜的原味了。

还有前面的白鱼、菱角、莲藕之类的。

都是湖里的东西,食材新鲜,入口味极佳。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整个长桌子来一张。

这时候菜还没有上齐哦。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我面前的餐具。

明明是特别简单的餐具,为什么看起来就那么的舒服呢。

或许这便是简约美吧。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重头戏又来了。我才不会说一晚上我吃了三只呢。

真的是一天吃了我一年份的量。

被捆好的大闸蟹一端上来,我们先赶着喂饱了相机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工了。

各个膏肥黄厚的,吃起来太爽了。

这些个蟹就是下午去的俞三男养蟹池里捕起来的 金澄 蟹。

品质特别棒,蟹都是完整的,完全不会有断腿缺钳子这样的情况发生。

如果你们要去阳澄湖,不妨去体验一下哦。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用蟹八件吃一只蟹,耗费掉一下午的时光。

慢慢的吃,生活啊,从来不是一件着急的事情。

用蟹八件据说是非常的耗费时间,但是吃起来却是很细,能好好地体会古代这种文人的诗意生活。

这一步一步的也非常繁琐,但是据说用蟹八件吃完的螃蟹可以合起来,还能是一只螃蟹。

我们当然没有那么大的闲心慢慢吃了。

不过相城旅游局送了我们一人一套蟹八件,以后回家了,闲来无事,倒是可以附庸风雅一次。

用上这些工具,慢慢的品味一次。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这个季节可不就是品蟹正当时了。

记得吃蟹要配上生姜醋,这样祛寒。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静水流深社交厨房图片

店内的装饰格调。

吃过午饭我们就差不多要走啦。

这顿午饭在鱼米之乡十八灶吃的,这里的秋菊姜松鱼丝是这里独创的招牌菜,这里的老板凭借这道菜被评为阳澄渔家的金铲子 。

这一餐不吃大闸蟹了,吃这里特色菜和湖鲜了。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这是老板,手上拿着证书和金铲子。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金铲子大图。

可是真的纯金呢,千足金。

啊,老板你好有钱。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特色菜其一:生炒甲鱼。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北京烤鸭。

说着说着我又想去北京吃烤鸭了。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这张图,左边的是秋韵菊花鱼。

右边的便是拿到金铲子的那道菜。后面会有单独的大图。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大圆桌子,坐起来只是比较宽松的。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秋菊姜松鱼丝。

据老板说这道菜因为工序特别复杂,耗费时间长,再加上又得了金铲子奖,有不少慕名而来的人。

所以这一道菜的售价在500元人民币。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饭店门前还盛开着一朵莲花。

