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11
- 评论4
- 赞8
+1
出发日期/2016/10/26
天数/5天
人均费用/3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古镇 徒步 购物 摄影 美食 人文
对于柬埔寨,对于暹粒,对于吴哥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早年间蔡骏的悬疑小说《天机》中阴暗、未知、幽深的描写,再加之有关柬埔寨战乱、贫穷等诸多实事的报道,心中一直对这一方土地有着敬而远之的抗拒。但人生总是会出其不意地给你一些惊喜,正如这场有着说走就走意味的吴哥之行。
最早在中国唐代的时候还没有柬埔寨这个名字。人们便从其种族Khmer翻译成“吉蔑”。到了明代又从当时的Camboja翻译成“柬埔寨”,也就是如今的柬埔寨王国(the Kingdom of Cambodia)。无论是唐代时候的“蔑”字,还是如今的“寨”字,多多少少都让人联想到贬义。反倒是同出于Khmer音译的“高棉”二字更让我喜欢。也正如这次吴哥之行带给我的感受,如孤单生长于高处的棉花,柔软而又倔强。
人向来都是感性的动物,总是会以名字去揣测人、事、物本身。正如我对柬埔寨的第一感官。而对于暹粒这个名字,第一次看到时心中生出了诸多的疑问,最大的疑问莫过于它与邻国“暹罗”有何渊源呢?
吴哥天堂酒店(Angkor Paradise Hotel)
目前柬埔寨可以说是东南亚最贫穷的国家。你可以找到非常便宜的酒店。但骏爷认为吴哥的游览非常消耗体力,选择一家舒适且卫生的酒店是非常必要的。四五百的价格就能住非常好的酒店,同时还能享受到他们提供的贴心服务。像吴哥天堂酒店就提供免费的接机或送机服务(二选一,有些酒店是两项都免费)。如果是晚上的飞机,退房后还能跟前台申请一个空房间在离开前冲个澡(暹粒实在是太热了)。
包车
到吴哥旅行主要有四种方式,自行车、摩托车、TUTU车、轿车。前两种方式是老外们最喜欢的方式,也是最自虐的方式。到过暹粒的人都会跟骏爷描述暹粒是有多热。一直到了当地,骏爷才真心体会到什么叫衣服秒湿。再加上吴哥景区里很多都还是泥路,一天下来估计你又能体会什么叫灰头土脸。
TUTU车和轿车应该是国人使用最多的方式。虽然风沙依然很大,TUTU车起码能挡风遮雨,比起摩托车已经是豪华了不少。基本在15-20刀/天的价格,能容纳三四个人。但是如果要去外圈的话,不建议选择TUTU,一来大部分司机不愿意去,二来路程远,实在是太颠簸了。
因为这次骏爷一行总共六个人,所以我们很土豪的选择了商务车。140刀/三天,司机还很贴心的准备了冰镇矿泉水,让疲惫的旅行舒适了很多。
司机
因为第一天原本的司机家里有急事,临时帮我们找了他的朋友,所以我们全程有两个司机。第一天的司机明显比较活泼,把我们完全不会英语的一个叔叔都逗得无比开心。后来的司机虽然不怎么外向,但是却格外的贴心,在洞里萨湖遇到了大雨,甚至有以身挡雨的举动。最后可能因为没有看成洞里萨湖的日落,心里过意不去的关系,还免费给我们送机,让人十分感动。
注意事项:登革热
骏爷到柬埔寨之前,一个死党偕全家跑到柬埔寨,暹粒金边玩了一大圈,玩得不亦乐乎,结果回国之后一半人感冒发烧,一查得了登革热被隔离了。什么是登革热,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虽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但是人家厉害在通过蚊子就能传播呀~~网上搜索了大半天,实在是很少听人说旅行回来得登革热的,只能说明骏爷的死党真是“人中龙凤”,人品实在太高。
以防万一,骏爷买了一大瓶的驱蚊喷雾,誓要跟蚊子势不两立。但得益于骏爷的记性加起来也没喷过几次,每次被蚊子一咬就问旅友:我会不会得登革热呀?最后一天因为突然的大雨,骏爷小小着凉,更是恐慌的一直问:我不会是的登革热了吧?
