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游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拉萨旅游攻略   >  1日游

1日游
  • 出发日期/2021/01/18

  • 天数/1

布达拉宫1日游

了解布宫历史

在石器时代三大文明聚落---昌都卡若文化、拉萨曲贡文化、藏北细石器文化。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西藏的文明也在持续向前发展,从石器时代走向金属时代,从母系走向父系。前行中进入“小邦国时代”随着小邦国间的兼并融合,西藏出现了三个国家的联盟:象(阿)雄(里)、苏(拉)毗(萨)、吐(雅)蕃(砻)继而稳定的农耕经济战胜了不稳定的游牧经济。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第1天

松赞干布迁都拉萨,统一吐蕃。模仿印度文字建立了吐蕃文字,仿中原唐制建立了官制、律法和度量衡。同时,松赞干布又仿照唐朝的告身制建立了吐蕃的位阶制度,正式将之前新旧贵族的权利、名分确定下来。由此,吐蕃才真正的由一个松散的奴隶制部落联盟,变成了一个有完整制度的奴隶制国家。迎来了雪域王国的第一次昌盛----西藏吐蕃帝国

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经常在拉萨近旁的山上诵经,给这座山取名为“布达拉”。“布达拉”是梵语音译,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所居之处。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为公主造了布达拉宫。当年所建的布达拉宫高9层,共有999间宫室,加山上室共1000间,堂皇壮丽。然而世易时移,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解体,红山宫逐渐破败,仅存洞和主殿帕巴拉康。公元9-17世纪八百年中,由于西藏长期的割据,以及历代的萨迦,帕竹,噶玛都未曾高都拉萨,红山宫一直未能重兴。成为一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藏传佛教噶当高僧琼布扎色,噶举楚布噶玛巴德辛协巴,格鲁始祖喀巴等不同代表人物在此举行过讲经等佛事活动。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十七世纪以来重新修建的。17世纪中叶,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领兵进入西藏,推翻了噶玛丹琼旺布政权,于公元1642年,由五世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拉萨又成为西藏政治、宗教、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公元1645年,五世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由第司索朗绕登主持,重建布达拉“白宫”及宫墙...1648年基本建成...自从白宫落成后,五世即由哲蚌寺移居这里,一直到他去世。从五世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都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生活起居和活动的地方,一是历代的灵塔和各类佛殿。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在白宫。第二部分主要集中在红宫。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从南大门进入雪城,左手边分别为仓库、马坊、造币厂、低品阶地方官员办公地,以及起居生活场所,其中最有名的是雪城监狱(蝎子洞、完整人皮、各类刑具)右手边的珍宝馆,分为3层,一层文献、唐卡、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雕像等,二楼主要是以原始村落、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元明清各类封诰、印鉴、礼品、文献典籍等。三楼都是近代史。珍宝馆出来向上参观便是二道门,进入二道门以后首先是无字碑,传说这块石柱是修建布达拉宫剩余的最后一块石头,故而立于山脚,阐述五世达赖的功德,由于五世达赖功德过于庞大无法描述完整而未刻一字,所谓无字碑。在无字碑旁边有个小台阶,台面上面刻有卍字,这是以前的高官上白宫的上马石。高官是骑马上白宫办公。一路向上便到了山顶的德阳夏广场。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这里都要举行打鬼跳神的宗教仪式,表示驱赶魔鬼,祈求来年的吉祥。历世达赖喇嘛届时都端坐在白宫顶层的寝宫---日光殿,从窗内向下观赏。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第一部分白宫

