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5/10/25
天数/4天
人均费用/480元
人物/独自一人
这次旅游应该算是告别游的一个变种吧,刚工作不久就辞了工作,即将离开广东,打算临走前看看广州市什么样的,刚入职工作之前一直没有时间。所以目的就是感受一下广州,为了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印象,流于表面这种情况难以避免。总之,如果喜欢的话一定还会再来,到时候就更有针对性。
很少旅游,所以也不太懂旅游。曾经倒是有过自行车长途旅行,但那是一种强调”在路上“的方式,因此游多少景点,吃多少美食都不是旅程的重点。这一次虽然没有了自行车,没有了同伴,但仍然打算以一个类似的方式,用双脚丈量这个城市,太远的地方再乘坐交通工具。
因而要花多少天,参观哪些地方都是漫无目的的。最后根据时间景点分布,大概规划了形成。因为有挺多行李,多以旅行不便;而为了节约花费,选择合适的住宿很重要。罗列了十几个景点,大部分都有走到。至于门票比较高昂的就暂时不在考虑之列。
Day 1:大夫山,这个无意安排,刚好有空闲时间。
Day 2:上午佛山到芳村,下午正式开始:越秀公园—光孝寺——荔枝湾涌——上下九商业步行街
Day 3:石室圣心大教堂——广州文化公园——沙面——太古仓码头——广州大学城
Day 4:中山大学——T.I.T创意园——广州塔——花城广场——小洲村
因为是”到此一游“为目的,肯定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忘记带单反,所以全程手机拍摄。这篇游记也不是为了提供攻略,纯粹记录而已,因而非常琐碎。基本上以时间顺序贴图。
4天住了3晚,总共花费482元。餐费150元左右,住宿费250元左右,车费80元左右(公交和自行车费)
+1
广番125,等它等的我都有人生感悟了,别人的车来来回回多少次,我的车却一直不来,我估计在那一个小时里我差不多把所有可能的站姿都试了一遍。。等它终于来的时候,我才想起不是只有这一趟车才到我需要的终点站,只是地图推荐这趟车是最佳,所以我排除了其他可能死等,心想车马上就来了额。真的是失算。。。。
+1
恰逢周日,大夫山公园北门的一条街上全是租自行车的,五六百米内人上人海,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心想果真名不虚传,骑行的好去处,自行车文化产业发展的很好。
+1
租车的店很多,但车型大同小异:山地车、公路车、单人轻便车,双人自行车、三人自行车各种都有。只是好车很少,几乎都是杂牌,勉强挑了一辆还可以的山地车。20元/天,不限时。听起来很划算,其实大夫山不大,山路也不陡,如果单纯骑车的话也就三个小时左右。这样子,价格就和其他地方差不多了。
+1
从地图上看,有很多岔路小路。对于第一次来的人来说,想找一条最佳的游览路线很难。所以就随性而行了
+1
本门门口,街对面是等待过节的推着自行车的人,几乎每个红绿灯的时间都能聚集一两百人。
+1
游玩的人大多数三五成群,团队活动居多。这幅图貌似是什么拓展训练之类的活动
+1
+1
在拥挤的自行车道上,还拿个风筝,也是够拼了。
+1
郊游的活动,多人自行车骑起来感觉更带劲,更有欢乐。
+1
一路上不乏全家出动的情形,毕竟自行车运动老少皆宜。不过其实还是周末人多还是蛮危险的,特别是一些人炫技加速的,经常超越白实线,会造成很多困扰,毕竟多数人平日里经验不多,特别是密集的自行车流。我都是在自行车是上拍的,太危险,所以太密集的情况我都没有拍。总之人群中的不安分子,像个定时炸弹,所以时有装车的情形发生。
+1
提出我手机的渣效果,大夫山是森林公园,说真的风景并不美。就图个空气好,运动健身。
+1
+1
+1
吊床,很惬意,不过不知道对树有多少负面影响了
+1
等在车流中看不到新意时,就偏向了人迹罕至的地方了。一路山几乎都是平路,骑行难度非常低,提不起太多的乐趣。(PS:大学期间爬了一百多次岳麓山)
+1
这已经到了公园的边缘,可以看到外面的马路。
+1
这其实是一个有一定角度的坡,可惜没拍出效果来。
+1
+1
+1
发现同类,“冲山”的速度和乐趣,只有在脱离了人群才容易感受到
+1
+1
+1
循着一条小路走,没走多远就看到折返的人,便知此路不通
+1
+1
这是一条很笔直的路,两边树勾勒出的树荫很凉爽。有很多人停下来拍照片
+1
十月底了,广州的天气还是很热,补充水分,看着这霸气的名字就选了它
+1
夏天的时候应该很美吧
+1
+1
每个人都卖力的踩踏,一种向上的力量
+1
游客和业余爱好者的擦身而过
+1
安顿好,坐地铁到越秀公园站下车
+1
看背影,应该是美女。
+1
+1
从越秀公园以太广场口进入公园的
+1
沿着小湖走,周围环境超好,伴随着播放的古调轻音乐,非常清幽。越往里走才更觉得,越秀公园名不虚传。
+1
这个就是本尊了,因为是周一所以拍照留恋的人不是很多。
+1
明代古城墙,被城墙上的绿色植物吸引。
