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
- 收藏23
- 评论1
- 赞129
+1
出发日期/2013/08/24
天数/15天
玩法/购物 美食 第一次
2013年8月,计划已久的秘鲁之行终于成行。此次的行程,一半在亚马逊,一半在马丘比丘。
经过17个小时的飞行加转机,终于在24日5点半到达利马,从机场坐众人推荐的Green Taxi去酒店,价格55索尔(大约20美元)还算公道。到酒店check in,稍事休整,就急不可待又打车去了老城区。距离其实比机场过来近很多,但因为是用的酒店的车,所以花了23美元。坑爹呀!
这天利马的天气让人失望,又阴又冷,最高气温只有18度。据说前几个星期一直有20多度来着,就这两天来了寒流(成心跟我过不去是吧??)。在市政广场边的小铺一边吃早餐一边郁闷。
9点多,出了点太阳,立刻暖和了一些。顺着广场边的街道走去Monasterio de San Francisco教堂。路上看到一家餐厅门口陈列着各种不同的玉米,开眼界了,玉米还有这么多种颜色,我原来就知道黄的和白的。
南美人一定是很爱玉米的。再往前行,看到Monasterio de San Francisco教堂,我觉得长得也很像烤老玉米有木有。
仔细看,才发现那些烤焦的黑点,原来是上面停满了鸽子。
走到一条主干道,可以望见远处很有色彩的贫民窟。
很多纪念品商店也开门了,摆出花里胡哨的各种羊驼(Alpaca,就是大家喜爱的草泥马)皮毛制品,山地特色的编织品,小布娃娃,首饰,钥匙链。
色彩斑斓的小布娃娃们。现在后悔没有买几个。
这个棋讲的是西班牙侵略者和秘鲁原住民的故事吧。可是下的再好,也改变不了历史了。
据说,这种把窗户盖的突出来(或者是把阳台包起来?)的建筑风格是当地一特色。
中午在Lonely Planet推荐的Tanta餐厅吃饭。点了秘鲁鱼生Ceviche,就是柠檬汁腌生鱼配上大玉米豆和红薯。还有传统的牛肉饭Lomo Saltado,我觉得味道有点像中餐,后来一查,果然是融合了中餐的做法。据说,秘鲁的饮食文化在历史上受到了各个不同地方的影响,包括欧洲(侵略者)、中国(华工……)、日本(移民)、南美其他国家等等,结合当地食材、调料和饮食习惯,加以改良,所以种类很多,口味各异。利马也因此被有些人认为是美食之都。我个人的感觉,至少中午这两个菜都挺好吃。同时还品尝了当地著名的sour酒,这个就很一般了,可能本来也不喜欢白兰地的味。
吃完午饭,想去参观一下书上推荐的早期殖民地风格的民居Casa Aliaga,结果门口打扫卫生的说主人家在午餐,让下午三点以后再来。于是步行去Central Market闲逛。当地人在这里交易农贸产品、小商品,以及吃拍档。当地的玉米颗粒硕大,令人震惊,觉得原来吃的那些什么甜玉米之类的都弱爆了。时令水果很多,西瓜、蜜瓜、草莓、芒果、西番莲、柑橘、香蕉等等,而且都很便宜。草莓个儿出奇的大,买了一袋,才2索尔。比伦敦便宜多了!
看当地人吃排挡也觉得很香,联想到在墨西哥Marida的集市吃排挡,味道跟餐馆里的很是不同,就又动心了想找个台子坐下吃点啥。正寻摸着,忽然就在眼前的一个台子上钻出一只巨大的老鼠来,很大,大概有一尺来长,顺着台子往食客中间跑去,只听见人群中一片尖叫。骚乱很快过去,但是吃的心思打消了。虽说对于排挡的卫生没那么在意吧,可都眼睁睁看着跑出这么大只老鼠来了,心理上确实是无法接受呀。Market很快逛完,出来的时候,门口正有打扮成原住民模样的人在载歌载舞。
看见这个牌坊,没什么可怀疑的,这里就是利马的中国城。就在Central Market旁边,规模嘛,跟伦敦的中国城差不多。其实想想中国人很牛逼,像韩国人日本人阿叉之类的,聚居之地都是在城市外围,只有中国城或者唐人街,永远都在老城区的市中心,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从中国城出来,步行返回市政广场,路上见到利马的公交车。
走着走着又被这家门口的保安招呼着,进去看了一个殖民地风格的院落。
回到Casa Aliaga,费劲巴拉地和看门人扯了半天。秘鲁普通劳动人民的英文真的很差呀(几乎一个字都不会说),而且明摆着我们不懂西班牙文,他还嘀里嘟噜地说个不停。后来来了一个会说少许英文的,终于搞清状况让我们进去参观了。本来应该有讲解的,可是他很抱歉地说,他不会用英文讲,让我们就自己看看得了……
这个宅子据说是现主人的先人留下的,于1535年左右建成。这家人现在还住在这里,只开放部分房间供人买票参观(可能是遗产税和maintenance费用太高了吧)。看了他家的客厅、饭厅和庭院,觉得自己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人生还是很有奋斗目标的。
这是先人中的某位女眷的画像。总觉得西班牙女人这样白胖丰腴的不多。
当年运过来的西班牙瓷砖,还有很多物品是从菲律宾采购的。
逛完出来,已近黄昏。市政广场上依旧显得阳光明媚。从这里打了个车(20索尔),去完成今天最后的一项任务,参观Museo Larco博物馆。
Museo Larco博物馆据说是来利马必去的景点之一。但这里距离老城区的繁华地带稍有点远,面积也不大,从外观看,更像一个农庄。
当地没见什么人长这样。
很少见做成这个表情的,不知用意何在。
彼时天色已经暗了,但是我们才刚刚进入参观Museo Larco的重点。是什么呢?
这张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展品,非常注意对细节的刻画。
这个不知为什么看着有点莫名恶心,严重影响了我对扇贝的食欲。
集体撸。
这个很有动态感,很生动。
逛完出来,天已经黑了,想早点回酒店休息,所以纪念品也没看就打车走了。
晚上终于踏踏实实洗了个热水澡,晚餐在房间里点了room service,吃的是Ceviche、牛肉串和鱿鱼,味道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利马的酒店挺便宜,这家Westin在网上订的才79镑一天,酒店比较新,设施还不错。不过酒店里的消费价格基本都是国际接轨的。想到明天晚上就要在没网没信号没热水的丛林里了,深感文明社会还是好啊,努力享受吧明儿就没了。
早上四点起床,4点半打车(90索尔)去机场,赶6点20 的飞机去Iquitos。可是飞机晚点,我们悲催地在登机口外等了一个多小时。昨晚还是五星酒店、massage & spa的节奏,今天就改背包客的形象了。
终于起飞。半空中从机舱小窗望出去,看见白云与群山,高原上的湖,还有雪山从云层里冒出个尖儿。
比原来预计晚了一小时,大约9点才到达Iquitos。一下飞机,立刻感觉到潮湿闷热,看看这镜头上起的水雾吧。
Lodge的人已经在机场等我们了,取上行李,先把我们拉到他们的办公室办手续(主要是交钱),然后和其他客人一起坐船去他们的lodge。办公室值班的小姑娘推荐我们租雨靴,很便宜只要5美元一双,于是欣然同意。可恨没有我这么小的号,最后只好要了双儿童的。人家的靴子都包到膝盖,我的靴子只到脚踝上面一点(儿童的腿都这么短吗???)。后来事实证明,这是很不方便的。
闲话少叙,即刻出发。一行大概20余人,用了两艘摩托艇。沿途看着风景,觉得亚马逊上游的主河道还是相当宽的。
颠簸了约一个小时左右,船在一个小镇的码头靠岸,加油。我们也顺便下来拍拍照,上个厕所什么的。
大家都特喜欢给各种小孩照相。我看这个黑黑的小姑娘长得挺好玩,也想给她照,可是她很不老实,老是跟我捉迷藏。
这个小男孩就非常大方,积极地配合游客摆pose,而且很无私,也没管人要钱。
终于到了我们的lodge,此时已是中午1点半。之前打电话询问情况时工作人员说没电没网啥的,感觉应该很原始,来了看看觉得貌似设施还比较完备。不过,确实没网络和手机信号。大部分木屋里也没有电和热水,晚上照明靠点蜡。因为我们订的早,所以安排我们住的是建设较完善的一间木屋,有日光灯,而且,据说,卫生间连着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如果工作的话(这个不确定)说不定还有热水。好吧。
木屋里陈设很简单,床单什么的也都感觉潮乎乎的,让人喜欢的是有一个大阳台,挂着吊床,可以躺在上面睡午觉或者看看鸟儿什么的。以下是从我们房间的阳台拍到的日常景象。
Lodge的中心活动区是饭厅,放着两大长条桌,若干沙发椅和一些棋牌、杂志,供大家打发时间(这里也上不了网,没电视看,没广播听,让现代人怎么活呢)。很快给大家分组安排了导游,我们和一对美国来的couple一组(男Victor,女Adrina),导游叫Rafael,40来岁,略微黑胖。Rafael跟我们介绍,每天什么时候开饭,每餐都是自助,平时在饭厅有热水壶里面有开水,可以泡茶冲咖啡,还有水果随便供应,其他饮料或零食要另行购买。要注意防蚊和防晒,其他的就不用操心跟着他玩就行了。
简单的briefing之后就是吃午饭。看摆出来的都是一些烤肉、玉米、土豆之类的,不免有点担心,连吃六天怕吃不惯。好在咱们继承了中国人的优良传统,还带了几包方便面来,实在不行可以泡两顿面。午饭后,稍事休整,就跟着导游坐船开始了第一次exploring。
两船相会,Rafa向少年讨了他捉到的catfish给大家看。这鱼在中国叫啥呢?
