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31
- 评论7
- 赞7
+1
出发日期/2015/11/13
天数/3天
香港对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要说熟悉那是去香港都不下十次了,也算是去过最多的城市之一了。但说陌生却是对它又非常不了解,或者说从来没有真正想去了解它,每次去都是匆匆忙忙,要不是过境,就是去购物。
香港回归也有段时间了,不管从哪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香港的发展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和大陆是息息相关的。但近年发生了一些不协调的事情,如占中,香港嘘国旗事件、大陆游客被殴死亡等事件,严重影响了大陆和香港的和谐关系,大家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比较激进的观点,有人提出要抵制香港,甚至个别所谓的专家煽风点火称“某些香港人是狗”,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不管这么说,大陆和香港的问题都是家务事,都是内部问题,我们需要多了解对方,解决问题,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是基于这个想法有了想多去香港走走的计划。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基本上不可能有比较多的假期去旅行,好在珠海去香港很方便,因此也就有了利用周末多去香港的计划,这个周末(2015年11月13日——15日)算是这次去香港之旅的开始吧。香港岛——作为香港开埠最早发展的地区,而且是香港的商业和政治中心,这次的香港之行的首站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香港岛(简称港岛)是香港的主要岛屿,也是香港第二大岛屿,是香港开埠最早发展的地区,岛上有香港的商业和政治中心。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为维多利亚港,是以前进出香港的贸易船只停泊的港口。港岛的北面有几条繁华大街,如皇后大道、德辅道、干诺道等。由于土地少,又多山丘,所以这些街道都是经过劈山和填海建成的;港岛的南部有著名的深水湾、浅水湾,这里是香港的主要旅游区和高级住宅区;港岛中部是香港最繁华的地方,也是香港政府机关所在地,到处都是豪华商业大厦和购物中心。香港岛划分成中西区 ,湾仔区 ,东区 , 南区四个行政区,由于我们这次到香港主要是感受香港的文化和生活,看看美丽的风景,购物和美食不是重点,因此确定这次港岛的行程是湾仔区、太平山山顶及南区的从土地湾到大浪湾包括了龙脊的港岛径第八段。实际由于老婆想到香港大学看看,后来又增加了中西区的上环的行程。
住宿的选择主要是考虑行程方便,费用没有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由于这次在香港只住两个晚上,为了最大限度的观赏香港的美景感受香港人的生活,计划在尖沙咀和港岛湾仔各住一个晚上。
从珠海乘船到香港,香港的停靠有两个码头,一个位于九龙中港城的中港城码头,还有一个是位于香港岛上环的港澳码头。因为是周五晚上到香港,周五晚上考虑再三我们并没有住在香港岛,而是住在九龙的尖沙嘴。入住尖沙咀主要是不想错过维多利亚港及香港岛的夜景,而且方便第二天一早乘坐天星小轮去湾仔。香港夜景作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其中维多利亚港夜景、太平山顶夜景景色最为壮观动人。我们周五晚上入住九龙酒店,该酒店位置非常好,就在半岛酒店后面,星光大道附近,而且离尖沙咀天星码头很近。
