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9/05/01
天数/4天
人均费用/2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深度游 美食 摄影 五一
+1
暮春气暖,草长莺飞,是传统旅游项目“烟花三月下扬州”上线的好时节。众所周知,唐代的孟师傅就是在这个时间辞别李仙人,前往了当时的帝国“魔都”——扬州。
老孟此行不是去做官,也不是去访友,而是专程到扬州采风,他想走水路环游江浙沪包邮区,扬州便是第一站。看来从唐时起, 扬州 就成了人们心中的旅游胜地。不仅如此,唐宋大V在这儿发的几十字的“微博”也是车载斗量。据统计,包括老孟、小李在内的唐朝诗人共计158位,以“ 扬州 ”为题创作了435首诗,可谓是全唐每一百首诗里就有一首写 扬州 。
于是,这些海量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我儿时的心田,让从小背诗的我不禁疑问,这座被过往的文人骚客如此高频“翻牌子”的城市,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直到我有缘在一个繁华烂漫的春天亲自“骑鹤下扬州”,才明白隋炀帝“但求死看 扬州 月”的不羁豪情。
被冠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历经千年,至今仍闻名遐迩,跟它有着便利的运河、优美的园林和诱人的淮扬菜这三大“利器”密不可分。大运河的水浇灌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瘦西湖,个园的竹子装点着“春风十里 扬州 路”的老城邑,淮扬菜的烟火气氤氲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扬式精致生活。
我们现代人厌倦的眼前和向往的远方,被扬州人糅在一起,酿制成诗意的生活。那么,不如趁着当下春光大好,五一前后,去“满城丝管”的扬州走一遭,亲自感受一番吧。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古时是大 扬州 地区的治所“广陵”。著名的魏晋“男神”嵇康弹奏的《广陵散》便是当时在 扬州 广为流传的古琴名曲。自隋唐以后,大运河的开通使 扬州 漕运兴起,吸引了大量的盐商在此聚集,几个世纪商业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古代扬州的纷华靡丽,也成就了其“扬一益二”的天下美名。
现在扬州城区分布的众多园林和名人故居,就与当年打造这繁荣景象的盐商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 大名 鼎鼎的个园与何园,都曾是明清盐商的私宅。如今这些“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园林,作为旅游景点比较集中地坐落在 扬州 的主城区,历史名人的故居和祠堂也散落于老城旧巷之中,所以一个三四天的小长假足够游遍扬州的人文风物。
+1
这个比西湖多一个“瘦”字的湖泊,是扬州Top-1的景观。
+1
它原本不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清代文人的一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而得名。
+1
既然叫它瘦西湖,那肯定是奔着对标 杭州 西湖去的。与珠圆玉润的西湖相比,瘦西湖的精髓就在于它的“瘦”字,由于它的主体部分原是唐宋时期的护城河,到了明清才连缀成湖,所以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几经开浚修整,逐渐发展成了 扬州 城最大面积的公共园林。之后再借由文人骚客的炒作,西湖界的“环肥燕瘦”之名就传开了。
+1
作为一个1988年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老牌景点,瘦西湖的门票要价100元,也是在意料之中。虽然价格不菲,但园区确实有一众来头不小的景点稳稳地支撑着门面,让你觉得游有所值。
+1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属五亭桥了,那横跨湖面的五座峰亭,极具江南特质,堪称扬州的城市封面。我小时候在家里的挂历上就曾见过,那一页 扬州 五亭桥的风景画一直盘桓在脑海中,而今看到现实版的五亭桥,不禁有种夙愿达成的兴奋感。
+1
据说每当满月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半圆形桥洞中,每个都会含着一个月亮,湖面被映衬得熠熠生辉,想想都觉得充满诗意和梦幻色彩。也难怪诗人徐凝在忆 扬州 时会发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无限感慨。
+1
在瘦西湖众多的桥梁中,最有名的就是“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了。这座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相对应。只可惜它已经不是姜夔当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那座石桥了……物换星移,原迹湮灭在历史尘嚣之中,余下的是人们依旧念念不忘的唐时月光。
+1