午后的河面上非常安静,除了我们船的马达有点吵以外,就是不时浮起的鸟鸣,和村民在河边洗洗涮涮家常的声音。
发现了一只树懒,这个是重头戏。大家都很兴奋地拿出相机摄像机还有手机(手机也好意思拿出来照相??)。这树懒往往都是在很高的枝头,如果不是导游指出来,我们根本注意不到。所以不得不佩服导游的眼力,在坦桑尼亚的时候就领教过了,这次又是一个例证。真不能理解他们是怎么看出来哪里藏着个什么动物的。我们这次特意带了个400的长镜头,为了拍小孩和动物,可是在船上拍实在太难了。现在想想真是他妈的负累,又想好好玩又想拍出好照片,基本就是自己找不痛快。
之前就听人说过亚马逊就是鸟多,果然不假。虽然我一心希望的是看到美洲豹,但是Rafa已经明确告知,这个,基本上,很难。所以只好拍了很多鸟儿。Rafa每种鸟都给我们具体地介绍,可是由于语言问题,对鸟类的无知,以及记忆的懒惰,现在基本一种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就晒晒照片得了
回到lodge,我们四个浑身都已经湿透了。一路船开得快,被风吹得还挺冷。赶紧各自给自己弄了杯热的喝。来雨林的第一个教训啊,什么时候出门都别忘了带雨衣。
晚饭后的活动是继续坐船游河,去寻找凯门鳄。这回Rafa嘱咐我们一定要穿长衣长裤因为蚊子会很多,另外要带雨衣……收拾了一番,抹了一身号称最强配方jungle formula的防蚊水,戴上头灯,登船出发。河面上黑黢黢的,完全不似城市里那么亮堂。马达安静下来的时候,听见远处小虫啾唧,还有河里的鱼受了惊吓时不时蹦出水面,有时就蹦到船里来了。
游荡了半天,最后终于让Rafa在一个苇塘子里面逮到一只小鳄鱼。大家开始还有些惊愕,可是小鳄鱼刚被拿到灯光下,立刻就有千万只罪恶的手伸过去。可怜啊。据说这只大概有两岁大,而凯门鳄可以活到四五十岁,所以它只是个baby。
有人发现小鳄鱼缺了一两个脚趾。Rafa说那是让食人鱼咬的。后来发现,不少小鳄鱼都有断趾,想来亚马逊河里的食人鱼确实很多。
照了几张相,就把小鳄鱼放回去了,看着它一摇一摆地游走,我们也打道回府。回到lodge,不到10点,但是感觉已经累的不行了。Rafa说明天我们要一大早起来,坐船去主河道看dolphine,在船上吃早饭。想到这个,果断倒头就睡了。
一早被闹钟闹起来,刷牙洗脸穿好衣服,感觉还没睡醒呢就上了船。据说今天可能会在河里游泳,所以把泳衣也换上了。吸取昨天的教训,不仅穿了防雨的外套,包里还塞了一件雨衣,又顺手从码头拿了两把伞。
小船一边往主河道方向行进,一边随时停下让我们看鸟儿。不时遇见其他客人也坐着小船出来explore,让人想起在坦桑尼亚的时候,每天也是这样坐着吉普出去game drive。
清晨,一群甲虫还在树上睡觉。
这时Rafa非说树上有一只幼鹰,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努力寻找,可什么也没看见。拿了望远镜来,还是找不着。最后就换了大炮来拍照,照完在相机屏幕上找,终于找到了。
需要推近。依稀仿佛是它。
再推近。这回没跑儿了。
一路上,见到许多鸟儿在枝头或树梢。
还有蜥蜴趴在高高的枝桠上。
天气是阴阴的,间或还有一点小雨。大约开了40多分钟,到了与主河道的交汇处。
我们在这里吃了顿相当简易的早餐。
早餐过后,小船驶入主河道,开始寻觅dolphine。可是天还是那么阴沉,远处压着很厚的乌云,让人担心。Rafa说,下雨的那片云离我们这里还很远。好吧。
回去的路上,大雨变成了暴雨,每个人都既裹着雨衣又打着伞,可还是无济于事。咬着牙扛吧。开了40多分钟回到lodge的时候,每个人又都是落汤鸡了。这可还是大家都有备而来的呢。Victor感慨道,the nature beat us, again!Rafa说哎呀大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啦,我们都知道这里叫rain forest嘛。可是,我还是想说,现在不是传说中的旱季么……
回去的路上,大雨变成了暴雨,每个人都既裹着雨衣又打着伞,可还是无济于事。咬着牙扛吧。开了40多分钟回到lodge的时候,每个人又都是落汤鸡了。这可还是大家都有备而来的呢。Victor感慨道,the nature beat us, again!Rafa说哎呀大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啦,我们都知道这里叫rain forest嘛。可是,我还是想说,现在不是传说中的旱季么……
回房间换了干衣服,就去吃午饭了。菜式仍然很简单,但是味道相当不错。不免有些担心,本来来亚马逊是指望能高温减肥的,这样下去,每天吃的那么多,光是坐船也没啥消耗,不会反而增重了吧?下午据说是去附近钓鱼,我其实不是很感兴趣,不过听说是钓食人鱼,还有几分好奇。
下午三点,坐船出去钓鱼。这回队伍比较庞大,一船上大概坐了10来个人。照例地走走停停,用望远镜观察两岸隐蔽处有没有藏着什么动物。很快又发现了一只树懒,难得的是它正在从树梢往下爬,不像以往看到的都一动不动地抱在树上像坨屎。原来这货在树上爬的还挺快。
继续前行,穿过一个狭小的水道,进入了另一条亚马逊的直流。
导游选择了一个靠近岸边水草茂盛的地方,宣布就在这里开始钓鱼。大家纷纷拿起细细的小鱼竿,穿上生肉,扔进水里等待。鱼儿咬钩很快,但是据说很狡猾,经常提竿儿稍慢鱼饵就被吃掉了。大家很没耐心地等待着。终于,这位操西班牙文的女士率先钓上来一条腹部橙红色的小鱼,经鉴定,是一条食人鱼(Piranha)。可是真的很小呀,也就巴掌那么大。
接下来,大家陆续也都开始有收获。导游总是很小心地把鱼从钩上取下,放进桶里。我是不喜欢钓鱼、打猎一类的活动的,不过大家兴致不错,看来一时半会是不会收手的,我闲坐的实在无聊,也决定试试运气。
几经失望后,终于也钓到了一条piranha,个子虽小,可是牙还是很锋利的。
大家钓上来的鱼(基本都是piranha),有一些就被导游就地处决了,切成小块,给大家当鱼饵。事实上,带来的肉不到半小时就用完了,后面的鱼都是用先钓上来的鱼做成鱼饵钓的。
我自从钓上来鱼以后,就没有再继续钓。坐在船上拍拍照片什么的打发时间。
近傍晚,又开始下雨,于是快快地赶回了lodge。晚餐就多了一道菜,是大家下午钓的鱼。我觉得piranha烤了以后味道还行,就是肉有点少。
