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0
- 评论0
- 赞2
+1
出发日期/2015/06/11
天数/9天
人均费用/10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古镇
我不曾望见你曾经的身影,但我相信,现在的你,更美。
玉树,藏语里意为“遗址”,她有着浓厚的历史、绚烂的文化和那数也数不清的自然美景。她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神秘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自治州全境,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之美誉。自治州首府玉树市结古镇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青海、四川、西藏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而结古在藏语里正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
小伙伴在街头雕像旁模仿藏族同胞跳起了锅庄舞。一场灾难几乎摧毁了这里所有的一切。重建后的玉树以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姿态再次向世人呈现出更加美丽的面貌。
街头巷尾都是典型的藏式建筑,无论大小无论用途,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精美的装饰彩绘。
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
格萨尔王广场位于结古镇扎曲河、巴塘河并流的中心地带。据说,在玉树大地震发生后,满城废墟中惟有格萨尔王铜像仍然屹立不倒,曾经是藏民心中英雄的他如今又一次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信心与希望,他们说,格萨尔王铜像不倒,玉树就不会倒。
一早,整个大队伍集结于此,“寻迹文成公主·重走唐蕃古道”活动将在这里拉开序幕。广场一侧坐着一位老者,她带着口罩不发一言一语,但从她的眼神中我看的到那份善意和笑容。有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不一定只能靠言语,眼神的交流也许能让人更纯粹。
他紧裹霓裳,从我眼前走过,我们只得这一面之缘,我不知他前行的方向,不懂他眼里目光,只看着他一步步走远。
舞者们翩翩起舞,与生俱来的能歌善舞是将藏族人民那种欢乐、祥和、热情、豪迈的民情、民风展现的淋漓尽致。
小盆友也跟着音乐跳了起来,果然能歌善舞从小就能体现的出来呀。
广场上围观的人很多,我看到她时她害羞的想用帽子遮住自己,却又好奇我手里拿的“长枪大炮”,淳朴的孩提时光,愿天真烂漫的笑脸永远伴随着你。
结古镇全貌。
当代山观景台,新玉树瞭望塔,览玉树结古全景。沿盘山路前行,如若不是驾车前往,靠徒步的话还真的是要耗费很大的体力。海拔的高度让人气喘吁吁,两腿发软,但当看到新玉树的全景时,内心还是非常欣喜激动的。
有人说这里像色达,而我更想说这里就是玉树人五彩斑斓生活的写照。
地震纪念碑,时刻提醒着我们全国各族同胞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助玉树挺过那场浩劫。
玉树全貌的沙盘。
地震博物馆里陈列的震后玉树,满目疮痍悲惨至极。很难将今天美丽的玉树与那场浩劫联系在一起,庆幸的是玉树人的顽强意志,那一句玉树不倒青海长青总是会让人不禁感叹。
离开地震博物馆,我们来到了东仓大藏经的所在地。玉树东仓《大藏经》一个家族,一部经典,一千年。
东仓《大藏经》俗称“东仓五百部”,在藏区享有盛誉,它的主人是位于唐蕃古道上的东仓家族。东仓是从藏族四大姓氏“塞、木、东、冬”中的“东”演变而来的姓氏,在唐代属于强大的“苏毗”部落。
东仓《大藏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民间收藏《大藏经》,距今有千年以上历史。虽未曾见过内页,但当你面对他们,你真的会感受到这些摞列起来的经典所散发出的磁场。他们静静的躺在那里,不曾说出一言一语,但当你捧于手掌细酌慢品一定会听到它的声音。那声音穿越古今,穿越天地,是集大成的智慧,是集大成的觉悟。
目光所及,每一寸每一页每一格都是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承。
