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 shift+enter 进入去哪网智能导盲语音引导模式
辽宁名山——千山风景区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鞍山旅游攻略   >  辽宁名山——千山风景区

辽宁名山——千山风景区

辽宁名山——千山风景区

  • 出发日期/2020/07/05

  • 天数/5

  • 人均费用/200

  • 人物/独自一人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明珠”之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山为长白山支脉,主峰高708.3米,总面积72平方公里。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1

千山正门

公交信息:8路        虹桥北-千山(玉佛苑)方向

                8路A     虹桥北-千山(太平)方向

                千山号  天河大厦-积翠门

                88路     鞍山西站-千山

                注:8路和8路A公交车在华医堂乘坐,千山号在天河大厦乘坐,88路在高铁站乘坐,全程票价3元,千山号不能使用公交卡,8路比8路A全乘少很多站,所以相对要快一些,千山号是旅游专线,速度较快,但是车体较小(也分太平和玉佛苑线,还有其它分枝,不要乘坐)

打车:全程21公里,40元左右(打表)

门票信息:千山风景区普通票旺季80元,淡季60元,年卡160元(普通票可游玩两天,第一天游玩后要在游客中心进行登记才能第二天继续)

                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门票30元(买千山风景区门票和年卡的可以不用购买)

千山景区是由天上天景区五佛顶景区、天成弥勒大佛景区和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组成。除仙人台以外其它三处景区都有索道,票价单程40元,分别在财神庙、桃花溪谷、大佛寺乘坐,景区内有电瓶车直达各处景区登山处与索道乘坐处,单程票价10元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1

千山风景区导图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1

5A级景区标志碑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1

千山风景区核心景区界碑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1

雨润梨园

9篇游记中提到
门票¥0
预订
  • 门票价格:80元
  • 开放时间:8:00-16:30
  • 电话:0412-5081116,0412-5081117
  • 地址:鞍山市千山区千山东路79号
  • 简介:著名道教胜地,可登山参观千年弥勒大佛。
  • 查看详情

千山正门广场开始,延步栈道向景区内步行,第一处景点便是“雨润梨园”,是千山景区内人工打造的一处以梨园为主题的小景区,每年五月中上旬,园内梨花竞相开放,千山也于此时举办梨花节。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从“雨润梨园”景点继续向前走,是财神庙广场,此处是前往“天上天景区”的索道乘坐点。

财神庙

9篇游记中提到
门票¥0
预订
  • 门票价格:80元
  • 开放时间:8:00-16:30
  • 电话:0412-5081116,0412-5081117
  • 地址:鞍山市千山区千山东路79号
  • 简介:著名道教胜地,可登山参观千年弥勒大佛。
  • 查看详情

千山财神庙于2001年开放,有三重大殿,分别为忠义财神殿、财神殿元辰殿,还有配殿月老殿护法殿

忠义财神殿供奉武圣人关羽,周仓与关平。

财神殿供奉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福禄财神范蠡以及招财天尊,进宝天尊,纳珍天尊,利市天官四路财神。

元辰殿供奉北极斗姆元君,福寿禄三星,彭祖,麻姑以及六十太岁。

总的来说千山财神庙鞍山地区供奉财神最为齐全的寺庙。

这里也是鞍山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千山财神庙内的元辰殿的两侧,是圆弧形长廊。长廊的墙壁,各有六幅壁雕。左处的第一幅,是千山历代传奇故事简介,依次的十一幅,是与千山有关的十一个故事,依次是:仙子绣莲、童子奕棋、令威化鹤、薛礼征东、伏虎禅师、无佛五佛、太琳铸鼎、释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龙泉、嘉庆寻石。

千山图片

+1

财神庙正门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延步栈道继续向前,便是无量观广场,此处便是前往天上天景区的登山处,后面再详细讲解。

无量观广场左侧是千山景区内第一处大水潭名为明潭,水中游鱼众多,在明潭对面便是灵岩寺。

千山图片

+1

无量观广场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灵岩寺

祖越寺

桃花溪谷

9篇游记中提到
门票¥0
预订
  • 门票价格:80元
  • 开放时间:8:00-16:30
  • 电话:0412-5081116,0412-5081117
  • 地址:鞍山市千山区千山东路79号
  • 简介:著名道教胜地,可登山参观千年弥勒大佛。
  • 查看详情

五佛顶索道乘坐点对面便是千山景区打造的又一处人工景点“桃花溪谷”,有人造的瀑布与人工种植的桃树,瀑布上的水潭名叫“西海”,潭中种植芦苇,有人造码头,潭边还有观景台与建筑。