周六晚上就肯定要住香港岛了,由于湾仔是我们这次行程的重要的区域,因此最终确定了湾仔万丽海景酒店。酒店位置也非常好,靠近湾仔天星码头,离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很近,而且是全维景酒店,当然价格有点小贵。
时间:2015年11月13日——15日
13日:乘快船抵达位于香港尖沙咀中港城码头。
珠海九洲港码头(下午5:30)——香港中港城码头(晚上6:45),在尖沙咀一带观赏香港的夜景,重点是维港夜景。入住尖沙咀九龙酒店。
14日:湾仔——上环——太平山顶
尖沙咀天星码头——湾仔天星码头——湾仔(金紫荆广场、绿屋、湾仔公园、北帝庙、蓝屋、旧湾仔邮政局、春园街、太原街、修顿球场、和昌大押、洪圣庙、船街鬼屋、日街、月街、星街),上环(香港大学、英皇书院、高街鬼屋、荷李活道公园、太平山街、香港医学博物馆、楼梯街、文武庙、摩罗街、西港城、海安咖啡厅)——太平山顶;入住万丽海景酒店,酒店位置就在香港会议中心附近,海景不错,正对着码头,要说不足,就是湾仔码头附近正在大兴土木,对景观有些影响。
15日:港岛径第八段及石澳
湾仔——筲箕湾——土地湾——龙脊——大浪湾——石澳
最后从位于上环德信中心的港澳码头乘船回珠海。
这次去的地方景点都是免费的,因此费用主要是住宿费:尖沙咀九龙酒店RMB1080元,万丽海景酒店RMB1859元。其他就是一些交通费和吃饭的费用了,具体没有详细记录。
站在珠海九洲港的海边眺望通往香港的建设中的珠港澳大桥,在厚厚的云层中竟然出现了一轮彩虹,是否预示这次的香港之行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增加了我对这次出行的期待。
快船准时到达香港中港城码头,船外飘着小雨,远处海港城五颜六色的彩灯提醒我们圣诞节要到了,2015年已经进入了尾声了,时间过得真快
我们冒着小雨沿着广东大道前往酒店。广东道尖沙咀段是香港最繁华的地段,荟萃世界名牌旗舰店,名牌俯拾偕是。
这是亚洲最大的苹果旗舰店,人气很旺的哦。作为苹果控的我有一种冲进去的冲动,老婆一看形势不对,拉着我就走
竟然还有人在繁华的广东道拍婚纱照,有创意。
酒店房间比较小,应该不到20平米,而且房间还多边形的,这也算是香港酒店的一大特点,包括第二天入住的万丽海景酒店。
放下行李后,我们急急忙忙前往尖沙咀星光大道附近看维多利亚港夜景。每天晚上8点香港会举行名为“幻彩咏香江”的镭射灯光音乐汇演,由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合共44座大厦摩天大楼及地标合作举行,透过互动灯光及音乐效果,展示维港充满动感和多姿多彩的一面,历时13分钟40秒,这段时间是欣赏维港夜景的最佳时间,这时尖沙咀的星光大道上人满为患,大家记得一定要早点去占领有力地形,特别是如果带了三脚架想拍夜景的话,如果去晚了我敢保证你一定没地方撑架子。
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中环CBD
这就是著名的“鸭灵号”了。
始于1950年代的中式帆船“鸭灵号”原为漁民所有,是香港目前唯一仍在运行的典型古老中式帆船,为昔日漁民出海捕魚的工具。
每天晚上在尖沙咀天星码头都会有些艺人在表演,这也算是码头的一道风景。
“请支持街头音乐”
时间不早了,还没吃晚饭呢,旁边的海港城就有很多吃饭的地方。一进海港城老婆眼睛都直了,急匆匆就往前面冲,我就彻底的迷路了。海港城作为香港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有超过700家商店,数不清的名牌店,是购物的天堂。
当然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去哪吃?还好有万能的大众点评APP在,旁边就有家评价是五星的牛角日本烧肉专卖店,到了后发现正在装修,真是杯具,不过旁边有家面屋武藏虎洞,评价也是四星的,就这吧,味道也还不错。
今天起了个大早,果然是个好天气,7点就退房了。按计划我们是乘早班的天星小轮前往湾仔,当然维多利亚港的早晨美景绝对是不能错过的。
前往码头的路上,路过前香港水警总部1881heritage,这么早工作人员就在布置圣诞树了。
