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0
- 评论0
- 赞2
+1
出发日期/2024/09/13
天数/9天
人均费用/74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第一次 自驾 环游 赏秋 中秋节
西藏,因为面积大、海拔高而被誉为“世界屋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是一个既遥远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在不同的人眼中,它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对于从未踏足的人,西藏是高耸的雪山、超凡的湖泊、深邃的峡谷、巍峨的宫殿、虔诚的信仰;
对于深处其中的人,西藏是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
对于离别归来的人,西藏是魂牵梦绕的又一个轮回。
西藏自治区总面积120.28万平方公里,由六个市(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和一个地区(阿里)组成。
对西藏的渴望由来已久,在筹划近三个月后,2024年的中秋,我终于圆了自己的西藏梦。九天的时间,对于一个打工人来说,不长也不短,但想要玩遍西藏所有的精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做出适当的取舍。
最终,我们按照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那曲→拉萨的顺序在西藏的右半边划了一个圈,具体行程如下:
Day1
上海→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巴松措
宿:结巴村
Day2
结巴村→新措→雅鲁藏布大峡谷(北线)
宿:索松村
Day3
索松村→达林村→佛掌沙丘→索松村
宿:索松村
Day4
索松村→雅尼国家湿地公园→贡德林草原(远眺沃德贡杰雪山)→贡嘎县
宿:贡嘎县
Day5
贡嘎县→羊卓雍措(鲁日拉观景台)→日托寺→卡若拉冰川→江孜宗山古堡→日喀则
宿:日喀则
Day6
日喀则→奇林峡风景区→加乌拉山口(珠穆朗玛观景台)→珠峰大本营(绒布寺)
宿:珠峰大本营(绒布寺)
Day7
珠峰大本营(绒布寺)→嘉措拉山口→色林错→班戈
宿:班戈
Day8
班戈→圣象天门→月亮湾三圣石→那根拉山口→念青唐古拉山→拉萨
宿:拉萨
Day9
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上海
关于行程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四点考量:
一、为了尽量降低高反发生的几率,我们第一天并未在拉萨住宿,而是选择直接前往海拔更低的林芝,那里树木茂盛,含氧量高,有利于初到高海拔地区更好更快地适应当地环境。
二、南迦巴瓦峰素有“十人九不遇”之说,为表诚意,我们在索松村安排了两晚住宿。虽然要一睹南峰全貌,运气占很大成分,但手握两天的时间,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与南峰的邂逅,并最终如愿以偿,而且还收获了一个更大的惊喜——横跨山谷的双彩虹。
三、拍摄羊卓雍措的经典机位非朗布其观景台莫属。但想要拍出与众不同的羊湖,就不得不提鲁日拉观景台。站上这个环湖最高的观景台,眼中的羊湖会呈现不一样的风采。此外,附近还有“全世界最孤独的寺庙”——日托寺等着你去一探究竟。不走寻常路一直是我出行的一大特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鲁日拉→日托寺这条小众路线。
四、Day7是整个行程中最累的一天,从珠峰大本营(绒布寺)前往班戈县大约800公里的路程,马不停蹄地开车需要12个小时。之所以不辞辛劳长途跋涉,主要是为了第二天的纳木措顺时针环湖。由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位于纳木措南岸,所以北岸是拍摄雪山与圣湖同框的最佳位置;另外圣象天门、三圣石等奇峰异石也都位于北岸,所以我们环湖的起点自然而然选择了北岸,而班戈是离北岸最近的县城。当然,这样安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西藏租车自驾的朋友不难发现,大部分租车公司会将纳木措景区(主要指扎西半岛)列为禁行区域,选择顺时针环湖可以规避风险。
回过头来看,如果说行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话,那就是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下,建议Day7拆分成两天,第一天从珠峰大本营下来后,在日喀则住一晚,顺带还能参观扎什伦布寺;第二天再从日喀则前往班戈。
九天总行程3600公里,我们的车轮驶过除昌都和阿里以外的其它五个市:在林芝,达林村视角的南迦巴瓦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山南,鲁日拉观景台前的羊卓雍措展现了千岛湖的既视感;在日喀则,月圆之夜的珠穆朗玛和大本营载歌载舞的人群互相守望;在那曲,圣象天门注视下的纳木措和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生死相依;在拉萨,一座依山而建的红白宫殿向我们讲述了一段跨越千年的汉藏联姻。
初到西藏,我们便被深藏在林芝山沟里的巴松措惊呆了,如玉石般绿色的湖水没有任何杂质,清澈见底。
不同于西藏其它的神湖,巴松措完全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包围。四周青山如黛,峰顶是终年不化的积雪。
湖心岛是巴松措的标志,在当地的传说中,岛下是巴松措龙女的宫殿,岛上是藏东南宁玛派千年古寺——措宗贡巴寺。
东南方向的巴松措三塔——阿玛觉姆达增(海拔5904米)、杰钦那拉嘎布(海拔6316米)和林布岗增嘎布(海拔6542米),宛若三座雪塔,高耸入云。
除了自然景观,淳朴古老的人文生态也是巴松措引人入胜的地方。位于南岸的结巴村是一个被“遗忘”的绝美村落,这里至今保持了工布藏族传统的村落布局、建筑风格以及文化习俗。
距离巴松措32公里的地方,还隐藏着一处由湖泊、河流、瀑布、草地与森林交织而成的牧场,人们喜欢将这片区域称为“新措”。
新措未经雕琢,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因此成为了众多徒步和轻户外活动爱好者的天堂。
高耸的山峰、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溪流、成群的牛羊使得整个徒步充满了乐趣,漫步其中,仿佛踏入了一块人间净土。
新措在西藏一众耳熟能详的湖泊中并不突出,甚至有些冷门,但它正凭借独特的形状和原生态的风景逐渐成为林芝打卡新地标。
巴松措在藏语中意思是“三座岩石山下的碧湖”,因该湖大部分位于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境内,所以当地人又习惯称之为错高湖。这里孕育了藏东南工布文化,是西藏首个自然风景类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湖面呈新月形,全长约15公里,宽约3公里,湖面总面积37.5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为60多米,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69米。
