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5/10/27
天数/5天
人物/家庭
玩法/美食 古镇
+1
晚上到达人推荐的马仔斑鱼店,我们要了一条三斤左右的斑鱼两吃,最好的肉切成薄片生吃,剩下的部分则被切成了烫火锅的鱼片,斑鱼的肉质很好,生吃的话不在三文鱼之下,感觉更有弹性更有嚼劲,实在是不容错过。
+1
+1
漫步西街,仔细品味,发现酒吧与商店门口现代化的装潢十分好看,名字取得也都很有特色,但突然之间,我们仿佛身处北上广,到了一个大都市。面对这些城市才有的景观,我有点迷茫,我们千里迢迢从城市来到这里,到底是寻求什么呢?
+1
+1
匆忙,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感到匆忙,西街可能是这次行程中唯一的一个矛盾体。太过于现实,不仅仅只是从小资栖息地变成了旅游景点,也不是人从少变多了,更多的觉得是跟金钱的关系更加紧密了,情是如此,环境亦是如此。
+1
走在西街之上,也能看到一些很别致的地方,一些很有特色的酒吧和店铺。你不难发现,只要是这样的地方,也有许多游客站在门前拍照,他们似乎在现代化的西街,也在寻找着一种让他们觉得不同的东西。
+1
这条不足1km 的街道,由石板砌成,呈弯曲的S 形。两旁房屋古朴典雅,桂北明清时期风格,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吊阳台。街上摆满了各种旅游纪念品,两旁的饭店、餐馆、网吧、酒吧等等都是中西合璧的,几乎所有的招牌都是中英文对照
+1
总是有一些东西还能吸引下注意力,怀旧也是一种生意,只要不是过于热情。。。。。
+1
非常喜欢宁静、秀气的遇龙河风光。悠闲地漂在清澈的小河上,看远处青山、戏水白鸭,神仙一样惬意。
+1
纵然是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但这也更让我们体会到了烟雨中遇龙河的清洌之美。
+1
当然漂流中也不缺乏激情一刻,竹筏顺流直下,冲下水坝的那一刻溪水被竹筏拍起溅在脸上身上,也多了一丝情趣。
+1
+1
两岸风光各不同,凤尾竹、远处的山、岸边民居村妇、野鸭和水草,尤其到了中游因为人船密集,像集市般热闹,宁静的意境荡然无存
+1
一路看到了或淡或浓的绿意、惊奇刺激的堤坝、富有人情味的炊烟,但最具迷人魅力的还是河面的倒影。单纯的山、一味的水虽然独具特色,怎奈山水合一般的惊艳。山恋着水,水依着山,一同奏响美妙的旋律。
+1
水面似镜子,映出多姿的山和树,迷离的倒影仿佛海市蜃楼,超越了现实中的景物,看来物质和意识也不是绝对独立的存在。盼望再见的那一天,享受山与水、天与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1
油油的绿色,淡淡的蓝色,嫩嫩的黄色,大自然的调色盘让心肺为之动容
+1
+1
曲径通幽中近处的绿与黄纵横交错,远处的山层峦叠嶂......
+1
+1
+1
院子里零散地种着几颗柚子树,几张竹藤做的椅子和木质的桌子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的搭配,而高粱穗做的扫把,农田里晒干的稻子,晒得金黄发光的玉米,盛水用的葫芦,这些早已被城市的人们所遗忘的农田劳作工具都一一挂在土制的泥墙上,乡土味儿十足
+1
餐桌上的都是鲜花,给人温馨的感觉
+1
这里的面做的很地道,我点的西西里肉酱意面。
+1
+1
+1
中国人到这里点西式快餐,老外在这里点的是中式午餐,同样的旅行,不同的感受。吃着午饭,与邻桌的一家老外做了几次无声的眼神交流,互相品味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差异。最后互道NICE,bye-bye,擦肩而去。这也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体验吧。
+1
+1
+1
遇龙河,没有漓江竹排发动机的噪声,没有漓江水面的湍急。这里正如: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1
一路上走走停停,边走边拍照,乐此不疲。现在应该走了五公里多了,基本是一半的行程了,一点也不觉得累。
+1
那山、那田、那水、那树,像沙盘上的作品,在两岸依次排列。收割完的稻秸有序的捆扎,矗立在田里,犹如金甲的武士守卫着大地。
+1
+1
遇龙河徒步是我最享受的时光,满眼的青山绿水、爬满青藤的古朴石桥、结伴戏水的小鸭、吸旱烟放牛的老人、悠闲静寂的乡村、有故事的古井、亦幻亦真的婆娑倒影,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沉醉其中
+1
我会告诉你这头牛后来追着我跑了十几米,被绳子拉住才停下迫害我的脚步吗?
