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24/04/19
天数/5天
人均费用/3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第一次 美食 古镇 五一
你会因为一个名字、一本书,而奋不顾身地前往一个地方吗?
只因“费孝通”、只因《江村经济》,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震泽古镇。
+1
“震泽”,太湖之古称,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太湖之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宛若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太湖东南一隅。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湿地样貌和多样化的物种生态,还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摊开的震泽的历史卷轴,你会发现,震泽不仅在数千年前就有着发达的农耕文化,还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桑养蚕的传统,加上“吴头越尾”的交通之便捷,震泽一跃成为江南五大蚕桑重镇之一,被誉为“蚕宝宝的故乡”。
写到这里,我不由注意到——与其他的江南水乡所不同的是,震泽的古镇魅力在于蚕桑。“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
+1
千百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震泽凭借一根丝,演绎了令人振奋不已的历史。古老的頔塘河两岸,因丝而聚商。震泽的蚕桑文化和南来北往的根基,被这条河深深的支撑和连接着。
但震泽又并不完全是古旧的,它也具有新鲜的气质,充满了童心、艺术、时尚和紧跟时代脚步发展的潮流。
我可以在沿河的粉墙黛瓦下吃一碗四碗茶
+1
品一块定胜糕
+1
也可以一边吃着酱鸭面,一边听着评弹
+1
抑或是坐在河岸喝一杯咖啡
+1
我可以在齐心村感受乡野的悠闲,或钓龙虾、赛车;或喝咖啡、喂小兔子;
+1
或吃一顿西餐、享受日光下的美酒;
+1
也可以在谢家路(村)的稻田里奔跑
+1
或在油菜花田里吃下午茶
+1
或去长荡音乐岛感受独家浪漫。
+1
当然,最不能错过的还是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1
它就像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不仅收藏着震泽的丝绸文化、蚕桑历史,还记录了蚕宝宝的一生,是中国首个蚕桑主题生态园。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震泽,我的建议是四天三晚深度游,如果你就住在周边,不妨周末来个甜蜜假期。
震泽并不大,但内核多。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里的一块蚕桑方巾,指尖轻触,眼前便浮现了一棵桑、一只蚕、一粒茧、一根丝、一匹绸。种桑、养蚕、择茧、缫丝、剥棉、制被、刺绣等传统工艺犹如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重大事件。
所以,别看震泽小,可玩的、可看的、可吃的、看体验的,可感受的东西可多了呢。
忍不住归纳了五大主题游,另外震泽的民宿、酒店很多,每一个的夜宿环境都很棒,有的是民国风,有的古典凤,有的是田野风,吃得风味既可朴素大方,也可高端大气。从人间烟火到艺术创新,震泽的假期实在美妙。
+1
从“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到“舍北几株桑,晚蚕食亦足”,蚕桑中藏着太多诗情画意。那么,蚕丝如何变绮罗?答案就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1
+1
+1
+1
由4000平方米文化展厅与2000亩优质桑园构成的一个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犹如一个由内而外的综合性博物馆。
+1
+1
+1
+1
+1
跨越时间和空间,从起源到发展,从传承到创新,由浅入深,奇妙桑蚕世界的大门也由此打开。
通过展厅内一系列图文、视频资料和实物,游人在这里不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蚕宝宝的一生,还能现场体验养蚕、择茧、缫丝、剥棉、制被、刺绣等传统工艺,以及参与茧花手作、扎染拓染等各类活动。