瘦西湖的桥是自然风光与人文建筑巧妙连接的锁钥,走过这些卧波的“长虹”,映入眼帘的便是“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绝美园林。熙春台、钓 鱼台 、凫庄、徐园、白塔等等环湖散布的景点单元,组合出一幅得天独厚的 江南 风情长卷,也让整个园区显得体量巨大,俨然一个盐商“销金锅”的集体秀。
+1
+1
凫庄,像漂浮在湖面上的观景台
+1
+1
白塔,传说是为取悦乾隆皇帝而建
+1
如果你时间非常充裕,白天游遍瘦西湖,还不过瘾的话,那我再可以告诉你一个夜游瘦西湖的项目——东门万花园的真人实景演出《春江花月夜·唯美 扬州 》,票价180元。但老实讲性价比有点低,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期望太高,看完这场演出之后,我和小伙伴的一致意见是……略坑。所以,没有“打卡当地特色演出”这种特殊癖好的朋友可以绕道了。
+1
+1
每一座古城都有一条闪烁着历史 光泽 的老街,扬州也不例外。
+1
类似于洛阳老街,扬州东关街曾是广陵城最大的CBD,见证了运河的熙攘与盐商的起落,发展至今已经历了1200年的风云变幻。
+1
现在的东关街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全长一千多米,从临河的东关门一直延伸到国庆路。
+1
一穿过城门楼,便看到石板路 上林 立的店铺,古色古香,灯笼和霓虹混杂着新旧时代的市井气息。
+1
据说这条街上有各行各业近百家店铺,光老字号就有二三十家,最出名的要属谢馥春香粉店、大麒麟阁茶食店和四美酱园。
+1
喜欢轧马路和探店的朋友,到东关街来一定让你不虚此行。
+1
这里汇集了淮扬菜系的各种特色小吃,像扬八怪姜糖、赖氏四喜汤圆、赵氏叠汤圆,还有宝应长鱼面、桂花藕粉圆等等,一条长街走下来,肚子准能走圆了。
+1
这些美食里,最令人难忘的是藕粉圆。藕粉乌溜溜的表皮下包着香喷喷的芝麻花生馅儿,还夹杂着红红绿绿的冬瓜糖,沁出淡淡的桂花香,味道很特别,值得一试。
+1
东关街上有两类门店特别多,一个是刚才提到的美食铺子,再一个就是开在临街老宅院的修脚店。
+1
+1
在扬州,修脚又称“足医”,和普通的足疗店捏脚不同,它是由技而医,代代相传,极具功力。整个修脚过程非常细致,对顾客来讲是种享受,对修脚师傅来讲则是一件艺术创作。
+1
当你早上尝过了“皮包水”的汤包之后,晚上就要上老街找一间足艺店,试试传说中的“水包皮”,就像去 成都 一定要体验采耳服务一样,否则你的扬州之旅就失去灵了魂。
+1
+1
史公祠,又称史可法纪念馆,熟悉明朝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这是为纪念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而建造的忠烈墓祠。
+1
史公祠是一个典型的明清宅院式建筑,大门临河,东墓西祠,并列连通。进门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飨堂,两侧有清代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有云纹形梅花罩格,上悬“气壮山河”横匾,正中端坐着史可法塑像。
+1
我们从史公坚毅的眼神里,仿佛可以望见三百多年前那段慷慨悲歌的守城岁月。面对兵 临城 下的清军,史可法率领 扬州 军民誓死抗敌,击退了多尔衮的数次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1
他的义子史德威遍寻史公遗体而不得,无奈之下只能葬其衣冠于梅花岭,这便是现在飨堂后面的史可法衣冠冢。
+1
墓前的牌坊是乾隆朝修建的,皇帝追谥其为“忠正”,因此牌坊上题额写着“史忠正公墓”,这也是史公祠的由来。
+1
墓冢的西侧是祠堂,里面供奉着史公的朝服画像,以及他的牌位。堂内还陈列了史可法的手迹、遗物,供游客了解史可法及其他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
+1
+1
+1
+1
然而世事更迭、沧桑巨变,如今的天宁寺只剩修缮后的殿阁楼宇,没有了僧人,也没有香火,俨然已经改换门庭,作为一座博物馆和文玩展室而存在了。
+1
+1
+1
+1
这八尊铜像,即是著名的“扬州八怪”本怪了,分别是郑板桥、金农、罗聘、汪士慎、黄慎、李鱓、李方膺和高翔。
+1
把“扬州八怪”立在天宁寺里可不是乱摆的,这里面还有一段佳话。当年天宁寺以佛教的博大胸怀接纳了一批穷困潦倒而志向高远的书画奇才,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八怪”初到扬州时,因生活所迫,基本都寓居于天宁寺中,由此寺庙便与扬州八怪结下不解之缘。
+1
“扬州八怪”其实不止八个人,还有七个画风和他们相近的人也被一并列入
+1
+1
“杨广授戒”说的是隋炀帝杨广还是皇子的时候在 扬州 拜智顗为师,以提高自身威望
+1
虽然我们去的那阵正值五一期间,但寺里依然门庭冷落、游客稀疏,不过这反倒正和我意。庙门口还群集了一堆卖新鲜水果的摊贩,买上一袋可口的樱桃或红毛丹,走进天宁寺,边吃边逛,好不惬意。
+1
如雷贯耳的朱大文豪,相信不用我多介绍了,语文课本里两篇都需要背诵全文的《匆匆》与《荷塘月色》,早已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了“化成灰我都认识你”的种子。
+1
但前阵子又让朱自清火了一把的是他的另一篇文章《背影》,犹记得那段经典台词:“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本来很温情的句子,最后被才思敏捷的网友们玩成伦理梗,也是没谁了。
+1