晚餐后,今天的安排是去丛林里night walk。同组的俩美国人都表示,太好了,终于可以不用坐船了,早就想去林子里走走了。好吧。导游叮嘱一定要穿长衣长裤,因为蚊子很多;而且一定要穿雨靴,因为这两天雨下的多了点,路可能很泥泞。于是我就擦了一身的防蚊水,穿好长衣长裤和我的儿童雨靴,拿着头灯、手电、相机,出发。
大蜘蛛。
因为太黑了,基本上只能近距离看到一些蚂蚁、爬虫、蜘蛛、蜥蜴、蝙蝠。Rafa指给我们看说树上有小猴,可是,反正,我是没看见。蜘蛛倒是挺多,挺大个儿。照片很难照。
看一下泥泞的路吧。这是比较浅的地方。可以脑补一下每一脚踩下去都是噗哧噗哧地,又软又粘地陷进去的感觉。
一些树干上长满了小刺。
一早起来,水面静悄悄的。根据在利马时候看的天气预报,从这一天开始,天要放晴了。十分期待。
吃早饭的时候,两个美国人都没出现。后来他们解释说,是觉得这两天吃太多了不消化,都顶到嗓子眼了,所以早饭就省了。其实我们也觉得这两天在lodge吃的虽然味道不错,但是确实很顶,倒不是吃的有多多,主要肚子里全是玉米豆、蚕豆、大豆、土豆这些特凿实的东西,很难消化。
饭后继续跟着Rafa往丛林的另一个方向walk。白天虽然蚊子没有那么猖獗,但还是不容小觑。长衣长裤以及全身涂抹防蚊水是必须的。
因这几天降雨较多,丛林里全是这样泥泞的路,不少地方还要趟水过去。
发现树中间有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因被雨水打湿,沉甸甸地往下坠。
白天看丛林,觉得清晰了许多,很符合心中想象的丛林的感觉。
涉水而行时,有的地方比较深,我一直担心水会没过我的鞋要儿。每一步都很小心翼翼地拣浅的地方踩。
捡到一个大蜗牛壳。
这树上的胶凝结以后就成了皮筋儿。
据说丛林里很容易迷路,所以大家都紧跟着向导。
又是蜘蛛。
这个应该是什么蜈蚣吧,大概有中指那么粗。
另外一条,配上烂泥看着就更恶心一点。
这里的蚂蚁窝基本都在树上,不然雨季时候全要被淹。
一路上Rafa指点讲解,我们就左顾右盼,大惊小怪地照照相。
一种菌类,看着就有毒。
Rafa特意把我们领到这棵树下,说树上住着亚马逊一带最小的一种小猴,果然被我们看到了,小得跟个大耗子差不多。
这颜色这身形,说它像耗子不是冤枉吧。
但归根结底人家还是只小猴,所以露一小脸儿给我们看看。
接下来就是很悲催了。本来说回房休息一下,1点吃午饭,然后下午去划独木舟。可是因为头疼的实在厉害,胃口也没了,午饭就没去吃。想让某人去盛碗汤给我吧,今天中午还没有汤。只好拿了些水果回来。幸好,带了几包方便粉丝,用开水沏了一碗。吃了一点,又吃了几口水果,头越来越疼,太阳穴和半个后脑勺都紧绷绷的,人也出奇的困倦。于是决定下午的活动不参加了。就这样在房间里昏昏沉沉地,一直睡到吃晚饭。中间偶尔醒来,也是头晕脑胀头疼欲裂,让某人给按摩一下。这一切的一切,都怪昨晚在我脑袋顶上叮包的那该死的蚊子!
睡醒起来,似乎好了一点,再加上吃了一点Rafa给的止疼片,头疼有所缓解。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这里太潮湿的缘故,身上总是很乏,人也非常渴睡,不想起床。转念又想,如果就这样睡到明天早上,也许会越睡越没精神,所以还是挣扎着起来了,去餐厅吃晚饭。晚饭吃的是一种大叶子包的米饭(类似于荷叶饭),里面有鸡肉和橄榄,非常好吃!可惜数量很少,基本每人只拿到了一个。后来在Iquitos的机场也看到有卖,在利马参观美食节的时候,知道原来是北部亚马逊一带的特色菜。
吃喝间问起两个美国队友有没有被蚊子叮很多包,答曰没有(妈的!),说跟在迈阿密夏天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叮了四五个吧。看别人好像也都没有大碍,难道就是我的血这么香?在餐厅穿着凉拖,一会儿脚上就连排的包了。
饭后,Rafa来征求意见,晚上选择1)Night walk;2)夜间划独木舟;3)坐摩托艇游河。我果断否决了1),对2)还有点兴趣,因为下午的时候没划成。可美国队友似乎都累得不行了,问能不能搞点轻松的活动。所以最后就还是坐船游河了。省事儿,坐在船上晚风习习很凉爽,周围虫鸣蛙叫,小鱼不时蹦出水面,还有成群的萤火虫飞过。很是惬意,渐渐的头也不怎么疼了,感觉人在飞快地好转。仰起头,望见的是繁星满天,还能依稀看出银河。好久没有见过这样的星空了。让我想起小时候回老家玩时的那些夜晚。
这个晚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Rafa指给我们看了一条缠在树梢的蛇。我这照片是400镜头推到最近了。黑灯瞎火的这他都能看见,太他妈不是人了。
癞蛤蟆。
小青蛙就萌多了。
还有这只超小的,摆着这么个别扭的姿势在那儿。
清晨,从木屋的terrace上望出去,又是一个大晴天。不知不觉已经住了三天,时间过半了。
一夜好睡,觉得身体状况大为好转,昨天的头痛已基本消失,除了头顶的包还很明显。于是换好衣服出门照相。
我们住的是3号木屋,门口挂着只红鹦鹉。
臭美一阵,回餐厅吃早饭。喝了一种味道奇怪的果汁,吃了一份味道奇怪的甜品。Rafa过来宣布今天是一个full day walk。我因为觉得状态比昨天好,还有点跃跃欲试。两个米国队友却面露迟疑,似乎有点勉强。你们白人不都是最喜欢折腾自己了么,不都极其热爱户外活动极其向往大自然么,怎么也怂了?
饭后回房间休整,天气好,把前两天被雨淋湿透的衣服都拿出来晾晾。
从木屋阳台看到的餐厅和门廊。
据说今后几天都会是大晴天。这样其实也有不好的地方,每次出门前都要纠结到底应该先抹防蚊水还是先抹防晒霜。反正最后两样都要抹,而且决不能少抹。身上便总是油汪汪的,往往活动一下又混合上汗水,那感觉,唉,不提也罢。
这次walk的地点比较远,需要先坐船。在船上不一会儿就感到前所未有的暴晒了。
我们就在这个颇幽静的地方下了船,顺着两三米高的土坡爬上岸。据说,雨季的时候土坡都是淹在水里的,有时可以划着小独木舟在林子里穿行,想想应该很好玩。
就这样,由Rafa带路,我们跟随,船夫断后,一行人往密林深处走去。
路上还是不时看到一些蜘蛛、蜈蚣、鸟儿一类的小动物。地上这个,我如果不说你能看出趴着只青蛙么?
这个,我如果不说你能看出我身后还站着个人呢么?