+1
+1
+1
但我最难忘的,还是对“蚕宝宝”一生的窥见。
从一粒蚕卵到破壳成为一龄蚕、随后是二龄蚕、三龄蚕、四龄蚕至五龄蚕。这其中的过程前后差不多28天,几乎都集中在五月份,即传统的“蚕月”。
五一假期将至,喜欢蚕宝宝们的亲子游可不要错过“蚕月”对桑蚕的探寻哦。
+1
+1
+1
值得一提的是,从春蚕、夏蚕到秋蚕,从桑园维护到缫丝打绵,从一件件生丝到各种琳琅满目的丝绸制品,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尽可能地让你看到全部。
同时,园区还设有下午茶、采桑、采青豆、吃野火饭、烧烤等户外项目。这是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非常好玩的一个户外项目体验,也是另一个让我难忘的地方。
+1
+1
+1
我从园区的一瓶桑果酱、桑葚汽水,从江村饭店(就在园区边上)的一杯桑叶茶水、一盘“桑叶天妇罗”就可看出,震泽人的生活既取自蚕桑,用之蚕桑,也不断创新于蚕桑。
+1
+1
而吃野火饭,也是反应了当下人们对沃野田畴的一种向往。有趣的是,这顿野火饭得自己动手。从采青豆、剥青豆到生火煮饭,处处体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亦如震泽人的今日之富足正是昨日种桑养蚕而得。
但震泽人的生活也并非完全的种桑养蚕的富有传统,他们在闲暇之余也会散发着江南生活的小情调。
像我们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吃野火饭的时候,也并非认知中的农家菜之朴素。在这千亩桑田深处,也可以法式浪漫一下子。
+1
+1
+1
闻着风中的蔷薇花香,在面包上涂着新鲜桑果酱,红酒被桑葚汽水所替代,吃着园子里种得蔬果,炭烤鲜虾和牛排,每一个举止无一不在说明震泽人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对甜蜜假期的追求。
说真的,震泽的乡村游太适合亲子游了,每一个好玩的地方都需要有一颗童心焕发。难怪孙晓东先生会在他的《水遇震泽》中将“震泽”比喻成“太湖童年的名字”。
书中是这样写道的:“提到震泽,大家往往喜欢说这是太湖的古称,而我更愿称它为太湖童年的名字。童年意味着生命的活力、无拘无束的心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以及充满无限希望的可能性......虽说它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内里仍有一颗孩子般的心。”
所以,即便是我,我的内心仍焕发童心。
+1
齐心村曾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江南传统村落,如今的它是既飘逸着咖啡的醇香,也充斥着速度与激情,更以萌宠乐园和小龙虾垂钓吸引了不少孩子们的目光。
+1
+1
在月半湾体验垂钓和烧烤,在燃擎赛车主题乐园体验速度与激情,在啾啾小站品味乡村咖啡,在欣蜜探吃披萨,享日光下的美酒,是齐心村亲子游的最佳选择。
+1
+1
+1
虽说我个人对垂钓小龙虾对乐趣并不大,但燃擎赛车和啾啾小站使我耳目一新。关于燃擎赛车,大人小孩都可以玩,速度自己掌控,激情随意搭配。
+1
+1
+1
啾啾小站的环境不错,站外的树下环境是其最大特色,喝着咖啡,吹着风,再听树上鸟啼,初夏的感觉妙极了。
这条路线,我愿称之为乡村的Citywalk。从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到五亩田再到苏小花,它就是一条自然与咖啡之旅,显露出震泽乡村的文艺与小资。
这三个地方是震泽镇谢家路(村)目前最火的。其中,最具自然艺术气息的还是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我这儿逗留的时间不长,印象最是深刻。
+1
+1
+1
+1
+1
这个自然教育中心的建筑像是漂浮在稻田上,完全充满了一个“边界与空间”的自然思索。在村与田的边界,田与水的边界,村与水的边界.......人与自然的边界,
+1
+1
+1
其中,最具特色的的还是屋顶下的大平台,从那里可以重新审视稻。过了谷雨,初夏的风已经朝我们吹来。人们坐在这里面朝稻田喝着咖啡,面向自然思索四季,听着虫鸣鸟语,最终朝着自我畅想未来。
有那么一瞬间,我忽略了这是朋友邀请我来喝咖啡的,我完全将这里视为了一种自然艺术展。
+1
+1
+1
+1
同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一样,这里也是乡村振兴主题研学线路中的重要节点。游客在这里可以通过看、听、做,来了解和当地的农作物、自然物产,还能体验植物敲拓染、叶脉书签制作、蚕茧贴画等精品研学课程。
当然了,最有收获感的方式是在稻田里喝完咖啡后,再买几颗鸡蛋、一袋长漾米回家。
+1
