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24/07/14
天数/1天
人均费用/8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短途周末 暑假
晋祠,背依悬瓮山,是祭祀西周初年晋国第一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堂;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近百株。建筑分为中轴线、北线、南线建筑,以中轴线建筑最为典型。
+1
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原本并没有把晋祠作为古建筑考察之地,差点错过。晋祠历来为出名的“名胜”,在他们探访古建的习惯中,多对“名胜”怀疑:因为最是“名胜”容易遭“重修”的大毁坏,原有建筑故最难得保存,所以他们并没有把晋祠放到他们考察之内。直至赴汾的公共汽车上了一个小小山坡,绕着晋祠的背后过去时,望着正殿的侧影,才确认晋祠虽成“名胜”却仍为“古迹”无疑,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栱、深远的出檐,巍巍在望,非常醒目。
+1
都说不来晋祠,枉来太原!86年的《西游记》在这里多处取景,那这里都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晋祠人实在太多,所以在拍摄过程中有人物入境,在这里提前声明,无意冒犯!文中部分图片为摄影师拍摄,有备注摄影师姓名。)
+1
献殿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修。献殿高9.75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后当心间敞门,四周宽厚的槛墙上安直棂栅栏,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殿顶布青瓦,黄绿色琉璃剪边。
+1
献殿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献殿建筑整体结构简单,是我国目前现存殿和亭结合建筑的孤例。1955年用原料照原式进行了翻修,保留了金代建筑的特点。《西游记》剧中祭赛国的和尚被吊起来的场景,以及孙悟空与祭赛国国王空中对话的场景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1
+1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在全祠处于独冠中居的地位。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崇宁元年(1102)修葺。重檐歇山顶,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圣母殿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都是我国宋代建筑的典范。殿身四周围廊,前廊显得十分宽敞,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
+1
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为宋代遗物。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写照。殿内的宋代侍女塑像,是晋祠“三绝”之一,它是按照封建社会的宫廷制排列的,是宋代皇室生活的缩影。
+1
+1
现在主殿供奉的是圣母
+1
侍女像,宋代彩塑精品。
+1
圣母殿前廊檐下左右还各有一尊高大的彩塑神像,为“站殿将军”,形象非常威武
+1
+1
《西游记》剧中祭赛国国王会见外国使臣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
为何晋祠会换主人?
晋祠的历史记载,最初是为了纪念西周晋国第一代诸侯姬虞而建的祠堂,但现在的主殿供奉的却是圣母。那是因为北宋时宋太宗赵光义在攻下晋阳后为了挖断唐朝的龙脉而毁城,晋祠也未能幸免。相传,宋真宗时重修晋祠,当朝的刘太后为了宣扬自己,就依仗权势,将唐叔虞移出了大殿改奉以自己为原型的塑像,称为圣母殿。但民众并不认可刘太后,就把圣母看作是唐叔虞的母亲,也就是周武王的妻子邑姜来祭拜,并一直流传至今。
+1
在圣母殿的北侧面是唐叔虞祠。唐叔虞祠又称晋王祠,是奉祀晋国开国诸侯姬虞的祠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扩建。主殿仍为元代建筑。晋祠本是为了纪念唐叔虞而建。据考,最初的唐叔虞祠,就在今圣母殿地址,后重建于原址的北侧面。祠门悬挂贴金篆书“唐叔祠”匾。
+1
+1
明清时期等级制度特别严格,只有皇宫里才能见到五爪龙,民间禁用,所以唐叔虞祠的这对龙为四爪金龙。
现存唐叔虞祠大殿为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虽经明、清屡次重修,但从结构和材料看,仍保留了元代风格。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斗拱疏朗,前檐每间设有补间一攒,山面与后檐只设柱头斗拱。殿内减去明间金柱两根,扩大了人们观瞻祀奉的空间,梁架结构除了平梁以上后人稍做修改外,基本保留了元代的做法。神龛中央所供奉的就是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
+1
院中设过殿,为享堂,陈列一组元代乐伎塑像。14位乐伎分两边排列,一边为管弦乐,一边为打击乐,手中持有笛子、三弦、琵琶、笙、拨等不同乐器。
+1
山门为晋祠原景清门,创建于元代。摄影师/李如国 为秋季拍摄
+1
彩塑有4尊。
奉圣寺位于晋祠最南区,全称“十方奉圣禅寺”,又名“释迦庵”,此处原系唐开国功臣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别院,唐武德五年(622)兴建为寺,唐高祖李渊赐匾额“十方奉圣禅寺”。历史上奉圣寺屡经战乱,兴废多次。现奉圣寺是由原晋祠景清门(山门)、元代建筑汾阳二郎庙中殿(过殿)、明代建筑小店区郝庄乡马庄村芳林寺大殿(大雄宝殿)重新组建而成。寺内左右两廊有唐刻、唐译80卷《华严经》石幢。
山门为晋祠原景清门,创建于元代,单檐歇山顶,高10.5米。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总体仍保持元代风格。山门明、次间宽敞,稍间及两山筑以墙壁。
+1
+1
殿内梁架结构
+1
寺内左右两廊有唐刻、唐译80卷《华严经》石幢。
1.晋祠和天龙山现在是一家管理公司运营,南门出去的公交站有互通的公交车;
2.景区虽大,但卫生间和可以休息的地方非常多,不必担心;
3.现在全面升级服务,没有之前的脏乱差现象啦,游客服务中心外围的小吃摊位都是统一管理;
4.景区内有语音智能讲解器,也可以直接请专业导游讲解。
+1
游客服务中心,可以买票、咨询等。
+1
晋祠新镇公交站牌,有多趟直接天龙山的公交车。
+1
晋祠每个季节的花卉都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