那日刚好又有些热,恍惚间夏日还并未走远。

鱼米之乡十八灶图片

门头来一张。

鱼米之乡离去莲花岛的码头也不远,在岛上玩后可以直接过来吃饭,口味还是不错的。

吃完饭后我们又歪去了春晖香草园买心心念念的绿豆糕。

因为是店家自己种的绿豆,自己磨的,自己种的玫瑰和薄荷加进去的,不添加防腐剂的,所以做一次非常麻烦,我们去的时候也没有剩几盒了。

于是我们便承包了所有的绿豆糕。

不甜腻的口感,香香糯糯的绿豆味,20元一盒,一盒6个真的还是蛮划算的。

而春晖香草园也是有很多别的东西的,可以在这里吃饭,可以买这里各式样的糕点,也可以在院里赏花拍照。总之也是值得去的一处。

买完绿豆糕,便愉快的踏上了归程。

住宿

村上 湖舍

村上 湖舍 

它原本只是一个废弃村庄里的面粉厂,多年未开工,荒草几乎把房屋湮没,这里没有人气,除了守门人只有两条黄狗。

可是建筑设计师王斌发现并改造了他,用时十个月,众筹,一切从无到有,在阳澄湖的美人腿上,出现了这么一座很有生活气却又很文艺的民宿。

这里的房间都跟田野风景有关,这里处处有盆景有干花。

黄色的灯光打下来暖暖的色调,这里家的气氛营造的非常好。

出去可以看见湖,可以逗逗狗聊聊天,进来可以参加手作体验,唇膏精油皂都可以体验从无到有,然后带回家。

这里,是家人们的放松地,也会是朋友们的聚集地。

村上 湖舍图片

黄埭天福牌西瓜子和津津豆腐干。

村上 湖舍图片

冯梦龙村猕猴桃和爊鹅

下面进行客房展示时间。

村上 湖舍图片

我们睡的床。

床很软,睡上去舒适度还是很棒的。

枕头也是太空枕,就是有点太软了,睡久了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主要也是我的颈椎不太好。

其他的简直完美,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

村上 湖舍图片

房间里的绿色植物。

村上 湖舍虽然是新开业的,但一点味道也没有,说明用料还是不错的。

放植物在房间也有助于吸收有害物质。

村上 湖舍图片

房间内部小配件。

我喜欢这套茶具。

毕竟我是个爱茶之人啊,闲来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泡壶茶,然后静静的喝一会。

村上 湖舍图片

刚入住的时候天还没黑,透过窗还能看见窗外的风景。

窗帘是一贯的两层,一层沙状,一层厚的。

沙状的在艳阳天透进光时,房间会变得非常的漂亮。

不过我们入住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只剩夕阳了,所以并没有特别好看。

村上 湖舍图片

局部。

床头和衣柜里的衣架。

村上 湖舍图片

灯的开关,一开始竟然傻傻的不知道如何开,结果其实就是向下按就可以啦。

厕所里带着纱帘的窗。这样拍出去倒也别具一格。

村上 湖舍图片

纸巾都用藤编的盒子包好。

这样的小用心让我特别的喜欢。

村上 湖舍图片

洗漱台。

第一张测试水。

水流大而不会喷溅,很好。

村上 湖舍图片

木质的梳子这个很适合我这种头发长的人。

右边专门配置了儿童专用的洗发水,非常的贴心。

村上 湖舍图片

进门先来张大景照。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 湖舍图片

都是局部的一些细节照。

从小处看见用心,例如上图左边的鞋盒里,放了三双,男女式各一双和儿童的一双。

村上 湖舍图片

又见绿色植物。

村上 湖舍图片

卫生间的以帘充当门。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 湖舍图片

茶具旁有专门配送了茶叶。

竟然还有我最爱的金骏眉。本来想要喝的,后来因为晚上吃了大闸蟹太寒了,去喝生姜黑糖水了,所以也就没有喝。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里的一些内设,二楼有一处小的书屋,里面放置的都是一些关于时尚啊关于摄影类的书。

还有右边的展台,上面很多有意思的物件。

像剪纸的摆台,手作的陶瓷等。

特别有文艺气息。

挑一个下午哪也不去就在这里看看书欣赏欣赏小物也是很好的。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 湖舍图片

烧制的小瓷杯。

还是挺有特色的,颜色不均,纹路不均,可是就是看上去很舒服。

村上 湖舍图片

左图的摆设一看就是设计师摆出来的。

摆的很有节奏感,高高低低的,好看而又不俗气。

右图是小鱼,我们的房门钥匙上都有挂着。

村上 湖舍图片

从二楼拍的吊顶。

村上 湖舍图片

手作处。

一开始没什么人,等我们下去后就热闹起来啦。

拍照的,吃东西的,尝试手作的。。。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 湖舍图片
村上 湖舍图片

查看全部

第1天

D1:高铁北站-津津长发工厂-湘城老街-现代农业产业园-阳澄湖蟹池-村上 湖舍-静水流深社交厨房

虽然这一日看起来行程挺多的,但其实还是很悠闲的。

虽然从学校过去到高铁北站简直是远到炸,坐地铁能坐一个半小时这也是我很崩溃的一件事。

前一晚和朋友聊天聊到凌晨,第二天不到六点就起床了,其实整个人还是非常疲惫的,但一想到终于可以出去放风了,不用窝在这小小的宿舍,小小的桌子前面,看着那些个枯燥无味的书了,就觉得整个天空都放晴了呢。

