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9
- 评论7
- 赞8
+1
出发日期/2015/04/30
天数/3天
人均费用/6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五一
2015年5月1日,第一天自铁匠庄到老董家
9:05从铁匠庄村头出发 12:47达到老董家
路程10.2公里 用时3小时41分钟
我对南太行的向往不止一次计划,皆由于今年自己户外在房山十渡徒步和网友的游记,还有太行山的革命历史,加之壮阔的太行景色不仅有壮美的山水,更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晋小尚推荐了一个焦作新乡和晋城交界处云台山附近,报名出发三天活动,终于发现了颇具南太行特色一次出行。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从战略意义上说,它是堡垒和屏障,从经济意义上说,它阻断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大平原之间的联系,自古太行有八陉,也就是八条进出的通道。陉,原指山脉中断的地方,引申为道路,白陉古道就是重要的一条。白陉因经过白鹿山而得名,关于哪儿是白鹿山,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并无定论。但白陉古道绝不可能只一条,现在一提白陉古道,许多人都知道山西陵川马圪当乡双底村附近那条,这条古道被驴友炒热,然后被开发收费,早已名声在外。今天我们走的这条是清口古道,据说云台古道有三条,分别是清口道、百家岩道和横河道,清口道因经过清沟而得名。
大巴车从北京五棵松开始走莲石路到六环进入G4京港澳高速,一路是夜行车,车里闷热,一会儿开空调一会儿关闭,司机每个2小时就到服务区,颠簸前进,在夜里2点的时候停在服务区大家在车里休息,早上五点再出发。
月亮挂在树梢,服务区静静的,高速路上不时汽车刷的驶过,我们一行人躺在热乎乎的大巴车里在服务区休息3小时,真正睡着了也就个把小时。
终于到了辉县市,吃点早点,有胡辣汤、羊杂碎、饼、包子、粥等,比较咸的胡辣汤给旅游登山带来叫水的麻烦,幸亏我又喝了一碗粥,放了糖,爬山的时候几乎没有渴的感觉。
早餐
徒步的起点是铁匠庄村,铁匠庄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东北10公里处,由铁匠庄、安庄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3组人,共有耕地860亩,属于省级贫困村。这是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对出晋的商人来说,走完了漫长的山地之旅,终于到大平原了;对归晋的商人来说,最艰苦的旅途即将开始,古时商旅多用骡马驮运货物,到此一般要更换马掌,铁匠庄因此而产生并得名。我们今天远道而来的目的是用双脚丈量一下距离,走一走古道,体验一下户外徒步乐趣。
在铁匠庄村头的小路上大巴车停下来,路边小商店可以补给,墙上写着停车住宿,路边的小厕所散发着浓浓的乡村气息。我们收拾好往里走,路旁的麦子已经抽穗,今天的太阳比较羞涩,天气阴沉着,我们沿着小路走着,有的驴友背着重装准备扎营,我的包有三天的食物和两天的水,比平日一天穿越的重好多。加之30日一晚的大巴长途奔袭,休息了几个小时,刚开始就给自己加油,晚上可以好好休息。
感谢少帅的拍照!
远处的垭口是今天必经之地,腐败头告诉了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标,垭口之处又名夹驴缝,属于人工开凿方便通行,这是第一先行头队。
来自山西的晋小尚背着重装,在思考些什么呢?走在晋商之路上的感慨?
云台古道(修陵官道)是一条早已被废弃的古代商道,它北起山西省陵川县南至河南省辉县铁匠庄村,位于5A级景区云台山风景区中,属尚未开发区。
夹驴缝,据说这条古道修建于公元908年的宋代,是当时山西通往汴梁都城最近的一条大道。可以想象,当时这条古道有多么繁华,在没有大型工具、机械设备的时侯要想挖开这样一条山缝,铺设这样一条道路要耗费多大的力量。在此,我和威客以及美女领队分享了一个苹果!