但事实告诉我们,暹粒真的没多少蚊子,骏爷也没被蚊子咬过几次,而且酒店还会定期喷驱蚊烟雾,所以大家完全没必要跟骏爷一样自己吓自己。在景区的时候喷一下驱蚊水就好。
网络 去柬埔寨,可以买移动wifi,也可以买sim卡,后者当然要便宜很多。但是骏爷想说暹粒的信号实在太差。景区要保护遗迹,没有搭建信号塔,没有网络。市区的信号也快不到哪里去。骏爷在暹粒几天正好赶上公司忙,要加班,结果那网速真是捉急啊~~~
服装 有朋友留言问着装的问题。因为吴哥大多都是寺庙,所以规定无论男女,裤子/裙子的长度都要过膝。男生也是哦,特别是爱穿齐B小短裤的亲们,一定要注意了,骏爷就看到有男生被拦在景区门口的。而且因为每个景点都要查票所以每个景点都要被查衣着的。照片里骏爷这样子刚好到膝盖的短裤问题不大,没有人查。 再来说说女生。女生爱美估计会有很多小短裤/裙(出于防蚊的考虑,最好还是穿长裤/裙哦),大家可以到当地买几条纱笼,进庙的时候裹起来。一条平均在2美金左右。有人又问了,我拍照的时候能把纱笼脱下来吗?这个可能就要看当场的工作人员了。骏爷在女王宫的时候看到一个美女里面穿了抹胸,外面披了纱笼。拍照的时候把纱笼脱了。结果被工作人员看到了,不仅让她把衣服穿上去,还让她把原来的照片删了。
吴哥的游览基本都是围绕三个固定线路,即小圈、大圈、外圈。这么说有点抽象。拿最著名的景点来区分,小圈主要是通王城和吴哥寺。大圈主要是圣剑寺、塔布隆寺等。外圈则是女王宫、崩密列、洞里萨湖等。但是因为每个圈都需要吴哥的城门进入,所以实际上会根据你游览的速度以及寺庙的位置进行调整。下面贴上我们实际的路线仅供大家参考。
DAY1:门票—巴戒寺Bayon—巴本寺Baphuon—古皇宫和空中宫殿Royal Enclosure & Phimeanakas——癞王平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战象平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午餐—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托玛侬神庙Thommanon—回酒店休整—巴肯山Phnom Bakheng日落
DAY2:吴哥寺Angkor Wat日出—圣剑寺Preah Khan—涅盘寺Neak Pean—塔萨寺Ta Som—塔布隆寺Ta Prohm——吴哥寺Angkor Wat— Koulen 2 Restaurant 自助餐/演出
DAY3:比粒寺Pre Rup—东梅奔Eastern Mebon—女王宫Banteay Srei—崩密列Beng Mealea—午餐—洞里萨湖Tonle Sap Lake湖心日落
女王宫
之所以说是有点说走就走的意味是因为骏爷有一张马上就要过期的open状态的上海飞广州的机票,而南航又有广州飞暹粒的特价机票,再加上几个朋友的响应,于是骏爷也就当机立断了。本来南航的航班回程是第四天中午飞广州转机晚上到上海的。后来航班变动,变到了早上,于是厚着脸皮要求南航改签到东航的直飞(晚上九点多起飞,凌晨四点到上海),所以相当于第四天整整多出了一个白天。巴特,早上四点到上海骏爷直接去公司上班了,沙发上补了三个多小时的觉。这样的航班真是自虐呀~~
提早一天到达广州,被公司老板抓着策划行程,到哪里都抱着电脑,一顿午茶都没吃安生,直到飞机起飞了才暂时解脱。
柬埔寨的出入境卡和海关申报表给大家参考。
海关小费
暹粒的机场非常迷你,下了飞机之后跟着人流到达海关。比起巴厘岛海关的委婉,暹粒的海关就直接粗暴了很多,拿着你的护照用中文说:小费,小费,小费·······因为骏爷护照的空白页剩余不多,接下去还要去新西兰,于是给了1美金让他们把章敲到指定的位置。骏爷观察了一下其他柜台,基本上大家都给了小费。回程的时候骏爷身上没零钱了,支支吾吾的蒙混过了关,没给小费。1美金或者10块人民币,给不给看各人喜恶吧~
保护儿童
现在很多人来暹粒仍然会有带些糖给当地小朋友的“良好习惯”,遇上乞讨或者兜售的小朋友也会善意的帮助。但是这些“善意”往往会带来反效果。要糖的小朋友在吴哥景区内已经不常见,但在崩密列有很多小朋友缠着你要糖果。过多的糖果会造成孩子们的蛀牙,在医疗设施不完善的柬埔寨,蛀牙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另外施舍乞讨的孩子以及购买孩子们兜售的纪念品会造成孩子的父母要求孩子出门“赚钱”而耽误了学业。机场里也竖起了保护孩子的相关提示。也希望大家不要让自己的善意变成恶意。
从楼梯到地板酒店几乎所有的装潢都是实木材料,让人瞬间染上了古色古香的淳朴味道。
楼道上摆着柠檬草的叶子,让空气氤氲着自然恬淡的香气。
房间不算豪华,但足够宽敞。全木的装潢深得人喜爱,特别是同行的一位老大哥。
稍作休整,同伴们要去超市补给一些伙食,顺便吃个夜宵。骏爷还有公务在身只能在酒店加班了。
拉开窗帘走上阳台,阳光透过椰树的枝桠在墙上窗户上留下了温柔的画作,浸染着这个清静的早晨。
洗漱早饭之后大家来到大堂准备出发。此时大堂早已被木琴敲打出来的乐声弥漫,琴声正如演奏者一样恬淡委婉。期间还演奏起了《新鸳鸯蝴蝶》,后来几天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好几次,可见这首歌在暹粒流行度还是很高的。
和司机原定7点半出发去买票。司机因为家里临时有事,今天安排了一个朋友来接待我们。而这个朋友以为我们只有四个人只开了一辆小车过来,只能回去换车,结果一直拖到了八点才从酒店出发。骏爷都有点着急了,同伴们倒是悠悠哉哉的。
最早的时候,门票是在景区门口买的,后来随着游客增加,售票处被搬到了暹粒的市区,和景区在两个方向。以前很多人会买好票之后直接去看吴哥日出,但现在就有些不顺路了
可能和赶着看日出的游客以及旅行团错了峰,售票中心没有传说中那么多人,办票大概也就花了几分钟的事情。因为要拍照印到门票上,如果赶上人多还是蛮麻烦的。这里要注意,现在的门票不再给你塑封,放在口袋里被汗水浸湿或者被雨淋湿之类导致照片看不清,这张票就要作废了。
买好门票直奔南门。吴哥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的构造都是相同的构造。但是南门是保存最好的一个。一到,司机就指给我们看,说这个角度拍照最好。看来对于中国游客的套路,司机们还是了然于心的。