千山图片

+1

人造瀑布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西海继续向前,可通往百鸟园,但是现在已经荒废,园内也没有鸟了,过了百鸟园可通往古道关(也就是景区后门),也可以前往白马石,是千山景区内的一处支线景点。

西海向右转便可前往普安观五佛顶。途中可以路过瀑布(丹涯滴翠)景点。

千山图片

+1

丹涯滴翠

天上天景区五佛顶景区是互通的,无论从哪个景点上山,都可以到对面的景点下山,就我个人而言大概全程需要4个多小时,但是作为初到千山旅游的朋友,加上照相观景与途中休息的时间,可能会用时更长,所以想要爬全程的,最好早一点到达景区,并且备好水和食物。如果体力不好的,也可以建议爬半程,无论从哪个方向爬山,在到达龙泉寺的指示牌处都可以从此处下山到达龙泉寺,然后达到步栈道。

无量观——天上天景区

9篇游记中提到
门票¥0
预订
  • 门票价格:80元
  • 开放时间:8:00-16:30
  • 电话:0412-5081116,0412-5081117
  • 地址:鞍山市千山区千山东路79号
  • 简介:著名道教胜地,可登山参观千年弥勒大佛。
  • 查看详情

无量观广场,延台阶向上便到达无量观无量观是千山景区内最大的道教寺院,沿途要经过拴马石、许公塔、八仙塔、聚仙台、葛公塔祖师塔可怜松等景点。

千山图片

+1

无量观历代重修碑

千山图片

+1

拴马石,为古人所凿

千山图片

+1

藏真塔,又名许公塔,是无量观第十一任道长许信友大师的羽化墓塔,共花费百余万元,许信友大师六岁出家,享年九十一岁,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道教事业,是我国道教三元老之一,他一生最大贡献是促进千山佛道两教的团结合作,并且化缘三百余万元修建了无量观东阁,完成了开山祖师刘太琳的遗愿。因此,人们不惜重金为他修建这座壮观的羽化墓塔,以纪念表彰他的功迹,这座塔高十三点三二米,用雪花石雕刻而成。

千山图片

+1

八仙塔:为砖塔,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由开山祖师刘太琳一俗家师弟为师父打坐而修建的。据说刘太琳在此打坐时每次都心神不宁,便觉悟自己的功德再高也不能居于八仙之上,于是放弃此塔。

千山图片

+1

灵峰石刻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可怜松:位于无量观正门左上方岩缝之间,树龄已经有300多年了,高1.3米,直径6厘米。长得娇小玲珑,遇风发出沙沙的声音,险有摇摇欲坠之势,令人可怜,故命名为可怜松。 《辽阳县志》记载:“观东(西)有巨石如砥,无土无罅,上生一松,根入石中,遇风则摇摇欲倒,有弱不可经风之意,殊令人怜,”可怜松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饱经世代风霜,依照傲立于悬壁上,十分顽强。清代诗人蓬莱子曾对可怜松的精神赞扬道: “莫把岩松号可怜,空山涵养已多年。频看乔木摧金斧,是彼直成地上仙。”

无量观亦名无梁观,传因初建时无梁而得名。清代康熙六年(1667)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九代弟子刘太琳创建,后屡有修缮。无量观整个建筑依山随景而筑,殿宇房舍成阶梯状,层层而上,气势壮观,布局自然,结构巧妙,是东北著名的道教宫观。后经历次重修与扩建,形成现在规模。

千山图片

+1

九龙透龙碑:位于无量观正门右侧,是无量观等级最高的一块石碑。

千山图片

+1

无量观正门

千山图片

+1

三官殿无量观的正殿,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面有回廊、石柱,柱枋之间嵌燕尾木雕,施彩绘。殿脊上砖雕游龙,斜脊砖雕跑兽。殿内泥塑天官、地官、水官、土地、王灵官、八仙过海、瑶池赴会等。殿两旁修东、西配房各三间,为硬山式建筑。

千山图片

+1

无量观东阁,为许信友道长所建,是无量观最晚落成的建筑,建有护法殿碧霞殿祖师殿,鼓楼等。

千山图片

+1

西阁建在弥勒峰上。出无量观山门,有“紫气东来”角门,门两侧有翼墙,进入二道门有一院落,建有观音殿。硬山式建筑,正脊两头有大吻,斜脊雕跑兽,前面有回廊,柱枋之间嵌有燕尾木雕,施彩绘。殿内奉有观世音、子孙娘娘等。殿外明柱上挂有清代光绪癸未年(1883年)木刻楹联“水界辽河山通华表历数代毓秀钟灵真乃东都胜迹,千峰拔地万笏朝天看四时晴岚阴雨遥连南海慈云”。这是千山盈联中文字最多的一幅。殿柱上挂篆体木刻盈联:“瀚月空山 落,露风灵响海天高”。观音殿西面建有客房五间,殿后修有监院三间,殿前二道门外有钟楼,内悬挂铸铁钟一口。