有年代久远的古驿站,沿途可以看到峻峭的太行山风光,古官道就从云台山的高山草甸穿过,在古官道上,官道宽大约有3米,现在两边的草已经掩盖了不少,加之走的人少了,踩在青石条铺地路面,在坡陡处还有防滑的石条坎,路边还跺有等距离的大石块防止路基塌陷,路边还保留着不知道哪朝哪代的古驿站。
过了夹驴缝向上切了一个路口,渐渐地到山顶了,大家十分兴奋看见竹竿挑着的旗帜,莫非关帝庙到了?转过山包一看,果真是网上见过无数次的关帝庙。我心稍安,关帝庙往后,应该不会有太陡的路了。
拍了张照片匆匆离开,这地方,很多人都叫云台大草甸,现在想起来,似乎没多少草。据说,这里原来也是树林的,路过的客商多在此生火做饭,树木渐渐被伐光了。
古道边,历史缘,中华情,华夏地!
终于清楚的看见垭口夹驴缝是一段经过人工开凿的垭口,长十余米,宽约三米,侧壁有一个小小的浅洞,到处人工开凿出来的痕迹,有洞口可以休息,至少可以避雨用。美女领队在大家起身继续前进时开了一个玩笑,“谁的钱包掉了?”,害得我四处萨摩!
夹驴缝回望大队人马
初上关帝庙时,左边一处峰峦非常漂亮,大家在此拍照,路边又现一座房子,有现代的交通工具摩托车,路上有一位小朋友。原来是和父母一起在这里放羊,右转又进入古道。
一个非常容易走错的地方!沿路前行,更远处又有突起的峰岭,我猜测,这路不会爬岭脊,应该从峰脚处绕过,那么峰脚应该有岔路,走近看,果然,这是一个丁字形的路口。
这个路口应该走右边的路,恰好有本地驴友拎着吃的在找地方,问问去兴隆掌老董家的方位,右侧是准确的,左侧是另一个景点。
后来跟老董提起过这个路口,老董说,这个方向不是向南,也不是向北,而是向西。
雨点已经密集了,加快速度奔走,穿林过树的,石头已经被打湿,走在上面有点儿滑,只好踩着土路奔走。突然看见了房子,本以为是老董家,外观已经破旧,屋内的鸟声叽叽喳喳的,蜘蛛网胡乱分部在周围,有一种恐怖小屋的气氛袭来,美女领队判断了一下,不要进!继续走!
终于,前面有菜地了,我想老董家应该不远了。从岔路上来一对男女,从山东自驾车过来玩,由于是岔路口大家都奔向老董家。路边有一座很古老的小桥,大树下一段残墙,后来老董告诉我,小桥就是古道上的,这残墙是当时的驿站。
一段小小的上坡,我已经能看到树缝里的房子,我知道,我终于走到老董家了。
小路上一个斜坡,平台上有一个院落,门口撑一个大的黄色遮阳伞,不远处一个大编织袋里盛满矿泉水瓶,旁边还有一堆啤酒瓶,定是老董家无疑。
刚要往门口走,没注意一直卧在门口的狗站了起来,这是一只体型硕大的狼狗,它不像一般够那样见了生人吠叫,而是一声不吭地注视着我,这使我停下了脚步,我怕它一下蹿过来咬住我的腿。我在门外大喊:老板,把狗看住。
门内似乎有人说话,但没人走出来,我又大喊一遍,里边有人应道:你进来就行,它不咬人。
我们三个人怀着激动的的心情迈过老董家的门槛,终于到了,雨还没有下来!