即使南门是保存最好的一道城门,但很多雕像也已经残破不堪,这里有时间的风化也有掠夺偷盗的恶习。现在很多缺失的雕像都被修补完整,技艺完美却又格格不入。
南门是大部分人对吴哥的第一印象。那高耸在空中肃穆淡定的面容是将人们引入这个国家千年光阴最好的使者,或许它没有“高棉微笑”那般让人震撼,但却足以让人对这个国度产生好感。
很多人从城门匆匆而过,更多人将视线停留在搅拌乳海和雕像身上,而忘却了城门本身繁复的雕刻。每一张面孔、每一道刻纹都是一个说不尽的故事。
城墙里包围着的是千百年时间和人间的记忆。回首遥望是如今阳光和煦快乐苦难并存的蓝天。
如今的吴哥,旅游业高速发展,神秘感早已被纷至沓来的游人消除殆尽。巴戎寺作为“高棉微笑”的所在地,向来都是人声鼎沸,唯独每天的清晨和傍晚会稍显清静。将巴戎寺安排到第一站就是希望能避开旅行团的人流,但最终因为包车司机的紧急事件耽搁了时机,与旅行团撞了个正着。或许也是因此司机介绍的也特别起劲,领着我们到了巴戎寺的侧面,说:你们运气真是好,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现在能“湖”中看到她的倒影。
密林、乱石、寺庙,将巴戎寺安排在第一站,显然让人异常兴奋。那一道道拱门、一处处雕饰都让人心生感慨。那是千百年前的笔触,是时间的印记。
印度教对山的崇拜,让吴哥的每一个建筑都如山般拔地而起。踏着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一张张面相从门洞中显现。有的如此沉静、有的如此恬淡、有的如此温暖,他们的面容如此清晰,但你却摸不着他们各自的情绪。
当走完台阶的最后一步,踏上了巴戎寺的顶端,那49座高塔一一浮现在眼前的时候,心中升起的是难以忘却的震撼。
巴扬寺是高棉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阇耶跋摩七世(JayaviravarmanⅦ)暮年时亲自参与建造的神庙。年迈苍苍的他一生兵戎,走过了战乱饥荒的年代,目睹了血流成河、人比兽凶的画面,似乎想闭上双眼,冥想另一个宁静无厮杀的世界,逐渐由印度教改信大乘佛教。这样的转变准确的体现在了巴扬寺的雕刻之上。
九十点钟的巴戎寺早早地被旅行团占领,有细心听导游解说的,有在导游的指导下在某一处佛像下批量式合影留念的,也有三五成群扎堆凹造型的。身着华丽彩衣,各种姿势合影的中国大妈绝对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风景线。抬头望着这些笑望众生的面容。他们见证了一段历史的兴起与衰败,见证了一段光阴的起承与转合,如今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包围。这其中又有几个人懂得这些面容背后的过境千帆呢?如果这些面容真的有各自的情绪,他们是否会有曲高和寡的落寞呢?
从巴戎寺的南门进入,在寺庙兜转了一圈,从北门而下,终于避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零零散散的游客正在某个角落拍照。我走在回廊里。大多的壁画已经难以辨认,时间留下了很多,也带走了很多
从北门出来,同行的老大哥老大姐显然已经顶不住烈日和人群早早坐在树荫下等我们了。这一趟旅行下来真觉得吴哥窟不适合年纪偏大特别是腿脚不便的朋友,酷热的天气又要爬上爬下,如果再加上对古迹不感冒,旅行体验想必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树荫下等了一会儿,驴友仍然没有到齐。远远看着有人登上了巴戎寺外围的小塔。有人说这些塔是神龛也有人说是祭坛。于是按耐不住的也想登上去一探究竟。
印度教对山的崇拜,致使所有的寺庙都以对称的山的形状建造,而信徒必须手脚并用攀爬至顶端才能得以祭拜。陡峭而又狭窄的台阶,每跨一步都有坠落的恐惧感,然而吴哥人每日习以为常的攀爬登顶,这样的信仰是全身心的,毫无杂念的。
临近正午,散漫的阳光让整个巴扬寺氤氲上了迷蒙。我仰头望着那一尊尊佛像,一张张“高棉的微笑”如一朵朵向阳怒放的莲花在我眼中盛开,带我穿梭了沉静百年的时光,回到那个动荡的年代,见证了这个都城的繁荣与落寞。战争消失了,尸横遍野的悲鸣消失了,嗔怒与恐惧的面容消失了,所有的一切都凝结在一个个静定安稳的微笑,若有若无,随着阳光静静流淌。
从巴戎寺的北门出来再往北便是在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被誉“铜塔”的巴芳寺。如今塔的部分早已随着时间荡然无存。
走下引道,两边的池塘中是如野花般自然生长的莲花。各种颜色、各种大小、坠在水生花之间,阳光下仿佛莫奈的迷幻的笔触。
沿着笔直陡峭的台阶登上巴方寺的顶端,笔直修长的引道一直伸入丛林深处。然而那些成堆的散落的被标记着的石块却莫名的吸引着人的目光。
吴哥的建筑,结构大多类似。巴芳寺的二层也是一道长长的回廊。从人头攒动的巴戎寺到冷冷清清的巴芳寺,迂回在回廊里,那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一幅幅完整或破损的雕刻,都让人有种时空穿梭的感觉。古代的吴哥人是如何劳作、如何生活、如何征战,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近在眼前。
再次沿着陡峭的台阶而下,台阶的左手边也就是寺庙的西侧的墙体显然与东面的墙体截然不同,还未精心雕琢的石块裸露在外,内部结构显露无疑。
巴芳寺最早由乌岱亚迪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Ⅱ)建造。据说在15世纪以后,这个寺庙曾经被拆除了部分原有建筑,并用拆除下来的石块建造卧佛。这又是吴哥从印度教走向大乘佛教的证明。只是这尊卧佛还没有完全成形,只有用砖块堆砌的大致人形。淡淡的眉眼还未精雕,但却也让人感觉慈祥。
从巴芳寺西门而出,步入一片丛林,便进入了当初阇耶跋摩七世(JayaviravarmanⅦ)建造的皇宫的范围,但如今除了两个北面由砂岩石砌的宫廷浴室和考古学家开挖的沟壑和散落的瓦片之外只剩一片废墟。
