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6/10/22
天数/2天
人均费用/850元
玩法/美食 海滨海岛 购物
吃货之旅正式开启。看我们在汕头的24小时是怎么度过的。
第一站——玉兰牛肉。之前游记介绍得最多的是海记牛肉,汕头的朋友向我们推荐了玉兰。考虑到广州现在也有海记了,最后还是选择了玉兰,意料之外,人不多,是过了饭点还是越夜越精彩。
+1
+1
这就是传说中鲜到会动的牛肉,看到那肥瘦均匀的牛肉真令人食指大动。不同部位的牛肉会带给你不同的口感。
+1
真没吃过这么厚切大片的牛肉片
+1
生丸,就是刚现打出来的牛肉丸,比一般牛丸更加酥脆。
+1
肥肉相间的牛展非常好吃。
+1
最后来个大合照。第一顿,小试一下,保留实力。这顿一共400左右拍,牛肉每分30左右,份量也算足,比起广州的消费算经济实惠了。大众点评还有8.8折,不过记得叫埋单前要说明,我们就是吃了这个大亏,不熟规矩,打单后再说用点评店员死活不给。不然还可以省下一碟牛肉的价钱。
吃完这一顿对牛的各部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
+1
香园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它并非屹立在车水马龙的街边,而是“躲”在抽纱公司大楼后面。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两层楼高、融合东西方风格的建筑。香园主人姓戴,解放前是抽纱业的龙头老大之一,在海外发迹后衣锦还乡建了这座园林建筑,所用的材料全都是来自国外。
现今的香园成为了一个餐饮场所。很多人都冲着这座古老的建筑而来这里用下午茶。这里不接受纯参观的游客,进来按人头必须消费一样东西,虽然不太喜欢这种商业化的硬性消费,但据守了这么有利的地位也是无可口非的。餐厅的出品一般,不过在阳光灿烂的下午,约上三五知己来这里懒懒地过一个下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1
+1
来到这里一切的节奏会被放慢,连猫咪也变得懒懒的。
+1
+1
步入香园,进门是一个宽阔的大厅,大厅两侧和楼梯间的墙上仍可见以前的标语和口号。
+1
+1
随处可见的大窗户和天窗使得室内采光十分充足。
+1
近代风格的彩色玻璃窗,有点教堂的感觉。
+1
阳光透过缝隙射进来,一缕缕的,五光十色
+1
+1
+1
有阳光的日子,哪里都是美的。
+1
+1
二楼也有一个小偏厅。
+1
这里看到八十年代的味道。
+1
隔壁的附座看似已经荒废,布满爬墙虎,据说以前是用作木工工人房、厨房和佣人房等。
+1
美食团全体成员露个面。
闲逛中无意中发现了攻略推荐的店,简陋的小铺藏于居民屋的小巷里,只有一个厨房和两张桌椅,有居民进入的时候还要起来让路。难道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婆婆是地道的汕头人,只会说简单两句普通话,沟通起来有点困难。婆婆招呼我们坐下 还特意叮嘱我们不要喧闹,应该是怕影响周围邻居。
婆婆不慌不慢地为我们煎蚝烙。虽然上了年纪,手脚还是很麻利。看到我们在拍照显得有点不自然。
网友对这里的评价一般,价格偏贵。说婆婆的儿子招呼很热情,除此没什么特别。但我们今天没看到婆婆的儿子。
亲试之后感觉还不错,蚝烙煎得很香,配上雨露味道还是不错的,油的确有点多,多吃会腻,幸好有这么多小伙伴一起分担。我们等婆婆做烙的时候有两位顾客进来瞧了瞧就走了,是被我们吓怕了还是被份量吓怕了。
+1
+1
+1
+1
富苑以鱼饭卤水、生腌杂咸等丰富的成品及半成品而闻名的夜市排挡。当然如今的富苑多了很多装潢精美的室内厅,成为了大排档中的贵族。
