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1
- 评论0
- 赞3
+1
出发日期/2015/09/25
天数/5天
下雪天爬箭扣的经历一共有四五次。
第一次是在2000年的一个夜晚,我已经钻被窝了。彼时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雪,二哥(我的伙伴)打来电话说联系了箭扣的老赵家,那边雪下的大了,赶紧起来连夜赶去。
一行三个人开着四驱的切诺基就悄悄进了村,积雪厚的根本不用踩刹车,一收油就停车了。
当年的“赵氏山居”朴素的很,老赵两口子也很热情,我们睡的是火炕,登山鞋放在炉子上烘干....
第二天凌晨3,4点钟,我就被二哥哄起来说是趁早上山好拍日出!您知道那会儿有多困吗?三个人只有一把手电,在铺满厚厚积雪漆黑的山道上,扑通扑通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
天还没亮,我们就爬到了正北楼,想赶紧进去取取暖,黑咕隆咚的,看见有个东西在蠕动!妈呀!!吓死我们了,逃出来后掘了几根大树杈子,三个小伙子端着一个手电哆里哆嗦地探进去-------
是个睡袋,里面是个登山者(那会儿没有驴友这个词儿)
聊吧:
原来是广东的一个摄影师,签约来到箭扣拍雪景,都在山上住了一个星期了,也没下。刚才睡醒了听我们一说才知道下雪了,他兴奋得像个真野兽了,嗷嗷地叫,忙不迭地搭架子占机位,像战士在前线装子弹似的,把一排后背都上好卷备着,只等着日出的到来。最好的地场他一个人就架了三台设备。
印象很深的是一台“富士6*9”,一台哈苏501吧,都是中画幅相机,我这个佳能50E就太寒酸了。
日头没出来,雪倒是是越下越大,没过一会儿就遇到了摄影班的同学也来了。
可惜当年的胶片都不知道放哪儿了,就剩下几张了。
那时候迷上爬箭扣,家里人,亲戚朋友都约来一起爬。现在会看当年的胶片照片,吾儿轩轩那么点儿!现在都是大小伙子了
65岁的先父和4岁的幼子,祖孙三代正北楼
吾儿轩轩
前两年冬天再去箭扣,一行四人玩的很嗨。
值得说一句的是,在箭扣遇到两个后生小子也来探访残长城来了,看那装备如同逛王府井儿一般无二,没有包没有手套围巾帽子,脚蹬旅游鞋,一副冻得哆里哆嗦的感觉。看我的装备像是经常来此地的,就跟着我们不走了。
我说,小伙子,你来玩命儿呀?你怎么下山?
我的背包里有绳子,冰爪,在雪地里攀爬箭扣,没有保护你是寸步难行的,比如38蹬吧,那是直上直下的台阶,很高很陡几乎呈90度。天气好的时候还需万分小心,何况现在上面全是积雪,脚下打滑非死即残?
我因为有绳子一头系在树干上,另一头拴住队员以备不测,所以从心理上让队员放松,小心谨慎后其实并没有真正用到绳子。
但是要是没有绳子??谁敢下?
玩什么不玩命!!
平时3个小时的攀爬,那天用了整整7个小时!我带着朋友去的,最重要的就是全须全眼儿地回去,何况有多了两个“外挂”。
坐在38蹬的台阶上打哆嗦不敢动的小伙子接到他父亲的电话说:“。。。。多亏遇到一个叔叔,正在护送我们下山。。。”(我都成叔叔了?)
雪地上,那哥俩的旅游鞋根本不抓地,我也没有多余的冰爪,只能解下其他朋友的多用巾和草根儿一起捆在他们鞋上防点滑,否则,一路上很多路段他们基本就是爬行的。
朋友们的姿势都不太好看,俺就不上传太多囧照了啊
那次是很难忘的经历,我做了一个小视频,名字就叫做《风雪箭扣》,视频里很多更难走的镜头终生难忘...
只身箭扣路上,防滑链救了我。
又是一个飘雪的日子,我单人独骑行驶在前往箭扣的盘山公路上。拐过弯是个大坡,我没减速也没当回事儿,忽然的前驱的轿车就开始打滑了,怎么也走不动了。
我心想不至于呀,这路雪天儿我走过呀?
没办法,倒着溜到路边停好车打上眼儿,下来已查看,是典型的“地穿甲”,不要说两驱的轿车,就是四驱的越野也未必上的去。
当时倒是没太着急,路上一个车没有,我从后备箱取出千斤顶防滑链后,先喝口热咖啡缓一下神经。。。。
问题来了:千斤顶在冰雪路面支不住,每升高一点,车子就向沟侧滑动一下,这回我可是真的紧张了!我找来很多大石头,努力想把一侧车轮挤住,把还没有升到额定高度的一侧前轮勉勉强强套上防滑链,打算再去支另一侧车轮时,终于“咔嚓”一声,脚下不稳的千斤顶被沉重的车身压断。
于是我就靠着一个前轮儿的防滑链费劲掉过头来,往回颠吧。
有个防滑链就管用,下山的路我还一路超车呢。不过,我不敢开太快,毕竟第一两侧受力不均匀,第二天气寒冷,我怕高速会把固定防滑链的皮筋儿抽断卷进刹车油管就真麻烦了,所有刚一出山路就赶紧靠边摘掉了。
一个人的箭扣。
后来,我持续高烧,怎么也退不了烧,一直到两周后,我实在烦的不行,怒了,走!去箭扣溜溜腿儿,我就不信我还能生病好不了?!
时隔两周,再次路过上次抛锚的地方,我下车看了一眼后径直就走了。
整个箭扣长城地区“景区”,不要说山上山下,就是在长城上也是一个人都没有。我一个人顺着我所熟悉的路线,什么将军守关,什么38蹬等等,慢慢地攀爬着,除了一壶热咖啡外,身上没带任何东西。累了就坐在城砖上喝口热水,脑子里满满都是这些熟悉的地方和曾经熟悉的身影。现在,只有我一个人。。。。。。。。。。
出了一身大汗,下山回到车里,着车,回家,烧也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