巴松措距离318国道有46公里,虽然深藏在巴河上游远离城镇的山沟里,却早已名声在外,它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
这儿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有“西藏小瑞士”的美誉。
不同于西藏其他的神湖,巴松措完全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包围。湖水呈现淡淡的玉石般没有杂质的绿色,清澈得可以看见两三米下成群游动的鱼儿。
湖的四周青山如黛,尤其以“巴松措三塔”和“国王的宝座”最具代表性。阿玛觉姆达增(海拔5904米)、杰钦那拉嘎布(海拔6316米)和林布岗增嘎布(海拔6542米)三座雪峰位于巴松措东南方向,船行巴松措时观此三峰宛若雪塔耸天,故称巴松措三塔,其中的杰钦那拉嘎布又被称为“燃烧的火焰”,是巴松措的标志性雪峰。
从结巴村还可以看到西北岸海拔6132米的萨玛热则,它因形似扇状的冰封宝座而被称为“国王的宝座”,与杰钦那拉嘎布一样,也是巴松措的标志性山峰。
杰钦那拉嘎布(右)和林布岗增嘎布(左)同框。
“燃烧的火焰”杰钦那拉嘎布,巴松措的标志性雪峰。
林布岗增嘎布,海拔6542米。
想领略杰钦那拉嘎布和萨玛热则的风采,不光要找对方位,还需要天气的配合。相比较而言,巴松措风景照中出镜率最高的湖心岛就容易亲近得多。在巴松措传说中,岛下是巴松措龙女的宫殿,岛上则是藏东南宁玛派千年古寺——措宗贡巴寺。
措宗贡巴寺是宁玛派于1300多年前的唐朝末年兴建的,“措宗”意为“湖中城堡”。寺庙为木石结构,共上下两层,佛殿内主要供奉莲花生大师。
顺时针环岛一圈,除了体验宗教文化,还可以近距离感受湖心岛独特而多样的原生态植物资源。岛的北侧有一棵树龄1300多年的青冈树,因枝干形似十二生肖,树叶也会自然生长出藏文佛经字母纹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生肖树”。
湖心岛附近的山坡上建有整个景区最经典的打卡机位——达切拉观景台,从上面可以俯瞰半个巴松措。关于“达切拉”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一只老虎从印度将莲花生大师塑像驼运至巴松措,由于长途跋涉,到达此处时已筋疲力尽,便在此休憩,所以“达切拉”意为“老虎休息的地方”。
立于观景台上环顾四周,在蔚蓝的天空下,远处的雪山孤傲独立,近处的树林绿意盎然,空中偶尔掠过几只飞鸟,湖面上的游船拖曳着波纹,林间的经幡若隐若现,一切都仿佛化身为一个个音符,共同奏响了天地间最恢弘的美景交响乐。
达切拉观景台还能近距离欣赏海拔6056米的瞻巴拉雪山,瞻巴拉位于萨玛热则左侧,可惜这边看过去萨玛热则被前山遮挡住了。想要拍到瞻巴拉和萨玛热则同框,可以选择湖心岛至湖尾的沿湖路。
瞻巴拉正下方是北岸的布如村,布如村再往北还有一个“求子洞”,据说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此外,布如村到“求子洞”的这段路是普通游客能抵达的北岸观赏南岸雪山的最佳视角之一。
游览巴松措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沿临湖栈道在绿荫下漫步,另一种是乘一叶扁舟在碧波里徜徉。
虽然巴松措早已名声在外,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景区深处距离巴松措32公里的地方,还隐藏着一处原始胜境——新措。
和巴松措一样,新措也位于尼洋河最大的支流巴河的上游,距318国道81公里。湖面海拔3600米,上宽下窄,呈汽球状,全长约7公里,宽约1.5公里,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35米以上。
关于新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新”在藏语中是“木头、树”的意思,新措即指像一棵倒下的树形状的湖;另一种说法,“新措”的意思就是“新发现的湖”。
新措之所以很长时间藏于深闺无人识,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附近是一大片由河流、瀑布、草地与森林交织而成的未经雕琢的牧场,名为桑通牧场。
桑通牧场目前只能从巴松措自驾前往,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但路况不是很好,以搓衣板路为主,全程约需1.5小时。沿途有很多绝佳的风景,如果边走边玩的话大概要2-3小时。自驾的车型最好选择底盘高的SUV或越野车。
但凡去过新措的人都会说:“这里太值得徒步或是露营了。”是的,抵达桑通牧场仅仅是第一步,它是人们口中徒步的起点。从牧场到新措还有3公里的路程,需要途经草地、跨越河流、穿过森林,才能最终揭开新措神秘的面纱。
整个徒步用时大约2个小时,应该说难度不算太大。另外,新措所在的罗池村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拓宽牧民的增收渠道,新设了沙滩摩托和骑马两个项目,无论单程还是往返,都是150元,感兴趣的可以体验一下。所有进入牧场的游客都要收取10元的清洁费。
徒步的前半程始终与一条河流相伴,那便是罗扎河。它在牧场上静静地流淌,即使天空浓云蔽日,仍然像绿色的缎带一样闪闪发光。
可别小瞧了它,正是它把巴松措和新措连在了一起。对面山峰中间落下一挂瀑布,源源不断地把水注入罗扎河,滋润着桑通草场。
站在草场入口放眼望去,群山环抱中的绿色草甸向远方的森林延伸,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童话世界。
山脚下偶尔散落着几间木头小屋,三两匹红棕色的骏马悠闲地散着步,牦牛在牧场里或游荡、或吃草、或戏水,眼前的这一幕简直就是林芝版的阿勒泰 。
新措能迅速成为徒步爱好者的天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原生态。从满地的绿衣和野花,到罗扎河里倒伏的树木,一看就知道这儿很少有人去打扰它们安静的生活。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海拔7782米,是世界第28高峰,中国第15高峰,也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被誉为“西藏众山之父”。
南峰因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容,所以也被称为“羞女峰”,有着“十人九不遇”的神奇魅力。据不完全统计,看见过南峰全貌的人大概只有万分之一的比例。
南峰虽然声名远扬,但如果我问你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在哪里,恐怕很少有人会将这个问题的答案和南峰联系起来。实际上,绵延2450公里的喜马拉雅造山带最东端的主峰正是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是“雷电如火燃烧”,二是“直刺苍穹的战矛”,三是“天山掉下来的石头”,从我个人的直观感受来说,第二种解释更为贴切。
由于南峰从山脚到山巅的垂直落差高达4800米,远超珠穆朗玛峰3600米的相对高差,所以视觉上较珠峰更为雄伟壮观,气势上更为磅礴凌厉。
与众多独立山体构成的名山不同,南迦巴瓦由一座主峰和八座卫峰组合而成,九座巨大的雪峰绵延纵横、险象环生,令人望之生畏!