+1
手机效果有限,没拍出那种可爱的感觉。
+1
+1
在博物馆边上的是“越秀上体育馆”,依山而建,小巧但气氛浓厚。
+1
+1
+1
+1
+1
知道什么树,新奇就拍下了。
+1
+1
成语寓言园,是我逗留时间比较长的地方。看雕塑猜成语很有意思,于是记录了很多。现在再看,又有很多忘记了。。。
+1
+1
+1
+1
龟兔赛跑,这个容易。
+1
+1
+1
闻鸡起舞
+1
三个和尚,没水喝。
+1
对牛弹琴
+1
掩耳盗铃
+1
+1
+1
出了光孝寺,步行至中山六路,西门口地铁站,比较繁华。原计划是沿着中山路到陈家祠的,但走得有点累了,改变计划先去荔枝湾。地图显示那边有西关民俗馆,听起来比较吸引我。西关不愧是老广州的代表,一路上很有地方特色,在公交车上就没有拍照片。
+1
+1
+1
+1
+1
看着门口,很有味道,就进去看看了。
+1
+1
+1
不知道现在住在这里的人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现代生活无孔不入
+1
+1
这里的很多楼都在整修,也只能在外面看看了。
+1
+1
+1
+1
+1
紧挨着的是荔湾湖公园,不过又阵阵恶臭袭来。看见推土机在河道里清理淤泥,水质很差,看来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看着环境,对周围叫卖的艇仔粥也就失去了兴趣。
+1
+1
+1
天色比较晚了,湖也不干净,所以就没继续往里面走,只是沿着河边走。
+1
路过荔湾大戏台的时候,表演刚刚结束
+1
原以为还会有下一场,就和前面的两个外国美女一样坐下来等了。结果就关门了,毕竟时间挺晚了。
+1
+1
不过在戏台对面的广场上很是热闹,很多老年人在踢毽子玩。这个对我来说很新鲜了,没想到广州还有这样一种文化。他们踢得都是花式的,每个人都想身怀绝技一样,怎么难就怎么踢。一起一落,很有样式。
+1
+1
+1
+1
+1
穿过西关古玩城,这一整条河都是淤泥。
顺着去荔湾湖公园的公交线路,我往回走,希望在领略一下西关的风情,可惜夜幕已经降临,淹没了很多细节。
+1
+1
+1
+1
+1
+1
+1
据说上下九步行街隐藏了许多美食在小巷里,但小巷太多了,只好随意穿逛。
+1
+1
+1
+1
+1
+1
+1
+1
街很长,人很多。白天一个人闲逛还没感觉,一道晚上都是三三两两的突然显得很落寞。
+1
+1
远离了中心,走的越远,人越少。
+1
+1
+1
一直觉得要想了解一个地方,至少要在那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我指的生活是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工作外还要买菜做饭逛街等。偶然拐进了菜市,灯火通明,非常好奇。
+1
+1
+1
已经很晚,也很累了,打道回府——芳村。
+1
+1
+1
+1
在长提街边上的广场上,被几个轮滑的少年吸引。一看就是初学,正在练习倒滑,但是没有方法,看了一小会儿忍不住上前给予简单知道。帮助完之后心情大好,街边吃了晚牛肉粉就回了。
+1
新修建的立白大厦和周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1
粽子的肉太肥,都不敢吃下去。。。
+1
+1
+1
+1
沿着一德路走,一路上挺热闹的,一看地图原来附近有很多批发市场,鞋城、服饰城、小商品批发市场等,所以沿路走下来并不觉的乏味。
+1
远远就看到了教堂的尖顶
+1
+1
+1
+1
教堂之上的雕塑非常有代入感,可以让人一下子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一些气息。
+1
门口装饰的盆栽,绿得很有生机。
+1
教堂的西北面是一所中学,传来朗朗读书声。
+1
除了教堂这一方清静之地,周围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有一种压迫感。
+1
8点过,时间是比较早,所以整个教堂除了我之外只有一两个游客。内部不许拍照,只能尽力去感受里面的气氛,石柱上缩减的典故。五彩的玻璃只能留在脑海了。
+1
天气不是很好,太阳还没出来,天阴阴的
很有名的沙面,环境真的很不错,建筑很有特点,不过一个人逛有些无聊。
+1
在这样的建筑群中走,人的步伐都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
+1
+1
建筑和周围的古树融为一体很难得能够拍到完整的全景。
+1
+1
+1
+1
+1
+1
+1
在这里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真挺幸福的,有那种北欧把古老房屋改造为幼儿园的意思。
+1
+1
+1
+1
+1
他们的体育可真丰富,很传统的东西,我当年小学的时候可没法和这比啊。
+1
又见踢毽子健身的老人家,说是广州的一个特变也不为过吧。