在西阁土地祠后面的围墙处是照相的好去处,可以将天上天景区的全景全部拍下。

千山图片

+1

无量观西阁后门出去是一条支线景点,由木鱼石罗汉洞无根石一线天,老子传道,卧虎峰组成。

罗汉洞门口可以选择直接进罗汉洞,也可以爬上罗汉洞顶到达无根石,然后直接前往三官殿,也可以选择前往一线天,爬上卧虎峰,再下山回到三官殿

千山图片

+1

木鱼石,敲击可发出木鱼之声。位于罗汉洞前。

千山图片

+1

罗汉洞,是一天然石洞,长约10米,宽约5米,高约6米,洞口安装木栅门,洞中间砖砌一道隔墙,留一个小门,形成南、北两个洞,北洞两侧塑十八罗汉,中间塑观世音菩萨;南洞内砌有石板火炕一铺。

千山图片

+1

无根石,位于罗汉洞顶,据传此处便是红楼梦的原型。

千山图片

+1

巨像石,位于一线天左侧。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老子传道

千山图片

+1

三官殿右侧小门出去,便是前往天上天景区的登山之路,可经过景点老君殿,猪首峰,夹遍石,一步登天,振衣冈,“毛主席万岁”石刻

千山图片

+1

老君殿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后经嘉庆九年(1804年)、道光五年(1825年)、同治元年(1862年)多次重修。殿内奉泥塑老君。殿外建有道士房三间。

千山图片

+1

猪首峰

千山图片

+1

天上天题诗

千山图片

+1

卧象峰,位于天上天题诗上方。

千山图片

+1

玉皇阁正门

千山图片

+1

玉皇阁为砖木结构,面阔一间,歇山式,正脊两头有鸱尾,滴水瓦雕游经,檐下有仿木砖砌斗拱,造型古朴,阁内奉玉皇,阁院外有石经幢一甬,立于莲花座上。

千山图片

+1

“化险为夷”石刻,在夹扁石右侧石壁上。

千山图片

+1

夹扁石,在玉皇阁大门左侧。

千山图片

+1

一步登天,过了夹扁石便是。

查看全部

天成弥勒大佛景区

2篇游记中提到
  • 地址:鞍山市千山区千山东路79号千山风景名胜区大佛景区内
  • 简介:千山弥勒大佛(石佛)位于千山风景区北部,是自然造化的全国特大石佛之一。
  • 查看详情

从大佛寺广场开始登山,也可以坐索道到达山顶。途中经过景点“松掩道庵”石刻,“松涛映红”题诗,弥勒宝殿,天成弥勒大佛,弥勒宝塔,龙华顶等景点。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南泉庵当年是收藏经版和刻印经文之所。据清嘉庆十四年九月(公元1809年)、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所立之碑文载,南泉庵道人“南泉庵观商议”,“处心数载,募化八年,敬刊经版百余块”,“印经者俱来此”;“道教经版久存千山”,“不意前有之经施散已尽,吾等遂捐资重修刷印,并增金科玉律之版”。南泉庵收藏经版和刷印经文的经堂现已无存,但遗址尚可见到,一进院门,即可见地下有青石房基,这就是当年经堂的遗迹。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大佛寺广场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松掩道庵”石刻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题诗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松涛映红”题诗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映红亭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力士像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力士像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天地同心”石刻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天成弥勒大佛: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千山成为佛,大约有千年。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弥勒宝塔:于2003年9月动工,2004年底竣工。 宝塔主体高度为四十一点八米,底座为对边二十米的八角形悬挑基座,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外饰全部为天然花岗岩石材雕刻镶挂,共用3536块石材雕刻构件镶嵌在宝塔四面。外部造型由四十米高八角形及圆形相间主塔及四个六角形角塔组合而成,形体表现极为丰富,整体轮廓鲜明优美,形同花束组合,是中国传统中的“花塔。宽敞的宝塔平台,四周用汉白玉和花岗岩砌成的塔廊,陡峭险峻。三层飞檐斗拱式的塔檐,显得挺拔潇洒,体现出我国历史上佛教悟门的传统建筑风格。整个塔身雍容典雅,古朴浑厚,巍峨壮观。八面塔壁上镶嵌着晶莹瓦亮的仿古琉璃窗棱,四周画栋雕梁,玲珑剔透,松竹梅鹤,古猿神象,千姿百态,令人目驰神往,留恋忘返。塔门东西对开,在塔内便可膜拜对面山上那座天然弥勒大佛。塔内香火缭绕,经声喃喃,正位端坐的弥勒佛像金身耀目,四大天王列立两厢。塑像的坐姿,站态、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大殿供设格局,规范得体,体现出佛门悟场,以慈为本,普渡众生的宗旨。