10月15日,周六,天气不是很好,一直处于阴天的状况。

一开始总不免还是会有些担心这样子出片的感觉会很差,不过最后还好,虽然一如既往的阴,但是拍出来的东西还算好。

我一开始听说要去津津长发工厂,简直是两眼放光啊。

如果你是江浙人,如果你是苏州人,那么你一定知道在中秋节附近苏州各大百年老店都会出售鲜肉月饼。

我向来是不爱吃冷加工出来的月饼的,不管是豆沙、水果等甜味的口味还是五仁椒盐等咸口的味道,我都是不喜欢,甚至有些味同嚼蜡。只不过碍于中国传统节日,为了这样的一种仪式感,每年都会吃上一个,再多就不行了。

不过自打我吃过一次鲜肉月饼之后,一下就对月饼的印象改观了。

鲜肉月饼要趁热吃,一口咬下汁都会流出来,简直不要太满足。

而苏州本地长发的鲜肉月饼又是特别的出名,基本到了中秋节前一周想要买月饼吃都要排队,到了中秋当日那简直是人多到要排到马路上,排队半个小时以上是常有的事,去晚了还可能买不到。

这火热的程度真是一年胜过一年。

可惜的是,虽然我去了长发,但是因为中秋节已过月余,工厂已经不去生产了,既看不到众多工人在流水线上忙碌的一面,也品尝不到刚出炉的新鲜的月饼了。

而那天津津因为有些事就没有让我们参观,长发又是基本上就在做比较常见的一些糕点,我的兴趣也不是很大,所以就随便走走看看了。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这是一年前中秋节前夕画的鲜肉月饼,现在看笔法上差了很多,不过还是可以放上了让你们感受一下的。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苏州的长发糕点真的是非常棒的。

在观前街的长发商厦一楼有一家店。

我每次去观前总会买几个鲜肉月饼带回来。

上次去柬埔寨给包车的突突车司机带的柬埔寨特产也是从长发这里买的。

没想到今天我竟然可以来到这里的工厂进行参观。

有种好神奇的感觉。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苏州的特色小吃还是很多的。

像黄天源的糕点叶受和的麻饼还有津津的豆干。

不过都是传统江南小吃,所以都是甜口的。若是外地的来吃可能会觉得稍有些甜腻。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这是上二楼后看见的第一间工作间。

只有一个阿姨在流水线上忙弄着,其他的都由机器代劳了。

现代化流水线真的是很方便而又快捷。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来一张近景,让你们看看流水线上的糕点。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一圈一圈的就转到了下一个工作室,由专门的人负责包装整理。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第二个包装车间。

我们有专人讲解,会给我们说一下这里的员工进出都是需要消毒的。

厂房内也是时时在检测,以确保食物的安全卫生。

这样在市面上买来的时候就能够放心啦。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四位阿姨在包豆沙馅的面包。

她们的手速特别的快,还没有看过来一盘就已经包好放旁边的推车里了。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蛋糕是根据当天门店的预定来做的。

