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3
- 评论2
- 赞27
+1
出发日期/2021/05/07
天数/1天
泰顺县位于浙江最南端,与福建交界,是温州下辖的六县之一,离温州市区约为两个小时车程,泰顺境内高山入云,群峰叠翠,景色非常美丽,更是为这个小小的县城,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这一次泰顺之旅,走进了当地的古村落,去感受的他们的多元化的风土人情。
一本书
一杯茶
安静惬意的周末
这就是我的慢生活
稍纵即逝的秋天,和人生一样,如果不用心感受,总觉得虚度光阴,因此生活再忙碌也要停下来去感受
位于浙江温州泰顺县筱村新浦溪畔有一座大隐于市的古老村落,已经有将近1200年的历史,历史悠久造就了这座古村落不但风景宜人而且深厚的文化底蕴,左右群山环抱,南面是一条不宽不窄的溪流环绕,宜人的自然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年以来从唐五代两宋时期本境考中文武进士共有82位,而单单库村的吴氏后裔,在两宋就占了19位,如今更的库存更是被GJ旅游局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千百年来,包、吴两大家族创造了深厚的瓯越文化,遗留下丰富的人文古迹。
在库村包氏和吴氏是大姓,这两个大族在库村创造了空前的耕读风气,先后创建三个书院,如今还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外翰第,青瓦、原木、蛮石的不同质地与色彩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墙体斑驳的彩绘还能让人感受到主人较高的审美品位。金光闪闪、遒劲有力的“外翰第”匾额悬挂在木门楼额枋之上,字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可以算得上镇宅之宝了。
库村内的房屋大多没有讲究的木雕,都是用素木搭建,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实用,外翰第、食德堂、恒德堂、衣德堂、莲心桥、库存书院这些古建筑的布局和风格沿袭唐宋时期的特色,浓郁的书香气息。小巷蜿蜒,与周围的院墙一样,铺的是五色蛮石。院门屋顶上薄薄的残雪不禁让人想起了唐朝刘长卿的那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在外翰第西侧的恒德堂是一座非常精致的宅院,穿过传统的门楼进入到院子历来,呈现“L”型平面布局庭院,建筑规模不甚大,构造简单但显得自然、实用,庭院布置与自然山水相互融合,院内花木扶疏,房后林木葱茏,颇具桃源意境。
衣德堂是典型的三合院式的民居,庭院设门楼三个,后院有花圃,并在围墙处设小门楼一座,以通往房后的山林,厅堂中悬挂着堂号匾额,檐廊月梁上用卷草龙等吉祥物的形体雕刻着“福、禄、寿”等喜庆字符。
库村的四合院很少有厢房,被高高的鹅卵石墙取代了,纵横交错的道路一律是用鹅卵石铺设的,整个村落仿佛就是一座鹅卵石堆砌成的城堡。为了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看起来墙脚做得比墙顶要宽得多,卵石的个儿也是下大上小。有的卵石墙因为常年雨淋,表面呈色黑色,每逢雨天,雨水冲去石墙上的浮土,露出石头的本来色彩,青的、绿的、黄的、白的,泛着粼粼的水光。远望去,库村就像一朵出水芙蓉,天然而不加雕饰,隐藏在青山绿树和溪流河汉之间。
徐岙底,位于泰顺的筱村镇,是泰顺县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形态上古朴自然。目前只有村口一家民宿对外开放,目前处于待开发状态的徐岙底,还保留了很多老的古宅和古道,而且这里是还是即将播出的《幸福三重奏》第三季的拍摄地,绿水青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建筑的古朴,走进徐岙底村,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里就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徐岙底古村虽然以“徐”开头,但是这里的村民并不姓徐,而是姓吴,徐岙村内街巷纵横,路面铺以鹅卵石,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两旁,颇具韵味。古村落内有一处红粬博物馆,还保留着红粬加工厂,秋天来这里,村里还有未收割的稻田,特别的适合拍照,村子并不大,20分钟就能逛完,但是这座古村还有浓浓的韵味,值得花时间细细品味。
以文元院、举人府、吴氏宗祠等古建筑值得一逛,村子背靠大山,村落周围是良田,很多村民已经搬出了徐岙底村落,随着真人秀的播出,村落的开发,想必商业化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想要感受徐岙底村落的原汁原味,还是趁早来看看吧!
顶头厝是泰顺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民居之一,为吴氏一族在清代修建,明代风格建筑,许多构件沿用宋式做法,近300年的风雨将这座朴实敦厚的民居侵蚀成一方残垣败壁,斑驳陆离的木制抱鼓石、小巧玲珑的木构门楼、层层叠叠的瓦檐斗拱、寂寞破败的梁柱,似在诉说着远去的繁华。
筱村又被称为红粬小镇,在徐岙底村就有一处红粬博物馆,旁边还有一处红粬体验区,能够品尝到当地特色红粬米酒,体验红粬米酒的制作过程,除了原味的,还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口味,满足不同食客所需。
而当地人就连烧菜做饭都喜欢放入红粬调味,筱村的乌衣红粬有着近300年的历史,素有“筱村粬,翁山竹”的民谚。筱村有好几家红粬作坊,每年农历十月前后就开始了大批量的红粬制作,为的是给过年酿酒准备材料。
在泗溪除了有闻名中外的廊桥,古朴的村落,还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包氏宗祠,位于泗溪镇的玉岩村,我国传统建筑风格讲究坐北朝南,而包氏宗祠则相反,宗祠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规模宏敞,建造考究。
大多是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包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宗祠的牌楼位于新修的公路旁边,公路的另一边是照壁,全由卵石砌造,牌楼系三间三楼,主体木构,红柱灰瓦。通面阔7.24米,进深二间,通进深2.7米,悬山顶,清水脊。正柱旁置形制巨大的抱鼓石,柱架顶上飞檐覆顶。
登上数级楼梯,来到一处平台,平台两边左右置龛楼,为祭祀时烧香纸之用。左右束龛楼各有束龛三个,龛额及龛门两边兼书有诗联。粉墙彩绘,很是精美。前堂中悬有“明德永祀”等数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不践清土”一匾,书法精湛。此匾是包氏后人仰慕先祖包世昌忠于明主,不愿投降清廷的民族气节而设。
包氏宗祠原建在村中月池之畔,后改建到此处。“坐子加癸,报本追远敬宗收族之所在也!”包氏宗祠的第二座门楼上的诗联,可见包氏宗祠非同一般。背靠青山,绿水萦绕,风水宝地的泗溪镇,正因为有了这美景与人文,才更加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