距离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不远的五亩田,是许多人眼中颇有田园情调的地方。
它的地理位置具有“藏”的感觉,穿过几颗树,进入一道木门,在已经谢了花的油菜花田里品味下午茶,仍充满了田园的诗与远方。
走进去五亩田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女孩在墙上作画,她很安静,背对着我们,也成为墙上画的一部分。
+1
+1
+1
+1
五亩田是一个以欢聚为主题的民宿,吃饭、住宿、下午茶都可以。民宿被其他民居和田野所包围,充满了自然,更胜于人造自然。
这里的下午茶带着丝丝现代时尚感,你能感觉到田间的自然气息,也能感受到五亩田的艺术氛围,整个民宿空间流动着令人着迷的不被侵扰的静。
+1
+1
+1
+1
苏小花田野餐吧不必赘述,它早已名声在外。
+1
这个坐落在水乡田间的咖啡餐吧自开业之来,一直吸引着无数城里人前来打卡。有一种既然来了震泽,若不去苏小花坐坐,就很可惜的错觉。
+1
+1
+1
苏小花旁边有一家高端艺术餐厅,名为“初莲”。在低调沉稳的光线下用餐,是一场美得享受,令人只沉浸美味。
比起江南其他古镇小桥流水般的温婉,震泽古镇的頔塘河更显宽阔大气,流露出不凡的气度。登上禹迹桥四下望去,开阔之感油然而生,仿佛是看见了当年因丝聚商的繁荣景象。
震泽古镇不大,主要建筑景观就集中在一条主街上。可以说,頔塘河两岸,最繁华的地段就在河的左岸。历史建筑颇多,右岸相对静谧,沿河茶馆不少。
+1
+1
+1
古镇上最著名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宅师俭堂,有“江南第一堂”的美称。这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这一时代特点的代表性建筑,集河埠、行栈、店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八种建筑于一身。
其中,我最中意的小花园了,占地面积仅有063亩。
花园内的亭台楼阁、回廊假山、花卉树木一应俱全,巧妙合理分布在一起,既不拥挤,也不繁杂,堪称江南最小的园林之一。
+1
+1
+1
+1
+1
+1
丝业公学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历史建筑,始建于1923年,为震泽丝业子弟读书识字之所。原两幢,现存前幢,为西洋式二层楼房,坐北面南,面阔四间。
+1
有意思的是,丝业公学和四面厅都在震泽博阳开元名庭酒店边上,算得上酒店周边的人文建筑景点之精华。而酒店本身也充满了民国风情。
+1
+1
+1
+1
+1
有人说,逛震泽古镇是从一口仁昌顺糕点开始的。
是的,仁昌顺就在震泽古镇的入口的显眼处,这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店,始创于清·中叶(1776——1839年),曾多次被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其中就包括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中国风物地理等。
在这里,几乎每一种糕点的味道都深入人心。可谓穿越百年,历久弥香。凭借着强而有力的文化底蕴,在最近这几年里把传统糕点强势回归到大众视线,只要尝上那么一口,便知道这还是那记忆中的“老滋味”。
刚出炉的萝卜丝饼和现炸的油墩实在太香,也太受欢迎。我前后来了两次,都没“抢到”萝卜丝饼,好不容易赶上的油墩却已经把我征服,若不是定胜糕太醒目,我唯恐会错过它。
+1
+1
寓意“得胜、吉祥、喜庆、高升”的定胜糕,是震泽人逢年过节、乔迁之喜、婚嫁添丁,必备的地道美食之一。
粉红色的定胜糕裹藏着玫瑰花香和猪油香, 当我一口咬下去的时候,散发出来的便是百年仁昌顺的悠悠清香。
+1
从仁昌顺买几块糕点,自然要搭上四碗茶,才算有味。
在震泽,“喝茶”的称呼为“吃茶”,这是本地人对茶饮的特有方式。在过去,只有新女婿或贵宾上门才能“吃得到”呢。
仁昌顺的后边就是四碗茶楼,坐在河岸享用“四碗茶”,几乎成为了震泽古镇的一道风景线。
+1
+1
不产茶的震泽古镇却兴着茶饮之风,四碗茶最具特色。这四碗茶即“四道茶”,分别是水潽鸡蛋、饭糍茶、熏豆茶和绿茶。
+1
水潽鸡蛋专门招待新女婿的;饭糍茶又称待帝茶,相传招待过永乐皇帝;
熏豆茶顾名思义以熏青豆为主料,配以胡萝卜干、白芝麻、绿茶叶。目前,震泽熏青豆制作技艺已入选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依照过去的讲究,这道茶要吃得干干净净。但最后一杯绿茶就比较随意了。
+1
前三道茶“吃得”讲究,到了最后客人一边与主人拉着家常,一边慢慢品味,宾主共饮清茶一杯,才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回味隽永。