八个拱卫在“战矛”周围的兄弟,个子参差不齐,最高的和最矮的之间相差了近1100米。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从左至右依次为:龙拉嘎布峰(海拔6235米)、穆士嘎布峰(海拔6269米)、宗拉嘎布峰(海拔6442米)、里拉嘎布峰(海拔6936米)、切拉并嘎峰(海拔6912米)、当千嘎瓦峰(海拔7132米)、贡拉嘎布峰(海拔7316米)、乃彭峰(海拔7043米)。
龙拉嘎布峰(海拔6235米)
穆士嘎布峰(海拔6269米)
宗拉嘎布峰(海拔6442米)
里拉嘎布峰(海拔6936米)
切拉并嘎峰(海拔6912米)和当千嘎瓦峰(海拔7132米)
贡拉嘎布峰(海拔7316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贡拉嘎布峰和当千嘎瓦峰并不能算作独立山峰,充其量只是山脊上微微凸起的两座山头。
以上七座雪峰均位于主峰东北侧的山脊线上,最后一座乃彭峰(海拔7043米)则位于主峰的西南侧,它的平顶被厚厚的冰川覆盖,看上去是一个相对平缓且无明显突起的山头。乃彭峰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日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主峰的必经之路。左侧山脊线向下形成一个小山坳后陡然上升约800多米直达主峰峰顶,这800多米也被称为攀登南峰最后的“死亡地带”。三十多年前的那次登顶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南峰登顶记录。
一年365天之中,南峰有300多天的时间都躲藏在云雾中,隐迹藏形,神秘莫测。而剩下的60多天中,它也只是深居简出,偶尔会惊鸿一露,大都神龙见首不见尾。
南迦巴瓦脚下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印度洋季风进入高原的最大水汽通道,大峡谷入口就位于南峰附近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由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直往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峡谷,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
虽然沙丘在大西北司空见惯,但应该没有人会想到能在号称“雪域江南”的林芝发现它的身影。
然而大自然凭着绝妙的想象力,将一望无垠的沙丘、雄伟高冷的雪山、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充满生机的河谷集合在了一起,带给人无限新奇的视觉盛宴。
从林芝出发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途经丹娘乡雅鲁藏布江北岸时,会发现一座犹如“天外来客”般的沙丘,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故而得名佛掌沙丘。
作为一处小众出片地,佛掌沙丘只有资深玩家才知道。这儿的砂质细腻,在太阳和云层的共同作用下,光影斑驳的沙丘犹如一块从公路向河谷铺展开的金黄色地毯。
在黄色的海洋中,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面流沙如泻。平滑流畅的丘脊线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的画卷中,每一处线条都充满着自然的韵律。
登上沙丘的顶部眺望,景致层层推进,最先看到的是雅鲁藏布江水缓缓流淌,接着是对岸山谷中繁茂的林海,时不时从山林中振翅的飞鸟则向着更远处巍峨高大的皑皑雪山飞去。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狭管效应”形成的强风横扫千万年,加速了周围岩石的风化,形成的大量砂粒与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一起,经过风力搬运最终都堆积于此,从而造就了这一奇观。
脚下是沙漠,眼前是河谷,远方是墨绿的森林和苍蓝雪白的山。在这里除了尽情地徜徉,还有滑沙和沙滩车两个项目可以尝试。我就体验了一把滑沙,真正品尝到“下去有多爽,上来就有多累”的滋味。
Tips:
1、要想出片建议晴天前往,日照与云影将为景色再添奇壮。对于骨灰级摄影玩家,必备长焦镜头。
2、导航至“丹娘乡沙丘”,可在位于南岸的观景台免费观赏沙丘;想近距离体验的话需前往北岸进入景区,门票30元/人。
3、拍人像尽量穿鲜艳的衣服;想要拍到丝滑的沙丘,一定要早上去,不然你的画面里全是别人的脚印。
4、景区提供鞋套,滑沙板可在景区入口处租赁。建议游玩时长1.5小时。
林芝的“母亲河”——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第四大支流,它发源于西藏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自西向东在林芝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
尼洋河水清澈而湍急,雅江水浑浊而缓慢,尼洋河水汇入后逆流而上,一清一浊,对比鲜明。江河交汇之处,水面平静广阔,鱼类繁多,野禽栖息,形成了典型的高原河流型湿地,这便是雅尼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海拔2920米,总面积6973多公顷。周边的苯日神山高耸入云,蜿蜒曲折的河流穿越而过,旖旎的山水风光和壮阔的绝美画卷,尽显“雪域江南”之美。
Tips:
1、从林芝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沿途会经过尼洋河观景台、两江汇流处等观景平台,其中的尼洋河观景台可以下到河边沿栈道近距离欣赏湿地风光。观景台免费。
2、建议游玩时长0.5小时。
贡德林草原位于桑日县增期乡,距离318国道40公里,海拔4800米,总面积达50多万亩,是西藏著名的“牧人天堂”和酥油产地,也是西藏南环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走进广袤的贡德林草原,马驹嬉戏,牦牛悠然,毡帐炊烟,一派迷人的草原风光。远处海拔5998米的沃德贡杰雪山格外显眼,它没有高耸入云的威武,却有着连绵起伏的柔美。
虽然沃德贡杰雪山低调不抢眼,但它是传说中青藏高原九大神山之首,被尊为藏地山峰的“始祖”,那些耳熟能详的雪山——念青唐古拉山、雅拉香布雪山、库拉岗日雪山……都是它的孩子。
想要体验地道的农家生活,可以前往增期乡的牧民家里作客。贡德林草原是西藏最有名的酥油产地,所以被人们称为“御用草原”,这里的酥油茶一定要尝一尝;此外还有贡德林牦牛酸奶,牦牛奶与酸奶完美结合,味道醇厚,也是一绝;鲜嫩多汁的牦牛肉馅被巧妙地包裹在柔软的面皮之中,再配上西藏辣椒酱,每一口藏肉包都是满满的惊喜;青稞饼遇上耗牛肉丁汤,一场美味的高原邂逅就此展开;最后还要隆重推荐香脆的炸土豆。