1881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标建筑。这个地方早于1842年是设立“九龙西1号炮台”,但于1854年前已废置。到了1881年,香港警方在炮台遗址开始兴建水警总部大楼。为纪念此日子,因此取名为“1881 Heritage”。从80年代初到1997年,这里一直为水警所用。2003,李嘉诚名下的“长江实业”拿下了这个项目的50年的发展权。长实于03年获得发展权后,耗资逾10亿港元开发该项目,使这古迹活化项目集国际级购物商场、饮食娱乐及酒店于一身,缔造香港全新文化旅游、购物消闲地标,据说里面非常漂亮,这次就算了,等下次吧
尖沙咀钟楼
尖沙咀钟楼在尖沙咀天星码头附近,原是前九广铁路钟楼,高45米,建于1915年,在九龙火车站里。1975年,九龙火车站迁址,钟楼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表明这里曾经是九广铁路的起点,现在被视为九龙的地标。钟楼外观古朴素雅,游客只能在外部观赏,不得进入钟楼内部。
“没有坐过天星小轮,就不算到过香港”,从这句流行句式就可以知道天星小轮在香港的江湖地位。天星小轮不但自己有历史有故事,搭乘天星小轮与维多利亚港亲密接触,更让它成为欣赏两岸风景的最佳方式之一。美国《国家地理》将其列为“人生50个必到景点之一”,美国旅游作家协会也将其评为“全球最精彩渡轮游”之首。
天星小轮的起源要追溯至1880年,目前小轮运营有两条航线:尖沙咀——中环,尖沙咀——湾仔。我们将乘坐尖沙咀——湾仔航线前往港岛。湾仔天星码头就在金紫荆广场附近,这也是我们今天湾仔观光的起点。
尖沙咀星光码头及星光小轮。
尖沙咀天星码头
维多利亚港的港岛CBD风光。
中环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大楼(Two IFC)即使在高楼林立的港岛也是鹤立鸡群,它曾经是香港的第一高楼,但现在被对岸西九龙的环球贸易广场超越了。
维港白天的景色也是美不胜收,一点也不输与维港的夜景。
行驶在维港的天星小轮。
维多利亚港的湾仔风光。
我们乘坐的是天星小轮的早班船,乘客并不多,维多利亚港两岸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现在在天星下轮上也可以好好看看九龙的景色了。
维多利亚港的九龙风光。
看到那气场非凡的高楼了吧,那就是香港最高的建筑——西九龙的环球贸易广场。环球贸易广场是一座118层高的综合式大楼,大厦外型由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设计。其可用楼层的水平高度达490米。大楼顶层设有一间六星级酒店(丽思卡尔顿酒店),提供312间房间。此外,大楼在100楼(而非118楼)设有公众观景层——天际100香港观景台,是香港最高的室内观景台让游客可在高处欣赏维多利亚港景色,是香港最佳三大观景点之一。
维港两岸风光
在天星小轮上观赏维港两岸风光,真的很美,真是不枉此行啊。
在这个位置用广角镜头可以同时拍摄到香港的第一、第二高楼。
香港的第一、第二两大高楼树立在维多利亚港两边,形成非常壮丽的景观。
香港第一高楼动感十足。
中环CBD。
这是2014年底投入运营的香港中环摩天轮,轮径60米,不算大,算是香港的新景点,据说在摩天轮的最高位置看维港,景色非常漂亮,也是一个新的维港观景点。
金紫荆广场及盛开的金紫荆雕塑。
码头离金紫荆广场很近,但码头附近正在进行湾仔发展计划第2期的建设工程,路不太好走,耽误了点时间,错过了7:50的广场升旗仪式,略有点遗憾
位于广场西边的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这个碑没啥特色,甚至感觉有点丑,但这边却是侧面观赏中环CBD及维多利亚港的好地方。
离开金紫荆广场我们得先去今天入住的酒店寄存行李,酒店很近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很快就到达我们入住的酒店了——万丽海景酒店(Renaissance barbour view hotel hong kong)