从龙华顶可延大佛佛头后下山,可经过秀莲台,大佛题诗,解脱门,峭石危耸,欢喜坡等景点,到达圆通禅院,最后到达福泉。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秀莲台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大佛题诗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解脱门”题诗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解脱门:在大佛右耳后。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大佛侧脸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峭石危耸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圆通观在千山圆通谷西北坡上。建于清代雍正三年(1725)。有正殿三间,配殿一间,均为硬山式建筑,总建筑面积87﹒5平方米。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圆通观山门杜鹃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千山弥勒大佛图片

+1

龙泉寺

9篇游记中提到
门票¥0
预订
  • 门票价格:80元
  • 开放时间:8:00-16:30
  • 电话:0412-5081116,0412-5081117
  • 地址:鞍山市千山区千山东路79号
  • 简介:著名道教胜地,可登山参观千年弥勒大佛。
  • 查看详情

龙泉寺相传建于唐代,现存建筑多 经清代重 修,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毗卢殿、龙王庙.藏经阁及禅房等.龙泉寺依山随谷,布局严谨,工艺精巧,是千山众多庙宇中保存较好的一组建筑。

龙泉寺石坊处开始向前到达龙泉寺龙泉寺是联通天上天景区五佛顶景区的枢纽,从这里上山可以分别到达两处景区,从两处景区上山的游客也可以从这里下山,给体力不佳的游客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其本身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景区,寺内景点众多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龙泉寺正门

千山图片

+1

王尔烈题诗

千山图片

+1

“龙泉洞天”石刻

千山图片

+1

“瓊漱”石刻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王尔烈书房

千山图片

+1

法王殿

千山图片

+1

王尔烈题联之一(左)

千山图片

+1

王尔烈题联之一(右)

千山图片

+1

“屏藩独峙”石刻

本来这个小峰就是龙泉古刹中的一景,因为这个小峰上尖下宽,远望如瓶,而峰上又有小松数株,清翠欲滴,如插在瓶中的小花,故名叫“瓶峰晨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侵辽,时任辽阳知府的徐庆璋组织民团,率乡勇凭险阻敌,坚守危城,取得了不小的战功。甲午战争结束后,为纪念这段抗击日军的经历,徐庆璋在游览龙泉古刹时题写了这四个“屏藩独峙”大字,并注云:

甲午之冬,倭夷犯辽,大军未集,予号召民勇,独扼凶峰。幸叨天子威灵,得保危城。今议和已成,江山如故,游览至此,见斯石挺然独立,障蔽千山,因题四字以志感云。光绪廿二年十月既望古越徐庆璋题。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狮吼钟声

千山图片

+1

倒坐弥勒

千山图片

+1

镇山宝杵

千山图片

+1

倒坐观音与龙泉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王尔烈题联之二(左)

千山图片

+1

王尔烈题联之二(右)

千山图片

+1

吐符应生”石刻

千山图片

+1

观音造像

千山图片

+1

白马石

9篇游记中提到
门票¥0
预订
  • 门票价格:80元
  • 开放时间:8:00-16:30
  • 电话:0412-5081116,0412-5081117
  • 地址:鞍山市千山区千山东路79号
  • 简介:著名道教胜地,可登山参观千年弥勒大佛。
  • 查看详情

白马石是千山景区内的一处支线景点,从古道关右侧的小门和鸟语林都可到达,途经景点有古城遗址,吞石镇犬,青碧滴翠,宇龙洞,白马石等景点

千山图片

+1

千山图片

+1

长亭

千山图片

+1

吞石镇犬

千山图片

+1

古城遗址

千山图片

+1

青碧滴翠

千山图片

+1

于龙洞

千山图片

+1

薛仁贵耀马东征像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33 篇,查看更多
后面
  • 1
    说走就走的旅行!
    说走就走的旅行!
  • 2
    小鲁面の游走“钢都”...
    小鲁面の游走“钢都”辽宁鞍山『玉佛苑+千山』
  • 1
    龙潭湾一日游
    龙潭湾一日游
  • 1
    鞍山市三塔
    鞍山市三塔
  • 1
    鞍山博物馆
    鞍山博物馆
  • 1
    开心爬山游
    开心爬山游
  • 1
    驾鹤装逼驾鹤飞,翱翔...
    驾鹤装逼驾鹤飞,翱翔结束千山归
  • 2
    鞍山2天1夜玉佛苑,千...
    鞍山2天1夜玉佛苑,千山穷游记
意见反馈
手机 看 游记
游记还没看完?