为了安全起见,从雅鲁藏布大峡谷前往贡德林草原,我们并没有走219国道,而是选择了著名的318国道,中途会经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不仅是拉萨与林芝的行政区划分界线,也是地理环境分界线,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疏;而东部地区则温暖潮湿,树木茂盛。
山口的风很大,在车外站了一会儿就感觉头疼,也不知道是风吹的还是缺氧。不过风景确实不错,蓝天白云下,五彩的经幡随风摇曳。随着林拉公路米拉山隧道的建成通车,作为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垭口,米拉山口的人气已大不如前,我们这次也算是无心插柳,顺路过来打个卡。
Tips:
1、贡德林草原最美的季节是6-8月份,除了远眺沃德贡杰雪山,还可以打卡形如聚宝盘的思金拉措和沃卡温泉。
2、在草原上不妨放慢脚步,可以前往增期乡的牧民家里去体验地道的农家生活。建议游玩时长1小时。
羊卓雍措位于雅鲁藏布江南面的浪卡子县境内,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上面牧场的碧玉湖”,它与藏北的纳木措和阿里的玛旁雍措齐名,被尊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
羊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四面群山环绕,湖面海拔4441米,湖岸线长250公里,湖水面积675平方公里,有着伸展的细长湖汊。
从卫星地图上看,它像一丛蓝色珊瑚镶嵌在大地上,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上面的珊瑚湖”。
真正的羊湖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独立的湖泊,而是由四姊妹组成,另外三个湖附拥在羊卓雍措边上,巴纠措在外圈,空母措和珍措在内圈,如果想深度环湖游,至少需要两天时间。
羊湖分布有21个小岛,每年的春末夏初,牧民会将牛羊运到湖中的小岛上,让它们悠闲地享用牧草。这些岛屿各自独立,大的可容纳五六户人家居住,小的则仅有百余平方米。
在不同的天气和角度下欣赏羊卓雍措,你会看到不同的色彩。羊湖周围比较著名的观景台有三个,分别是岗巴拉、朗布其和鲁日拉。从24年10月起,进入岗巴拉和朗布其观景台要收取60元/人的门票费,而鲁日拉观景台暂时还是免费。
朗布其观景台看到的狭长蓝色飘带是羊湖众所周知的一面,平心而论,我觉得不够惊艳,甚至略显普通。相比较而言,鲁日拉虽然默默无闻,但那个角度的羊湖所呈现的模样足以倾国倾城。
海拔4960米的鲁日拉观景台位于扎余村西北方的山坡上,是周围的制高点,能饱览羊湖大部分的盛景,从这里看羊湖,千岛湖的既视感扑面而来,此外还能拍到日托寺。
鲁日拉之所以小众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它距离拉萨和山南均超过3.5小时车程,如果走305县道的话,中途还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垭口。
扎余村坐落在油菜花海和青稞麦田之间,远离喧嚣与世俗。连接扎余村和鲁日拉观景台的是一条弯弯绕绕的盘山路,上山的时候我和同伴打趣,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提前适应后面的珠峰108道拐挑战。
路上偶遇一只赤狐,它体型细长,背部毛发呈红褐色,主要捕食小型地栖哺乳动物,也吃植物和腐肉。赤狐通常夜里出来活动,所以白天能发现它们实属不易,看到我们它并没有害怕,反而好奇地驻足打量了我们一番。
这个小插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家上山时的焦虑和不适。从扎余村往上行驶大约半个小时,路边一块刻有“鲁日拉观景台”六个大字的石碑在提醒着我们目的地到了,出乎意料的是,偌大的停车场只有我们一辆车,比预想的还要冷清。
鲁日拉的高度足以媲美无人机视角,俯瞰羊湖,林立的岛屿就像巨兽隆起的脊背,碧蓝的湖水镶嵌其间,远处的山巅云海喷涌,形成了奇特的视觉冲击,难怪有“千岛羊湖”的美誉。
这鲜有人看到的风光只需一眼,就会沦陷。仅仅站了一会儿,我就感觉自己与眼前的景色已融为一体,此刻水倒映着山,山围绕着水,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浪漫的气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鲁日拉能清晰地看到远处宁金抗沙、库如拉和卡热疆三大雪峰,其中宁金抗沙峰海拔7206米,是后藏地区最重要的神山,也是西藏传统四大神山之一。
日托寺号称“全世界最孤独的寺庙”,它遗世独立于碧玉羊湖之畔,是大部分游客无法涉足的秘境,可以360°观羊湖天地。
寺庙坐落于贡嘎县东拉村附近的一座小岛上,海拔4500米,是公元14世纪末由东拉圣僧夏加顿珠叔侄所建的一座萨迦派寺庙,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黄色的外墙、红色的屋顶在蓝天白云和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分外显眼。即使是在十几公里外的鲁日拉观景台上,日托寺的辨识度依旧能在羊湖众多的岛屿中脱颖而出。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日托寺所在的小岛其实属于半岛,虽然大部分被羊湖包围,但有一面与陆地连接。从空中俯瞰,整个半岛呈水滴状,像极了羊湖的一滴眼泪。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随着距离和角度的变化,小岛所呈现的造型也截然不同,但都给人以世界尽头的孤寂感。
整个岛就是一座隆起的小山,当地人称之为日冬。日托寺位于山的最高处,“日托”一词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山上的石头”,想要进寺参观,还得爬一段山路。
从停车场到山顶,一路的景致美到无敌。在鲁日拉的时候还以为整个羊湖的水都是深蓝色的,下到湖边才发现,原来羊湖的蓝还有浅蓝、孔雀蓝、宝石蓝……,所有这些色彩同一时间出现在湖面上,令人目眩神迷。
走近日托寺,阳光照射下的黄色墙体愈发显得色彩艳丽。日托寺并不是一座寺庙的遗址,而是一座拥有生命的寺庙,寺里常住着一位僧人。他每日在此诵经、修行,除此之外便是去山下一趟一趟地背水上山。
绕着日托寺走一圈,就实现了最快速的360°全景之旅。蓝天碧湖、褐山朱寺,边走边看,羊湖天地宛如一幅梦幻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一座小岛,一座寺庙,组成了一个僧人漫长的一生。湖天交界处,风起涟漪,晨钟暮鼓,衬得这里愈发遗世出尘。如果你想找回内心的宁静,不妨来此登寺观湖,感悟信仰的力量!