运气不错这么早已经有客人退房了(昨天没人住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是37层的海景房(我们订的就是海景房哦),房间不错,视野很好。
金紫荆广场和尖沙咀就在房间的正下前方。
湾仔这一带正在大兴土木,进行湾仔发展计划第2期的建设工程。现在香港岛北岸正在进行的大型填海计划——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分5期建设,湾仔发展计划第2期算是最后一期。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中环湾仔绕道提供土地,中环湾仔绕道是一条地下绕道,建成以后绕道的上面将建造一条世界级的海滨长廊。由于填海工程争议很大,这个建设工程也拖了一段时间了,不知啥时候可以建成。
湾仔天星码头。
从酒店看到的湾仔天星码头,附近都是工地。
等我们在山顶吃了晚饭,山顶还是人上人海,排队坐缆车的人还排着长龙,实在太累了,最后还是乘出租车回酒店了。
今天行程需要检讨,安排得太满,真是超级暴走的一天,因此也就留下了少许的遗憾,没有来得及乘坐山顶缆车、晚上行走卢吉道也影响了景色的观赏。
最后上一张港岛的夜景照作为今天的结束吧。你们别认为只有大陆才到处是工地,香港也一样哦
香港岛第一站为什么选择湾仔?湾仔是一个新旧并存的独特社区,揉合旧传统与新发展的精粹,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和最富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区之一,要去感受香港这里是最合适的。
新旧夹杂的湾仔感觉很香港。香港不是只有化妆品和电器,或者摩天大楼。新旧结合的城区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没有割断过去,也没有被时代抛弃,许多普通人还在坚守传统,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里也经历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在湾仔你就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这种“新老交替”:摩天大楼一旁是上了年头的公屋甚至唐楼。
放好行李后我们将步行游览湾仔。
离开酒店我们步行在湾仔行人天桥系统,到处都是摩天大楼,完全是我们所熟悉的味道。
高楼林立的告士打道和轩尼诗道。
离开湾仔天桥行人系统,来到菲林明道与庄士敦道交汇处,这里建筑和刚才摩天大楼林立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古老的“叮叮车”穿行期间。
“叮叮车”又叫双层有轨电车,是香港一种和天星小轮可以比肩的古老交通工具,行驶的路线是香港岛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途径西环、上环、中环、湾仔,太古、筲箕湾及维多利亚港沿岸,这种交通工具有百年历史,由于开车时司机踩到踏脚车子会发出“叮叮、叮叮,故人们喊它“叮叮车”。
在庄士敦道找了一家不知名的餐厅,解决早餐的问题,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看着窗外慢慢行走的行人和叮叮车,有种融入本地人日常生活中的错觉,“哦,原来香港人是这么生活的”。
叮叮车已成为香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深受香港人喜爱,每辆车都装饰的漂漂亮亮,而且我没有看到两辆装饰外观一样的叮叮车。
过完早,离开茶餐厅沿着庄士敦道行不远,向南进入茂萝街,这条街上会看到重修后已重新开放称为绿屋的唐楼建筑(这栋唐楼外墙并不是绿色,不知为何称为绿屋)。
