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3
- 收藏50
- 评论1
- 赞26
+1
出发日期/2016/09/30
天数/8天
人均费用/4588元
人物/三五好友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眼前的一切就是世界。
- 斑驴会飞
有的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了。每次都是想到这个,提着包就走了... ...
从去年跑完青海甘肃大环线+南八仙柴达木小环线+祁连八一冰川之后,我又听说了几个神秘的地方,他们的名字叫,哈拉湖、那仁郭勒、鄂博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几个地方是我这一年都魂牵梦绕的目的地了,有了新的目标 就必须制定新的计划与行程。于是乎,哈拉湖 那仁郭勒 魔鬼城三地无人区穿越就这样提上了日程... ...
有一种向往叫身未动、心已远;
有一种牵挂叫路越远、心越近;
有一种精神叫无兄弟、不穿越;
有一种情义叫不抛弃、不放弃。
探险人,执着追求自由与梦想,从此行者无疆... ...
本次行程安排:
北京-兰州-西宁-敦煌-北京
第一点:西宁-青海湖-得令哈
第二天:得令哈-哈拉湖-得令哈
第三天:得令哈-托素湖-查尔汗盐湖-格尔木
第四天:格尔木胡杨林-昆仑山脉-那仁郭勒
第五天:那仁郭勒-老芒崖-黄瓜梁-东西台吉乃尔湖-水上雅丹
第六天:水上雅丹-东西台吉乃尔湖-鄂博梁-冷湖
第七天:冷湖-苏干湖-阿克塞-敦煌
平均住宿费用每晚190元
平均餐费每人75元
托素湖门票25元
胡杨林门票50元
其余地点均属于无一区 和 非景点 无门票费用
行程总费用不含大交通,平均每人4588元,机票费用因人因时间早晚费用大概在 1350-3500之间
摄影器材:
尼康D700、24-70 F2.8 70-200 F2.8 50 F1.4
佳能6D、 17-40 F4 70-200 F2.8 14鱼眼定焦
关于滤镜:
CPL、圆渐变镜、圆ND2000、方形滤镜(ND4000)、渐变镜100x150
航拍器材:
大疆精灵4一台、电池4块、充电器 及 车载充电器、大疆电池管家、手柄、大疆专用CPL偏振镜
无人区照明设备:
强光手电若干,户外大型远光灯一台
户外露营设备:
户外秋季帐篷6顶、-25度羽绒睡袋12个、野营铁锹一只、气罐一只、户外小型气罐6只、
户外刀具、斧头等等... ...
哈拉湖
美图
看图
水上雅丹的黄昏
俄博梁,附近的龙卷风
简要说明:
由于本探险摄影,并非纯粹无人区穿越,所以在时间规划上对于每一天的行程安排都要非常的严格,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后面的行程都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比如 假设“”如果在哈拉湖里面多次陷车”就会造成第二天的行程完全无法实现,又例如,假设如果在昆仑上的那仁郭勒多次陷车,也会造成后面的行程无法实现... ...
所以在时间安排上 在住酒店 以及露营时间 起床时间,和人员的高反反应的轻重都要被考虑其中... ...
露营设备及清单:
前期对于行李的安排和要求:每人55升 或 55升+10的 户外专用背包、强光手电、每两人一顶露营帐篷、-25度睡袋(充绒量1500g鹅绒)、军用铁锹、斧头、绳索、黄油、露营必须的(一拉线自热饭)、一个5公斤气罐、6个用于随时随地做热水的小型户外气罐、炖锅一个、菜刀一把、漏勺2只、方便面若干、罐头若干、氧气每人一瓶(随时补充)、露营用的柴火一带(4小时燃烧量,附土可燃烧一整晚)。
线路规划之哈拉湖:
在线路规划上,我的安排是 第一天到达青海西宁 然后装车出发,途径青海湖当天抵达得令哈,采购准备等待第二天的哈拉湖之行,准备当晚在哈拉湖露营,(应急方案)如果多人出现高反,当天取消哈拉湖的露营 改为 得令哈以西的托素湖露营(托素湖相对海拔较低)。
线路规划之那仁郭勒:
从格尔木出发,途径格尔木外的胡杨林。走S303省道看见胜华矿业公司的广告牌 下路基 进入公司管辖地区 进出个收40元 每次20元,最终到昆仑山脉的那仁郭勒河谷上游,一个充满野生动物的迷人地区,我们在此露营,
线路规划之水上魔鬼城:
在那仁郭勒露营的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要出发赶往老芒崖地区,经过老芒崖和黄瓜梁,沿着老G315国道走一路开到-东西台吉乃尔湖-沿着用盐铺的坑洼不平的盐路一路走,最终抵达柴达木盆地的 水上雅丹(水上魔鬼城)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露营低点......