除了被称为铜塔的巴芳寺,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还提到一座“金塔”。这就是现在所说的“空中宫殿(Phimeanakas)”。关于这座金塔有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据说塔里藏着一条女身九头蛇神,国王每晚必须和她见面后才能与自己的妻子同睡。如果哪一天蛇神不在了,国王的死期就到了。如果哪一天国王没去,国家就必定会有灾祸。吴哥人向来把国王视为神,每一任国王也会建供奉自己的寺庙。九头蛇神也应该就是印度神话中的“娜迦(naga)”,这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吧~
当初金塔的金碧辉煌现在已经不得见,或许也只有守卫着宫殿的石狮们知道这里的夜晚发生了什么了吧~~
经过一个如镜般的水池与一道破败的城门便出了皇宫遗址的范围。
在“出口”往右看便是战象平台。两三米高的大象头戴皇冠,面对着东面的中央广场。试想当年鼎盛时期的高棉国,国力旺盛、人丁兴旺,象队、军队在广场上列阵前进,国王站在象台自豪自信的审阅,那是多么青春的时光与历史啊~~
象台雕刻的不只有大象,还有飞狮、神鸟造型的神兽以及各位天神与神女。这也的确符合国王阅兵时的气魄。
出口的北面就是癞王平台。至于癞王平台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有说发现是雕像身上布满地衣有如长了癞一样,也有说这个雕像是一位因麻风病过世的过往,也有说这是死神“牙麻”······至今仍然成迷。如今的癞王雕像被移到了平台的顶部的中央受后人膜拜。我没有拍照,绕着平台底部的回廊走了几圈。小小的回廊,却走了好久。成千上百的佛前依次排列,有的风化、有的破裂、有的早已面目全非,有的依然在光影里楚楚动人,仿佛一触便能触碰到历史。考古学家们推断这里应该是当时的皇家火葬场。如果是真的,那么每一个离开的人们,在这些神佛的庇佑下,都应该走得非常安详吧······
走出癞王平台就是通王城的中央广场了。现在成了大多包车司机的停车场。我们的司机也在这里等着我们。
逛了一个上午,一行人早已又累又热又饿。司机带我们到景区的餐厅吃饭。每天去的餐厅不一样,饭菜的样式、味道、价格都差不多。一个饭6、7美金,一个饮料2、3美金。不过有些餐厅会没有空调,大家可以跟司机要求一下。
本来早上的行程是到周萨神庙和托玛侬神庙为止,中午回酒店休息下午看完吴哥寺之后去巴肯山看日落的。但是早上因为出发的比较晚,耽搁了行程。司机建议我们吃好饭先去看周萨神庙和托玛侬神庙,然后再回酒店休息,休息好之后直接去巴肯山,这样还能上得了山,不然太晚了,根本上不了山。
三天吴哥窟逛下来,其实也就是巴戎寺和吴哥寺、女王宫人头攒动的,其他寺庙基本上都是人烟寂寥。到了中午时分更显冷清。
法国人发现这里的时候从当地的老百姓口中得知这是供奉周撒神的庙宇。但是周萨神庙全名Chau Say Tevode。Say是一个高棉人的名,Chau是印度语中的王,Tevoda是印度语中的神,翻译过来应该是Say王的神。周萨神庙也因此覆上了浓浓的神秘感。
行走在周萨神庙,修复的痕迹随处可见。或许整个吴哥都是一个建造、破坏、修复的历史吧。
托玛侬神庙与周萨神庙只有一路之隔,这条路就是胜利之路。当然这条路是后来所修,并不是这两座寺庙修建在路两边。
托玛侬神庙和周萨神庙都是吴哥寺时期的建筑,建筑布局与构造完全一样。但它们为何而建同样成迷。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吴哥游览中午要回酒店。这张照片应该能解释一下吧。10月份属于旱季雨季交替,并不是最热的时候,但是仍然是酷暑耐热,骏爷基本一吃维持在汗如雨下的状态。中午回酒店休整下实在很必要,更何况我们此行有年纪大的长辈在。不过后来几天因为行程比较紧张中午就没有回酒店了。
逛好托玛侬神庙,今天的行程大致上也就结束了。买个椰子解解渴,基本都是1美金一个,大的会贵一点。
回到酒店,洗了把脸。室友洗澡休息,骏爷继续加班中······
下午三点准时从酒店出发。车程加上爬山,大概三点半到达山顶,此时山顶上的人并不多,也没有排队。
高棉王国建国以来,一直对山抱着无比的崇敬。巴肯山作为整个吴哥范围内唯一的山丘,其上的巴肯寺是高棉王国迁都吴哥后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借着自然山势而建的国家神庙。
当初巴肯寺落成时,遥望四周只有茫茫的树海,而后的千百年里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然后遗忘、破败。如今来到这里的人们绝大部分都是为了一睹吴哥的日落,包括我在内。
当初巴肯寺落成时,遥望四周只有茫茫的树海,而后的千百年里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然后遗忘、破败。如今来到这里的人们绝大部分都是为了一睹吴哥的日落,包括我在内。
前一晚小伙伴们去吃了大~餐,骏爷仍然是加班的主题,说多了都是泪啊。今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要去看吴哥寺日出,又到了考验骏爷人品的时候了。凌晨5点准时从酒店出发。
阒暗的夜色里,我们踩着漫天的星辰走向吴哥寺。几片薄云坠在天边,水潭里吴哥寺的倒影隐隐约约,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做好了迎接一场盛大黎明的准备。不知何时起,吴哥寺的日出似乎成了每一个自由行来到吴哥的游人们的必修课。运气好的一个早上便能看到绚烂的日出,运气差的等待了三天仍一无所获。我很幸运地成为了前者。
逐渐的,紫色的霞光慢慢浸润云彩,浸透吴哥寺的五个塔尖。随后由紫变红,整个世界沉浸在一片血色的金光之中。人们先是雀跃,然后沉静,仿佛在静等霞光中一位天神的降临。
此时的吴哥美得如一场虚幻的梦。红,像淡淡的血渍,从黑暗的夜色中渗透出来,是吴哥千百年里厮杀的记忆;红,像一场欢腾的庆典,弥漫在吴哥每一个角落,是吴哥最辉煌的往昔;红,是一堂寂静的早课,鸣唱在每一个人的耳边,静静叙述一个帝国的灿烂与泯灭。
霞光烧尽,乌云也如约而至,骏爷再一次神奇地避开了日出。但一次便能看到如此壮丽的朝霞,骏爷已经足够满足。迈着欢快的步伐返回酒店吃早饭。
吃好早饭,开始今天的大圈之旅。第一站圣剑寺。圣剑寺(Preah Khan)是阇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而修建的。而传说中的圣剑是阇耶跋摩二世传给他继承人的剑。