唐楼是早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在香港出现的建筑,唐楼这个名称与洋楼相对,一般唐楼三至八层高,部分唐楼有骑楼,部分设有露台,楼底比现代住宅建筑为高。唐楼往往是商住混合的,地面的一层通常为商铺,其他楼层是住宅。唐楼没有升降机,只有楼梯连接各层。在香港,人们口头上习惯把有升降梯的多层住宅叫洋楼,没有升降梯的多层住宅叫唐楼。可以说唐楼是最具香港特色的建筑,但随着香港人口的不断增加,现代的高楼大夏不断的增加,而唐楼的命运堪忧。
从北帝庙出来,进入石水渠街向北步行就来到了湾仔蓝屋——另一栋有年代的唐楼。
根据记载,蓝屋在1872年就已经出现了,当初是一街医院,后来曾改为庙宇,而现在是洪拳林镇显的医馆、香港故事馆及一些老居民居住于此,相当具有港味的唐楼,很像时代已经停留即使旁边也有不少科技感的高楼大厦,但这里角落的时光,就仿佛停滞在那个迷人的年份。
洪拳林镇显医馆,有没有香港武打片里的感觉,它的隔壁就是香港故事馆,可以进去观赏一下,「故事馆」以本土文化特色为主题,设有多元化类型的展览,而且主题不时更换。逢周三休馆。
正好蓝屋的外面有一张简陋的介绍牌。现在蓝屋和旁边的黄屋、橙屋统称为蓝屋建筑群。
继续往北,我们来到了一片狭窄的街区这里都是高楼下的人气集市,主要包括了以美食著称的春园街和有玩具街之称的太原街。感受香港老味道。
春园街名声在外的金凤茶餐厅,人好多,要排队,算了继续。据说三四十年前,春园街一带非常热闹,有很多小摊档,以及夜里才开的大排档。现在街道两边仍有不少摊档和食肆,是当地的廉价美食天堂。
玩具街——太原街。这里的露天市集最为出名,许多电影在这里取景,例如上世纪60年代的《苏丝黄的世界》,现在也是玩具发烧友寻找特色玩具的地方。人真不少。
庙的二楼还有个相命大师哦。
从船街返回是拐入捷船街,往前就来到了日街、月街和星街。这片位于太古广场三座旁的小街区,原来是湾仔发电厂所在地。日、月、星街的命名是来自《三字经》的“三光者,日月星”。如今,一间间个性小店、情调餐厅酒吧萌生出来,使这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个性小店街区。这里应该是晚上休闲的好去处。
过了公园不久,右边就是磅巷路口,右转进入出来就是太平山街,这条街上有许多小庙。
离开绿屋继续向南来到湾仔道,向西进到乐普里,会看到一个小公园——湾仔公园。这是一个很小的公园,有不少居民在这休闲锻炼,公园右边有一小片菜地,隔成很多小豆腐块,每块不会超过5个平米,每户一块,不少老人正在精心打理菜地上的蔬菜,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任何一片土地都能发挥它的价值。
庙前的龙的石雕非常精美
庙门前的猫星人,好可爱哦。
从拥挤的太原街出来,我们又回到了庄士敦街,左转不远就可以看到一栋漂亮的老式唐楼——和昌大押。
1888年落成的和昌大押,由4幢相连阳台长廊式楼宇组成,是香港最古老的当铺,被列为历史建筑。2007年,政府与私人机构合作,耗资逾港币1500万修复,重新打造成时尚餐厅。内部拥有多家食肆,包括占地三层的英式酒吧餐厅“The PAWN” ,由香港艺术家兼导演黄炳培设计,供应新派英式菜式和特色鸡尾酒,集酒吧、餐厅和天台花园于一身。地下层还有刘家玲开的家品店“邓邓邓邓”。
在香港,保存古迹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活化”,即改变建筑物原有的用途,使其以另一个方式长久保存下来,和昌大押、蓝屋和绿屋就都是以“活化”的方式进行保护。
以前和昌大押是一家楼高四层的老当铺;现在却变成一所集展览、休闲娱乐的湾仔新地标!
百年的老式唐楼以及同样有百年历史的叮叮车出现在高楼密集的城市中心,这种场景是否是香港独有!在这里我们是否才能真正感受到香港不一样的味道
和昌大押马路斜对面是修顿球场。球场不大,没有什么特色。球场设有有盖看台及灯光设施,可举行足球或篮球比赛,应该是附近居民休闲和锻炼的场所,正好我们也累了,在看台上休息了一会,看来这里也是一些菲佣和马来籍女佣聚集的地方。
上环第一站当然是香港大学了。
2014年12月港铁香港大学站开通后游览香港大学就方便多了。
