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约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的特色,使得这里的建筑,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如今,这里几乎成为了武汉的文艺街,浓缩了整个武汉的文艺情怀。拍照、闲逛,或者享受一个带着咖啡香的下午,都是文青们在这里愿意做的事。触摸街边饱经风霜的老建筑,你会发现昙华林有的不仅仅是文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着老武汉的历史记忆。创办于1903的武汉第十四中、拥有68年历史的昙华林小学、1861年传入的西式教会医院仁济医院、崇真堂、钱钟书之父钱基博故居等数不清的沧桑建筑都在这条街上,等着你去一一探寻。
|
|
昙华林四季皆适合游玩,尤其是拍摄老建筑的好去处,春夏季节,街道上的数目翠绿;秋冬季节,发黄的树叶更显老街的沧桑。
地铁
乘坐轨道交通7号线至【螃蟹岬站】E口,步行927米可达;
公交
乘坐606路至【中山路螃蟹岬站】,步行703米可达;
乘坐502路至【武珞路阅马场站】,步行1.6公里可达。
1. 昙华林及周边的很多老建筑,现在还有居民居住在里面。游览时,尽量不要打搅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想拍摄对方,最好能事先招呼下。
2. 不少老建筑目前不对外开放,不要擅自入内,能欣赏优秀建筑的外观也是挺不错的。
4.3 分
『昙华林♥』 说到武汉旅行,别人问我推荐哪个地方,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昙华林。 昙华林留给我的印象是:它偷走了这座城市的清新,这里的每家店,都蕴藏着故事。 ❗建议下午去,其实我去了两次,上午去的时候基...
阅读全部【综述】一条文艺街,沿路店铺设计都是极具个性。让人流连忘返,也是爱拍照的你不可错过的!
【特色】推荐有两家店,我觉得这是你们来一次绝对不能错过的精华!首先是下地铁螃蟹口出来直走一家名“昙华林微书局”的书店,进店是浓浓的咖啡香,里面装修复古,卖的海报、明信片都很特别,可以凭照片画海报哟!里面有桌椅供免费休息,写明信。另外一家是昙华林广场附近一家叫“大水的店”,是一家卖甜品、咖啡的...
阅读全部昙华林,据说是武汉最后的文艺栖息地,简单说是个都市里的小资及清新文艺范的聚集地,其实相对的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但是胜在一点平静,走在昙华林这条并不算长的老街上,第一感觉就是很干净,在街上保留了一些名人故居,以及红白色调老房子,基本上靠街的房子都是各种店面,虽然说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店面,但是还是值得细细品味。昙华林里面的店面基本是咖啡馆,纪念品店,以及甜点店,如果时间很充足的话...
阅读全部我从中华路走小巷穿胡同,走不了几百米就能看见“昙华林”的道路交通指示牌。
不过我有点糊涂,来之前也没做功课,不知道昙华林具体是个什么样的景点,以为是一个类似公园的林子呢,所以即使看见路牌加上路牌周围的施工,脑子里也是一头雾水。
后来问了问路人,才知道“昙华林”说是民国保留下来的一条街,就说是条老街吧。
到达昙华林大概是在上午8点多钟吧,大多店铺都关着门,伴着悄无声息的落雪显得十分清...
阅读全部就是这样一条小街,却足足唏嘘了六百年。故事还没讲完,新的又要上演。当年秀才踩过的石板,连细缝里都是故事。你若慕名而来,定会失望而归。昙华林就是昙华林,之外,谁也不是。就是这样一条供我们路过的小路,承载着鲜活的历史,与那些曾经的故事。如今的她,古朴,温柔,却也新鲜,时尚。触目可及的青石板路,在雨后泛着淡淡水光,书写着他自己独有的味道。深深的巷子里藏着的涂鸦墙,大概是哪个闲散画家的...
阅读全部昙华林,有你的心愿。这是我对昙华林最深刻的记忆。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充满文艺范儿用来提升照片逼格的街道,在武汉,昙华林就是这么一条街道。
如果不是武汉当地的朋友跟我说:“昙华林五年之内将会被拆迁了,你来了不看可能以后来了也看不到了,昙华林是最地道的老武汉的代表”。我可能还不会来昙华林,因为我去多了这样充满文艺范的街道。但,我来了,且不后悔。
昙华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四年(1371年)...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