圣剑寺是阇耶跋摩七世纪念他父亲的一座寺庙,是佛僧居住和学习的地方,也是他重建吴哥城时暂时居住的地方。有一段时期,高棉多个重要的节日都在这里举行。因此,圣剑寺的结构十分复杂,有着自己的护城河、城墙、城门。可以说浓缩了整个吴哥城的精华。还未进入寺庙,护城河引桥两边搅拌乳海的故事再次映入眼帘。
通过城门还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达主庙。林木交道,还有艳丽巨大的蜘蛛吸引人的目光。
主庙门口,手持圣剑的护卫屹立了前年,头颅破损还是被盗不得而知,却依巍峨着保护着这一方土地。
经过昨天的“湿身”,今天骏爷果断走起了最炫民族风的路线。薄薄的衣服不仅清凉还很风骚。衣服X宝买的,记得二三十块钱,严重褪色,一次性的。裤子······(这张照片里没有)是昨晚拜托室友五哥去夜市上买的,一件衣服一件裤子4刀,但衣服实在太丑被我狠狠地拒绝了。
圣剑寺廊道众多,分别通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迂回其间很容易就会迷路。
还没从似乎暗无尽头的回廊中晃过神,正中的主庙突然赫然在目。密集的庙宇、繁杂的雕饰,一切都让人有些恍惚。
说到古树与古庙,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会是塔布隆寺。然而在圣剑寺也有诸多依附着墙面茁壮成长参天的古树。
在树洞与门洞之间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迷路了,同行的老大哥和老大姐也因此走散。花了很长时间才全员到齐。因此提醒大家游览圣剑寺一定要约定好最后碰头的地方。如果不想同一个门进出走回头路,可以和司机事先约好碰头的地方。比如西门进,东门出。
龙蟠寺原名Neak pean,在古语中neak 有龙的意思,pean则是盘卷的意思,因此得名龙蟠寺。但很多人喜欢称这里为涅槃寺。一来音译较近。二来这与龙蟠寺的传说最为贴近。当地人至今仍传说龙蟠寺的池水是可以治病。巫医祈祷后,在水池中捣闷药材,由狮、象、牛、马口中流出,病患服食或沐浴即可获得治愈。
龙蟠寺建在一马平川中的山包之上,到了雨季水面抬升,又仿佛漂浮于湖上的一个孤岛。清澈的湖水漫过树木、青草、野花,生出了姿态各异的莲花,养肥了鱼虾河蟹,又如镜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踏上悠长的栈桥,眼前的景色让人沉醉。
龙蟠水池由五个正方水池构成,中央有一个70米见方的水池,池水正中有一座圆坛,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小水池犹如一条盛开的莲花。狮、象、牛、马四座雕像分别立于四个小水池,将中央的池水引入四个小池。巫医用不同的池水治疗不同的疾病。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称这里为北池:北池在城北五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数座,金狮子、金佛、铜象、铜牛、铜马之属皆有之。如今,没有了繁琐的仪式,没有了祈祷的巫医,也没有了虔诚的信徒,游客也显得稀稀疏疏,当年的彩饰金箔的华丽早已斑驳,唯剩繁华落尽的寂寥。
在龙蟠寺发现了一种很稀有的蜻蜓。活像盗墓笔记啊鬼吹灯里的那些诡异生物。回来之后搜索了下有人说是鼎翅蜻蜓,是非常罕见的蜻蜓。和龙蟠寺一样充满着神秘感。
离龙蟠不远就是塔逊寺(Ta Som),是一座被密林围绕很小且不知名的寺庙。据说当初《古墓丽影》也曾在这里取景。取景地之说不得而知,但塔逊寺是众多庙宇里保存较为完整的。同为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造的佛教庙宇迷茫着浓厚的巴戎寺的味道。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之后,我们来到塔布隆寺。这座寺庙因为《古墓丽影》的到来而名扬中外,同行的小伙伴甚至称之为最期待的寺庙,要好好追随一下安吉丽娜朱莉的脚步。
刚进寺庙,一颗怀抱着城墙的参天大树划破天际。这棵树是塔布隆寺的招牌,每个人来到这里的人都要拍上几张照片,合上几张影。
最初的时候塔布隆寺还没有明确的游览路线。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一个个建筑之间,探究寺庙错综的构造和精美的雕刻。如今塔布隆寺被规划了固定的游览路线,究其原因就是那茁壮的树与崩塌的塔之间致命的拥抱。
在那些荒烟蔓草、无人问津的年岁里,或是一粒种子,或是一根枝桠,在墙角,缝隙中尝着雨露阳光恣意生长。强壮的枝、粗大的根化作无数根蟒蛇在墙上游走。有的纠缠在一起堵住了门洞,有的四溢伸张,撑破穿透围墙。这是时间永恒的力量,也是时间跟人们开得一个难解的玩笑。任凭树木生长,寺庙终究会被树根毁灭。砍掉树根,那些依靠在树根上的建筑又会瞬间崩塌。
而在我看来,这样恣意生长的树木,这样紧紧的拥抱反倒契合了这座寺庙献给母亲的初衷——坚实的依靠与透彻的交融。
结束塔布隆寺的参观,大圈的参观基本就结束了,返回暹粒的途中参观吴哥的标志吴哥寺。
今天人们所说、明信片上所看到的吴哥窟,其实并不是广义上的吴哥城(Angkor Thom),而是吴哥寺(Angkor Wat)。说是寺,它却有着独立的护城河,有四边的城门,有外墙内墙。走在笔直的引道上,视线被引向最远处巍峨耸立的寺塔,或许称之为小吴哥(城)更贴切吧。
吴哥寺是吴哥王朝国势达到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吴哥建筑中最为特殊的存在。崇尚印度教的高棉人崇拜东方,也就是日出的方向,吴哥所有的寺庙建筑都面朝东方,只有吴哥寺选择面朝西方。有人认为它是陵墓而不是寺庙,也有人认为寺庙东面是暹粒河,没有足够的空间举行仪式······推论各异,至今仍然成迷。
未解之谜向来都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头疼的问题。对于信徒而言,这里只是他们信仰的高地。日复一日地攀上陡峭接近垂直的台阶,手脚并用,心无旁骛,眼中只有头顶那一方高耸入云的信仰。如今这些台阶很多都做上了避免坠落的木梯,甚至流传着“爱情梯”这样悲伤浪漫的故事,但千百年间坠落的事件又何时发生在信徒身上呢?
