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8
- 评论0
- 赞5
+1
出发日期/2015/10/01
天数/5天
人均费用/1200元
人物/家庭
玩法/短途周末 美食 购物
在金秋十月,爱上北平的秋天。为了逃离节假日时工作的打扰,决定到山里躲躲清净...
预定车票、酒店,规划行程,拟定预算...一切准备就绪!
山区温差较大,夏季与秋季的衣服都要带好。还要注意午后防晒、清晨保暖。
去网上查询好S2线(北京西-延庆)近期运行的列车时刻表,以便安排好往返行程。S2线的车票只在相关车站出售,并不支持网上购票,12306上是买不到票的。
延庆县城内的快捷酒店很多,遇节假日还需提前预定。距离县城较近的农家院也是很不错的。价格便宜,服务与设施也不比酒店差。这次小驴就选择了一家距离延庆火车站很近的农家院性质的客栈入住。
延庆的灶台鱼;永宁古城的火勺;柳沟的豆腐宴、牛肚宴自是不能错过的。
此外,松山采蘑菇,野长城摘酸枣,别有一番野趣。
若非自驾,在延庆游玩还是包车更方便些。
一贯喜欢穷游的小驴大多还是乘坐当地的公交车,融入这里的生活。当然,一些特殊的地方还是需要打车。
喜爱骑行的朋友也可以在火车站附近租到自行车。延庆的骑行旅游业还是很发达的,有很多条成熟的骑行线路。
永宁古城、延庆县城的集市也是购物的好地方。
酸枣、海棠、核桃、向日葵、葡萄...都是这里的特产。
以下为人均费用:
住宿:300
门票:200
大交通:150
小交通:250
吃饭:200
购物:100
延庆迹忆:古崖居探千古谜
京郊延庆的古崖居是华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规模最大的人类崖居遗址,被称之为“中华第一迷宫”。古代先民在军都山陡峭的山崖上凿建居室,就在峡谷中一条不到10米宽的山沟两侧,距离谷底近10万平方米的陡峭花岗岩石壁上,遍布着人工凿刻的大小不同的石室,约有117个。它是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古人洞窟聚落遗址。
对于古崖居的开凿年代和用途,学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依其地理位置与史书记载相较,大多人将其视为唐、五代时期“奚人去诸部”所凿。也有学者怀疑古崖居是汉代边关士兵居住的军营。近年来,随着其周边汉代侯台遗址烽火台遗址的发现,种种佐证表明,古崖居的建造历史将有可能前推800年至汉代。
著名实业家王光英先生探访古崖居时所提“寻古探幽”一词被立于崖壁之侧。密林峡谷,深山洞窟,只剩下空荡荡布满石室的空城。一切与原来主人相关的证据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旧有的台阶遗存已被千年来的风雨磨砺了棱角而趋于陡坡,很容易就会有踩空的危险,小心翼翼总是没错的。
古崖居留有许多的人类生存痕迹:门、窗、壁橱、灯台、石炕、排烟道、石井、石灶、马槽等。
此处上山的阶梯伴有涓涓溪水从旁流过,已然看不出还有什么人工开凿的影子。扶栏而上,几与爬山无异。虽然路有些难走,但距离远处的洞窟越来越近了。
伫立于山崖之下仰望古崖居,惊叹于它历经千年的巍峨气势。洞窟处的石缝间堆积了一些泥土,簇簇黄花在这里扎了根,冷峻的岩壁也被它们点缀得清新了起来。
近年来,古崖居除了接待来此探访的游客,更因其谜一般的身世与独一无二的造型,成为了影视拍摄基地。这里是电视剧《太祖秘史》中的图伦城、《勇者无敌》中的美人关、《铁梨花》中的老虎山。就连范冰冰、黄晓明、赵文卓联袂主演的3D电影《新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也是在古崖居取景拍摄的。