站在老董家的屋顶远眺!美女领队手台呼叫另一对的香辣蟹,无人回答,威客在欣赏风景,我在拍照。
住宿在三百年的老宅
山西商帮相对谨慎保守、朴实勤俭,但缜密细致,经营方式足可称道。无论当地人还是外地人,一致认为山西商人“朴实勤俭”,清中期北京至有“西子”之陋称。道光时叶调元《汉口竹枝词》称,“高底镶鞋踩烂泥,羊头袍子脚跟齐。冲人一阵葱椒气,不待闻声识老西”,形象地描绘了山西商帮较为朴实土气的特征。山西商人十分重视培养与选拔人才,知人善用,任人所长;不惜重金,聘用人才;吐故纳新,有进有出;奖罚严明,决不姑息。
物质利益,劳资兼顾。山西商人创造了一套处理劳资两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制度,即职工薪金制和职工顶人力股制,在企业管理中取得了成功,也迎来了整个山西商人的兴盛。
经过近4小时的雨中穿越,先头部队终于到达老董家,有缈尔、维克和Lauyu,有两个人在三岔路迷失了,又折到三岔路口。晋小尚和驴眼一会儿也随大部队到达,唯独少帅不知何处?电话不通,大家着急的坐在屋中静候。
站在老董家的屋顶可以一窥全貌,这三百年古宅,自清朝开始,二层楼阁庭院,门窗雕花,大理石砌墙,粗木滚樑,气势磅礴!
老董家现在已成了颇具规模的驴友接待站。门楣上还挂着两块亮闪闪的金字招牌,是“××户外驴友接待站”、“××拓展训练基地”的字样。呵,这样的招牌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似乎闲散的自然风景又变成了被圈养的人文景观,让远来的人歇脚的地方变成了商业的广告。
雨越下越大,中午饭的人在雨棚地下就餐。
蹲在门口的老黄狗,悠然的盯着屋内的客人,闻闻客人的味道记住这些异乡客。老黄狗或许在等待,还有人没有回来。
雨势加大,哗哗的顺着屋檐冲向地面,中午饭的餐具摆在雨中的山泉水管边。院外的山泉聚水池可以补给驴友充分的水继续前行的生命之水。
这场雨下得不是时候,像给找不到路的游客一朵白花,诉说古道的故事,淅淅沥沥的小雨,轻轻敲打滴水的檐廊。我们早来的人躺在床上,慢慢的困劲上来,舒服的打了个盹。雨中的人,没有退缩没有畏惧,只有一颗前进的心奔着要走的方向,老董家。
这场雨下得不停,云台古道的泥泞石头,漫山的野花,在拥抱春天尾巴的时候,这里的天空任性,放跑了拴着雨神的铁链,像给流浪许久的人捎话,快点吧,快点找到方向,兴隆掌的老董家!
右侧的二层楼在敌后武工队的时候遭到敌人的破坏,董家谱全部被烧,右侧楼被烧,只有这面墙没有倒下,老董的爷爷又带着人重新修葺,才有今天的这个样子。这个二楼是大通铺,可以住下12个人,为了方便,女驴友在此住宿。房间有电视,可以充电。
老董在旺旺的柴火锅为大家熬粥做饭,晚餐就要开始了。
老董家的汾酒很好喝,才50元,一点儿都不贵,肯定货真价实,大家都品尝了一点御寒消毒,晚上睡个踏踏实实的觉。
早上,老董开始忙碌!
窗外的屋檐下雨滴答滴答
就这样慢慢消逝着
无声无息就这样悄悄地滴答
好像太阳就要出来但
又好似雨永远也下不完
它只是慢慢地飘落
飘落的雨滴顺着屋檐
一滴一滴地落下
整个小巷里只有滴答滴答的落雨声
繁华的世界褪去了昔日的喧嚣
只是在小巷的尽头
还有一个美丽但却好似孤独的背影-少帅
就像戴舒望那个忧愁的女郎
渐渐消失在那无尽的无尽的
尽头
雨依旧无声的落着没人知道究竟什么时候会停
也不会有人去关心明天是否会有太阳
或者只是滴答的雨
或许只有在这样的雨夜
人们才能享受远离尘世的宁静
不过也只是或许吧
窗外的屋檐下仍旧还是滴答滴答
老董杀了四只鸡给我们当晚餐,非常实在的招待,尤其是与2号在山下的住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商人就是要当晋商!