这棵树的树汁据说抹在身上可以驱蚊虫。
这俩据说是在及时行乐。
我脚下这个大土堆据说是一个蚂蚁的巢穴。
眼见为实,确实有很多蚂蚁进进出出。很快就有黄豆那么大的蚂蚁爬到靴子上来了,Rafa让大家赶紧跺脚抖掉,不然爬到靴子里,咬了人是很疼的。
时常能捡到一些样貌奇怪的植物。
扎两个辫子真不是为了装嫩,主要是披头散发糊在脖子上是在太热(温度虽然30出头,可湿度超大),而且也容易勾到枝桠。之后看照片,觉得怎那么像知青呢。
继续跋涉,很快到了午餐时间。
Rafa和船夫就在林子里找了个开阔点的地方,开始铺桌布,准备午餐。野餐就比在lodge里吃的差远了,只有一点面包,生菜叶子,吞拿鱼罐头,橄榄,和一点水果。我们托着盘子坐在树墩上边吃边聊天,要上厕所的时候,就拿着大刀(为了防蛇)自己走到远处林子里解决。
两个米国队友表示已经精疲力竭了,而且丛林里蚊子太疯狂,最多再走10分钟,就恨不得立刻回lodge去。我倒觉得今天比昨天精神好很多,应该还能再走一个半小时没什么问题。问Rafa还要走多久,答说大概两个小时。Adri瞬间崩溃。Victor说还好,只比我们的maximum多半个小时。于是饭后迅速收拾好东西,动身出发。
一路又追逐了半天小猴,可以看见有猴群在高高的枝桠间跳跃。可是太高太快,基本没法拍到。
Rafa在介绍一种可以用来做纸的植物。
这个据说可以用来做染料。
终于回到早上上岸的地方,小船还在坡下静静地等着我们。
树上正好有只啄木鸟在起劲儿地啄着,声音响亮。
打道回府。
回到lodge,天气大好,河水也仿佛比前几天清亮了许多。
照例地在码头洗靴子。这大半天感觉甚是愉快。据说晚饭前,要带我们去参观附近的那个小村子,可以买点当地的手工制品。我想可能是因为美国队友明天就要走了,所以我们的购物活动也跟着提前了。
回到房间,在吊床上悠闲地躺了会儿,要不是蚊子老来捣乱,还是很惬意的。河边一群食腐的鸟儿纷纷张开翅膀像是在搞什么邪教仪式。后来问Rafa,他说是在晾翅膀,因为经常吃腐肉,翅膀上有很多细菌,需要晒晒太阳消毒。
Rafa说要请我们喝当地的Jungle wisky,于是进了村中的酒馆。Victor尝了尝说pretty strong,我觉得还好。
吧台吧,算是
返程时,太阳已经落山,只剩下漂亮的晚霞。
晚饭后又去游河,又抓到一条小凯门鳄。要说小鳄鱼也真的够笨的呢。
这一天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早上在餐厅吃早餐,感觉客人又少了一些,大概都陆续离开了。像我们这样住一个星期的,还真是不多。
今天上午的活动是去主航道看江豚,游泳。中午回来,Victor和Adri就要坐船回Iquitos了。
出发前,Rafa一再叮嘱要防晒。果然一大早太阳已不是一般的大。
渔村的女人在熟练地杀鱼。
顺着熟悉的河道开了大约40多分钟。明显感觉水比前两天浅了一些。
这些是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荷叶,据说可以放个两岁的小孩在上面。
再次来到久违了的主河道。
我们在一处靠近岸边的地方发现成群的江豚,可是每次浮出水面换气都非常短暂,抓拍不着。
工作人员四下看了看说这里很安全,于是大家纷纷扑通扑通跳下水。
水尽管浑浊,但是非常暖和。可惜由于我们的惊扰,江豚很快都游走了。
游完泳,驾船返航,又惊起了沿途的一些鸟儿。
快到午饭时间了,渔村里的孩子们或在帮忙打水做饭,或在洗衣服。
返航途中,终于忍不住在这个瓜摊儿买了个西瓜。
Rafa在替我们挑瓜。
一艘船载着当地村民去Iquitos, 其中似乎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几张小脸儿。
回到lodge,就这么40多分钟在船上的暴晒,肩膀都已红了,后来还脱了皮。
物证,证明亚马逊的水含沙量那是相当大的。
让人感动的是,房间里居然有热水了。虽然只是水龙头里细细的水流,也开心地洗了个头和澡。
午餐时请lodge里所剩无几的客人吃了西瓜。跟我们平时吃的西瓜看着不太一样,味道也偏水。
像不像一块生牛肉上落了几只苍蝇?
吃过午饭,我们在餐厅里等着送Victor和Adri。Adri说,我实在等不及要洗个热水澡了。我会告诉她我中午已经洗过了么?嘿嘿。
大家交流了一下行程,发现两天后我们都在利马,于是约定到时一起去一个颇有名的餐厅吃饭。小船两点准时到达,接上客人嘟嘟嘟地离去。就这样告别了旅友,我们继续剩下两天的活动。
送别美国队友后,我们在餐厅外的吊床上小憩。考虑到明天一早就要去较远的一处丛林露营,这也许是我们在lodge最后一个悠闲的午后了。
由于原来的客人已陆续离开,新的客人还没有来,整个lodge里都很安静,只有鸟鸣,和偶尔工作人员用当地土语在说笑。
下午的活动是划独木舟,算是把上次错过的补上。要先用机动船把我们和独木舟运到远处,然后自己划回来。
Rafa现在就带我们两个人了,船上活动空间立刻感觉大了不少。
划船的好处就是,安静许多,不会惊扰到动物,因此能更近距离地观察。
但这种一人一桨的划船方式,不熟练的话还是挺吃力的。
没有了马达声,只有天籁之音和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我们的小船笨拙地呈S型缓慢向前。
Rafa的眼真是尖,像这样我已经是把400的镜头推到最近了,一般还是看不出隐藏在枝头的鸟。
要通过电脑进一步crop才能看清。这是亚马逊一带特有的一种大嘴鸟儿。
另一种忘记名字了的小鸟儿。
遥远遥远的枝头,有两只鹦鹉在摇摆。Rafa管这叫“跳舞”。
吹横笛。
这只也开始吹。
接下来一路玩儿命划船,回到lodge的时候还是已经天都黑了。晚餐很可口,但现在只超级渴望中式炒青菜。
晚餐后Rafa让我们选择是去walk还是去坐船,毫无疑问选择了坐船。
这天晚上除了满天繁星,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
最后一天在lodge带着潮气的大床上醒来,开始觉得有点恋恋不舍。说实话这几天真没有像想象中那么悠闲,每天都是闹钟闹起来,然后忙活一天,晚上躺下就着了。之前因为担心没有网络和电视会不适应,带了几本书,到现在一个字也没看过。
起床后,还没到早餐时间,简单收拾了点露营要带的东西,在lodge里照了照相。
早餐时,就只剩下这么几个客人了,其中一对西班牙人今天中午也要乘船离开。
早餐的丰盛程度也明显下降啊。
背了几件长衣长裤、防蚊水、防晒霜、手电头灯、洗漱用品,提拉着雨靴,出发。
先要坐船。这时太阳已十分毒辣。此行就是Rafa和一个船家全程陪伴。
晚上,引擎果然好了,坐船出去游湖,自然又免不了骚扰一下小鳄鱼。
这条据Rafa观察大概有一米多长了。
途径另一个小渔村,河边照例是杀鱼的女人和边玩边干活的孩子们。
树懒,这回露了个正脸儿。
当地人在湖中捕鱼。
看这样子,难道我们是要弃船登陆?