快扫我^_^ 精彩游记带着走~

手机版
调整排序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知道啦

辽宁名山——千山风景区

Day5 : 坐船游运河
已收集到收集板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明珠”之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山为长白山支脉,主峰高708.3米,总面积72平方公里。

米豆  千山正门

公交信息:8路 虹桥北-千山(玉佛苑)方向

8路A 虹桥北-千山(太平)方向

千山号 天河大厦-积翠门

88路 鞍山西站-千山

注:8路和8路A公交车在华医堂乘坐,千山号在天河大厦乘坐,88路在高铁站乘坐,全程票价3元,千山号不能使用公交卡,8路比8路A全乘少很多站,所以相对要快一些,千山号是旅游专线,速度较快,但是车体较小(也分太平和玉佛苑线,还有其它分枝,不要乘坐)

打车:全程21公里,40元左右(打表)

门票信息:千山风景区普通票旺季80元,淡季60元,年卡160元(普通票可游玩两天,第一天游玩后要在游客中心进行登记才能第二天继续)

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门票30元(买千山风景区门票和年卡的可以不用购买)

千山景区是由天上天景区、五佛顶景区、天成弥勒大佛景区和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组成。除仙人台以外其它三处景区都有索道,票价单程40元,分别在财神庙、桃花溪谷、大佛寺乘坐,景区内有电瓶车直达各处景区登山处与索道乘坐处,单程票价10元

米豆  千山风景区导图
米豆  5A级景区标志碑
米豆  千山风景区核心景区界碑
米豆  
雨润梨园

从千山正门广场开始,延步栈道向景区内步行,第一处景点便是“雨润梨园”,是千山景区内人工打造的一处以梨园为主题的小景区,每年五月中上旬,园内梨花竞相开放,千山也于此时举办梨花节。

米豆  
米豆  
米豆  
米豆  
米豆  
米豆  
米豆  

从“雨润梨园”景点继续向前走,是财神庙广场,此处是前往“天上天景区”的索道乘坐点。

财神庙

千山财神庙于2001年开放,有三重大殿,分别为忠义财神殿、财神殿、元辰殿,还有配殿月老殿、护法殿。

忠义财神殿供奉武圣人关羽,周仓与关平。

财神殿供奉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福禄财神范蠡以及招财天尊,进宝天尊,纳珍天尊,利市天官四路财神。

元辰殿供奉北极斗姆元君,福寿禄三星,彭祖,麻姑以及六十太岁。

总的来说千山财神庙是鞍山地区供奉财神最为齐全的寺庙。

这里也是鞍山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千山财神庙内的元辰殿的两侧,是圆弧形长廊。长廊的墙壁,各有六幅壁雕。左处的第一幅,是千山历代传奇故事简介,依次的十一幅,是与千山有关的十一个故事,依次是:仙子绣莲、童子奕棋、令威化鹤、薛礼征东、伏虎禅师、无佛五佛、太琳铸鼎、释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龙泉、嘉庆寻石。

米豆  财神庙正门
米豆  忠义财神殿
米豆  财神殿
米豆  元辰殿

延步栈道继续向前,便是无量观广场,此处便是前往天上天景区的登山处,后面再详细讲解。

无量观广场左侧是千山景区内第一处大水潭名为明潭,水中游鱼众多,在明潭对面便是灵岩寺。

米豆  无量观广场
米豆  明潭
米豆  
米豆  忠义财神殿
灵岩寺
祖越寺
桃花溪谷

五佛顶索道乘坐点对面便是千山景区打造的又一处人工景点“桃花溪谷”,有人造的瀑布与人工种植的桃树,瀑布上的水潭名叫“西海”,潭中种植芦苇,有人造码头,潭边还有观景台与建筑。

米豆  人造瀑布
米豆  
米豆  
米豆  

从西海继续向前,可通往百鸟园,但是现在已经荒废,园内也没有鸟了,过了百鸟园可通往古道关(也就是景区后门),也可以前往白马石,是千山景区内的一处支线景点。

从西海向右转便可前往普安观,五佛顶。途中可以路过瀑布(丹涯滴翠)景点。

米豆  丹涯滴翠

天上天景区与五佛顶景区是互通的,无论从哪个景点上山,都可以到对面的景点下山,就我个人而言大概全程需要4个多小时,但是作为初到千山旅游的朋友,加上照相观景与途中休息的时间,可能会用时更长,所以想要爬全程的,最好早一点到达景区,并且备好水和食物。如果体力不好的,也可以建议爬半程,无论从哪个方向爬山,在到达龙泉寺的指示牌处都可以从此处下山到达龙泉寺,然后达到步栈道。