白宫始建于1645年,历时8年。整个寺宇的墙面被涂成白色,远远望去,分外醒目。白宫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措钦夏”(东大殿)面积717平方米,由38根大柱支撑,是布达拉宫最大的,历代在此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教和活动。永固福德宫,藏语:“达丹白孜”是喇嘛会见贵宾的地方。1956年十四世达赖曾在此接待过陈毅副总理。进入白宫大门,门廊南壁陈列着五世达赖 金汁双手掌印,嵌在玻璃罩内,掌印上的指纹至今清晰可辨。掌印一旁是五世达赖晚年封第巴。桑结嘉措为第斯(执政)的文告。桑结嘉措知识丰富,办事干练。五世达赖晚年专心佛教经典的研究和著述,不太过问政事,一切事宜委托给桑结嘉措管理。由于当时的桑结嘉措威望不高,难以服众,达赖佛爷便把手掌沾满金汁,按了掌印,表示请桑结嘉措代他行事,全体僧俗均应唯他之命是从。正因如此五世达赖圆寂后,当时政治局面复杂,桑结嘉措隐瞒了达赖喇嘛的死讯,密不发丧15年。1685年桑结嘉措听到(仓央嘉措)幼童不凡的故事,派专人前去查访。孩子聪明、颖悟,毫无疑问地被认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秘密接到浪卡子宗,寄养在那里,由班禅负责进行教育、培养。在五世达赖的丧事正式公布的同时,桑结嘉措宣布: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早已找到,并已按宗教规程进行供养。1697年九月宣布此事,十月二十五日(正是燃灯节,宗喀巴大师的忌辰)迎到布达拉宫,宣布为六世达赖,正式坐床。仓央嘉措十五岁入宫,自由自在惯了的他无法终日待在这阴暗而空寂的殿里,于是就偷偷地溜出去玩。他在八廓街处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名叫达娃卓玛,达娃卓玛容貌美丽,性情温柔,嗓音甜美,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刚刚酿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仓央嘉措和她相知相爱,如胶似漆。好像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影子,白天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会。六世为他的情人写下这样的诗句:“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玛吉阿米的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玛吉阿米在藏语里是未婚的少女之意。一位宗教领袖因为爱情成了诗人。仓央嘉措的诗句在西藏广为流传。他为爱情付出的代价是:成为了历届达赖喇嘛中唯一一位被中央政府正式下令废黜的达赖!同时成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最后在青海神秘消失,结局如其诗句一样凄美迷离。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第二部分红宫

红宫建于1690年,当时,清康熙帝特意从内地派了100余名汉、满、蒙工匠进藏,参与扩建布达拉宫。红宫的主体建筑是各类佛堂和的灵塔。红宫游览路线:坛城殿 - 殊胜三界殿 - 长寿乐集殿 - 十三世达赖灵塔殿 - 上师殿 - 七世达赖灵塔殿 - 圣观音殿 - 八世达赖灵塔殿 - 九世达赖灵塔殿 - 时轮殿 - 释迦能仁殿 - 无量寿佛殿 - 法王洞 - 普贤追随殿 - 响铜殿 - 红宫二回廓 - 西有寂圆满大殿 - 菩提道次第殿 - 持明殿 - 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 - 观世音本生殿

坛城殿(鲁朗康):是红宫著名的殿堂之一。踏入坛城殿,进入奇幻的佛教密宗境界,令人目眩的金宫银殿,镶嵌着各种宝石,层层堆砌,复杂而精细。"坛城"这样的城堡不可思议,是密宗修练大成者方可达致的最高境界,根据各人修持不同的本尊而看见、进入不同的坛城。 殿内供奉七世达赖喇嘛于清朝乾隆年间铸造的密集(桑旺堆巴)、胜乐(德却)和大威德(吉杰)三尊信誓神像的金质大型立体坛城,用于供奉密宗“桑第杰松”三佛。殿内四周绘有壁画,内容大都是佛教名人寺及教史。