回到停车场正意犹未尽时,忽然听到同伴惊呼:“藏羚羊!快看藏羚羊!”循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公路边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头“藏羚羊”,正呆萌地盯着我们看。起初我如获至宝,以为真的见到了高原精灵,经过对比后才发现,所谓的藏羚羊其实是藏原羚,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屁屁上是否有乳白色的桃心。
Tips:
1、日托寺距离鲁日拉观景台约40分钟车程,306县道快到日托寺的时候路况不是太好,以搓衣板路为主,最好选择底盘高的SUV或越野车前往。
2、日托寺位于岛的最高处,从停车场出发可以步行上山,也可以骑马。门票20元/人。建议游玩时长1.5小时。
卡若拉冰川位于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从羊卓雍措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5400米。
西藏四大雪山之一的乃钦康桑(海拔7191米)山体雄伟,顶部尖锥突兀,形如鹰嘴,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发育了116条冰川,卡若拉冰川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条冰川,也是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
卡若拉冰川属宁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它背靠乃钦康桑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延伸出两个冰舌。从远处看,雪白的冰川如同一幅巨型唐卡悬挂在山壁上。
东冰舌长3公里,宽750米,冰舌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个冰川面积达9.4平方公里。由于距离公路近在咫尺,长年受车尘覆盖的影响,所以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的形态,下面的部分比较脏。
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先后在此取景。可惜的是,《红河谷》拍摄时为了制造真实的雪崩场景,利用炸药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至今仍清晰可见。
如同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冰川一样,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卡若拉冰川消融的速度非常快,冰川的冰舌前端每年都会上移很大一段距离。据说十几年前还能在公路边触摸到冰塔林,如今却已遥不可及。
Tips:
1、冰舌前端海拔5560米,观景台海拔约5400米,从公路到上方的观景台有木栈道,垂直落差约400米,需要步行半小时以上,因为海拔高,行动不宜过快。到达观景台后可原路返回,也可沿栈道下山至出口,入口和出口距离不到1公里。
2、根据江孜县发布的公告,24年9月9日起,卡若拉冰川景区暂停经营,但游客仍可以在停车场附近观赏冰川,目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建议游玩时长0.5小时。
江孜古堡海拔4020米,因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也叫江孜宗山古堡。宗山古堡遗址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整个古堡群错落有致地雄踞山顶,在江孜平原中央显得非常雄伟峻峭。“宗”,在过去的西藏是行政单位,相当于县,所以这个城堡实际上就是县府。
1903年,英军侵入我国西藏腹地,藏地军民奋起反抗,一度打的英军溃不成军。1904年,英国援军大举进攻,宗山古堡成了藏地军民守护的最后阵地。他们同仇敌忾,一度弹尽粮绝、以尿止渴,在与敌人周旋三日后,终因寡不敌众,失守江孜。可歌可泣的是,最后英雄们也不愿苟活,全部从北山跳崖殉国。
如今,宗山上依旧屹立的古堡和留存的旧时炮台,仿佛仍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抗英烈士面对外侮决不屈服的英雄壮举。
奇林峡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定结县琼孜乡牧(姆)村,海拔5018米,从空中俯瞰,犹如大地上一道巨大又深刻的伤疤,横贯南北。
附近的参果出波冰川从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倾泻而下,由冰川变成冰河,一路向北流淌到牧村后延伸展开。经过冰川融水亿万年的冲刷,大地陡然陷落200多米,仿佛被撕开了一条裂缝,裂缝最宽处超400米,最窄处只有几米,而在这条大裂缝的两侧斜坡之上,就是奇峰耸立的土林奇观。
参果出波河属于季节河,一般只在每年的7-8月才有水,这不禁让人惊叹,一条时令河竟有如此大的切割力量,塑造出了峡谷里这些琳琅满目的作品。
由于峡谷较深且视线被土林遮挡,站在峡谷边缘并不能看到谷底的冰河,只有借助无人机视角,才可以清晰地发现一条白色的雪融小河穿梭于嶙峋的怪石间。
从景区大门前往峡谷起点需要乘坐30分钟的景交车,抵达“奇林峡”石碑后,一路沿峡谷边缘的栈道下行,终点是世界上最高的奶茶店——海枯石烂奶茶屋,打卡后即可乘车返回景区大门,中途有几个观景台可供拍照。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奇林峡展现得淋漓尽致。峡谷中,天然的“兵马俑”形态各异,带给人无尽的遐想。它们有的像巍峨的古堡,有的似凝思的哲人,有的像逡巡的猛兽,有的似举戈的勇士,个个仪态万千,栩栩如生。
抽象的时间在这一刻具象化了,亿万年的时光变迁,在峡谷内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最终幻化成这凝固的土林。
峡谷边,从喜马拉雅山麓呼啸而来的风拂过脸庞,略微有些干燥,周围除了我们一车刚刚上来的人,再没有其它生命。一片沉寂中,大家在感受奇绝景观带来的震撼的同时,更能深切地体会到宇宙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
峡谷外,以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为代表的雪山和以曲登尼玛为代表的冰川环绕四周。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它的名字取自其五座山峰,意思是“五座巨大的白雪宝藏”。奇林峡距离干城章嘉直线距离约40公里,天气晴朗的时候,完全可以在专门建造的二层观景台上一睹其风采。
很多人用“深、奇、悬、幽、险”来形容奇林峡,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纵横的沟壑,起伏的峰峦,深邃的峡谷,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斑斓的光影,将这里变幻成一个神秘的世界。
珠穆朗玛峰,藏语意为“圣母之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被称为除南北两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它位于我国同尼泊尔交界的边境线上,北坡在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
珠峰山势险峻,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无论是远观还是仰望,都显得威武雄壮。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就有40多座。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级的高峰遥遥相望。它们兀立于天地间,接云摩天。
全世界海拔超过8000米的雪山一共有十四座,在我国境内就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同时欣赏到其中的五座,它就是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观景台”的加乌拉山口。加乌拉位于前往珠峰的必经之路上,海拔5135米,距珠峰大本营约78公里。
当你真真切切站在这座“世界唯一”的观景台上,你能想象到的气势恢宏、巍峨壮观都不足以体现这里的美,再多华丽的辞藻和照片都难以描述眼前的雄伟。
五座八千米级的雪山从左至右排成一列,依次为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藏语意为“黑色巨峰”。
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其中洛子峰海拔8516米,藏语意为“南面的山峰”,位于珠穆朗玛峰以南3公里处。很遗憾,拍摄时由于云层的遮挡,只拍到了珠峰峰顶,左侧的洛子峰始终未露面。
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藏语意为“首席尊师”。
此外,最右侧的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以上的山峰)也因为云层的关系,未能一睹真容。反倒是卓奥友峰左侧的世界第15高峰格重康峰依稀可见,它海拔7998米,是七千米级独立山峰中的最高峰。
由于珠峰壮丽的山体特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它的上空经常会出现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的云形,仿佛一面飘扬在峰顶的白色旗帜,这便是珠峰独有的奇观“珠峰旗云”。
“珠峰夕照”是珠峰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奇观,虽然很多雪山都能看到日落金山,但毕竟这是世界最高峰与夕阳的吻别,意义还是不一样的。傍晚,随着太阳徐徐落下,高大的峰顶逐渐变幻色彩,直至一抹红光从峰顶消失,青白色的峰顶浸没在深蓝的夜空中。
我们的运气稍微差了些,落日余晖下的珠峰大部分躲进了云层里,但即便是露出的一小部分,仍然让人觉得那洒满山巅的金色光芒是天地间最温柔的笔触。
虽然略感遗憾,但随之而来的粉色天空让我们再次惊叹,围绕在珠峰身边的自然大片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你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捕捉到某些精彩的瞬间。
如果说这个星球上还有什么能令世界第一峰黯然失色,答案非浩瀚的夜空和璀璨的星河莫属。珠峰的夜空是众多摄影大咖的最爱,灿烂的星河和白色的山体同框,即使不会构图,也能拍出超级震撼的大片。
由于当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六,一轮圆月高挂苍穹,照亮了整个夜空。虽然满月象征着团圆,但对星空拍摄来说意味着不圆满。最后的成品如果不细看蓝天中的点点星光,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是下午或傍晚时分拍摄的照片。
凌晨2点的珠峰,在明月和星河的映衬下变得冰冷孤傲,它会让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也会让人憧憬美好的明天。这美妙的场景只要看过一次,脑海中便会时常浮现。
清晨旭日东升,每天的第一缕阳光都会早几秒抵达珠峰的冠冕。没有了云的遮挡,巍峨的山峰尽情地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身上覆盖的积雪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珠峰周围沟壑纵横、冰川密布,仅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山岳冰川就有15条。绒布冰川是整个珠峰地区面积最大的冰川,面积将近86平方千米。它发源自海拔7000米以上的北坳冰壁一带,形成东绒布冰川,向下与来自珠峰西侧的西绒布冰川汇合后,沿山谷经中绒布冰川缓慢移动,全长23公里。绒布河来源于绒布冰川的融水,它静谧地从我眼前流过,生怕不小心惊扰到虔诚的朝圣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峰头顶的那片天空,颜色也从宁静致远的鱼肚白慢慢变幻成温润如玉的浅蓝,世界第三极连同它周边的一切正逐渐从睡梦中苏醒。
2024年9月19日,美妙的画面就此定格!这一刻,我由衷地发出“生于华夏,何其有幸”的感慨,三十年前第一次从课本上接触到珠峰的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能够不远万里来到珠峰脚下,近距离瞻仰这座巨峰挺拔的姿态,此情此景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忆!