原来只是浮萍,Rafa下令直接开船通过。
但是马达忽然出了点问题,Rafa和船家积极维修时,我们两个没用的人就在船头照相。
终于驶出浮萍,来到湖的另一边。
我们拐上一条细细的支流,Rafa四下观察了一下,说就在这里开始钓鱼。
漂浮于水中的断枝下面据说有许多奥斯卡鱼,是这个季节的时令鱼,味道鲜美。午餐全靠它了。
河面上不时飘过死鱼。Rafa说旱季的时候因为水位下降,有大量的鱼要死去,剩下的也会非常好捕。当地人这段时间基本除了鱼就不吃别的了。
我们用捞上来的死鱼做饵,开始垂钓。可是要把钩从树枝间跑进水里,就是件难度很大的事情。此时已近中午最晒的时间,像我这么一向不爱打阳伞的人也不得不撑起伞,因为被太阳直射一下都觉得有灼烧的疼。
折腾了半天,我们一条也没钓上来。鱼钩倒是好几次缠在树枝上,费了半天劲才解开。最后还是Rafa钓到了两条,然后又用鱼叉叉了两条上来。
一早醒来,听见外面Rafa和开船小伙已经开始准备早餐了。还挺讲究,问我们要不要喝茶还是光喝果汁就可以了。原来他们从lodge背了一箱矿泉水过来,我们喝的和煮鱼的用的都是这个。
起床刷牙,就这么会工夫端杯子的手就被蚊子叮了,还是我眼睁睁看着叮的。
以前我很喜欢关于丛林探险的电影,里面的女主角我觉得打扮都是这样的
但来了以后,我发现其实实际的打扮应该是这样的
雨林不热吗?当然热了,可是没有办法呀。我会告诉你我雨衣里面还穿了件长袖衬衫么。
早餐又是喝的鱼汤。最然还是很鲜,但是连吃三顿了也有点倒胃口了。
收拾好东西,拔营起寨。在回lodge的路上,又游了游湖。
关于蚊子,Rafa说他小时候也被叮得很惨,但是十五六岁以后蚊子就不怎么搭理他了。他同时还表达了对中餐的喜爱,说他们家每周都会下馆子吃,但就是蔬菜切的太大棵了,吃起来有点困难。
我们正一路美着呢,lodge派来接应我们的船出现了,还埋怨我们没时间观念,害人担心。
回到lodge,就看见食腐的鸟儿们在晒翅膀。
回房间收拾行李,这回是要彻底清点了。肩膀这么红,一部人是晒的,一部分是蚊子叮的。
脚上是重灾区。粗略数数,左脚有25个包,右脚有21个。
大腿上也被叮了不少。
最后,在餐厅洗手间里看见这幅照片,是雨季时lodge的样子。每个房间都成了水上屋了。
对比一下现在旱季的样子,挺有意思。
这个是亚马逊上的cruise。在cruise上住几天也是来亚马逊的一种玩法。
中途又停靠在来时停靠过的小镇,又看见了这个小朋友,每次都跟游客热情地打招呼。
码头附近有一群江豚出没,仍是每次都差不多冒个泡就又沉下去了。
感觉自己黑了不少。不过这几天,确实觉得皮肤水分充足,比较紧致饱满。
Rafa来码头为我们送行。接我们走的船,同时也送来了新的客人。Rafa很快就又带着新的客人去做briefing了。
每次离开一个地方,若有点不舍,都会信誓旦旦地想,过一阵再来一次。可世界这么大,我们又那么好奇,下次再出行又会选择新的目的地了。所以绝大部分地方可能一辈子也就来这么一回。
回到Iquitos,lodge的人把我们拉到他们的办公室,在这里给Cusco的旅社打电话。
办公室里养着一只大狗和一只小猫。小猫据说才三个月大,一切都是它的假想敌,像有多动症一样。
感觉Cusco那家旅社远没有这个lodge这个靠谱,沟通了半天,也没搞定。先去街对面吃了顿晚餐。
喝的这个是可口可乐公司为当地特制的一种饮料,叫印加可乐。味道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香港喝的cream soda。
Lodge的人负责把我们送到机场。办理完手续后,又有点饿。点的这个就是好吃的叶包鸡饭。
隔壁桌的熊孩子,老是打量我们。大概这边亚洲人确实比较少见。
飞行大约1小时,再次回到利马,骤然觉得冷了。从机场还是坐的green taxi去马里奥特,价格真的挺公道,开了大约近一个小时,才收50索尔,我们都不好意思了多给了5索尔小费。
酒店房间马马虎虎,wifi巨慢。感觉没有上次住的Westin性价比好,就是位置不错,面海。晚上开始上网查对付高原反应的措施。这次就是听从了旅行社的建议,提前从亚马逊回来,留出明天一整天在利马调整以免后天上高原不适应。可是本以为利马像墨西哥城一样是高海拔城市,谁知丫市区建在群山中的低地,我们的酒店更是就在海边,海拔能有100米??调整个屁呀。
这应该算是这次度假以来,第一次睡到自然醒。这一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酒店所在的区据说是利马的富人区和酒店区,对面的海滩上就有一个购物中心,我们打算就去那里逛逛
购物中心是露天的,面对着大海一排排专卖店。很多商店在卖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还有很多alpaca羊毛制品。这个抱婴儿的兜子貌似很实用。
考虑到去马丘比丘需要凌晨就爬起来上山,可能很冷,于是买了双靴子。
考虑到去马丘比丘需要凌晨就爬起来上山,可能很冷,于是买了双靴子。
逛了一会就觉得很累了,于是到海边的餐厅吃饭。选择了户外的座位,后来有点后悔,风太大。
点了若干个菜。这个鱼汤似乎也太实惠了点儿,上来了一盆,这是给我分的一碗。
这天气,这温度,还有购物中心的样子,都让我想起Brighton。
吃完饭有点肚子疼,就回了酒店,结果发现来例假了。赶紧吃了止疼片,一边在房间休息,一边看别人关于Cusco和马丘比丘的游记。发现很多人都提到,喝古柯茶(Coca tea)对缓解高原反应挺管用。不过我老担心会很难喝。
休息到再不出门人家遗址就要关了,因为懒得出门叫车,就坐了酒店的车出去了。那么短短的距离,居然收了25美元,太坑人了。
到了古城遗址,还行,还赶上了最后一拨英文讲解。负责讲解的是一位黑黑的女士,可能因为这里离美国近吧,一口美国腔,而且比美国人的儿话音还过分,说一个单词舌头在嘴里不知道要打几道弯儿。
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古利马人怎么采石,怎么盖房,blahblahblah。
这位,据介绍说是lama,跟alpaca的区别在于,肉不能吃,毛不能穿,体型较大,基本用来运货。
后面这位长得颇萌的,是alpaca,从形象上海市不难分辨的。但它们都属于羊驼(i.e.草泥马)。
很多人用来当宠物的荷兰猪,当地语叫cuy,常被山地人拿来煎炒烹炸,是当地的特色菜。
这是古利马人用砖搭起来的城市。
等着等着发现相机卡快满了,于是只得打车回酒店,拿了新的卡又打车回来。然后晚餐开始。
棚子下面就是我们晚上要去的餐厅,现在还没开门。
对于这种风格过于古朴的手工制品,我说实话真的没有太大兴趣。会不会显得很没文化?
对于建筑和历史还有点兴趣。据讲解说,和山地的印加人不同,古利马人崇拜海洋,而不是太阳。
为什么呢?讲解说你们看看天就知道了。利马一年到头没几天出太阳,基本都是阴天。
原来我们第一天到利马赶上出太阳,还是很难得很给面儿的事了呢。
但是虽说老阴天,利马的降水量却非常少,所以他们经常要祈雨。
利马古城砖的垒砌也比较特别,中间都留有缝隙。这是因为这里在地震带,这些缝隙可以使墙体在地震时略微变形,而不至于坍塌。
这么看来,利马这地方还真是没啥可取之处,不值得一待。
很感谢讲解帮助大家增长了知识。参观完毕,我们就杀到餐厅去了。
可是人家还是没开门,只好坐在lounge里等着。正好他们有coca tea,就点了一杯。
味道嘛,见仁见智,反正我觉得有点难喝。
照例还是点了ceviche配红薯和大玉米豆。
当地特色菜,串烤牛心。牛心吃起来纤维比较粗,跟一般牛肉颇像,但是内脏味儿颇重。
山地特色菜,炸荷兰猪皮。皮比较韧,而且出乎意料的肥。实在没觉出是怎样的美味。
菜量都不小,明显点多了。
吃到非常顶,打车回了酒店。楼下的一个纪念品商店还开着,就又逛了逛。
貌似南美山地小孩都戴这类帽子,商店里也常卖这种造型的小玩意儿。这个帽子号称是纯手工做的,价钱多少忘记了,印象里有点小贵。
这一晚睡的不太好,半夜还痛经疼醒了,吃了两片吃疼片又继续躺下,迷糊到被闹钟叫起来。拖着大包小包下楼退了房,然后打车去了机场。一直感觉有点发冷,头还有点疼,人也很累,不免有点担心,身体欠佳如何对付高原反应?
从马丘比丘出来,正好赶上最后那拨游客也在撤离,排队坐上公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终于抵达我们下榻的小镇。
在火车站附近的小馆子吃饭,碰见了帮我们扛行李的脚夫,说他早就到了,行李已送到我们的酒店,尽管今天走的有点慢,但Marco最后还是说他很proud of you guys,因为昨晚在Cusco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看起来真的病的都不行了,没想到今天还是走下来了。
不想吃油腻的东西,就要了一碗意式面条汤,吃的还蛮舒服。
要说我们也有点没太当回事,一点防高原反应的药也没买,就在机场买了两包古柯糖。这是哪里来的自信呢?在飞机上一路观景还好,下面是高原、雪山和湖泊,很快就望见了Cusco。
Cusco是秘鲁第二大城市,海拔大概3400米左右。从机舱小窗望出去心中不免有些兴奋。
下午的时间我们打算自己在Cusco逛逛,顺便也适应适应。旅行社便把我们送到了我们订的旅店。
旅店叫Fallen Angel,是我们自己在网上找的一家boutique hotel。很有文艺范儿。
就是两层小楼没有电梯,刚上两步楼梯就开始心跳加速,头有点晕。
这时早上就有的头疼开始越发厉害起来,感觉是开始高原反应了。进房间就要了两杯coca tea。
我们这个房间名字叫passion,卫生间就在床边,隔着一层玻璃。
我们唯一的小窗。后来这点受到导游的批评,说太不通风,所以更容易缺氧。
看着很有情调吧?背景是马桶。
在屋里歇了会,人越来越不舒服,头疼,累。为补充体力,叫了点午餐,要了好消化的汤。
人家都说刚来高原要吃light food,不然增加身体负担,可某个二货还是点了个荷兰猪腿。
汤也很腻,搁了很多cheese,不太有胃口吃。
尽管难受,还是忍不住尝了尝荷兰猪的小腿肉,真他妈油腻!吃了一口再也不想吃了。
有心倒头就睡,可是店老板跑来说,不能就睡,得出去走走,不然晚上肯定睡不着。好吧。
勉为其难地爬起来,出了门。也许是正好来例假的缘故吧,头疼恶心,浑身虚弱。
其实呼吸困难倒没有,偶尔心跳气喘也没什么,主要是头真的很疼,而且总想吐。
二货也已经不舒服了,跟我差不多反应。两个苦逼扶着墙走出了旅店。这些照片都是强颜欢笑!