殊胜三界殿(萨松朗杰):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由七世达赖喇嘛所建。这是红宫中一座重要的佛殿,许多重大活动在此举行。如“金瓶掣签”活动就曾在此进行过。在西藏的历世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中,九、十、十一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七、八、十世班禅喇嘛的转世灵童,就是通过“金瓶掣签”最后认定的。开始时是在殊胜三界殿的康熙皇帝万岁牌位和乾隆皇帝像前进行,后来转移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举行。殊胜三界殿内供奉着康熙皇帝的“长生禄位”,上面是竖排的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9个金字。牌位上方是一幅乾隆皇帝身着红、黄色袈裟,头戴红色僧帽的唐卡画像。乾隆皇帝被藏传佛教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在晚年出家修行佛法,师傅便是六世班禅班丹益西,所以身为皇帝的他有穿袈裟的画像。每逢藏历年初一和皇帝过生日,达赖喇嘛都要率领西藏百官来此向中央政府朝拜,尽臣君礼节。乾隆皇帝像和皇帝万岁牌位在殊胜三界殿内供奉了数百年,灯火长明,香火不断。殿内有一尊银质千手千眼观世音像。此像共11面1000只手,前方三面为静相,右方三面为半静半猛相,左方三面为猛相,上部两面为笑相,顶上有无量光佛像,每只手的掌心上均有一只眼睛。这尊佛像制作于1903年,采用纯银制成,面部涂金,高约3米,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为此花费了一万多两白银。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一旁的经书架上,还放着雍正皇帝赐与七世达赖喇嘛的北京版《丹珠尔》经书。

长寿乐集殿:殿内设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喜措的宝座,沿墙的佛龛中供奉着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挨革则底”护法神和宗喀巴塑像等2000余尊佛像。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喜措的塑像面容清瘦而文静,有点书生气。据说这是整个布达拉宫中唯一一座有关这位达赖的塑像,也是唯一一位在布达拉宫中没有灵塔的达赖。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灵塔殿:红宫最西和最后是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1933年深秋,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人们认为他的政绩可与五世达赖相比,因而灵塔的规格应与五世达赖的不相上下。1934年,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开始动工,3年后落成。它是布达拉宫迄今为止的最后一座建筑。殿堂3层,灵塔高14米,仅比五世达赖灵塔低0.86米。但金箔所用黄金达590公斤。珠玉宝石遍缀塔身。各种宝石的价格相当于黄金的10倍以上,是8座灵塔中价值最高的一座。整个佛塔是按菩提塔造型所建,放置在3层楼高的殿堂内。塔内藏有佛陀之舍利、《甘珠儿》大藏经等诸多文物。塔的宝瓶及各层次上的雕刻极其精致,镶嵌的金刚钻、帝青宝、红莲宝石、翡翠石、珍珠等都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一个洁白的右旋海螺镶嵌于塔的中间部位格外醒目。为了表示对他的尊崇,在塔座上雕刻了承抬基座的狮子,而在藏传佛教里,只有特殊领悟大乘菩萨五道十地尊者的法体,才有资格安放在那样的狮子塔座上。

上师殿 - "喇嘛拉康":殿中主要供奉着西藏著名佛教上师的塑像。殿堂中央供奉有密宗黄教开山祖师"宗喀巴大师"像。殿堂两旁为五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的塑像,西侧佛龛内供有藏传佛教其他各教派祖师及吐蕃王朝历代赞普、贤者铸像300多尊。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灵塔殿:建于1757年,塔高9.36米,塔身造型相当于菩提塔。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15950两(约498公斤),上嵌近万颗珠宝。

宝塔上有诸多珍贵文物,门楣及塔身各个层次雕刻极其精美,镶嵌有金刚钻、红莲宝石、帝青宝、珍珠等各种珍宝。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圣观音殿(帕巴拉康):是布达拉宫最早期的建筑物之一,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布达拉宫主供殿和心脏部位。它的下面是法王洞,这两处建筑也是松赞干布所建的布达拉宫唯一留存下来的两个殿堂,具有其他殿堂无法比拟的历史、文物价值。圣观音殿门上方悬挂着19世纪后期,清朝同治皇帝御书的“福田妙果”匾额。匾额用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特别是汉文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殿内正中央供奉的檀香木质自在观音像是布达拉宫的主要神像,为松赞干布所依本尊,属布达拉宫的镇寺之宝,也是这座千年神阙的灵魂。传说这尊雕像是天然形成的,由印度自行来到拉萨。他站立了1300多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战火纷飞或者纵横捭阖的年代,这尊神圣的佛像,不止一次地被战胜者或战败者带出拉萨,奔突于兵荒马乱之中,流传于各个部落首领之手,但每次都又奇迹般的物归原主,重返布达拉宫,安然立于帕巴拉康神座。也许正是这些传奇性的经历,使他在藏传佛教徒的心目中更加殊圣,更加灵异无比。圣观音殿中还存有宗喀巴大师像、观音千手千眼像等佛像、一尊用刺桐子所塑的文殊六面阎蔓罗佛像、莲花生大师的脚印、十二世达赖婴儿时的脚印等圣物。殿堂地上有一颗绿松石,这里便是布达拉宫中心,也是拉萨的中心位置。