可能大多旅行团都将吴哥寺安排在了早上。下午的吴哥显得有些空荡。生性怕高的我踩着接近垂直的台阶颤颤巍巍地登上吴哥寺的顶端,每跨出一步仿佛都是一次苦行僧的远行。
我坐在吴哥寺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吴哥寺。远处的大雨随着乌云侵袭,时不时飘过些细微的雨丝。云去的方向里、群鸟的鸣叫里、轻轻扬起的微风里都仿佛能抓到吴哥岁月里的一些蛛丝马迹,确实而又隐约。
围绕吴哥寺,有一条四方首尾相接将近一公里的回廊。回廊的墙壁上雕刻着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以及高棉的诸段历史,叙述着天堂地狱、战争历史、神话人世、爱恨情仇。
破晓的晨光、日暮的斜阳,落到这些深入骨肉的雕刻之上,赋予了每一个神仙、恶魔、百姓、动物鲜活的骨肉。而我总会想,当年的艺匠们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一笔一划完成这些穿梭千年的雕刻。如果真的有前世今生,我所看所触的会不会也是当年我刻下的记忆?
早上看日出的池子完全没有了当初的热闹,西斜的夕阳映出了吴哥寺清晰的倒影,莲花婀娜地生长在了高塔之上。
陈雨飘过,再次看到了彩虹。也预示着傍晚时分的又一场阵雨。
暹粒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演出叫《smile of angkor》,类似于中国的《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什么的。当然价格不菲。含餐的话人均要48刀。最后大家决定去同样有演出有自助餐的Koulen2,因为这里一个人只要12刀。
网上很多人评价这家餐厅菜不好啦、味道不好啦吧啦吧啦的。骏爷向来觉得无论评价什么东西都要中肯。12刀在国内能吃到什么呢?更何况餐厅的菜式还是非常多的,咖喱羊肉、牛肉什么的还是很入味的,还有很多柬埔寨的特色小吃。巴特,扪心自问,这里的烧烤的确难吃,囧~~
来展示一下骏爷的战果。骏爷的小肚鸡肠一共三轮就满了。第三轮是甜品就不拍照了,哈哈~
至于Koulen的演出么~无从比较。但是节目本身结合了暹粒的百姓生活,比如打果子呀、捕鱼呀什么的都结合到了舞蹈里面,骏爷觉得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描述洞里萨湖捕鱼场景的舞蹈,里面还穿插着男女的恋爱趣事,颇为有趣~
其中还有泰国的舞蹈。只是这节奏慢的,4点钟起床的骏爷实在是撑不住了。
因为打算买个木雕大象回去,所以演出没有结束骏爷就闪去老市场了。柬埔寨产木头,据说最好的是黄花梨。但是市场上鱼龙混杂,有些以次充好,有些以假乱真。木头是年龄越长密度越高重量越重,但是有些人往空心木雕里注入水泥石浆(司机告诉我们的)。同行的老大哥这趟买了好多木雕啊、木琴什么的,光是手串就买了20多串。真假自然不好说。骏爷看了两天最后买了一个木雕大象,300多块钱,说实在话也不知道真假。只能告诉大家,不要轻信店员嘴里吹着的牛。不要想着能花国内几分之几的钱买到比国内好多少倍的东西。
今天是吴哥游览的最后一天,按照吴哥的游览习惯,这天基本会被安排游览外圈。昨天司机建议把比粒寺和东梅奔放到今天,所以今天的游览顺序是:比粒寺、东梅奔、女王宫、崩密列、洞里萨湖。
比粒寺(Pre Rup)、东梅奔(East Meban)和女王宫(Banteay srei)都是当时的国王罗贞陀罗跋摩二世与公元944年后修建的。961年他修建了比粒寺,967年修建女王宫,但是他还没等到女王宫修建完成于968年便去世了。
比粒寺最后成为了举行已逝国王举行火葬仪式的庙宇。被火烧焦的痕迹、冲刷骨灰的石槽至今清晰可见。难道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在修建比粒寺的时候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死亡了吗?至今为止,还有很多人称比粒寺(Pre Rup)为变身塔。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不得其解。我想这个变身或许指的就是当时印度教信仰里的“轮回”吧。
我登上比粒寺的高塔,远处是一望无际的丛林,眼下是野花肆意生长的斑驳岁月。一阵风吹过,摇曳着花草树木,仿佛也扬起了雕刻上的尘埃。同行的朋友示意大家不要在这个"火葬场"久留。我转身看看那些剥落的面容不在的石雕,仿佛我能看到他们的微笑,看到当初的国王在火中变身为一只蝴蝶,朝着天际远远飞去。
东梅奔修建于935年,与比粒寺相隔不过二十多年,因此建筑风格上与比粒寺十分相似。同样是土砖与岩石混用,红砖表层覆盖灰泥再加以雕刻。但与比粒寺相比,东梅奔的雕刻更加精细优美,特别是门楣部分的雕刻甚至能与以雕刻出名的女王宫相媲美。