沿318国道从日喀则市区前往珠峰全程242公里,自驾需要5个小时。气派的珠峰公园北大门就位于国道旁,大门上“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九个金灿灿的大字是由第十一世班禅亲笔题写的。珠穆朗玛国家公园覆盖日喀则定日、吉隆等6个县,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包括嘎玛沟、吉隆沟两条生态谷地和珠峰、希夏邦马峰、卓奥友峰等5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以及10余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
绵延102公里的珠峰天路,因传说中的“上山108道弯,下山108道弯”而闻名。108道弯爬升约800米,是珠峰核心区内最惊险的路段。一个个180°的回头弯螺旋排列于棕红色的山坡上,看似优美的曲线对驾驶员和乘车人都是一种考验。
天路一百零八弯的终点是景区环保车换乘中心,也是被誉为“珠峰小镇”的扎西宗村所在地。这儿距离绒布游客帐篷营地还有40多公里,乘坐景区绿色电动大巴需要50分钟。中途会经过巴松村,如果不适应上面的帐篷营地,可以选择住在这里,4200米的海拔对普通游客来说更友好一些,住宿条件也更舒适。
绒布游客帐篷营地习惯上被称为珠峰大本营,海拔5000米左右,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登山大本营。北坡登山大本营海拔5200米,还要从这里再往上走6公里,2019年起已禁止普通游客进入,所以绒布帐篷营地是我们能到达的与珠峰距离最近的地方。营地由具有当地特色的帐篷式农牧民家庭旅馆组成,之前条件比较简陋,但现在硬件设施已大为改善,帐篷里安装了空调,还可根据需要提供氧气。
大多数帐篷晚饭会供应牦牛肉火锅,热气腾腾的火锅色香味俱全,既能驱赶高原上的寒意,又能补充体力缓解高反。到了夜间,好多人会聚集在大本营广场上,大家一边挥舞手机闪光灯一边大合唱,在世界最高峰的注视下尽情享受美好时光。
和羊卓雍措一样,纳木措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语意为“天湖”,它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羌塘大草原上,以其瑰丽迷人的湖光山色和美丽的传说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纳木措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市班戈县之间,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和色林错的第三大咸水湖。
纳木措北侧依偎着连绵的高原丘陵;东南面是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其冰雪融水是纳木措的主要补给水源;广阔的湖滨草原绕湖四周,水草丰美。
纳木措在西藏人民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每逢藏历羊年,朝圣者都会不远千里来参加纳木措盛大的转湖节。
念青唐古拉山脉是青藏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的延续。主峰海拔7117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
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夫妻,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措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措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
站在高崖之上眺望,苍鹰在天地间盘桓,纳木措匍匐在念青唐古拉山脚下,浩瀚的湖面静谧得没有一丝涟漪,水天一色的深蓝让你分不清究竟哪个是湖哪个是天。
走近纳木措,你会惊奇地发现刚才俯瞰之下蓝得深不可测的湖水竟然是透明的,清澈见底的样子更为纳木措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一,来西藏旅游的人八成会去纳木措,而他们的目的地往往又都集中在扎西半岛区域。殊不知对于辽阔的天湖来说,扎西半岛只是冰山一角,环湖还有许多绝妙的风景,扎西半岛的彼岸就藏着不少秘境。
纳木措附近还有一个姐妹湖叫巴木措,藏语意为“勇士湖”,从班戈县城前往纳木措的路上会经过它。令人惊讶的是,在一措再措的西藏,不太起眼的巴木措竟然也有属于自己的观景台。
在纳木措北岸的秘境中,有一处被称为“西藏美景的终结地”的集大成者,它就是隐藏在传说中的圣地——圣象天门。
纳木措有三分之二的面积位于班戈县境内,尽管班戈一侧的纳木措“天生丽质”,可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除了资深玩家,别说是深入,就是知道这处秘境的人也不多。
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打卡南面的扎西半岛,实际上,班戈境内纳木措北岸的风光远胜扎西数倍。我敢保证,当你看到它的第一眼,就会臣服于它。
一道道造型优美的弧线沿着湖岸逶迤延伸,一座座形态迥异的石峰散落在广袤的丘陵上,这里人迹罕至,风光旖旎,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圣象天门位于纳木措北岸恰多朗卡岛上,海拔4758米,因形似大象汲水而得名。这块形态逼真的岩石刚好矗立在两个静谧的半圆形蓝色湖湾中间。
“圣象天门”这个名字包含有“圣象里的天门”和“天门上的圣象”两层意思,所谓的“天门”就是圣象的躯体和长鼻之间的空洞,据说它是通往天界的大门。
圣象天门在藏语中被称为“唐拉甲果”,意思是“念青唐拉的圣门”。关于它的形成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降服念青唐拉后,把纳木措许配给他,他们将在恰多朗卡岛上举行隆重的婚礼。
婚礼前一天晚上,一百零八个金童玉女用一夜的功夫专门为念青唐拉修建了这扇石门,作为他的婚礼通道。此后念青唐拉每次来找纳木措,必由此门经过,所以才被称作念青唐拉的圣门。
从天门望向对岸,纳木措和念青唐拉恰好同框,冥冥之中似乎也在表明,天门就是他们纯真浪漫爱情的见证。听完这个传说,同伴中的一对年轻情侣赶紧以圣象天门作为背景合影留念,祈愿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能像眼前的山湖一样牢不可破,永不分离。
2015年由于当地政府修建环湖公路,隐匿在天湖北岸的圣象天门被首次发现。此后随着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2022年4月,景区被政府部门关闭。这一别就是两年多,直到2024年9月20日圣象天门才重新对外开放,而我们也有幸成为了开放首日的首批游客。
没有了人来人往的打扰,一群绵羊悠闲地从圣象前经过,也许这才是天门应有的样子。所有原生态的神级美景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大家共同的自然财富。
Tips:
1、圣象天门所在的班戈县青龙乡走阿里环线可以顺路打卡。如果是从拉萨出发一日游的话,圣象天门距离拉萨362公里,开车单程需要6个小时,一天来回时间有点紧张,建议安排两天的行程,晚上可以住到离北岸最近的县城班戈。
2、景区于24年9月20日起重新开放,试营业期间每天限额100人,游客需要提前三天在“游藏游”微信小程序上实名购票,票价80元/人。我们作为开放首日的首批游客,可以直接开车上到观景台附近,但周围停车位较少且缺乏规划,后续可能需要统一搭乘景区观光车入场。目前圣象天门附近修建有两个观景台,可以从山顶和山下两个位置欣赏这一天湖秘境。建议游玩时长2小时。
3、从班戈过来快到景区时有将近20公里的搓衣板路,建议选择底盘高的SUV或越野车前往。
离圣象天门五公里远的地方,还隐藏着北岸的另一处秘境——三圣石,三根姿态各异的石柱醒目地矗立在月亮湾的一片湖滩上。
当地人习惯称三圣石为三怙主,认为它们代表了佛教密宗事部三位菩萨的化身,分别是佛部文殊菩萨、莲花部观世音菩萨、金刚部金刚手菩萨,象征着智慧、慈悲和坚韧。
而来到这里的夫妻或是情侣更愿意称它们为“三生石”,在他们眼里三块石头分别代表了前世、今生和来世。由于三生石同样见证了念青唐拉和纳木措永恒的爱情,所以据说只要是来此许愿便可修来三世姻缘。
这些石头不仅是自然的奇迹,也是信仰和文化的象征。更神奇的事情还在后面,随着光线和云层的变化,同一片湖水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我想,或许纳木措的千姿百态也是吸引念青唐拉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无论是栩栩如生的圣象天门,还是屹立千年的三圣石,这些纳木措北岸秘境未被尘世侵扰的原始风貌,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也为我们本次西藏之行的神山圣湖篇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Tips:
1、三圣石目前“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快到达圣象天门景区时就能看到,导航目的地设置为“月亮湾三圣石”即可。