港大前身为创立于一八八七年的香港西医书院,于一九一一年正式成立。港大最先成立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一九一六年十二月港大举行首届毕业礼,有二十三名毕业生及五名名誉毕业生获授学位。
港大是亚洲最好的学校之一,曾经排名亚洲第一,现在虽然有些下滑,也能进入前五名吧。
去港大交通很方便,我们从金钟站乘港铁线在香港大学站下车,A和C1两个出口可以到达港大的不同区域,我们走的是A出口,跟着路标进入升降梯,出来就已经进入了港大中心了,整个港大就建在山坡上。以前听介绍说港大可以看到维港,但现在山下修了越来越多的高楼,现在只能从楼间的缝隙看看海景了。
整个港大都建在山坡上,一节节楼梯连接的一栋栋建筑,如同进入一座立体的迷宫,我们进入港大后完全进入了游荡模式。
荷花池及池边的孙中山纪念铜像。现在这个季节池里也就只有几片荷叶了。
孙中山毕业于香港大学西医学院。
礼仪堂及门前的明月泉。“月明泉”,是以李嘉诚先生的夫人庄月明来命名的,不知李捐了多少钱给港大。仪礼堂建于1914年,是香港历史建筑物,建校初期曾经是学生宿舍。据说,当年十九岁的张爱玲曾提着大皮箱子从上海来到港大求学时,就住在仪礼堂的宿舍。
礼仪堂
这是梅堂。和礼仪堂同时建造,现在是教学楼。
香港大学图书馆。
本部大楼
本部大楼是香港大学最悠久的建筑。大楼用文艺复兴期建筑模式的花岗石柱廊所支撑,顶部则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其中的陆佑堂,是电影《色戒》学生们演戏的剧场取景地。现在大楼为文学院使用
大楼庭院及棕榈树。
在庭院里用功的学生。
孔庆荧楼
孔庆荧楼是香港大学的一座古老建筑物,位于本部大楼出口对面。大楼于1919年落成启用。其外部自1985年起成为香港法定古迹。原为港大学生会大楼,现为文学院音乐系使用。
我们从港大的东闸离开,还认为港大没有校门,原来也有,这是东门,小小的,不能和国内高校那种气派的大门比。
从东门离开香港大学,沿般咸道走不远就能看到英皇书院了。
英皇书院是位于香港西半山般咸道的著名全日制男子官立英文中学。原为政府于1879年在第三街兴办的官立西营盘书院。现时的般咸道校舍始建于一九二三年,于一九二六年竣工。同年迁至新校舍,并易名为英皇书院。
英皇书院百年来名人辈出,在社会各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英皇书院奠定了香港名牌学院的地位。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以红砖建成,校舍的建筑属于传统英式学校建筑,校舍内,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特色举目可见,拱形柱廊、饰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制檐楣、围绕窗户的古典风格石砌缘饰等,令这幢文物建筑显得古典雅致。现时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为法定古迹。
明年是书院成立90周年,现在感觉庆祝活动已经开始了
继续往前行走越350米,来到东边街石梯入口,从这往下走,转角处的大楼是高街鬼屋(又是鬼屋,难怪香港鬼片多)
位于东边街和高街交叉口的高街鬼屋正式名字是港岛西营盘社区综合大楼,这里曾经是旧精神病院,也是香港比较出名的古蹟之一,但出名并不是因为它的建筑独特,而是因为它背后的传闻,很多人都会把它跟一些灵异事件拉上关系,所以这座建筑物有另一个名称—高街鬼屋。
该建筑建于一八九二年,本是国家医院的外籍护士宿舍,至一九四一年,建筑物不再作员工宿舍之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楼改作精神病院。一九六一年,青山精神病院落成,院舍遂改作日间精神科门诊部。一九七一年以后,建筑物被闲置,直至九十年代,政府决定保存其外墙,建筑物则改建成社区中心。