在东梅奔发现的碑铭上发现,东梅奔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在夺回篡位者政权,将都城重新迁回吴哥后为了重建吴哥而修建的。
东梅奔最有名的应该还是四只与真象同等大小的石象。他们来自于古印度的神话——四大神象用自己的巨齿将整个宇宙支撑了起来。
相对比粒寺,东梅奔明显更受人爱戴。很多雕栏玉砌的石柱门楣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
其实很多人都凭借“女王宫”这个名字以为是为当时女王嫔妃们建造的宫苑。1914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这座小而精巧的建筑,深深被她精细唯美的雕刻所吸引,猜想是国王修建给妻子的宫殿,故称之为女王宫。出神入化的雕刻、唯美曼妙的女王,这给了后人无限的瞎想,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但这座原名Banteay Srei的寺庙,不仅不是皇宫更与女王无关,考古学家找到的碑铭里记载这里其实是一所供高僧隐修的寺院。
吴哥早期的建筑多以红砖砌建,而后再由工匠在上面雕刻。到了用砂岩建筑的时期,这种手法仍然被延续下来。可以说到了女王宫时期已经到达了巅峰。精致繁复的手法犹如是在砂石上刺绣一般。由于选用了一种带着玫瑰红色的细致砂岩,阳光更是呈现出梦幻般的肌理感。这或许也是最初的考古学家将这里联想到女性的原因吧~
女王宫许多门框只有1米多高,几十厘米宽,几乎无法容纳一个人通过,似乎只是为了装饰而存在,工匠却将极尽奢华的功法全部投注到了门楣的装饰上,湿婆与他的妻子、拥有无数头颅与手臂的恶魔拉伐、身骑神象的因陀罗、搅拌乳海的天神恶魔、飞翔的天鸟神兽·······这些雕刻仿佛将人带入了另外一种时空。
相比其他庙宇宫殿的气拔山河、华丽气魄,女王宫,没有垂直陡峭的天梯、没有令人晕眩的高度,只有低矮错综而又平易近人的空间院落。这或许是因为它作为高僧修行的寺院所决定,也让它散发着清修苦行的低调与谦逊。
女王宫也是旅行团几乎都会来的地方。上午的阳光会让这里散发着神秘的玫瑰红色泽。也因此这段时间也是女王宫最为热闹的时候。很多导游领着游客来到一个门洞前跟他们说:这个就是女王宫的女神,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是谁将这些女神像称呼为东方维纳斯已经不得而知,这应该是旅行成为商品后的一种卖点吧。当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侵略柬埔寨,被这些女神脸上的笑容所震惊,甚至作出偷盗的行为,这是一种对于美野蛮的欣赏与霸占。而如今被定义为东方维纳斯的女神们还有几个人能真正看到他们微笑里的沧桑与笃定呢?
从东门进入西门离开,绕过迂回的道路会有一片购买纪念品的商铺和旅行团的停车场。相比景区,这里的商铺便显得冷清很多。妇女们正在收割路边的野草,至于用途倒是不得而知了。
司机没有把车停在旅游大巴停的停车场,附近正好有大一片的荷塘与稻田。
乌云逐渐密布,大雨即将来临,硕大的蚂蚁们沿着电线迁移。
吴哥寺、巴扬寺代表着高棉的鼎盛时期,也是吴哥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但当你走进塔布隆寺、走进崩密列,你会发现吴哥最多的不是完整,而是分崩离析。如果说塔布隆寺还有被修复的可能,但在崩密列(Beng Mealea)面前,所有的学者都只能摇头感叹、无从下手。这座距离暹粒市区有80与公里的古城,鲜有游客,可以说还保存着当初被探险家发现时最初的模样。
什么是废墟,崩密列就是吧?那些被树根挤压破碎四处散落的石块,那些爬满藤蔓苔藓的雕像,那些在风里雨里支离破碎的残砖断瓦,这里早就没有了完整的建筑,有的只是艳丽繁华褪去后的斑驳和一个帝国逝去后的苍凉。
这里距吴哥甚远,游人稀少,旅行团更加不会光临。我偏执地走出规定的参观路线,走进废墟。平静的风声,婆娑的阳光,在树影之间斑驳,静得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或许这也是时间的声音吧。
桥不是桥,路不是路,墙不是墙,城,早已不是城。但那些细密的雕刻还在,那些年月的记忆还在,那些光阴的的斑驳也还在,被深深得渗透到每一片子每一块青苔里。我极力去想象千年之前,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们是怎样微笑、哭泣、愤怒、原谅,是怎样出生、成长、老去、死亡,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如果所有历史、所有的美都有它的终点,是否就如眼前的这片废墟一样?