都是现做,做好后即时送到门店去的。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黄澄澄的面包。

烤好后一定更加的诱人。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苏式糕点。

长发的墙上到处都有这样的字样。

苏州的糕,我常常买了带回去。

父亲是苏州人,最是爱这一口,那些个软糯的糕点啊,怎么也不会吃腻。

或许这就是小时候留下的记忆吧。

津津长发工厂图片

长发工厂的楼来一张。

参观的时间不长,但也看了一些流水线工作。

下一站,要去湘城老街了。

这真的是一个原汁原味未经任何开发的老街。

青石板的老街上

你我走过的地方

那段斑驳的砖墙

如今到底啥模样

苏州向来是以古镇多而闻名,像周庄像同里像甪直还有什么锦溪千灯等等等。

这些大多名气大而商业为浓,这些地方也总是充斥着游客的身影,再也寻不着那种安安静静的气质,那余老笔下需坐船去才有意境的滋味也再也无法体验了。

我不喜欢被商业了的古镇古街,不喜欢熙熙攘攘的人群。

总算,湘城老街,还了老街的一方宁静。

这里很原生,这里也很美。

这里的人很朴素也很好客,她们不断的询问我们这里有什么好拍的。

或许在她们眼里稀松平常的景,在我的眼里却是世外的桃源。

这里人的日子都很慢。

一日又一日的将从前的滋味过到极致。

那街头充满回忆感的理发店还在接待着客人。那被层层包裹着放在抽屉里的旧时的工具。

那店门前升起的煤炉做起的饭。

还有修锁的老师傅和独自吃饭的老奶奶。

湘城老街,若你喜欢从前的生活,不妨来这里走走吧。

湘城老街图片

初见古街第一印象。

湘城老街图片

这是以前的老式住房。

楼前有一颗大树,枝桠被截去一些,但依旧看的出不少的年岁。

房前没有人,除了我们。

湘城老街图片

拍了局部的一户人家。

窗前挂着的衣物,门前放着的扫帚。

一看便是年久多年的房门,上面贴着去年的对联。

我猜想这家人的生活一定很随意,没有那么的精致。

湘城老街图片

电线杆上大大的老街旅社牌子。

也不知道这里会有多少旅人,又能有多少人会选择住在这里。

窄窄的道路上空无一人,一辆助力车静静的靠在路边。

路的周围是老旧的房子,斑驳的墙面和露出来的红砖。

湘城老街图片

老房子里,从前的窗,从前箩。

透过窗的房子依旧充满着岁月的味道。

这是一家弹棉花的店,店里是一对中年夫妇。

如今这般快节奏的生活,城里的人大多喜欢什么羽绒被什么羊驼被。

可我还是偏爱棉花做成的被子,盖在身上放佛有阳光和泥土的味道。

或许,这也是家的味道。

外婆从前在老家种棉花,为我们这些小辈都弹了两床被子,等着未来结婚时给我们。

小时候总觉得说这些事有些丢人,现在确实觉得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湘城老街图片

特地拍下了贴在门上的联系方式。

如果能收购到棉花,不妨来这里加工。

这古便被沿用下来的东西,一定是有其独特且好的地方。

湘城老街图片

拍下了这对夫妇认真干活时的模样。

雪白的棉花在加工后便是一整个冬季的温度。

湘城老街图片
湘城老街图片

也不知这是个什么工具,反正就是在整个棉花胎上转了过后网状的线就贴实多了。

她的手速很快,所以工具有些拍糊了。

湘城老街图片

这一床床的棉花啊,很快要被送往各家。

温暖一整个冬季。

湘城老街图片
湘城老街图片

从前的理发店。

还是多年前的老物件

这里有煤球有长板凳,还有闲时在门边看走过的人的理发师。

这样的场景莫名的就将我带入到了过去的时光里。

回到从前坐在门前话家常,来了为客人便可谈天说地的日子里。

我是多么的羡慕从前的岁月,那慢慢悠悠且又悠长的时光。

湘城老街图片

黑白效果后的理发椅。

是不是有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感觉?