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的灵塔殿:建于1805年,塔高9.4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5573.35两(约175公斤)。灵塔内藏有价值连城的文物—舍利。门楣及塔身各层次雕刻极具特色,镶嵌有金刚钻、红莲宝石、帝青宝、珍珠等各种珍宝近千颗,是所有灵塔中工艺最精良、造型最精彩的一座。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的灵塔殿:建于1815年,塔高7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3574两,塔内藏有各种珍贵宝物,门楣及塔身各个层次雕刻十分精致优美,镶嵌有各种珍宝近千颗。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11岁时在布达拉宫突然圆寂,是历世达赖喇嘛中寿命最短的一个。在他以后的三世也都在22岁前暴亡。当时,清政府和百姓都怀疑这四位达赖是被人毒死的,但始终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作为“至高无上”的达赖的生命,也在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中成了一种脆弱的牺牲品。

时轮殿(堆廓拉康):时轮殿中心有铜质鎏金的时轮立体坛城一座,坛城的梵语音译为曼陀罗,它是密宗佛神聚集作法的道场。坛城因所奉本尊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时轮坛城的本尊佛就是时轮金刚。“时轮”即时间的车轮。这座坛城层层叠叠,气势非凡。佛教传说古印度北方有个香巴拉天国,即西方极乐世界,通过修时轮金刚密法,就可进入香巴拉天国。由于修该法需要掌握天文、历算等知识,所以时轮殿的墙上还绘有时轮神像和历算家像162尊。时轮本尊坛城,建造于五世达赖时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坛城的中间是铜、木头和泥土架起的一个非常精细、结构繁杂的楼阁亭台模型,工艺精巧、形制秀丽,代表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按佛教密宗的说法,世上共有一千多本尊佛,坛城是本尊佛的住持之地。而每位本尊所属坛城的规格及做法都有所不同。它们的形状、颜色、细部.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在殿堂的东侧佛龛中,有上百个小塑像,据说这些都是来参加考试的人,只有一一过关,才能到达坛城的最高层,从而表明其佛学修炼亦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在时轮殿的西南角,单独供有莲花生大师的塑像。莲花生本是印度乌仗那地方(今巴基斯坦境内)人,但在藏传佛教界享有很高声望。在吐蕃时期佛教开始传人西藏之时,他应邀云游藏地,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弘扬佛法,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以传输佛教密宗为主,创建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寺院桑耶寺,开创了藏传佛教最早期的教派--宁玛派(俗称红教).并在西藏留下大量的著连、译著和民间传说。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释迦能仁殿 - "次旺拉康":本殿主供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塑像,其两侧为释迦牟尼的八大弟子的立像。次旺拉康曾是七世达赖的寝官,故设有七世达赖喇嘛宝座。殿内存放有八世达赖时期誊写的《甘珠尔》大藏经115部。

无量寿佛殿(次巴拉康):无量寿佛殿中间的佛座上供奉了9尊无量寿佛塑像以及21尊度母、卓玛女神像。东边有七只慧眼的白度母,西面有两目的绿度母,南面有8世达赖宝座。四周绘有观音菩萨刹土景观和释迦牟尼“佛本生传”等佛教题材的壁画。