如果你不爱吃面,那就试试仁安轩的蛋黄小馄饨。大只饱满的蛋黄小馄饨一点儿也不小,新鲜的猪肉包裹着咸蛋黄,既不油腻还很鲜香,一口咬下去,其满足感可想而知。
+1
+1
一碗蛋黄小馄饨共有8只,全部吃完真的得撑着走出来。他们家的鳝丝面和鲜肉汤圆也不错,如果几人相伴,可搭着吃。
震泽博阳开元名庭酒店最大的特色就是建筑及周边环境,酒店本身的建筑特色就浓浓的民国风,酒店大门正对着百年的丝业公雪,另一侧就是四面厅(震泽公园)。
入住这里,就可以开启半日的建筑人文之旅。
+1
+1
+1
+1
+1
+1
+1
+1
酒店的美食独具震泽风味,还富有创新。我最喜欢的还是荠菜太湖银鱼羹,盐水太湖大白虾、红烧冰糖河鳗。对了,他们的饭后点心也是定胜糕哦。
西坡民宿位于震泽古镇上,从外看普普通通,推门而入,真是会藏啊。我是因为要买一杯咖啡才走了进去,进去后才发现这里居然就是自己即将要入住的民宿,这算“不期而遇”吗?
+1
+1
+1
西坡民宿是咖啡、小酒馆(可喝小酒,但属于清净环境的那种)和住宿为一体,属于老宅改造。
喜欢精品民宿的人,对“西坡”二字肯定不陌生。西坡从莫干山走出千岛湖、象山、中卫、江山,再到苏州的震泽古镇,每开一处都会有拥趸追着住。
院内有100多年历史的牌坊,用复古花砖砌的泳池,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江南惬意的度假感。
+1
+1
+1
+1
+1
而且,民宿内的家具大多是用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面料所定制。有的还镶有异域风情的花朵图案,并与江南水乡宅院相互呼应,真是复古又摩登。
Copyright ©2021 Qunar.com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542京ICP备05021087号京ICP证060856号营业执照信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2016-0110去哪儿网投诉、咨询热线电话95117举报、投诉邮箱: tousu@qunar.com全国旅游投诉热线: 12345
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电话:010-59606977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邮箱:tousu@qunar.com
导航区
ALT+1
预订区
ALT+2
产品区
ALT+3
内容区
ALT+4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
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你会因为一个名字、一本书,而奋不顾身地前往一个地方吗?
只因“费孝通”、只因《江村经济》,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震泽古镇。
“震泽”,太湖之古称,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太湖之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宛若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太湖东南一隅。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湿地样貌和多样化的物种生态,还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摊开的震泽的历史卷轴,你会发现,震泽不仅在数千年前就有着发达的农耕文化,还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桑养蚕的传统,加上“吴头越尾”的交通之便捷,震泽一跃成为江南五大蚕桑重镇之一,被誉为“蚕宝宝的故乡”。
写到这里,我不由注意到——与其他的江南水乡所不同的是,震泽的古镇魅力在于蚕桑。“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
千百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震泽凭借一根丝,演绎了令人振奋不已的历史。古老的頔塘河两岸,因丝而聚商。震泽的蚕桑文化和南来北往的根基,被这条河深深的支撑和连接着。
但震泽又并不完全是古旧的,它也具有新鲜的气质,充满了童心、艺术、时尚和紧跟时代脚步发展的潮流。
我可以在沿河的粉墙黛瓦下吃一碗四碗茶
品一块定胜糕
也可以一边吃着酱鸭面,一边听着评弹
抑或是坐在河岸喝一杯咖啡
我可以在齐心村感受乡野的悠闲,或钓龙虾、赛车;或喝咖啡、喂小兔子;