无量观——天上天景区

从无量观广场,延台阶向上便到达无量观,无量观是千山景区内最大的道教寺院,沿途要经过拴马石、许公塔、八仙塔、聚仙台、葛公塔、祖师塔、可怜松等景点。

米豆  无量观历代重修碑
米豆  拴马石,为古人所凿
米豆  藏真塔,又名许公塔,是无量观第十一任道长许信友大师的羽化墓塔,共花费百余万元,许信友大师六岁出家,享年九十一岁,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道教事业,是我国道教三元老之一,他一生最大贡献是促进千山佛道两教的团结合作,并且化缘三百余万元修建了无量观东阁,完成了开山祖师刘太琳的遗愿。因此,人们不惜重金为他修建这座壮观的羽化墓塔,以纪念表彰他的功迹,这座塔高十三点三二米,用雪花石雕刻而成。
米豆  八仙塔:为砖塔,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由开山祖师刘太琳一俗家师弟为师父打坐而修建的。据说刘太琳在此打坐时每次都心神不宁,便觉悟自己的功德再高也不能居于八仙之上,于是放弃此塔。
米豆  灵峰石刻
米豆  
米豆  
米豆  可怜松:位于无量观正门左上方岩缝之间,树龄已经有300多年了,高1.3米,直径6厘米。长得娇小玲珑,遇风发出沙沙的声音,险有摇摇欲坠之势,令人可怜,故命名为可怜松。 《辽阳县志》记载:“观东(西)有巨石如砥,无土无罅,上生一松,根入石中,遇风则摇摇欲倒,有弱不可经风之意,殊令人怜,”可怜松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饱经世代风霜,依照傲立于悬壁上,十分顽强。清代诗人蓬莱子曾对可怜松的精神赞扬道: “莫把岩松号可怜,空山涵养已多年。频看乔木摧金斧,是彼直成地上仙。”

无量观亦名无梁观,传因初建时无梁而得名。清代康熙六年(1667)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九代弟子刘太琳创建,后屡有修缮。无量观整个建筑依山随景而筑,殿宇房舍成阶梯状,层层而上,气势壮观,布局自然,结构巧妙,是东北著名的道教宫观。后经历次重修与扩建,形成现在规模。

米豆  九龙透龙碑:位于无量观正门右侧,是无量观等级最高的一块石碑。
米豆  无量观正门
米豆  三官殿是无量观的正殿,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面有回廊、石柱,柱枋之间嵌燕尾木雕,施彩绘。殿脊上砖雕游龙,斜脊砖雕跑兽。殿内泥塑天官、地官、水官、土地、王灵官、八仙过海、瑶池赴会等。殿两旁修东、西配房各三间,为硬山式建筑。
米豆  无量观东阁,为许信友道长所建,是无量观最晚落成的建筑,建有护法殿,碧霞殿,祖师殿,鼓楼等。
米豆  西阁建在弥勒峰上。出无量观山门,有“紫气东来”角门,门两侧有翼墙,进入二道门有一院落,建有观音殿。硬山式建筑,正脊两头有大吻,斜脊雕跑兽,前面有回廊,柱枋之间嵌有燕尾木雕,施彩绘。殿内奉有观世音、子孙娘娘等。殿外明柱上挂有清代光绪癸未年(1883年)木刻楹联“水界辽河山通华表历数代毓秀钟灵真乃东都胜迹,千峰拔地万笏朝天看四时晴岚阴雨遥连南海慈云”。这是千山盈联中文字最多的一幅。殿柱上挂篆体木刻盈联:“瀚月空山 落,露风灵响海天高”。观音殿西面建有客房五间,殿后修有监院三间,殿前二道门外有钟楼,内悬挂铸铁钟一口。

在西阁土地祠后面的围墙处是照相的好去处,可以将天上天景区的全景全部拍下。

米豆  天上天景区全景

从无量观西阁后门出去是一条支线景点,由木鱼石,罗汉洞,无根石,一线天,老子传道,卧虎峰组成。

在罗汉洞门口可以选择直接进罗汉洞,也可以爬上罗汉洞顶到达无根石,然后直接前往三官殿,也可以选择前往一线天,爬上卧虎峰,再下山回到三官殿。

米豆  木鱼石,敲击可发出木鱼之声。位于罗汉洞前。
米豆  罗汉洞,是一天然石洞,长约10米,宽约5米,高约6米,洞口安装木栅门,洞中间砖砌一道隔墙,留一个小门,形成南、北两个洞,北洞两侧塑十八罗汉,中间塑观世音菩萨;南洞内砌有石板火炕一铺。
米豆  无根石,位于罗汉洞顶,据传此处便是红楼梦的原型。
米豆  巨像石,位于一线天左侧。
米豆  一线天
米豆  老子传道
米豆  卧虎峰