在二回廊的西北端即可进入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之一法王洞(曲吉竹普)。法王洞是7世纪吐蕃时期的建筑,是一座岩洞式佛堂。建筑在布达拉山(即红山)的顶上,左右两侧配有两座小白塔,位于红山的最高点,其位置也恰好在布达拉宫的中央。殿堂面积不大,约30平方米,曾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长期居住过的殿堂,为松赞干布的修行室。松赞干布是吐蕃第33代赞普,13岁登位,以超人的才干迅速平定内部贵族叛乱,继而兼并了青藏高原上的诸多部落,开创了统一大业。经过他的励精图治,使吐蕃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他还以远见卓识先后与尼泊尔和唐朝联姻,迎娶了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建设了宏伟的布达拉宫。在西藏的历史上,松赞干布与后来的赞普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并称为吐蕃时期的“三大法王”。在西藏的寺庙中,松赞干布的形象非常好认:他面容英俊,留一细长的八字胡,身着长袍俗装,特别是在他用黄头巾裹紧的头顶上露出无量光佛的小头像。这是松赞干布独一无二的标志。殿堂内有赤尊公主、文成公主、藏族妃子蒙萨赤嘉怀抱王子贡日贡赞的塑像以及王子贡日贡赞、大臣禄东赞、现行藏文的创始人吞米"桑布扎等人物塑像。这些塑像都色彩艳丽,手法细腻,形象生动,一般被认为是吐蕃时期的作品。布达拉宫珍藏着一顶松赞干布用过的头盔,上面附有五部佛(即不动佛、宝生佛、无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卢佛),镶嵌各种宝石,形同交叉金刚杵,制作工艺精美,极为奇异,给人以见此帽如见赞普之感,是一件年代久远的稀有文物。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普贤追随殿 - "公桑杰珠康"殿中供奉主佛铜质鎏金释迦尼坐佛,左右为观世音和五世达赖喇嘛像等。东西两侧佛龛內有230余件佛相及佛塔。

响铜殿因内部供奉的佛像皆为响铜铸造而得名。殿内供有释迦牟尼像、无量光佛像等约3000余尊,其中大明宣德和永乐年间内地制造的塑像达上百尊,可称世间各类响铜像之集大成。响铜是一种合金,据说其工艺现已在印度和西藏等地失传。黄金有价,响铜无价,所以响铜的价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们是布达拉宫比黄金价值更高的珍宝。