2、如果底盘可以的话,推荐沿着已有的车辙印把车开到湖边,长焦的人像绝对出片。除了拍照,还可以品一品圣水,我就尝试了一口,特别清凉但不咸。建议游玩时长0.5小时。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整座建筑最高处海拔3767.19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布达拉”是普陀罗的译音,即菩萨住的宫殿。
布宫占地面积40万多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7米,由红宫、白宫两大部分组成,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红白相间,群楼重叠,是集宫殿、城堡、陵塔和庙宇于一身的宏伟建筑群。
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白宫东西长约320米,南北宽约200米,是旧时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主要殿堂东大殿坐北朝南,宽25.8米,长27.8米,坐床等重大庆典都在这里举行。顶部为寝宫,包括朝拜殿、习经修法殿、护法神殿和卧室等。
德央夏广场(东庭院)位于白宫东侧正门前,是旧西藏举行演出等大型活动的场所,僧俗官员会在白宫正面大窗自上而下观看。
庭院南、北两侧黄色建筑为旧时的官房,其中东北角还有一座网红厕所,属传统藏式旱厕,便坑坑内落差达10.45米,坑底完全是岩石。
红宫位于布宫的中心,东靠白宫,西邻僧舍,是一个由宫殿、佛堂和灵塔殿等组成的多层建筑群。鲜艳的绛红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尤为突出。
红宫最大的看点是里面的八座灵塔,其中五世灵塔所用的黄金多达11.9万两。此外,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塑像的松赞干布修法洞以及供奉清乾隆皇帝画像和牌位的萨松朗杰殿也很值得一看。
布宫还保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封诰、印鉴、金册、玉册和工艺品、经文、医学、历史、文学书籍以及各类佛像、唐卡(卷轴画)、法器等大量珍贵文物。
布宫的宫墙因为加入了牛奶、白糖、藏红花、石灰等材料,所以也称“牛奶墙”。加入牛奶、白糖,是为了使涂料更具有黏性,泼洒在墙上可以让墙体更加坚固,不容易脱落。
而顶部的红色墙体,是由一种叫做“白玛草”的植物修砌堆建而成。主要目的一是减轻高层建筑墙体的重量;二是保持良好的透气性有助于建筑物的干燥和通风;三是装饰效果庄严肃穆,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白玛草墙支撑起了整座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参观线路分两条,1号线可以参观上面的红宫,一共13层,可以参观到12层,是布宫最完美的路线;2号线为精简路线,只能在白宫里转悠,参观角度也略有不同,可以从1层观赏到9层,适合预留时间较短又不想错过参观的人。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萨最著名的转经道和最繁华的商业街。在藏语中,“八廓”是“中圈”的意思,它介于“林廓”(外圈)和大昭寺内的“囊廓”(内圈)之间。
八廓街原本只是环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被藏族同胞称为“圣路”。如今则在保留转经道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了拉萨著名的商业中心,整个街区较完整地展示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
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随处可见的转经筒和念珠表明佛教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东南角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相传这里便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他曾在此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
如今这里被改造成了玛吉阿米·餐吧,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西藏菜,楼顶的露台还可以欣赏八廓街的风景。
紧邻八廓北街还有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清雍正六年(1728年)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立第一座驻藏大臣衙门。由于驻藏大臣可以从大院南楼的窗户近距离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
Tips:
1、每天早晚,信徒绕大昭寺按顺时针方向转经是八廓街上重要的民俗文化景观。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传)之一。
2、八廓街转经道入口处,矗立着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唐蕃会盟碑。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达成会盟。公元823年,唐蕃将盟文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石立碑。
3、如果想在玛吉阿米·餐吧用餐,建议选择楼顶露台临街的位置,可以边品尝美食边俯瞰八廓街的风景。
大昭寺位于八廓街上,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释迦牟尼佛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此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现在的“拉萨”,所以西藏流传着“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
环绕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殿的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即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形,便是藏族群众转经的路线。
大昭寺坐东向西,殿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风格,同时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
寺内正殿有大木柱二十根,柱上斗拱、架梁浮雕精美,有人物、动物等。四周回廊和殿堂满布藏式壁画,其中的《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金像。两侧有楼梯通往二楼和三楼,二楼的法王殿供奉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班丹拉姆殿供奉格鲁派的护法神——吉祥天母。二楼还有宽阔的露台,可远眺布达拉宫。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
Tips:
1、参观需提前1天在“大昭寺门票预约小程序”上进行实名预约。每天8:30-13:30按预约时段入场;下午时段不限制预约时间。
2、建议参观路线:正门→主殿觉康大殿→小殿(顺时针方向游览)→释迦牟尼殿→觉康大殿二层→顺时针方向转动经筒绕大殿一周→院子里西南角楼梯子上到金顶→出口。
3、登上金顶可以俯瞰大昭寺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近处的柳树是“公主柳”,相传是文成公主所栽。
4、释迦牟尼反对世人的盲目崇拜,只是临终前在众多弟子的苦苦哀求下,才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分别为8岁、12岁、25岁等身像。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便是三座等身像中的一座,极其珍贵,该佛像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由文成公主带入西藏。
5、参观大昭寺,只有一楼庭院和二楼平台允许拍照,室内不允许拍照。
写作讲究首尾呼应,我们的旅程也有始有终,进藏和出藏的航班上我竟然都拍到了南迦巴瓦那醒目的三角形峰体,而且一张对应日出,一张对应日落。如此巧合的开端和结尾是来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冥冥之中似乎一切早已注定。
回首九天的西藏之行,可以用“累并快乐着”来概括和形容。虽然身体要承受高原反应和自驾疲劳的双重影响,但一路的心情是愉悦的,感恩天时、地利、人和,让我们看到了心仪的神山圣湖最美的样子!至此,游记部分结束。
Q:第一次去西藏,应该如何预防和缓解高反?
