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这个焚经台是假的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洛阳旅游攻略   >  洛阳的这个焚经台是假的

洛阳的这个焚经台是假的

洛阳的这个焚经台是假的

  • 出发日期/2022/02/26

  • 天数/1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第1天

在白马寺南陇海铁路南北各一个土堆,南边的土堆在白马寺林场里,这个土堆有二三米高,长七米左右,宽四米,是个长方形土堆,土堆上面立了个碑,有四米高,但已经倒了。北边在白马寺村南,沿着铁路外围栏进去就可以看到这个土堆,这个土堆三米高,三米宽,五米长,是个长方形,这个土堆上边也是立个碑,和南边的一模一样,这个碑没有倒。这二个土堆就是传说中的白马寺焚经台。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说说这次旅行图片

白马寺焚经台是有故事的。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汉魏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取名“白马寺”。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洛阳白马寺建成后,中国的五岳十八观,太上三洞共六百多名道士向汉明帝上表,请求与佛教沙门斗法。正月初一,汉明帝命人在白马寺山门南筑起两座高台。正月十五,汉明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到白马寺前观看比试。佛教、道教两教也各派精兵强将前来参加斗法。首先是论辩教义,双方唇枪舌剑。佛教出场的是古印度国有名的高僧摄摩腾,那摄摩腾云游四方,言辞犀利,处危不乱。以费叔才和褚善信等道士们平日以隐居炼丹养性为主,对世间纷争少闻少问,口讷舌笨。不用说道教败北。斗法的第二项是焚烧经典。谁的经书完好无损,谁就胜出,经书的完好无损代表经书永流传。等双方经卷在各自的丘坛上放好后,汉明帝一声令下,霎时烈焰腾空。道教的焚经台上,以简牍和缣帛为主的道教经典在噼噼啪啪爆裂声,瞬间化为灰烬,随风飘尽;佛教的焚经台上,五色祥光照彻天空,这时,僧众们突然奏起摄摩腾教授的印度音乐,汉明帝及文武百官在仙乐和天降五色祥光的氛围中,彻底投降了。僧众们笑到了最后。原来,僧众们事先知道比赛内容,早已把佛经卷写在了金箔上了。经卷中的小块金箔被火焰的热气流带上高空飘落下来,五光十色恰似天降宝花。可怜的是,费叔才和褚善信二人当场气死,吕惠通等人带着剩下的六百多名道士随后弃道从佛。

这个有声有色栩栩如生的焚经台的故事我认为是虚构的,因为时间上对不上。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得分清道家和道教。道家与道教是截然不同。道家是个人,道教是团体。道家产生于东周时期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的诸子百家,距今至少2600多年,实际上,道家历史更长。道家也称黄老之学,为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合称,是华夏道学的渊薮。代表作是老子的《道德经》。黄老之学是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总结,盛行于西汉。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约在184年~220年创立,距今1800年。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代表的是宗教、是实体。道家在南北朝时吸收佛教的团体形式逐渐完善形成道教。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焚经台的故事产生于东汉初期。也就是说,焚经台的故事发生时,道教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别人会说,佛教是和道家们焚经斗法,我认为,这个也不可能,一是规模不会这么大,二是皇帝不会参加,三是道家的经典当时很贵,价钱昂贵且难久存,道家不会忍痛割爱的。四是学术流派之争,不是宗教之争。四是白马寺宣传册上记载的焚经台在齐云塔附近,而且是东西方向的两个土堆。希望大家解答我的这个疑问。

最新评论(1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葛葛
葛葛 : 哇,楼主玩得很全面啊,想问有没有什么必吃的美食可以推荐一下
03月02日 12:10
猜你喜欢
367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3
    【小锋】寻找一个人的...
    【小锋】寻找一个人的途(少林寺+洛阳)
  • 3
    洛阳、那个古朴的地方
    洛阳、那个古朴的地方
  • 6
    远方少年行——洛阳游学
    远方少年行——洛阳游学
  • 3
    情定栾川
    情定栾川
  • 3
    秋雨中,我走过的“九...
    秋雨中,我走过的“九朝古都”
  • 2
    洛阳48小时兼程之行
    洛阳48小时兼程之行
  • 4
    国色天香洛阳行
    国色天香洛阳行
  • 1
    洛阳第二天
    洛阳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