红宫二回廓:回廓四周绘满布达拉宫修建史、红宫落成庆典和佛事活动等壁画,画风奔放,色泽鲜艳。1、公元七世纪30年代,由第33代吐蕃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在红山建为王宫。当时松赞干布依观世音的剎土形状,建造了外有三道城墙,內有各种所依的999座宫室。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分宫建制,立法号令全臣,施政全蕃,并遗使与周边各国姻好立盟。2、公元九世纪,隨着吐蕃王朝的解体,民众的大起义,萨迦、帕竹、仁布、藏巴历代政权的更迭时所发生的內乱,使得红山和药王山上的古吐蕃时期的两个宫殿逐渐衰败了。3、公元1642年,即藏历水马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掌握了全藏的政权,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噶丹颇章政府。4、公元1645年,即藏历木鸡年,以第司为主要负责人,在红山上建造了白宫大楼,从顶层的寝室、宫前围墙到护卫门楼,包括地方政府十三品公职人员的工作场所。五世达赖喇嘛执政四十年,于公元1682年即藏历水狗年圆寂。5、第司从公元1690年即藏历铁马年在布达拉宫的中间地带建造了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即有十三层的红宫大楼。6、期间不断修建灵塔、佛殿、经堂、僧官学校等,一直到1934年建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即"妙善如意灵塔"楼。7、经历1300年历史,布达拉宫形成了占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殿高115.703米,是西藏规模最大,样式最全的宫殿。具有宫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重要职能办公所、僧官学校、僧舍、庭院、回廊等诸多功能的巨型宫堡。8、布达拉宫內珍藏8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及瓷器、金银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7万多件文物,典籍6万余函卷,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瑰宝,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从二回廊北侧下13阶梯子,就到了红宫最大的殿堂西有寂圆满大殿(措钦努司西平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面积725平方米,屋顶由44根巨柱支撑,四周又各有一间殿堂,是红宫乃至整个布达拉宫里最大的殿堂。殿内柱梁上有各种雕刻,殿内布局形同吉祥时轮坛城,门上大头钉、柱子、粱、斗拱、短斗拱等制作极富藏民族特色,中央为达赖喇嘛宝座及法器、茶具,这一宝座被称为无畏狮子大宝座。殿内的大型锦绣幔帐一对,分别绣有宗喀巴和五世达赖像,被称为稀世珍宝,每当达赖坐床和亲政大典时,总要将它悬于大殿显要处,更添隆重庄严的气氛。据传,康熙帝为了纺织这对幔帐,专门建造厂房,耗时一年才织成,并派专使赐于西藏地方政府。红宫内的经堂称不灭俱乐殿,又称极乐世界,四周沿墙供奉一千尊无量寿佛。  大殿自五世达赖喇嘛以来,一直是历代达赖举行宗教大典、重要法事活动的场所。殿内设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宝座,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大殿四壁皆是西藏著名画师所绘五世达赖生平传记壁画,面积达280余平方米,记录五世达赖一生的事业和功绩。大殿东壁一组五世达赖十七世纪中叶去北京觐见顺治皇帝图引人注目,突出表现了他不凡的功绩。1652年五世达赖应邀率领3000名官员随从赴北京,受到顺治皇帝的接见。壁画形象地记录了五世达赖喇嘛“赴京”、“觐见”、“游乐”、“观戏”等各项活动和顺治皇帝派大臣霞古达热康迎至青海、赏赐乘坐金顶黄轿入都等隆重礼遇,使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在西大殿的四周,各有一间佛堂。其中东边的为菩提道次第殿(朗仁拉康),南侧的为持明殿(仁僧拉康),北侧的为世袭殿(冲热拉康)。菩提道次第殿(朗仁拉康) 殿内供奉汉银打制高2米的藏传佛教祖师宗喀巴座像,其左边为文殊等深观派诸佛,右边为弥勒佛等广行派诸佛,前面为大小不等的宝塔。 殿内主要供奉的是2.3米高的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银铸塑像,法座上装饰着木雕孔雀、狮子、神马、大象等,雕工精湛。大师身旁为藏妃卡卓益西措杰等女神像。莲花生塑像的东侧,还排列着8尊莲花生传承祖师塑像.西侧则分别是8尊莲花生化身塑像。此殿内的佛像个个都很高大,形象生动、逼真,置身其间,四周万籁俱寂,仿佛处在一个无声的法力无边的神像世界。殿内还有8座银铸善逝佛塔及第司时期书写的金汁《甘珠尔》、银汁《甘珠尔》等。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的灵塔殿:是布达拉宫内最大、最华丽的一座灵殿。藏语名为“赞姆林坚吉”,意思是“世界唯一庄严”。灵殿建于1690年,有5层楼高,塔身高度为14.85米,塔身用金皮包裹,镶珠嵌玉,其造型完全按照菩提塔而造。据记载: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相比,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的灵塔胜在黄金数量,共用119082两黄金(约3721公斤),花费白银104万两,塔上镶有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18677颗,显得辉煌眩目,华丽壮美,被誉为“世界第一饰”一点也不过分。 而最引人注目、弥足珍贵的便是大象脑髓中生成了明珠,在大殿昏暗的灯光下,光泽尽现。灵塔内藏有五世达赖喇嘛的肉身,是按照古代苯教丧葬习俗和佛教塔藏仪轨相结合而合藏的。 塔内还藏有佛陀迦叶舍利、释迦牟尼的指骨、《甘珠儿》、《丹珠儿》、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牙舍利与使用过的碗等宝物。 宝塔前方,按照佛教常规设有八瑞相、八瑞物、轮王七宝等古代法王座,此外,还有曼佗罗、供灯、供水杯等。五世达赖喇嘛实现和巩固了政教的合一,弘扬扩大了佛法的影响,后人都认为没有其他人的功德比他高。1642年以前,前四世达赖都只是西藏黄教的宗教领袖,而不是西藏地方政府的领导人,1643的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得到蒙古奠长的帮助,取得了西藏政权。‘达赖喇嘛’的封号是清顺治十年(1653年)由清世祖正式册封五世的达赖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瓦赤喇怛达赖喇嘛’的。后来经过清朝皇帝大力宣传,‘达赖喇嘛’这个封号才举世皆知,而且也成为历代达赖的名称。五世达赖喇嘛之后都有法轮作法器,而之前的都没有,是因为法轮是政教合一的标志,从五世达赖喇嘛统一了政教之后才广泛地运用,经常看到在其它寺庙顶上的法轮就是由此而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里的金刚持造像,它代表了藏传佛教所有教法的源头,是密宗的“秘密之主”。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的灵塔殿:建于1837年,高7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3584两,内藏与上一辈达赖灵塔相同的各种珍贵宝藏。