咸米饭,有肉、花生米、土豆、萝卜等一起与生大米炒制而成。
出发
老董家不大,又在不远处开辟了一个可以住宿的地方,晚上的雨更大,白天我衣服没湿,结果晚餐后去一公里的住宿地方全湿了。
茱萸峰,俗名小北顶,海拔1297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隹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登上峰顶,极目远眺,群峰形似海浪涌。
正好昨天一场大雨浇透了打的,山顶气倏忽间风起云生,白雾从山间咕嘟嘟地涌出。山峰在云雾中出没,云腾山浮,如临仙界。
茱萸峰
有一个地方
叫做云台山
飞瀑流泉山水好
奇峰秀险好地方
有一个天堂
叫做云台山
气蒸云梦雾缠绵
洞天福地云台山
欢迎来到云台山
杉木河上滩细浪
舞阳河畔荡轻舟
山水情令人神往
看花儿笑脸绽开
听一曲苗族飞歌
蚩尤遗音千年传
歌唱神奇云台山
桥洞是神秘的东西耶/经过了它,谁知道呢?/我们将看见些什么呢?/风波险恶的大江吗?/淳朴肃穆的小镇市?/还是美丽而荒芜的平原?/我们看见了白雪的芦花了,/我们看见了绿玉的翠鸟了,/感谢天,在同样平静的水道中。
合影之后在老董家大门口的左侧上山本西北的方向一斗水村,终点是下西沟村农家院住宿。
一斗水村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云台山茱萸峰景点向北五公里的太行深山区,以后会有可能规划为云台山景区,是河南省与山西省以及辉县,修武,陵川三个县的交界处,海拔1100余米,四面环山,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历史上由于一斗水地理位置特殊,一斗水村在很早的时候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重要的商业通道。当地人所称呼为的清口古道至今仍蜿蜒盘旋在山间。通过这条小道,古代的商旅们把南方及中原地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驮运到山西及关外。在这条小道的旁边,有一口清泉,只有二尺见方,深也是二尺有余,一次只能取水一桶,但随取随涌,取之不尽。商旅们路经此地,往往喜欢停留在此,汲饮泉水休息。久而久之,这里有了客栈,也形成了村落,因为这口清泉 ,人们叫这个地方为“一斗水”。
我们一群人踏着露水,追赶着云彩,来到一斗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古老的石头房子。石头房是这村子的一景,村村户户盖的都是石头房子,其中现存明清时期的石头房有数十间,全部由石头精雕细琢而成,其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李家大院和贾家大院是保存得最完整的民居。李家大院建于1845年,贾家大院建于1850,建筑面积都为三百多平方米,均历经了百余年的风雨沧桑。
但是,也正是由于一斗水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当外面的世界发展得如火如荼时,这里却成了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过去,村民们和外界联系都要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小心地攀爬山路。山路上有一块巨石,村民叫它为“阎王的鼻子”。因为每次路过这个“阎王的鼻子”,如果稍有闪失就会掉进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渊。大约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村民们在村支部书记郭麦旺的带领下开始了修公路的巨大工程。一斗水村周边群山耸立,并不具备按传统方式沿山腰修建半山路的条件,郭麦旺就带领村民修建盘山洞。在前后的20年中,郭麦旺和村民们打通了19条山洞,修成了总长度达4831米的隧道公路……这一连串如龙盘蛇绕,也如彩虹般的公路隧洞,如今早已经成为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的重要景点——“叠彩洞”。
尽管交通开始越来越便利,但由于身处太行深处,这里仍然脱俗于世外,不被世外的喧嚣所骚扰,这里凉得不用空调也不用电扇晚上还得盖条被子。而且这种凉,是自然的凉,是沁人心脾的凉。因此连睡眠在这里也会变得香甜而沉。
进入静静的村子,静静的山谷,静静的心,大黄狗静静的躺在一斗水的牌子下,一切都笼罩在晨曦与薄雾中,于是你会觉得山外的那个世界早仿佛早已经不存在了。
过了一斗水一路沿着防火道直行道一个下山的地方,可以看见左侧的垭口,是今日之下山的地方。