使用谷歌地球工具:
每一次出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我最喜欢的地图软件就是谷歌地球。
它的功能强大,你既可以用它搜寻你从未涉足过的地方,又可以通过它在我们去之前就完全掌握你即将要去的目的地之 地形、地忙、公路、小路、车痕路、你都可以通过谷歌地球 一览众山小的全方位观察... ...
这是我用谷歌地球做的大概地图路线
哈拉湖 卫星图片02
托素湖-外星人遗址-卫星图片
查尔汗盐湖-卫星图片
察尔汗盐湖-达布逊盐湖-卤水湖-卫星图片
那凌格勒河-那仁郭勒-第一露营地点 卫星图片
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露营地点二-卫星图片
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卫星图片02
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卫星图片03
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卫星图片04 准确露营点(这里前后拍照位置最佳)
柴达木盆地-峨博梁地区-卫星图片
柴达木盆地-冷湖镇70公里-无人区-鄂博梁-航拍照片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传说:
据说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还有的说,是当年东海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八条湖水,汇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龙王。还有说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二郎神追赶到这里,二郎神非常口渴,就发现了这个神湖。
青海湖 拥有4583平方千米面积的青海湖浩瀚神秘(因为青海湖里住着一只巨兽,我们下面再说),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清澈碧蓝的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似乎在悄声述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它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身背炒面绕大湖,跑垮好马累死鹿”。
青海湖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渺、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青海湖畔山清水秀,辽阔起伏的草原就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数不尽的牛、羊、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到来时,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还有一个传说,据说青海湖里住着一只巨兽... ...
“海怪”在环湖土著牧民中流传了几百年。
《西宁府新志》:
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具体记载称有:“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也”。
据说那些目踏“海怪”的牧民莫不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娘桑祭海,敬献牛羊三牲,于是海神显灵的种种传说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开来。
近几十年来,有关青海湖“海怪”的信息不时流传。如1947年,互助县却藏寺一位叫祁六十三的土族喇嘛,随师去西藏朝拜途经青海湖,在太阳快落下的时刻,一头比艳牛大四五倍的怪物浮出水面,劈波斩浪向岸边游来,似龙非龙,头圆润元角,双目闪闪发光。1949年春,互助县哈拉直沟乡费村汉族农民马三娃,因生活所迫外出淘金,在青海湖边歇脚用餐时,湖面上出现一截黑黝黝的粗大“圆木”在浮飘滑行,长约丈余,后来这缓缓滑行的“圆木”伸出长长的脖子,上面有蛇一样的头,鳞甲在阳光照射下乌金般光泽,向湖心飘去,转眼不见踪影。1982年有一条机帆船在湖上作业时,船上的人见到前方不远处,有形似渔船的动沉浮戏浪,正准备靠近仔细观察时,已腾入水中。在不见去向... ...
去往青海湖的路上,这一切就从路上的美景开始了... ..
青海湖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
青海湖那面的高山 夏天充满生机绿色盎然,秋冬银装素裹... ... 宛如梅里雪山一般迷人
在金黄色青稞映衬下的青海湖畔,依然一幅田园美景之色
大西北的汉子在湖畔跑马,轻盈的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的权利... ...
青海湖的蓝,
蓝得纯净,
蓝得深湛,
也蓝得温柔恬雅。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
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
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
蓝晶晶的眸子。
青海湖,
她蓝似海洋,
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
青海湖,
她蓝似天空,
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绿绿的草原,
蓝蓝的湖泊,
蓝蓝的天空,
还有白白的云朵。
那白云飘飘像是哈达一样了,
它将祝福送给了,
远道而来的宾客... ...