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的灵塔殿:建于1885年,塔高6.9米。塔身金皮耗费黄金千余两,塔内藏有各种珍宝。

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的灵塔殿:建于1875年,高7米,塔身造型是按照尊胜塔设计,用金银所造。

八大佛塔本殿稍远处左右还陪衬以八座银质佛塔,即善逝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降佛塔、和解塔、尊胜塔、涅槃塔。

观世音本生殿(冲热拉康):是参观的最后一座殿堂。观世音本生殿主供纯金制成的释迦牟尼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像。东侧依次排列着观音菩萨、一世至四世塑像{万历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邀请索南嘉措(三世达赖喇嘛)到青海相会,赠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从此才有了“达赖喇嘛”这一称号(后来又追认根敦朱巴为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为二世达赖喇嘛)}。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一世达赖喇嘛格敦朱巴(1391-1474)84岁。二世达赖喇嘛 格敦嘉措(1476-1542年)67岁。三世达赖喇嘛 索南嘉措(1543-1588年)46岁。四世达赖喇嘛 云丹嘉措(1589-1616年)28岁。西侧是八药师像和三世佛等共30余尊塑像。东、北壁的经书架上存放着藏文佛经《丹珠尔》。

整座布达拉宫总共有6座达赖喇嘛灵塔金顶,加上布达拉宫主供佛殿金顶,形成了布达拉宫金顶群。平日里金顶是不对普通游客开放的。金顶群位于红宫之上,海拔3750米。众铜鎏金金顶自东向西方向依次为九世、八世、布宫主供佛殿金顶、七世、十世、五世、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金顶,七座金顶组成。上饰祥麟法轮、八瑞相、七政宝等饰物,加上造型各异的金顶、胜利幢、毛耋、宝瓶等装饰物,充分表现了整个建筑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金顶是歇山式,而主供佛殿和上师殿是六角式金顶。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红宫作为宗教之地,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而坐落在红宫六层的黎玛拉康——合金佛像殿,则被人们称为无价之宝。殿内藏有3700多尊佛像、佛塔。这些珍宝全部用多种合金炼制而成,因此就有了世间绝无仅有的红、黄、绿、白、紫色合金色。作品多出自印度、尼泊尔,也有西藏本土炼制,堪称佛像和佛塔的精品荟萃。走出了五世达赖的灵塔殿,也走完了白宫、红宫这段漫长的行程。

布达拉官的布局和佛像供物等与其他寺庙并无差别,为什么称之为“宫”而不是“寺”呢?因为布达拉宫建于吐蓍时期,那时西謦还不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布达拉宫只是作为王的宫殿而存在并无香火。但从五世达赖受顺治皇帝册封,成为西藏政教首脑之后,布达拉宫不仅是政权机关所在地,也是藏传佛教大活佛的居所,自然而然就成为顶礼膜拜、供奉香火的圣地了。布达拉还是观音胜地普陀洛迦的梵语译音,表示观音持航以普度众生。

了解布宫历史图片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584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9
    KK世界屋脊 我们与远方
    KK世界屋脊  我们与远方
  • 21
    西行流水账
    西行流水账
  • 1
    逃离都市,寻一处美好
    逃离都市,寻一处美好
  • 15
    圆梦西藏之旅
    圆梦西藏之旅
  • 7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感...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感受虔诚的灵魂
  • 10
    三千里路云和月,三千...
    三千里路云和月,三千日子喜与怒-锡婚纪念之川藏反318之行
  • 6
    春节第一次不在家,选...
    春节第一次不在家,选择了西藏,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一次对于现实的逃离。
  • 9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拉萨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