《大藏经》是古代重要佛教经典总集,分为汉文、藏文、满文、蒙古文、西夏文等多个体系,至迟在公元7世纪左右传入青藏高原地区。堪称青藏高原藏传佛教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东仓家族相传为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中三十大将之一的东·白日尼玛江才的后代,收藏、保护《大藏经》已历经30多代。
藏传佛教分为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而结古寺则是结古地区第一座萨迦派寺院,也是目前整个玉树地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黑、白、红三色涂成彩条状,这3种颜色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标志,分别象征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
1937年12月1日,九世班禅曲吉尼玛在结古寺甲拉颇章宫圆寂。圆寂后头骨保留在寺院,并渐渐长出了一对双角,现被寺院保护起来,有缘即可得见。我们有幸因缘而见。
第一次接触到玛尼石堆是之前环青海湖的路上,看到湖旁有一大片石头堆砌起来的大大小小石堆,询问当地人才知道那是藏民用以祈福祭祀的玛尼石。当时觉得特别壮观,而今来到玉树嘉那玛尼石经城才真觉什么叫做壮观。
嘛呢是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的简称,
嘛尼石堆则是由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尼石堆砌而成的。“嘛尼石”名称的由来,是取六字真言中第二、第三两字而来。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真言看作了佛教经典的根源,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在汉文中译音就是有名的“啊嘛呢叭咪哞”,是佛教的“根本真言”。
几位老者手持念珠于玛尼石堆旁坐下,她们笑的自然、自在,全无烦恼。
它们承载着信众们的祈愿,承载着世人的疾苦,它们凝聚着万千的福愿为世人求得脱离苦海。
无论你是否有过信仰,无论你是否虔诚于佛教,当你置身于此,你就会深感自己的渺小。
我驻足于此,我很难融入其中成为转经转城的参与者,因为我的心不静。我的杂念太多,我的烦恼太多,我的困惑太多。我无法像他们一样一年、三年、十年、五十年不变的去围转佛法,他们用他们的大愿寻的不是个人的福祉,而是世人的解脱。我还有太多执念,我愿有一天可得觉悟。
当卡寺之由来,是第一世的都穆曲杰巴查道代受其上师杜松钦巴的嘱咐,至康地结热(Gyeri)山区的噶松嘎母(Godtsang Karmo)山洞修行,建造寺院。当巴查道代至山区问路时,遇一老者名叫本他结布(Bumtar Gronpo)。老者恭敬地供养一碗牛奶,并为其带路,缘起甚佳,。此山洞位于文成公主入藏时修建的大日如来庙东侧,山势险峻,仅山鹰飞至。巴查道代到达后,以其神通在山洞石壁处,穿凿石孔垂吊法鼓。当时附近并无水源,其乃用伏藏法将水掘出。巴查道代于此山洞专修金刚亥母,并得成就。当时金刚亥母自显像于洞壁上,巴查道代并留下他自己的手印和脚印至今仍可见。
我不曾寻得到达你的路
但我还是来了
来时的路尘土飞扬
落得一身灰霾
我登上几级石阶
又走过了几扇门
来到你的身前
我抬头仰望
光正从你的身上
亮着
我见你的笑容如此
我的心
就像洗过了一样
我见这色彩好看
不由多恋了几眼
你说这世上本都一样
你的心是什么样
你看到的就是什么样
殿堂很静
静到能听见脑海里的声音
我问
这世间为何会有着烦恼
人又为何会有执念
你只是笑笑
看向了远方
勒巴沟位于通天河畔,距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30公里,沟内山势陡峻,小河潺潺,很有情趣,但勒巴沟最引人注目的却是玛尼石。
回程的路上经过高山草甸,美景总是在路上。
晚上回到结古镇之后来到了格萨尔王广场,正巧银河爬上苍穹。星空下的格萨尔王更是有种穿越千年的豪情与神秘。
第一次的星轨献给了玉树,讲求缘分的地界儿,到处都是缘分。
那日你用六字真言垒垛起众生的福祉,于是便有了一声一声的言颂和一次一次的转经。你说灯芯要直,于是它们便如天地之间我向你的梯阶般屹立。你说世间众生皆应解脱,于是我不为亿万周与菩萨同功德,只为千万周后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拨除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