+1
+1
+1
幽静的山谷中,光与影为大自然画下了隽永的辉煌
+1
山因水而清,水因山而秀。风光无限好,还要黄昏下。
+1
印象刘三姐的演出背景都是真实的山 一共有12座山峰 600多名演员。整个演出分为山水传说 红色印象 绿色印象 蓝色印象 金色印象 银色印象 和天地颂唱。演出全长70分钟
+1
借助阳朔的山水实景又把刘三姐故事演绎了一遍,看的时候观众真是叹为观止,真的被演员们的各种技艺惊呆了,有一段是集体划船,演员们划船的效果就好像在平地上走一样,还有那些火把,从远处划船而来,画面精美,决对值回票价。
+1
最为震撼的就是一群渔夫手拿着红色帷布 有节奏的舞动着 帷布抖动的声音和背景音乐的鼓点声互相融合 震撼人心。
+1
+1
买票还是推荐老贵宾位置的票,如果买第一层的话,前面几排的人都围在看台前,后面的人估计会吐血。
+1
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随时都会进入演出,成为美丽的插曲
+1
一早就去龙脊梯田,结果在车上等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终于在中午到了景区门口。盘山路上车速过快,为避会车还险些撞上路边的岩石。
+1
过了风雨桥就正式进入了大寨
+1
刚看到这个已经觉得很是震撼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一碟小菜。
+1
+1
一路看着梯田和这些村落组成的绝美风景,我们走了一个小时。台阶没有翻修成水泥的,还是以前的石块建成的,保留着原始的风貌。不过很滑,这里经常下雨,很多石板路即使没有青苔,一样很滑,走在这里必须小心,建议还是穿着专业的登山鞋。
+1
+1
龙脊梯田游览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以后,梯田开始放水的半个月和每年中秋以后的半个月。
+1
在上山的途中还看到了当地的村民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地耕耘。
+1
+1
+1
+1
+1
后来才知道这里其实是七星追月的另一个角度,我是顺着梯田走进去的,并不是观景台。
+1
+1
+1
+1
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寨子在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修建了很多客栈和餐馆,坐在这里喝茶喝酒确实有一番风味,一些背包客最喜欢在这样的地方聊天或者发呆。 在最热闹的地方,到处都是旅店和餐馆、商店,给古老的寨子增加一些时尚的元素。
+1
红瑶也好,壮寨也好,古老的建筑与龙脊梯田融为一体,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龙脊不仅仅是看梯田,也是看寨子。在龙脊,这里适合喜欢徒步的人,因为这里不可能有汽车开上来,自行车也不会有的,所有的地方都是台阶,无论你去哪里,都需要自己走路。
+1
+1
+1
这里是千步天梯观景点,镜头下就是天坑瑤寨的梯田全景,可惜我的镜头还是不够广,不能将所有的风景都容纳进来。
+1
用50的定焦拍了接片,可惜没带脚架中间两张有点糊,接片失败
+1
+1
+1
+1
+1
从二号观景点看七星追月
+1
+1
+1
回到客栈,约好的晚餐已经做好了。强烈推荐竹筒饭、当地笋炒腊肉和当地的土鸡,吃了满足的一顿。
+1
早晨在窗外的流水声中醒来。走出酒店大门,看到洁白的云雾、银亮的山泉,和那在雨雾中沉睡的村寨则被空灵成了仙宫
+1
细雨蒙蒙的清晨观赏雨雾中的龙胜梯田那是最赋有诗情画意的事了,仿佛一下就走进了中国古代的水墨山水国画中,又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那雨雾中隐约的梯田呈现出梦幻般的轮廓
+1
壮丽与秀美为一体,堪称天下一绝。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1
这就是我们在龙脊田头寨住的垄忆轩,独门独户的一幢偏在一隅的小楼。
+1
下了一晚的雨,梯田里也积了水,看上去有了更多的层次。
+1
独自一人,在时有时无的小雨点中向着山顶的一号观景点西山韶乐而去。
+1
爬到山顶后雨停了,在山边的小亭子里,空气清新无比,看着眼前的梯田,犹如一道丰富的早餐,让我有一种满足感,站在这里,不用拍照,已经是极大的视觉享受。
+1
西山韶乐观景点规模宏大,气魄雄浑。可以看到数千条田梗组成立体的五线谱,梯田上的土山包,像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奏响美妙的音乐,演绎着大地的乐章,组成世界上最大的立体田园交响曲。
+1
+1
阵阵浓雾飘过,梯田全都看不见了,雾瞬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梯田又露出了她清新的面孔。
+1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远山郁郁葱葱,云雾缭绕,欣赏层峦叠嶂崇山峻岭中的层层梯田,感受古老的生态与人类农耕文明,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不一定非要拍摄到靓丽养眼的风景大片儿。
+1
+1
+1
也是一会儿云开,一会儿雾锁的,就像是调皮的孩子在和我们捉迷藏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