湘城老街图片

这把椅子想必也是看尽了旧时的岁月吧。

湘城老街图片
湘城老街图片

老板是一位有些年岁的男人。

他从抽屉里翻出了从前的物件。

他说,这便是以前的理发用具。

我拿在手上,仿佛拿起了整个岁月。

我并不知道这个东西该如何称呼,只是沉甸甸的,似乎诉说着以往的故事。

湘城老街图片

多久没有见到这样的煤炉了。

炉火升起,却并未有物体在被烧煮。

旁边的簸箕锃亮,突然就有些跳戏,不该是这样的模样。

湘城老街图片

老师傅正在配锁。

这里的工具真多啊,都是跟五金相关的东西。

湘城老街图片

木板房和窗,还有窗内泛蓝的玻璃。

湘城老街图片
湘城老街图片

不见人烟的街道和关着门的木头房。

我已走过去了,却又忍不住回头拍摄。

湘城老街图片

平静的湖面上驶来一艘小船。

船似乎有些漏水。

背对着我们穿蓝色衣服的一直频繁的向外舀着水。

可船行的速度还是极快,一溜烟就已过了桥出了我的镜头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了。

湘城老街图片

从那边的桥穿来,又过了我们所在桥。

江南,便是水多桥多。

湘城老街图片

过了桥很快就消失在我们所有人的视线里了。

这是靠水吃水的船家人的生活。

湘城老街图片
湘城老街图片

江南真是这种小拱桥居多。

一座有一座的。

难怪余老总是说江南是要坐船来才有滋味。

坐在船上,温一壶酒,看两岸的风光,穿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这样的日子多棒。

湘城老街图片

这是被固定的船。

船上有人家,还有空调。

这或许就是从前那世代以船为生的人儿啊。

一生都漂浮在水上。

湘城老街图片

这过去是粮仓,现在已经闲置了。

湘城老街图片

拍着两个局部是打算回来画水彩画的。

最近一直痴迷于旧房屋的一角,画了一些缺素材,如今刚刚好。

不过这个月太忙,画应该是写个月画,游记里是赶不上啦。

湘城老街图片

查看全部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

平日里到了吃蟹的季节,我们都是只管着买蟹吃,从来也没有一个机会可以深入到蟹池里,去看看捕蟹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也很少有机会能见着这么一堆“生龙活虎”的蟹到处横着爬的。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金澄蟹,由俞三男这个养蟹状元所养,品质特别好。

一个蟹池大约有八万只蟹,大蟹可卖到80元一只,我们都开玩笑,老板你家缺不缺媳妇呀。

真的是吃过这里的大闸蟹后,以后其他地方买的都成了将就。

膏肥黄厚,肉满且有着甜丝丝的滋味。

一只都得三四两,吃起来实在是太爽啦。

不多说,下面晒蟹池的图。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好像是一夜之间满城的桂花都开了。

前一日走过学校的桂花树旁还和舍友说起怎么今年桂花还没有开,一点香味也没有。

第二日出门就满街的香气扑鼻而来。

我一直喜欢桂花这淡淡优雅的香气。

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教学楼前有几株桂花树。

平日里学习枯燥而又乏味,生活总是缺少一些乐趣。而秋日里就淡淡随风飘来的香味变成了最大的慰藉。

后来这么多年里,我总是会回忆起校园里的这段时光。

虽然辛苦却也有着无穷的乐趣。

楼前的桂花还在,又是一年秋,花开了,香味散了。

人走远了,再也回不去了。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两年前画的桂花,这个时节刚刚好可以拿出来用。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湖畔家家户户都有船。

水上人家真不是说说而已。

这里的所有人,都是靠水吃水。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停泊在湖中的小船。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马上就要到我们养蟹状元家的养蟹基地了。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据说这是湖中的测量船,养蟹时长会住在上面,一来可以实时监控蟹的生长,二来也是防止半夜有人偷蟹。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被围栏围起来的基地。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湖面上支起的木杆,拉起的网。

这里是用来区分承包的池塘也是防止螃蟹爬出去的。

那天的天气真的不好,一直是阴沉沉的。

出来的照片都有些灰灰暗暗的。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俞老板介绍,这一处是一个固定死的宅笼,用于后面过了季节以后存放大闸蟹。

可以很好的实时监控一下。

下面就开始给你们放大招了。

马上给你们看这些个“生龙活虎”的大闸蟹。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蟹老板正在用力的将捕蟹笼里的螃蟹拽上来。

看看,这一笼里的可是不少呢。

想想这些晚上就要成了盘中餐了就忍不住留口水的呀。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好啦,拽上来啦。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第一笼出框。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除了蟹老板好几个胆大的姑娘也直接徒手上去抓螃蟹啦。