远远望去,古崖居像极了嵌落山谷的UFO,难怪有人说它也许会是外星人的杰作。
回首俯瞰山下,那别墅聚集的所在已是张家口的区域范围。刚建成的原乡美利坚度假别墅成为了古崖居的新邻居。上一秒还是千年古崖居,下一秒就切换至原乡美利坚,带给你无以言说的时空错落之感。
仅凭借简单的铁质工具,改造花岗岩的山体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据专家估算,古崖居的总开凿量有3000-4000立方米,起码需要100人,不间断地开凿5年,才能把山体变成现在这般壮观的洞室群。
石室间门户相望,毗邻相近,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布局有方。墙壁上只剩凿痕,没有任何文字或图画;屋子空空如也,门窗都化为一个个空洞。
进入一间略显幽暗的石室窥探一番。它呈现处典型的一明两暗“三居室”格局。中间一间较大,有门,算是堂屋;右边一间为灶房,有石灶、烟道,算是厨房;左边一间有壁橱。
倚坐在石室窗前,纵览眼前寂静无人的秋日山谷。也许,曾经,有人也和我一样,在这里眺望过同一片风景。就在相同的空间内,不同的时间里。
天凉好个秋:京郊深山中的北国九寨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北平的秋天没有一样不令你满意的。”在游人如织的十一假期,小驴就这样逃离都市,躲进深山,去寻觅传说中那北平的秋天。
松山森林旅游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燕山山脉深处的军都山中,是华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180多种,有维管束植物713种,有保存较完好的天然油松林50多公顷。
在遇见松山之前,从未想过,世上会有如此高大的松。在我原有的认知里,松,自然是旁逸斜出的。低矮而茂密,如塔如伞。即便是高耸挺拔的松也是枝干粗壮有力的。但在这保留了一切原始气息的松山,松,是一种复制品,而并非个性的存在。看似孱弱的枝干笔直向上、直达天际,枝叶却稀疏得很。
落叶时节的松山清新自然,如诗如画。秋水潺潺,穿石而过。
曲曲折折依山势而下的流水,浸润着秋的颜色。
时而水流湍急,飞瀑深潭。时而水波不兴,平澜如镜。
浅浅潭水,枯枝落叶错综间,别有一番九寨滋味。
在秋日阳光独有的笔触下,水面倒映出清朗无云的湛蓝天空。
北方的秋,其斑斓的色彩是诗人笔下的永恒。造物者将赤、橙、黄、绿、蓝,随意铺洒开来,落在这山间,恩赐予世人。
密林幽静,金色摇曳,是松山诱惑我们这些初访者深入的最好伪装。近前细看,却是无路可行的隐秘之地,不免顿生误入桃花源的惶恐。
在林中,抬头仰望这青翠澄澈的穹窿,侧耳倾听不远处的燕雀虫鸣,放空一切,禅意悠远。
鸳鸯岩,好似鸳鸯的头,并不像其他旅游景区的怪石那样牵强难辨。
三叠水,则是整个松山的精髓所在。清风徐来,树叶飘零,悠然入水,随波逐流。叶子带着枝对根的思念、树对地的感怀,重归自然。
在秋日的北平,遇见藏于深山之中的九寨。穿越那所谓旅行的人们与拥挤的假期,感悟纯粹的自然,诠释旅行的真意,让心踏上旅程,并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化的目的地。身边亦是风景,你又何必远行?
延庆迹忆:百年永宁天主堂
有阳光的日子,来教堂看彩色玻璃,那在空气中驻足的彩色光晕是最美的,梦幻如天堂一般。
延庆迹忆:柳沟凤凰城拾遗
总会有些痕迹不愿被时间抹去,总会有些记忆不愿被历史淹没。北京延庆柳沟村的凤凰城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循着斑驳城砖拾阶而上,俯瞰整座古城,你会跌入现实与历史的错乱。