眼前的一切对我来说是个难解之谜,我们都有贪念。欲望总是多过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永受羁绊。社会是多么疯狂……当你思考多过想要的,你的思想开始滴血。我觉得我需要寻找一片更大的空间…… 因为当你拥有的比思考的还多时,就需要更多的空间来装填……
哈拉湖简介:
哈拉湖蒙古语(哈拉淖尔)意为黑色的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也是深藏在祁连山腹地,鲜为人知的高原咸水湖。是青藏高原上内陆流域一个大型咸水湖,面积 60200公顷,海拔4078米,该块湿地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湖泡,常年蓄水,属浅水小型湖泡,大面积为沼泽地。 哈拉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又称黑海,湖泊面积59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077米,属咸水湖。
生态系统简介:
哈拉湖有高等植物400余种,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有无脊椎动物500余种,脊椎动物339种,其中鱼类53种(特别是大种群鳇鱼),两栖类6种,爬行类8种,鸟类242种,兽类30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50种,也是雁鸭类、鹬类和鸥类的重要繁殖地,这块湿地当时被认为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集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于一体。
哈拉淖尔:
哈拉淖尔,地球的一颗眼泪,哈拉湖,蒙语“哈拉淖尔”,意思是黑色的湖,传说中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从远古到今天,她像一位黑色的美人,静谧地躺在团结雪峰雄壮的臂弯中,显得格外魅惑迷人。也许正是因为她的高傲冷艳,才被至高无上的西王母选为居所,“人间”这个词在此连想一想都是那么的俗不可耐。多年前,即使是本地也鲜有人知这个神仙居住的“天湖”,侥幸去过她身畔又能活着回来的人带回的种种可怕传说,让人们对她敬畏惧怕,久而久之,人们将那里视作了凡人无法到达的秘境,以至于忘了她的存在……
随着2007年CCTV录制的纪录片《勇闯哈拉湖》开始,这片深藏在祁连山腹地的净土,正在逐年被剥去她神秘的面纱,也渐渐解释了她神秘的原由。
这世间有三种人,一种喜欢繁华世界,一种喜欢纯洁净土,还有一种喜欢穿梭在繁华和纯净之间,我把自己划分到了第三种人中,食着人间的烟火,又常常想去玩玩桀骜不驯。偶然听到朋友提到这个神秘之地,瞬间就产生了“要去”的想法
一微尘中含十方,一切尘中亦如是…
哈拉湖慢门,拍摄时间 11:40 ND4000 78秒 色温4750
去往哈拉湖的路上 风景秀丽
经过一片峡谷地带,突然发现悬崖峭壁上的岩羊 蹦来蹦去
去往哈拉湖的第一个垭口旁边的雪山,在古柏地区后面大概5公里位置
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
航拍干枯的河道,春天的时候这条河道就会充满祁连山团结峰的雪水
进入山谷腹地后,有一片面积非常广阔起伏的平原,长满矮草。草滩上有数不清的大小形状各异的石头,但这些石头完全不可能是从山上滚落至此的 第一距离太远,第二周围的山上的结构也不太可能孕育这样的石头... ...
托素湖简介:
托素是蒙古语,即“酥油湖”的意思。托素湖是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湖的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气温较高,湖水的蒸发量很大,水中的含盐量增高,水生动植物和浮游动植物也很少。托素湖湖面辽阔、湖岸开阔,无遮无拦。风平浪静时,湖面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天气变幻时,湖水浪涛汹涌,浪花飞溅,拍岸有声,动人心魄。
托素湖与其北面的克鲁克湖,这两个湖为一淡一咸,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克鲁克湖为淡水湖,颇为神奇,成为柴达木地区著名的一对孪生湖,也被称为“情人湖”、“褡裢湖”以及“莲湖”,当地人多称之为“莲湖”,因这片区域有如此显著的双湖景观,学术界也将其称为为双湖地区。
托素湖地区由斯文.赫定为团长时期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瑞典科学家布林曾率队在此发现了古生物化石“柴达木兽”,轰动世界,从而使托素湖和柴达木更为世人所知。
