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哈不日神山脚下,是西藏首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也是藏传佛教史上首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被称为“建筑史上的佳作”。寺庙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大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桑耶寺是以古代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乌达波寺为蓝本,由莲花生大师主导,历时12年才建造而成。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建成后的景象,于是莲花生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后来就把这一声惊呼作为了寺名。桑耶寺经过历代增修扩建,占地面积为4900多平方米,主殿周围可见八小洲、日月殿和白黑绿红四塔星罗拱卫,规模宏伟。清晨或傍晚登上桑耶寺旁的哈布日神山山顶,可俯瞰桑耶寺全景以及雅鲁藏布江的景观,风光无限。
桑耶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由中心大殿和周围回廊两大部分构成。寺庙的布局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依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以乌孜大殿为主体,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殿,寺庙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围墙四面各设一座大门,东大门为正门。
乌孜大殿和甬道回廊里绘满了壁画,除了常规题材,围墙中层廊道上还有知名的“西藏史”壁画,画中记载了从远古传说的罗刹女与神猴结合繁衍藏族开始,一直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壁画长92米,洋洋洒洒,恢弘壮丽,被誉为西藏的“绘画史记”。此外,在大殿的一层和二层有“桑耶寺史记”,2层南侧还有“莲花生传记”等壁画,无不精美绝伦,不可错过。
在东门的南侧有立于赤松德赞时期的方柱形石碑,风格古朴,没有花纹等装饰,这就是有名的《桑耶兴佛证监碑》,碑文均为古代藏文,记载了公元779年赤松德赞为供养桑耶寺作出的盟誓。在大殿的门廊内还有赤松德赞王妃与王子所铸的大钟。
寺院周围树木茂盛,葱郁成林,河渠萦绕,黑颈鹤悠然觅食,可谓世外仙境,高原绿洲。
|
|
最佳游玩时间为夏季,夏季的山南气候温和凉爽,风光优美,适合参观。
1、拉萨的西郊客运站坐往山南的班车到桑耶渡口下,需时3小时,票价27元/人。坐渡船到对岸,游客10元,藏民3元。再搭卡车或拖拉机或客车去到桑耶寺院内,一般3元。
2、拉萨及泽当每天早上都有班车直接经过泽当的大桥开到桑耶寺大院内。拉萨直接到桑耶寺的班车,每天早上八点前在大昭寺广场坐,最早的六七点就有,票价50元
4.6 分
桑耶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是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看上去十分精致。更是由三种建筑风格融汇在一起,有汉式的,藏式的,和印度式的。整体感觉很不错,很值得一游。
桑耶寺是一座建造在群山之间的寺庙,交通略有些不便,可能不一定适合自由行,跟团乘大巴的话就很方便了,桑耶寺里的景致和其他寺庙很不一样。
这里据说是藏区第一座寺庙,感觉名气很大,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有不少的信仰者,十分的庄严肃穆,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庄严肃穆。
可能没多少人到过桑耶寺,这的确算是个小众的藏佛寺庙,位置在西藏山南的桑耶镇,据史记载是当时吐蕃繁荣顶峰时期修建的。 这个寺最有特色的,就是格局较大,有好几个形态各异的佛塔,虽然经过后期整修,但仍然透露出一派气宇轩昂。
在桑耶寺,我们遇上寺里在做维护工作。一群藏民有男有女,又唱又跳,非常欢快的在盖房子,他们用的是传统的方式,叫“打阿嘎”。 “阿嘎”是古老的藏族建筑工艺之一,在寺院和宫殿建筑中经常被使用的地面铺制技术。每一块阿嘎土至少要被打磨上千次才能达到施工要求。打磨好的“阿嘎”地板,透着天然树脂的暗红色,结实美观,并且防水防潮、冬暖夏凉。多吉大哥说阿嘎材料里有奶酪有蜜糖,保证泥土更有粘性。我...
桑耶寺,西藏第一座正规的寺庙,很园林的感觉,占地广,寺内红、白、绿、黑四座绘有天眼的佛塔,代表了:寂静、自在、愤怒和广大四种境意;据说是人死后升天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