继续沿着东边街向下,踏入皇后大道西,沿着大道约走3分钟就可以看到荷李活道入口,转入荷李活道没走几步就能看到荷李活道公园,这是一个纯中式风格的公园,可以在里面休息一下。
香港的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和美国的Hollywood没有任何关系,它本是太平山麓的一条小道,道路的两边种了很多冬青树(Hollywood),应此得名。
在太平街的尽头处右拐进入居贤坊,前行不久就可以看到香港医学博物馆。
“香港医学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一九零六年的细菌学检验所。该所历年来默默地为本港医学界服务,后因服务范围的拓展,演变为病理检验所,一直服务至一九七三年为止。一九九六年将其改为香港医学博物馆。
香港文武庙是香港最具历史的庙宇, 位于荷里活道,创建的历史可追溯至香港开埠初期。庙内奉祀文昌帝及关帝,庙内藏有一件道光27年的铜钟,足以证明庙宇据今有150年历史。庙内串串塔香挂满庙宇,是其一大特色。此庙虽经多次修建,总体仍保持旧貌,至今香火鼎盛。 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
庙里人气很旺
很多老外在庙里面
好多叮叮车线路都要经过西港城。
这辆叮叮车好有特点。
西港城里面富丽堂皇。
从西港城北门出来,左拐沿干络道走一会儿,就看到了这家破旧的咖啡屋——海安咖啡室了。据说这家茶餐厅的东西味道很正,很多名人都来帮衬,只是也太低调了吧。看这店门不是低调是破哦。
太平山作为香港岛制高点,一直以来都是旅行者观赏香港最佳的地方。有可能的话一定要多留点时间给太平山顶。出租车很快就到达了山顶广场(the peak galleria)底层车辆总站。山顶广场是一个大型商场,广场顶层设有一个占地万多呎的花园平台,很多游人在此观赏维多利亚港两岸及薄扶林一带的景色。
山顶凌霄阁是太平山顶另一座有特色的建筑,亦是山顶缆车的终点站,楼顶有摩天台428,表示凌霄阁最高处达海拔428米,在这不但可以看迷人的维港风情,港岛南区的薄扶林、香港仔以及海上的南丫岛也历历在目。上摩天台428是要收费的,门票40港币。在凌霄阁P1楼有杜莎夫人蜡像馆,有兴趣可以参观一下,我们没有去凌霄阁,因为还有个卢吉道步行径等着我们。
到香港不仅仅是购物和美食,它的自然风光也值得大家去欣赏的。今天我们将远离喧嚣去拥抱自然,体会不一样的香港。从土地湾到大浪湾的包括龙脊在内的港岛径第八段——这条8.5公里的徒步小径,虽然没有峻岭怪石,但也是风光秀美,2013年还被lonely planet评为全球十佳都市远足径。
大早起来第一件事当然是拉开窗帘观赏维港风光,可惜今天是个阴天,稍稍有些遗憾。
湾仔和铜锣湾这一带正在大兴土木。
铜锣湾避风塘
九龙尖沙咀
离开酒店通过湾仔人行天桥系统前往湾仔地铁站。早晨的香港街道有了难得的清净。
筲箕湾到了。
从A3出口出来就是筲箕湾公交总站,去土地湾的9号星巴起点站就在这,去龙脊徒步的人还真不少啊。
1、整个徒步径没有任何商店,大家一定要带足水,晴朗的天气最好每人两只,像今天这种天气一只够了;
2、一定要带些吃的东西,巧克力、牛肉干是必不可少的,整个徒步径都没有商店,要补充能量只能等到大浪湾才有,切记;
3、龙脊这一段风景最美,但要注意没有树,烈日天气注意防晒;
4、整个徒步径没有垃圾箱,请自带垃圾袋,把垃圾带走;
5、B的位置才有厕所,大家要注意。
6、C、D位置都有路下大浪湾,本人推荐从D的位置下山,这条路不但好走,而且风景也漂亮,还会路过大浪湾石刻这个景点(虽然没啥好看的)。
乘坐9路星巴到土地湾站下车,这里就是港岛径第八段的起点。这段港岛径除了上下龙脊时有些斜坡有点难度外,其他路段都很好走。
好了,我们出发了。
途中有详细的地图和路标。
港岛径第八段风景最美的一段就是打烂埕顶山山脊的称为龙脊的一段,这一段并不长,但因为是在半岛山丘的制高点,两边的海湾美景尽收眼底。注意哦,这一段风很大哦。
大潭湾和红山半岛。
大潭湾及赤柱
石澳
行走在龙脊,半岛的两边都是海湾美景。
在打烂埕顶山发呆
继续往前我们将前往大浪湾。
前面就是大浪湾泳滩