凤凰城本是长城关隘上的一座小城。明朝时期,作为居庸关一重要门户,设驻军屯兵驻扎,以担负明十三陵的防务重任。全城总面积63000平方米,现尚有城墙、城门、古庙等遗址零散分布于城中。一些土城墙的残垣已与村落民房融为一体,固能留存至今。
城中的一些房屋已是大门紧闭、空无人烟。紧邻土城墙的一排老旧民居前,砖石垒砌的围墙上满是随风摇摆的杂草,足以道出了古宅漂泊无依的宿命。
穿行于院墙间的小路上,虽只有一个车道有余的宽度,但尽显无人踏足的空阔。
随意垒砌的院墙、无人修整的杂草、填补空缺的干柴……在我们这些“见多识广”的城里人眼中,可算得上是艺术了。虽然它只是这里再平常不过的东西。
屋顶上肆意攀爬的植物越出院墙,追逐阳光,在斑驳光影间绽放。
锁住的门,敞开的缝,欲拒还迎,欲说还休。
村子墙上“计划生育”号召还清晰可见,媒体上“普遍二孩”的政策正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作为一只“不称职”的驴,我总是对碾子磨盘之类的东西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们见证了太多驴子的曾经,就如同我今日也从它身旁走过一般。
村中的古树颇多,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身旁的院墙对它来说,已不是束缚,而是陪衬。
这棵400余年树龄的国槐,几乎与这凤凰城同龄。如今,它依旧被岁月眷顾,同时也被人们冠以“平安树”之名,成为了村子的守护者。
久久伫立于树下的过客,对它来说却是转眼一瞬。当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千里江山,万里枯骨,一荣一枯,你我似乎还抵不过一棵树。
村中的城隍庙已沦落为一处偏僻的所在。为顺应旅游市场的发展,空空荡荡的小庙里堆积着整修所需的水泥与沙土。正在院子里焚烧作物垃圾的村民对我们这些探访者并不在意,自顾自的处理着自己手中的活计。
城隍庙屋外内侧墙面的低矮处,有一小龛雕刻精致。里面揣手袖中的塑像,理应是土地公公吧。已不知在这里躲了多少年?
又见一棵古树,它径直生长,并无些许旁支。以我为参照,你应该可以在脑海中构想出它的高度,毕竟镜头也难以容下它的全貌。古树看似被限制在院子中央,似乎是个无解的“困局”。但我们并不能窥见它生命的全部。或许,就在这地底下,根系深埋的地方,它早已冲破了院墙也未可知。就如历史那样,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自古以来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延庆迹忆:野酸枣与土长城
从柳沟凤凰城向西,还未出城,就能看到远方断断续续的夯土长城了。作为长城的驻防要塞,凤凰城自然是与长城连为一体的。
由于是夯土墙,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坏都极为严重的。行走在高耸的城墙之侧,不免会有些担忧,说不定何时就会有碎石土块毫无征兆的自然剥落。
沿路绵延远方的夯土长城之上自然生长着一排野酸枣树。放眼望去,已然筑成了一道郁郁葱葱的酸枣长城。
酸枣树的根系深深嵌入了土长城的筋骨。这些肆意生长的新生力量正在慢慢侵蚀着整个民族的古老记忆。看似如此,实则却是两者毫无嫌隙的和谐共生在一起。繁茂枝叶使土长城免受风雨洗礼,植物尖刺使土长城免受人为摧残。
中秋已过,已然成熟的野酸枣高挂枝头。红枣点缀了绿树,绿树装饰了长城。长城构筑了我眼前的景象,而我眼前所见到的一切都是被曝露在这澄明的蓝天之下的一部分。
沿着长城一路走,一路随手摘下身旁树上的酸枣,拂去尘土,塞到嘴里。干瘪的果肉、肥大的枣核,唇齿间能够感受到来自原生的酸涩刺激,那是长城孕育出的味道。而后随手将枣核重归长城脚下,开启新的轮回。