或吃一顿西餐、享受日光下的美酒;
也可以在谢家路(村)的稻田里奔跑
或在油菜花田里吃下午茶
或去长荡音乐岛感受独家浪漫。
当然,最不能错过的还是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它就像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不仅收藏着震泽的丝绸文化、蚕桑历史,还记录了蚕宝宝的一生,是中国首个蚕桑主题生态园。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震泽,我的建议是四天三晚深度游,如果你就住在周边,不妨周末来个甜蜜假期。
震泽并不大,但内核多。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里的一块蚕桑方巾,指尖轻触,眼前便浮现了一棵桑、一只蚕、一粒茧、一根丝、一匹绸。种桑、养蚕、择茧、缫丝、剥棉、制被、刺绣等传统工艺犹如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重大事件。
所以,别看震泽小,可玩的、可看的、可吃的、看体验的,可感受的东西可多了呢。
忍不住归纳了五大主题游,另外震泽的民宿、酒店很多,每一个的夜宿环境都很棒,有的是民国风,有的古典凤,有的是田野风,吃得风味既可朴素大方,也可高端大气。从人间烟火到艺术创新,震泽的假期实在美妙。
【蚕桑生态游】(亲子游家庭以研学游为主):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亲子乡村游】齐心村(垂钓龙虾、赛车、萌宠乐园、吃农家菜或西餐)
【自然艺术游】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五亩田、苏小花
【小众文化游】师俭堂、杨家墀故居、四面厅、丝业公学
【古镇美味探索】仁昌顺定胜糕、四碗茶、仁安轩的蛋黄小馄饨、浜兜咖啡、震泽老严卤菜馆
【民宿酒店推荐】震泽博阳开元名庭酒店、西坡民宿、长漾音乐岛、雪空间
【餐饮风味推荐】初莲、长漾音乐岛、江村饭店、震泽博阳开元名庭酒店
从“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到“舍北几株桑,晚蚕食亦足”,蚕桑中藏着太多诗情画意。那么,蚕丝如何变绮罗?答案就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当我看完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后,我便对震泽的蚕桑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抵达震泽后,便将这里定为行程中的第一个目的地。
震泽作为中国丝绸名镇,是吴江蚕桑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集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科普和生态旅游为一体)便是震泽蚕桑文化的一个缩影。
由4000平方米文化展厅与2000亩优质桑园构成的一个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犹如一个由内而外的综合性博物馆。
跨越时间和空间,从起源到发展,从传承到创新,由浅入深,奇妙桑蚕世界的大门也由此打开。
通过展厅内一系列图文、视频资料和实物,游人在这里不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蚕宝宝的一生,还能现场体验养蚕、择茧、缫丝、剥棉、制被、刺绣等传统工艺,以及参与茧花手作、扎染拓染等各类活动。
但我最难忘的,还是对“蚕宝宝”一生的窥见。
从一粒蚕卵到破壳成为一龄蚕、随后是二龄蚕、三龄蚕、四龄蚕至五龄蚕。这其中的过程前后差不多28天,几乎都集中在五月份,即传统的“蚕月”。
五一假期将至,喜欢蚕宝宝们的亲子游可不要错过“蚕月”对桑蚕的探寻哦。
值得一提的是,从春蚕、夏蚕到秋蚕,从桑园维护到缫丝打绵,从一件件生丝到各种琳琅满目的丝绸制品,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尽可能地让你看到全部。
同时,园区还设有下午茶、采桑、采青豆、吃野火饭、烧烤等户外项目。这是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非常好玩的一个户外项目体验,也是另一个让我难忘的地方。
我从园区的一瓶桑果酱、桑葚汽水,从江村饭店(就在园区边上)的一杯桑叶茶水、一盘“桑叶天妇罗”就可看出,震泽人的生活既取自蚕桑,用之蚕桑,也不断创新于蚕桑。