从三官殿右侧小门出去,便是前往天上天景区的登山之路,可经过景点老君殿,猪首峰,夹遍石,一步登天,振衣冈,“毛主席万岁”石刻

米豆  老君殿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后经嘉庆九年(1804年)、道光五年(1825年)、同治元年(1862年)多次重修。殿内奉泥塑老君。殿外建有道士房三间。
米豆  猪首峰
米豆  天上天题诗
米豆  卧象峰,位于天上天题诗上方。
米豆  玉皇阁正门
米豆  玉皇阁为砖木结构,面阔一间,歇山式,正脊两头有鸱尾,滴水瓦雕游经,檐下有仿木砖砌斗拱,造型古朴,阁内奉玉皇,阁院外有石经幢一甬,立于莲花座上。
米豆  “化险为夷”石刻,在夹扁石右侧石壁上。
米豆  夹扁石,在玉皇阁大门左侧。
米豆  一步登天,过了夹扁石便是。
米豆  
米豆  振衣冈,传说唐王东征时在此斗过战袍。在天上天对面。

从天上天景区继续向前可经过石屏峰,一字天,九重天,天外天等景点。

米豆  唐王碾
米豆  “天上人间”石刻
米豆  “小黄山”石坊
米豆  石屏峰
米豆  鹦鹉洞
米豆  金蝉石
米豆  鹿角松
米豆  探海松
米豆  一字天
米豆  合心石
米豆  
米豆  九重天
米豆  鸳鸯石
米豆  天外天凉亭
米豆  金蝉脱壳

从天外天凉亭处可延龙泉寺下山。继续向前可到达五佛顶景区。途中可经过握拳石,双犬石床,卧龙松,青蛇岭玉霞关,彩云松等景点。

米豆  握拳石
米豆  养心台
米豆  石鱼熬
米豆  双犬石床
米豆  兔吞石,这是一处快消失的景点。
米豆  福喜石罅
米豆  石林
米豆  小瀛州
米豆  卧龙松
米豆  蓬莱仙岛
米豆  青蛇岭
米豆  绝路逢生
米豆  金鸡卧巢
米豆  玉霞关
米豆  守关松
米豆  谷壑松涛
米豆  彩云松
米豆  小黄山
米豆  五佛顶
米豆  

从五佛顶下山便建在南悬崖下的普安观,是传说中明代高僧普安修炼得道之处,由此得名。观初建于明隆庆年间,隆庆元年(1567年)碑称五佛顶为佛头山,称普安观为西明庵,属龙泉寺。龙泉寺大师宗 、祖宝之徒普安独居观内玉皇调整苦修,圆寂后,清改西明庵为普安观。后经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九年(1814年)、同治年(1865年)、民国28年(1939年)相继重修与扩建。