+1
+1
除了改造为商业化的房子,很大一部分还是私人住宅性质的,禁止参观
+1
+1
+1
+1
+1
+1
+1
不同穿着风格的女性雕塑
+1
婚纱店里经典的甲壳虫
+1
临走的时候,正赶上小学的课间操,熟悉又陌生的东西。看着他们认真的表情,有的小朋友动作东倒西歪的,有的则刚正有力。不禁会想当年的我是怎么一个模样呢?羡慕他们还处在没有烦恼,保持纯真的年纪。
+1
这是一个为晚上打造的地方,多是酒吧之类的场所,所以白天非常冷清。
+1
距离比较远,坐公交去。
+1
很不一样的公交结构,在广州已经做过很多不同布局的公交车了,各有特色各有优劣。
+1
鸡饭,鸡锅,昨天就看到了,但是一个人应该很难点菜吧,只好放弃。
+1
+1
+1
+1
小王子正在热映,只看过书,但是内容早已回忆不起。
+1
+1
房子是多年前的那种红砖房,但经过装修改造多数都有些特色,但也跳脱不老中国各地的那种风格。
+1
+1
+1
这里都是一副万圣节的装扮,只可惜是白天来这里了。
+1
+1
+1
+1
+1
游艇会,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停了很多船。
+1
+1
+1
+1
+1
+1
又回到厂房,有很多店主的特别用心
+1
+1
+1
+1
+1
+1
+1
+1
广州的地铁的安检比较简单,不用都扫描,饮料也不用检查。比较人性化的是折叠自行车可以带上地铁。虽然还做不到国外整车上地铁的程度,不过已经能方便不少了。
+1
+1
就在自行车店租借了自行车,实在没有好一点的车了,只好借了”倒刹“。骑起来还算轻便。
+1
黄色,比较骚气,不是我的风格,但没更好看的了。
+1
环大学城走自然最好在每个大门拍照留恋了。首站中山大学。
+1
+1
+1
+1
+1
若大的一个草坪,突兀的立在中间,乖乖的。
+1
图书馆,很大气
+1
+1
+1
+1
星海音乐学院
+1
+1
+1
+1
+1
+1
+1
有被消防栓吸引,可能平时见得比较少吧。总之很有喜感,那两个接水口像两个眼睛,总体开来像怪怪的机器人。
+1
+1
艺术系的位置,一直传了断断续续的乐器声。虽然都是练习的偏单,但在安静的校园中回荡,有一份悠扬以及练习包含的那种成长里面。从没看过他们是如何练习的,于是勾起了我的好奇上楼一探究竟。
+1
出来后,迎面的是在阳光下闪着白光的狗尾巴草,很漂亮。
+1
+1
+1
+1
+1
经过前两天的行走,本来就没有人陪伴没有美食的情况下,有些倦了。唯一不可错过的景点只有小蛮腰,所以出门有些漫无目的。最后坐上地铁之后,临时决定第一站先去中山大学。
+1
昨晚的热闹繁华还没有醒来。
+1
+1
+1
第一次听到的词——五类车
+1
+1
+1
有历史的学校少不了古树
+1
没什么人的主道路
+1
+1
这圆圆的叶子和嫩绿,非常的赏心悦目
+1
+1
+1
+1
这样绿油油的草坪上没有人踩上去,但国外电影给我的印象这种草地应该是读书的好去处才是,特别是在高等学府里。
+1
+1
中山先生的雕塑,同在大学城看到的一样
+1
+1
+1
这个图书馆就略小了,但周围环境实在太好了。
+1
+1
+1
游泳池边感觉很实用的面包车。
+1
+1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1
+1
这张照片只是为了记录镜头远端那个身材火辣的黄衣女子
+1
+1
这才是中山大学名副其实的正大门,只不过为什么面对珠江呢?
+1
刚出地铁就被周围的高楼镇住了,和一般大城市的建筑还真不一样。由南到北这样一条路上,全是这种类型的建筑,和电影中纽约很像了。
+1
+1
+1
已经在饭点了,也刚好在花城汇美食广场下车的,但是每家看起来都好火爆,而且在底下没有方向感,也不知道哪家好吃。东拐西拐看到一家华盛万家,看到好多上班族在买午餐。在超市买五彩,感觉很少见,心想味道应该不错,不然怎么卖得出去呢?结果随便选了两样东西,每一样好吃的,如果没有包装袋在外面卖这个水平的东西,早就倒闭了。分量很足,但介乎都没吃下去。我不是一个浪费粮食的人,但太难吃了!
+1
收拾完,重新回到地面。
+1
+1
农行
+1
+1
救火消防员,高楼救火确实是个问题
+1
+1
+1
拍了两张单色的图
+1
+1
+1
+1
广州图书馆周三不开门,有点遗憾。
+1
最后还是去自助借书的看了看,比较拥挤
+1
知识就是力量
+1
+1
+1
无法把两座摩天大楼同时拍进去而又不影响两者的角度。
+1
+1
+1
海星沙亚运场馆和广州塔
+1
+1
广州大剧院,又一个很有特色的建筑
+1
雕塑的名称——回家。很有意思,就拍了很多角度。
+1
+1
+1
+1
后来随意翻别人的记录,发现很多人都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雕塑拍照了。幸好一开始没看攻略之类的,不然当时现场就少了那种兴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