按店老板的介绍,顺着这条小巷走去广场。这是巷子里一家卖手工织物的。
迎面走了一个当地女子。我们急忙给她照相。想不到她也有图谋。
捧出一只小羊羔来问我们要不要合影。只得从了。当然不好意思不给钱了。
这时已经进傍晚,阳光在背景中的群山顶上一点一点褪去。Cusco很有高原城市的感觉,建筑高低错落,街道古老狭窄,随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游客以年轻人和背包客居多。广场附近有许多餐厅、酒吧以及一些或民族或文艺的小店。很多人爱追求一种高海拔的浪漫,一边灯红酒绿,一边净化心灵。我虽然没去过拉萨,但想象过去,多半也是这个路子的。
Cusco的建筑同时带有当地高山民族的特色,和欧洲殖民地的风格。
一对小青年儿,姑娘摆了半天pose让小伙给照相。
天渐渐黑下来了,可以看到光影在教堂上移动。
没有太阳照到的地方立刻觉得冷了。据说到了夜里气温只有1-2度。
忘记为了什么落了单,便有人来向我兜售当地风景的图片。记得好像很便宜,一张才1索尔。可考虑到带起来不方便,还是没买。
后会有期吧。
天越来越冷,决定回酒店了。
来的时候是下坡还好,回去的时候就要一路上坡了。
才爬上一个小坡就有点心跳加速,到旁边一个小店转了转休息一下,顺便买了顶山地小帽。
这家店织物很漂亮,可是不让拍照。小气。
终于爬回酒店了。
进了门,已经开始不舒服,在楼下坐了一会,让老板给上了两杯coca tea。
这个茶几的设计,就是把澡盆当成鱼缸使,再在上面加块大玻璃盖子。
拍完这些照片,我们一步一步挪回房间了。此后,一直到晚上,都是头疼欲裂,天昏地暗。晚饭只想吃点comfort food,就让老板帮着熬碗粥。技术指导了半天,也不知是不是高海拔的缘故还是当地米的缘故,米就是熬不烂。凑合喝了两口,又把剩下的最后一包老坛酸菜面煮了,也还是吃不下去。
六、七点的时候,明天带我们的导游如约来找我们做briefing了。是个黑黑的小伙子名字叫Marco。大致跟白天在旅行社说的一样,另外叮嘱我们要带防晒霜和防蚊水。我一听差点没崩溃——都这么高海拔了还他妈有蚊子???Marco说因为马丘比丘那边是high jungle……
看到我们两个都已经是卧床不起、奄奄一息的样子了,Marco说我们也可以选择坐火车直接去。可是考虑到我们是5月份就抢着买了Inca trail的进山票,不走的话太可惜了。所以就商量着,要不我一个人坐火车直接去(因为我来例假本来就有点担心体力),他们两个还是走trail过去。最后决定还是明早看看身体状况,上了火车再定。
就这样做着两手准备,还是租了走trail的装备:两根拐棍,一个挑山工(可以帮我们每人挑7公斤的物品)。Marco安慰我们说,明早坐汽车到Ollantaytambo,那海拔下降到2700多米,我们会感觉好很多;再坐火车到开始trail的地方,海拔只有2100米,中间穿山越岭,到达马丘比丘的海拔大概才2400米;晚上下榻的小镇只有2000多一点,所以都不会有问题。
最后,Marco临走前替我们向店家要了个氧气罐。我觉得太夸张了,可某人非要让我吸。吸了大概20分钟,觉得也没啥大区别,果断不吸了。最恨一直头疼的不行,估计带紧箍咒也就是这样,连带着便很恶心。临睡前,我终于吐了。之后,算是勉强睡了两三个小时。不像某个苦逼,难受了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一早才吐。真是人品不好。
早上4点就起来了,感觉基本没怎么睡。某人去厕所洗漱时吐了一场。头还是那么疼,强打精神收拾出了一个随身的包,和两个7公斤的口袋。
导游车来接,大概5点左右,天还没亮。我们行尸走肉般上了车,感觉照这个架势,怕是不能走trail了。店家还给我们准备了带在路上的早餐和一些柠檬糖。
这段山路大概走了一个半小时,我一直枕在某人腿上迷迷糊糊。再睁眼看窗外时,天已亮了。很快到了Ollantaytambo,导游把车停在一家小店外面,说进去给我们拿午餐盒。不知是身体适应点了,还是因为海拔降了,感觉似乎舒服了一些,头还疼,但是有所缓解。为了补充体力(没准儿还要走trail呢),我还勉强吃了点早餐面包,可是某人就不行了,还是基本吃不下东西。
一切打点停当,我们就从Ollantaytambo登上了去马丘比丘脚下Aguascalientes的列车。这条线路据说每个小时都有车,主要是为各国游客开通的,2小时20分的车程,单程票价50-75美元。
车厢貌似很新很舒适的样子,车顶还有两排大窗供人欣赏风景。看着比欧洲之星强多了。
在车上舒服地坐着,看看风景,喝了杯热茶,又吃了点香蕉和薯片,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又开始蠢蠢欲动决定去走trail了。某人对此很存疑,怕我走半截肚子疼。我就指给他看车上有几个老太太,都带着登山拐杖来的,想必也是走trail,想必trail也不会难走。终于在到站前10分钟决定三人一起下车。
下车的地方人称“104”,是我们这种两天的mini trail的起点。差不多我们脚刚沾地,火车就开走了。回头一看,操,就我们仨下来了!
过了一座铁桥,进山前在此略作休整。涂了点导游的驱蚊水,号称当地产的,特强效。涂完我嘴唇都麻了。估计能管用
正式出发,很快看到了第一个印加遗址。据说原来是印加人的普通民居。
一来二去地折腾,出了点汗,精神反而好了很多,我几乎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了。
安第斯山的花儿。
在山腰处望见又一趟去马丘比丘的小火车经过,感觉像玩具一样。
路都是上上下下、蜿蜒攀升的。一路欣赏远近山峰的景致。
愈发热了,于是又脱了件外套。
在山脚下是另一个印加村庄的遗址,远远地就能望见标志性的梯田,和贯穿山谷的河流。
转过一个山坳,望见第三个印加遗址,Winay wayna。
看着很近,走起来觉得好远,半天也走不到。
越靠近Winay wayna,觉得植被越茂盛了。以前见的多是秃山,没见过这样的high jungle。
终于到啦!这里的海拔是2650米。
Marco开始催我们继续赶路。可是好累呀,实在不想爬这长长的石阶。
在这里,Marco用午餐剩下的面包,和营地的ranger换了半碗米饭。我尝了尝,和以前吃的小米差不多,口感更脆一点。
从营地出来,彻底急了,马不停蹄地赶路,相也顾不得照了。这样,终于,在4点半前到达了Sun Gate。Marco对一路叫苦的我们说,没什么好抱怨的啦,快来看,下面就是马丘比丘了。
有点小激动,虽然夕阳正好从对面照过来,使本来就小小的马丘比丘轮廓略显模糊。
在Sun Gare小坐之后,就开始一路向下冲。沿途从各个角度看越来越近的马丘比丘。
也听到下面想起工作人员轰人的哨声。5点钟景区就要关闭了。
终于啊,终于,跌跌撞撞、屁滚尿流地冲到了马丘比丘。
当当当当!!!