而吃野火饭,也是反应了当下人们对沃野田畴的一种向往。有趣的是,这顿野火饭得自己动手。从采青豆、剥青豆到生火煮饭,处处体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亦如震泽人的今日之富足正是昨日种桑养蚕而得。
但震泽人的生活也并非完全的种桑养蚕的富有传统,他们在闲暇之余也会散发着江南生活的小情调。
像我们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吃野火饭的时候,也并非认知中的农家菜之朴素。在这千亩桑田深处,也可以法式浪漫一下子。
闻着风中的蔷薇花香,在面包上涂着新鲜桑果酱,红酒被桑葚汽水所替代,吃着园子里种得蔬果,炭烤鲜虾和牛排,每一个举止无一不在说明震泽人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对甜蜜假期的追求。
说真的,震泽的乡村游太适合亲子游了,每一个好玩的地方都需要有一颗童心焕发。难怪孙晓东先生会在他的《水遇震泽》中将“震泽”比喻成“太湖童年的名字”。
书中是这样写道的:“提到震泽,大家往往喜欢说这是太湖的古称,而我更愿称它为太湖童年的名字。童年意味着生命的活力、无拘无束的心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以及充满无限希望的可能性......虽说它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内里仍有一颗孩子般的心。”
所以,即便是我,我的内心仍焕发童心。
齐心村曾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江南传统村落,如今的它是既飘逸着咖啡的醇香,也充斥着速度与激情,更以萌宠乐园和小龙虾垂钓吸引了不少孩子们的目光。
在月半湾体验垂钓和烧烤,在燃擎赛车主题乐园体验速度与激情,在啾啾小站品味乡村咖啡,在欣蜜探吃披萨,享日光下的美酒,是齐心村亲子游的最佳选择。
虽说我个人对垂钓小龙虾对乐趣并不大,但燃擎赛车和啾啾小站使我耳目一新。关于燃擎赛车,大人小孩都可以玩,速度自己掌控,激情随意搭配。
啾啾小站的环境不错,站外的树下环境是其最大特色,喝着咖啡,吹着风,再听树上鸟啼,初夏的感觉妙极了。
这条路线,我愿称之为乡村的Citywalk。从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到五亩田再到苏小花,它就是一条自然与咖啡之旅,显露出震泽乡村的文艺与小资。
这三个地方是震泽镇谢家路(村)目前最火的。其中,最具自然艺术气息的还是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我这儿逗留的时间不长,印象最是深刻。
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坐落在省级湿地公园中核心村落的边缘,北面西面是村,南面东面是田。当我用无人机航拍的时候,不由惊叹,当初的选址者也太有眼光了吧。
这个自然教育中心的建筑像是漂浮在稻田上,完全充满了一个“边界与空间”的自然思索。在村与田的边界,田与水的边界,村与水的边界.......人与自然的边界,
其中,最具特色的的还是屋顶下的大平台,从那里可以重新审视稻。过了谷雨,初夏的风已经朝我们吹来。人们坐在这里面朝稻田喝着咖啡,面向自然思索四季,听着虫鸣鸟语,最终朝着自我畅想未来。
有那么一瞬间,我忽略了这是朋友邀请我来喝咖啡的,我完全将这里视为了一种自然艺术展。
同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一样,这里也是乡村振兴主题研学线路中的重要节点。游客在这里可以通过看、听、做,来了解和当地的农作物、自然物产,还能体验植物敲拓染、叶脉书签制作、蚕茧贴画等精品研学课程。
当然了,最有收获感的方式是在稻田里喝完咖啡后,再买几颗鸡蛋、一袋长漾米回家。
距离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不远的五亩田,是许多人眼中颇有田园情调的地方。
它的地理位置具有“藏”的感觉,穿过几颗树,进入一道木门,在已经谢了花的油菜花田里品味下午茶,仍充满了田园的诗与远方。
走进去五亩田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女孩在墙上作画,她很安静,背对着我们,也成为墙上画的一部分。
五亩田是一个以欢聚为主题的民宿,吃饭、住宿、下午茶都可以。民宿被其他民居和田野所包围,充满了自然,更胜于人造自然。
这里的下午茶带着丝丝现代时尚感,你能感觉到田间的自然气息,也能感受到五亩田的艺术氛围,整个民宿空间流动着令人着迷的不被侵扰的静。
苏小花田野餐吧不必赘述,它早已名声在外。
这个坐落在水乡田间的咖啡餐吧自开业之来,一直吸引着无数城里人前来打卡。有一种既然来了震泽,若不去苏小花坐坐,就很可惜的错觉。
比起江南其他古镇小桥流水般的温婉,震泽古镇的頔塘河更显宽阔大气,流露出不凡的气度。登上禹迹桥四下望去,开阔之感油然而生,仿佛是看见了当年因丝聚商的繁荣景象。
