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8
- 评论1
- 赞28
+1
出发日期/2021/09/26
天数/1天
千佛崖,除了在的四川夹江、山西霍州、江苏南京、山东济南,还有就是金牛道上的广元千佛崖。
在广元的嘉陵江对岸,有一片巨大的石窟造像群。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余龛,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这片石窟造像群密如蜂巢,临江而立,宏伟而壮丽,悠久而绵长。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从驻守汉中的司马道开始,三十年里,先后有北魏大将傅竖眼、皇室元法僧等人在此担任刺史。他们在此驻守的同时也带来了北魏皇室在云冈、龙门开凿石窟的传统和崇佛的风气。加之南北朝时期,金牛道开始逐渐改走嘉陵江而行,千佛崖位于嘉陵江东岸,有适合开凿石窟的大块崖壁,因此千佛崖开窟造像也就逐渐兴盛起来。
唐王朝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灿烂。千佛崖的开窟造像异常活跃,简直是密密麻麻,数不胜数,有的崖壁达十三层之多。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四川石窟艺术独步称盛。
广元千佛崖是剑门古蜀道上一颗璀璨颗闪亮的历史明珠。
广元千佛崖密如蜂巢
千佛崖石刻的线条流畅自然,面部细腻饱满圆润。
2021年9月26日,广元下起了大雨,看天气预报,得知十一点左右雨停,故此,等到十点半左右雨渐小,就驱车来到千佛崖,可是车刚刚停稳,无奈又是一阵大雨滂沱,总不能就这样傻呆呆地蜷局于车上吧?!趁着雨稍缓,大家纷纷拿上伞向景区走去,可是雨还是那么大,不得不一人买一件雨衣和鞋套,继续我们的游览参观。
参观这种名胜古迹,不请一位讲解员那是“雾里看花,井中捞月”徒劳一场空,辛苦看半天,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白来!我们是旅行者、我们是文化人、我们是来求知的。请个讲解员好好讲解一下吧。
广元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大多数龛窟体量虽小,然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庄严肃穆的释迦佛、三世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多宝佛,有雍容华贵的菩萨,虔诚追随佛祖的弟子,形态各异的人形化天龙八部,自由翱翔的飞天,威风凛凛的力士,虔诚礼佛的供养人……一尊尊相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大雨中参观千佛崖,足以见得我们的热情和虔诚!
冒着雨,带上口罩,打着伞,穿上雨衣,套上鞋套,跟随讲解员一路了解千佛崖。
大云寺是广元千佛崖仅存的一座清代古建筑。
现存佛殿是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广元县令张赓谟倡导修建的。
明代石雕罗汉窖藏遗址
金牛道遗址
千佛崖段金牛道遗址2009年经考古发掘,现存遗址300余米,栈道孔30多个。金牛道(千佛崖段)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的核心遗产点。
去千佛崖游览的你会发现,在石窟造像旁边的崖壁上,千佛崖却写的是“千佛厓”。
把“崖”上面的山字头给去掉了,是写错了吗?
“千佛厓”的题字是明代正德年间,陕西按察使来天球途经千佛崖时,留的题刻。对于这一写法,有不同的解释。
一个说法是,“千佛厓”三个字就刻在石窟造像旁边的崖壁上。“厓”字刻在山崖上,山上的山就代替了“崖”字的上头部。也就是说,“厓”上本来就有山,所以古人在题写“崖”时就少写一个“山”字。已经有了山,所以“山”字头不是忘了写,而是借了山势的意境。
还有一说则是,厓字本来就有这种写法。古人在写书法时,为了结构的美观,有时候会对字本身进行了一定改造。“崖”字是上下结构的字,而且笔画非常多,写出来就显得非常长,不好看,所以写的时候要尽量做些变形或者错位。在变形和错位的时候,有些书法家把“山”字移到左边,还有些书法家就不写“山”字头,这些操作在书法上都是可以的。
而“千佛厓”三个字在崖壁上是横着排列,缺“山”很可能只是因为好看。
破瓦颓垣的佛龛
千佛崖场景
一个个佛龛像是一个个匣子
形态逼真
莲花洞
栩栩如生的佛龛
大雨中的千佛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