Marco也拿出相机激动地拍照。我说你不是说你经常带人走trail,每周都会来两趟么。他说,从来没这么晚到过,都空无一人了,好棒。(你骂人!T_T)
早上4点半就起床了,居然酒店的早餐已经开了。吃了两口,太早也没什么胃口,等Marco来了就匆匆赶去公车站了。到那一看,还有半小时才发首班车,可已经排上了长长的队。
坐上车,迷迷瞪瞪给运上了山,在马丘比丘门口排队,进场。一进去,许多人就马上往山上爬,为了能占据山头上有利的位置,好在第一缕阳光洒向马丘比丘时照相。我们也跟着往上爬。好多台阶呀,恨死台阶了现在。
大家都来争抢的位置,其实就是我们昨天傍晚照相的那块大石头。为了拍到“像明信片上一样的”照片,很多人都在此排队。只得称道的是,秩序很好,大家也很自觉,轮到自己就快快地照几张然后闪开,要是不满意趁后面人没来时再补一张也没人有意见。轮到我们时,正好太阳从山后露出头来了,山尖儿上的第一缕阳光。人品呀!
大家都纷纷激动地照相。其时大概是6点10分,其实不能算是日出,只是因为群山环绕,阳光照到马丘比丘的时间比较晚。此后,随着太阳一点点出来,气温也开始逐渐升高,有照片为证。
不多久马丘比丘上已是阳光普照,在清晨透亮儿的空气里,整座天空之城的轮廓显得格外清晰。有人在旁边说,看着像doll house一样。
许多人开始下山,进入城中参观。我们也向城中走去,但速度缓慢,一来是腿疼,某人还一个劲说昨天把脚崴了,另外不停地照相,横的竖的各个角度的人与景。
其实就是周围的山也很雄伟壮丽,特别是在清晨的光芒万丈下。远处还有雪山。
真身打扮,不管怎么待着,看着都有点像个山地歌手。
进入马丘比丘古城中,处处都是这种石墙,竟没有一处有房顶的。在这种有历史感的古朴的地方,照相时的装扮一定要注意,稍不留神就会像是在自家村口照的。
后面的这座山,在各种马丘比丘的照片中几乎都有它作为背景。其实它是毗邻马丘比丘山的另一座山,叫瓦纳比丘。有很多人来游览马丘比丘,会顺道爬一下瓦纳比丘,因为从山顶上可以俯瞰马丘比丘全景。不过,据说每天只放200人进。有人说,在进马丘比丘时登记下就可以了,先到先得,也有人说,需要提前跟agent订票。口径不一。我们是实在不想再爬山了,问都没问。
到火车站售票处问了,答说票是可以退的。11点多的票大概是50多美元一张,1点多的票是75美元一张。我们考虑今天一天应该能把马丘比丘逛完了,明天就是拾遗补漏地再照照相,所以做11点多的火车就行了,这样还能在回Cusco的路上沿途玩几个地方。可是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保险点好,万一没赶上第一班车呢。所以最终还是没有退票。
走出market,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台阶上吃着果冻,不知为啥被妈妈骂,很委屈的样子。
坐着喝咖啡时,跟Marco闲聊,他说他大学毕业,才干了两年导游。问他有没有出过国,他说还没有,然后问我们,我们多大的时候第一次出国。我想了想,说大概跟他现在差不多的年纪。我感觉Marco听了以后心里平衡多了。
可能是连续几天睡眠不足,我略觉不适,于是决定我们也先回镇上,午休一下下午再过来接着逛。
坐车回到镇上,Marco去拿他的行李,我们也要去火车站问问能不能把明天多订的那套票退掉。约好过半小时在我们酒店的大堂见。
火车站在一个market后面,我们一路打听,一路逛了逛五颜六色的摊铺。
集市里大多是在卖山地特色的编织物以及用其制作的各种服饰用品,还有用alpaca毛做的围巾、帽子和手工艺品。
我们从巷子头走到巷子尾,这两个家伙一直在打得火热。
回到酒店,Marco已经等在大堂了。我们清算了一下帐务,留了联系方式什么的。我因为有点不舒服,就一个人先上楼了。过了一会某人回来,进屋一看,羽绒服没了。号称是实在经不起Marco央求,折价卖给他了。唉,我就这么一会儿没看住,衣服就叫人给扒走了……
我们订的是full board的,所以中午就点了些东西在房间吃了。窗外就是贯穿山谷的那条河流,环境不错,只是胃口欠佳。
饭后稍稍小憩了一下,2点起来,二次上山。
下午来,游人少了一些,上午那种大队人马的旅游团好像没了,冒出不少学校组织的学生团体。阳光也变得柔和了一些,只是风有点大。散漫的羊驼们都遛达到这上面来了。
回到镇上,太阳已经下山,还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我们决定先回酒店吃饭,晚上再出来去market逛一逛。
这种景区边的小镇,可能都有些相似之处,既充满民族特色,又透着商业气息。不同的是,很多地方的繁华都是围绕着一条河或一个湖,这里我觉得是围绕着这条铁轨。
累极,在酒店吃饭。好想吃青菜呀,姜汁芥兰,腐乳通菜,清炒菜心,上汤豆苗,你们都在哪里呀?
吃完饭,尽管很累,还是打起精神决定去镇上逛逛。
Alpaca毛做的小草泥马,捏上去特别舒服。
决定买一顶alpaca毛的帽子,试了又试。
近两年亲朋好友也开始有生女儿的了,终于可以看看小女孩的衣服了。给心中想着的那么几位小姑娘挑了两件alpaca的毛衣。
传统的炉子。
从集市出来,闲逛到镇中心的小广场,和这位著名的Inca(叫什么忘记了)合影。
这一定是我此行最忙碌的一天。早上4点闹起来,收拾好行李,下楼从餐厅拿了几根香蕉,梦游一样地去车站排队了。一边站在那儿发呆我一边想,我平时上班,一般8点起床;在亚马逊的时候,基本每天7点就要起床;到了高原以后,每天都是4点多就爬起来了。我这他妈是来度假休息的么?
山里,天亮之前,还是有点冷的。某个二货这时开始后悔羽绒服卖早了。活该。好在很快开始发车了,大家呼噜呼噜涌上去。
回到镇上,匆匆去酒店退房,取了行李。好在火车站离酒店很近。一路走过去,正是各个餐厅开始招揽午餐生意的时间。阳光明媚,让人心情愉快。看见一些奇装异服的人,不知是干嘛地。
到了车上,两个座位竟然是分开的,好在和旁边座位的乘客换了,还捡了个靠窗的座。开车以后,发现从我们这一侧车窗看出去的风景非常好,碧草蓝天,山峦起伏,溪水连绵,而另一侧因为和树丛离的太近了,没啥风景。我看刚才跟我们换座位的那哥们儿老往我们这边的窗户看,一定心里很后悔吧。我们也只好装没看见。
列车中途停下等着错车时,附近的当地人就来兜售些小商品。这个在山坡上静静等待的小姑娘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她的妈妈背上还背着个小孩儿,凑到车窗前来卖小野花。
仔细看看我们这列火车,原来只有一节车厢,连单独的车头都没有,感觉跟轻轨差不多。本来觉得旅行结束,会略有惆怅,没想到这一路非常欢乐。首先是列车员换了打扮出来给大家跳舞。
之后另两名列车员开始推销alpaca制品,方式就是一件一件穿戴上给大家走秀。车厢里放着欢快的山地音乐,我到现在还能记得那个旋律。车上乘客全给调动得很high。
还拉了乘客一起走台。这姑娘便也大方地穿戴上,在车厢里很风骚地走了几圈。
推销效果非常好,表演一结束大家就纷纷询价,找自己刚才看上的款式。我也给感染得买了一件羊毛斗篷。
不知不觉就到了Ollantaytambo,觉得这趟火车坐的很愉快,是个意外的惊喜。而且这车的样子也很可爱,驾驶室只占车厢一角,另外半边是一扇大窗。乘客可以从这扇窗看到火车正前方的风景。
下车后就在车站里的一家餐厅吃午饭,一边等旅行社派的司机来接我们。
司机先给拉到一个当地的印加遗址,在门口买票时发现卖的是一种通票,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去好几个地方。但是对我们来说就比较亏,因为明天就走了。卖票的是个黝黑的当地人,大声跟我们宣布完票价后,忽然压低声音说不过我们也可以只玩这一个地方,两个人四十索尔。我一听,有黑幕呀,赶紧参与。某人付完钱还问人有没有票根,人摆摆手催我们赶紧进去了。
据说,顺着台阶爬到顶,能看到山那边壮丽的风景。但是我们还是pass了。一是赶时间,二是太累。就在半山腰和山脚看了看梯田以及村庄。
这遗址也太村了点儿,我还梳了个辫子……
从村里出来,到Ollantaytambo镇中心的小广场逛逛。这后面算是古镇的一部分,小窄街巷里,也遍布着各种青旅、客栈、cafe和小饭馆儿。其实现在想想,如果怕高原反应太强烈的话,可以飞到Cusco后,直接就坐车来这里住两天,因为海拔也就2700-2900,反应不会太大。等适应一下,再回Cusco接着玩。
正在空无一人的小巷里遛达着,忽然跑来这么个小孩,拎着一袋爆米花,拖着鼻涕无言地看着我们。心里嘀咕,是卖爆米花的?还是要钱的?反正给了几块钱,他仍旧无语,爆米花也没给我们。
正好到了放学时间,几个小姑娘追跑打闹着回家。
古镇的街道都是横平竖直地整齐交错着,成排的房子后面,有一条沟渠流经每一家的门口。
回到广场,几个本地女人坐在路边聊天。
离开小镇,司机就带着我们往Huilloc去了。一路上山,一开始还很兴奋,欣赏着窗外的美景,后来越爬越高,开了都快1个小时了还在爬,就开始有点嘀咕了:这地儿在哪呢?海拔有多高?看路边经过一个个村镇,每个镇头都标有当地的海拔,从2900多一路开到3600、3700、3800,最后终于在3900多米处停下来了。
这里就是Huilloc,村子的平均海拔3941。一下车,回身猛了点,立刻觉得头晕一下,赶紧放慢速度。周围身着传统服装的村民们围了过来。
据说,前排的这是村长和他儿子。
快乐的小孩儿骑着车乱窜。
村里居然有一个很大的足球场,几个小孩儿在踢球。南美的足球队就是在这种高海拔训练出来的吧?