我就蹭着拍啦。

看看这蟹多有力气,张牙舞爪的。

阳澄湖的水质比较清澈,水也不那么深,而且湖底淤泥很硬,很适合螃蟹的蟹爪锻炼。这样的螃蟹养出来才肉质饱满。

后来,老板向我们展示了把蟹笼打开,螃蟹横着爬出来在蟹网上的场景。

口说无凭,请看下图。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看看看,都爬出来了。

其实它们也是挺精的,一开始我们的船靠着挺近的,它们便很少出来,也就一两只试探性的爬出来,随即便跌落到水中。

后来船稍稍原离,一下就大批量的往外爬啦。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看看看,这横着出来了。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这一只蟹简直是“人精”,特别得瑟的再玩。

横着爬了会不过瘾,又爬回来爬到柱子上,然后晃来晃去,跟跳舞似的。

我们一群人长枪短炮的对着它看它表演。

蟹老板说我们面子真大,这蟹在向我们表演呢。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阳澄湖蟹池捕【金澄】蟹图片

查看全部

第二天

莲花岛需要坐船前往。

大船25单程,40往返,速度较慢但比较平稳。

快艇35单程,速度很快,当然晃的也很厉害。

我是建议如果不着急还是坐大船吧,比较舒服,小船反正我是有些晕。

莲花岛内不通汽车,所以空气质量极好,在岛内全靠电瓶车接送。

岛上不大,能参观的景点也不是很多,所以三个小时就足够了。

我们去了彩稻田,用航班仪从天上俯视拍摄彩稻,能看到稻田里各种卡通形象。

后来还去了大地启示录,正在铺设,所以拍到的东西不多,唯一印象深的便是竹云处。

然后走了走忆园看了看三元府邸。

彩稻田里玩航拍

彩稻田是一定需要航拍仪的,不然并不能完全的感受到它的魅力。

这里的工作人员有航拍仪供游客观赏,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所以也没什么照片。

至于搭的高台站上去也并不能看到什么,所以我就没有拍到什么好照片啦。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在码头等待坐船去莲花岛。

照例是阴天,可是却还有点热。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这两张图来自 农名老师 的航拍图。

若侵权请告知,我会删除。

彩稻田其实就是用不同颜色的稻子构成了从空中俯视不同卡通造型的动物。

这在栽种的时候一定也是费了点心思的,不过还是很Q的。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阳澄湖那是永恒不变的蟹的主体。

看到没,那么一只大螃蟹就竖在稻田的边上呢。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已经快要成熟的水稻。

据说这里的水稻夹出来的大米特别的香糯。

相城区旅游局还特地准备了一盒 金香溢大米 给我们带回来。

这里的米好吃到可以空口吃,不过这两天菜色都太好了,我也就没什么机会吃米饭啦。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人物没出境,来张手出镜的照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这小娃娃竖在稻田的前面还真是可爱呢。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这是彩稻田的一幅平面说明图。

航拍拍出来的就是长这样的哦。

彩稻田里玩航拍图片

一条小路,三三两两的游客。

在岛上很多人选择自行车骑行。

岛不到,这样倒也悠闲,随时便可走走停停。

忆园算是岛上比较美的一处室内。

里面讲述了很多关于苏州关于阳澄湖的内容。

还有不少鱼的标本,总之是很有江南特色的一处。

忆园图片

趁着刚下车还没有人,赶紧抓拍一张忆园的正门。

忆园图片
忆园图片
忆园图片
忆园图片

这是一些简介,看看这些东西还是能丰富不少知识的。

忆园图片
忆园图片

各种鱼的标本。

不过原谅我基本分不清楚哪种鱼对哪种,就只能看看。。。

忆园图片
忆园图片

这是以前传统的捕蟹小船。

忆园图片

以前捕蟹不像现在是用捕蟹笼,放下后就不用担心了,定时来收就好了。

以前是需要人工捕捞了,而且大多是在晚上。

所以这个煤油灯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点起煤油灯,螃蟹有趋光性自己就会爬过来了。

忆园图片
忆园图片
忆园图片

菊黄了,蟹肥了,秋来了,一年又快过去了。

忆园图片

沈周画的螃蟹图。

我喜欢中国画,喜欢看也喜欢画。

忆园图片
忆园图片

这是草藤编的鞋子?