大浪湾泳滩是香港有名的冲浪胜地,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冲浪。
从大浪石刻下到大浪湾会经过一个烧烤场,好香啊,都下午2:30了,我们还没吃饭哦。
在沙滩靠小村的方向会有个小吃店,大家可以补充一下,这里以西点为主,我倒推荐大家进村解决中餐的问题,村里有几家餐厅味道非常不错,价格也便宜,具体名字我忘了。
我们今天最后的一站是石澳,石澳距离大浪湾约两公里,有部分9号星巴会绕行到大浪湾,但班次比较少,我们是步行前往,一路都是高尔夫球场,很快就到了。
位于港岛东南部的石澳是一个非常有味道、精致的小渔村。来这里的游客不多,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在香港到处都可以看到天后庙。
连狗狗都生活的这么悠闲,是不是很羡慕啊。
村里有个沙滩——石澳泳滩,沙子非常细腻,浪也不大,据说是港岛天生条件最佳的沙滩。
石澳村只有一条主干道,一路向东,走过这座桥就到达了港岛最东边的大头洲了
眺望大头洲
山下还有新人在拍婚纱照哦。是否这里的景色寓意着海枯石烂。
远处的山峰就是我们今天徒步的第八径的精华龙脊。哇,今天走了不短的路程哦。
大头洲的东面是悬崖峭壁,是攀岩好手的好去处。我们来时看到好几队攀岩好手在练习。
回到石澳,坐上9号新巴已经将近6点钟了,今天真是有点累啊,坐在车上都想睡觉了。
回到酒店取了行李我们直接去了上环信德中心的港澳码头,我们将乘最后的一班快船回珠海。
按惯例最后发表一些感想和貌似的小贴士。
先聊聊港岛的上环、中环和湾仔吧。
上环、湾仔、中环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代表不同的香港。想多了解一些老香港的味道就来上环吧,上环一直都保持着浓浓的港片味道,对于我们这些以前经常看港片的大陆人来说,这里有特殊的吸引力(我在大学的时候主要的娱乐节目就是看港片);时光在湾仔留下的痕迹没有上环这么重,湾仔代表的就是香港的中生代,古老的点滴总有新生的补充,活力不老,这里是不是更是真实的香港!中环和金钟是现在香港的政治经济中心,一栋栋的摩天大楼可能更符合你心目中香港国际化的大都市形象。要了解香港这些地方都不能错过哦,这次由于时间的原因中环没有机会去领略它的风采,等下一次吧。
最后奉上几点可能不是贴士的贴士。
1、通行证:当然去香港最重要的是要办好签证有效的港澳通行证,虽然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在这我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现在港澳通行证有上门代签服务,可以通过微信——邮政速递便民通办理上门代签服务,费用45元/人 次(签证费20元,上门费25元),如果你平时忙的话可以考虑叫他们代劳(珠海用这个很方便,其他地方没试过);
2、上网卡:香港的酒店一般没有免费WIFI,在淘宝上买张上网卡吧,不贵,但会方便很多,当然土豪随意;
3、酒店预定:去香港旅游住宿费会是你的主要支出,因此如果你已经确定了行程就尽早预定酒店,这样会便宜一些,还有如果时间允许就尽量避开周末或节假日,这样酒店会便宜不少;香港的电源插座和大陆是不一样的,不过貌似香港的酒店都配有转换插座,不带也行。
4、八达通卡:八达通卡在香港可是必备物品,可好使了,没有的话一定要办一个,地铁站就可以办,很方便,如果你有的话千万别忘了带哈。八达通卡除了可用于坐地铁、火车、巴士外,还可用于坐天星小轮、港岛“叮叮”百年电车、山顶缆车等交通工具。如果你预存在八达通卡内的钱多的话,还可用于快餐店吃饭、便利店和超市购物。
5、登山杖:香港又不登山,要登山杖干嘛。其实香港有40%的土地是法定的不允许任何人开发的生态保护地,因此香港的有很多自然公园,风景非常漂亮,如果你有去徒步的计划,就把登山杖带上吧;
6、摄影器材:如果你够强壮的话,请把三角架带上,香港的夜景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拍夜景咋能少了三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