围巾男本要带我们参观一户人家,可是走到院门口,发现人家家里正在开会,只好作罢。不过院墙外趴着这么两位小朋友,在偷听大人说话。
小盆友,我想问问你们,你们幸福吗?
进不了人家家门,就拉着小朋友们照了几张相。我感觉,小男孩很腼腆,很沉静,总是微微笑不知在想啥;小女孩虽然也害羞,但只是因为有点认生,其实性格应该是很外向活泼的。照相的时候,就看她各种扭捏,不停好奇地打量,等你看她时她又赶紧扭过头去,自己还不好意思地咯咯乐。
离开这兄妹俩,准备去参观村里的毛毯作坊。看见路边的羊,原来他们除了养草泥马,也养普通的羊啊。
天色渐晚。山里太阳落山很快,一沉下山梁,大片的阴影就铺过来,没有太阳照在身上,立刻觉得冷了。
当地女子正在织一块小羊毛毯。
背后的布里,原来裹着她的小孩儿,就这么背在身上。
最后我们感觉按惯例是不是该给点小费呢。谁知他坚决不收,说带我们参观也是为了宣传当地旅游,只要我们回去看看有拍到好的照片,给他发过来就行了,他好用在自己的网站上。我们也坚持,最后他勉强收了10索尔。挥手道别,匆匆上路,时间真的不早了。
司机一路快车,我们都捏着把汗。同时想到马上又回Cusco了,想起几天前的高反,还心有余悸。不过我感觉这几天已完全适应了,已没有任何不适,某人却还是觉得有点头疼和恶心。是心理作用吧?
天不久就黑了,我们的小车飞快地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途中经过Chinchero小城,本来原计划是在这里逛逛集市的,现在人家早关了,就只能在路牌底下照张相了。这里海拔3765米,原来那天凌晨从Cusco赶去Ollantaytambo坐火车的路上,还经过过许多海拔更高的城市,当时都没有感觉。
从Chinchero又继续开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看见Cusco的灯光了。远远地从山上望下去,城市显得很繁华。忍不住连比划带嚷嚷地叫司机停下车。
进入Cousco市区,看见路边的小店卖杀好的火鸡和荷兰猪,开始觉得饿了。
回到客栈,还是原来那家,老板已经把行李给我们放回原来的房间去了。寒暄了几句,得知我们那天还是走了trail,老板直夸我们。简单收拾了下东西,换了条裤子,就跑出来找地吃饭了。还是上次来过的那个广场。
没走太远,就上了广场边上一家餐厅的二楼。还有乐队表演。就在这里把晚饭解决了。
要了一份alpaca当主菜,吃起来还是有点硬,觉得没有羊肉好吃,对传说中草泥马的美味快要死心了。
夜晚的高原城市非常冷,所以吃完饭也没有再逛就直接回客栈了。其实如果有时间的话,Cusco还是可以好好玩玩的。
我们的房间。
又是一大早赶去机场,一个多小时飞回利马。
已经累得不行了。
从机场打车去了酒店。这次在利马前前后后停留了三天四晚,居然睡了三家不同的酒店。想当初办签证的时候签证官都笑我们。
最后住的这家酒店是三家中最贵的一家,大概200镑左右吧。条件也没觉得格外的好,不过建筑更有特色一些吧,是殖民地时期的老房子。
我们的房间还没有ready,临时存了行李后,就跟事先订好的一个旅行社去美食节一日游了。
号称是南美最大的一个美食节,就在海边,可惜天气阴沉还有点冷。我们一车大概10来个人,都是从各个酒店揽上来的,起初还跟着导游听讲解,后来渐渐都走散了,只剩下我们两个还团结在导游身边。
漂亮的巧克力。据说秘鲁可可挺有名,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我尝了尝,觉得秘鲁的巧克力比墨西哥的反正好吃不少。
烤成人形的面包,我在旁边看了又看,询价又照相,最后也没买。可是摊主也不介意,看我们照相时还举起面包配合。不得不说,对秘鲁人民印象很好,觉得遇到的人都很纯朴、友善,整天乐呵呵。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埃及,如果多看两眼问个价钱,买卖不成埃及商贩张口就骂,甚至他吆喝要你过去看你没理他,他也会骂。是不是阿拉伯人还是比较aggresive一些呢?
这个面包人真的好大。
这个是pink salt。据说可以用来配鱼生。
不知道名字的当地水果。
这五颜六色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土豆。
这个,谁都不知道是什么,连导游到觉得新奇跑过去合影了。那我也来一张吧。
一篮小辣椒。
和执勤的秘鲁官兵亲切合影留念。
到了午餐时间,我们也和导游分开了,约好下午4点半在出口前集合。接下来进入各地风味美食区,我们就开始东尝尝西尝尝。
这一路在秘鲁旅行,沿途不时看见一些叫Chifa的小馆子,后来知道,是秘鲁特有的一种把中餐和秘鲁菜结合的饮食,很平民,很受欢迎。我们一直想去尝尝但都没找到时间。在美食节上,看见也有当地的中餐馆来参加活动,菜单上有一道姜葱炒荷兰猪,就点了一份来吃。虽然说,没感觉出有任何姜葱味,但是荷兰猪的味道还可以,至少不那么硬或膻了,算起来应该是在秘鲁吃荷兰猪最好吃的一回。当然也有可能是口味习惯的问题吧。
这个大臼里舂的就是我心爱的荷叶包鸡饭。但是味道没有在亚马逊lodge里面吃的好吃,略干。
许多摊前都摆着这样的大鱼。
走到广场中间忽见一条悠悠的长队,纳闷人们都在排着等吃什么呢这么火爆?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在烤猪肉,而且烤的那是相当豪放,走到3米以内已经是烟熏火燎内牛满面了。
有趣的是广场上同时有三家都在大规模地铺开了烤肉,竞争有点激烈。广场上一片大荤之味。
我们的房间,行李已经提前放进来了。我们晚饭就在房间里把那份alpaca给吃了。虽然凉了以后略有点硬,但还是很好吃,完全不像之前在Cusco吃的那样。终于在离开秘鲁的前一天,吃到了美味的荷兰猪和草泥马,感觉旅行也圆满了。
美食节上买的心形巧克力,好看多过好吃,把玩了半天。
清晨起来,赶去机场,就这样离开了秘鲁,踏上了归途。
在秘鲁玩了两个星期,到临走的时候,我们都已经习惯这种人在旅途的状态了,总觉得每天早上醒来就是要飞去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每天晚上临睡前就是在查找信息和制订翌日的行程,随时准备第二天打好包拎上行李就走人。一下又回到朝九晚五规律的生活似乎很不适应。想想我们这才出门旅行两周,就这样了,那人家出门旅行半年一年的那种,还能回的去过去的生活么?
也许正是因为这次秘鲁之行比较多奔波和劳累,不同于近些年来的度假,所以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还觉得回味无穷。时至今日,如果有人问我去过那么多地方有哪些觉得最值得去、最推荐,我首先还是会想到秘鲁。真心话,应该去一趟,两周还是短,最好三周,好好走走。
至于我们,想要环游世界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