内有东西两殿,东为老爷殿,内供关圣帝君、岳飞、药王塑像,西为老君楼,中奉太上老君与吕洞宾等,楼后有一天然石洞,洞中祀奉玉皇大帝,故而人称“玉皇洞”。

米豆  
米豆  
米豆  

从普安观可乘索道下山,也可延台阶下山回到主路。

米豆  
米豆  
天成弥勒大佛景区

从大佛寺广场开始登山,也可以坐索道到达山顶。途中经过景点“松掩道庵”石刻,“松涛映红”题诗,弥勒宝殿,天成弥勒大佛,弥勒宝塔,龙华顶等景点。

米豆  南泉庵当年是收藏经版和刻印经文之所。据清嘉庆十四年九月(公元1809年)、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所立之碑文载,南泉庵道人“南泉庵观商议”,“处心数载,募化八年,敬刊经版百余块”,“印经者俱来此”;“道教经版久存千山”,“不意前有之经施散已尽,吾等遂捐资重修刷印,并增金科玉律之版”。南泉庵收藏经版和刷印经文的经堂现已无存,但遗址尚可见到,一进院门,即可见地下有青石房基,这就是当年经堂的遗迹。
米豆  大佛寺广场
米豆  情侣松
米豆  “松掩道庵”石刻
米豆  题诗
米豆  “松涛映红”题诗
米豆  映红亭
米豆  力士像
米豆  力士像
米豆  长寿门
米豆  “天地同心”石刻
米豆  天成弥勒大佛: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千山成为佛,大约有千年。
米豆  弥勒宝塔:于2003年9月动工,2004年底竣工。 宝塔主体高度为四十一点八米,底座为对边二十米的八角形悬挑基座,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外饰全部为天然花岗岩石材雕刻镶挂,共用3536块石材雕刻构件镶嵌在宝塔四面。外部造型由四十米高八角形及圆形相间主塔及四个六角形角塔组合而成,形体表现极为丰富,整体轮廓鲜明优美,形同花束组合,是中国传统中的“花塔。宽敞的宝塔平台,四周用汉白玉和花岗岩砌成的塔廊,陡峭险峻。三层飞檐斗拱式的塔檐,显得挺拔潇洒,体现出我国历史上佛教悟门的传统建筑风格。整个塔身雍容典雅,古朴浑厚,巍峨壮观。八面塔壁上镶嵌着晶莹瓦亮的仿古琉璃窗棱,四周画栋雕梁,玲珑剔透,松竹梅鹤,古猿神象,千姿百态,令人目驰神往,留恋忘返。塔门东西对开,在塔内便可膜拜对面山上那座天然弥勒大佛。塔内香火缭绕,经声喃喃,正位端坐的弥勒佛像金身耀目,四大天王列立两厢。塑像的坐姿,站态、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大殿供设格局,规范得体,体现出佛门悟场,以慈为本,普渡众生的宗旨。

从龙华顶可延大佛佛头后下山,可经过秀莲台,大佛题诗,解脱门,峭石危耸,欢喜坡等景点,到达圆通禅院,最后到达福泉。

米豆  秀莲台
米豆  大佛题诗
米豆  “解脱门”题诗
米豆  解脱门:在大佛右耳后。
米豆  大佛侧脸
米豆  峭石危耸
米豆  欢喜坡
米豆  圆通观在千山圆通谷西北坡上。建于清代雍正三年(1725)。有正殿三间,配殿一间,均为硬山式建筑,总建筑面积87﹒5平方米。
米豆  圆通观山门杜鹃
米豆  
米豆  
米豆  
龙泉寺

龙泉寺相传建于唐代,现存建筑多 经清代重 修,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毗卢殿、龙王庙.藏经阁及禅房等.龙泉寺依山随谷,布局严谨,工艺精巧,是千山众多庙宇中保存较好的一组建筑。

从龙泉寺石坊处开始向前到达龙泉寺,龙泉寺是联通天上天景区与五佛顶景区的枢纽,从这里上山可以分别到达两处景区,从两处景区上山的游客也可以从这里下山,给体力不佳的游客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其本身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景区,寺内景点众多

米豆  
米豆  龙泉寺正门
米豆  王尔烈题诗
米豆  “龙泉洞天”石刻
米豆  “瓊漱”石刻
米豆  
米豆  王尔烈书房
米豆  法王殿
米豆  王尔烈题联之一(左)
米豆  王尔烈题联之一(右)
米豆  “屏藩独峙”石刻 本来这个小峰就是龙泉古刹中的一景,因为这个小峰上尖下宽,远望如瓶,而峰上又有小松数株,清翠欲滴,如插在瓶中的小花,故名叫“瓶峰晨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侵辽,时任辽阳知府的徐庆璋组织民团,率乡勇凭险阻敌,坚守危城,取得了不小的战功。甲午战争结束后,为纪念这段抗击日军的经历,徐庆璋在游览龙泉古刹时题写了这四个“屏藩独峙”大字,并注云: 甲午之冬,倭夷犯辽,大军未集,予号召民勇,独扼凶峰。幸叨天子威灵,得保危城。今议和已成,江山如故,游览至此,见斯石挺然独立,障蔽千山,因题四字以志感云。光绪廿二年十月既望古越徐庆璋题。
米豆  华藏世界
米豆  狮吼钟声
米豆  倒坐弥勒
米豆  镇山宝杵
米豆  倒坐观音与龙泉
米豆  大雄宝殿
米豆  王尔烈题联之二(左)
米豆  王尔烈题联之二(右)
米豆  “吐符应生”石刻
米豆  观音造像
米豆  
白马石

白马石是千山景区内的一处支线景点,从古道关右侧的小门和鸟语林都可到达,途经景点有古城遗址,吞石镇犬,青碧滴翠,宇龙洞,白马石等景点

米豆  
米豆  长亭
米豆  吞石镇犬
米豆  古城遗址
米豆  青碧滴翠
米豆  于龙洞
米豆  薛仁贵耀马东征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