震泽古镇不大,主要建筑景观就集中在一条主街上。可以说,頔塘河两岸,最繁华的地段就在河的左岸。历史建筑颇多,右岸相对静谧,沿河茶馆不少。
古镇上最著名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宅师俭堂,有“江南第一堂”的美称。这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这一时代特点的代表性建筑,集河埠、行栈、店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八种建筑于一身。
其中,我最中意的小花园了,占地面积仅有063亩。
花园内的亭台楼阁、回廊假山、花卉树木一应俱全,巧妙合理分布在一起,既不拥挤,也不繁杂,堪称江南最小的园林之一。
震泽古镇虽然不大,但古镇上的美味探索却让人印象深刻。
从仁昌顺的定胜糕到仁安轩的蛋黄小馄饨,从浜兜咖啡到四碗茶,以及在震泽老严卤菜馆一边吃酱鸭面,一边听评弹,震泽的风味是古典与现代的相结合。
有人说,逛震泽古镇是从一口仁昌顺糕点开始的。
是的,仁昌顺就在震泽古镇的入口的显眼处,这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店,始创于清·中叶(1776——1839年),曾多次被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其中就包括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中国风物地理等。
在这里,几乎每一种糕点的味道都深入人心。可谓穿越百年,历久弥香。凭借着强而有力的文化底蕴,在最近这几年里把传统糕点强势回归到大众视线,只要尝上那么一口,便知道这还是那记忆中的“老滋味”。
刚出炉的萝卜丝饼和现炸的油墩实在太香,也太受欢迎。我前后来了两次,都没“抢到”萝卜丝饼,好不容易赶上的油墩却已经把我征服,若不是定胜糕太醒目,我唯恐会错过它。
寓意“得胜、吉祥、喜庆、高升”的定胜糕,是震泽人逢年过节、乔迁之喜、婚嫁添丁,必备的地道美食之一。
粉红色的定胜糕裹藏着玫瑰花香和猪油香, 当我一口咬下去的时候,散发出来的便是百年仁昌顺的悠悠清香。
从仁昌顺买几块糕点,自然要搭上四碗茶,才算有味。
在震泽,“喝茶”的称呼为“吃茶”,这是本地人对茶饮的特有方式。在过去,只有新女婿或贵宾上门才能“吃得到”呢。
仁昌顺的后边就是四碗茶楼,坐在河岸享用“四碗茶”,几乎成为了震泽古镇的一道风景线。
不产茶的震泽古镇却兴着茶饮之风,四碗茶最具特色。这四碗茶即“四道茶”,分别是水潽鸡蛋、饭糍茶、熏豆茶和绿茶。
水潽鸡蛋专门招待新女婿的;饭糍茶又称待帝茶,相传招待过永乐皇帝;
熏豆茶顾名思义以熏青豆为主料,配以胡萝卜干、白芝麻、绿茶叶。目前,震泽熏青豆制作技艺已入选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依照过去的讲究,这道茶要吃得干干净净。但最后一杯绿茶就比较随意了。
前三道茶“吃得”讲究,到了最后客人一边与主人拉着家常,一边慢慢品味,宾主共饮清茶一杯,才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回味隽永。
西坡民宿位于震泽古镇上,从外看普普通通,推门而入,真是会藏啊。我是因为要买一杯咖啡才走了进去,进去后才发现这里居然就是自己即将要入住的民宿,这算“不期而遇”吗?
西坡民宿是咖啡、小酒馆(可喝小酒,但属于清净环境的那种)和住宿为一体,属于老宅改造。
喜欢精品民宿的人,对“西坡”二字肯定不陌生。西坡从莫干山走出千岛湖、象山、中卫、江山,再到苏州的震泽古镇,每开一处都会有拥趸追着住。
院内有100多年历史的牌坊,用复古花砖砌的泳池,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江南惬意的度假感。
而且,民宿内的家具大多是用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面料所定制。有的还镶有异域风情的花朵图案,并与江南水乡宅院相互呼应,真是复古又摩登。
短暂的震泽之旅写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但还是忍不住想多些什么。关于震泽,还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到孙晓东先生的《水遇震泽》,这两本截然不同的书籍的“目的地”都是震泽。
震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远不止是“丝绸之镇”,也不并单是“蚕宝宝的故乡”。那么,它还有什么呢?五一将至,初夏的风已经吹来,剩下的魅力由你去探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