身为“非典型性”历史爱好者,小驴大多会在出行前对即将探访的古迹做些“功课”。早在2006年,田野考古队员曾在“踏查”柳沟至四司段的明代长城时,首次发现了土长城与石长城可以存在明显叠压。这里的长城依环境而建,在平地就地取材建造土长城。如遇山体阻碍,则因山势起伏建造石长城。
柳沟段的土长城中发现有土敌楼,土长城的敌楼区别于一般常见的石长城,不是建在长城之上而建于长城的旁边,与长城同走向,距离城墙约1.5米。敌楼孤悬于长城之外,显得尤为突兀。其间的草丛已被踩出了一条小路,不知它是近些年才有的,还是自古以来早已有之。
辽金时期的沟纹砖、明代的石雷、铁炮等文物也在此前的“踏查”中有大量发现。想必一定有人会问,明代的长城遗址为什么会出现辽金文物呢?说到这里,小驴就要为大家“科普”一下啦!夯土建筑是由泥土、米浆、碎石、砖瓦或废弃建筑垃圾混合建筑而成。前朝的建筑垃圾自然也就被封到了夯土墙中。
柳沟村段的长城在修建过程中如遇到小的山峰,不会在山上筑墙,而是直接将山峰的两侧削平,以削平的山体作为墙体,这样的土长城保存的要相对完整些。
一条平坦的水泥田间路自夯土长城的高墙之间穿过。长城两侧满是秋收过后的田野。
天凉好个秋:秀水人家诗闲情
天凉好个秋:百里画廊叶知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读陶渊明的诗,世人总是青睐这样的句子。但诗中描绘的田园之景可遇而不可求,若能寻得个称心如意的世外桃源小住几日自是难得。
秀水湾作为北京延庆百里画廊中的节点之一,是一处依山傍水的所在。风光旖旎的白河谷地移步一景,当真不负“京郊画廊”的盛名。
秀水湾村、山谷公路、绿岸小径、悠悠白河,就紧密的排列在这百米之间。长居于此的秀水人家,或与街坊邻里在岸边小坐,嗑着瓜子闲叙家常,或与孩子一起荡着秋千嬉闹,又或蹲坐在河边,用木棒捶打清洗着衣物。漫步在河岸的密林小径中,踏着落叶遇见大地的欢欣,静静注视着周围的一切。用“怡然自得”来形容此情此景,甚为贴切。
远处树上落了几只黑漆漆的乌鸦。虽是清晨,但它们嘶哑而有力的呀呀声却不绝于耳。秋日鸦啼在此处竟无一丝悲凉或哀怨,反倒使人觉得这些羽毛黑得发亮的小家伙们调皮可爱的很,为这青山秀水更添灵气。
两岸远处山势绵延,自其间流过的白河将天空与树木映得颜色饱满,比起实景来更胜一筹。亦真亦幻,虚虚实实,相互掩映,一幅山水画卷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在眼前铺展开来。
再往下游探寻,白河顿失此前的壮阔而归于温婉,拂去了人工的雕琢,便添了几分自然野趣。秘境深幽,道阻难行,只得在浅滩处渡河至对岸返回。
对岸依山临水的向日葵田已被收割完毕,没有了金灿灿的头颅,这些枯枝依然戳在地里,远远看去密密麻麻的一片,似乎与玉米秸秆并无差异。紧靠河岸的零星地块里都是村民为自给自足而种植的蔬菜瓜果,正逢收获的时节。
行至无路,过桥回到对岸。从桥上向河上游望去,又是一番风景。红色与黄色的蓬草错综分布在河面,河中的树影与天空也就破碎零落了。纷乱的画面布局已是无力挽回,独辟蹊径,单单凭借色彩取胜就足够了。
这样兜了一圈,回到原点。落寞的秋千空待无人,在这至美的秋景中孤单徘徊、随风摇摆。留恋处不免有些伤感。等车之余,正好选一个距离车站最近的秋千坐下,一坐就是1个多小时。少年不识愁滋味,自顾自的荡秋千,沐浴阳光,侧耳倾听林中随风摇曳着的树叶发出摩挲声响。有机会享受难得的清闲,任凭时光静淌,独我一人安然。
悦心赏景之余,回想起,刚行至秀水湾时,长途汽车售票员口中:“一条小河沟,没什么可看”的忠告。竟顿悟了陶渊明诗中的“此中有真意”。陶翁“欲辩”却“已忘言”的真意,其实是诗的前两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归隐山林、诗画田园之妙,并非身动,而在心远......