忆园图片
三元府第图片
三元府第图片

三元府邸,先是中了小三元,继而又中了大三元,所以他也算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人了。

三元府第图片
三元府第图片

自己可以在这里体验写毛笔字。

笔准备好了,“纸张”也备好,快来一展才华吧。

三元府第图片
三元府第图片
三元府第图片

古人常用来摆文玩或书籍的架子。

总是看见出现在古装电视剧里。

三元府第图片
三元府第图片
三元府第图片

都是小朋友们的心愿排。

清一色的都是希望考个好学校,希望成绩提高等等等。

但其实,小孩子哪里有那么强烈的读书的心,不过是父母的希翼罢了。

这么多牌子,唯独这个不一样。

他的心愿是不上学,每天玩2小时游戏,再和小伙伴吃喝玩乐4小时。

这才是一个孩子最本真的愿望吧。

我小的时候也不喜欢上学,真是恨不得上两天休五天才好呢。

转眼时间过去了,我也很快就要告别学生的身份,告别课堂了。

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校园生活没有待够,我并不想毕业。

毕业了,面对的问题也就多了。

大地启示录

大地启示录其实是让大家了解农事文化的地方。

上面有一些设计”建筑“供参观。

但因为过几日有个活动,所以还在搭建中,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并不多。

除了竹云,看竹听风的声音。

大地启示录图片
大地启示录图片

这应该算是村上 湖舍 在这里的简介牌了吧。

村上 湖舍 就是我们前一晚的下榻之地。

后来我们还在这里合影了。

大地启示录图片
大地启示录图片
大地启示录图片

据说,这是胃。。。

大地启示录图片
大地启示录图片

竹云。

风吹过有竹吟的声音。

天气不好,不然拍出来蓝天白云的,在配上两只白鸽飞过,这场景一定很美。

大地启示录图片
大地启示录图片

一处赏湖景的地方。

荷花已残,秋风已高,这一年又一年的,最爱的夏天又过去了。

以后再也没有暑假了,以后夏日里再也不能肆意的到处玩耍了。

我是多么珍惜这最后一个学生时代的夏日啊。

后记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后记,写着写着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来苏州这么几年,我未去过阳澄湖,这两日算是圆了初来上大学说要在吃螃蟹的季节去一次阳澄湖的心愿。

而这个十月,明明非常忙,却总也忍不住对外跑的一颗心。

或许真的生性不羁爱自由吧。

还有不到一年就要毕业了,要离开苏州了,趁着这几个月要多出去走走,去看遍苏州的美景,带着相机带着画笔,去记录这一段的生活。

最后放上过往的一张以苏州地形为框的苏州小吃手绘图。

苏州的糕点软软糯糯的,吃进嘴是甜滋滋的滋味。

大地启示录图片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1607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4
    古城之美,姑苏的屋与园
    古城之美,姑苏的屋与园
  • 5
    苏州读城记:一梦到姑苏
    苏州读城记:一梦到姑苏
  • 6
    终于和终于的苏州——...
    终于和终于的苏州——二下江南
  • 6
    一日一景一食--苏州
    一日一景一食--苏州
  • 3
    江苏·周庄古镇3天2晚...
    江苏·周庄古镇3天2晚自由行
  • 2
    毕业旅行(一)苏州是...
    毕业旅行(一)苏州是一道精致的点心。
  • 1
    #东南DX3夜猫行动#苏...
    #东南DX3夜猫行动#苏州三日谈:长夏悠悠风物好
  • 2
    最美苏杭四日行——苏...
    最美苏杭四日行——苏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