+1
+1
+1
一到富苑,就被门口长长的点菜台震惊了,可能有几百种食材放在这张长桌上!大脑立即瘫痪,陷入了无穷尽的选择困难症之中。
+1
实实在在放在眼前的美食,远远比菜单上的文字照片吸引人得多。这也是汕头餐饮的一个特点,餐厅基本都不设菜牌的,这对不熟规矩的外地人确实有点不知所措。
+1
富苑的菜品就像是潮汕味道的一本百科全书,饭前的阅读就已经给人饱饱的精神食粮。
最后点了生腌花蟹,血蚶,鱼饭,隆江猪手,卤水掌翼。虽然想试的很多只能把有限的胃容量让给最地道的食品。
正餐前先来一碗白糜静静心。潮州粥的熬制方法与其他地方的粥有些不同,只需煮到米粒刚刚爆开即好,不求口感绵密。潮州人三餐皆是喝粥,把白粥当做饭,因此不能把米粒煮到糜烂。这样的习惯也造就了潮州白粥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当地人把“粥”叫做“糜”,不仅是中保留了许多古意,也和潮州白粥的独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生腌花蟹,被潮汕人称为“毒药”,一旦爱上便无法自拔的美味。可是也如毒药一样,普通人不敢轻易接受。鼓足勇气大口朝着橙红透亮的诱人蟹膏咬去,果然很鲜,再配上一口糜口里回甘……
+1
生腌血蚶,网上查来的做法是“将洗干净的活血蚶放入热水中烫一下捞起,然后用酱油、芫荽、蒜头、辣椒粒及少许的料酒、醋,进行腌制,再冷藏一阵即可食用。”
上桌时,血蚶流着红红的粘液,像鲜血一样,光这样子就能吓到不少人。再尝一口,浓烈的芫荽酱油味褪去后,满嘴都是浓浓海水味,这又咸又腥的味道能再次吓到一批人。可是鼓起勇气嚼下去之后,我的味蕾马上被那又爽脆又浓鲜的味道俘获了。
+1
潮汕“鱼饭”,其实没有米饭的,是用没有打鳞破肚去腮的鲜鱼,放鱼篮里用盐水煮熟后,再放凉晾干后食用。鱼饭做法简单,只单单用盐水烫熟,却最能保持鱼肉的天然鲜味,也最能吃出鱼的新鲜程度。
+1
这一顿900多,虽然小贵,但能参观一下百科全书般的点餐台,品尝过地道的潮州打冷,感受这里的饮食文化值了。
一家较有名的手打肉丸店,据说多家媒体也报道过,应该是宣传比较到位吧。叫了一碗牛丸牛筋牛腩牛肉大混合的。由于手打的缘故,牛筋丸带有筋不及牛肉丸爽脆,牛腩有惊喜,汤底比较清淡。本来想买点回去,可能名气大不愁没生意店员似乎爱理不理,价格也不便宜,决定再试试其他店。
+1
十全十美,来到汕头的第十'站也是本次旅途''最后一站,广场老牌豆花甜汤。豆花与广州有点区别比较稠,甜汤就是我们说的各式糖水,还不错。一个甜品结速了这趟美食之旅。本来还想去老妈宫種球,由于时间关系还是放弃了,留有遗憾才有再来的借口。
+1
+1
+1
+1
回程一路向西,景色依然美丽。
这趟旅程虽然早早定下,却没有太多的准备,大部分都是在路上才决定的。人生难得有这么一伙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一起吃一起玩一起闹。最后说说开销,吃的人均300多,路费车费分摊300,算上住宿人均800多。在汕头这24 +里,吃了十一个店,狂了三个地,行程算是比较紧凑的。
这趟旅程虽然早早定下,却没有太多的准备,大部分都是在路上才决定的。人生难得有这么一伙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一起吃一起玩一起闹。最后说说开销,吃的人均300多,路费车费分摊300,算上住宿人均800多。在汕头这24 +里,吃了十一个店,逛了三个地,行程算是比较紧凑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