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干锅起源地,传承干锅美食文化发展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庐山市旅游攻略   >  追溯干锅起源地,传承干锅美食文化发展

追溯干锅起源地,传承干锅美食文化发展

追溯干锅起源地,传承干锅美食文化发展

  • 出发日期/2023/10/05

  • 天数/1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特殊的盆地优势,造就了四川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潮气不易排出,因此从古代开始,以麻辣著称,起源于绵阳的干锅便成为了四川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第1天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烹饪是随着人类对火的掌控运用,器皿的发明而发展的,从最开始的如毛饮血,到发现了火开始烤,再到发明了陶,开始煮,或者炖,再到现如今经常用到的干焖(炖干了便是干焖),更多别有风味的口味开始呈现,而这些技法,在干锅中都被完美利用,干焖、干炸、干烧、干炒……据史料记载,干锅菜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的干锅菜叫做“炒菜”,主要用一些肉类、海鲜和蔬菜等原料烹制而成,后来,随着川菜的发展和演变,干锅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特色。因此,说干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美食一点也不为过。

区别于传统川菜,干锅比传统川菜调味更丰富,麻、辣、鲜、香味更为突出,味道更厚重、有层次,让人吃得更过瘾。区别于火锅,干锅在满足过瘾的同时相对火锅则更为柔和,吃完干锅不会像吃完火锅后留下一身味道,引起肠胃不适。

说起干锅的起源地,很多人对它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德阳干锅”,但其实干锅真正的起源地是在四川绵阳。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以前,绵阳就已经出现了干锅这一美食,最开始它只流行于绵阳南河坝片区,随后便开始在整个绵阳地区流行。当时,绵阳最具代表的产品为干锅鸭掌,鸭掌经过高压锅压制,而后辅以秘制干锅油、干锅料、洋葱、白芸豆等辅料炒制,成菜鲜香可口,酱香浓郁,入口即化。而后,干锅兔、干锅虾、干锅鸡、干锅排骨等产品也逐渐登上舞台,成为老百姓喜欢的干锅产品。

绵阳图片

(图:干锅鸭掌)

除此之外,当时的干锅除了被称之为“干锅”之外,还以“炒鸡”“炒鸭”“炒鹅”等形式在市场上流行,绵阳美食界中颇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大胡子炒鸡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烹饪方式、口味等都与市场上流行的干锅有着相似之处。

后来,在长虹科技等多家单位的带领下,绵阳的经济、交通、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绵阳的干锅也开始从中得益,逐渐向周边市区辐射,而德阳因距离绵阳较近,首先接受了干锅的做法,接起了绵阳干锅传承的第一棒。

由此,川西坝子兔子干锅、勇记干锅等品牌开始在德阳市场兴起,越来越多的德阳人接触到了干锅,并爱上了干锅,这才打开了绵阳干锅向外扩伸的市场,在此状况下,市场红利空间不断增加,德阳开始涌现出不计其数的干锅品牌,并发展至今,因此很多人在提到干锅时,便不由自主的想到德阳,但其实绵阳才是孕育干锅真正的摇篮。

绵阳图片

(图:干锅虾)

在德阳干锅品牌轰动一时之后,成都等市也开始相继效仿,随之演变出更多特色的干锅系列,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在绵阳传统干锅的基础上,更多的料理者开始创新,他们采用不一样的原料,挑选不一样的食材,融合更多的烹饪方法在干锅的制作中,以此呈现出了香气、味道各不相同的各种干锅,再加上城市的忙碌氛围与人们生活格调的融入,又使得干锅这个品类萌生出了新的生命,各种干锅的改良技法和品种应运而生,目前成都流行的麻辣香锅就是其中的一员

绵阳图片

(图:干锅兔)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吃干锅无疑成为一种独特的享受。这种深受食客们喜爱的美食,不仅满足了舌根与舌尖对麻辣并重的依赖,还为人们带来了一场味蕾的盛宴。尤其是对许多嗜辣的人来说,干锅带来的不仅是味觉的满足,更是一种心理的抚慰。绵阳作为干锅的起源地,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创意和独到的见解。无数的绵阳厨师们为干锅的研发、传承和发扬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努力。他们专心研究每一份食谱,精心调配每一份配料,将干锅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您有机会到绵阳,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干锅菜肴,绝对让您回味无穷!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116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6
    庐山,南昌六日故地重游
    庐山,南昌六日故地重游
  • 2
    庐山2日游(徒步庐山之旅)
    庐山2日游(徒步庐山之旅)
  • 6
    寒冬花未眠
    寒冬花未眠
  • 3
    云里雾里庐山之行
    云里雾里庐山之行
  • 5
    人文,历史,景色名不...
    人文,历史,景色名不虚传的庐山
  • 4
    五一庐山走走走
    五一庐山走走走
  • 1
    百看不厌的多伦多!美...
    百看不厌的多伦多!美食、艺术、多元文化,给你爱上这里的理由!
  • 7
    妹妹小分队出游第三弹...
    妹妹小分队出游第三弹——十一赣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