OK,不管怎样,朱自清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都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那么既然来了扬州,那是一定要去参观他曾经的住所的。
+1
+1
来到故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竖置在门洞一侧的“朱自清故居”牌匾,这是江题写的。整体建筑面积并不大,由两进房院组成。
+1
第一进,是天井、门堂和厢房,里面摆放着红木清漆打造的桌案、橱柜、大床和房间里的各式传统陈设,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当年朱家人忙碌的生活场景。
+1
+1
厢房的木墙上还挂有朱自清的家世简表和他的个人生平编年小史。
+1
+1
第二进分成序厅和展厅。序厅中央伫立着朱自清的纯白雕像,背景是荷塘月色。
+1
展厅的门口塑有银色的荷花,里面陈列了朱自清的散文手稿和早年出版的文学作品,看到这些书册的标题想必能让大部分人联想起小时候背书的峥嵘岁月。
+1
+1
位于扬州的雕版印刷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座雕版印刷专题博物馆,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
+1
如今我们对印刷术及其各种变体已经习以为常,但这种影响深远的发明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确实值得我们再回到历史中去重新发现一番,体悟一下 中国 古人的智慧。而对于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来说,这里一定是你的学术朝圣之处。
+1
毕昇,中国活字印刷术之父
+1
“扬州馆”有点像个大仓储,陈列了20余万片古代雕版。
+1
“中国馆”则梳理了印刷术诞生的前世今生,通过各类珍贵的历史文物,从远古结绳记事,到唐宋雕版印刷的兴起,再到明清大量刊刻书籍,展现了中国信息传播技术的演进过程,宛若一部三维的媒介史书。
+1
+1
+1
+1
+1
说到扬州印刷业的高光时刻,那就必须要提到一部重要的作品《全唐诗》了。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这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图书刊刻活动,一举成就了扬州的斜杠标签—— 中国 “印刷之城”。
+1
+1
毕竟,想了解一座城,博物馆是必不可少的。
+1
在扬州 “三春”中(冶春、富春、 共和 春),冶春茶社是最资深的一家早茶店,其历史有两百年之久。
+1
当然推荐的它的原因并不是在于它年纪大,而是因为它的环境实在清幽,本身就是一座小型园林,早起坐在绿荫环绕、古朴典雅的老茶社里吃饭,别有一番意趣。
+1
不过要注意的是,冶春茶社如今是一家连锁餐饮企业,所以在 扬州 城有好多家分店,去打卡的朋友最好选择我刚才提到的自带园林的御马头店。这家店临河而建,东边是天宁寺,向西可以到瘦西湖,吃完就散着步就能走进景点了。
+1
来冶春茶社,必点的三样是蟹黄汤包、翡翠烧麦和大煮干丝。
+1
喝汤包的时候有点讲究,为什么我用“喝”这个动词呢,因为在吃之前,得先拿个吸管在皮上戳个洞,把里面的汤汁喝掉,再吃包子皮……对,没错,汤就是“馅儿”了,喝掉之后就只剩一张皮。
+1
如果是中午来吃的朋友,可以点了早茶之后,再要一盆扬州炒饭(也是“世界名菜”啊),以及一些蒸饺油糕之类的点心,基本上一天的能量就齐活了。
+1
需要提醒的是,像冶春茶社这样的老牌饭馆,和你以前去过的绝大多数老字号一样,人流量巨大,服务也没有那么热情,尤其节假日,门口排长龙,因此务必要赶早,趁着刚开张,大家心情都好,在清新的晨风中愉快地享受一顿早茶。
+1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和京东没有半毛钱关系,也不是新晋网红餐馆,但却是我极力推荐大家去的“性价比之王”。当你旅行的年头长了就会发现,有时候随意遇到一家美食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
+1
小京东的门头并不显眼,特别是它位于喧嚣繁杂的彩衣街——东关街尽头向西的延长线。我们是无意中逛过了东关街,才发现这家外表低调的小餐厅,不过人家店里装修还是很有想法的,红墙绿植配上明黄色的桌椅,有种精灵奇巧的感觉。
+1
落座之后,服务员热情地上来给我们推荐菜品。我们点了七个菜,无一踩雷。特别是狮子头和松鼠鳜鱼,完爆那些顶在旅游APP首页的“大厂出品”,另外他们家特色的扬州八宝锅巴入口酥脆,让人不禁联想起“小当家”里的神菜——黄金锅巴料理。
+1
一顿饭吃下来,才花了两百多块,又美味又实诚,简直是此番扬州寻味之旅的宝藏小馆。
+1
+1
而对于女生来说,谢馥春的胭脂水粉,是来扬州必带的手信了。1830年创立于 扬州 的谢馥春香粉店,是第一个国产化妆品品牌,1915年还荣获了 巴拿马 万博会大奖。谢馥春产品具有“轻、白、红、香”特色,传统产品为鸭蛋粉、冰麝油和香件,通称谢馥春“三绝”。
+1
再来说到适合男生的礼物, 比如扬州生产的玩具公仔。不来扬州,我还真不知道,这里是中国毛绒玩具的发源地,据说扬州生产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毛绒玩具,悉尼、北京的奥运吉祥物以及 德国 世界杯的吉祥物也都是扬州制造的。东关街那里有一家上美制片厂的动漫体验店,就有售卖中国特色的玩具(动画人物周边),如孙悟空、黑猫警长、葫芦娃之类的,分分钟勾起童年记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