1931~1932年,步林两次率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进行考察,在克鲁克湖与托素湖地区首次发现了丰富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就包含著名的“柴达木兽”,而他们所发现的这批化石成为我国早期青藏高原古生物研究的奠基石,直至今日,双湖地区仍是青藏高原脊椎动物化石最丰富 、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的堆积巨厚且连续,地层构造相对简单,盆地北缘地层出露好,是研究陆生哺乳动物演化的理想地点。在围绕着托素湖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茫茫戈壁下隐藏着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而这段科考探险故事,乃至重要的人物——布林,却是为人不知。
托素湖的传说:
传说一名叫托素的蒙古族小伙与一位王爷的女儿可鲁克相爱了,王爷表示托素要娶可鲁克就必须到远方的柴达木去带一袋盐回来,托素在回来的戈壁上体力不支倒下了,可鲁克也因为担心前往戈壁寻找,然而在大漠中发现托素时,可鲁克姑娘已经筋疲力尽,用自己仅有的力量向前爬,最后紧紧握住托素的手,幸福地合上了双眼。后来,可鲁克姑娘长眠的地方形成了清澈碧绿,小巧玲珑的淡水湖,托素安息的地方生成了一面辽阔的咸水湖,传说是因为托素背的盐溶化形成的。可鲁克湖的水通过可鲁克姑娘的纤纤小手流入托素湖,是她在生命最后对情人的呼唤。
去往托素湖的路上风景也是不错的,就是有一点阴天。拐过一个弯道居然天晴了
结果到了托素湖天又开始阴了
托素湖慢门 ND4000、F22、80秒
个个都是美女
小南瓜的西北行 之 托素湖
航拍可鲁克湖沿岸
察尔汗盐湖简介: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青海省西边的盐湖。柴达木盆地南部,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由达布逊湖以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等盐池汇聚而成,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注入该湖。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于盐盖之上,察尔汗盐湖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总储量达20多亿吨... ...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盐湖上还有一条长32公里的公路和铁路穿行而过,是一座浮在卤水上的“万丈盐桥”,公路和铁路是格尔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铁路的一段。
踞于巍巍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而柴达木盆地的心脏则是赫赫有名的察尔汗。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盐湖之一。
关于察尔汗的传说:
在察尔汗有一个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察尔汗这里遍地都是金银珠宝,可是山神魔怪们不够本分和淡泊,为抢夺财宝而终年争战不休,这里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仙居昆仑山深处的西王母得知后,说“这太不像话了”,决定摆平这些事,她命司水神放下天水来,把这些宝贝都淹了,让谁也拿不到,只留人间的后代们。于是,这里就出现了现在这样的盐湖。其实察尔汗盐湖,是古海洋经青藏高原的地壳变迁,被山峰分隔并逐渐萎缩和干涸而形成的。
由于我们到达察尔汗的时候 天气转阴 而且刮起了巨大的风沙说以所以 无法进行航拍 天气也阴灰异常... .
察尔汗的这起大沙爆和巨风然我非常担心接下来的那仁郭勒露营 因为柴达木盆地一旦刮风就要连刮好几天,所以这场大风让我非常难过,毕竟那仁郭勒前后除了露营别无选择,如果在这种天气条件下露营,恐怕连帐篷都支不起来,于是我就在担忧中度过了一个下午。
后来我把担心和师傅说了,希望他能给我解决方案或是 其他露营点。
师傅一听就乐了,师傅说你的担心是对的,不过你还是对大西北了解不深入。我一听这话看来是有转机啊,哈哈哈 师傅接着说 大西北的老人有一句口头禅叫:西风太阳落,东风刮3天... ... 师傅话音刚落,我意识到今天的大风正好是西风,也就是说完全不会影响明天的行程和 露营,结果晚上风果然停了。
那棱格勒峡谷简介:
那棱格勒峡谷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是由于新构造运动抬升,流水冰川下切下刻作用而形成的谷地狭深、两壁陡峭的地质景观。按峡谷的断面形态,可分为嶂谷、V型谷、“一线天”等各种类型。
地理环境:
那棱格勒峡谷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东起青海布伦台,北起布伦台,西至沙山,位于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4000米。发源于6000多米高昆仑山上的那棱格勒河,南有昆仑主脊直插云霄,北有祁连雪山阻挡着柴达木盆地寒风。那棱格勒峡谷有传说中的“死亡之谷”之称。此处为一强磁场区,有许多不解之谜等待人们去解开。(注:我们所到的那仁郭勒河谷是 它的上游 昆仑上死亡谷的位置是在 那仁郭勒河的中游)
