燊海井坐落在自贡市大安区阮家坝山下,是土法生产井盐的“活化石”,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标志。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看过的人都会被深深地震撼到,有1000多米深,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景区内有师傅用着传统的方式煮盐、抬盐,看着看着会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景区内很大,如果只是逛一逛,可能不能深入了解。有条件的建议请一位讲解,可以了解到很多与盐有关的知识和当地盐业的历史故事。
|
|
Tips:1.地址:自贡市大安街289号。2.门票:成人票:22元 开放时间:8:30-18:00 联系电话:0813—5106214
“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而现在我们的食盐分为海盐、井盐、盐盐等,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们吃的大多数是海盐,其实不然,因为海盐杂质比较多,提纯成本较高,所以现在我们吃的盐以井盐为主。
阅读全部体会盐历史文化,值得一去,虽然景点不大,浏览时间1小时左右,但是会有从燊海井打出卤水的表演,以及作坊煮盐,对历史文化感兴趣教训请导游解说
深海井采盐的参观点面积不大,可能就是以前生产盐工场的原样,在这里看到一组石刻墙,反映的就是生产盐的几个环节,在盐业博物馆也看到这个内容,当时没太注意,在这个生产盐的现场觉得很有意思。
一个很小的景点,来自贡的驴友们可以抽出一点时间去逛逛,一种很巧妙的开采装置。 里面有个房间是专门制盐的,很有感觉,游览时间30分钟左右。
见到了我们生活中必须品的生产制作过程,感觉很震撼,非常佩服先贤们智慧,在那个科技不那么发达的社会能制造出那么实用的工具辅助开采盐卤加工制作食盐,很了不起
距今已一百五十多年的这些深井,到后来卤水量逐渐减少,乃至枯竭,然而天然气层却“取而代之”,源源不断。人间沧桑,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 燊海井因产量减少,压力不足而停产。
关于燊海井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至今都还在生产,话不多说,点赞! 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历时13年,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馀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燊海井从建成到今天已经生产了一个半世纪,由于长时间的缺乏维修,井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