如果说秀水湾的景致温婉细腻,那么干沟的风物就算得上是大气磅礴了。依旧是白河,却是这般壮阔的映出了山势起伏的轮廓。作为延庆百里画廊的起点,干沟的美丽画卷就这样铺展开来,吸引着众多探访百里画廊的过客。但匆匆一瞥、短短驻足终归是难以领略“百里画廊之首”的精华所在。
红叶知秋。在绿意迟暮下挥洒如火般的艳丽。多一分则太过浓烈,少一分则略显平庸。
缤纷的色彩或使你错乱了时节。要知道,春日般绚丽的秋是北方独有的。即便是在这乡野之地的乱草丛中,秋意仍浓。
就在那依山势盘桓的公路旁,红色的爬山虎攀援而上,遮蔽住山体粗壮厚重的肌理,为过客的车窗外增添一抹浓浓秋意。
黄叶知秋。金色穹窿之下的殿堂是造物者的赠礼。秋日的杨树林在阳光的抚慰之下,成就了一片辉煌。
在密林之中抬头仰望,被金色包裹住的枝干高耸入云,蓝天亦被困在狭小局促的方寸之间。置身其中,又何愁体会不到“坐井观天”的境遇。
落叶知秋。踏着柔软且厚重的落叶地毯,穿过一片又一片杨树林。一阵沙沙声后,风过叶落,在阳光的焙烤下消磨筋骨、化泥为尘,开启另一段轮回。
也许,这里曾是白河的河床与堤坝。当开阔的河面重归涓涓细流,干沟或是就此得名了吧。有序堆叠的乱石间,是那些不甘牺牲的落叶最好的归宿。
残叶知秋。一时间飘零入水、一时间随波而逝,满载相思离愁,开启流浪之旅。
河水清清浅浅,山石树影、蓝天白云皆映其上,青苔卵石、游鱼水草尽收其中。
白河淌过两岸的杨树林,向林中更为茂密处缓缓前行。
世人皆道秘境难寻,岂知,只跟随他人脚步,终会错失良辰美景。循着自己的路去探索未知,才有开辟新天地的可能。哥伦布之所以成为哥伦布,是因为他选择了向西航行。
或许,离开人群的你会惶恐、会孤独,但这正是每个坚守着自己理想和信念生活的人必经的试炼。
就在百米之外,还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这里却罕有人迹。诚然清静之地、忘忧之景难得,仅供余一人独享,实为幸甚。
天凉好个秋:荻花秋瑟瑟 凫鸭水寒寒
虽说依现在的物候还有些为时尚早,但秋天依然是观鸟的好时节。秋高气爽的日子,漫步湿地遥看北雁南飞,自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满眼秋色,不禁使人想起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或许,到访野鸭湖,也不过只想折一尾瑟瑟秋风中的荻花吧!
野鸭湖湿地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具有水库、河流、沼泽、季节性泛滥地等多种湿地类型,是官厅水库延庆辖区及环湖海拔479米以下淹没区及滩涂组成的天然与人工复合型湿地,也是北京地区湿地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
野鸭在浓雾笼罩的湿地湖面上游弋,争抢着游客们抛洒的食物。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每一次扔出食物都会引发一场战争。有的伸长脖子计算着食物抛出的轨迹,振翅跃起张嘴接住,有的则看准落入水中的食物,一头扎下去潜水觅食。
手中的食物已被鸭子们抢光,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塑料袋。一边轻轻挥动塑料袋向鸭子们示意没有食物了,一边向前走着,不料竟有成群的鸭子跟随而来。许多鸭子游到半路得知遭了“诓骗”便转头回去了,而这三只却坚定的排成一队,随我前行。真不知是应该感激他们呢,还是应该为它们的智商着急?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知水暖的凫鸭自然也是知水寒的。中秋过后,北方郊野的气温已然转冷。想必鸭子们是早先知道水了冷吧,故而都站在岸边晒太阳。
现场版的金鸡独立!凹造型都选难度系数这么高的?瞬间就被黑天鹅高冷的气质所征服。
作为文科生,对湿地一词自然是不会陌生的。还记得那时高中地理答卷上每每遇到有关湿地的题目,必先要写上“涵养水源”四个字。而今所见之景,才是对这四个字的深刻阐释。
雾气渐渐消散,足有20多米高的观鸟台矗立在湿地中央甚是突兀,这里自然是登高远望整片湿地的最佳地点。
登上观景台不仅可以将野鸭湖湿地一览无余,还能俯瞰湿地旁边的康西草原,就是那片被称为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草原。
虽不见“落霞与孤鹜起飞”,幸好有“秋水共长天一色”。放晴后的天空,万里无云,天与水相接一色,秋风瑟瑟,芦苇荡荡,树影悠悠。
秋,自古以来,在诗人的笔下是书不禁的哀伤,饱含离愁别绪与凄婉哀怨之声。而湿地的秋却热闹得很,自远方迁徙而来的移民与长期居住于此的土著融合而居,全然不见萧瑟的秋景。即使在看不到它们的地方,也只是静谧而已,并非冷清。
“游”然而生,忽而有感:荻花秋瑟瑟,凫鸭水寒寒。水天共一色,苇影隐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