地貌:
那棱格勒峡谷,地处尕斯库勒油田以南,穿过尕斯湖,就是昆仑山脉得“祁曼塔格山峰”,它并不是昆仑山的主脉。翻过这座重叠的高山,那面就是世界著名的那棱格勒河谷,地图上也叫做“那仁郭勒河谷”。
气候:
那棱格勒峡谷,由于有尕斯湖对面的祁曼塔格山阻挡着柴达木盆地夏季干燥而炎热的空气,河谷的对面又是昆仑山,两山夹峙,从印度洋来的水气从东面穿越其中,雨量充足,气候湿润
关于那仁郭勒死亡谷(昆仑山死亡谷)
那棱格勒峡谷,从马熊到盘羊,从藏狐到野兔,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谷内有野驴、鸟类、蛇类等大量野生动物生存,夏季水草丰美,鸟语花香,景色秀丽。就是这个景色迷人的峡谷,却充满神奇和恐怖,进入过这里的牧民绝大多数都莫名失踪、死亡,出来的为数极少。
恐怖事件: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它几乎能与前苏联的“死亡谷”、美国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相提并论,是个名符其实的恐怖之地。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理由是有胆大者或迷路的牧民进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复返。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种种奇异的现象,使那棱格勒峡谷显得神秘异常,以至多年来成为人们不敢涉足的“死亡地带”。据峡谷外的牧民说,曾经听到过峡谷内猎人求救的枪声和挖金者绝望而悲惨的哭嚎声。所以即使里面动物众多,牧草丰盛,人们都远离这个地方,并把那棱格勒(太阳沟)改叫为“魔鬼谷”。
八十年代初,新疆地质局派科考人员进行了考察,发现这里之所以人和动物经常莫名死去,有几个原因:主要这里是一个雷击区,有大面积强磁性的玄武岩,还有很多个铁矿脉及石英体。由于湿空气受昆仑山主脉和祁曼塔格山脉的阻挡,汇集谷内,形成雷雨云,加上地下磁场的作用,常产生“雷暴”现象。而且云随时聚集,随时可能引发霹雳。尤其是人和高大动物,一但进入这个峡谷,大动物只能冒险存活,人也难免遇难。再有这里地表下是终年冻土,夏天表层融化,牧草覆盖,汩汩的融水会把地下掏空或相成泥潭,不慎踏上就越陷越深。这里是绝对的无人区,人一旦干扰了熊、狼等动物,很容易受到野生动物的袭击,难于逃脱。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进入那棱格勒河谷后不是失踪的毫无踪迹,就是衣衫破碎、尸体焦糊、白骨堆堆了。
科学解惑:
事后得知,这里是强磁场区。1998年5月地质部门曾组织人员到此进行大面积考察,结果测得这里磁场,峰值高达1000-3000伽玛,这巨大的磁力足以让指南针失灵,仪器不准。我们在考察中发现,这里的地层,除有大面积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石外,还有磁铁矿脉及石英闪长岩体,正是这些岩体和磁铁矿才产生了这个强大的地磁异常带。那么,那棱格勒峡谷每次暴雨后,为何总会出现大批动物死亡的现象呢?有人说,该峡谷实际上是个雷击区,潮湿的空气受昆仑山主脊的阻挡,常沿山脉向谷中汇集,形成雷电云,携带大量电荷在空中构成强电场。遇到异物,便会发生尖端放电即“雷击”现象,造成人畜瞬间死亡。尽管这话令人信服,但仍是一种科学推测。只要国家权威部门不做定论,恐怕谁也说不清这“死亡谷”形成的真正原因。或许是不下雨时,这神秘的那棱格勒峡谷,也照样会张开“血盆大口”!
说这话并非没有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这里是我国多年冻土层分布区之一。冻土层的厚度高达数百米,形成一个巨大地下固体冰库。当夏日来临时,近地表的上层冻土融化,便形成为地下潜水和暗河。只因地表常为嫩绿的深草所掩盖,人们不容易发现。当人畜误入,一旦草丛地面塌陷,地下暗河就会把人畜拉入无底深渊,甚至使其随水流漂向远方,以致连尸首都无法找到。当地牧民误入谷中,大多有去无回的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后面的雪山就是昆仑山脉
去那仁郭勒的路上天一会儿一变,一会阴一会晴
昆仑山里面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山
本来以为这是藏羚羊 怎么看也不像 果断认为是 藏原羚,结果回来发现都不是,上网一查 原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对角羚... ...
黑夜即将来临...那仁郭勒的夜晚漆黑寒冷,夜里的最低气温已经达到了-20多度
黑夜即将来临... ... 大家都在我们的安排下有序的支起帐篷,我们挖好了准备用于点燃篝火的土坑,为了更方便,也更快的点燃篝火 我们在西宁的时候就让师傅买好了 燃蜡和液态酒精,篝火很顺利的点燃了,感觉瞬间那仁郭勒的夜晚温暖了... ...