A:高反是很多人上高原前最关心的问题,我个人觉得高反的发生以及程度因人而异。我们这次一行六人,有两个小伙伴全程无明显反应,有两个前几晚头痛欲裂,我和另一个则是在珠峰大本营有轻微不适。个人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前几晚住宿最好安排在海拔较低的林芝等地,适应几天后再阶梯上升,逐步前往高海拔地区。
二、尽量保持慢动作,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我自己的教训就是在珠峰大本营急着去看日照金山,一路小跑,回到帐篷后立马感到头疼的。
三、角鲨烯、红景天等可以服用,但个人感觉效果不是太明显,反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畏惧的状态更为重要。
四、出现高反时可以先尝试吸氧,有条件的直接上医用氧气瓶。这玩意儿很管用,在珠峰大本营仅仅吸了2分钟时间,我的血氧饱和度就从60%上升到了95%。
五、如果吸氧依旧无法缓解症状,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拉萨一些高档酒店本身就配备有医务室。同行的两个先期抵达拉萨的小伙伴就是在服用了医生配的特效药以后,症状迅速消除的。
Q:该如何选择交通工具进藏?在西藏自驾安全吗?
A:先说进藏的方式,主要有自驾、火车和飞机三种。自驾进藏又分云南、四川、青海和新疆四个方向,优点是沿途风景优美,海拔逐级提升,不容易高反,缺点是耗时较长;火车进藏主要是通过青藏铁路,优缺点和自驾基本类似,像上海到拉萨就需要44.5小时,适合假期宽裕的一族;飞机进藏基本都需要在成都、重庆、昆明、西安等城市中转,优点当然是路上花费的时间短,缺点是落地容易高反。
至于在西藏以何种方式出行,拉萨到林芝、山南、日喀则、那曲都通有铁路,想省力的可以乘坐火车到了当地后再包车,也可以在拉萨直接包车游玩。如果对自己驾驶技术和身体状况有绝对信心,还可以像我们一样选择自驾。我们的行程中除了巴松措——新措、羊湖鲁日拉观景台——日托寺、班戈——圣象天门这三段路况不佳,其它大部分路况还是很不错的。
自驾车型的选择上,首选肯定是四驱SUV,基本可以应付各种路况;其次是MPV,我们的座驾就是一辆GL8,通过性能良好,在我们的行程中没有碰到过底盘;最后是轿车,有些坑坑洼洼的路面还需谨慎驾驶。
顺带提醒一句,西藏实在是太大了,行程紧凑的话往往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这种情况下自驾最好能保证团队中有人可以替换,避免疲劳驾驶,毕竟出门在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另外就是注意控制车速,我们一路上就目睹了好几起因为弯道超速引发的车祸。
Q:进藏需要携带哪些物品?
A:这里以9月份进藏为例,衣物大家可以根据季节酌情添加或是删减,具体如下:
一、证件类:身份证、边防证、驾驶证;
二、衣物类:抓绒冲锋衣一件、抓绒冲锋裤一条、薄款羽绒服一件、长、短袖T恤若干件、渔夫帽一顶、徒步鞋一双、一次性内裤若干条;
三、摄影类:相机一台、24-70mm镜头一枚、70-200mm镜头一枚、三脚架一副、无人机一架;
四、生活类:毛巾、牙刷、牙膏、剃须刀、颈枕、墨镜、充电宝、伞、保温水杯、少量现金;
五、护肤类:补水、防晒、润唇;
六、药品类:晕车药、肠胃药、感冒药、头痛药;
七、其它:氧气罐若干、角鲨烯、葡萄糖口服液。
重点说一下边防证,边防证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如果行程中涉及日喀则地区的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定日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定结县、吉隆县、珠峰,林芝地区的墨脱县、朗县、米林县、察隅县,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错那县、洛扎县、隆子县,阿里地区的普兰县、扎达县、日土县、噶尔县,那么你必须办理边防证。办理的流程很简单,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件(无需照片)前往最近的派出所即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出证,而且是免费的。如果不清楚是否经过上述地方,可以在“前往地点”栏次注明“西藏全境”,边防证的有效期最多三个月。
从西藏回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出现了严重的戒断反应,家人笑称我“中了西藏的毒”。具体表现就是不由自主地会去短视频平台关注行程中那些景点的近况,什么珠峰下雪了、羊湖收费了、天湖关闭了、南峰露脸了……只要是诸如此类的内容都乐此不疲。本来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出现了这些症状,结果一打听,才发现同行的小伙伴都有类似的情况。至此我明白了,对于去过西藏一次的人,从现在起将是魂牵梦绕的又一个轮回。阿里大环线,等着我!
游记写到尾声的时候,一年一度最受大家欢迎的“冬游西藏”活动于2024年10月15日开启了,这项被称为西藏旅游“双十一”的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明年的3月15日。在此期间除寺庙外,西藏全区所有的A级景区(包含布达拉宫、珠峰、巴松措、纳木措、羊湖、雅鲁藏布大峡谷等80多个景区)门票全免,同时机票和星级酒店价格执行淡季价格,可以说是buff叠满。
一眼西藏,一生不忘!于我,西藏不再只是雪山、湖泊、冰川、峡谷的美好想象;于你,趁现在划算,赶紧去圆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