参观好崩密列,吴哥窟外圈的游览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其实吴哥窟还有很多小的不知名的庙宇宫殿,还有很多故事可以去好好探索。很多人都说三天的参观便足以让人审美疲劳了。正如旅途中遇到的一个游客说吴哥窟怎么和我们的故宫比。我不知道他是以什么标准将两者进行比较,但或许总归是少了一些想法与沉淀吧~
作为景区内的最后一餐。司机带我们去的餐厅情调尚佳,也不再是“盖浇饭”的水平。菜式分量不大,但性价比尚可,人均10刀左右。
成功避开了巴肯山的日落、吴哥寺的日出,洞里萨湖的湖心日落成了骏爷此行最期待的一部分。经过一路的颠簸总算到达“码头”之后,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顿时让骏爷生出了一万分的期待。
洞里萨湖的船真是简易到让人心惊胆战。正当骏爷用日产的方向盘安慰大家说这船的发动机是日产的时候,有人提醒骏爷,说不定这方向盘是哪部报废的车上拆下来的。囧~~
“码头”的船乌压压的挤在一起,要调头出发绝非易事。骏爷船的发动机螺旋桨还被卡在了别的船底下差点帆船,囧~~柬埔寨也是个战斗民族呀~
船开出去没多久,蓝天便开始被云层遮的密不透风了。骏爷心里一个咯噔,看来日落又要泡汤了。
洞里萨湖(Tonlé Sap )高棉语作Bceng Tonle Sab。意为“巨大的淡水湖”或纯粹“大湖”,元朝的周达观到达这里时,将这里叫做“淡洋”。它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每年枯水季节,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补充了湄公河水量的不足,这时湖面长150千米,宽30千米,面积2700~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每当雨季来临,湄公河暴涨之时,汹涌的河水又经洞里萨河倒灌入湖中,从而减轻了湄公河下游的泛滥 。此时洞里萨湖湖面扩大到 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 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常10米以上,最深11.5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洞里萨湖的人们就在洞里萨湖的浅水区拉起捕鱼网,每当雨季过去,湖水水位下降,丰沃的湖鲜就被网在网里。
现在的洞里萨湖还居住着很多以捕鱼为生的居民,雨季要抵御洪水,旱季要抵御蛇虫鼠蚁,这里也被称为暹粒的贫民窟。
大概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航行总算到了洞里萨湖的湖心,只是乌云刚好挡在日落的方向,乌云下还在下着暴雨。骏爷可以算是旅游界的奇葩了。无论旱季、雨季总能神奇的避开日出日落,囧~~~
回程的路上是扎扎实实地遇到了大暴雨,船上遮雨的帘子也形同虚设。大家保护相机的保护相机,拉帘子的拉帘子、冷的瑟瑟发抖的瑟瑟发抖。因为船头没有帘子可以挡雨,司机跑到了船头,颇为暖心。
骏爷最后总结出了一个规律,这个季节的暹粒每天傍晚都要下雨!不过TUTU有全幅武装的雨棚,让你360°干爽。
从酒店打了TUTU到就酒吧街。步行去 Genevieve‘s Restaurant吃饭。生意太好只能预约了一个小时之后。今天是传说中的万圣节,短短的酒吧街上热闹非凡。
相比景区的,夜市上的shake便宜多了,基本都是1刀。
喝了杯shake,买好了木雕大象,正好到预约时间。点了 Genevieve‘s 几道招牌菜。总的来说口味偏重,适合东方人的口味。完全没有了外国老板的痕迹。关于餐厅也有故事。Genevieve是来柬埔寨支教的澳大利亚人,将一生都贡献到了柬埔寨的教育事业。后来因病去世,她的丈夫为了纪念她于是开了这家餐馆。现在餐馆忙的时候还能看到帮忙上菜的老板。
因为航班变动换了航班,所以多了整整一个白天。原本打算再找个地方玩,可是这几天热得歇菜,又淋了两场雨,还被工作缠着,身心俱疲。还是在市区瞎晃悠吧。流水账开始了,大家可以删选性自动跳过~~囧~~
暹粒有两个免税店,CDF和DFS,个人比较推荐DFS,在暹粒博物馆边上,大很多,品牌比较全,价格也相对便宜一点点。两家有不同的促销活动,有比价需求的朋友可以两家对比一下。护肤品的价格倒是没有上海日上便宜,所以骏爷啥都没买~
坐着cdf的车回到老市场,继续瞎逛。
用盐和辣椒腌制的螺丝,很不能理解的黑暗料理。
瞎逛的无聊跑去做按摩。柠檬草花园猫头鹰评价还不错,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类型。看出来了吧,骏爷是走性价比路线的~
90分钟的按摩,12刀/人。柬式按摩明显比泰式按摩粗暴好多。按完之后感觉回了点血。
按摩出来又下起了雨。本来打算去吃烤肉大拼盘。反正就是没啥胃口,决定去吃高棉食堂随便吃点。
点了一个牛肉、一个炸鱼。味道没有啥特别的。骏爷一直觉得论精致,要去日本。论味道要去泰国。
吃好饭,还在下雨。骏爷这个雨神对下雨这个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打了辆TUTU去DFS继续晃悠。
DFS边上就是吴哥博物馆。门票12美元/人,中文翻译讲解器3美元/台。很多人会把这里作为吴哥之旅的第一站,能先对吴哥的历史做个大致的了解。骏爷今天脑子转不动。还是算了吧~~
暹粒的最后一顿饭了。骏爷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吃点硬的,选了这家十分小清新的牛排馆。点了一个沙拉、一个牛排、一个香菇鸡肉。牛排中规中矩,还算过得去。但香菇鸡肉完全失败。这种中式家常菜为什么会出现牛排馆呢?
骏爷2016年最后一个旅行在暹粒百无聊赖的瞎逛中画上了句号。现在是12月5日,距离骏爷的婚礼只有20天了,距离新西兰蜜月只有25天了。2015真的背负了很多压力和巨变。2016也注定是完全不同且充满意义的一年。如果现在能提早许个愿望的话,希望新西兰以及接下去的每一天都能天朗气清风、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