在那仁郭勒露营的凌晨3点左右有3头野猪一样的动物,发着呼噜呼噜声接近我们的营地。当时大家依然都睡着了,作为探险活动的发起人 我手握一把在格尔木买的小猎刀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轻轻拉开帐篷看见3对绿眼睛的反光,一身汗(因为在进入那仁郭勒之前 听庆华矿业的人说 上一周下雪了 所以 熊和狼都下山了,紧接着又说 其实狼和熊并不可怕 居然和我说那仁郭勒里面有不明动物MD当时我就想笑,不过此时此刻我还真笑不出来了,因为据我所知1.那仁郭勒好像不曾听说过有野猪出没,2.一般狼的眼睛反光才是绿色的,而其它的动物眼睛反光都是白色的,3.到底是什么鬼?对持一个小时以后这帮家伙离开我们的营地... ...
虚惊一场之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估计是白天太累了,毕竟第二天还要早起拍片... .
当黎明来临时,感觉到没有什么需要隐藏了。迈向梦幻的前方,但我永远心系此地像呼吸一样真实,像伤痛一样真实。我将铭记这点领悟,离开时我更加自信。因为我有一个再回来的理由…… 当我行走在这条路上,我的愿望来了又去…… 我受过伤也痊愈过,现在我要奔向前方,清晰明确的向前。这份无边无际的爱……
雅丹地貌简介: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雅丹魔鬼城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形成发育条件:
岩性条件是雅丹形成发育的基础。因对雅丹的定义不一致,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也有学者认为除硬度外,岩性中还应考虑其结构,并做了研究。如Goudie认为形成雅丹的岩体岩性相对一致,构造简单,但有便于下切的节理发育。夏训诚认为具有泥岩和砂岩互层的河湖相沉积物,泥岩层内发育有便于侵蚀的水平与垂直节理。
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毫米,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很多学者根据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推断高大的雅丹是在更新世冰期干冷多风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或更早的干旱气候环境下形成的。
全球分布特征:
各学者的概念不同,加之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和研究的深入,雅丹地貌在各地陆续得到发现,分布地点也在不断增多。目前,除大洋洲和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均有发现。主要分布于降雨稀少、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的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的沙漠边缘,如西亚(特别是阿拉伯半岛)和中亚,非洲撒哈拉沙漠和纳米布沙漠,北美西部荒漠地区、南美洲西部海岸荒漠区,欧洲西班牙的埃布罗低地。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罗布泊、哈密、疏勒河中下游地区、柴达木盆地和内蒙古乌蒙等地。雅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广泛,有河湖相沉积物,也有火成岩、变质岩等;组成物质地质年代跨度大,从全新世到元古代均有分布。
外形也有雅丹地貌:
据一些研究报道,在地外行星上也分布有类雅丹地貌,如在火星赤道附近AmazonisPlanitia地区的梅杜莎槽沟层(MedusaeFossaeFormation)上也有大面积的分布。
30秒慢门,苦了姑娘们
黑夜来临本来想拍几张银河的 可惜拍了几张带星的人物后,魔鬼城就开始狂风大作,瞬间刮起了7-8级大风,没办法拍摄银河的想法只能作罢了,收拾好三脚架和相机,收拾各种背包和炊具。迅速入帐以躲避大风,风不停的刮着,根本没有停的意思。后来才发现其实不单单是刮风,因为发现帐篷摇摆的同时,有小石块不停的在敲打着我们的帐篷 我才意识到,今晚的魔鬼城 真真实实的是在刮大沙暴。
慢慢的静下心来,想一想要不是这种大风 也不可能形成雅丹地貌了,其实应该感谢这魔鬼城大风和沙暴。否则我们又上那里才能欣赏到这奇特的地貌那... ...
沙暴刮了一整晚直到凌晨3点才慢慢停下来,由于风沙过大 第二天早上醒来 发现帐篷里面、睡袋上、鞋里、都是小沙粒,就连鼻孔周围都有
之前看过几个朋友写的游记怎么都没有赶上大沙爆那,哎... ... 我也是醉了 哈哈哈
不过这个沙暴才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无人区的感觉,那感觉其实还是满有意思的... ...
我觉得,人嘛总要经历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事、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体验... .
水上雅丹的清晨,毫无风沙的痕迹..
人生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旅行,这就象一场探险,在这条路上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又会遇到什么人或事,在这条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在不同的驿站驻足、停留、观望、休憩,再鼓足勇气继续前行。旅行如此,人生也如此…… 让我们带着看风景的心情上路吧,也许有一天回眸,别让最美的风景就在自己身边却与之擦肩而过……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日离别后,何日君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